花中诗·诗中花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人们都说菊是花中君子,我倒要看看这号称花中君子的菊花究竟能给人带来几分诗意。
中山公园的游人不多,但比起平时来已经热闹了不少,我交了老师发给我的票,径直向展区走去。
刚一走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坛,外围摆满了高贵的黄菊,而中间是一簇纯洁幽雅的白菊,这叫“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向左望去,更让人大吃一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盆盆金黄的菊花摆成一个个方阵,那气势恐怕也不比国庆节阅兵式上的队列方阵差呢!仔细一看,这些菊花的姿态也各有不同呢!有的含苞待放,稍稍垂下的花瓣上还附着尽管透亮、珍珠似的小露珠;有的悄然盛开,几十片花瓣像伞一样有层次地分开,露出米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一个小花骨朵,,花蕾像一个小黄球,也像个稚气未脱的孩童……几百盆花构成一个大秀台,不但看不完,还看不烦。
再向前走去,有一株干枯的老菊花枯死在枝头,任凭秋风怎么刮也刮不落。我又想到了一句诗——“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最令人叫绝的便是“孔雀开屏”了,远远看去,那是一只开着屏、翩翩起舞的大孔雀。走近些看,那是用许多小雏菊拼成的。再走近些看,准让人跌掉眼镜,那一朵朵小雏菊竟是假的!摸一摸,质感也不对!原来是塑料花!真是假到真时真亦假,以假乱真啊!
深秋时节,不少名花名草早已不见踪影,就只剩菊花在这季风中摇曳着。我终于能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了,正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
走在秋风中,踏着地上的枯叶,望着天上的云,赏着多姿的菊花,倒是多给了人一份遐想。“菊花残,满地伤,你的影子剪不断——独留我孤单在湖面神伤。”正如这首《菊花台》所唱的,菊花似乎已经种在了我心里,带给我一种莫名的感觉,和一种特殊的情怀。
花之初,在开始的地方
我只是想说,春天到了,带着感动,裹挟着一世的清香,就这样轻轻地临至我的身旁。
毫不讶异的期待中,花儿全都零零落落的开放了,一大朵一大朵,整簇整簇地飘香于道旁,让我手足无措地一时间便拥有着如此巨大的幸福……
在这初始的花期,绽放的季节,我的梦想也与之灿烂,谁都不肯辜负这场华丽的盛宴,所以,那藏于脑海中隐遁着不肯复现的想法,也愿意在这个季节悄悄地探出头来,像那含苞的花朵,静待着初始的芬芳……
其实,花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名字,它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活力,象征着生机,象征着那初始的幸福,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一种恐惧与期待。就如同我们,这个年龄,这种开始的清甜,即使是淡淡的苦涩,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来不及回味,也不能触摸……
常听说的是,年轻就意味着机会,意味着开始,意味着一切的或许,一切的泪水与重来……从零开始,是一种禅学。让我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勇于面对那个最初的自己,面对一切的困难与挫折,不说后悔,不怨不该。
初始的花期该有多美,初始的花期能有多美,取决于你自己,不多一分,不减一分,你自己能给出多少,就会获得多少。一朵花儿,如果因为一场风雨,就极早的被吹落,那岂不辜负了春天的这场安排,亵渎了这份初始的美丽?试想,正似一只待飞的蝶儿,在初睁睡眼的刹那间,一切却早已落幕,又是何等的凄伤。没有结局的绽放,迎接的也只能是一场凄凉。而我,在这伊始,又岂肯及早的放弃,放弃那个梦,那些曾经的无畏执着。
即使,风雨再盛,也不会孤言那份初见,从梦醒时分就静待花开,就这样全心地守候着,守候着那依旧遥远的未来。兴许,没有预想的那份绝美的回转,也愿意在这初始的盛开中,给自己一个回答,一断开始的守候与约定……
那天,老师带我们看了花木兰,大家都在感慨着怎样的一个巾帼英雄,而我读懂的却是一颗柔软的心。每个女子都有梦,都希望拥有一份初始的美丽,渴求着一段幸福却又都是如此的无可奈何,不是命运没有给他们一个选择,而是她们早已失去了开始的机会。多想像一朵花儿那样肆无忌惮的开放,而就在绚丽的一刹那,却面临着无数的凋谢与哭诉。木兰从军,恨得是那个女儿身,而怨的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自己。世上有多少人圈在自己的桎梏中,怎么也逃脱不得,无数次的逼视,才发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接受了那个真正的自己。如果,如果,木兰没有成为英雄,那么结局又该如何,谁又能将这段美丽唱响?并又延续千年?谁也给不了这个开始的结局。
