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
今年秋游,我格外兴奋,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我久闻大名的苏通大桥。 它的雄伟,它的壮观,给我留下了难一磨灭的印迹。
那天秋风送爽,天气晴朗,当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常熟市区,来到长江上的苏通大桥这时,她的整体面貌,呈现在我的眼前,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行使也要用10分钟,据说,这跨江大桥全长8206米呢!苏通大桥的车道可以双向行使6辆汽车呢!坐在汽车上不感觉到颠簸,放在瓶子里的水只有轻微晃动
最引人注目的是江面中央的两座三角形的主塔桥墩,像两个巨人直插云霄,我抬头望去,都看不到它们的顶端。两座高大的巨塔连着许多根钢锁,就像它们伸出的手臂,用我们难以想象的神力牵引着这足有4.6万吨的桥面,我想就算是盘古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吧。两个巨塔伸出的钢锁就像西方乐器中的竖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的那么整齐,那么匀称,那么优美,一阵江风吹来,仿佛拨动琴弦,演奏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许多根钢管形成了一个个“人”字,代表着我们中国13多亿的人们,这也许是以人为本的象征吧。
这时,我们班的小诗人孙启明吟诵起一首诗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啊!有了这座雄伟的大桥两岸人们能更和睦的相处,经济也会更加繁荣昌盛。
指导老师:姚玉华
幸福时刻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友谊路上的一次牵手;幸福是疲惫时的一杯热茶;又是伤心时的一句问候……那一刻,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幸福平凡而又令人感动。
春末夏初的时候,我走在校园里,望着高大的梧桐树上那碧色欲滴的大叶子,又仰望空中随着风翩翩起舞的柳絮,我停住了脚步,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尤其是在校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不禁让我想起了孩提时的我。
象他们一样,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和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的。春季我和朋友一起去放风筝,我们跑着,跳着,可风筝就是放不起来,望着别人的风筝迎着风与刚刚归来的燕子一起舞蹈,我的心中不禁升起强烈的羡慕。我心想不能认输,一个小小的风筝怎么能把我们难住呢?我一定要让它飞上蓝天。随后,我请教一些常放风筝的爷爷们,又仔细观察大人们的动作。我一次又一次放起风筝,它也一次又一次从十几米的高空中坠下,此时的我已经大汗淋漓。终于,在最后的一次尝试中,我的风筝一直向上升,再升……终于超过了刚才飞得最高的那个风筝。成了天空那令人羡慕的对象。此时,我抹去脸上的汗水,望着飞得高高的风筝,心中燃起了成功的喜悦。
还记得一个冬天,我和朋友走在铺满雪花的小路上,空中还飘着象鹅毛一样的雪花,我东看看,西望望,以前的往事象放电影一样在路边排列。望着伸向茫茫远方的小路,欣赏着眼前粉妆玉砌的美景,感觉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是多么的幸福。不禁从心里发出感慨:幸福是平凡的,是美好的,是另人感动的。
相关推荐
-
苏堤桥桥是没有的地方的路。桥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木桥、石桥、水泥桥……我的家乡也有一座桥,那就是苏堤桥。苏堤位于惠州西湖,这座桥用石砖砌成,是一座石拱桥。这座桥有四只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守在两旁,他们姿态各异,有的张牙虎爪,有的得意洋洋,中间的扶手上还有五朵洁白、可爱的石莲花。这座桥全长约12千米,在座桥上能望见望山、压堤……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苏东坡的人,他和自己的妻子王朝云到了惠州游玩。随之,王朝云生完孩子,便去世了,苏东坡把她葬于孤山。现在,留下了刚出生的婴儿没奶吃,,整天哭哭啼啼的。有一天晚上,苏东坡朦胧中看见浑身湿透的王朝云正给婴儿喂奶。后来,苏东坡请求了一位憎人帮她起了一座石拱桥。后人为了纪念他,改为苏堤桥。如果你漫步苏堤桥,就可以看见魅力的丰湖、平湖,尽情感受两湖的美丽风光。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在苏堤桥上看月亮,更是变化无穷,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我家乡的桥——苏堤桥。