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报刊亭
报刊亭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爸爸会在报刊亭买份报纸来读。而今报刊亭要拆除我认为并非坏处。
如今的报刊亭已经不如多年前那般景气,时代的进步,让很多报刊亭都“失业”了。大家都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比如报刊亭电子产品明显占上风。很多报刊亭不能通过卖报刊亭而离开市场。虽说拆除报刊亭听申请很残暴但这却是无奈之举。拆除报刊亭是迟早的事。如果报刊迟迟不拆有可能影响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报刊与现在的经济也产生冲突,一方面是蒸蒸日上的互联网商业,一方面是逐渐销声匿迹的报刊亭,毋庸置疑选择互联网商业。而报刊亭因为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理应拆除。
有的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些年龄大文化低的人,没了报刊就难以生存。我认为有报刊也不一定能让他们好好生存,报刊亭的经营远不如小卖部来的方便。如今经营报刊亭的很多都是靠“副业”生存,而并非靠卖报纸生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舍报刊亭而取小卖部呢?从经济利益角度讲报刊亭的价值并不高,这不有什么理由让靠报刊亭生活的人继续苦守经济价值低于小卖部的报刊亭呢?
也有人说做人哪能如此肤浅,报刊亭是文化理因被保留。我并不否认报刊亭的文化价值,但这并不能作为理由,报刊亭的真正文化价值在于它能给人方便的获取知识,而当这价值不存在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保留下来,在每一座城市中大型图书馆和小型书店,也许以前报刊亭还能与他们并肩,而如今的报刊亭却不能。从文化价值来说图书馆、书店比报刊亭高很多,能从报刊亭上买报刊、书籍的人少之又少,这让报刊亭如何反败为胜?又加上报刊亭规模小,书籍也少,报刊也少,胜率更低了。
在经济利益方面报刊亭比不过小卖部,在文化价值上,报刊亭又赢不过书店、图书馆,那保留这报刊亭的理由就没有了。而如果将报刊亭拆除了能让城市更加规范利于管理。还能促进经济产业转型,何乐而不为?所以我认为拆除报刊亭是有利的。
遵守规则敬畏规则
规则无处不在,正所谓: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秩序。
在一次工作中,周总理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时间地图和其它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他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遵守规则。”
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取决于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在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了一条大鱼,父子俩很高兴,突然,父亲看了一眼手表,严肃的对孩子说:“现在已经四点二十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回了河里。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遵守规则就是遵守自然。
相关推荐
-
亭亭复亭亭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眼前飘过一群身着青色百褶罗裙、腰间系着一根金丝线绣成的束腰、穿一双明艳粉红绣鞋的女子。她们低头间有着含羞;抬间间有着风情。安静时如幽兰之姿、有一种超然尘世的神情,她们幽静的与木桥相依伴;舞动时如鸿羽飘旋、明眸顾盼的神情,曼妙风情点亮碧水蓝天。空气中到处流淌着她们的清香,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她们是谁?是人间不食烟火的女子吗?是尘缘未了、情爱未断、落入凡尘的仙女吗?世间会有美丽娴静、清丽超俗的女子,可在她们的面容上依然还能寻到一丝世间的尘气。世间会有容貌绝色,如同仙女一样的女子,可她们倩影始终还差几分仙逸之气。世间的女子怎么能够比上她们?她们到底是谁?春天花儿喜欢绽放。桃花可以在一夜间烂漫,盛开在塘边、在斜坡、在路上甚至在你家的庭院前,大胆张扬着她的明艳、妩媚,妩媚中带着几分妖邪之气。几分妩媚、几分妖邪就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目光,连风流英俊的才子崔护都没有逃过桃花的妖艳,结了一段桃花缘,更是误了功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也可以一夜绽放,梨花依然也可以象桃花一样开得喧闹、开得纷杂。一点、二点、三四点连不知名的小花都可以在春天开得惹人怜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花在春天都有着一张明艳、妖媚的面容。荷花在春天只会悠闲的打开她的心事,就算身边桃花再艳、梨花再美,丝毫都不会影响她的心绪。在春天她将心事慢慢发芽,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开得飘逸、开得纤尘、开得孤傲。当春天花儿生命殆尽时,属于荷的花季就到了!夏是炎热、浮澡的,可荷花依然开得那么静谥。满眼碧绿,点点粉红、阵阵青烟,缕缕幽香。荷就这样亮相于夏日中,唤起人们的暇想。一池夏荷就是一幅中国写意花卉画:笔墨灵动、细腻传神,画风恬静淡泊,意境悠远。一池夏荷就是一曲中国丝竹民乐:池边柳树丛中的鸟鸣;池中的蛙声;徐徐清风似柔柔之手拨动青梗的声音;采莲少女坐在船间穿行荷叶间摇桨的声音;石桥上翩翩男子悠扬的笛声;偶尔有斑驳的月光拂过荷叶跳出了几个更动人的音符。