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名人传读后感
其实开始读《名人传》之前,我是不太想读的,甚至怀着几分鄙夷之情的。因为平时名人故事见得太多了,不就是举一些伟大的事例用伟大的描述表现名人伟大的灵魂吗?对于这些七吹八捧的东西,我还真不大感冒。虽不说古井无波,但也不至于心潮澎湃,因为它们太精彩了,却往往遮掩了名人们完整的人的形象,而把其写成了神,不免有一种读圣经般虚无飘渺感。
在这个时代,我们感动的能力降低了。
于是,我撑着头开始读。一行又一行。
但,我渐渐发现了不同,这本书并不是以往的十分写人九分吹,一分描写,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事例,表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形象,十分全面。
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这才是真正能读到我心底的东西。以往的名人们太完美了,以至于有一种不真实的距离感,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慢慢的,我终于有了一丝微笑,我看到了名人们的伟大。小气、怪异、敌对,甚至还有几分疯癫。
对,没错,就是疯癫。
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全无缘无故发火,又会画出或写出或刻出一些没人看懂,最终却又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在人们眼中,他们疯癫,他们古怪,他们不近人情。
但,谁又能说他们是错的呢?他们不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仅此而已。
人们对与错凭判准则是什么?是自己,并没有注定的错与对。在我们眼中,他们疯,在他们眼中,我们疯。我们都习惯于把异己定为错误的一方。
没有谁对与错,立场与追求不同罢了。
道家有云:返璞归真乃大道。当一个人无视世俗的眼光,自由自在的成为自己时,他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人群中随便的一个谁。
所以他们才是名人,他们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所以人们才会眼前一亮,不会看作平常之物。
平常人,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世俗,将自己束缚,让自己站在众人一方,但也不再是自己。自然也不会成为一代名家,因为你与大家没有区别,你没有理由脱颖而出。
束缚自己,永不飞翔。
所以,当你见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时,不要排斥他。
在你眼中,他疯;在他眼中,你俗。
而悲催的是,结局,往往是他站在时代之巅;而你,浸沉在人海中。
不要怀疑,看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就行了。你有资格与其比么?
天才便是疯子,疯子便是天才;因为他们判断标准无异:与众不同。
所以,想成功,先成为你自己。
成长
二年级,在即将放晚学的时候,天下起了雨。心想放学雨可能停了吧。但是不如人意放学了雨还是一直下,别的同学的父母都来接他们回去,我理所当然的想一下子爸爸也回来接我的,可是别人走完了,还是没有见到爸爸的身影,我开始焦急起来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来接我。天快要黑了还是没有看见他们的身影,我哭了。开始恨父母,觉得自己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天黑了,我狠狠的用书包盖住了头冲向雨中,连滚带爬的回到了家。满身是水撞开了家门,桌上摆着似乎已经凉了的菜。妈妈轻声的喊:“放学啦,宝贝,去换衣服吃饭啦”。“哼!宝贝。”我哭着大喊。冲进了房间,脱下衣服哭着睡觉。
五年级,还是要放学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忘记了带伞,放学过后等了一下子雨还是没有停下的意思。背着书包向雨里冲去,用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我不是还记恨爸爸妈妈只是觉得我可以自己在雨中回去了。到了家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换了衣服,然后吃饭,做作业。
初一,春游回来的路上,雨又下了。满身疲惫的我们,在雨的到来,好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精神焕发,我们一路在雨中追逐打闹,玩的不亦乐呼,心里突然感谢起雨来。雨后的空气很新鲜,树木都从死气沉沉中焕发勃勃的生机,有了生命应有的活力。一场雨改变事物的面貌,雨伟大!我的心中词汇量不多只能想到它伟大!
初三,下午,上课中。雨在初春绵绵的下起来。雨流淌在玻璃上好似家乡的那条小溪。想到干涸的农作物终于能够得到灌溉,又能够为丰收提供利条件,能够为农民的笑容亮出了一线希望。这些不也像那些为祖国默默做出贡献的人吗?感谢雨!感谢你的奉献!
雨下着,我们也在成长着!