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探访通济桥在金华的婺江上,有一座石桥,叫金华大桥,又叫通济桥,离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通济桥历史悠久,它建成于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当时是十一个孔,是一座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还有三殿两亭。后来通济桥经过了27次整修,到了清代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改为十三孔石拱桥,到了1942年,五、六、七三孔被炸,1958、1996、2010年加宽,就成了我们现在的通济桥。通济桥长380米,宽24·5米,是双向六车道,东边的桥墩是用石块堆砌而成,是立体三角形。西边是用水泥浇筑而成,比老桥窄,又比老桥大。桥洞高15米,宽10米,发大水时,有着很好的抗冲击能力。通济桥真是雄伟坚固啊!通济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非常精美。通济桥的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一只鸳鸯在水中戏水、玩耍;有的刻着一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刻着一只凤凰,在树丛中飞来飞去。白天,通济桥上的汽车成队奔驰着,行人接踵如流;入夜,霓虹灯在桥下闪烁着,灯光桥影,桥面上的汽车顺流不息,既像银河从天而降,又像一条条火龙在飞驰。通济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是我们金华的宝贵历史遗产。450字 五年级
-
苏堤桥作文桥是没有的地方的路。桥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木桥、石桥、水泥桥……我的家乡也有一座桥,那就是苏堤桥。苏堤位于惠州西湖,这座桥用石砖砌成,是一座石拱桥。这座桥有四只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守在两旁,他们姿态各异,有的张牙虎爪,有的得意洋洋,中间的扶手上还有五朵洁白、可爱的石莲花。这座桥全长约12千米,在座桥上能望见望山、压堤……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苏东坡的人,他和自己的妻子王朝云到了惠州游玩。随之,王朝云生完孩子,便去世了,苏东坡把她葬于孤山。现在,留下了刚出生的婴儿没奶吃,,整天哭哭啼啼的。有一天晚上,苏东坡朦胧中看见浑身湿透的王朝云正给婴儿喂奶。后来,苏东坡请求了一位憎人帮她起了一座石拱桥。后人为了纪念他,改为苏堤桥。如果你漫步苏堤桥,就可以看见魅力的丰湖、平湖,尽情感受两湖的美丽风光。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在苏堤桥上看月亮,更是变化无穷,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我家乡的桥——苏堤桥。4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大桥广西省德保县有一座闻名德保的桥,叫大桥,他是以前一位聪明能干的石匠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距离现在约有几十年了。大桥非常雄伟。桥长三十多米,宽三、四多米,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鉴河的河面上。大桥洞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五个小桥洞。平常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水还可以从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就像一千三百多年前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洲桥一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值得我们自豪。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左右两侧有石栏,石栏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每当夜幕降临,在桥两边的灯“散发”出亮丽的光芒。灯下面那笔直的电杆,就像一为士兵,站在那里,保护着大桥的安全。“士兵”头上的灯光连起来就像一条长长的蛟龙,在大桥那来回的“巡视”。大桥为它周围的居民带来方便,也是我们德保不可缺少的交通要道。350字 五年级 状物
-