一池夏荷就是一段中国汉唐古典舞:池中风姿绰约的人影、气韵流畅的风影、若实若虚的月影,引得无数众人感叹、赞许不绝。荷花凭借她的风姿自古以来得到了多少名人雅士们的青睐与赞颂,所以我一直不敢用笔墨去赞荷的风姿、颂荷的纯洁。从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离骚》;从汉乐府《江南曲》到南朝萧衍的《夏歌》都载入了关于荷的诗词。进入隋以后荷文化逐步进入了兴盛时期,咏荷诗词俯拾即是。众人皆知的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千古难求的咏荷佳作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到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们把不同时期、不同姿态、不同感悟的荷带进我们的视野。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环境就会开出不一样的荷,不一样的赏荷者自然就会在心中开出不一样的荷。我依然清晰的记着:江南西子湖畔的荷。我始终认为江南的荷是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或许因为江南独有的水榭楼亭、黛瓦青墙、长街曲院就让江南的荷花蕴藏了无限的心事。那怕只是一荷一叶这样的轻描淡写,依然也能把荷的风骨诠释的淋漓尽致。西子湖畔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画面,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景致,在西子湖畔中到处可以捕捉。江南的一抹抹烟雨也能唤醒荷的一段段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碎成一湖青荷。江南的一抹抹烟雨就把荷的爱情系在了西子湖畔,一系就是千年。纵然一系千年,荷却愿永远沉醉在西子湖畔不愿醒来,江南的风情这一刻也就停留在了这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也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池亭亭夏荷,一池亭亭秀莲,一池亭亭西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亭亭复亭亭写景作文:亭亭复亭亭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眼前飘过一群身着青色百褶罗裙、腰间系着一根金丝线绣成的束腰、穿一双明艳粉红绣鞋的女子。她们低头间有着含羞;抬间间有着风情。安静时如幽兰之姿、有一种超然尘世的神情,她们幽静的与木桥相依伴;舞动时如鸿羽飘旋、明眸顾盼的神情,曼妙风情点亮碧水蓝天。空气中到处流淌着她们的清香,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她们是谁?是人间不食烟火的女子吗?是尘缘未了、情爱未断、落入凡尘的仙女吗?世间会有美丽娴静、清丽超俗的女子,可在她们的面容上依然还能寻到一丝世间的尘气。世间会有容貌绝色,如同仙女一样的女子,可她们倩影始终还差几分仙逸之气。世间的女子怎么能够比上她们?她们到底是谁?春天花儿喜欢绽放。桃花可以在一夜间烂漫,盛开在塘边、在斜坡、在路上甚至在你家的庭院前,大胆张扬着她的明艳、妩媚,妩媚中带着几分妖邪之气。几分妩媚、几分妖邪就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目光,连风流英俊的才子崔护都没有逃过桃花的妖艳,结了一段桃花缘,更是误了功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也可以一夜绽放,梨花依然也可以象桃花一样开得喧闹、开得纷杂。一点、二点、三四点连不知名的小花都可以在春天开得惹人怜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花在春天都有着一张明艳、妖媚的面容。荷花在春天只会悠闲的打开她的心事,就算身边桃花再艳、梨花再美,丝毫都不会影响她的心绪。在春天她将心事慢慢发芽,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开得飘逸、开得纤尘、开得孤傲。当春天花儿生命殆尽时,属于荷的花季就到了!夏是炎热、浮澡的,可荷花依然开得那么静谥。满眼碧绿,点点粉红、阵阵青烟,缕缕幽香。荷就这样亮相于夏日中,唤起人们的暇想。一池夏荷就是一幅中国写意花卉画:笔墨灵动、细腻传神,画风恬静淡泊,意境悠远。一池夏荷就是一曲中国丝竹民乐:池边柳树丛中的鸟鸣;池中的蛙声;徐徐清风似柔柔之手拨动青梗的声音;采莲少女坐在船间穿行荷叶间摇桨的声音;石桥上翩翩男子悠扬的笛声;偶尔有斑驳的月光拂过荷叶跳出了几个更动人的音符。一池夏荷就是一段中国汉唐古典舞:池中风姿绰约的人影、气韵流畅的风影、若实若虚的月影,引得无数众人感叹、赞许不绝。荷花凭借她的风姿自古以来得到了多少名人雅士们的青睐与赞颂,所以我一直不敢用笔墨去赞荷的风姿、颂荷的纯洁。从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离骚》;从汉乐府《江南曲》到南朝萧衍的《夏歌》都载入了关于荷的诗词。进入隋以后荷文化逐步进入了兴盛时期,咏荷诗词俯拾即是。众人皆知的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千古难求的咏荷佳作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到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们把不同时期、不同姿态、不同感悟的荷带进我们的视野。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环境就会开出不一样的荷,不一样的赏荷者自然就会在心中开出不一样的荷。我依然清晰的记着:江南西子湖畔的荷。我始终认为江南的荷是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或许因为江南独有的水榭楼亭、黛瓦青墙、长街曲院就让江南的荷花蕴藏了无限的心事。