有点儿喜欢“我是歌手”里面的尚雯婕,不是因为她多么的有才华,或许说我对她的歌又是多么的钟爱,只是觉着,作为观众,我们应该给她一个回答。我坚信,在她的背后,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或许说,她是一个为了艺术,完全放弃了自我的人,不知是何等的钟爱,才会做出如此的牺牲,坚定这样的选择;又或许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对于一个略显内向的人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十足的勇气来面对自己,面对世人的。所以,我们给得起这个尊重,这样的勇气也值得这个尊重。不论,你是否能够接受……
花之初,在开始的地方,守望那场绽放的美丽……
相关推荐
-
诗中的花小时候我喜欢朗诵古诗,最喜欢读描写花的诗。诗在我心中有了花的形状。看!《江畔独步寻花》中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生动地描写出了桃花盛开之佳景,写出了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愉悦心情。诗在我心中有了花的颜色。《北陂杏花》中的“总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杏花也好,《书幽·芳亭记》中的兰花也把诗人通过一个个简短的诗句词句,记录了他们的千姿百态,各种高尚的精神流传千古。诗在我心中有了花的风骨。“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就憔悴芳姿。”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多丽咏白菊》。诗人通过孙寿、韩令、徐娘等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贵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令之香味袭人;其色银白,不是徐娘之白,博粉争妍。此人不胜兮花自惜,日情到得出众。是林爱之极矣,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目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诗在我心中有了花的自我。宋代诗人,王安石有一首赞美梅花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坚强不屈的高尚品质,后两句解白雪尤香,突出其孤傲优雅的精神,再联想一下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苍,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熙宁七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罢相,熙年九月再次被罢相,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正有相似之处境。以花喻人,此诗才有其心境。古代诗人,常写花,多以花喻人,赋予花以个人之志向,诗中花才会显得沁人心脾。700字 六年级
-
花(诗)花儿美!花儿落!千古难见花儿开!独走独木,赏花美!怜惜花儿落!只为此而叹息!只为此花开而爱!为此而爱花!花儿美!50字 六年级
-
小诗花瀑布就在黄果树。棱石溅起数水花,满天飞舞成奇葩。银雨比作数水花,飞入邻街小镇家。春奔放,夏豪壮,须眉瀑布挟胸膛。秋婉约,冬娉婷,巾帼柔姿迷万方!50字 六年级
-
花和诗[一]最后一次留念——第二回到了学校,我急急忙忙地冲向校长室。结果,我被看门的大爷骂了一顿。该上学了,他却不让我来学校,却让我回家,这是怎么回事?“你傻子啊。现在才几点啊?你又不是猫,夜行能力这么好。”“哦。”抬头看看表,才五点多(凌晨)。看来我来的真不时候。算了,在回家等等吧。在家里我也坐不住。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干脆就看电视解闷。可是又没什么好节目。有趣电脑上做了一会,电脑连不上网,我又回到自己的书房呆呆的坐在凉板登上。终于到了上学的时间......我急急忙忙地跑向学校,冲进校长办公室。吓出我一身冷汗。里面没人,可是还有东西在说话......屋子里传出“救命!”“救命!”的声音......顺着声音去找......“啊”刘老师?!看大门的大爷赶紧把我拉走,我才离开了这里,回到了教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300字 六年级
-
