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松糕
近些年,每临春节,总要蒸几笼松糕。
那年五月,父母从温州探亲回来,带回了两个松糕,乐呵呵地招呼我们品尝,聊起蒸松糕的往事,激活了我那尘封的记忆……
儿时,新年将临,便是母亲最忙的日子。过了小年(腊月廿四),母亲就忙着蒸松糕了。下班后,母亲将加工好的米粉拿回家来,熬糖浆、搓粉块、过筛、上笼……哪次都得忙到下半夜。有时父亲不在家,母亲就让我坐在灶前陪她,给我指派加柴烧火的差。跳动的灶火烘热了我的脸,也温暖了我小小的身子。期盼着能最先尝一口热乎乎、香糯可口的松糕,心里喜滋滋的,精神格外亢奋。我时不时从灶后探出小脑袋儿,看一眼冒着热气的蒸笼,不由地在心里焦急地念叨:“怎么还不熟啊?”——然而,这样的话是绝不能说的。母亲说,蒸松糕时不能乱说话,要不松糕就蒸不熟了。曾经,家里就发生过蒸不成松糕,只好沮丧地改蒸糖年糕的事。是否谁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已经记不得了。但儿时小小的心里,不禁平添了几分神秘,越发觉得蒸松糕不是件容易的事。
临近春节时,学校发了箱瓯柑。同事说瓯柑皮厚肉少,还有些苦味儿。贬者居多。父亲一打开纸箱就说:“嗯,是瓯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连声说:“好吃!好吃!比芦柑好吃!”母亲边吃边点着头:“是瓯柑,但不及家乡的柑甜,苦味儿也不足。”他们这哪里是在品柑,他们品的是家乡的味道,就如他们念叨家乡的松糕那样。于是,萌生起一个念头:何不尝试蒸松糕,以慰藉父母的思乡之情。
要蒸松糕,首先得备好炊具。蒸松糕的蒸笼是颇有讲究的:蒸屉必须是活动的,便于取出蒸熟的松糕;蒸笼得有脚,将蒸屉高高架起,一来避免翻滚的水浪舔湿笼里的米粉,二来要管住升腾的蒸汽,使之顺从地由笼底穿粉而过。这样的蒸笼,三明是买不着的,即便在温州,据说也不容易找到。二姨说,松糕蒸笼是要订做的。无奈之下,只能因陋就简,土法上阵了:我买回了一个22厘米的圆柱形的调料盆,请五金铺的师傅切割了底,在盆壁上敲出四个眼来,旋上螺钉,架住活动的蒸屉,一个简易的松糕蒸笼就这样成了。
加工了三斤米粉,可以试着蒸松糕了。刚吃过午饭,母亲就叮嘱我们不准随便说话,而后乐呵呵地张罗着蒸起松糕来。父亲也顾不上休息,不时地走过来瞧瞧。第一笼上锅后,很快,松糕面上就透出了缕缕白色的轻烟。母亲轻舒了一口气,开心地说:“可以了。”果然,不多时,第一块松糕出笼。再蒸第二笼,许久也不见蒸汽从松糕面上腾起,母亲说:“这一笼蒸不熟了。”还真让母亲说着了,夹生的松糕只能再上蒸锅补救。如此这般,蒸出的糕便不再松软了。
同样的操作,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今,我自然不会再相信母亲的那相当玄乎的说法,料定是某个细节上出了问题。于是,我细细地对比着两次操作中的微小差别,思考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入夜,竟然无法安静读书,疑问一次次固执地闯入脑中。翌日,才一睁眼,答案竟毫无来由地恍然掠过心头:是水!第二笼下锅时,锅内的水虽然还有不少,但已经够不着松糕蒸笼的脚了,沸腾的水扬起的蒸汽,悄悄地从锅边上溜走,像吊脚裤般悬着的松糕蒸笼的脚是拢不住蒸汽的。没有了足量的穿粉而过的蒸汽,松糕便蒸不熟了——一定是这样,我十二分地肯定自己的推断。
父母听了我如此这般的一通分析,不置一词,双双结伴出门了。不多时,两老提着十斤米粉回来了。哈哈!卯足了劲想蒸成松糕的不只我一个人啊!
下午,我们又忙开了,厨房里蒸气腾腾。每一块松糕出笼后,母亲都不忘往蒸锅里加上足量的水,再接着蒸新的一笼。事实印证了我的推断,松糕一块接着一块摆到了餐桌上。此时,在我们眼中,每一笼松糕都如同出浴的娇儿,如此地讨人喜爱。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母就出门去了,喜滋滋地为老乡,还有他们的朋友分送着松糕。我想,伴随着松糕送出的,定然还有老人那一腔与友人分享的思乡情怀吧。
如今,蒸松糕已成了我春节前的一道必做题。只是,劳作的间歇总是不由地想起父亲来。
寻隐者不遇
在唐朝,有一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老朋友。他的这位老朋友是一位隐者,也是一位诗人,和他特别铁。贾岛想,都好久没见老朋友了,是不是该去和他吟吟诗做做对子呀?这样想着,他恨不得立马就见到自己的老朋友。
两天后,贾岛终于来到朋友隐居的地方。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老朋友了,他加快了脚步,想象着朋友见到他的惊喜,心里充满了期待。
贾岛远远地就看见隐者居住的茅屋,屋前的松树下有个孩童。那孩童不正是隐者的徒儿吗?贾岛一边大步地走过去,一边大声地问:“孩子,你师傅在家吗?”
“师傅不在。”童子上下打量着来人,回答道。
不在?贾岛有些失望,连忙追问道:“那你师傅到哪儿去了,你知道吗?”
“师傅采药去了。”童子笑了起来。他想起来了,这是去年和师傅大声争论的那一位客人。
“去采药了。”贾岛心中一喜,心想,还好没有出远门,应该很快就能见老朋友了。于是,兴奋地说:“你知道他在哪儿采药吗?”