那怕只是一荷一叶这样的轻描淡写,依然也能把荷的风骨诠释的淋漓尽致。西子湖畔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画面,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景致,在西子湖畔中到处可以捕捉。江南的一抹抹烟雨也能唤醒荷的一段段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碎成一湖青荷。江南的一抹抹烟雨就把荷的爱情系在了西子湖畔,一系就是千年。纵然一系千年,荷却愿永远沉醉在西子湖畔不愿醒来,江南的风情这一刻也就停留在了这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也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池亭亭夏荷,一池亭亭秀莲,一池亭亭西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兰亭兰亭,因王羲之的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也因为学习过《兰亭集序》的缘故,所以对兰亭有一种别样的期待。走进兰亭,似乎每个人都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了,这是艺术的世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气糅合出艺术的元素,让我们的心沉静了下来。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的竹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高耸挺拔,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一进兰亭就看见鹅池,因王羲之爱鹅的缘故,所以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写。今天的鹅池里几只白鹅昂首惬意,让人不禁联想当年的情景。王羲之用简约直接的方式记述“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那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会。来到“曲水流殇”,感受王羲之所写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景色。王羲之与友人共41人会聚兰亭,饮酒赋诗,名抒怀抱,大家把诗文汇集之后,公推王羲之写一序文,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即兴挥洒,写下了这篇序,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临近这里,仿佛可以穿过悠长的历史一睹当年这里的盛状。徜徉在竹林深处,蜿蜒水岸,依稀还能寻觅到当年的痕迹,装着米酒的殇杯顺水而下,被诗人拾起,一饮而尽,并兴赋一首诗词。在微醺的春风里,山水和笔墨一齐沉醉。众人在这里挥洒笔墨后,兰亭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历史气质。日月更迭,而山水依旧,兰亭依旧,连同当年的修禊雅事也传承至今。身处这里的每个人都被艺术气息的感染,跃跃欲试用毛笔书写。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最终唐太宗改为智取,派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和尚接近,寻机取得了《兰亭集序》。取得后,唐太宗令当时的书法名家临摹数本。也正因为这样,现在的我们能看到与真迹相似的仿本,从中领会到它的风姿和神采。兰亭给人以咏史怀古、游目骋怀之感,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感悟。身处此处,暂时放下那些俗世的烦恼吧,平心静气,屏息凝神,拂去风尘仆仆,静心于此。10月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900字 高三 叙事
-
长亭送别秋风萧瑟,扬起落地残花雁阵南飞,谱奏一曲离殇黯然销魂,唯有别时柳丝纤长,却无法系住载你远行的马儿疏影斜林,亦挂不住徐徐下落的红日想那秦淮河畔,最是成双成对看如今衰柳长堤,萋萋满别情我恨,恨达达的马蹄声踏碎这一世情缘我怨,怨天人不得相守共婵娟闻君“珍重”,人比黄花瘦明日,谁烧高烛照红妆锦绣仕途,金榜题名,不过虚妄只愿与君比翼连枝互诉衷肠人生路漫漫,花容为君减只恐君离去,拆泪成两行胭脂泪,留人醉几时能与君重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呈贡一中高三:何淑媛200字 高三 抒情散文
-
逢归宿亭行至半山昏觉倦,慵步寻石且借眠。谁道蹊径有亭台,伏卧寐闻鸟啼转。50字 高三 诗歌
-
亭亭白荷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忘不了那个黑色的下午,你,22岁的青春,永远化作了片片白荷。。。。。。开篇点题,总结全文你长得那样美丽,犹如那池中朵朵白荷,清香永驻。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白嫩而又光滑的皮肤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绿色的眼镜,一头飘飘长发,看起来问问雅雅,谁都没想到你会是新来的大学生村官。描写细腻生动,点明了人物你刚来我们村的第一天,村民们议论纷纷,“这位姑娘,长得这么斯文,怎么会是村干部呢?”“听说,她还是个大学生,刚入党!”“就她,看起来都不像吃苦的料。”。。。。。。还记得来时的第一个月,你每天拿着一个记事本挨家挨户的查访,查问每一人的生活起居,收入怎么样?生活怎么样。。。。。。渐渐地,你熟悉了村里的情况,人们常常看到你忙碌的身影:村里70多岁的张爷爷无儿无女,你忙前忙后为他办低保,李奶奶腿脚不方便,你帮着她收割稻子;赵大嫂的丈夫因工伤去世了,你默默为她照料嗷嗷待哺的孩子。。。。。。