诗中春“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不知不觉中,明媚春光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灵动的季节,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情思,勾勒出一幅幅的诗情与画意。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人骚客咏春晖春色,吟春雨春风,赞春花春鸟,赋春江春月,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咏春名篇,让我们在古诗词中就能饱览大好春光。翻看古代诗词书卷,几乎每个诗人的笔触都曾在春天里停留,每个人的诗笺上都写过“春天”这两个透着绿意和活力的字眼。春天无处不在,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一朵小花,一只飞鸟……都被季节生动成了灿烂的笑脸,晾晒在春天的阳光下,把你的心情、你的思绪、你的梦想都浸染得绿油油、金灿灿的。春天从春风中向我们走来。春风是轻柔的,志南和尚那句“吹面不寒杨柳风”里的春风,柔得充满温情。春风是有色彩的,王安石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春风,绿得让人心醉。春风是有情愫的,南朝乐府里那句“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里的春风,搅动起亿万人的心,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春天从春雨中向我们走来。春雨潇潇,多少诗人曾对它倾注过深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写春雨最脍炙人口的名句吧?写尽春雨的情态和诗人夜闻春雨滋润万物而喜不自禁的情感。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明媚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春天在春花的芳香中向我们走来。从北朝诗人鲍照笔下“春日茂,春日明,梅始发,柳始青”的早春,到苏轼笔下“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棉吹又少”的暮春,有郊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华,也有乡间“燕子飞时,绿水绕人家”的恬静,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热烈。春天在鸟儿宛转的啼鸣中向我们走来。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喧闹,到杜甫《绝句》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各种鸟儿在不同时期的啼叫见证了春的脚步。春天是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写的是人们出城寻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孩子们享受春天。在每年的“春风桃李花开日”,但愿我们也和古人一样看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书外捕春光,书中剪秀色。在古诗词的百花园里徜徉,信手拈来,就读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如此享受美好春光,岂不美哉?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
花痴诗我的小鱼你醒了,还认识早晨吗?昨夜你曾经说,愿夜幕永不开启。你的香腮边轻轻滑落的,是你的泪,还是我的泪?初吻吻别的那个芦节,不是已经哭过了吗?我的指尖还记忆着,你慌乱的心跳。温柔的体香里,那一缕长发飘飘。100字 一年级 抒情
-
花痴诗我的小鱼你醒了,还认识早晨吗?昨夜你曾经说,愿夜幕永不开启。你的香腮边轻轻滑落的,是你的泪,还是我的泪?初吻吻别的那个芦节,不是已经哭过了吗?我的指尖还记忆着,你慌乱的心跳。温柔的体香里,那一缕长发飘飘。点评: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200字 一年级 抒情
-
梦中诗一个黄昏沉沉,一轮夕阳惨惨,一盏孤灯冥冥,一缕思绪幽幽。一切都融入秋的意境中,化作绝美的诗句,沉淀着彩虹般凄美的梦。一棵苍老的榕树记下了岁月的沦迁,用纷飞的落叶向人们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在这衰老的躯体上,万条藤蔓在上面延伸着,似乎也赋予榕树一些活力,在昏黄的夕阳中,一只归途的乌鸦栖息其上,感受着秋的冷清,也品味着秋的内涵。枯藤老树昏鸦,便在黄昏沉沉中静静地,静静地融入了自然。江南水乡的黄昏更加艳美,清脆的石板桥上有游子儿时的回忆,那磷磷清波折射出一片朦胧的红润,西斜的余晖在平静的小河上洒了一层云般的梦,让游子再次神游其地。炊烟袅袅的屋檐下,一盏油灯映照着母亲期盼的目光。小桥流水人家在孤灯冥冥中随水流逝。苍凉的古道上,曾留下游子远去的脚步,飒飒西风已将思念的脚步湮没,同时也扬起永不间断的片片乡愁,一匹消瘦的老马随着游子在外游荡,羁旅的生活疲惫而艰辛,惟有家的思念是求索的动力。马儿再次向着夕阳嘶啼。古道西风瘦马,在夕阳惨惨中成为永恒。游子的心,在家---这一共同的起点停泊,又从这同一起点出发,在经历了一生的弧线后,再次回到这一归宿。然而命运却无情的将他置身与天涯之外的苍茫深秋。在秋风萧瑟中回忆着家的温暖,忍受着断肠之痛,望着天外雁过晚霞,黄昏将尽。泪水也渐渐模糊了双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思绪幽幽中化作思乡之泪。着一幕幕凄美的片段连成一段梦,在梦中又变成一首醉人的诗。550字 高一 写景
