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灯泡
我的妈妈是一个朴实无华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没有炫丽的舞台没有闪烁的灯光,她只在一间低矮的小屋里,挂着一只不晓得用了多少年的老灯泡那微微泛黄的灯光下不停地劳动着。妈妈总是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给她换个又亮又不费电的节能灯,而我也总夸下海口的说要给妈妈买好多好多灯挣好多好多钱就也不用等到天黑的什么都看不见了才开灯了。妈妈微微的点了点头看着妈妈凌乱的头发我似乎看见妈妈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别的女人都浓妆淡抹的只有妈妈穿这几十年前款式老土的衣服拼命地劳动着。
如今我长大了终于可以实现几十年前答应母亲的承诺了,然而母亲却说这灯太刺眼了硬不让换了。我事后想想原因可不是吗这些年陪伴了老母几十年了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感情。几天过后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家里的灯坏了,我赶紧回家想给老母换上买好了的节能灯,母亲硬不让拗不过她,灯就一直没有白天黑夜屋里都是黑漆漆的我想几十年没在家里和母亲一起住了趁这几天,陪母亲几天吧,夜里我问起母亲为什么不让换灯母亲说几十年了一直是这个灯,习惯了。母亲短短几句朴实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母亲怕自己也会想法着老灯泡一样灭了没了灯光,第二天我就赶紧找人修人家说修不好了,我心里莫名多了些酸楚,只有在去一些卖老式灯泡的地方买了一个旧的和母亲撒了谎,母亲也信了。
晚上开开灯,灯又像往常一样亮了前几天一直在为灯发愁的母亲终于露出了笑脸,岁月已成皱纹布满了她的脸,微微泛黄的灯光下我隐隐约约看见母亲眼角已浑浊。
一年级:小童鞋愤怒
爬石笋山
星期天,天气晴朗,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一家人去爬石笋山。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汽车站,“哇,有这么多人,好热闹啊!”我们上了汽车,车子在公路上飞快地行驶,两旁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车厢里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小朋友们趴在窗中望着窗外的景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会就来到石笋山脚下,我抬头一望,啊!好高好陡!
我们开始爬山了,小孩子们都嘻嘻哈哈,边爬边说笑,觉得挺轻松的,可是不到半个小时,说话声小了,只听见人们不断喘气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大人们都把外衣脱掉了,每个人都满头大汗,我也累得气喘吁吁。
我们继续往上爬呀爬,我感到腿越来越酸,越来越软,最后连抬脚的力气都没有了,真想停下来歇一歇。爸爸在后面不停地鼓励我:“一定要坚持,别停下来,加油啊!”我好像浑身来了劲,赶紧往上爬。可是没多久,又爬不动了。我看到小路两边的杂草特别茂盛,于是灵机一动,用手抓住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一不小心,刺儿扎进了手里,我忍住剧痛,小心翼翼地把刺从手里拔出来。我咬紧牙,使劲往山顶上攀登,终于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向四周望去,好美啊,一块块绿油油的麦地,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把大地打扮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一阵微风吹过,一股花香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舒服啊!
后来,我们又进了寺庙,拜了菩萨,我还把零花钱丢进了箱子里,许了一个愿,这个愿望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永远是全班的第一名。
天渐渐的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山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我一定要学好本领,长大了为建设家乡出力,使石笋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相关推荐
-
擦灯泡XX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天气:晴一天,我在房间看书,抬头时发现灯泡上有了些灰尘。我想:如果帮妈妈干家务活,妈妈一定会表扬我的,于是我拿来一把双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然后拿起毛巾擦起了灯泡,不一会儿,灯泡被我擦得亮晶晶的。妈妈走过来吓了一跳,说太危险了。不过还是夸奖了我,说我是家里的大帮手呢!150字 一年级 日记
-
垂老如果我已垂垂老去那就不必理会世间喧嚣日新月异的疲劳没事儿唠唠家常,遛遛鸟没人再需要我付出只要我不成为拖累如那安葬自己的海燕静静等待一个覆灭的王朝50字 一年级 诗歌
-
老王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长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活命的只是一辆破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子“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做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的半脸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直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祥龙一年级:犬瘟热350字 一年级 图片
-
老奴才古时候,一个年老的父亲就儿子到集市去买家奴,他对儿子说:“我听人说,卖奴隶的人不让奴隶事先知道,先把奴隶藏在别处,叫买主私下相看,评论优劣,议论价钱。像这样买下的才是好奴隶。”儿子来到市场,走进了一家镜子店,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年轻而又强壮,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心想这一定是好奴隶,于是用手指指着镜子说:“这个奴隶卖多少钱啊?”商人一听,知道他是傻子,欺骗他说:“这个奴隶买十贯钱。”儿子买了镜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父亲问他说:“你买的奴隶在哪里?”儿子从怀里拿出镜子说:“在这里。”父亲捧着镜子照自己,瞧见自己的眉毛胡须都已花白,面孔有黑有皱,变生气地骂儿子,说:“蠢才!哪有用十贯钱的高价买这样的老奴才!”250字 一年级 抒情散文
