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天空500字

十五岁的天空

500字 初三 书信

十五岁的我,已经进入初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十五岁的天空仿佛是那么的暗无天日。可是并非如此,因为“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几年来的努力,成功与否就看这一年了,努力了以后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美好,也能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下深厚的基础。

不过初三的学习压力真的很重。跟往常的学习方式根本不同,记得我刚升上初三的时候,也是被如此另类的学习方式压得根本喘不过气来。有的同学就是因为适应不了如此沉重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开始变得无所谓,像在我的同学之中就有个与此情况类似的人,他一开始学习成绩还是属于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可是因为初三的生活太辛苦了,对自己的学业不屑一顾,当别人问他成绩下降的这么厉害该怎么办?他居然用了三个字——无所谓来应答,或许这三个字说出来很潇洒,但是他也因为这三个字而令学习变得一塌糊涂。

但是只要咬咬牙,坚持过这一年,以后的天空将会变得无比蔚蓝。只要你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虽然我知道接下来的道路会无比坎坷,可是为什么不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

就如俞敏洪所说的“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只要你能拥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十五岁的天空将会变的无限美好。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十中初三(13)班

林延呈

本性可改不离

1000字 初三 书信

我始终认为如此: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却不能够被丢弃。因为一旦被丢弃了,那么,这个人也就不再是它自己。

据说在中世纪欧洲吧,那个时候有一种人,他们拥有天籁之音,从小到大几乎是从未改变,只能说是变得越来越美好,但是这种人有一个名字,直接反映出了他们无比低下的地位,他们被叫做“阉伶”,他们从小被阉割掉生殖器官,然后开始培养他们的嗓音。他们的嗓音里,拥有着至高和至低的极限,可是却早已失去所有的神气。

是的,他们丢失了自己。丢失了自己的人,实在太过可悲,即使仍然拥有着躯体,却早已失去自己独特的灵魂,成为了一具行尸走肉。

可是他们为什么失去了自己呢?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尊严吗?

不,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们是问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们,但这不是我的自问自答,因为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说不上什么尊严,他们在环境的塑造下将自己的尊严压到了底线,甚至像某位仁兄所说:“我不是低底线,而是我根本没有底线。”

可是,现在的人却比他们更加可怜,因为现在的人拥有尊严,然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无奈的被压低,直到连底线也失去,虽然也是环境的逼迫,却无法否认,现在的人被环境的压迫更甚于以前。

当然,我很少空口说白话,世界上有很多事实证明人的确会过于容易被环境影响甚至压迫。现在的大学生,不也个个自己想不开,从楼上自由落体去了;过去的贫下中农,如果没有第一个人的登高一呼,根本不会想到原来想摆脱自己的环境还有反抗这种做法;甚至是那些小学的90后,也都被各个压迫着去学什么兴趣班、奥林匹克班。

而,人们常常看到悲剧发生,却不能够预知悲剧即将在自己身上发生,有时人本身真的很愚蠢,即使我是一个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良医不自医啊。

一旦环境压得现在的人无法再承受下去了,那么,就痛苦吧,悲伤吧,自杀吧!这就是现代人的观念,真是比大马路还直,古代的人都知道蝼蚁尚且偷生,现代人也不能不知道啊,如果明知道自己面前有个坑,旁边还有一个老人拼命劝你不要过去啊,前面有陷阱啊这样的,你自己还不知道危险,“哗啦”一声就下去了,这种人不叫愚蠢,已经是一根筋,先天性,动手术都没得救。

所以说,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却不能够被丢弃,一旦丢弃了,那么这个人也就不再是自己啦。

因此,一定要学会适应环境,但是不要因环境而丢弃自己原有的好的东西。

学会随波逐流,却不是丢弃自己原有的原则,而是有的放矢,要成为波浪中一股协调的水流,能够游刃有余,不是逆流而上的特立独行。

学会改良自己,并非舍弃自己所有去就别人的原则,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自我中改变,而且一旦想改变了,就要强制自己执行,直到做到为止。

学会自我调节,松弛和紧张要做到和谐,以自己感觉十分良好为佳。(总觉得自己在写食谱……)

本性可改不离,适当张弛自己,学会游刃泻流,做到自改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