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田野1200字以上

初冬的田野

0
0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打小就喜欢在天高云疏的初冬黄昏,去田野上转悠。

此刻,田野不修粉饰,透明得一目了然。风柔声软语,夕阳如慈眉善目的老人,乐呵呵地笑着,在这份安祥和宁静中,我很容易就会走到田野的深处,和漫天的阳光和泥土融合成一起,变成田野上的一粒土,或者一棵树。

粮食们都跟着牛羊回家了。

少了稻谷、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喧闹嘶喊,田野静悄悄的。此时,大地上鲜见挥动锄头、吆喝耕牛忙碌的庄稼人——他们此时兴许正蹲在满囤的稻谷前,望着屋檐下黄澄澄的玉米棒,喜孜孜地吸着低劣的烟,“卟卟卟”地吐着心满和意足。

黄昏时分,独自一人走到空旷的田野上,丝毫不会产生冷清孤单,而是温暖,这种温暖就像长了脚,会慢慢地走进身体里,在周身游走。这种暖,甚至会让我产生慵懒,让我觉得这片广袤的田野就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情不自禁地就想在枯草上,田埂上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

结伴而行的除了满天的阳光,还有乡村的小精灵——麻雀们,它们不是独行侠,不像我孑然一人,而是一群,少说也有四五十只吧,不待我走近,“轰”地一声掠起,身影腾空时,常常会遮没掉夕阳,但麻雀也不飞远,往往都是从这块地飞到那块地。麻雀是田野上粮食最后的捡拾者。在它们之前,我们拿着扫把,畚萁扫过;田鼠们滚动着肥硕的身子一次次搜过,但我们总是捡不干净,要给麻雀留下一些。麻雀们就这样一块地一块地的捡着,直到把整个田野捡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等阳光温度渐渐减弱,才全部撤回到村庄里去,它们在屋檐下,在墙洞里,找个避风的地方,做个窝,然后,恋爱,做爱,生育,过上一冬幸福的日子。

田野上自然少不了树。这些树我大都认识,杨树、柳树、桉树、苦楝树、还有李树、茉莉树、桃树。一到深秋,一阵风刮过,原本丰盈的树就瘦了一圈,接着又刮来一阵,树又瘦了一圈,秋风就这样紧一阵慢一阵地刮着,直到把所有的树叶都刮走了。后来,秋风看看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带走,就站在树杪上喊,“走了,走了,”结果,把沉睡中的冬天吵醒了。冬天也就睡眼惺忪跟着来了。到了初冬,这些树上,已经完全没有了树叶,只有褐色的枝干赤裸裸地伸向天空,它们在风中舞蹈着。也许,树也巴不得这些泛黄的树叶离开自己,它也喜新厌旧,期待来年春天新绿满枝。

空荡荡的田野上到处可见稻茬子,它们略高出地面,稻荐子是庄稼人特意留下的。庄稼人一年的收成都是泥土给予的,他们也不敢怠慢泥土,不敢把泥土给予的全部拿走,他们总要给泥土留下点什么。可庄稼人不会把稻谷留下,不会把玉米和大豆留下,这些他们都要拿回家去,用肩膀挑,独轮车推;他们也不会把稻草和玉米秸留下,那是牲畜们过冬的粮食。那留什么呢?思量来去,他们就把稻茬子留下了。在风雨的浸泡下,稻茬子在渐渐变软,失去金色,最后变成了泥土的粮食。来年春天,吃足了稻草、玉米秸,膘肥体壮的牛们,站在地头,神气地冲着它们酣畅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撒开四蹄,拉动犁,掀起的黑浪,须臾间就把稻茬子全吞没了。

在空旷的田野上行走,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田野上捡到最多的是农具之类的东西,比如一把镰刀,一柄锄头。那时,我就想不明白,一个庄稼人怎么可以把它们遗忘在田野里,他们怎么就不会出来寻找,就像寻找自己走失的孩子一样把它们唤回家去呢?

在田野上,我还会看到一个老人,我管他叫二爷。二爷很老了,背佝偻着,蓄着雪白的山羊胡子。二爷也经常在田野上走,他走累了就会在田埂上坐下来,混浊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田野看。我知道二爷是在找自己老去后住的地方。我不知道他找到没有,只是看见他在田野里不停地转。在人生四季中,二爷已经走到生命的冬季。有时,我很想走上前去问二爷,你找到了吗?但每一次看见二爷,我都远远地避开了。尽管,那时我还年幼,但对死亡已经有了深深的恐惧。最后二爷肯定是找到那块地方了。二爷老去后,没有和别的老人一样住到山里去,而是住在靠近村庄的自留地里。我想,这个一生喜欢泥土,离不开泥土的老人,之所以不去山里,是舍不得离开村庄,舍不得离开庄稼吧?他住在田野上,是图个方便,什么时候想去田野上走走了,他只要站起来,跨出家门,就可以和生前一样在地里走来走去,闻闻稻谷扬花抽穗时散发出来的清香,摸摸那些壮硕的玉米秸┅┅在阒静无人的深夜,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乐呵呵地笑上几声,让笑声走进熟睡亲人的梦里。

