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与社会之间
学者不是独立于世的,而是现今社会这个灵魂萎靡的队伍里一批执旗的人。
——题记
前一阵子,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大受国人的喜爱,易先生轻衫薄履,俨然有几分仙风道骨;于丹则一袭碎花洋裙,颇具一份古典的风韵美……他们的出场,打破了我们对学者传统的印象:整天地埋头苦读,是一群扎在学术中不关注社会的老学究。而易先生它们所讲,多是他们对历史对古典文化的思考,其中融入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他们想“默默无闻”都很难。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学者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社会的染缸中沉沉浮浮反复浸染,才融成了他们崇高的人格。社会磨砺了学者的锋芒,将他们淬炼成锋利的宝剑,让他们斩尽时代的不正之气。
想起齐克果,这个面容白皙、背微微有点驼的丹麦人。他手持火炬,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他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他的哲学著作,为烧毁整个腐朽的丹麦社会而写,为驱散人类精神世界的黑暗而写。这样的学者是孤独的,是可敬的!反观现今社会中某些名气颇高的学者,他们胸中没有一份对社会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在无情的天灾人祸面前保持沉默。他们不乏学者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但少了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最终登不上思想的巅峰。
齐克果把自己比作人世间的一棵枞树,加缪也说自己是沙漠中最孤独的那棵树。两个学者的身上有一个共性:他们将自己根植于社会中,努力在最贫瘠的土地中汲取养分,然后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
倘若学者无法离开社会存在,那么社会同样离不开学者。学者是天降于社会的普罗米修斯之火,驱散靡靡世界的混沌。我想起晚清气数将尽的时候,在古道夕阳畔,王国维在孤寂的路途中苦苦思索与探寻,“上穷碧落下黄泉”。看着先生身着单薄衣衫的背影我几乎有种想落泪的冲动。他是苦苦地在为受着磨难与痛苦的中国文化开一剂药方。总感觉先生选择投湖时,世界是对他微笑的,他的所作所为,庄严了整部中华文化史,让社会因此熠熠生辉。
也许先生把玩过的那几片甲骨,已成为了那时支撑起濒危的中国文化的支柱吧?
社会积淀学者的性格,动荡的社会更加让学者们洗尽铅华,让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改变腐朽僵化的社会。
学者不是横空出世的,学者随时代的变迁成长成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点燃整个社会的希望。
我想我还算不得一名学者。但我想我会成为这样一个学者:像易中天先生一样,将自己与我热爱的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成打不开的结。社会赋予我作为学者的无畏的勇气,而我将披荆斩棘,去书写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学者明星也疯狂
说起易中天来,他可真不容易,年近花甲,可称“夕阳无限好”,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如日中天”。一辈子默默无闻,马上就要退休的他却创造了奇迹——突然间大红大紫起来,红得让人不敢相信。请看相关报道:他在北京签售《汉代风云人物》时,不仅书店出动大批保安来维持秩序,警方也出动了15辆警车,几千人的长队把书店围得水泄不通,他一口气签名签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有签完;在上海签名售书时,和他一起参加活动的众多名人、明星完全被他压住了风头,他一枝独秀,成了名人中的名人。易中天何以这般火,火得遭人嫉妒?
其实,易中天的出名有其必然原因。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传媒走入了千家万户。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崇拜过新闻节目主持人罗京,后来崇拜综艺节目主持人杨澜,再往后便是崇拜访谈节目主持人朱军,紧接着便是崇拜一批军事专家、国际专家,到现在“百家讲坛”的学者又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日益提高,大家要求电视节目能够提供更深邃、广博的精神文化大餐,而“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品位较高的栏目,易中天借助“百家讲坛”栏目使得自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易中天推出的系列节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他的走红其实折射出了大众对专业知识和高品位文化的需求。
当然,一个教历史的老师,在临近退休时能一飞冲天,成为大红大紫的学者明星,这其中也有着本人素质的原因。正如易中天自己所总结的那样:一是要有哲学修养,二是要有人生阅历,三是要有体验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所讲的历史人物才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简单地说,就是要用现代观念、立场、方法传播传统文化。易中天正实现了学术的大众化、语言的时尚化和历史的故事化。
学术的大众化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学术是高雅的,但它往往离普通民众太远。易中天的贡献就在于拉近了学术与平民的距离,改变了学术居高临下的地位和一本正经的面孔。《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做的都是这样一件事——把高深的学术变成了老百姓能听懂且喜闻乐见的东西;把历史人物还原为普通人,变成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的人。