宜州市一中初三:黄宝应
相关推荐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发现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在狭隘的空间和时间中流淌。即使在书中他们是一群疯子。这个世界好像有点问题,却找不出问题在哪儿。疯子,是在寻找世界,奇妙而诡异的发现,成就了他们的天才。不同寻常的感受,独到的眼界,是他们的不同所在,因此也被视为疯子。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或许疯子和天才只是一线之隔,那些被关在医院里的人,他们心中或是眼前的世界与我们不同,或许是陷入了思维的歧途,打开了思维的后门。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的倾听,详尽地体味,顺着他们思维的脚印,翻过思维的城墙,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空间,他们的“疯言疯语”却有像真是的理论。"异能追随者“,时间尽头,超级进化论,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却又是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推导出的。人是个奇怪的东西,大脑皮层赋予我们思维和学习,我们也思考,纠结过这个更为神奇的世界。只是我们往往没有打破惯性思维,就像从众心理,平常和传统地思考,每天按部就班,在这个数字世界兜转。“疯子”们苦苦追寻的或许就是世界的定义,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没有确切的定义。佛说这是六首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的战场,哲学说这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是基本粒于堆彻起来的聚合体………虽说思考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谈这种有些高深的问题似乎又有些可笑,我们的生活也并涉及这些复杂的纠结,只有学者才会关心扑朔迷离的世界和真理,对我们来说这里就是人间。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命在左,运在右》读后感偶尔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命在左,运在右》,很有意思:命和运总是被连在一起的,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来人的命就是确定的了,无论家庭背景的好坏、自身的美丑,我们都没法选择,但一生中的时运总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从小学到现在的中学,自己总觉得自己是被束缚着,伴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于是我学会了抱怨、学会了厌倦。逐渐地,我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将会被束缚着,因为我自己究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然后失去生活的激情和斗志……就这样一天天沉沦。为什么不能命在左运在右呢?命运是一张纸,纸的大小、质量、我们无法决定,但要在这张纸上绘出美丽的图画,还要靠我们的双手和思维;人生如牌局,在结束之前永远不知所有的底牌,我们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人生是一场游戏要获得乐趣就必须投入进去,决不能一开始就下定结论这是一款无聊的游戏……生活不是宿命的延续,而是新时代的创造。宿命如牌,有好有坏,我们只有选择认真对待宿命,因为我们的幸福属于自己的努力,不属于命运的安排。命在左,运在右!六年级:遇见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爱在左,情在右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的穿花拂月的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题记飞扬的思绪不止一次次的飞向5月12的汶川,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却给我们以灾难来纪念。7.8级的地震让一切在瞬时支离破碎,让一切终结……每当我回忆那天的地震,心湖刹时被搅乱了,仿佛生命的巨轮被被扭转,时光让我久久的站在5月12日的站台前,某时某刻,温总理亲自赶赴前线,某时某刻,第一批援灾物资准时到达,某时某刻,解放军奋力打通通往汶川的交通线……太多太多的画面让我为之颤动,让我热泪盈眶。让我又一次的感觉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让我感到爱在左,情在右的真挚情愫。温总理的泪花“食品运输要快,孩子们已经没有食品了”温总理亲切的抚摩着一个小女孩的脸,亲切的说不哭,他说这场灾难让大家受苦了,大家要镇定,团结,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温总理含者泪花,声音已经哽咽。爱心守望,风雨同行,温总理总是时刻冲到第一线,慰问民心,安抚民心,温总理的泪水,让全国人民潸然泪下,有人说,温总理应该姓爱民,名亲民他时时刻刻的感动着我们。温总理的泪花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使得灾区蔓延着一种温暖,那种温暖有情和爱。我们互相感动从春天的雪灾到今天的地震,其实我们也在被自己感动着,从捐款、献血到网上的互相支持,让我们在冷酷面前饱尝温暖的味道,谁说人性冷漠,谁说世态炎凉,谁说人情麻木,一切关于人性的谎言在我们的的行动前多么苍白无力,鲜红的血浆为人性添上活力。绿色的帐篷为人性抹上绿荫,我们在灾难面前那么团结,团结到我们自己掉下感动的泪水,泪水中有爱也有情。后记人生太短有太长。我们常常会被真情感动。原来生命可以如此简单,不需要繁华的旋律,只需一端温暖而真情的故事,也可以让生命充满希望,让爱在希望中传递,生命中重要的不是曾经的感动,而是一生的温暖。我们感动,我们泪流……如果可以,我会叩拜大地,谢谢它给了我温暖的记忆,让我左手握着情,右手握着爱,在灾难中看到温暖,看到感动……8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