“就在这座山里呀。”
“太好了!你快快去通知你的师傅,就说有朋友来看他了!”贾岛高兴得满面红光。
“啊?”童子有点为难地转过身去,指着山顶说,“山上云雾缭绕的,我不知道师傅在哪儿呀。”
贾岛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叹了口气说:“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看来,我只能在此耐心地等他了。”
童子给贾岛端来了茶水,就忙着晒草药去了。贾岛看着孩子,口中吟诵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就是“寻隐者不遇”的故事。
相关推荐
-
糖糕“正月灯,二月鹞,十二月糖糕印状元。”儿时每当过年,糖糕总是不可缺少的元素。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灶台上的糖糕香味早已溢满村庄。记忆中糕板敲击桌面那悦耳的鼓点,与窗外挨家挨户递送着年味的鞭炮声,交织着阿婆忙碌的身影,汇成那永远忘不了的乐章,口腹之欲的甜蜜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阿婆的身体并不是很好,随着年月的递增,便很少再做糖糕了。我虽心心念念着,但随着成长路上的烦恼多了起来,那记忆中的甜味也渐渐消沉无迹。流光碧转,不觉间新年已像个调皮的孩子,围着你绕了一圈又一圈,再次在你身边停留。今年,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母亲决定和阿婆再做一次糖糕,回味那浓浓的年味。家里的糖糕做法是考究的,母亲围着灶台,把洗净的箬叶倒入煮沸的水,浸湿后就在竹蒸笼里有条不紊的叠铺着。“要紧考蒸笼壁层层紧挨,依次折叠排列。”阿婆坐在灶边总是担心母亲那个步骤被遗忘。母亲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剪去箬叶的粗柄。不一会,一个温暖的“蒸笼小窝”就做好了。母亲不顾擦拭额上微沁的汗水,继续忙活着,在一个大大的木盆里倒入糯米粉,并冲入带有箬叶香气的温开水,不时搅拌。锅里,雪白的糯米粉与红糖正跳着曼妙的华尔兹,交融在一起。记忆仿佛霎那间鲜活了起来。阿婆不紧不慢的拾掇着一桌的东西,岁月把细纹印在了她的额角,却不忍带走那温和慈爱的面容。那双微微颤抖,但仍熟练的做着道道工序,似在雕琢着珍贵的璞玉,又似在谱写深邃的诗篇,和面,加馅,印制,入锅。糕板再次敲击在桌面上,还是像儿时那样悦耳,似乎从来不曾停过。在雾气蒸腾的氤氲中,在甜味馥郁的诱惑下,我分明看到了阿婆和母亲温馨、期待的眼神。那是岁月积淀的镌刻,是老怀安慰的满足;更是情感归属的图腾,是魂牵梦绕的牵挂。不一会,热腾腾的糖糕便摆在了我的眼前,在阿婆殷切的目光中。用筷子夹起一块,咬上一口,面团软糯的恰到好处,豆沙馅从中流出,流淌在唇齿之间,挑逗着我的味蕾,激荡着我的内心。那甜味依旧是这么熟悉,但就在那一瞬,我似乎读懂了这久久不能忘怀的糖糕的内涵。如同传授母语,所有的母亲都会本能地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时间流逝得再快,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阿婆和母亲把心中的期待寄托在这四方糕点上,传递的是永不磨灭的爱。再咬上一口,嘴中的甜味仿佛更醇厚了,裹在那温暖的情怀,一直甜到心里。900字 初三 叙事
-
糖糕永嘉民风淳厚,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的风俗习惯众多,在某些特定的节日里吃东西很有讲究。自然,少不了相应的传统食品。其中,年糕是最派得上用场的。年糕,顾名思义,每逢过年,人们总少不了做些年糕。俗话说得好:“吃了年糕,年年高。”年糕分多种,最常做的应数糖糕了。它的显著特点是:香甜可口,细腻润滑,外形美观,且久置不易发霉。糖糕的配料主要有:面粉、红糖、水等。既是传统食品,便有传统的手工制作工序。现代人做糖糕积累了前人丰富经验,制作时特别讲究时间、水的调配问题。因为两者不但影响糖糕的味道,还影响外形的可观性。所以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制作者先应从米着手。要适当地调配好米的比例。将糯米与中等大米相混合,橋米须占2/3。接着,将调制好的米放人盆中,加人水浸上4-5分钟。然后捞起,将它们磨成粉末状,再用筛子将面粉细细地过滤。这样第一道工序完毕。第二道工序是调配煮烧。在面粉里加人红糖(分量按人的喜爱程度而定),稍加搅拌后,加人适量的水,这水必须为不冷不热、约摸40摄氏度的温水。还应注意的是,别操之过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温水不得一次性加入,应一点点慢慢加,加水时要一同搅拌,使水与面粉均匀混合,适可而止。尔后,放人锅中煮烧。第三道工序是最卖力气的。把煮熟的糖糕放入一个较大的四型石制容器中,人手握大石锤使劲地且不间断地锤磨糖糕,使其原本粗糙的表面变得细腻光滑。大约10分钟后,取出糖糕放在桌上,使劲地揉捏它,让它变得更为细腻。别以为大功告成了,“好戏还在后头”呢!为了使糖糕美观,就要借助各式各样的模具。模具是木制的,分为两半,一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另一半则用来夹压。在放人模型前,模型里必须涂抹上少许菜油,不然,柔软的糖糕很容易粘在上面,很难取出。制作完毕后,将糖糕从模具中取出晾一晾,使其变得干硬,以延长贮存时间。糖糕的食用方法极为简便,只要在锅里蒸热即可。因此,过节时在自家酒席上总少不了有一盘香喷喷的糖糕。糖糕还被称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婚俗。青年人订婚时,男方便拎些糖糕给女方,这样,亲事算定下了。糖糕还起请帖之用,将糖糕送给亲朋好友,告诉完婚时日便可。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糖糕香甜可口,老少皆宜,这一极具家乡特色的风味小吃在机械生产普及的今天,仍以它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赢得人们的喜爱。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1000字 初三 说明文
-
打糕东洋食品有打糕,要粘须用木槌敲。 异国自有异风味,堪称不打不成交!50字 初三 诗歌
-
松松姿百态耐风磨,扎根驻石挺胸身。风雨交加身颜好,唯独深山挡容颜。——真里初三:真里50字 初三 散文
-
松他像一位忍者,把无数痛苦担在肩上,忍受世间不平。花的芳香,草的油绿,衬托着松的威严,于是,松便散枝长叶,无悔地做人们的“避阳大伞”,于是,松便吸集养分,把氧气还给大自然。每时每刻,松的坚定信念温暖着大千世界。他只是用毅力幻化生命,让生命更加多姿多彩。夕阳的松,沉浸在最后一刻的夕阳中,去享受属于他的时光,也许他喜欢夕阳把自己照红,也许他喜欢这红缎子似的夕阳,总之,他还要一早叩响人类心灵的门窗,飞扬他那密得不能再密了的松叶。松把时令传达开来,昨天的苦已都过去,今天的累,正在持续。尽管再苦,再累,他总会去承担;尽管再艰,再难,他只去沉默。松,我的梦。250字 初三 记叙文
-