语言的时尚化是媒介。历史人物是死的,但描述他们的语言却可以是活的。用现代社会流行的通俗语言来形容数千年前的古人,是易中天的又一成功尝试,这要得益于他几十年教学工作的历练。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来使得他了解年轻人的语言追求,二来也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周瑜帅不帅,孔明会K歌,关羽是爱神。”“刘备对诸葛亮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儿有餐巾纸。’”这样“嬉皮”搞笑的现代语言,在易中天的讲座中举不胜举,这就彻底将学术的呆板面孔转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的面容了。
历史的故事化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途径。这几年,戏说、胡说、瞎说历史的书籍、影视作品不少,但都被读者和观众淘汰了,因为这些东西太假,大家看后一笑了之,最多夸你想像力丰富。易中天却在“正说”历史中寻找通俗化的路子。他经常引经据典,却又讲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被称为“俗能俗得有品,精能精得出油”。易中天,从书斋走向电视,确实是由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向大众通俗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转型。
有人笑称易中天是个门门沾边、门门不精的“百搭”学者。我却认为“百搭”是一种能力,“百搭”是一种才能,一般人还没有这种能力呢!“易中天热”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他的学问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城市文化学等近10个学术领域,他能够获得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受到大众的追捧是很自然的现象。社会现象庞杂,没有多学科知识做基础,是不能轻易对之发表见解的。不懂装懂,或者浅薄平庸,岂不贻笑大方?更重要的是,“百搭”学者往往不甘于苦守书斋,而是关注时事,目光敏锐,善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尤其是他们对许多公共话题敢于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思想敏锐性。尽管他们的思考和见解不一定系统,有时还显得有些零碎,但却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的综合优势。
大家需要明确的是,纯而又纯是一种学问,边缘交叉也是一种学问;独守书斋是一种治学方式,启迪民智也是一种治学态度;宁静致远是一种方略,走向大众也是一种选择。“易中天热”的出现,至少让我们知道,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做,大学教授也可以这样当,学者也是可以当明星过把瘾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条条大路通罗马,何苦一棵树上吊死?
相关推荐
-
学者书是社会一成果,成果并非书上结。若将本末弄颠倒,只能读书当学者。50字 初三 诗歌
-
好学者课上,你不经意间看她时,她总是做的端端正正,认真听讲,思维紧跟老师,回答问题总是又快又准。活动时间和午休前,你总会在教室看到她,不必惊讶,这是她在学习呢!瞧,她是那般全神贯注,去复习所学课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她仿佛要吃尽、消化尽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思维回到从前,清晰记忆所有难点。她要给自己以前的成绩开一剂救济的学习药方。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作业本,写满了整齐的楷书,如群蚁排衙。几个星期的辛苦,凝结而成了众人之上的好成绩。熄灯后,她的床位就会有手电光出现,她也在惜寸阴、分阴,她贪的是精神食粮。“深宵光亮”是她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的前途,“漂白了的四壁”。当然,她也会科学利用时间,上课时不会因晚睡而与周公约会,在课堂上,她从来都是精神饱满,努力学习,不会做任何一个小动作。她就是这样一位一丝不苟的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位刻苦努力的求知者;她就是这样一位求知似渴的好学者。她,是求知的标兵。她,是学习的榜样。4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1,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5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公车与社会这周和母亲大人去了一趟青阳,从青阳回家时,上了一辆公车……我和母亲是被身后拥塞如潮水般的人海硬是活生生地挤进小小的公车门的。好不容易从车外拥塞的人群进到了车内,我长嘘了一口气。投完纸币一回头,公车内亦是人海茫茫。各个位置都被“各路英雄”霸占着,没有任何一位大侠放过一点可以立足的地方,好比在房价日益上涨的今日是没有人会放弃房价略低一点的住所的。于是在我看到人才招聘会求职般的人海后,本能的反应促使我也加入了“你找我找不放过一丝地方”的大众游戏中。万幸的我和母亲大人在推攮和抱怨声中被一个接一个不止的“英雄”送到了一根铁柱前,我们母女俩像是大荒里找到救命稻草,死死地拽着(我想就算狂风暴雨,波涛汹涌,都不会让我们松开手的。)我们娘俩才在“群魔”中立了足。随后公车发动了一会,司机大叔看到了车站边有人求上车,作为一个“好司机”的司机大叔不顾身后人的百般阻扰甚至唾骂,一味地扯着嗓子“全都给我往里面靠靠,站在前面做什么,往里面靠靠。”司机大叔,您不愧真的是“众望所归”啊。也是,司机的职业就是让有需要车的人上车,大叔,您做得真好!