-
诗中四季古有苏东坡的“宁可吃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今有我宁可活无钱,不可读无诗。诗中自有世间百爱,诗中自有缤纷四季。春“天街小雨如酥,草色摇看近却无。”春雨绵绵,诗春天来临的征兆,它总是在我们“春眠不觉晓”的时候“随风潜入夜”,当“二月春风似剪刀”剪掉我么心中的愁线时,我们的心也回因此变得开朗。夏总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由此可见,夏天真的很热闹吧!难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秋缤纷是秋的一大特征,要不让也不会有“霜叶红与二月花“的流芳百世了。然而,当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张继”江枫渔火对愁民”;当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时,秋似乎变得忧郁了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的纷扬是冬的一大美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尽头。“岂不攞凌寒,松柏有本性》”应该是冬天的第二大美景了,青苍的松柏屹立于风雪之中,永不言弃。“遥知不是学,为有案香来。”梅的坚毅,梅的默默无闻,令我看到冬的刚烈诗中的四季,栩栩如生,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如今领悟,甚为开心。400字 高三 写景
-
诗中自有梦如花多少次午夜梦回,月朗星稀,忘不了的是那盛开如花的梦――诗词梦。忘不了她的盛世繁华,忘不了她的灞上柳色,忘不了她的巷陌惊鸿,忘不了她的婉约清雅…… 那年,我四岁。春光正好,花园的长椅上,妈妈教我读诗的场景历历在目。我的第一首启蒙诗是苏轼的《冬景》。依稀记得一字一句地跟着念诗时那鹦鹉学舌般的样子。许是年龄太小,“尽”与“擎”总是分不大清。妈妈一遍一遍地教,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春光正烂漫,此时的阳光就像三月里刚萌发的柳芽,柔柔的,嫩嫩的。几缕阳光透过树荫将斑驳的影儿投映在书上,那几行清丽的文字像是有了生命般雀跃着。太阳快要隐下的时候,我已能完整流利地背出这首《冬景》了。虽不甚理解诗中的深意,更不知苏轼为何方神圣,但也隐约感到这字里行间萦绕着的淡淡悲凉。 从那时起,便对诗词产生了一种隐秘的向往,也正是这些精妙绝伦的文字填满了童年的时光。长椅后,一树明黄色的迎春花,不知何时,竟悄然开放,小小的花朵宣示着新的开始。 那年,我十一岁。总喜欢在闲暇之时步入诗歌的国度。我找来一直舍不得用的本子,一笔一划用最工整的字迹记录那首首动人的诗词。很多的句子虽仍不懂其中幽深的含义,但当笔尖划过纸张,那些可爱的字眼儿呈现在眼前时,总有一种极其满足的感觉。就像一树的繁花轻轻落下,在心中的湖面上漾起层层涟漪。多想可以梦回三国,细观霓裳羽衣;多想可以梦回宋代,细闻暗香盈袖…… 有人说:“诗词告诉我们人生便是一场从时间开始的空间旅行。载你领略人生的不同风景,品味万物,遍尝滋味,快意人生。”十几载人生路,诗词梦萦。用花开花落的青春谱写生命华章。 在那诗词的梦里,与陶公一起把酒东篱共话黄昏后;与青莲谪仙人共赏峨眉山秋月;与易安共盼云中锦书;与南唐后主哀叹几多的愁如春水向东流;与张继共赏枫桥夜色;与王维共望沙漠孤雁;与苏轼共赞潋滟西子湖;与杜牧共忧《玉树后庭花》…… 我有一梦清如花,种花于童稚;我有一梦婉如花,含苞在少年,我有一梦美如花,花开在今朝……700字 初一 记叙文
-
诗中情中华诗词就是传承文明的一根磁石,一极连着古代,一极连着现代,子孙心灵的罗盘回受到先祖的感应。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成就,灿烂辉煌;诗的风格,艳若群芳;诗人词者,星光灿烂!实在不得不说,诗,你是一个精灵,背着一个真情实意的囊的精灵!从你那沉甸甸的囊中,我读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南宋诗人汪元量曾怀着沉重的心情,提笔无力的写道:“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一幅太后签署降表、幼主向元人谢恩的耻辱画面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曾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个一位老人病卧床塌,哆哆嗦嗦地提笔写下一生中最后一首诗,悲伤地滴下英雄泪的情景浮现在脑海中。