爱在左,感恩在右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在人类的精神天空中,还有感恩。感恩不是飘忽而过的云彩,而是云彩背后那片洁净的湛蓝。今天下午,黄长军老师带给我们一次“心灵的鸡汤”,让我感慨万分。在老师的讲说下,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于是,那时我便下定决心回家要给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刚回到家,我马上便从鞋柜拿出拖鞋递给妈妈,妈妈有些激动,眼里闪着泪花,口里念叨着:“女儿长大了!懂得感恩了”。我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皮,”呵呵“地笑了。我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只靠这一件事是不算报答的。妈妈刚坐下,我便马上给妈妈端了杯白开水,妈妈亲切地对我一笑。这一笑,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这一脸笑容让我斗志倍增,决定再多为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夜幕降临了,月亮妈妈带着星宝宝们爬上了夜空,为夜空点缀上了美丽的图案。我趁妈妈不注意,小心翼翼地倒满水。放到妈妈脚边。并一字一顿地说:“妈妈—为报答你的养育之恩—我决定为你洗一次脚!”这一下,妈妈已在啜泣。脚发着抖放到热乎乎的水里。我仔仔细细地帮妈妈洗了一次脚。这是我的人生第一次!通过这次感恩活动,我明白了“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450字 六年级 散文
-
爱在左,感恩在右爱在左,感恩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心灵的工程老师,多么伟大的职业,多么神圣的称呼。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位出色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埋下知识的种子,如园丁一般辛勤地浇灌、施肥、剪枝……种子一点点的萌芽,长大,最后成材,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数。可此刻的园丁已经老去。成才的我们,是否懂得感恩,伸一伸枝叶为老园丁洒下一片绿荫,挺一挺腰板给老园丁一个依靠……让老园丁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亲情的花朵世界的无限精彩,需要亲情之花的点缀。那朵最灿烂的亲情之花,开在我们与父母的小径上,迷人芬芳。我们成长中,无不沐浴父母给予的阳光雨露。依靠着父母的臂膀,吮吸着母亲的营养,哺育我健康成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要感恩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父母,理所当然,有了感恩,亲情之花才更加娇艳灿烂,永不凋谢。友情的桥梁人生不可没有友谊,友谊可以给人带来温暖,鼓舞和力量。友谊可以帮你指引、分担与介绍,助你扬起人生的风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两句寄托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呀!感恩友谊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热情,只需要信任、只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单纯而美好,简单而快乐,友情的桥梁永远架在心灵之间。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友情;感恩帮助、关怀我们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凡事感恩,才能拥有一颗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六年级:兰成志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名人传读后感_900字其实开始读《名人传》之前,我是不太想读的,甚至怀着几分鄙夷之情的。因为平时名人故事见得太多了,不就是举一些伟大的事例用伟大的描述表现名人伟大的灵魂吗?对于这些七吹八捧的东西,我还真不大感冒。虽不说古井无波,但也不至于心潮澎湃,因为它们太精彩了,却往往遮掩了名人们完整的人的形象,而把其写成了神,不免有一种读圣经般虚无飘渺感。在这个时代,我们感动的能力降低了。于是,我撑着头开始读。一行又一行。但,我渐渐发现了不同,这本书并不是以往的十分写人九分吹,一分描写,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事例,表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形象,十分全面。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这才是真正能读到我心底的东西。以往的名人们太完美了,以至于有一种不真实的距离感,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慢慢的,我终于有了一丝微笑,我看到了名人们的伟大。