我想,我们车上的人是不是都应该送您一副锦旗,上面写着“人民的好司机”。一路上,在您的英明指挥下,我们的队伍一再壮大。司机大叔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和生命安全,他的眼里只有红灿灿的毛主席没有你。难道这种事就只发生在这一辆公车上?不。回望一下当今社会,每隔一段日子各大报社和互联网就铺天盖地地报道“三鹿奶粉”“瘦肉精”“果粒橙”等众多利系广大消费者事件。三鹿负责人为了一己私利赚取暴利,竟生产不合格的奶粉。您知道你所能欺骗的人都是真心相信你的人吗?您知道您让多少家庭因为信任买了您的奶粉而痛苦不堪吗?您知道吗?暂且不说轰动全社会的食品健康问题,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伤害群众利益的事。许多小贩同样是为了自己能赚取更多的钱财,往猪肉里注水,让注水猪肉流入市场,让不知情的人民买了黑心小贩注过水的猪肉……大到众多知名企业被查出生产贩卖不合格的食品小到市场小贩往猪肉里注水贩卖过期猪肉。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难道这就是国家所说的对人民的健康的保障?为什么非要等到问题出现了才敷衍式的着手调查,不是应该在这之前更为谨慎地检查各个部门吗?那个只要说出国名就会引起广大中国人民唾骂的国家―日本。我不像其他中国人一样痛恨排挤它,因为在它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家所没有又需要的闪光点—多年前,日本曾经发生过一次新干线事故,负责人为了这件事好像是甘愿受罚还是自杀什么的。(好久之前看过的报道,确实记不清了)而不是像我国官员的“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赤裸裸的对比,中国完败。日本苦行僧的前首相和中国官员的无时无刻敛财……毫无可比性之言。我曾经还看过一篇文章,标题为《日本不愿当第一》,它们不喜欢太过于高调而我们……还在为超过日本这个国家跻身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自喜吗?开心过就好,无需太久。日本这个小国身上有着太多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了。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国官员都不争气,还是有一部分像温爷爷温总理那样总在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地震现场和玉树的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在。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像温爷爷这样的好官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辆公车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社会浓缩在一辆公车上。1200字 初三 叙事
-
金钱,社会与梦想当你抬头仰望这片天空,观察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美丽与神秘。而在这一望无际,高不可攀的天空中与五彩缤纷,深不可测的世界里的每一角都会有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正是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部。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梦想的天空,但这片天空代表的不光是成功与洁净,这就是要看你如何为这片天空上色描绘了。在当今的社会里,不是想我们想的那样单纯,社会是安宁的,社会是繁荣的,社会是没有危险的,错!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当我们踏出社会的第一部时,我们就掉进了这个大染缸中,拼命的染色,而想在这大染缸里不被染色,想生存下去,这就要看你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拼命的往外爬。然而有些人却越陷越深,到那时才知道自己有多后悔。而在这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换着一个梦想他们都在为这个梦想拼搏着奋斗着。有一种人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个梦想,就算这一路有多么的艰辛,对么的心酸,多少的眼泪,他们都会咽下去,把伤心,难过都埋藏在心里,拼命的努力着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梦想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它走过凛冽的岁月,让我们学会成长又有一种人,他们放弃的自己的梦想,或许为了金钱,地位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或许他们没有,可是当他们的事业达到最顶峰之时,他们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时,他们的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当他们的心已经完全被金钱,地位所俘虏时,他们也同时失去了最珍贵的幸福与快乐。他们只剩下傲慢的毒,势力的香。他们的眼里没有朋友,人情,亲情,是有钱。他们每天在商场上明争暗斗,成天的勾心斗角尽做一些卑鄙,肮脏,龌龊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势力,而这些人没有一点的人情味,他们尽可能的去侮辱比他们低下的人,同时这种人也是世界上最可恨最可悲的人了,一个人的高贵与否,不是看这个人拥有多少钱,多大的势力,所处的地位,而是看那个人内心存在的人格力量,没有人是真正的低下。而这些人什么也没有,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朋友,也许他们是最有钱的,但是他们可怜又可悲,世界是最可悲的莫过于此了。人都应该拥有自己梦想的一片天空,以前拥有这些梦想的人就像是一个大队伍在统一起跑线,一起跑,然而有些人在途中经不起路边的诱惑,离开里这个队伍,离我们越来越远,当他开始后悔时已经来不急了,他们没有了机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而一些人却努力的向前跑,最终迈向的成功。900字 初三 议论文