那些昆虫们,蛇蛙之类的,早在秋天,就已经在田野里找好了窝,开始冬眠,它们需要在冬季积蓄力量。

田野呢,何尝不是如此?春夏秋三季的付出,早已耗尽了它全部的力量,它在庄稼人幸福的笑声里,也感到精疲力竭,需要在这个漫长的冬季里慢慢恢复精力。于是,它便舒坦地躺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懒洋洋地打着鼾,呼呼地睡了过去。田野睡得很安稳,很踏实。它不欠任何人的,包括牛和羊,包括麻雀和昆虫。庄稼人趁田野酣睡着,就悄悄地在它的身上撒下种子,小麦的,草子的,一场春雨下过,一声春雷炸响,醒了的田野,欣然地发现,自己睡着时居然也没有闲着,瞧,身上又绿成了一片。

初冬的诗意和灵性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岁月绵长而恒久,是一个数学上的无限,故而使得可以占有的那部分显得太过短暂和急促。岁月的急促正好掩盖了它的单调和枯燥,同时也是一种治疾的良药,一切伤痛被岁月流逝的风轻舔而过,一些情感的伤口便得以愈合。其实我更认为初冬是生命轮回的起点,它的到来预示着初冬是晚秋的延续,更代表着春天已离我们不远。初冬寒冷吗?我浑然不觉。因为,初冬的阳光依然温暖照在身上暖意融融。我更羡慕这时的生命正如树上许多坚强的不肯落下的叶子它们在风中摇摆,想见到雪等到明年春天的到来。我穿上毛衣接受初冬的阳光,寻找初冬的暖意,我接受着四季的轮回,享受着成长中带给我的人生冷暖。人这一辈子从襁袍中的孩子到暮年的老者,不知要经历多少冷暖,这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流失,不久,冷酷的寒风将会无情的吹着,带着寒霜,带着雨雪,呼呼地叫着,以让人措手不及的速度飞快的降临到了人间。一直以为,风是无人驾驭的。但这初冬的风,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觉到驾驭者的存在,因为这风带着岁月的回声。人对岁月流逝的感知,需要一个可以触摸的依据,一个可以盈握的意象,一个可以参照的东西,于是用了这初冬的风作为谜面。初冬的风承载着时光流逝的赋形,或者直接就是时光流逝的化身。再没有哪个季节的风可以像初冬的风这样,给人强烈的时光流逝之感了。没有人可以避开风的到来,尤其是这初冬的风。初冬的风翻越千山万水,充满了整个时空。一路吹来,注定要吹白头发,吹黑皮肤,吹出皱纹,直至吹灭生命的灯盏。在风中或停或行,隐约的悲哀、淡淡的惆怅和无助。冬季对于北方人来讲是天赐的季节,是老天的偏爱自然给人类的启悟,往往是一种暗示,不会明晰得一览无余,如同一个顽固的出谜者,总是不肯说出藏在谜面背后的答案。冬天培育了北方人不屈的性格,锻造了北方人坚强的意志。生长在北方的人,从小就学会了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北方人的鲜明与豪爽性格就是汲取于四季明显变化的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地有北方人的特色,北方人有大地的情怀。春季温柔,夏季火热;秋季激情,冬季沉稳。你接触过北方人,你就了解了北方大地;你来过北方,你就懂得了北方人的情与爱。

初冬,更如一位穿着漂亮的青春美女拉开冬的大门,带你走进冰雪的世界。秋风微笑着向初冬问候,走进冬天改变自己,这一改彻头彻尾,由清凉变成刺骨。秋风让树儿的风韵荡然无存,稀落的叶子唱响了悲凉的曲调;初冬让秋叶美丽不在,秋叶已经带着秋之傲慢的色调慢慢老却。树叶落了满坡满岭,任意一脚下去,都有绵绵的柔软,都是落叶的秋声冬语。还有一些零星的叶片固执地坚守在枝丫,以苦苦的挣扎,对抗着一阵紧过一阵的风,迷恋着即将消失的生命,妄图挣扎出一些生命的奇迹。无情的风,依靠着季节无情的催动,把叶片与树枝的最后连接生硬地扯断。叶片脱离枝丫,横飞一长段距离,才回旋飘落,触地又是一阵不甘心的翻滚跌扑,终于静止不动,接受了宿命的现实。偶有落叶,飘然入怀,似是为了寻求某种庇佑。仔细看去,虽显得干枯,却隐隐含有绿意,清晰的脉管里,仍有微弱的生命在涌动。我抚摸凉凉的风,期望他能带着雪花掠过我的脸庞。等待雪花,是期望看到银白的世界,那里一尘不染,万里一色看到天下圣洁的表情。等待雪花是期望看到冬天飘舞的美丽,那是天堂的传奇万朵花儿从天上撒落人间,感悟自然的魅力。等待雪花,是期望感触雪落掌心的清爽。用手心的温暖融化冬天的寒冷,一点一滴柔情似水。