小气、怪异、敌对,甚至还有几分疯癫。对,没错,就是疯癫。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全无缘无故发火,又会画出或写出或刻出一些没人看懂,最终却又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在人们眼中,他们疯癫,他们古怪,他们不近人情。但,谁又能说他们是错的呢?他们不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仅此而已。人们对与错凭判准则是什么?是自己,并没有注定的错与对。在我们眼中,他们疯,在他们眼中,我们疯。我们都习惯于把异己定为错误的一方。没有谁对与错,立场与追求不同罢了。道家有云:返璞归真乃大道。当一个人无视世俗的眼光,自由自在的成为自己时,他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人群中随便的一个谁。所以他们才是名人,他们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所以人们才会眼前一亮,不会看作平常之物。平常人,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世俗,将自己束缚,让自己站在众人一方,但也不再是自己。自然也不会成为一代名家,因为你与大家没有区别,你没有理由脱颖而出。束缚自己,永不飞翔。所以,当你见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时,不要排斥他。在你眼中,他疯;在他眼中,你俗。而悲催的是,结局,往往是他站在时代之巅;而你,浸沉在人海中。不要怀疑,看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就行了。你有资格与其比么?天才便是疯子,疯子便是天才;因为他们判断标准无异:与众不同。所以,想成功,先成为你自己。初三:张顼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900字 初三 读后感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心得体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心得体会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年龄有点小,脑子里世界也没完全形成。从小被人说成疯疯癫癫的,只是想在这本书里仔细寻找着与自己相像的影子,想有科学依据地挤进天才的行列中,再对所有人不屑一顾。所以把这本书当作神书,以为是学术论著。可,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三个特点是艺术的、离不开幻想的和感性的。这是我第二次读铭记于心的。别太当真了。这两年这本书突然就火了,身边的人都在问对方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好像这本书是本人生必读的经典。猎奇心理,充斥在这个酒足饭饱的社会。证明自己一样又不一样。这本书里有40多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围绕着那几个梦啊宇宙啊人性啊的问题,都是普遍已知加上一点玄乎和想象,当然,有想象也是好的。还有一些就是其实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吧,感觉算不上神经病?对于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这句话我是肯定的。我现在还对这本书里很多故事有着深刻印象,可以讲出大部分的故事,比如最具名气的墙角蘑菇、杀宫殿的三只小猪、极度女权主义男子、拥有鼻犁器的女孩、恐怖的颅骨穿孔等等……自认为这也算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因为我的脑子对于单纯的消耗品是有自动清除记忆的功能的。第十一个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一直想要和里面的男人一样。关自己个几天几夜的,什么事都不做,就冥想,其实不说感悟世界什么的,觉得释放精神也蛮好的。因为总是感觉有好多事在脑子里面,可常常懒得去想,反正就一直压着,有些就忘记了。可能回忆起并不是什么好事,可就是想去弄明白。还有他对于苹果味道的描写啊用牙齿割开果皮的时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冲破一个临界点开始逐步在嘴里扩散开,味道逐渐变得浓郁,随着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溅开,绝对野蛮,又狂暴地掠过干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个细小颗粒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裂,释放出更多更多苹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步在牙齿间游移,味道就跟着冲击波一样传向嘴中每一个角落......苹果的清香伴随着果汁滑向喉咙深处.......天呐.......刚刚被冲刷过的味几乎是虔诚地向大脑传递这种信息......所有的感官,经过好几天的被遗忘后,由精神,感觉统驭着,伴随着一个苹果,卷土重来。我一个不喜欢吃苹果的人看着这些形容都想流口水!(真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形容文笔功底!这本书里讲的最多的故事,大概就是关于梦的了。我也一直很疑惑着的,特别是梦到一些奇怪的东西的时候。第二个故事就是讲一个连续的梦,好像另一个平行世界。我记得我也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做连续的梦,从小到大,那段时间,我总觉得是我要死了,因为不都说人死的时候会瞬间回想起一辈子嘛?