-
文明与社会文明与社会--直击公共场所不文明陋习坐公交车争抢拥挤高声接打电话时间:9月24日下午4:00地点:104路公交车上镜头一: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等候的人们蜂拥而上,一名壮汉挤开一名怀抱婴儿的妇女,抢先上车,一屁股坐在爱心座上,对连续响起的“请为周围的老人、小孩、怀抱婴儿者让座,公交人向您学习和致敬”的公交提示音,这名壮汉置若罔闻,将头扭向车外。镜头二:公交车驶出不久,车厢后面一名男青年正在车上接手机,持续时间长达数分钟。论语:公共场所由于人多,更需要人们保持秩序和安静,如果在行动前,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环境将更好。陋习就餐时不懂谦让时间:中午12时30分地点:一景点外饭店镜头:一个旅游团队呼啦啦“杀”进了饭店。在一张十人桌上,坐着一家四口:小夫妻俩、小孩、老婆婆,还有其他一些客人。该桌年龄最大的就是那位老婆婆。入座很长时间,终于上来了好几盆菜,素菜多,荤菜仅一个萝卜烧肉。这时,只见那位媳妇旁若无人地把那盆荤菜里的肉不停往孩子碗中夹,整个桌上其他人面面相觑。这时,一旁的老婆婆的儿子“有所领悟”,说,“妈,你也吃吧”。老婆婆则向整桌的人打招呼说:“大家都吃吧。”论语: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糟糕的人吗?有一个方法:溺爱+丑行。陋习:攀爬景点设施时间:9月22日晚8:40地点:滨江旅游专线镜头:古城镇江上空被绚丽的焰火照得通亮。在沿长江内江建的滨江旅游专线,数百名市民正在观看西、南、北三个方向的焰火。或许是因为大树参天,或许是北固山遮蔽了视线,几位青年男女好像并不尽兴。“快点,抱我爬上去。”站在一块假山石旁的一位身材娇小玲珑的小姐,突然对身边两位先生提出要求。数分钟后,这位小姐在两位男士的帮助下,如愿登上这块风光带上的碣石。“你们都看不到吧,我看到南徐大道那边的焰火了。”小姐很是开心。这一叫,引来一旁几位市民的目光。“掉下来可不得了。”几位市民有点担心。可能是站累了,也可能是高处不胜寒,5分钟后,这位小姐尽兴后方才下来。论语:果然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您是有巾帼英雄的风范,不过潇洒过头也有可能乐极生悲。陋习:鸟笼挂树梢时间:9月24日上午7:20左右、上午9:18左右地点:滨江旅游专线、北固山绿化广场镜头:每天清晨在滨江旅游专线遛鸟的市民不算少。顺应鸟儿的需要,鸟笼子便一个个挂上了枝头。当然,“天高任鸟飞,地阔任犬闯”。。论语:《大话西游》中,唐僧有这样一段台词:“悟空你也太调皮啦,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唉,要是砸到小朋友那怎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不好!”陋习:弹指神功+痰纸神功=打哪儿指哪儿时间:9月24日上午9:55至10:15地点:城市客厅镜头: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在城市客厅,一些市民更愿意用家传的道具,练上几招已失传的独门“秘技”。一位瘦弱的中年人进入记者视线。烟丝快尽时,烟屁股被用力一弹,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跌落到地上。几分钟后,只听几声咳嗽,一人掏出纸,将分泌物吐出。之后将纸揉成团,顺手留在长凳上。几分钟后玩去了,那团纸孤零零地,还在供市民休憩的长凳上。论语:这些“高手”信手“扔”来,脏的是环境,不爽的是其他游客,苦的是管理人员。总论:如果人人都献出文明,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山间之距离,很近,只要有桥梁,或羊肠小道,或双脚;人间是一张网,人心之间没有阻碍,只要有无私,或自觉,或文明,乃至深远的目光。文明可以使一棵树变成一片森林,文明可以使一颗露珠变成汪洋大海。一谈文明,中国人笑傲江湖:“吾有五千年历史!”荒唐!可笑!可鄙!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史实!殊不知什么叫历史!骄傲使人忘记过去,不用回想昨日艰辛创造,不睬旁人理论,妄自尊大,只知今日巨就!今日落得如此不文明下场,可悲!可叹!羞耶?愧耶?我们需要真实,并非虚假;我们需要纯洁无暇,并非沙尘漫天;我们需要踏实,而不是梦境;而我们更需要文明,所以:我们正在聚拢国人的奋斗,犹如聚沙成塔,等待着群体的自醒。让我们抛弃那个尘土飞扬的世界,而等待着我们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天上人间。所以:世界是蓝天,环境是白云,让我们携手重建那蔚蓝无涯的苍穹!文明不再谁能说应该?抬头满天碎星好比千亿眼睛正注视着你生活的一点一滴······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人性与社会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刚出生的婴儿,无任何杂想,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生物,可他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改造他,当然环境不同,造就出的人也不同,才能构成如今鱼龙混杂的社会,可我想讨论的不是人性不同的原因,而是当今的人性与社会局面。我从来都是不屑谈论人性的,可当我看见那些公益广告与真实的视频之后,我终于动怒了,忍不住用文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快。当我看见那一盘盘鱼翅燕窝这些所谓的美味佳肴被送上了餐桌,那一张张享受了美味后显露出的贪婪嘴脸,再看那被割了鱼鳍之后旋转沉入海底的鲨鱼与血尽力竭的燕子的尸体,真想赞美一下人类的智慧果然是无穷大啊,难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朝一日会荣为人性本能吗,那简直太可笑了。尽管竭力的推出各种公益广告,却仍不见大的成效,人类依旧在与自然界自相残杀。