初冬,在人们毫无戒备的状况下将大地保鲜了。太阳也失去了秋日里蜜吻一样的柔情,阳光里也夹带着凉意;花儿失去了往日光鲜的容颜,小草早已失去了芊芊的绿意,在凄惨枯黄地等待着明年的春风吹又生。刺骨的寒风恶煞般的巡视着,它妒忌着大地上每个生灵,一阵“哗啦啦”的响声过后,几片躲藏在马路牙空隙里的枯叶被驱赶出来。一生只懂得奉献的叶子,也只好无奈地沿着街面去流浪。我期盼它们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在静默中终结自己的一生。人生也是如此!生活的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期待,期待和谐、期待幸福期待快乐。每一份期待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美好生活,就有坚强下去的勇气,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一缕初冬的微风徐徐飘过;一片闲散的落叶优雅滑落;一串饱满的热情惦念如昨。初冬给予了我遐想,思念,也给予我的思考。我也知道,我的心在走向成熟,我的人生在走向自己的未来!

这初冬,有着诗意和灵性,有着深深浅浅的画意,浓浓淡淡的诗情。寒风的催促下,兀立街上瑟瑟发抖的枫树和柳树,显得那么萧瑟异常。在这人生的初冬里,生命虽然已不再五彩缤纷,但积淀着岁月风尘的心情里,的确是在宁静中显示着刚毅,在枯萎中显示着生机。没有四季的日子,是单纯的时光。大自然缺少了四季的呵护,就不会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也不会有“丁香花开夏意浓”。没有秋日的艳阳,就不会有“秋日硕果芬芳时,佳人含笑美依依”;没有冬日禁锢大地的躯壳,去孕育着明朝,更不会有明年的“风含香花儿俏”。人生初冬,虽然绿意盎然的盛年逐渐消散,而生命的奇迹依然在蔓延,豁达与宽容、激情与奋进,谁不希望自己的心灵为自己梦想撑起一片蓝天呢?初冬,是接触寒冷的缓冲,如果大自然突然间由金秋变成寒冬,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敢想像,幸好还有一个初冬,享受着阳光慢慢接受寒冷。初冬的阳光由谁作主?是初冬对晚秋的不舍。红叶可以作证,薄霜可以作证,迁徒的侯鸟划过长空的鸣叫也可以做证。如果说晚秋手中有一根幸福的红线,那么红线的一端便是初冬的温暖情切相意,温暖无限,一根红线,两边幸福。带着幸福走向寒冷,在寒冷的严冬里也会温暖如春。

夕阳慢慢地收起了暖暖的阳光,她恋恋不舍地爬下洁白光滑的地平线。光晕中的长云由紫变黑,缓缓地融入了天地之间。和往长一样,夕阳依旧被湮没在密林中,半梦半醒之间,徘徊在秋之外的冬天,又跨进了四季的行列,季节已经迈进了冬天的门槛。城市里的炊烟氤氲迭起,万家灯火在“乌云”的笼罩下,星星般眨着疲惫的双眼。转瞬间,秋天被拒之初冬的门外,初冬收留了四季的色彩,将会演绎着隔季独特的风采。月色朦朦,街上的行人屈指可数,刚刚进入冬季,有的人就开始猫冬了。生在寒温带的华北,却接受不了蕴意十足的冬季,这就是黄土地人的特点,也是人的本能。于是乎,经济宽裕的富族们开始了候鸟的生活。南走北去,寒来暑往,季节在他们身上永远找不到冬的痕迹。初冬的傍晚,微风夹裹着丝丝凉气,大地也被一层缥缈的轻纱笼罩着,那淡淡的烟云在浓雾里飞舞弥漫,万物和生灵也就变得更加朦朦胧胧的了。目光中的星辰在闪烁着,千家万户的窗口射出一束束灯光。憨厚忠实的路灯低着头依旧那么站立着,它恪尽职守地把自己的光洒在局限的路面上。路灯下的行人显然比往日少了许多,在匆忙的脚步声中听得出失去了往日的悠闲。是伤感还是惆怅,是寒冷还是忧伤扫去了我面颊的喜悦,杂乱的思绪随着那片片残叶一起去流浪……

夜色里,空气是如此的新鲜,沁人肺腑,酷似花香,深深地吸一口,甜丝丝,冷冰冰,爽快心底;那些耐寒的花草树木还依然展露着秋的风姿;枫叶在鲜艳中透着高洁,以红色显示生命的灿烂;林间小道路旁的菊花,带着季节特有的芬芳在风中翩跹起舞;小草青青点点,在冷清中渲染了绿意,向即将来临的冬季释放出最后的美丽。透过夜色,我依稀看到了烤过柴禾火的女人们,脸上红霞彤然,浅浅的羞态与媚意悄然开在脸颊,没有时尚的任何做作,红红的脸庞比胭脂更美,比丹霞更靓。是呀,只有冬天才是人们享受的蜜月,也只有在这风寒雪起的日子里,将各种生计忙碌之后,此时的劳苦才能略得安歇。人的一生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老年,即使时光飞逝但这样的变迁从不会发生突然。总要经历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缓冲,这种缓冲是人生的纽带,一边系着生活的变迁,一边系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生活慢慢继续,我们慢慢幸福,这个冬季也将如此,微笑着对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