描写通川桥的作文我知道美丽的通川桥,我国古代石拱桥杰出代表的赵州桥,精致秀丽的南京长江大桥,我最喜欢的还是故乡的通川桥。在达州的城东的州河上有一座富有历史的通川桥,通川桥全长300.92米,设计载重15吨,桥高从基础顶部至桥梁底部为16米,桥面净宽4.5米, 两边人行道各宽0.75米,整个桥面全宽6米。站在桥下,抬头望着通川桥,桥上两端各有3个桥洞,桥洞上方还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图案,外观真是太美了。 桥上车水马龙,车辆川流不息地在桥上行驶着,一辆接着一辆,这一辆车过了,那一辆又来,真是数不尽呀!我看见桥上有一位老人在讲通川桥的历史,于是我也禁 不住通川桥历史的诱惑,便迫不及待的凑过去听一听:在抗日时期,为便于物资运输出川抗日,又便于调遣军队出川抗日,民国27年(1938年)2月,国民政 府令交通部从速兴建汉(汉中)渝(重庆)公路。汉渝公路1939年1月动工,1941年秋重庆至万源段竣工通车,但是宽约百米的州河将南北通道阻隔,汽车 过不去,只好用木船运输,速度又慢还不安全,于是就在1939年2月动工,1941年2月全部竣工。通川桥建成之后,日机曾经两次轰炸,都未命 中;1941年、1950年两次被洪水冲击,它仍然巍然不动,足见其坚固。听完了老人讲的历史,我默默地想:“通川桥原来还有这样的历史啊!虽然小日本的飞机没有击中通川桥,可是我依然憎恨着可恶的小日本”。回到现实,我抚摸着桥栏,看着静静的河面,河面不时泛起波纹,河面上还有渔民开着船,在河里打捞鱼儿。看着两岸高楼林立,在左边的桥头是西外,在桥 头的右边是南外,站在桥上随时都可以看见两岸的高楼,住在两岸高楼的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通川桥和哺育着我们的州河,要是我住在这里该多好啊!在两岸上, 有许多花草树木,时时刻刻都有人在两岸上玩耍锻炼。夜晚,通川桥上灯光闪烁着,桥上的路灯全部亮了起来,车辆的灯也亮了起来,整座桥犹如一条耀眼的彩带。 啊,我不禁发出了感叹:“这桥真是太美了。”在两岸的花草树木、高楼、车辆的衬托之下,通川桥显得格外美观、迷人。这时,我仿佛听到了有行人赞美通川桥: “通川桥简直是达城夜晚的一道景色。”我喜爱故乡的通川桥,通川桥不仅连着我的心,还连着整个达城人民的心。900字 五年级 状物
-
参观苏通大桥周日,我们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向往已久的苏通大桥展览馆。下着雨,但一点儿也没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仿佛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目的地。走进景区,抬头仰望,气势磅礴的展览馆展现在眼前。苏通大桥展览馆依江而建,整体呈一个大M形状,像雄伟的苏通长江大桥。老师告诉我们:博物馆是苏通大桥的一个家。 苏通大桥是世界首座超千米跨径斜拉桥,是我国由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工程。苏通大桥展览馆真实记录了苏通大桥建设历程,诠释了大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创新构思,是桥梁工程技术交流、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我们进入展览大厅。苏通大桥展览馆分为三层,一层为主题区、概况区、关键技术和工艺展示区,展示苏通大桥的建设过程、科学研究、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与创新等内容。二层包括纪念文化区、科普互动区、多功能厅等,展示大桥建设者们奉献的智慧与汗水以及不畏艰难与险阻,科学管理、廉洁清正的“苏通精神”。在这里,老师带领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亲身体验了建桥的“艰辛”与乐趣。三层为屋顶观桥休闲区,面积约900平方米,登高远眺苏通大桥,它刚劲有力地盘旋于黄金水道之上,令人叹为观止。在苏通大桥展览馆里远眺苏通大桥的雄姿,我心潮起伏,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真是无穷无尽的啊!500字 六年级 状物
-
游苏通大桥“苏通大桥”,一个熟悉的名字。它是从2003年6月27日开始建设到2008年4月5日竣工的,总工期为5年。它享誉了四个世界第一: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主塔高306米;斜拉锁长580米;群桩基础平面尺寸米。这样强大的号召力,谁能抵挡得住呢?所以今天,我要目睹这一切!梦幻与现实,一路都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之中。突然,眼前出现了“苏通长江大桥”这几个鲜红的大字,我知道,苏通大桥到了,激动地我首先跳下了车,包揽风景,一眼望去,这宽敞的桥面笔直笔直的,怎么也望不到边。汽车继续行驶着,哇,长江到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人独自走在长江边上,迎着风,思绪万千,我突然停下脚步,贴在栏杆上,双手展开,拥抱着美丽的长江,呼吸者长江的新鲜空气。我领略着母亲的风采,心想:长江真大呀!与天相接,真不愧为我们的母亲河!你瞧,江上有许许多多的大船和小船,都在母亲的怀抱里畅游。是啊!做儿女的,我们应该要和母亲一样,把心胸放宽,去容纳他人,包容他人,去容纳世界,这样,不是很有意义吗?