到底人类也只是动物,即使体毛退化,会两脚走路说话,穿上了整齐的衣服,学会了各种各式的素质礼仪,也只是类动物,在有些教育书籍上却千方百计地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就因为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吗,我个人却认为现在有些人类连草履虫也不如,至少草履虫它不会谋财害命,相反有些人类为了一己之私,不择手段,干伤天害理的事。或许话说得太过重了,但为牟取暴利贩卖毒品以致残害生命这类事还在陆续发生,甚至有些不法分子会为自己利益干出出卖国家,背叛人民的事情。想想造成这种局面不是人性在作怪吗。贪慕钱财的认为赚取更多的钱,违背良心,制造不合格的商品,甚至伤害生灵。贪生怕死的人会为求苟活不惜做卖国叛友的事。然而这只是通常现象。现在部分人类为了自己,而至地球安全于不顾。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人类现在反省还来得及,只希望不要让2012成为事实,不要让人性成为祸害社会的罪魁祸首。650字 高一 散文
-
学者的精神学者的精神——《藤野先生》读后感鲁迅的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藤野先生》,已经读过不下5遍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首先让我吃惊的是藤野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在小事上不拘小节,甚至是毫不在意。穿衣服竟然忘记了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以至于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人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乘客小心些。其次藤野先生对学生的热情诚恳。他一直惦记着鲁迅的解剖实习。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他很担心,担心鲁迅不肯解剖尸体。解剖实习了大概一个星期后,对于我敢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还有藤野先生对于学术一丝不苟和对科学的尊重。鲁迅抄写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鲁迅抄写的讲义上有个解剖图不标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他将鲁迅叫来,认真的说明:“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可见他对科学的尊重。他听说当时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鲁迅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最后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可见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严谨求实精神、对骨学的浓厚兴趣。藤野先生身上的很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他的这些优点已经体现在了更多学者的身上。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规则与社会发展古人云:无规不成方圆。西谚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置一把沙于纸上,微微振动纸的边缘,沙子便肆意地流动,如果在纸上涂一层明胶,再放之以沙,则粒粒皆安份地粘在纸上,还可以用之做砂纸,赋之以实用价值。如果把人类比作砂,把社会比作纸,那么规则便是那明胶,它使人类与社会相辅相融,并使人人发挥各自的功用,凝聚为一个坚实的群体,如果没有规则,人类必将是—盘散沙。由此说,规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没有规则便没有人类社会。然而,规则不是死的,不是—成不变的,它要适时、适地、适人、适度。一方面,它要限定,制约人类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要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此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原始社会中,猎获均分,人人平等,这种规则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而如今,按劳分配,能者多得,这则是为了适应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优化社会的劳动力。在古代,政教合一,一个国度的人民大多数只允许信奉统一的宗教,异教徒中,勇者或能改天换地,弱者只是自取灭亡。这种残酷的规则是与当时的强权专政相适应的,而如今,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人民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扩大了生存的范围,这是朝代的要求,是人性独立的需要。古往今来,人类这群会思考的芦苇以其无限智慧不断探索着最适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在世代的繁衍中不断去旧取新,追寻着最有利社会进步的规则。从群主立宪、商鞅变法到罗斯福新政、联合国的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一国两治”和欧盟的扩大,人类从一盘散沙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智慧与魄力的坚不可摧的群体。我相信,随着更新,更完善的规则的确定,这颗颗金沙将把美丽的星球装点得熠熠生辉,无限灿烂。600字 高一 散文
-