从你那沉甸甸的囊中,我读出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唐代张籍曾写过“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那封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的家书,代表的是他在凄凉的秋天对家人念念不忘的复杂之情。唐代岑岑曾写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个匆匆的口信代表的是他对家的丝丝眷爱。唐代杜甫也曾写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他在战乱中对家人的深深担忧。从你那沉甸甸的囊中,我读出了深厚的朋友之情。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是剪也剪不断啊。王勃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情别”,他和友人之间无影无形的依依惜别之情是多么感人肺腑啊。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叙述了他对朋友发自内心的安慰。……实在不得不说,你确实是一个精灵,背着你那装满真情实意的袋子,从三皇五帝,饱经历史沧桑,走到现在,却一直永垂不朽,因为,诗中有情,情在诗中!650字 初二
-
诗中有夏,夏中含诗老师们都说过,诗的好处妙不可言,当时我还并不能完全理解,“妙不可言”究竟是怎样的,只是大概的理解到,诗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情绪和景象的优美。我热爱起诗歌来,一定是在某一个炎热的盛夏,因为,我到至今都还记得,小小的我穿着凉爽的吊带裙,摇头晃脑的背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尖尖角”是何样,我并不知晓,便由爸爸带我来到了公园,爸爸指着一株含苞欲放的荷花,说:“这小荷顶端便是那尖尖角了。”恰好,一只蜻蜓悠悠的飞过,那唯美的场景便配着那首诗,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甩也甩不掉了。就这样,我一首首的背了下去,我最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夏季”的诗了,每每看到,都必定要手不释卷的一遍遍读着,记得一首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便天天盼望下雨,没过几日,便真的下起了雨,那一阵阵响雷,翻涌的乌云如倒出的墨汁,豆大的雨点倾盆下起,一颗颗如宝石,如玉珠,很快便形成了一张珠帘,那“玉珠”时不时的溅到我的脸上,可我还是看呆了。我还不知,原来有时的雨也是那般的美,那般的动人了。从那以后,诗的意境也开始被我捕捉到了。“麦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简单易懂,我还记得一次下乡的时,那田中的乡村农家美,便被这样简单优美的描绘出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便是一副无比艳丽妩媚画了,碧绿的清荷如大盘随风飘动,朱红粉嫩的荷花与风相舞。那场景多么瑰丽动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首辛弃疾所写的诗便很清淡雅致的将夏夜的美与静给绘了出来,是啊,在可以说算是严酷的夏日,却能体会到这样惬意幽静的时光,是多么幸福悠闲啊!”从那以后,我对诗的热爱更加的深了,我也关心起了诗人写作的背景,更加的了解诗的意境优美;从那以后,我也对诗有了更深层的意识。650字 初二 散文
-
景中诗,诗中水,水中情如画一般的景色,总能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如梦一般的诗境,总能激发人们翻涌的思绪;如水一般的柔情,总能抚平人们心头的躁动。沥沥小雨现桃花,雨打残荷听妙音提到暮春时节的江南水乡,总会浮现出一幅古香古色的画面。撑一柄画着清秀小花的油纸伞,穿梭在湖面上的回廊上,望见岸边艳红的桃花,桥下的水面随着雨点落下,漾开一层层涟漪。盛夏的尾巴看起来有些悲凉,嫣红的荷花早已开败,接天荷叶也只剩了残叶在湖中屹立。大雨带着秋风来临,只听见“啪嗒”“啪嗒”雨珠落在残荷上的声音,节奏欢快,又有些许无奈,一场雨水过后,残荷也销声匿迹了。水景,相衬着一曲妙音;水声,描绘出一幅美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穿行,草木越发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前方柳色浓绿,花色艳红,几间茅舍相互掩映。从高处而下的溪流顺着山坡流下,蜿蜒曲折,寻不到路径,窄小的河床被巨石阻挡,部分溪水从石缝中穿过,部分水流被挡在巨石后,水流越积越多,最终超过了巨石的高度,一跃而过,接续向前奔流,直到汇入更为宽广的溪流。水流坚忍不拔、厚积薄发、不断向前的品质,又有谁能与其相比拟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汪清泉,一泓清潭,诗人借水来抒发自己的情。