几个月过去了,你那雪白的皮肤变得粗糙黝黑,你按甜甜的声音里多了一丝沙哑,你不再美丽,但你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与尊重。200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和风与池塘中的荷花盛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你照例来赏荷。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你闻声赶去,只见一个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另一个孩子深受去拉,也不慎掉入水中。。。。。。“不要乱动,我来救你们!”说完,你纵身跃入了池塘。很快将一个孩子救出来,接着你游向另一个孩子。渐渐地,体力在消退,但你尽全力将孩子推向岸边,孩子得救了,而你却永远沉入美丽的白荷之下。。。。。。叙述这位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送别你那天,天空下着滂沱大雨,那是村民绵绵的泪啊!你最爱的白荷放在你的大墓前,泣不成声。如今,池塘中的白荷依然亭亭玉立,我们却再也见不到你那美丽的身影,听不到你那熟悉的声音。。。。。。你,就像那亭亭白荷,永远绽放在我们心灵深处。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抒情自然真挚750字 六年级
-
亭亭荷花作文盛夏之时,荷花开了,亭亭玉立。荷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以往多少文人墨客为她挥洒文思,赞她高洁,在我心中荷花不仅外形甚美,而且内在颇为无邪。靠近夏日荷塘,一股幽幽的清香萦绕鼻间,久久不散,深入心扉。抬头间,满目的荷叶,绿绿的,蓬蓬的,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之景。粉里透白,白里渗粉的荷花在荷塘内显得极光耀眼,似星辰,如粉晶,确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韵味。荷花,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正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莲,花之君子者也”。她不爱像牡丹一般高贵得生活在世人的眼中,也不爱像菊花一般隐逸在陶渊明心中,更不爱同蜡梅花一般傲立于白雪之上,“凌寒独自开”。她只愿在热情如火的夏日里留下自己纯洁的倩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这就是荷花,有着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所以她是人们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更是佛教中神圣纯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佛教以莲花象征弥陀所居的净土,因莲花吉祥清净,能悦众心。其次,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她美似天仙,不可方物啊!荷花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等药用价值。另外,她还能作为食用的上好材料。常言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讲得就是那莲子了。莲子虽苦,其药用价值也是不可小觑的,这不就正应了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之意吗?吃它可以用来强血,隆血压,何乐而不为呢?她的花瓣晒干后也能用于制成食品,香而不腻,甚合心意。荷藕,大家肯定都尝过,是不是味道超爽呢!荷花,她有着多种的花型,如单瓣的,复瓣的。她有多样的花色,如白色的,粉色的,深红的,淡紫的。她充满了神秘的美,令人移不开眼。亭亭荷花,幽幽清香,窈窕身姿,这已不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畅谈的美了。不必说她的生活环境,也不必说她的价值极高,单是那娉娉之姿,就够人神往了。750字 五年级 状物
-
愿我亭亭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席慕蓉小时候,身体很差,也比同龄人矮上一截,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慢慢地变得沉默、自卑。上课回答问题像是在喃喃自语,每次集合,排在最前面,却始终低着头,接受着来自身后50多双眼睛的俯视。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时候的军训,站在最后,听不见教官在说什么,也看不清教官教我们的格斗动作,我却天真的不死心,跟着前面的同学做,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每次训练都十分用心,自认为自己应该是最认真的一个,应该可以拿到那个什么优秀学员的奖状了吧,可是,在一次休息的时候,教官惊奇地对着旁边两个男生说道:“哇,你们是双胞胎兄弟吧,长得真像呢,那么,我给你们一人发一张奖状吧,拿回家,你们妈妈肯定会很高兴的。 ”越是自卑的人,就越自负吧,我还是天真的不死心。我始终坚信我是学得最好的,也是最努力的。在之后的训练中,我更加努力,不再奢望那张奖状,只是希望教官的一个赞赏的眼神也好啊。可是教官几乎从不将目光投向后排。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唯有挥洒在那片炙热土地上的汗水与坚毅。每每思及此,我多想给那个小小身躯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告诉她:你是最棒的!因为我懂,她只是想要一份认可与自信的理由。渐渐地,在各种嘲笑中,我已到达一种麻木的境界;而现在,在不断受伤和复原之后我已无惧。尽管还是有同学每次看到我,都会与我比身高,我也无所畏惧,我已学会一笑置之。回望来时路,才发现,原来当初那种傻傻的努力与坚韧如石的精神,便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的所有只一句话便可来作答——不要慌张,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当然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并且让它越来越强大。亲爱的姑娘,愿你亭亭,无忧亦无惧。750字 高一
