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苦难1200字以上

面对苦难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做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 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总是完全消极的吗?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 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不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多数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外部世界上。我们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工作、交际和娱乐,难得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也难得有时间想一想人生。可是,当我们遭到厄运时,我们忙碌的身子停了下来。厄运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眼光。古罗马哲学家认为逆境启迪智慧,佛教把对苦难的认识看做觉悟的起点,都自有其深刻之处。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当然,我们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红尘。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 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委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人生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譬 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根本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去。但是,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可能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这意义几乎唯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名叫弗兰克的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凡是被关进这个集中营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等待着他们的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确实都遭到了这种厄运。但弗兰克极其偶然地活了下来,他写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讲他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和思考。在几乎必死的前景下,他之所以没有被集中营里非人的苦难摧毁,正是因为他从承受苦难的方式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说得好: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终归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成就。

面对诱惑,学会拒绝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人生,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人都有欲望,无论是生理、心理的、身体的、精神的,种种这些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而有诱惑就必有欲望,它们就如孪生兄弟,形影不离。面对同样的诱惑,每个人的人生却是不一样的,人生的成败无非就是看你对诱惑有没有足够的定力和特有的洒脱。当你诱而不惑时,那是催人向上的诱惑,当你诱而被惑时,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毁了自己。

人类是占有欲很强的动物,因为私心,因为有太多的不满足,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的新鲜事物,从小到大,我们的人生都充满了各种诱惑。不管你承认与否,你的所作所为都有一定的诱因,只不过你没有发觉而已。

荀子说:“人生而有欲。”人有七情六欲,有环境、性格、家人、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不同的个人欲望,也正是因为有欲望,才会去为之奋斗,才会进步,但这不等于欲望可以无度。对人来说,诱惑就如一坛美味甘醇的美酒,尝一口,美味无比,再尝一口还是清凉爽口,再喝一口,就会为之神魂颠倒,在自己喝得酩酊大醉,迷迷糊糊时,就会陷入美丽而又深不可测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诱惑,又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你为她迷人微笑而痴迷的时候,她已把长刀刺向你。纵观古今,因不能节制欲望而身败名裂,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人不胜枚举。

人生在世,处处隐藏着诱惑,诱惑是某种事物、某种场景、某种意识形态触动了自己那根敏感的神经后,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短暂的快感的毒药。诱惑不过是你眼前的海市蜃楼,当你沉浸于得到小利而沾沾自喜的境界时,祸患也就趁虚而入,侵入你的五脏六腑,你将会为这昙花一现的拥有付出沉重的代价。

诱惑的力量是无法言语的,它可以让人丧心病狂,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害他人性命。面对一个馒头,两个人可以分而食之,而面对金钱的诱惑,却勾心斗角,争个你死我活,断送自己的性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面对很多诱惑:炎炎夏日,冰橱里琳琅满目的冰激凌是一种诱惑;商场中,各式各样的服装是一种诱惑;官场上,炙手可热的权力是一种诱惑;而对他人拥有的车、房、钱,更是一种诱惑……

而金钱产生的诱惑,使多少达官贵人锒铛入狱,多少人丢了性命;美色的诱惑,使多少人不顾廉耻,不顾人伦,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权利的诱惑,使多少人挖空心思布设陷阱,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私利。诱惑能使人失去自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生活水平的深渊中。诱惑如恶魔,撕扯着人原本纯真的心灵;诱惑又如毒药,湮灭着人的灵魂;诱惑更如巨狮,吞噬着人和生命,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落得鸡飞蛋打的结果。

生活因为有了遗憾才会完美。诱惑,来源我们的内心,来源我们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物欲的追求和贪婪,但这样的追逐何时是个头,不如满足于自己所得,珍惜已有,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不因受他人的诱惑而痛苦,不被外界的诱惑左右自己的思想,固守做人的原则,守住心灵的防线,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才有意义,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英国的莫尔说过:“人这一生最艰难的就是选择。”对一件东西的肯定就是对另一件东西的否定,选择就表明你必须放弃一样。在一粒芝麻与一个西瓜之间,你一定明白什么是明智的选择,但面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诱惑,我们也只能做两件事,一是接受,二是拒绝。接受了是一个结果,拒绝了就是另外一种结果。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各种诱惑,我们也要学会对诱惑说不,远离危险!

在悬崖旁边有一堆黄金,很危险,想要得到黄金,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可能,但如果能拿到黄金,就衣食无忧。第一种人是面对诱惑。铤而走险,以侥幸的心理去取黄金;第二种人会想到危险,但还是有想去试试的心理;第三种人会远离悬崖,而且是越远越好,不去想那天上掉下馅饼的好处。但古往今来,诱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克制欲望、抵抗诱惑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夏娃因挡不住苹果的诱惑,被逐出了伊甸园;和珅因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成了人人唾骂的大贪官;商纣王因挡不住酒池肉林的诱惑丢失了大好江山;吕布因抵挡不住美女的诱惑,最终落了个英年早逝的下场。诱惑是心灵深处最黑暗的魔鬼,一旦被触及,如控制不好,就无法摆脱,无法压抑,更无法抗拒,只得变成它的奴隶。但反过来想其实诱惑的恶果是自己给自己的,面对金钱,有视财如命,永不满足,也有视其如粪土,懂得去布施,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其对诱惑的选择。生活中确有不少人为祖国、社会的利益拒绝诱惑,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是诱惑不够大吗?不是,他们在诱惑、不安、烦恼中冷静,在动摇、坚定、平衡中成长,他们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处理诱惑与欲望,朝着自己人生的伟大目标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能让自己平稳而幸福、成功的路。

在布满了诱惑的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拒绝,远离诱惑。轻轻吹一口气,让它离你而去,你才会快乐,才会轻松,才能平安。古人云:“知足常驻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把握自己的欲望,给自己一份安宁,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就能在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诱惑的面前保住自己心灵的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