人与书之间人与书之间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新闻记者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的我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教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副手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新闻记者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其、屠格涅夫、易卜生等待读得入迷,教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新闻记者和习作并非徒劳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烃,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位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用权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有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性主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司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尔、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伤口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迷一个终极答案。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文人的著作。上学时,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札拉斯图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决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体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农会,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人与社会一个人如果要尽早融入社会,就必须要有自律自制的能力。否则定会在社会这个泥谭中丢失本性,从而改变自己。宋朝皇帝赵恒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人类应该更看重的并不是所谓的黄金屋,颜如玉,而是书带给人类的思想认识和自省能力。一个人如果要进入社会就要有革命者的意识,莫不可沉沦,自甘堕落。看书就要看好书,文字的组合串联决定了书的好坏。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决定这个人的生存价值。在社会上高风亮节的人不被看好,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些人,最终这些人也遭到了另一批人的嘲笑,可见此类事件有如生物圈里的动物一样,不凶不狠的动物只有被杀的份。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工作随时都要防范,防范着被潜规则。谈起潜规则可谓通透各行各业。对此,长像漂亮的女人尤其需要时时注意,偶尔碰见一两个刚正不阿的上司,某些自甘堕落的员工便像极了需要配种的母羊,叫声不断。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没有被潜规则的机会。社会是一个大的集体,每天都会有有形形色色的人进入到里面,刚进到里面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后遭到承重打击也只好夹着尾巴去做人。“进入社会里面的人呆久了也变得聪明了,学会精打细算脚下所走的每一步棋,可谓是都朝着步步为赢的方向去走,这些人在社会中迷失了本性丢弃了自己算是白活了。”还有一些人进入社会几十年愣是丝毫未变,像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一样,总和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怕在交往中迷失自己,从而不能自拔。这些人在社会中混不出来名堂,只好怨天尤人。这些人好像活着就是要和和珅反着干似的!假如那天在电视上见到和珅,定会想到公司某某人员,从而咬牙切齿骂这个骂那个!这些人眼睛里带着愤世嫉俗之表情看似清高,如若那天拥有和和珅一样的待遇,恐怕也会以贪为荣。人进入社会就像雨水下入海洋一样,想全身而退是万万做不到的,人一旦进入社会定会被琐事绕身而不能自拔,最终落了个身陷的下场。可见如今的社会并不像没离开过父母的少年想象的那样充满美好,这些人一心只想早日投入其中,哪能了解其中的艰险,尔虞我诈?社会,确实是个能够加速人成长的好地方。但危险就危险在这里,心智一旦成长过快就容易确立志向,志向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人如若不能向善定会从恶。从善这并不一定得到应有的好报,作恶的人也不一定受到社会的惩罚,所以善与恶也只能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然而如今人们的自信心无比强大,所做之事从不做检讨。做坏事做惯了,便成为习惯。原本的那点良知也会消失殆尽。这时就会感觉自己所做之事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甚至把自己所做的坏事也认为是积德行善的一种方式,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可谓是天下无敌!社会像尽一潭污水,其中混合着各种物质,如今社会这潭污水已经饱和,要说还少点什么?我想是能够使水变清澈的元素还不够!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