但好像随着心情的好转,梦也不见了。还有第二十二个,梦中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想起《盗梦空间》,梦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我好像并没有这个困恼,因为大部分起来就忘记了啊,或者就是一句“哦,是梦啊”。最近也一直在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希望读完能够给出一个较好的解释。虽然我说这本书是本文学作品,失去了它吸引我的最开始的点,但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本书是成功的。这本书的确是给了我很多好奇的地方去思考,就像作者一直在寻找着一样。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大多数我们那些年过半百的父母也未必清楚。可能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本来就没有答案。怎么说呢,愿我们都能在世界里找到那个天才自己吧。1200字以上 初中 读后感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心得体会导读: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年龄有点小,脑子里世界也没完全形成。从小被人说成疯疯癫癫的,只是想在这本书里仔细寻找着与自己相像的影子,想有科学依据地挤进天才的行列中,再对所有人不屑一顾。所以把这本书当作神书,以为是学术论著。可,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三个特点是艺术的、离不开幻想的和感性的。这是我第二次读铭记于心的。别太当真了。这两年这本书突然就火了,身边的人都在问对方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好像这本书是本人生必读的经典。猎奇心理,充斥在这个酒足饭饱的社会。证明自己一样又不一样。这本书里有40多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围绕着那几个梦啊宇宙啊人性啊的问题,都是普遍已知加上一点玄乎和想象,当然,有想象也是好的。还有一些就是其实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吧,感觉算不上神经病?对于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这句话我是肯定的。我现在还对这本书里很多故事有着深刻印象,可以讲出大部分的故事,比如最具名气的墙角蘑菇、杀宫殿的三只小猪、极度女权主义男子、拥有鼻犁器的女孩、恐怖的颅骨穿孔等等……自认为这也算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因为我的脑子对于单纯的消耗品是有自动清除记忆的功能的。第十一个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一直想要和里面的男人一样。关自己个几天几夜的,什么事都不做,就冥想,其实不说感悟世界什么的,觉得释放精神也蛮好的。因为总是感觉有好多事在脑子里面,可常常懒得去想,反正就一直压着,有些就忘记了。可能回忆起并不是什么好事,可就是想去弄明白。还有他对于苹果味道的描写啊用牙齿割开果皮的时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冲破一个临界点开始逐步在嘴里扩散开,味道逐渐变得浓郁,随着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溅开,绝对野蛮,又狂暴地掠过干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个细小颗粒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裂,释放出更多更多苹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步在牙齿间游移,味道就跟着冲击波一样传向嘴中每一个角落......苹果的清香伴随着果汁滑向喉咙深处.......天呐.......刚刚被冲刷过的味几乎是虔诚地向大脑传递这种信息......所有的感官,经过好几天的被遗忘后,由精神,感觉统驭着,伴随着一个苹果,卷土重来。我一个不喜欢吃苹果的人看着这些形容都想流口水!(真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形容文笔功底!这本书里讲的最多的故事,大概就是关于梦的了。我也一直很疑惑着的,特别是梦到一些奇怪的东西的时候。第二个故事就是讲一个连续的梦,好像另一个平行世界。我记得我也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做连续的梦,从小到大,那段时间,我总觉得是我要死了,因为不都说人死的时候会瞬间回想起一辈子嘛?但好像随着心情的好转,梦也不见了。还有第二十二个,梦中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想起《盗梦空间》,梦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我好像并没有这个困恼,因为大部分起来就忘记了啊,或者就是一句“哦,是梦啊”。最近也一直在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希望读完能够给出一个较好的解释。虽然我说这本书是本文学作品,失去了它吸引我的最开始的点,但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本书是成功的。这本书的确是给了我很多好奇的地方去思考,就像作者一直在寻找着一样。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大多数我们那些年过半百的父母也未必清楚。