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囊,需宽备窄用_1200字1200字以上

人生行囊,需宽备窄用_12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时值盛夏,在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后,我们即将进入大学。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么,旅程行囊中要装的即是我们所准备的东西。站在这个时间节点翻检它们,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我们很快就会用到,有些暂时用不上,有些想用还未曾准备,还有些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那么,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整理自己的行囊,才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旅程?我认为,人生行囊,需宽备窄用。  对即将踏上大学生活的我们而言,行囊中有很多东西很快就会用到,比如在中学阶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培养的学习能力以及坚强意志。大学的专业课程是建立在中学学科课程基础之上的,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以经济学为基础,而经济学则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工具建造模型,高中时期的数学带来的数理思维就会在学习经济学时发挥作用;而管理学归根结底是西方的舶来品,要想吸收原汁原味的管理思想,好的外语能力必不可少。大学阶段自主学习的时间更为充裕,老师并不像高中阶段那样面面俱到,这时中学阶段培养的学习能力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学习更加自由,诱惑也多,中学阶段培养的坚强意志会帮助我们明确目标,抵御诱惑,驶向理想的彼岸。  行囊中的有些东西或许我们暂时用不上。比如说中学阶段所学习的与大学专业关联并不密切的某些学科知识。如果你是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基本就和数学告别了,高中学过的函数、向量、解析几何等等数学知识也可能会逐渐淡忘。但是暂时用不上就等于永远用不上吗?显然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些知识到了一定阶段依然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大学毕业择业时,即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中都有数学题目。数学题目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和事业考试中脱颖而出。而几乎每个人未来都会为人父母。将来孩子上学也一定会学到数学、英语知识,如果家长对数学和英语知识有所了解,自然有利于辅导孩子完成功课。  行囊中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想用但是没准备的。比如说人生经验。人不可能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青春的经验。与初高中阶段不同,大学阶段对于一个人能力评价更加综合。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新标准,对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我们这些准大学生们而言还懵懵懂懂。我们现有的社会经验、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对于每个准大学生而言,要明确有哪些东西是想用而没有准备的,积极想办法去准备,同时不要抱着自卑的态度责怪自己,要允许自己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犯错误,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才有了在行囊中收获经验的可能。  行囊中的另外一些东西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比如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让我们这些准大学生意识到报效父母的必要,这激励着我们中的许多人自立自强,努力学习;再比如,始终保有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和对法律的敬畏,会使我们做事情不忘分寸和底线,不越雷池一步,远离危险处境,收获美好的人生。  人生行囊中该装些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行囊中的东西是我们面对生活、解决困难的法宝。所以,无论一个人的行囊里装了什么,都需要拥有防患于未然的人生态度和厚积薄发的人生信条。“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人生行囊,需宽备窄用。

心存玫瑰,生活吐芳_600字

600字 高三

民国时期的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群牛羊在吃草,而有一只羊不吃草,它盯着花然后变成了哲学家。故事虽短却生动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精神享受至高无价,灵魂上的富足能使生活花香四溢。  穆罕默德曾说: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要用一块换取水仙花。这样的人生态度恰到好处,一块面包填饱肚子,另一块丰富灵魂,美好的生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现在有些人奔忙在事业的跑道上,为了高额薪水、年终奖金披星戴月,甚至一日三餐都是随便将就,根本没有时间留给自己放松心情。静坐下来品杯茶读本书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当银行卡上的数字越来越大,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在一天天溃烂,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同情的。  在心里开辟一座花园,生活才能由内而外散发着芳香。陕西农民谢万清喜好摄影农闲时候他还办过自己的影展。虽然村里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但他说这是精神上的享受。正如苏轼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没有什么能阻挡追求精神享受的脚步,永远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生活就会花香弥漫。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的一首小诗绝美精致,生活的情致就如同拉萨的云一样洁白无瑕,令人心旷神怡。精神的意趣还是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还是三毛以梦为马,执鞭天涯的执着追求。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与其在世苟活千年,不如纵情放歌一日。让我们跟随灵魂的脚步,在心灵的净土上开辟自己的玫瑰园,去享受生活的甜蜜与馨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