-
兰亭遐想忘不了你那勤学苦练,染黑一池清水;忘不了你那曲水流觞,谈笑间挥毫泼墨;忘不了你那一挥而就,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是啊,你,就是王羲之,那个后世为万人所敬仰的王羲之。那一日,春光正好,杨柳轻拂,仿佛是我这明媚而掩不住激动的心情。因为我来到了兰亭,来到了这万千书法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初入兰亭,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池绿水——是鹅池!池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鹅池”两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古朴稚趣,实在令人心潮澎湃。再看那一池春水,碧绿的杨柳倒映在池面,相映成趣,几只白鹅远远游来,洁白的身影让这碧绿的潭水更增意趣。此时,我仿佛穿过历史的年轮,又看见王羲之父子共游鹅池,提笔便写下这冠绝天下的“鹅池”二字。此时,王羲之脑中又想起那一个个刚劲挺拔的毛笔字,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怪不得有人说王羲之那或挺拔,或优雅的“之”字是因这大白鹅而模仿得成的。是啊!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想到自己的爱好,那这个人,一定也会像王羲之那样,成就一番事业罢!再向里走,只见两三翠竹点缀着一条羊肠小道,竹边,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正缓缓流淌,如此古朴典雅的地方!伴着那溪水的“哗哗”之声,我的思绪又开始飘飞。那一日,天气定也如今日这般明媚,绍兴此地的文人墨客纷纷聚集,饮酒游戏,过着那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好不畅快!酒过三巡,诸人纷纷整集书篇,欲待著书,此时,只见那略有些微醉的王羲之挥毫泼墨,这载入史册的好字,就在这酒性中写成了!或许,连王羲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这一酒后醉书竟会成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吧!折一条细柳,品一杯清茶,游一处盛景,思一位名士。还是那斜斜的夕阳唤回了我的思绪,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了。我挥一挥手,告别这人杰地灵的兰亭。朋友啊!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兰亭,就一定要去一去!因为那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在寂寞间行走,在山水间徘徊,是一场灵魂的盛宴!750字 六年级
-
兰亭游记小队活动通知的是7点50分,可是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大早7点钟,就到了学校门口,一个同学都没来。我等了40分钟,才来了第一位小组成员,这时的我早已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流浃背了。到了约定的时间7点50分,“德国人”薛睿晗还没到,直到了8点20分我们的小组成员才到齐。这下,我们的旅程终于可以开始了!我们分两辆车从杭州来到了绍兴兰亭,但是“德国人”薛睿晗他们那辆车慢了整整30分钟。我们一到那儿就买好了票,可是为了等他们,我们错过了讲座的时间。人齐后我们一起进了兰亭游览区,我们先去了一家工艺品店,在那儿我们领到了两个叶脉书签,可漂亮了,然后便去了兰亭博物馆。博物馆是由一个导游阿姨带我们参观的。刚开始,我们去看了王羲之和卫夫人学练字的故事。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兰亭序》的故事,听说王羲之写了《兰亭序》以后,先是在唐初的时候传到了辨才和尚手中,后来又被唐太宗李世民夺走了。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派了一名叫萧翼的御史去夺,萧翼扮成了一位书生,在寺庙里住下了,通过各种打探,知道了《兰亭序》放在哪儿,便在一个深夜抢走,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成为皇家收藏。最终《兰亭序》被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棺材里一起随葬。听完了故事,我们去了-1楼,在那儿,我们体验了印画和描扇。我先体验了印画,其实是用稻草捆沾些墨水,在石板上均匀地上墨,再把宣纸盖上去,用东西压几下,就拓印成功了。之后的项目是描扇,我用毛笔仔细地描摹扇子上的兰亭二字,可真不容易啊,描摹了好长一段时间,扇子才做成了,我还在扇子上写下了孙丞睦三个大字,哈哈,真的很有成就感。这次兰亭的行程,让我了解了《兰亭序》的由来和流传故事。让我知道了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让我懂得了如果像王羲之这样勤学苦练,将来才能学成一位有用的人才。这次小队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非常有意义!75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