可能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本来就没有答案。怎么说呢,愿我们都能在世界里找到那个天才自己吧。作者:高铭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名人——《名人传》读后感什么是名人?可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好人,可以是恶贯满盈,无恶不作的坏人,可以是人人敬仰的英雄,也可以是滑稽的丑角。总之,只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就被称为“名人”。而《名人传》中,将名人的概念作了一种新的诠释:只有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拼搏取得成功的人,才是“名人”。渴望欢乐的贝多芬,桀骜不驯的米开朗琪罗,热爱人类的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却有着同样的经历: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竭尽全力,生活在矛盾和困苦之中,在矛盾的信念中挣扎,却难以得到一个固定的信念,最终牺牲了自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就是一个人在与命运的斗争中的真实写照,斗争中难免会有失意、惨败的时候,也许失去自己的友谊、亲情、爱情,也许失去自己的健康、快乐以至于生命,但是绝不能失去自己对信念,对目标的追求。人活着就一定要有追求,没有追求相当于生命被剥夺,相当于一副没有灵魂的躯体,虽有型而无灵。我作为一名普通人,没有与名人匹敌的能力,也没有经受过触目惊心的磨难,但我也会去追求,踏上满是荆棘的路,我知道我所面对的是荆棘,我也知道我也许会失败,但我不会在荆棘中扔下自己的追求,因为追求就是生命的使命!追求,使生命显得丰富多彩。5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名人传读后感其实,在很久以前我就读完了《名人传》这本书。但我一直没有读完它的感悟,我一日一日地看,终于在今天,我的内心某个地方被一篇文字填满。《名人记》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先生,他优美的文笔和具有强大代入感的文字使得《名人传》成为了轰动全球的巨作,同时也成为了——一生必读的经典,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名人传》写了三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被称为“巨人三传”。关于贝多芬传,当我读到他对母亲的热爱,“她生性仁慈,值得爱戴,是我最好的朋友。当我喊母亲而她能听见的时候,没有人比我更加幸福。”时,我第一次的触动了,他对母亲的爱,是那么的纯洁,没有丝毫的杂质。当他热爱的姑娘朱丽埃塔.圭恰迪妮嫁给了贵族加伦贝格伯爵,贝多芬几乎到了死亡的边缘,他给弟弟写了遗书,“要培养你们的孩子具有德性。使人幸福的只有道德,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道德使我在苦难中有所依靠,多亏了道德和艺术,我才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我的第二次触动。当贝多芬的弟弟卡尔去世时,他接受着人们的嘲笑,写信给安东尼.布伦塔诺,“卡尔如此地执著生命,我却如此地愿意舍弃生命。”这是我的第三次触动。最后一次触动是在他快要支撑不住了的时候,他曾给出版商肖特兄弟写过一封信:“艺术之神还不愿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亏欠甚多。在我出发去天国之前,必须把神灵启示我、要我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觉得我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我觉得这是他对音乐的执着,他写了欢乐颂,月光曲等著名乐曲,可他仍然不愿意艺术之神将他带走,他觉得那只是几个音符。贝多芬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他身上带有清教徒的气质,他的朋友说过,“他一生都是洁身自好的,我从没有见过他不道德过。”他的道德使得他不可能一生顺风顺水,注定要经受磨难,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道德。我对贝多芬是崇拜的,崇拜他对音乐的执着还有他灵魂的清澈。750字 初中 读后感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连续三天看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很久没有这样一口气看完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了。除了包罗万象的内容很吸引我,还有点原因是我不敢看得太投入,理解得太深入,我怕会颠覆我的世界观。鉴于此,尽管作者有录音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但我不得不尽量把它当小说看。几十个微小说涵盖各个领域,有量子物理、哲学、史前文明、宗教…涵盖了各种类型,有心理、情感、悬疑、科幻、玄幻…我甚至觉得每个故事都能延伸出一部大制作,比如《飞越疯人院》、《预见未来》、《变脸》、《宇宙追击令》、《时间规划局》……似乎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原型。但是,封面上赫然写着“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纪”。作者虽然有录音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但他还是在最后强调成书时有增删,其实他就是怕读者过于沉迷。