我与他之间我和他之间,也许就像紫罗兰,会盛开也会凋谢。我知道花开的时候很美,同样我也知道有它残败时的景象。可是我在乎的还是它的美丽。在这里,我察觉到了陌生,但我知道这是我成长过的地方。一个人,好佛很落魄,其实我并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空气中,我感受到了泥土的芳香,还有花的气息。我看到一家花店。走近它,很温馨的一个地方。我快速的寻找着紫罗兰,但是,我一无所获,我找不到它,就像我找不到他一样。我曾经告诉他,花谢了,再开需要时间。我说的“花”,是紫罗兰,但是他并不知道。我也曾经告诉自己,当我在花店里看到紫罗兰花的时候,就是开花的时间到了!尽管我知道,即使紫罗兰花开了,我也无法像从前一样。我曾经跟朋友说过,“人,不可能欺骗自己,所以,不可能把发生的事情当成无用功!”是的,我无法回到从前,我不可能认为什么也没发生过......开始,我以为是他的顾虑,他的担心,导致他的冷酷与不妥协,我以为,是这些原因,使他拒绝与我一起启程,然而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的心,似乎没有我,而是被一个女孩所占据。我知道那个女孩,那是一个让他爱了两年多的女孩。虽然我没有见过她,但我知道,她是个适合他的人,他愿意为他独自一人,他甚至愿意为了他拒绝我。而我呢,在他心中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只是一个过客,一个过客!心,被撕裂了!撕裂,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谁能够承受一直以为爱自己的人突然告诉自己,他爱的是别人,而且还是一个爱了那么久的人?谁能够承认之前他说的唯一是自己?谁能够相信自己,被他爱过呢?谁还能够接收他的“回到从前走各自的路”呢?我不能,我只有面对现实,逼迫自己相信,他自始自终,都爱着之前那个女生,一直都是!而我,只是一个一相情愿的人,甚至对之前的挽留感到无地自容......我知道,他爱着那个女生,我也知道,他不爱我,哪怕一秒也不曾有过,他如果说有,也只是为了安慰我,我在他心中,根本没有一丝的停留位置。我放手,不敢再去挽留,我没有资格,因为他不爱我!所以,我选择逃避,逃避他,逃避自己,逃避现实。我没有再跟他说话,没有再跟他笑,没有再在他面前哭,我告诉自己,要学会流泪不被任何人发现,要学会隐藏自己的伤痛,所以,我用笑来掩饰自己,让别人感觉,我很快乐,因为我一直在别人面前扮演欢乐的角色,一直笑着笑着......当无人的时候,我会伤心,我会流泪,我已经数不清自己流过多少泪水,也数不清有多少次自己不停的安抚着自己的伤口。单独一人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关于他的事情,想着他曾经帮我擦黑板,曾经为我开灯,曾经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来问我怎么了,曾经跟我说,我是他的唯一,曾经跟我说他有我一个就够了,想到这些,我便会开始落泪,然而,已经没有人看到了,因为......我掩饰得很好!当欢笑被痛苦包围时,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一切,我的脸上总是有苍白的表情,因为我是不快乐的!1000字 高一 演讲稿
-
离别与重逢之间人生是一条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行走。也许之前我们还与亲人和同伴同行,但在下一个路口可能就要分离,独自前行等待重逢。诚然,在离别之后、重逢之前,我们是单身一人,但我们并不用伤心、难过,因为有很多情感会在离别与重逢之间陪伴我们。离别只是身处两地,属于彼此的亲情与友情依然盛放在各自的心中,不会流失。林清玄曾说过,友情不老,天涯海角,你我依然是朋友,依然记得彼此的喜好,依然挂念对方是否安乐。李白的诗中,《赠汪伦》给我很深的印象。在很小的时候,在还不懂李白诗中的抱负和孤寂的时候,我就深深记住了这首诗,在诗里我看到的不是两人因不舍而流泪的画面,而是因感动而微笑。李白该是站在岸边,背对微微荡漾的湖水,潇洒地一笑,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的桃花潭都不及一个知心朋友在离别时的相送,彼此都不说,可彼此都懂。这份友情,我会一直珍惜;这个朋友,我会始终保留。当李白乘舟离岸时,当他终于看不见汪伦时,我相信,他一直是笑的,因为他在离别时收获了一份支持、感动。离别之后,重逢之前,陪伴我们的不再只有炙热的阳光、清冷的月光以及这些光芒下我们自己的影子,还有我们知道远方有一份祝福,远方有一份支持。属于彼此的往事,不只是代表过去的记忆,而是美好曾经存在的有力凭证。于是,我们灰心时,拿出一份鼓励照亮自己;寂寥时,拿出一份支持陪伴自己;伤心时,拿出一份祝福安慰自己。我曾经也在街上的人潮中、深夜的月光下感到孤单,但自从我看到一句话后,我内心便充满了力量。它像是一句呢喃,细碎地进入耳膜,柔软地落在心尖上。那是普希金的一句诗:朋友啊,当你感到伤心时,请轻轻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你在一个人的心上。亲人和朋友不曾遗忘我们,他们温暖的怀抱和笑脸从不曾冷却,在这个偌大的世界,我们并不是孤身一人,这便足够使我们坚强与快乐。在心怀温暖的离别与重逢之间,我们与亲人和朋友总会再相逢。有时,再盛大的重逢,也会迎来暗下来的再次分离,如同烟花一般。显然,苏轼也曾如此认为。在中秋节与弟弟重逢的晚上,他略带无奈与不舍地吟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再圆满的月亮,也会在十五之后渐渐缺下去。但没有重逢后的离别,又何来下一次渐渐圆满的月圆之夜?张小娴说过一句话:有时候只有前面的苦心经营,才会有后来的偶然相遇。地球在转,我们的生活也循环往复,离别、重逢、离别……因为离别的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才会如此期待重逢。只有前面满怀期望的等待,才有之后满心欢喜的重逢。在离别与重逢之间,我们心怀朋友与亲人的柔软祝福,又满怀期待地等待重逢,我们不孤单,我们很幸福。1000字 高三 散文
-