蒸糕作文全面版蒸糕作文600字过年蒸糕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寓意着节节高,所以到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蒸糕,今年姑婆家也不例外,爷爷奶奶就带着我去姑婆家蒸糕。只见爷爷奶奶和姑婆忙着收拾着蒸糕的配料:猪油、蜜枣,桂花,糯米粉,准备蒸糕!我长这么大,每年都能吃到奶奶做的美味红糖糕,但从没看到过奶奶是怎样蒸糕的。今年正好可以看一下。只见奶奶和姑婆先把糯米粉倒进竹匾里,在里面加上了红搪,蜜枣,桂花。再用勺子麻利地来回拌匀。奶奶告诉我:“这样蒸出来的糕既有蜜枣的甜味,又有桂花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我想:怪不得奶奶每年蒸的糕都好好吃,我总觉得吃不够。接着,奶奶在大锅里放了一锅水,把锅盖盖上,让爷爷烧火。过了一会儿,满屋水汽,水烧开了。这时,奶奶先把蒸笼放在锅上让热气熏热,然后在蒸笼里放人已拌匀的糯米粉,双手在蒸笼里抚平,让一层的糯米粉先蒸一会,差不多的时候再放第二层第三层糯米粉,直到蒸满为止。奶奶一边忙着添加糯米粉,一边告诉我说:“这添加糯米粉很有讲究,不然的话,蒸出来的糕,有的地方生,有的地方熟,口味很不好。”奶奶还不停地关照爷爷把灶内的火烧得旺一点。不多久,一股糕香扑鼻而来,一笼又糯又香的红糖糕就蒸好了。奶奶还特地在红糖糕上用红枣摆了一个“福”字,又好看又好吃呀!奶奶乐滋滋地把冒着热气的红糖糕糕递到家人的手里,嘴里不停地说着:“吃了红糖糕,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是啊,这一块块红糖糕不仅给我家带来了新年的喜气,更是寄托了奶奶对全家新年的美好祝福!你曾落过的泪,最终都会变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我不去想悠悠别后的相逢是否在梦中,我只求此刻铭记那杨柳低舞月下重阁,你翩若惊鸿的身影,和那桃花扇底悄悄探出的半面妆容与盈盈水眸。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我一直以来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不管做了多么明智合理的选择,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无法知道它的对错。到头来我们被允许做的,只是坚信那个选择,尽量不留下后悔而已。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每一个黄昏过后,大家焦虑地等待,却再也没有等到月亮升起。潮水慢慢平静下来,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镜,没有月亮的夜晚,世界变得清冷幽寂.但是,最深的黑夜即将过去,月亮出来了……记忆的冰川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崩塌消融。保持着最初的晶莹的往事,已经越来越稀少。灼灼其华,非我桃花。苍苍蒹葭,覆我其霜。芦荻不美,桃花艳妖。知我怜我,始觉爱呵。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一袭粉色拖地蝶园纱裙,长发垂至脚踝,青丝随风舞动。眸若点漆,水灵动人,冰肤莹彻,气质脱俗,眼波转动间却暗藏睿智锋芒。淡雅如仙,迎风而立的她,宛若来自天堂的。暖有时候猛烈地指责别人说谎,其实是太渴望那消息真实。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在一瞬间变得柔软。婴儿的梦呓,幼童的稚语,夕阳下相互搀扶的老人.......那天黄昏,紫岚在栖身的石洞口默黩地注视着落日。余晖变幻着色调,嫣红、水红、玫瑰红,转瞬便消失在天涯尽头;草原被铅灰色的暮霭垄断了,苍茫沉静。孔明灯真的很漂亮,就像是星星流过天河的声音。你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又何必去问为什么选择。原来岁月太长,可以丰富,可以荒凉。能忘掉结果,未能忘掉遇上。我不可抑制地在脑海勾勒这样的景象:黄昏。风。无垠的旷野。一棵树。----就那么一棵树,孤零零的。风吹动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在骨头里作响。天高路远,是永不能抵达的摸样......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最好的时光,是经由记忆粉饰的过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忘记伤痛,欢天喜地地投向下一个天国。过往的人事,在前行的途中偶尔显身于记忆,又不可挽留地悄然远去。谁也阻止不了忘记的步伐每一次的离别都在夏天,明明是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它的篱笆结实而疏朗,有清风徐徐穿过。人生有很多选择,一个选择又决定下个选择,所以,选择的时候只要是自己内心所想的,也值了,怕的就是,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选择。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扶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中年;晚春四月,芳菲渐尽之际,远山幽径,柳暗花明,辉煌着黄昏的执著,这是晚晴的暮年……人都说顺其自然,其实一点都不是,而是实在别无选择的选择。有个地方,名为汴梁,那年桃花肆意,旧年,桃花消散在汴梁。桃花十八年,繁华再现,桃花盛开三千夜,只需花颜亦墨离。那个汴梁有个童谣:桃花屋外飞满天,桃花谷里醉缠绵。桃花屋内冷桃茶,夭夭桃花葬桃恋。问桃花十八为几年,不谈墨离负花颜,江河暗流痴情魂,温柔十里桃花人。竹马青梅,亦是无猜,满眼繁花,只为那十八年的傻傻等候,公子俊秀,书画幔纱,唯有流逝一瞬,继过千年。1、起地你出小起时,我们手牵手,看过声地你一棵树的叶子,闻过声地你一朵花香。夏日如格成我实每我们一实每吃孩把发一冰激凌一实每在绿茵道上玩会也嬉闹。我们不实把发一零食和啤酒,坐在广时说的大草作把上看电影。冬日午实每好如我躺在在作腿上晒把发一太阳的慵懒时光我躺在在作怀如格成我实每,风着一格光透格成我就为吃孩风着一格玻璃窗,温暖一格那他的开清亮。实每好如来作把图上几公分的距离,成了我们那他也也天过却法跨越的海角开天觉涯。小小的白纸上记录着我们的曾经虽然有的时候真的相信的未必开花结果可是那本子里记录的快乐与我们的青春与泪水与那时的我们,还谈论着自己的青春、年少与梦想记得那一年你的离开我在夜里痛哭了一场那天,你的作文被贴在最显眼的地方当我们蜂拥来到你的作文旁却只得到你要走了的消息可你却不彻底磨灭我们的希望你说过你会回来我相信你所以我就傻傻的等着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两年时光飞逝正当我要忘记你时,你回来了那时我真的很高兴好像冲上讲台,拥抱一下你问问你,这几年过得好吗本上的荷花提醒着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更要濯清涟而不妖是你让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我们一定会再见的“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然后我转过身,我追。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又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夕阳已去,皎月方来。----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变变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好久不见,你们还好吗?一直觉得学校最神圣的能力,就是把一些原本毫无瓜葛的人聚在了一间教室里,并在他们最美好的年纪,留下了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然后不经意间,也决定了很多人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是谁。许多年过去,我们已经渐渐长大,也渐渐散落在天涯。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仿佛还在昨天,那些风华正茂的人呐,仿佛还是少年……将清晨化成钥匙,扔到水井去。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慢慢走,让朝阳忘记从东方升起,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1200字以上 叙事
-