因为诸多访谈对象知识之渊博、逻辑之严密、思想之深遂、信念之坚定、感情之执着令自诩正常人的我们汗颜。有意思的是,书中一位精神病专家的理论印证了我说过的一句话。我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疯子。”他说得更直接,“人人都有精神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某些方面的偏执。”扪心自问,我有,你们有吗?只是很多时候正常人要压抑自己的偏执,因而过得似乎更累。当然,我不会因为看了这本书而变得消极,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而我肯定不是天才,那注定也成不了疯子,虽然我多少有些羡慕他们,但我也非常乐意并享受做一个平凡人的快乐与踏实。所以我不会也不能认真去研究他们那一套自成体系的各类理论,惊叹一下罢了。奇怪的是,我发现所有精神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一个正常人,却很难做到了。也许是太多外力的影响:世俗的眼光、物质的诱惑、生活的压力…也许是内心的浮躁、狂躁、不安、不屑…我应该反省、借鉴、改变……在我看来如果看完一本书后能让我有想说话的欲望,即便不知所云,那这就是好书。引段书中的话作为读后感的结尾。“…正是因为你/我才有勇气说/永远,永远”这是一个老人生前写给妻子的,但是老伴却坚定地认为他还活着。你说这是妄想症呢,还是伟大真挚的爱?800字 四年级
-
爱在左感恩在右夜半微凉,星辰划破你温暖的期望;琥珀色的月光,树影抖动浅黄色的晕芒;凌晨临窗,我听到尘埃寂静的梵唱,天微凉,掌灯的你,用你无私的爱,为我披上霓裳。母亲,你对我的爱,让我如何回报?母亲,还记得那年我看到你第一次流泪吗?那是一个阳光格外灿烂的早上,阳光散在路上,房屋上,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和母亲手拉手,走在这阳光中。我们向舞蹈班走去,母亲与往常一样。用她那充满关爱的话语细细地叮嘱着我,我连忙点头答应了,就快步向舞蹈班的方向走去了。舞蹈课如常开始了,同学们都宛若一只只舞动的精灵,舞姿美极了。就在我们排练时,因为太过于沉浸于舞蹈之中,所以一不注意竟然跌倒了,一片片红色的血从我的下巴里流出来了。我害怕极了,母亲见我跌倒了,一脸担忧地快步走了过来,母亲关切的话语立刻萦绕在耳畔,母亲跑出去,不久,母亲拿着一个创可贴回来,我便忍着痛一直坚持到下课。我们本以为没有什么大事,就去附近的一个私人诊所,可到了医生却说伤口太大,治不了。医生的这番话把本来已经担心极了的母亲吓得有些抽噎,母亲抽噎地说了声谢谢,迈着微微发抖的脚步走了出去。母亲不相信,又带我去了另外一家医院,这次,当医生说需要缝针时,母亲的泪如堤坝决堤一般从眼睛中流出,无法停止。母亲用她微抖的手,给爸爸打电话,直至最后进手术室时,母亲关切与担心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我。手术很成功,母亲心里的那一块石头也总算落下了,现在触摸下巴上的那一条浅浅的印记,它包含着的不仅是当时的痛,更多的时母亲对我的爱。母亲,您对我的爱让我如何来回报?就让我在母亲节当天为您献上一枝康乃馨,来表达女儿对您的感激;就让女儿为您承担一些家务吧,让您身上的担子轻一轻。就让我每天都爱您一点点,就让我用这种方式来感激您。当希望,像被淋湿的目光;当手掌,托起下沉的夕阳;您是否依旧徘徊在我的生命里,用您的爱,默默伴我成长。母亲,您的爱我无以为报,就让我用我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感谢您吧!800字 初二
-
爱在左感恩在右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我倚着床,回首那段成长的时光,竟发现有那么多的人和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烙印,那么多的爱与感恩在我的左右,伴我走过风雨。一路走过,浑然不觉;如今回首,感恩恒生。爱,在我的左手边。那天中午,到了吃饭时间了,忽然,一阵酸酸甜甜的味道侵入鼻腔,寻着香气望去,原来是同学带的糖醋小排。一到家,我便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听了这件事,有些为难的挠了挠头,笑着对我说;糖醋小排啊……妈妈不会做呀,等我学会了就做给你吃……我低下头,在心里嘀咕着;等你学会了,得等猴年马月啊……没想到,母亲第二天便真的拎回了一袋小排,在厨房里研究起来,我盯着金黄的排骨被浇上汤汁,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塞进嘴里,可又迅速的吐了出来,太难吃了,又酸又硬。后面的几天,母亲总是隔三差五的拎回一袋小排,自己研制起来。又是一天,我回到家,便闻到一阵侵人的香气,接着便看见母亲端着一盘糖醋排骨走过来,我不耐烦的夹起一块,忽的瞪大眼睛,怎么会这么好吃!我抬头看着母亲,才发现母亲的长发胡乱盘起,原本白皙的手上出现了一个红彤彤的泡,刺眼极了。母亲竟为了我受了这么多烟熏火燎,泪水盈满眼眶,才发现,爱,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我的身边……感恩,在我的右手边。那天是母亲节,早上刚起,我便跑到母亲身边,踮起脚尖,吻了母亲一口,便跑开了,许是每天放学回家与母亲并没有多少交流的原因,我看见母亲望着我的背影愣了好久,才绽开笑容……午餐过后,我提出要帮母亲刷碗,母亲有些惊讶,随后便拒绝了我,最后还是我说出今天是母亲节要帮妈妈劳动的想法才同意。我开始行动了,母亲在一旁坐着,眼神中带着欣慰与担忧。洗碗时,菜的汤汁溅到我身上,水喷在脸上,我在想,母亲每天做家务,是不是也承受着这些,可她却从没向任何人诉过苦,想到这,我终于没忍住一直卡在喉咙里的那句话,大声的说;妈妈,我爱您!母亲对我突如其来的话愣住了,随即便甜甜的笑着对我说;我也爱你,宝贝!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我倚着床,爱在左,感恩在右,而您,在我的心里……800字 初二
-
