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碧沙岗公园900字

春游碧沙岗公园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阳春三月,我和几位同学去游玩了位于郑州市西郊的碧沙岗公园。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石碑,上面写着两行笔力雄健的大字——“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在石碑的下面是一顷碧绿的小草,她们似乎是刚被春姑娘唤醒,摇摇晃晃地摆动着,尽情享受着春风温暖的抚摸。不由得使我想起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公园里的空地上,小孩子们在奔跑着,嬉闹着。成年人坐在椅子上或读书,或聊天。阳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幸福、惬意的表情。

走进公园的里面,我们被一群忙碌的蜜蜂带到一处很大的花园,我看到了很多桃树,曲曲折折的枝头上面开满了或粉红或深红的桃花,像少女那娇羞的脸庞,引得许许多多路人驻足观赏和拍照。在盛开的花朵下面还有一些桃花还没有完全绽开,那小巧的花骨朵儿红中透白,仿佛只等一夜春风就会豁然绽放似的。我还发现每多花朵下面都长着毛茸茸的嫩芽儿,我听说“鲜花还要绿叶配”这句话,但是此刻,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而这些绿叶,却没有及时长出来陪衬鲜花,我想,也许是它们想留出空间来让这些桃花在最美的季节尽情争奇斗艳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莫非这美好的情操也属于陪衬地位的绿叶吧。

距桃园不远的地方,有几排高大的钻天杨,灰白的树干泛着青绿色的光。树梢上的绿意已经隐约可见,相信不久就会还人们一片绿荫了。

走过树林,我来到一条人工小溪旁,河畔有垂柳轻抚,摇曳多姿,很自然地就想起朱自清先生在《春》那篇经典散文里引用的一句诗——“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温馨的感觉,让人的心仿佛都沉醉了。

小河里漂亮的小金鱼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些美丽的鱼儿有桔红色的、有黑褐色的,有杂色相间的,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当游人洒下鱼食的时候,它们会蜂拥而至,张开小口享受人们送来的美食。当美食都进入了鱼腹,又一哄而散了。

在公园里,我们还观光了五角停、盆景苑等景点,在公园一角还有高大的摩天轮、旋木马、碰碰车等游乐设施,孩子们子里面尽情的玩耍着,也使我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古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繁花似锦的春天里,人们都有美好的计划和愿望。这美丽的花朵、碧绿的小草,繁忙的蜜蜂都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而这勃勃生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和希望。

( 指导老师 亦扬 )

筷子趣谈

800字 初三 说明文

世界各国的餐具中,中国的筷子独具风采。

筷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已不可考证了,只知远古时代,华夏先民用手抓东西吃,但后来吃熟食后,火中用手取食已不方便,于是就地拾棍条以助进食,再后来发现两根比一根方便,于是筷子便发明出来了。

秦汉时筷子称“箸”,至今我国闽南话仍沿用此称。隋唐时又称之为“筋”。后来,据说吴人为避忌,“箸”与“住”同音,怕行船搁浅,便改“箸”称“快儿”,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图个吉利。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夹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功能。后来,由于筷子多是竹子做的,因此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就成为今天的“筷”了。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后,筷子便与文明一同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0多种:从原始社会的树枝、竹子、动物骨筷开始,夏商有经琢磨的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出现古朴的铜筷、铁筷;六朝以后,金、银等各种筷子先后问世,其中最名贵的要数象牙筷、犀骨筷、乌木镇金筷和各种玉筷。当然民间最普遍的还是竹筷和木筷。

筷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吃饭的,正如古诗云:“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去来忙。”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又赋予它一些特殊用途,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筹算”就是用筷子来进行计算;古时官宦人家也用金筷、象牙筷显示门第的高贵;民间用筷子陪嫁,意为“快生贵子”;有节之士折筷以示宁折不弯。唐玄宗曾赐给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金表直”的典故。

人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惯用刀叉,从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国宴招待:明知西方人惯用刀叉,而总理却偏偏安排了一种江南竹筷,初看令人纳闷,明理人却体会到总理的良苦用心——希望两国和平共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赶快将这双筷子收藏起来。

筷子一千多年前相继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所以亚洲人的饮食文化同西方人大相径庭。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两根小棒,它制作简单,灵活机巧,真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个值得推崇的创造发明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