蒸脑余卫平将手中那张看了半天的报纸扔还给蔡舟,蔡舟笑嘻嘻的说:“怎么样?那个叫倪小萍的声讯小姐死得真够恐怖的吧?”余卫平摘下眼镜揉着发红的眼睛,嘴里满不在乎的说:“还是算了吧!这也叫恐怖?三年前,有人在解剖室里被死人扇了一巴掌,结果被吓疯的事,那才真的够恐怖呢,据说那个尸体是……”“嘘——小声点,这件事校长不是说谁都不许提吗?小心被别人打小报告!”蔡舟以手为刀,在脖子上一斩,做了个“杀”的动作。余卫平和蔡舟鬼鬼祟祟的朝食堂四周看了看,紧扒了两口饭,然后捧着厚厚的讲义溜出了食堂。余卫平和蔡舟是X医大的大一学生,同时又是老乡,还住在同一个寝室,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几乎形影不离。但这并不表明余卫平对蔡舟没有看法,蔡舟谨小慎微的作风非常的令余卫平不以为然。余卫平的近视眼本来只有三百多度,上了一个学期的人体解剖,用功读书加上福尔马林熏的,已经增加到六百多度了。这学期又有一门重头课——神经解剖学,弄得他昏昏沉沉、叫苦不迭,连陪女朋友下趟馆子、看场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明天神经解剖要月考,余卫平和蔡舟吃完了晚饭,和同组的几位同学结伴来到实验室。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到了,余卫平这一组来得算是晚的。“今天挑灯夜战如何?”蔡舟提议。余卫平点点头,心想:不挑灯夜战怎么办?上次月考临时抱佛脚,结果才得了56分,这次要是再考砸了就完蛋了!想到这,他戴上橡皮手套,从一个大玻璃罐里,把分配给他们那组的人脑小心翼翼的捧出来,一股呛人的福尔马林气味冲入他的鼻子、眼睛,熏得他眼泪鼻涕齐流。蔡舟早在水槽里接满了水,余卫平把那颗人脑捧到水槽里,涮了涮,又扭开水龙头冲了一下,把深藏在褶皱里的福尔马林冲干净,这才把它摆在旁边的一个长方形的搪瓷盘子里。“瞧瞧你的眼睛,跟烂桃似的,快处理一下,我端回去好了,同学们都等着呢。”看着余卫平的眼睛被呛得睁不开,蔡舟好心的把盘子接过来。余卫平本不想交给他,但眼睛实在难受,只好松手。蔡舟端着盘子走了,余卫平靠着墙,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和鼻涕,闭眼休息了一下,这才好过些。这学期已经好多了,他回想起上学期上人体解剖课时的情景。一掀开覆盖在尸体上的塑料布,一股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冲出来。几十个人围着一具尸体,气味散不开。余卫平看一会儿,就得跑到窗口透透气。这门课的教授又是个老古董,解剖尸体时不许戴手套,说那样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肌肉的构造,还特意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几位解剖大师,说他们从不戴手套!这都哪跟哪啊?结果弄得一双手直脱皮。到了期末,一具原本完整的尸体被切割成了一堆碎肉,只剩下脑子没有动过。最后一堂课时,助教示范从脑壳里取出脑子给大家看。助教的胆子可真够大的,把那颗已割得稀烂的人头从脖子上“呼噜呼噜”的切下来,刚把它放在大搪瓷盘上,有个女生就被吓昏了过去。助教没有理会,他一手按住头,一手握着解剖刀,围着耳朵以上的部位一划,头皮就切开了。尸体被福尔马林泡久了,像腌制的蜡肉一样,肉质坚硬,助教一面割,一面撕,嘴里还不停的唠叨:“这皮可真硬!”废了好大劲儿他才把头皮剥下来。这时就听见“噗通、噗通”两声,又有两个女生昏了过去。助教把头皮扔到一旁,拿起电锯,围着切痕锯起来,刺耳的“嗡嗡”声听得人头皮发麻。锯了一圈,用刀尖一撬,头盖骨便“啪”的一声砸在地板上,像驼螺似的转起来。接着,助教按照一定程序把脑子取出来,展示给同学看。余卫平忽听身后“哇”的一声,紧接着感到后背和脖颈一片湿滑,急忙回头,却是蔡舟忍不住吐了他一身。示范完毕后,各组自己动手,把面前尸体的脑子取出来,取得好坏要打分数。余卫平手巧,他们这组由他主刀,取得了不错的分数,还受到了助教的夸奖。脑子取出后,放在一个大玻璃罐里,加上20%的福尔马林,贴上标签,写明组别,留着下学期上神经解剖学时用。同组的同学几乎都到了。一组只有一个人脑,实在是狼多肉少。所幸高年级的学长们解剖过的脑子都留了下来,一罐罐的摆在架子上供后来者参考。余卫平有些不高兴,自己拿的,却被蔡舟他们捷足先登。没法子,谁让自己眼睛不争气呢!只好到架上搬下两个罐子,一罐是水平方向切的,一罐是前后纵切的。余卫平把罐里的脑子捞出来,盛在盘子里,打开讲义和图谱,结合实物仔细观察起来。这些脑切片每一片都有普通饼干薄厚,颜色有点像他前天吃过的白切羊肝。余卫平把切片一片片叠起来,叠成一个脑子,然后再一片片打开,一面看,一面默想着各部分的关系。余卫平看一会儿,就端到水槽里去冲一下,這样福尔马林的气味会淡些,就这样反反复复,转眼间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很多同学回寝室睡觉去了,蔡舟非要拉着余卫平去吃消夜,他不愿浪費时间,让蔡舟自己去,然后洗洗左手,從书包里摸出两个中午吃剩的肉包子,一面吃一面用右手翻动着脑切片。包子面皮虽然坚硬,但肉陷儿却很香,余卫平胡乱几口就吃光了。实验室里靜悄悄的,偶然有低声的讨论声。余卫平念书喜歡自己念,不喜欢和別人讨论,他坐在一个角落里,背靠著墙。墙上有一幅巨型人体骨骼挂图,比例比真人还大。余卫平抬头看看挂图,图中的骷髅就像在对着他笑似的。左边是一排木柜,里面放着一罐罐内脏标本。右边靠墙的架子上,摆着一顆泡在药水中的人头。那顆人头也像是在朝他冷笑:明天考不出来看你怎么办?一想到明天的考試,余卫平赶紧低下头来,照着图谱按图索骥。实验室里那座老式大钟“噹、噹……”的敲了十二下以后,同学们已经没剩下几个了。余卫平不为所动,决定战到天明。到了午夜两点,实验室里只剩下七、八个人。余卫平强打着精神,继续撑下去,但看着看着,心神渐渐恍惚了起来。同学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都走光了,余卫平猛的抬起头,发现实验室中只剩下他一个人,该死的蔡舟竟然吃了那么久!也许早就回寝室了吧?他有点害怕,想离开,但一想到明天的考试,又舍不得走。“怕什么?那些尸体都被割碎了还有什么好怕的?那些脑子还会咬我不成?”余卫平为自己打着气。但在同学们中所流传的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又涌上心头:有位同学在解剖室开夜车,尸体忽然挥起右手,“啪”的一声扇了他一个耳光,这个同学当时就吓疯了!挣扎了一阵子,心神愈来愈不安。良久,良久,余卫平才下定決心,把脑子倒回玻璃罐里,夹着厚厚的讲义,走向门口。“咔、咔”大门怎么开不开了?“咔、咔”糟糕!门在外面反锁了!门打不开,余卫平顿时慌了。“走後門好了!”实验室的后门通到停尸间,那里有一扇门通到外面。余卫平越过一排排的解剖台,脚不沾地的奔到后门,握紧门把手,心“怦怦”的跳,一扭,还好,门开了。停尸间里有一股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熏得余卫平眼泪鼻涕齐流。绕过两个浸泡尸体的大水泥糟,打开外门,余卫平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看看天色,阴沉沉的,不见星月,雾气很重,朦朦胧胧。余卫平回头看看实验室,不禁又为明天的考试担心起來。“还沒看好,怎么办?”想回实验室,但又沒有伴,犹豫了片刻,只得叹了口气,朝寝室走去。雾似乎愈來愈浓,连路灯的光晕都被遮住了。走着、走着,迎面一个人从雾气中闪了出来。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在外面瞎逛?不会是遇到坏人了吧?余卫平心里狐疑不定,时刻为逃跑做准备。走近一看,原來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你是不是刚从解剖室里出來?”那男子问。余卫平打量他一下,见他西裝笔挺,一副绅士派头,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地。余卫平点点头,算是回答了他的问话。“你剥过人脑沒有?”男子又问。余卫平点点头头,心里却暗自奇怪,这人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唉呀!那可太好了!”男子的一双小眼睛中露出喜色,“我想请你帮个忙,一个小忙,不知道可不可以?”“什么事?你说吧。”“唔,是这样的……”来人压低了声音说:“我的顶头上司有一天对我说,他什么肉都吃过,可就是沒吃过人肉,我就把自己的小孩杀了,煮了一碗给他吃,他吃完后,赞不绝口,说他还想尝尝人脑是什么味道。哎!想不到人脑那么难剥,所以嘛……”“你想找我給你剥人脑!?”余卫平打断他的话。男子点头。余卫平望望那人,心想:真是人心不古,为了讨好上司,竟然连自己的小孩也杀了。