爱在左、感恩在右爱、可以是一缕阳光,融化冰冷的心;爱,可以是一滴水,滋润着大地;爱、还可以是一首歌,唱出了人的心声。母亲的爱,总是在我脑海里涌动,让我不孤单不寂寞。我的妈妈在我摔倒时,没给我安慰,在我受伤时,没给我帮助,在我遇到困难时,没给我答案,但是,却给了我不在同一地方摔倒的答案,给了我要自立的道理,给了我要的自主学习的办法。母亲,交会了我好多好多,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有力的,是温暖的。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有的母亲不辞辛苦的工作,为的是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有的母亲不顾儿女的思念,外出打工,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自认为,没有比母亲更伟大的人了。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好给我的爱是最不平凡的。在我犯错的时候,母亲不留情面打了我一顿,我知道,这是我应得的。谁不知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每一次母亲教训我时,都是如此,我明白,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在我小时候,我成绩很差,是谁不工作每天每日在我身边辅导我,是谁在我遇到不会的题时,耐心讲了一遍又一遍,是谁,让我有了现在这么好的成绩?是我的母亲,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是交我做人、做事的母亲。在平常,我妈经常因为我的小失误而教训我,我曾怨过、恨过,但到头来,还不是要改,我现在已经明白这是什么,终于明白什么叫“恨铁不成钢了”,我现在很坦然地面对批评,很努力地去改正错误。做母亲心中最完美的自己,努力学习,报答母亲。我和母亲吵过小架,斗过嘴,最后我还是屈服于母亲的论点。生活中,我经常躲在楼道里,等母亲一来吓唬好,她有时猜着了,有时被吓“傻”了,有时还会骂我,但言语之间,只露出了开心和爱意。我在那些时候,就立志报答母亲。在平凡的小事中,处处透露出母亲的爱。无论我身在何处,只要想起我的母亲的点点滴滴,心里总有一丝温暖,一丝安慰。母爱给予我力量,我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我要感恩她,感恩这个瘦小的女人,她用她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我要感恩我敬爱的母亲!山西运城垣曲县七一小学四年级:赵雨霏8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爱在左,同情在右冰心老人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收获……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丛飞,倾其所有资助贫困生,他无疑是高尚的,然而一句“不要责怪他们”,一个微笑的表情背后,却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些许悲凉。转头看,一个十岁女孩声声重复的一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却让人无不为之动容。永远记住一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因为爱,所以慈悲;因为爱,所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爱,所以传递爱。《孟子》中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幼童,还要将这种美德在社会中发扬,使社会上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这样,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形成合力,还有什么越不过的困难,还有什么渡不过的苦海,还有什么攻不破的愁城?帮助别人,不应只是一种习惯,而应是与生俱来的修养。而爱,则是一种信仰。爱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人熬过黑暗的岁月;爱是一轮明月,它安抚孤寂的心灵;爱是一把火炬,如喷薄的旭日,生生不息。传递爱,就是传递一颗善心。世间有爱,才温暖。在歌德学院的茵茵绿草地上,一个男孩儿将一茎青草递给愁云满面的三毛:对,像这样,微笑!于是三毛走遍千山万水,将这份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北京某个不知名的四合院儿里,母亲把毕生的爱倾注在他身上,于是史铁生摇着轮椅缓缓前行,用一支笔,传递生的渴望,生的执著。在河南,林秀贞牢记母亲的教导,无私地赡养孤寡老人;在天津,许多人自发建立“稀有血型之家”为需要者义务献血;在山东,“微尘”已成为爱的代名词……也许你会说,自己没有孔子的“仁爱”,没有墨子的“兼爱”,没有慈善家的“博爱”,但是帮助别人,仅仅是举手之劳,你能够说自己做不到吗?毕竟,无私奉献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者,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有一颗爱人之心。我以为,和谐社会,其根本在于建立“互助社会”,建立“爱心社会”。记得华农大学生小李的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记得冰心老人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收获。”记得我的话:“爱出于本心。”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800字 高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