我们又来到桥墩边,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为2.5米米的群桩组成,承和长114米,宽48米,在40米水深下长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如土最深的群桩基础。终于驶完了全程共8146米,用了20分钟。这时,我又望了望远处的苏通大桥,心想:这么宏伟壮观的苏通大桥,需要工人们付出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啊!也许,在我们合家团圆共进晚餐之际,他们还在忙碌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终于用了5年的时间竣工了,离别之际,我默默的感谢这些工人叔叔们,是他们,才有了苏通大桥,是他们,让我们的交通便利了,是他们,让我们的祖国更加辉煌!常熟市报本中心小学六(2)班 曹可勤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雄伟的苏通大桥今天我和爷爷到常熟去旅游。我们的大巴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天是格外湛蓝的,路边的树木、小草是碧绿的,几只小鸟也欢快的跟随着我们的大巴,好像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旅行似的。正当我入神地看着车窗外的美景时,随行的导游忽然兴奋地对我们说:“快看!前面就是‘苏通大桥’了。”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入前看,只见一座雄伟的大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像一条玉白色的巨龙穿行在江面上。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就行驶在了桥面上,我探出头往江面上一看“哇!这座桥好高啊!”只见在江面上行驶的船儿就像一片片飘落在江面上的树叶。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座大桥的总长是32。4公里,它跨江长度是8146米,要知道这座桥还有好几个世界第一呢,它创造了世界最大主孔1088米的跨度;最长577米的大桥斜拉索;最高300.4米的主塔高度……”导游又对我们说:“这座桥还是今年5月25日通车的呢,不过最激动人心还是5月26号奥运圣火经过大桥的那一刻。那天整座大桥上彩旗飘飘、礼花鸣放,欢乐的人群簇拥着激情的奥运圣火从这座雄伟的大桥上完成交接仪式。”啊!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想建造这座大桥的建筑师可真了不起啊,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回去后还会多查阅一些关于“苏通大桥”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为我们的国家有这么雄伟的大桥而感到自豪。500字 二年级 写景
-
雄伟的苏通大桥今天我和爷爷到常熟去旅游。我们的大巴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天是格外湛蓝的,路边的树木、小草是碧绿的,几只小鸟也欢快的跟随着我们的大巴,好像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旅行似的。正当我入神地看着车窗外的美景时,随行的导游忽然兴奋地对我们说:“快看!前面就是‘苏通大桥’了。”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入前看,只见一座雄伟的大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像一条玉白色的巨龙穿行在江面上。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就行驶在了桥面上,我探出头往江面上一看“哇!这座桥好高啊!”只见在江面上行驶的船儿就像一片片飘落在江面上的树叶。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座大桥的总长是32。4公里,它跨江长度是8146米,要知道这座桥还有好几个世界第一呢,它创造了世界最大主孔1088米的跨度;最长577米的大桥斜拉索;最高300.4米的主塔高度……”导游又对我们说:“这座桥还是今年5月25日通车的呢,不过最激动人心还是5月26号奥运圣火经过大桥的那一刻。那天整座大桥上彩旗飘飘、礼花鸣放,欢乐的人群簇拥着激情的奥运圣火从这座雄伟的大桥上完成交接仪式。”啊!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想建造这座大桥的建筑师可真了不起啊,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回去后还会多查阅一些关于“苏通大桥”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为我们的国家有这么雄伟的大桥而感到自豪。500字 四年级 写景