看他一副绅士派头,沒想到肚子里裝的卻是狼心狗肺。但转念一想,反正人又不是我杀的,何不利用這个机会复习复习,好应付明天的考试!想到这里,就答应下來。男子领着余卫平,曲曲折折,来到一座大院落前。男子按一下门铃,大门“吱——呀”一声开了,应门的是一個妖里妖气的女人。怪不得会把自己的小孩杀了,这女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余卫平心里这样想着,但脚下并未停步。三个人进入房內,男子对女人耳语几句,女人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冰箱,捧出一颗小孩头来。余卫平想,做解剖时,尸体都是用福尔马林泡硬了的,脑子也泡得像豆腐干。沒泡福尔马林以前,脑子嫩得像豆腐脑,是沒办法剥的。“何不先蒸熟了再剥?”余卫平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主人夫妇连连称好,一齐动手准备瓦斯炉,架上蒸锅,把小孩头放在锅里,放上些豆油葱姜佐料,扭大了火,“咕嘟咕嘟”的蒸起来。趁着还沒蒸熟,余卫平又让两口子准备好锯子、水果刀等器具。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一股肉香飘出来,约莫着应该蒸透了吧?主人夫妇把小孩头从蒸锅里端出来,交给余卫平。余卫平懒得得自己动手,指导主人夫妇把头骨锯开。即使是小孩头,骨头还未成型,但还是锯了半天。看着她们笨手笨脚的样子,余卫平很不耐烦。锯开后,主人夫妇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余卫平接过来,照着取脑的要领,小心翼翼的把大小脑取出来。蒸过的脑子,像泡过福尔马林一样,也变硬了,但却没有刺鼻的怪味,反而很鲜香。余卫平把脑子放在大盘子里,用水果刀一片片切开,一面切,一面观察,一面吞咽着口水。女人非常善解人意的说:“这位同学一定是饿了吧?要不,吃两片尝尝,反正还有很多,够领导吃的了。”余卫平的肚子的确是饿了,他摸了摸肚皮说:“这怎么好意思呢,毕竟您就一个孩子,脑子还这样小。”男子微笑起来:“吃吧吃吧,还有很多。”这时女人已经取来了一碗调料摆在余卫平面前:“不用客气,就直接用手抓着吃吧。”余卫平真是饿坏了,也不再推辞,直接抓起一片脑子沾着调料吃起来。“唔,您孩子的脑真香!”几片下肚,余卫平有些忘乎所以起来,他一边啃着脑片,一边为主人夫妇讲解人脑的构造。“这是穹窿,这是內囊,这是海马(均为脑部构造名称)……”余卫平庆幸自己又有一个复习机会。“有福之人不用忙”,他心里想:看来明天的考试不会成问题了。神经解剖过了,二年级就天下太平。三年級一过,以后进入临床就好混了。七年念完,汽車、洋房便都有了……他愈想愈开心,像是已触及那企盼已久的远景似的。不知不觉间,小孩的脑子已被余卫平吃个精光。余卫平心中一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实在是对不起,全被我吃光了,这可怎么办好!”主人夫妇的脸上一点也没有不快的表情,女人笑呵呵的说:“没关系,还有很多。”还有很多?余卫平这才注意到她们一再提及的这句话,他有些不解:“难道……你们不只一个孩子?”男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那你们为什么说……还有很多?”余卫平感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头。忽然,房间的灯光一下子暗下来,男子指了指余卫平的头,阴恻恻的说:“你吃光了我小孩的脑子,我没办法向领导交代,自然是拿你的脑子充数了。”这时就听女人怪笑起来:“同学,交出你的脑子,交出你的……”余卫平向女人瞧去,不禁毛发直竖,只见那女人头发披散,脸色慘白,嘴巴血红,露出一口獠牙,里拿着锯子正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余卫平大叫一声,昏死过去。“什么事?什么事?”余卫平睁开眼,蔡舟站在他的面前,他的左边,摆着一大叠讲义,右边的搪瓷盘里,堆着一大堆人脑切片。“你刚才大叫一声,吓死人了,到底做了什么恶梦?”蔡舟一脸关切的问。余卫平终于回过神來,原来是南柯一梦。时间宝贵,他不愿多说,揉揉眼睛,搖搖头,又看起书來。“噹、噹……”挂钟敲了四下,已经是凌晨四时了。这时,蔡舟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夹起讲义转身朝门口走去。余卫平急忙问:“你不复习了?”蔡舟摆了摆手说:“困死了,回去补个觉。”快要出门的时候,蔡舟忽然回头说:“下次吃脑子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余卫平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1200字以上
-
蒸脑余卫平将手中那张看了半天的报纸扔还给蔡舟,蔡舟笑嘻嘻的说:“怎么样?那个叫倪小萍的声讯小姐死得真够恐怖的吧?”余卫平摘下眼镜揉着发红的眼睛,嘴里满不在乎的说:“还是算了吧!这也叫恐怖?三年前,有人在解剖室里被死人扇了一巴掌,结果被吓疯的事,那才真的够恐怖呢,据说那个尸体是……”“嘘——小声点,这件事校长不是说谁都不许提吗?小心被别人打小报告!”蔡舟以手为刀,在脖子上一斩,做了个“杀”的动作。余卫平和蔡舟鬼鬼祟祟的朝食堂四周看了看,紧扒了两口饭,然后捧着厚厚的讲义溜出了食堂。余卫平和蔡舟是X医大的大一学生,同时又是老乡,还住在同一个寝室,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几乎形影不离。但这并不表明余卫平对蔡舟没有看法,蔡舟谨小慎微的作风非常的令余卫平不以为然。余卫平的近视眼本来只有三百多度,上了一个学期的人体解剖,用功读书加上福尔马林熏的,已经增加到六百多度了。这学期又有一门重头课——神经解剖学,弄得他昏昏沉沉、叫苦不迭,连陪女朋友下趟馆子、看场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明天神经解剖要月考,余卫平和蔡舟吃完了晚饭,和同组的几位同学结伴来到实验室。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到了,余卫平这一组来得算是晚的。“今天挑灯夜战如何?”蔡舟提议。余卫平点点头,心想:不挑灯夜战怎么办?上次月考临时抱佛脚,结果才得了56分,这次要是再考砸了就完蛋了!想到这,他戴上橡皮手套,从一个大玻璃罐里,把分配给他们那组的人脑小心翼翼的捧出来,一股呛人的福尔马林气味冲入他的鼻子、眼睛,熏得他眼泪鼻涕齐流。蔡舟早在水槽里接满了水,余卫平把那颗人脑捧到水槽里,涮了涮,又扭开水龙头冲了一下,把深藏在褶皱里的福尔马林冲干净,这才把它摆在旁边的一个长方形的搪瓷盘子里。“瞧瞧你的眼睛,跟烂桃似的,快处理一下,我端回去好了,同学们都等着呢。”看着余卫平的眼睛被呛得睁不开,蔡舟好心的把盘子接过来。余卫平本不想交给他,但眼睛实在难受,只好松手。蔡舟端着盘子走了,余卫平靠着墙,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和鼻涕,闭眼休息了一下,这才好过些。这学期已经好多了,他回想起上学期上人体解剖课时的情景。一掀开覆盖在尸体上的塑料布,一股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冲出来。几十个人围着一具尸体,气味散不开。余卫平看一会儿,就得跑到窗口透透气。这门课的教授又是个老古董,解剖尸体时不许戴手套,说那样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肌肉的构造,还特意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几位解剖大师,说他们从不戴手套!这都哪跟哪啊?结果弄得一双手直脱皮。到了期末,一具原本完整的尸体被切割成了一堆碎肉,只剩下脑子没有动过。最后一堂课时,助教示范从脑壳里取出脑子给大家看。助教的胆子可真够大的,把那颗已割得稀烂的人头从脖子上“呼噜呼噜”的切下来,刚把它放在大搪瓷盘上,有个女生就被吓昏了过去。助教没有理会,他一手按住头,一手握着解剖刀,围着耳朵以上的部位一划,头皮就切开了。尸体被福尔马林泡久了,像腌制的蜡肉一样,肉质坚硬,助教一面割,一面撕,嘴里还不停的唠叨:“这皮可真硬!”废了好大劲儿他才把头皮剥下来。这时就听见“噗通、噗通”两声,又有两个女生昏了过去。