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善教授主要事迹1200字以上

王成善教授主要事迹

1200字以上 初一 写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王成善教授在地学教育和科研领地已经走过了32个春秋,他说要为中国地质科学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一纸“证明”、一句话和一辈子的地学人生

1977年,成都地质学院为应届毕业生王成善办好了留校手续,但他坚决要求到自己上大学前曾经工作过的西藏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找医院开证明,“证明”自己适合去西藏工作。从那时起,王成善就决心把自己的地质人生绑定在青藏高原上,并沿着这条路走过30多个年头。

青藏高原是地球科学的天然实验室、是全球环境变化的起搏器,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但连续14届却没有一次在中国开。王成善说:“不服气!青藏高原在中国,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发言权”。他联系一些科学家连续三届申请,终于争取到2000年在中国召开这个重要学术会议的举办权。王成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报撰文提出的青藏高原率先从中部隆起的新观点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科学周刊》和《NatureChina》等重要刊物专门对此文作了评述,《中国国家地理》将其列入“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同时他最早提出的“大洋红层”概念以及“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地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通往白垩纪的“金柱子”将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王成善教授是较早关注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家。他领衔申请的研究地质历史上快速气候变化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批准,目前正在顺利进行中。

2006年,王成善担任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和“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经过几年努力,获得了2485。89米的岩心!2009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总部又批准了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新项目,接下来的“松科二井”将获取大约4500米的岩心,并与已经完成的“松科一井”将构成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专家称:“松科一井”和“松科二井”是研究白垩纪的“金柱子”,将为进一步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这个973项目研究成果突出并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2011年他所申请的“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国家973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又获得批准。连续两次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这在中国科学界是比较少见的。

培养人才永远是教师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2004年他的学生我国青年地学家胡修棉成功申请到首个青年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2009年,他的学生刘志飞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刘志飞是沉积学专业中涌现出的第二个“杰青”,他之前的那位获得者就是他的老师王成善。2012年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唐菊兴获得国家特等奖,在人民大会堂中央领导亲手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授予了他这个学生。

王成善教授是我国地学教育名师,截至到2012年,他从教已经有32个年头了。20多年来,他从未间断带研究生。王教授年年上青藏高原,他的研究生几乎都有在青藏高原的工作经历。2001年,他和同事主编的《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被国务院学位办推荐为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2006年、2007年,王成善教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用专业知识与行动投身抗震救灾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地质专家咨询组”,王成善是组长之一。5月16日,王成善赶赴成都,通宵撰写了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科学分析材料。翌日,他应邀参加四川省组织召开的抗震救灾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当晚,应国家科技部联络组和四川省科技厅要求,连夜撰写了对地震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

2008年下半年,青川县发生了“山上冒烟;河里冒泡”的情况,老百姓认为要发生更大地震,人心惶惶。王成善和他的同事立即赶到现场,实地研究后认为,受地震影响,山上冒“烟”是温泉流出、河里冒泡的是天然气外溢,飘散在空中的轻雾是硫化物,这是地震后应力释放的一种表现,并非发生新的大地震的先兆,他的研究有效地稳定了民心,并为开展震后地学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体现了王成善教授作为地质学家对于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和赤子之心。

多年来,王成善教授的研究足迹遍及北极、阿拉斯加、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等世界主要地学研究区域……在他身后,留下了“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西藏特提斯演化、大陆碰撞、高原隆升与沉积响应”等前沿科研成果和中国青年科技奖、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地质学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奖、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这一系列的荣誉不仅折射出王成善教授坚定的信念,强烈的事业心,更浸透了他在讲台耕耘所洒下的汗水,饱含了他一心发展地质科学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心血。

初一:嘚嘞嘞

王春易老师主要事迹

1200字以上 初一 写人

王春易老师是中学生物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党员。她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多次在全市做公开课,研究课、新课程培训课,曾被聘请到云南、河南等省市讲学,受聘于《京华时报》高考专线做考前辅导,参与全国信息技术命题工作,多次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生物学科高中课程远程研修工作,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主编十几万字的教育教学专着。她的教育教学事迹曾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十几家媒体报道,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被毕业的学生称为仰止的榜样、最困厄时的精神支柱;被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评价为体现了新时期特色的新老师。一位平凡的中学生物教师,何以赢得了如此的评价和尊重?