社会社会像一个巨大的魔方,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斑斓的色彩是她鲜艳的衣裳,片刻的剪影,惊艳了时光。阳光下,她的光泽,充满着无可比拟的诱惑力,就像花季散落人间的缤纷五彩的光芒……精致的线条灵动婉转,勾勒出错综复杂的纹饰,遮蔽住涉世未深的眼睛。纹饰之下,隐藏着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洋。无数的故事,埋葬在深邃的眼眸中。炽热的篝火,在黑夜中闪烁着迷离的光芒。在琳琅满目的繁华中,无数人趋之若鹜,在迷失自我的路上渐行渐远。事物珍贵的外壳,往往可以迷惑人们的眼睛,作为改变人们选择和追求方向的工具。她让你向往和憧憬一个不切实际的虚幻世界,让你不计后果的去付出,最终成为受害者。一堆沙子中,一颗晶莹剔透的钻石,很容易脱颖而出。但是,你看见的,别人也可以看见;你追求的,也会吸引着别人去追求。相同层次的人,他们的选择,往往对与他们相似人群的影响最大。但是,利益网终究只能眷顾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或者说,他们得到的代价,很可能远远超过事物本身的价值。利益面前,最终受益的只有少数人。她们通过相对较少的投入控制大多数人的欲望,并且压榨大多数人的剩余价值。她们往往可以获得事物本来的价值,再加上盲目的追求者创造的利益……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之间,往往有着复杂的效应。相似的层面不断的融合与分离,对立的层面不断的碰撞与冲突。通常,人们能够看见的碰撞都不算碰撞,能够看见的冲突都不算冲突。碰撞与冲突,往往在无形中酝酿,一定程度上的势均力敌,才会彼此拔剑弩张,跃入人们的视野。每一个复杂层面,都是由无数细小的单元构成。人们往往通过影响某些小的单元,从而影响某个层面;通过影响某些层面,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在大多数时候,如果没有真正的撼动社会重要的层面,个人的影响只是沧海一粟。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抛出一颗小石子,最多激起几朵浪花,几圈涟漪。很多时候,很多社会层面的内在和外在往往存在差异。有的层面外在光滑平整,经过人为的改造以后变成鸿沟巨壑。有的层面外在崎岖不平,经过人为的修饰以后变得错落有致渊。纷繁复杂的社会,常常伴随着许多突出问题的存在。他们在社会的土壤里汲取养分,根深蒂固;在现实的生活中蔓延滋长,盘根错节。通过不同的途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有所接触。但与此同时,我们往往却找不到症结所在,即使找到了也没有面对和处理的能力 。很多人寄希望于运气,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当问题找上他们的时候,更多的是彷徨无措,逃避和隐忍……典型的社会问题,在有代表性的人物经历中尤为凸显。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也许难以清除社会的顽疾。但是一群人的意识和选择,往往可以根除那些问题。10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人与社会_12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个人如果要尽早融入社会,就必须要有自律自制的能力。否则定会在社会这个泥谭中丢失本性,从而改变自己。宋朝皇帝赵恒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人类应该更看重的并不是所谓的黄金屋,颜如玉,而是书带给人类的思想认识和自省能力。一个人如果要进入社会就要有革命者的意识,莫不可沉沦,自甘堕落。看书就要看好书,文字的组合串联决定了书的好坏。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决定这个人的生存价值。在社会上高风亮节的人不被看好,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些人,最终这些人也遭到了另一批人的嘲笑,可见此类事件有如生物圈里的动物一样,不凶不狠的动物只有被杀的份。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工作随时都要防范,防范着被潜规则。谈起潜规则可谓通透各行各业。对此,长像漂亮的女人尤其需要时时注意,偶尔碰见一两个刚正不阿的上司,某些自甘堕落的员工便像极了需要配种的母羊,叫声不断。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没有被潜规则的机会。社会是一个大的集体,每天都会有有形形色色的人进入到里面,刚进到里面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后遭到承重打击也只好夹着尾巴去做人。“进入社会里面的人呆久了也变得聪明了,学会精打细算脚下所走的每一步棋,可谓是都朝着步步为赢的方向去走,这些人在社会中迷失了本性丢弃了自己算是白活了。”还有一些人进入社会几十年愣是丝毫未变,像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一样,总和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怕在交往中迷失自己,从而不能自拔。这些人在社会中混不出来名堂,只好怨天尤人。这些人好像活着就是要和和珅反着干似的!假如那天在电视上见到和珅,定会想到公司某某人员,从而咬牙切齿骂这个骂那个!这些人眼睛里带着愤世嫉俗之表情看似清高,如若那天拥有和和珅一样的待遇,恐怕也会以贪为荣。人进入社会就像雨水下入海洋一样,想全身而退是万万做不到的,人一旦进入社会定会被琐事绕身而不能自拔,最终落了个身陷的下场。可见如今的社会并不像没离开过父母的少年想象的那样充满美好,这些人一心只想早日投入其中,哪能了解其中的艰险,尔虞我诈?社会,确实是个能够加速人成长的好地方。但危险就危险在这里,心智一旦成长过快就容易确立志向,志向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人如若不能向善定会从恶。从善这并不一定得到应有的好报,作恶的人也不一定受到社会的惩罚,所以善与恶也只能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然而如今人们的自信心无比强大,所做之事从不做检讨。做坏事做惯了,便成为习惯。原本的那点良知也会消失殆尽。这时就会感觉自己所做之事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甚至把自己所做的坏事也认为是积德行善的一种方式,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可谓是天下无敌!社会像尽一潭污水,其中混合着各种物质,如今社会这潭污水已经饱和,要说还少点什么?我想是能够使水变清澈的元素还不够!山东菏泽曹县第三中学高三:犹豫书生1000字 高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