助教把头皮扔到一旁,拿起电锯,围着切痕锯起来,刺耳的“嗡嗡”声听得人头皮发麻。锯了一圈,用刀尖一撬,头盖骨便“啪”的一声砸在地板上,像驼螺似的转起来。接着,助教按照一定程序把脑子取出来,展示给同学看。余卫平忽听身后“哇”的一声,紧接着感到后背和脖颈一片湿滑,急忙回头,却是蔡舟忍不住吐了他一身。示范完毕后,各组自己动手,把面前尸体的脑子取出来,取得好坏要打分数。余卫平手巧,他们这组由他主刀,取得了不错的分数,还受到了助教的夸奖。脑子取出后,放在一个大玻璃罐里,加上20%的福尔马林,贴上标签,写明组别,留着下学期上神经解剖学时用。同组的同学几乎都到了。一组只有一个人脑,实在是狼多肉少。所幸高年级的学长们解剖过的脑子都留了下来,一罐罐的摆在架子上供后来者参考。余卫平有些不高兴,自己拿的,却被蔡舟他们捷足先登。没法子,谁让自己眼睛不争气呢!只好到架上搬下两个罐子,一罐是水平方向切的,一罐是前后纵切的。余卫平把罐里的脑子捞出来,盛在盘子里,打开讲义和图谱,结合实物仔细观察起来。这些脑切片每一片都有普通饼干薄厚,颜色有点像他前天吃过的白切羊肝。余卫平把切片一片片叠起来,叠成一个脑子,然后再一片片打开,一面看,一面默想着各部分的关系。余卫平看一会儿,就端到水槽里去冲一下,样福尔马林的气味会淡些,就这样反反复复,转眼间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很多同学回寝室睡觉去了,蔡舟非要拉着余卫平去吃消夜,他不愿浪时间,让蔡舟自己去,然后洗洗左手,书包里摸出两个中午吃剩的肉包子,一面吃一面用右手翻动着脑切片。包子面皮虽然坚硬,但肉陷儿却很香,余卫平胡乱几口就吃光了。实验室里悄悄的,偶然有低声的讨论声。余卫平念书喜自己念,不喜欢和人讨论,他坐在一个角落里,背靠著墙。墙上有一幅巨型人体骨骼挂图,比例比真人还大。余卫平抬头看看挂图,图中的骷髅就像在对着他笑似的。左边是一排木柜,里面放着一罐罐内脏标本。右边靠墙的架子上,摆着一泡在药水中的人头。那人头也像是在朝他冷笑:明天考不出来看你怎么办?一想到明天的考,余卫平赶紧低下头来,照着图谱按图索骥。实验室里那座老式大钟“、……”的敲了十二下以后,同学们已经没剩下几个了。余卫平不为所动,决定战到天明。到了午夜两点,实验室里只剩下七、八个人。余卫平强打着精神,继续撑下去,但看着看着,心神渐渐恍惚了起来。同学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都走光了,余卫平猛的抬起头,发现实验室中只剩下他一个人,该死的蔡舟竟然吃了那么久!也许早就回寝室了吧?他有点害怕,想离开,但一想到明天的考试,又舍不得走。“怕什么?那些尸体都被割碎了还有什么好怕的?那些脑子还会咬我不成?”余卫平为自己打着气。但在同学们中所流传的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又涌上心头:有位同学在解剖室开夜车,尸体忽然挥起右手,“啪”的一声扇了他一个耳光,这个同学当时就吓疯了!挣扎了一阵子,心神愈来愈不安。良久,良久,余卫平才下定心,把脑子倒回玻璃罐里,夹着厚厚的讲义,走向门口。“咔、咔”大门怎么开不开了?“咔、咔”糟糕!门在外面反锁了!门打不开,余卫平顿时慌了。“走後好了!”实验室的后门通到停尸间,那里有一扇门通到外面。余卫平越过一排排的解剖台,脚不沾地的奔到后门,握紧门把手,心“怦怦”的跳,一扭,还好,门开了。停尸间里有一股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熏得余卫平眼泪鼻涕齐流。绕过两个浸泡尸体的大水泥糟,打开外门,余卫平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看看天色,阴沉沉的,不见星月,雾气很重,朦朦胧胧。余卫平回头看看实验室,不禁又为明天的考试担心起。“还看好,怎么办?”想回实验室,但又有伴,犹豫了片刻,只得叹了口气,朝寝室走去。雾似乎愈愈浓,连路灯的光晕都被遮住了。走着、走着,迎面一个人从雾气中闪了出来。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在外面瞎逛?不会是遇到坏人了吧?余卫平心里狐疑不定,时刻为逃跑做准备。走近一看,原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你是不是刚从解剖室里出?”那男子问。余卫平打量他一下,见他西笔挺,一副绅士派头,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地。余卫平点点头,算是回答了他的问话。“你剥过人脑有?”男子又问。余卫平点点头头,心里却暗自奇怪,这人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唉呀!那可太好了!”男子的一双小眼睛中露出喜色,“我想请你帮个忙,一个小忙,不知道可不可以?”“什么事?你说吧。”“唔,是这样的……”来人压低了声音说:“我的顶头上司有一天对我说,他什么肉都吃过,可就是吃过人肉,我就把自己的小孩杀了,煮了一碗给他吃,他吃完后,赞不绝口,说他还想尝尝人脑是什么味道。哎!想不到人脑那么难剥,所以嘛……”“你想找我你剥人脑!?”余卫平打断他的话。男子点头。余卫平望望那人,心想:真是人心不古,为了讨好上司,竟然连自己的小孩也杀了。看他一副绅士派头,想到肚子里的是狼心狗肺。但转念一想,反正人又不是我杀的,何不利用个机会复习复习,好应付明天的考试!想到这里,就答应下。男子领着余卫平,曲曲折折,来到一座大院落前。男子按一下门铃,大门“吱——呀”一声开了,应门的是一妖里妖气的女人。怪不得会把自己的小孩杀了,这女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余卫平心里这样想着,但脚下并未停步。三个人进入房,男子对女人耳语几句,女人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冰箱,捧出一颗小孩头来。余卫平想,做解剖时,尸体都是用福尔马林泡硬了的,脑子也泡得像豆腐干。泡福尔马林以前,脑子嫩得像豆腐脑,是办法剥的。“何不先蒸熟了再剥?”余卫平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主人夫妇连连称好,一齐动手准备瓦斯炉,架上蒸锅,把小孩头放在锅里,放上些豆油葱姜佐料,扭大了火,“咕嘟咕嘟”的蒸起来。趁着还蒸熟,余卫平又让两口子准备好锯子、水果刀等器具。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一股肉香飘出来,约莫着应该蒸透了吧?主人夫妇把小孩头从蒸锅里端出来,交给余卫平。余卫平懒得得自己动手,指导主人夫妇把头骨锯开。即使是小孩头,骨头还未成型,但还是锯了半天。看着她们笨手笨脚的样子,余卫平很不耐烦。锯开后,主人夫妇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余卫平接过来,照着取脑的要领,小心翼翼的把大小脑取出来。蒸过的脑子,像泡过福尔马林一样,也变硬了,但却没有刺鼻的怪味,反而很鲜香。余卫平把脑子放在大盘子里,用水果刀一片片切开,一面切,一面观察,一面吞咽着口水。女人非常善解人意的说:“这位同学一定是饿了吧?要不,吃两片尝尝,反正还有很多,够领导吃的了。”余卫平的肚子的确是饿了,他摸了摸肚皮说:“这怎么好意思呢,毕竟您就一个孩子,脑子还这样小。”男子微笑起来:“吃吧吃吧,还有很多。”这时女人已经取来了一碗调料摆在余卫平面前:“不用客气,就直接用手抓着吃吧。”余卫平真是饿坏了,也不再推辞,直接抓起一片脑子沾着调料吃起来。“唔,您孩子的脑真香!”几片下肚,余卫平有些忘乎所以起来,他一边啃着脑片,一边为主人夫妇讲解人脑的构造。“这是穹窿,这是囊,这是海马(均为脑部构造名称)……”余卫平庆幸自己又有一个复习机会。“有福之人不用忙”,他心里想:看来明天的考试不会成问题了。神经解剖过了,二年级就天下太平。三年一过,以后进入临床就好混了。七年念完,汽、洋房便都有了……他愈想愈开心,像是已触及那企盼已久的远景似的。不知不觉间,小孩的脑子已被余卫平吃个精光。余卫平心中一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实在是对不起,全被我吃光了,这可怎么办好!”主人夫妇的脸上一点也没有不快的表情,女人笑呵呵的说:“没关系,还有很多。”还有很多?余卫平这才注意到她们一再提及的这句话,他有些不解:“难道……你们不只一个孩子?”男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那你们为什么说……还有很多?”