诗人将要远离,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阵阵歌声,踏着脚步拍子,原来是好友前来相送,两人或许一路上放声高歌、谈论人生,或许相约下次再来相见,浓浓的不舍之情在二人心间挥之不去。桃花潭的潭水深不见底,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好友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不舍离去。一泓清潭,比不上离人的情怀,比不上好友的深情厚谊。水,寄托着友人的情,带着柔情的一江春水,流入人们的心间。景中诗,诗中水,水中情。650字 高一 散文
-
月中藏诗月亮:离地球最近的卫星,不会发光,反射太阳的光。月亮这个名词在天文学上来说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感情。可是,历史上的月,是多情的,温柔的,引得无数骚人竞“折腰”,使得中国文学历史上,月光闪闪,使的真正的月亮是那么有人情味。诗和月是和谐的。“幼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月亮是充满童趣的,我们幼时谁不是听着嫦娥奔越的故事长大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是承载着乡愁的。月圆之时,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抬头望月,来诉说思乡之情的?往往,很多吟月的诗有了寄托,才彰显作者的文学功底。张若虚在里道尽了万物自古,人生短暂的被念:江畔何人初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和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而一句“海伤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不仅抒发了遥相思念的感情,更使诗的意境在清辉的衬托中,超越了空间的阻隔,使一种恍惚迷离的壮美缓缓推移开来,直至天地寥廓,一览无余。月,陪伴人类走过近万年,映照过李白酒香四溢的金樽,于是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扰乱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情思,于是有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还成就了王维禅的心境,于是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衬托了苏轼的微茫哀愁,于是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阴晴圆缺;事,瞬息万变;人,悲欢离合。此中,它激发了多少诗人的才情,留下多少铅字的印象?以至于前人的作品,诗月两相生,今人之文,诗情月意。月,使诗意随着它薄沙般的光芒肆意流淌。于是乎,诗意栖居在地球上,仿佛无法分清,是诗中含月,还是月中藏诗''''''650字 初一 散文
-
诗中的月四月里的空气很闷,走几下这闷的空气就钻进身体里,很让人烦躁。七点半。刚好黑夜的精灵冒了出来。我提着手提袋,看着天,这晚虽没有圆月,但也十分静谧祥和。不过三个小时没碰电子产品的我,心和手都已经痒痒的了,实在是无心再仔细欣赏这夜色了。我加快着脚步像家里走去。途中,也看见橙黄的路灯一簇簇撒在路上。还有,听见耳后的朗读声,是很标准很有语感的一阵声音,一道清泉,缓缓从闷热的空气中流开。虽然朗读声很正常,并没有什么。不过,这朗读的正是我们学过的《水调歌头》。很奇怪的是,这声音让我产生了共鸣,渐渐放缓了脚步。趁着这夜色,我偷偷转过头想去看看这清泉的源头。一位大概四五十岁的女性,牵着一个小女孩,她的背挺得很直,没有一点驼背的迹象,镜片反射出的光,也衬出她在夜色中不一样的气质。然后就看见她轻启两唇,再次从口中吐出那让我有共鸣的声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过了一会儿,她好像发觉夜中的某一角落有目光聚焦在她身上。于是,她看到了我。被她发现,我尴尬地笑了下,又说:“阿姨,你念的很好听,哈哈哈……”她对我报以一个很端庄的微笑,我讪讪地也回了一个就走了。转过身,刚抬起脚步又听到接下来的那部分内容,不过这次清泉加进了一股小溪,是那小女孩的声音,她跟着一起背。一声成熟端正,一声清脆童真,这实在是这夜里最美的声音了。她们念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也在心里默读了一遍。今夜没有圆月,但心里却有一轮最圆最美最洁白的月。那是诗中的月,那是最美好的祝愿,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是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65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