-
通济桥这星期,爸爸带着我去游览了余姚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桥——通济桥。通济桥又名老江桥。古代的时候,这座桥是由木头建的。这座木桥叫德惠桥,又叫虹桥。在宋清朝代间,又建成了石桥,叫三孔拱桥。清雍正九年间,又重建,取名为通济桥,为姚城南北交通要道。通济桥桥长44米,有5米左右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只有三个拱形的桥洞,中间大,两边小。中间的桥墩,足足有15.6米高呢!通济桥上有46个阶梯,每个阶梯都有一米左右宽。两侧还有10对石莲花台,莲花台的下面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小花,有的刻着菊花,还有的刻着浪花。通济桥中央,有两对石狮子,脖子里系着一个铃铛,歪着头向人们张望着,真是形态逼真。桥两侧有对联,东边的对联是:万年独砥大江流,千里遥吞沧海月。西边的对联是:姚城烟雨卧长虹,一曲蕙兰飞彩益。桥两面,长出了许多灌木,枝繁叶茂,凝翠流碧,显得春意盎然。听说,通济桥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从前,余姚有个谢阁老,慈溪有个赵阁老。有一天,谢阁老对赵阁老说:“你们慈溪最大的官也要在我们余姚人的胯下钻。”赵阁老听了,气得火冒三丈,就打算去皇帝那儿去告状,他故意找借口说:“余姚的那条通济桥又矮又小,挡住了官船的去路。再说了,如果船过不去,那这座小桥造着还有什么用?”皇帝听了赵阁老的一番话,觉得有点道理,就册封他去拆桥。谢阁老听说赵阁老要来拆桥,就用十里账篷把通济桥伪装起来,又故意敲锣打鼓的,欢迎赵阁老来余姚拆桥。他坐在大船上,陪着赵阁老喝酒。赵阁老迷迷糊糊的,就忘了拆桥的事情。等他醒悟过来时,船已经到了竹山桥了。这样,通济桥就保住了。通济桥还有一绝——舜江楼。它是用来压桥用的。听说,舜江楼拆了桥就倒了。舜江楼有两层,在清光绪十一年重建。屋顶上刻着“金龙坚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屋顶上,有双龙戏珠,屋檐上,也有飞龙。所有屋檐上的龙都头对屋顶上的珠子,真像活得一样。通济桥真是我们余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余姚宝贵的历史遗产。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通济桥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余姚人,每当我走过余姚最繁华的一条街,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历史悠久的通济桥和美丽的舜江楼。通济桥是一座余姚家喻户晓的石拱桥,建于明清年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个巨人,横卧在姚江上。通济桥整个是由石板搭建而成的,石板上坑坑洼洼的,这也足以说明年代的久远。通济桥经过了多次的整修,现在看上去还是有修补过的痕迹。比起白天,晚上的通济桥更是热闹。吃完饭,一些老人拿着一把大蒲扇,端着一把木椅,坐在拱桥旁,背对着水平如镜的姚江,悠闲自得地聊起了家常。还有些老人拿来棋盘,正准备和别人下棋呢。通济桥的桥洞也很特别。桥下有三个洞,呈弧形,中间的一个最大,旁边两个较小,那坚硬笔挺的身躯似乎正保卫着姚城的安宁。站在通济桥上,往北看展现在眼前的是那古色古香的舜江楼。从远处看,舜江楼矗立在姚江边,与周边现代化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姚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夜晚,通济桥南面的南雷路一带灯火辉煌,四周栽满了绿柳,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给行人带来美的享受。美丽的余姚,有桥、有楼、有山、有水,真是人间天堂,美妙绝伦。通济桥450字 状物
-
通济桥游记寒假,我和姥姥、姥爷去广州佛山旅游,正好赶上元宵节和那里有行通济桥的习俗。行通济是佛山一项既古老却又历史弥新的习俗,我们也赶紧加入到拥挤的人群中并享受着民俗带来的幸福。行通济的人可真是人山人海!我看到许多人的手上都高举着纸制的风车,有长方形的风车,上面挂着八个小风轮;有三角形的风车,上面挂着三个大风轮和一对小风铃;还有蜜蜂形状的小风车,黄黄的……据说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风铃象征着迎来福音,随着人流我们缓缓地走上了通济桥。我看见,在桥的两边有许多铺面房的窗口上,有很多的人影蹿动,有的在摄像、有的举着手中的照相机拍下这美好的一幕。到了桥尾牌坊前我看见这里悬挂着数百个灯笼和风车,格外引人注目。一幅全新红字对联"通途万里金桥飞跨接天下,济度千秋富路跃进联九州"立于牌坊之前显得很有气势。过了桥,我们走了一会儿,就看见许多人手里都拿着生菜,生菜在这里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桥大家都要带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原来人们是取生菜的谐音表示发财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凡行通济桥的人必须一次从桥头行致桥尾,不能折回复返,而后绕道回家。450字 四年级