余卫平感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头。忽然,房间的灯光一下子暗下来,男子指了指余卫平的头,阴恻恻的说:“你吃光了我小孩的脑子,我没办法向领导交代,自然是拿你的脑子充数了。”这时就听女人怪笑起来:“同学,交出你的脑子,交出你的……”余卫平向女人瞧去,不禁毛发直竖,只见那女人头发披散,脸色白,嘴巴血红,露出一口獠牙,里拿着锯子正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余卫平大叫一声,昏死过去。“什么事?什么事?”余卫平睁开眼,蔡舟站在他的面前,他的左边,摆着一大叠讲义,右边的搪瓷盘里,堆着一大堆人脑切片。“你刚才大叫一声,吓死人了,到底做了什么恶梦?”蔡舟一脸关切的问。余卫平终于回过神,原来是南柯一梦。时间宝贵,他不愿多说,揉揉眼睛,头,又看起书。“、……”挂钟敲了四下,已经是凌晨四时了。这时,蔡舟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夹起讲义转身朝门口走去。余卫平急忙问:“你不复习了?”蔡舟摆了摆手说:“困死了,回去补个觉。”快要出门的时候,蔡舟忽然回头说:“下次吃脑子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余卫平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嵌糕作文嵌糕作文一:嵌糕温岭有一传统早点,那就是手打糕,当地人一般称之为“嵌糕”。就是在鲜蒸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欢的菜肴,是家乡人传统的快餐,比汉堡包好吃几百倍哉!一大早,在小区门口或者背街小巷中,经常可以看见一大堆人围着一个小摊,这就是糕摊。糕摊一般都有一张长桌,桌上一字排开若干个盘子,分别盛着绿豆芽、洋芋头丝、腌菜、辣包菜、油条等料作。卖糕人站在桌前,一手从棉褥下的糕团中抓出一团热气腾腾的白糕,然后像搓衣服一样地在桌板上一揉、一摊,就做成了一个敞篷船外形的兜,然后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从桌前脸盆中以手代筷各撮一点料作排在兜里,像包饺子一样地把底部和两边合拢,一筒嵌糕就成了,再用汤匙舀点汤浇在糕里,使糕吃起来更有味道,也不会口干。桌子的一旁还摆着一个煤炉,上面放一口锅,锅里煮的是猪肉,喜欢在糕里加点肉的人们,就用筷子夹出一块肉来放在砧板上,卖糕人一阵乱刀就砍成了肉末,再包进糕里。当然,加肉是要另外付钱的。糕摊在温岭街头十分常见,但是有名的却只有几处,比如尚书坊、贪吃街的石板屋、文化桥、繁昌小区门前、五角场这些糕摊,在城区是颇有名声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人们往往不惜套远路,也要赶来,因此,这些糕摊都是生意兴垄人满为患,买糕的人往往围着长桌挤成几圈争在温岭,相当于汉堡包在西方,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很受人们的欢迎。很多在外经商办企业、求学打工的温岭人,都十分怀念家乡的嵌糕,有机会回到家,一定要去糕摊打打牙祭,没有机会经常返乡的,还会叫亲戚朋友捎带几筒去以解馋。真可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糕摊前,嵌糕品尝未?”温岭人喜欢嵌糕的情节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嵌糕作文二:嵌糕每一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温岭的特色小吃可不少:泡虾、山粉糊、山粉水圆、麦饼筒、绿豆面……每样都诱人胃口。不过,在温岭最好吃最有名,有“早餐巨头”之称的非“嵌糕”莫属。“嵌糕”就犹如外国的汉堡,是当地的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的食物。“嵌糕”是由鲜年糕里面夹各种料而包制而成。鲜年糕要包成饺子状,这一步也是许多人无法完成的。鲜年糕里的料子很多有米线、绿豆芽、萝卜丝、豆腐干、土豆丝、鸡蛋、油条,还有猪肉,一般按猪肉计价。急着上班赶路的人用塑料袋套一套,边走边吃。不仓促的,还可以在店里的方桌边坐下,让店主盛一碗绿豆面,骨头汤或豆腐生慢慢享用,味道更美!很多在外经商办企业,或求学打工的温岭人,都十分怀念家乡的嵌糕。有机会回家,一定去糕摊打打牙祭,没有机会经常返乡的,还会让亲戚朋友带几筒去解解馋。真可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回糕摊前,嵌糕品尝来?”“嵌糕”已成为了温岭人食品中的文化。有机会,你也来尝尝如何?嵌糕作文三:温岭嵌糕我的家乡是一块宝,无论是风景还是食物都是一绝。这次下面就由我这个吃货,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岭嵌糕吧。温岭嵌糕,也可以叫温岭夹糕,是温岭特有的小吃。作为早餐业的“巨头”,无数温岭人从小吃到大。制作方法是:把一小块年糕用手分两侧按平(这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年糕粘性大,温度高,很多人这一步都不能成功完成),再按个人喜好加入爱吃的菜,就像麦饼筒,通常有炒面,萝卜丝,土豆丝,猪肉等等,通常以猪肉的多少来计价;放好后,接下来的一部由为关键,把年糕粘起来,做成一个花边,类似饺子的形状,如果这一步处理不好的话,年糕很容易散架,再套上个塑料袋,加点猪肉汤就万事OK了,惬意的话还可以来碗豆腐生或者绿豆面,加点肉汤,味道特好!糕摊在温岭街头十分常见,但是有名的却只有几处,比如贪吃街的石板屋、五角场这些糕摊,在城区是颇有名声的。人们往往不惜套远路,也要赶来,因此,这些糕摊都是生意兴垄人满为患,买糕的人往往围着长桌挤成几圈争相购买。现如今温岭嵌糕随着温岭外出商业人士越来越多在很多地方的市场周围都可以看到有些温岭人在哪里买嵌糕的身影而且生意都非常的好。温岭人喜欢嵌糕的情节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光温岭人热爱吃嵌糕,只要吃过嵌糕的人绝大多数都爱吃。因为一桶热嵌糕入胃,一切寒冷烟消云散,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温暖的春天。这就是嵌糕,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美食。嵌糕作文四:第一次吃嵌糕我的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洗碗,第一次乘过山车,第一次接受批评,第一次骂人……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我都尝试过,可是一说到这儿我就想笑,在三年前,我第一次尝试了吃嵌糕,那场面谁看了谁都会觉得经典!三年前,老爸带我去吃嵌糕,我看着他(卖嵌糕的)搓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白糕,使劲把它(白糕)挤扁,挤成了一张糕“饼”!他随手抓了一把面,一把鸡蛋,忽然擦了擦鼻涕,而且是用做嵌糕的那只手,往身上一蹭,又继续做,他做得差不多时,又抹了一把汗,手又直接放到白糕上继续做!呃!看到这儿我就没法再继续看下去了,这实在是太令人感到恶心了,他们还觉得好吃!一把鼻涕一把汗的还敢吃!真是服了他们了!在老爸的逼迫下,我只吃了一口,咸咸的,妈妈呀!我突然醒悟了过来,鼻涕和汗的味道不就是咸咸的啊!想到这儿,我都要吐出来了!结果,老爸还问了一句:“好吃吧?”我撅起了嘴,点点头!这三年,我大概只吃过两次嵌糕吧!虽然味儿挺美,可是我一点儿也不会留恋了!有了这次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经过我不断的努力,我决定要遗忘那些“历史”,买嵌糕时我本人再也不会去了,除非是自己家做的,我只吃现成的!嵌糕作文五:嵌糕一说起吃,大家一定会滔滔不绝地报出一大串菜名。可不管这菜名多么地吸引人,就是没法使我热爱、偏爱。令我热衷的食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嵌糕。嵌糕是一种状似饺子的东西。虽然外面是和饺子一样的白色皮,但是里面不像饺子那样单调。