新时期,教师要永远在学习的状态里,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王春易感触颇深。她说,新时期,教育教学的理念在变,学生在变,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要永远处在学习的状态里,把教学当作一种生命,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

在王春易的案头,放着大学生物13门课程的全部教材。第一版,已经被她读得发了黑,上面写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心得。

为扩大专业视野,她拜专家为师,专门学习植物学。整整一年,她每个周末,来回骑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公园观察植物的生长,图文并茂,笔记做了厚厚的一本。

为搞明白“落花生”名字的由来,她就在自家的阳台上,用花盆栽种,仔细观察。

王春易拿着自己的真切体会去指导学生,从不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和套话,学生也从中真正受益。

“听王老师的课,仿佛看到万物自在,嗅到花草芬芳!”提及王春易的课,学生们无不交口称赞。

新师爱:基于理解和尊重

王春易说,“倾听是源于我发自内心地对他们的尊重。”也因此,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处在王春易的“注意圈”里,没有人被她忽略。

这样的感受,对学生的触动之大,难以想象。短短的一个学期,“特有性格”的学生小赵(化名)因为王老师的特别关注,生物成绩就从倒数几名,跃升到了班平均分以上;参加小组交流、合作实验,更是热情高涨。

新教学:一个好教师,不是教得有多好,而是能让学生进入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终身素养?是王春易苦苦追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她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改革的关键,是把知识问题化,用问题来导学。

现在的生物课堂,看不到王老师精彩的导入,流畅的过渡和精美的板书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学生的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为了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王老师通过编写“自主学习的规划书”、“小组捆绑式评价”等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通过加大过程性评价为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经过不断研讨和实践,学生越来越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动手实践、师生交流已成为生物课的常态。课堂上王老师讲的少了,教室内学生的活动和作品越来越多。学习“细胞”时,她的教室就是一个大细胞,摆满了学生制作的细胞模型;学习“发酵”时,她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在发酵,到处飘散着学生制作的果酒的味道。看到学生越来越会学了,越来越爱学了,经历了痛苦思考与挣扎的王春易感到无比欣慰。

通过这次改革,她得到一个深刻印象: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琢磨出了什么。学生在琢磨,他才能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力。

新追求:给予学生“影响一生的素养”

“扦插的枝条”不是高考内容,但是王老师却坚持带着学生做这样的实验。这个实验周期长,在三周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必须坚持观察和护理。

王春易却这样认为,“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概念、原理都是从实验获得的。生物教学的规律之一,就是把实验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新时代教师要尊重规律,要保护学生探索、发现和好奇的天性,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快乐还给他们。

学习细胞的结构,就让学生动手做细胞结构的三维模型。结果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有用橡皮泥做的,有用纸做的,有用水果做的,形态多样的细胞结构一个个呈现了出来。

讲细胞的多样性,她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当堂观察。杆状的大肠杆菌、圆形的酵母菌、墙砖一样的洋葱表皮细胞……形态各异,颜色多彩,美妙的微观世界,吸引着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相继提出来,学生们精细观察,独立判断,从一个微小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奇妙、宏大的生物世界,别提有多高兴了!

王老师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永远都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快乐的成长,全面的发展!”

新境界:不能只凭知识来教书,要用整个的“人”去当老师

由于学生疏于护理,一个小组的扦插枝条实验失败了。一向温柔的王春易,破天荒地生了气,“它们也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也是一个个的生命。但是,你们却让它活活的枯干死掉,太残忍!”“这次实验与考试无关,与分数无关。你们就可以忽略它们吗?多么功利!有了知识又怎么样呢?”

“浮躁的心态,让学生缺失了一种对生命的拥抱,对人性的热爱,对梦想的向往以及对一切未知不屈不挠的激情。”她说,正因为此,做老师,就不能只凭知识来教书,而要用整个的“人”去当老师。

“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向美、爱善、求真等最美好的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养和升华。”王春易的理想是,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沾化雨,不知不觉受到熏陶,从少年时起,就和优美、善意融为一体。

这就是王春易,一个既让学生爱戴又让同行赞赏的生物老师。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改革,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探索出一种全新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了学生探究的场所,学习的乐园。

初一:嘚嘞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写人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