-
望苏通长江大桥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天刚蒙蒙亮,我被妈妈的叫声惊醒:“费豪,费豪,快起床!”“干吗?”“去苏州了!”哦!我忘了,今天还要去苏州玩呢。我赶紧穿好衣服,做好准备,旅游车便停在了家门口。咱们一家三口便登上了旅游车,向海太汽渡进发了。渡船行到江中,眺眼向西望去,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大桥尽收眼底。爸爸对我讲起了苏通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主跨1088米的苏通长江大桥是座极具挑战意义的世界第一斜拉桥。它总投资60亿元,全长7600米,通航净高62米,能满足第四、五代集装箱船舶全天候通行。”我算了算,说:“哇噻,只要每个中国人节约4元钱付出在建设苏通长江大桥上,苏通长江大桥就能建成了。”爸爸接着说:“苏通长江大桥的大桥和引桥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面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引桥120公里/小时,南北接线全长约32.2公里。”我问爸爸:“那苏通长江大桥什么时候能建成呀?”爸爸笑着说:“到你14岁的时候,也就是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那一年。明白了吗?”“哦,到那时我可以直接乘车到上海去看奥运会比赛喽!”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实际成了一次对世界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艰难攀登。我感叹道:“苏通长江大桥真不愧为世界第一大的斜拉桥哇!”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大桥上午,我在家写了一会作业,就想出去活动一下。于是我就下楼推出自行车去玩。我骑着自行车在楼与楼之间疾驰,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大土坑,我立即刹车,刹车器与轮胎的摩擦声,让人心寒,终于停了下来,就差一点我就该摔倒在地上了。原来是物业更换电缆挖的坑,没有及时填上,真是害人啊。这时我看见旁边有好多砖头,于是我就想搭一个可以过车的小桥。于是我开工了,要先垫砖,这砖还真不轻,一个也有七八斤沉,我一手拎两个,大约过了20分钟,桥墩基本完工,就差桥面了,桥面我用了红色和黄色的砖来铺的,很是好看,特别醒目,一下子就知道前面有一座桥可以走过去。建好以后,需要先试用一下,不上没有关系,一上吓一跳,整个桥都在晃,有种快要坍塌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人汗毛直立,于是,我便从上面走了下来,这东西要是上个大人,不塌才怪,看来,它需要加固一下,于是我便找了一些土,把它塞在砖缝里了,,有的地方缝太大,往下漏土,需要反反复复的填很多次才可以,就这样,重复了好多次,我推车走上去,真稳啊,要是砖还够的话,我一定要再搭一个,让汽车过。我的跨“坑”大桥完工了!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通济桥作文浙江省余姚市的姚江上,横卧着一座石拱桥,叫通济桥,又叫舜江桥。它被后人称为浙东第一桥,到现在已经有685年了。通济桥非常雄伟。桥长45米多,有5米多宽,两旁有车辙,可以行马车,桥面有防滑的网格花纹。这么长的桥,全是用条石和石灰加糯米粘结砌成,旁边还各有一个小桥洞,共有三拱。下面还有两个桥墩,横跨姚江南北。平时,江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江水就可以从两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材。桥东西两面各雕着一幅对联,桥脚两边,各有一排踏脚石供纤夫行走,耳边似乎还传来纤夫的号子声。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有石栏,石栏上面有望柱,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一朵小莲花,上面"结"满了莲子,有的是对称的莲花,纹路清晰可见,还有的雕着四只石狮子,每一只的头都向桥中心歪去,形态逼真,憨态可掬。真像活了一般。桥两侧的挢栏上雕刻着缠技花卉,清新秀丽,寓意美好。桥两端宽阔的街道旁,商铺林立,绿树如荫,游人如织。一派繁华的景象。古老的通济桥头,矗立着有同样历史的舜江楼,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它们共同见证着余姚的历史变迁和蓬勃发展。450字 四年级 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