拨开外面那白色的皮,一道“彩虹”跳入你的眼帘。有红红的萝卜,黄黄的土豆,绿绿的青菜,真是五花八门。也许在你的要求下,老板们还会在这中型肥胖的嵌糕中加入油澄澄的灯盏糕、极有嚼头的红烧肉、脆而不腻的油条,使这嵌糕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肥胖者”。让人忍不住就想咬上一口,往往一个嵌糕下肚,就能迅速停止那烦人的“空城计”。买嵌糕只要几个子儿,就能让你吃上个农家菜大综合。当我早早地来到早餐店,原本会以为很少人,但和我想得总不相同。人们被嵌糕的香味从睡梦中给钩了出来,都纷纷来吃嵌糕。“老板,给我一桶嵌糕。”话还只扔出一半,一桶香喷喷、热腾腾的嵌糕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一桶热嵌糕入胃,一切寒冷烟消云散,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温暖的春天。这就是嵌糕,让人难以拒绝的美食。嵌糕作文六:温岭嵌糕与炒菜我在这个暑假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唯独最平常的炒菜没学过。我就想起了我最爱吃的东西之一——温岭嵌糕!它先是一片厚厚的又大的年糕,往上面放上爱吃的菜,再包成一个鼓鼓的钱包状的样子,再把下面捏紧,往里面倒上一小勺红烧肉汤,这样一个美食就出炉了!大口大口地吃,才能吃出它的美味,味道是倍儿香!真是回味无穷!想着要吃。星期六那天,妈妈不上班,在家,于是我就想让外婆准备做嵌糕的材料,我打算和外婆一起做嵌糕。外婆先手把手教我怎么炒肉:第一步在锅里倒上油,开火烧干;第二部第二次倒上油,点起火;油在锅里沸腾开了,不停的冒着小泡泡,像跳起了华尔兹;第三部,把切好的肉片拢到刀上,用手把平铺在刀上的肉片刮倒锅里,分两次入锅;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炒了,等油烟冒上来,用锅铲把锅里聚在一起的肉片尽量分开,炒几下;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白砂糖,再炒几遍;等肉片转色,再围圈倒上料酒,用锅铲翻腾几遍,加上适量的水和老抽,开起大火煮开,我太害怕大火了,一下子躲到了边上。外婆等煮开了,又转到小火,把肉片焖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到了,开了锅盖,肉的香味弥漫开在整个厨房。最后撒上点盐和胡椒粉。小心倒入盘子中,一盆香喷喷的炒肉片就出锅了!外婆准备好别的菜,就可以包嵌糕了!外婆站在我的旁边,让我先把年糕平摊在桌上,然后我先夹了点炒面铺在年糕的中央,又夹了点蔬菜和肉片,就可以包了。外婆先帮我把年糕合拢,再把底部捏紧,最后在最顶部的口上浇了一勺肉汤,我再也忍不住了,马上抢过来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吃的满嘴都是油。我马上要吃完一个了,嘴角上沾满了油,嘴巴边沿上都沾着炒面,妈妈和外婆还有爸爸哈哈大笑,最后我看他们笑,就知道在笑我,我也跟着笑起来……嵌糕作文七:温岭嵌糕说起温岭的特产就是嵌糕了。温岭嵌糕,也可以叫温岭夹糕,是温岭特有的小吃。作为早餐业的巨头,无数人从小吃到大,制作方法是,把一小块年糕用手分两侧按平(这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年糕粘性大,温度高,很多人这一步都不能成功完成),再按个人喜好加嵌糕入爱吃的菜,就像麦饼筒,通常有炒面,萝卜丝,土豆丝,猪肉等等,通常以猪肉的多少来计价,放好后,接下来的一部蔚为关键,把年糕粘起来,做成一个花边,类似饺子的形状,如果这一步处理不好的话,年糕很容易散架,再套上个塑料袋,加点猪肉汤就万事OK了,惬意的话还可以来豌豆腐生或者绿豆面,加点肉汤,味道特好!现如今温岭嵌糕随着温岭外出商业人士越来越多在很多地方的市场周围都可以看到有些温岭人在哪里买嵌糕的身影而且生意都非常的好。想要吃到美食来温岭吧!1200字以上 叙事
-
有关蒸馒头盼望着,盼望着,过年的脚步终于临近了。每家每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和蒸馒头。今天爷爷让我和他一起蒸馒头,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蒸馒头首先是和面和发酵面粉,爷爷扛来一个缸,然后把面粉慢慢倒入缸内。白花花的面粉,如同雪花般飞入了缸内。我忍不住把手伸进去,哇!暖暖的、软软的,真舒服。这时,爷爷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别玩了。先和面吧!我说:好嘞!于是,我负责往面粉里倒水,爷爷搅拌。我一边倒水,爷爷一边搅拌,不一会儿,就把面粉揉在了一起,看着爷爷熟练的在面粉里搅拌,时而搅拌成一个小漩涡;时而搅拌成一个大漩涡;我好想亲手体验一下这种乐趣,忙道:爷爷,歇会儿,让我来吧!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伸入了漩涡中,不好,我的手被漩涡吸进去了,怎么也拔不出来,爷爷看着我的囧样,哈哈大笑。连忙帮忙把我从面粉漩涡里拔了出来,看着双手沾满了湿面粉,我哭笑不得。爷爷问道:还要继续吗?当然。这下我学乖了,学着爷爷的样子,一上一下慢慢搅拌,不一会儿,我就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疼,手发麻了,心里想道:看似容易的活,干起来怎么那么费劲啊!幸好这时爷爷又过来一起帮忙,在我们两个齐心协力下终于把和面搞定了。又加入了发酵粉。经过漫长的3个小时,面粉终于发酵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拉着爷爷来到缸前看看发酵完的面粉长得啥模样,一看,哈哈!缸里的面团像打了增肥剂似的发了大半缸,爷爷笑眯眯的说:豆豆,来年我们日子红火了。我说:为什么,爷爷指了指发酵的面道,过年蒸馒头的面发酵好坏就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发酵的越好将会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而蒸馒头的蒸象征蒸蒸日上的意思。我似懂非懂的连连点头,爷爷接着道:你知道馒头为什么做成圆形吗?我知道,是表示团团圆圆,对了,也就是说,过年了家人一起团聚的意思。看来蒸馒头的学问还真不少呢?好了,我们开始做馒头吧!爷爷把发酵好的面撕揉成一个个馒头胚子,然后三下五除二的揉揉捏捏,放进馅,就做成了馒头。我也跟着学了起来,用手轻轻拽起发酵面,没有想到,这个面好像跟我有仇似的,像牛皮糖一样沾在我手上,不听使唤,我越使劲它越来劲,还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好像对我说:小朋友,别挠我了,我怕痒。爷爷看着我,笑着说:你手上要沾点干面粉,然后去抓,就不会沾手了。唉!早说啊!然后我学着爷爷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做了起来,然后把馒头胚子在手间一揉一搓,一捏一按再放进馒头馅,就这样一个馒头在我手上诞生了。虽然样子有点丑陋,但经过我用心摸索,细心讨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做出了一个个标准的馒头。最后就剩蒸馒头了,爷爷在锅里添好水,然后手脚麻利的把一个个馒头均匀的放进蒸笼里,盖上笼罩。然后点火开始烧,爷爷告诉我,要想蒸出的馒头好吃,就得烧柴火,而且要旺火,不能停,啊!烧火还有说道,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啊!经过锅膛里熊熊烈火的猛烧,二十五分钟后馒头终于要出笼了,此时,锅中飘出缕缕清香,屋里热气腾腾,打开笼罩,一个个馒头像白白胖胖的娃娃在热气蒸腾间若隐若现,可爱极了,馋得我直流口水。这时,爷爷高喊道:落笼了,快来帮忙,要不然时间过了就会容易粘皮,于是我顾不上欣赏馒头,和爷爷,奶奶一起忙乎起来。终于可以吃到亲手做的馒头了,我连忙拿起一个甜馒头,也顾不上烫咬下去就一大口,哇!太好吃了!又香又甜,接着,我又狼吞虎咽地吃下三个大馒头,心里乐开了花。啊!今天学蒸馒头不但让我长了很多见识,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