-
老外滩老外滩位于三江口东面,是一条古老的老街。走进老外滩,脚下是高低不平的石块路,身边是两层楼的建筑,据说这里曾经是被英国人划分为“外国人居留地”。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屋子里,可以看到一张小桌子和摆放整齐的椅子,好像住在这里的人只是出去玩了,等一会就会回来似的。再往里走,就到姚江了。走在江边,任凭一阵阵清凉的江风扑上脸颊,真让人神清气爽。来到一片草地边,看到那边有一座天主教堂,里面传来阵阵钟声。再走近一点,天主教堂的样子就长相在眼前了:尖尖的屋顶上立着一个“十”字架,青灰色的墙壁仿佛在演绎着它曾经的辉煌。通过参观老外滩,使我的视野又开阔了许多。250字 一年级 叙事
-
吃灯泡的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印度人是好朋友。一天,印度人到英国人家里做客,不巧的是英国人家里的灯泡坏了,于是英国人就买了一个新灯泡。当英国人查看说明书时,瞟到说明书上警告使用者不能把灯泡放入口中。英国人看了嗤之以鼻地说:“吞了又怎么样,很容易就能拽出来。”这时,印度人就不同意了,说道:“说明书上都警告了,那这种事肯定很危险,是做不得的。”英国人表面上没什么意见,心里却暗暗认为印度人脑子不够使还胆子小,连尝试都不敢。等到印度人走后,英国人就直接把灯泡拧下来塞进了嘴里,塞进去很快用了一秒钟,可等到想要拽出来的时候,英国人发现无论怎么拽都拽不出来,而且用力过大的话,嘴还会被撑的很疼。用了半个小时,英国人手都酸了,可灯泡还是没有一丝被拽出来的迹象。没办法,英国人只好打电话给医生,可到了打电话时,他才发现他根本说不出一句话。于是,英国人赶忙去敲邻居家的门写了张纸条:请帮我叫一个出租车司机,让他送我去医院。邻居见他嘴里塞着灯泡呜呜说不出话的样子,禁不住一边笑一边给司机打电话,说了半天才说清楚。不一会儿,司机就来了,看到英国人那副模样,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最后还说:“你的嘴太小了,我的这张大嘴吞灯泡肯定没问题。”到了医院,人山人海,队很长,大家看到他嘴里吞着灯泡,都笑了,病也好了一大半。轮到他时,医生哭笑不得地对他说:“你呀你,说明书上明明都写了不能吞灯泡,你还非得尝试,下次可不要再犯了。”英国人嘴含灯泡支支吾吾的,听不清楚说得什么,不过看他那副欲哭无泪的表情应该是不敢了。最后,医生敲碎了灯泡,才终于把灯泡弄了出来。英国人感谢完医生,正准备开门走的时候,你们猜怎么着——那个司机来了,嘴里还含着一个灯泡……700字 初中 写人
-
“老吴”老“xxx,你本子上的名字写的不错,但是这一竖能有力些那就更好了!”美术课上,这样的点评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不用怀疑你的耳朵,这是美术课,因为我们的美术老师可是对书法大有研究,颇有造诣的!老师姓吴,清瘦的身材,一副老花镜总喜欢“挂”在鼻梁上。自从他开始上我们美术课后,气氛总是那样热烈,笑声不断,因为谁也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为了充分体现出吴老师他对书法的热爱,他总喜欢对我们写的字评说一番,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图画本上也随处可见他那龙飞凤舞的“作品”。这不,机会来了,本单元美术课的主题是关于汉字的,吴老师摩拳擦掌,大显身手,黑板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龙”字,还意犹未尽。有好事者见机便掏出一张纸,说:“吴老师,您的字真是有大书法家的风范,给我也留下您的墨宝吧!”吴老师听了是满脸通红,两眼发光,嘴都笑到了耳边,愈发得兴奋起来,但“现实主义派”却不由的担心了起来——这黑板谁来擦啊!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地喜欢上了吴老师,觉得他和蔼可亲、好说话,直到有一天……那天,我们早早地做好了上美术课的准备,桌子上杂七杂八地放满了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吴老师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着准备调色作画,谁知吴老师居然要我们拿出了数学书和尺子,不会吧!也没听说他准备“弃”美术“投”数学呀,难道要给我们上数学课了吗?他先要我们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再让我们计算出它的比例,弄得大家是一头雾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分钟后,一个数学特别好的同学大声喊道:“0。6……”这时,吴老师的神情里流露出了几分得意,高兴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黄金分割比例。”说罢,便报出了一大串数字,要我们计算。大家小心翼翼地推开美术用具,挤出一小块空地,忙活了起来,搞得我们是头晕眼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忍不住问吴老师:“这是美术课还是数学课啊?”听罢,他似乎恍然大悟,便开始让我们画花瓶,还向同学借了一把尺,仔细地在我们的画上量着、算着黄金比例,忙得“挂”在鼻梁上老花镜一下子也滑到鼻尖上……在吴老师的火眼金睛下,那些试图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也只能乖乖地就服,这一次,总算让我们领教了他的厉害。我们都喜欢吴老师,大概是他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吧,所以,我们背地里都尊称他为“老吴老”。900字 四年级 写人
-
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人要是由电工换一个烧坏的灯泡,需要几个人?答:只需一个人,可是当你找他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要是由评论家更换呢?答:需要两个人。一个换灯泡,另一个则在旁边指手画脚地批评他。要是由一个父亲来更换呢?答:需要3个人。他会命令妻子扶凳子,儿子打手电筒。要是由诗人更换呢?答:需要4个人。一个咒骂黑暗,一个点亮蜡烛,一个在缅怀光明,一个换灯泡(不一定能完成)。要是由警察更换呢?答:需要5个人。一个负责封锁、保护现场,并拉响警报,一个登记备案,至少两个追查灯泡坏的原因并设置警卫,剩下的一个更换灯泡。要是由官僚来更换呢?答:需要……我也不知道会需要多少个人。他们会让父亲带着妻子、儿子到管理部门陈述灯泡毁坏经过,并笔录备案,签字画押。然后他们会命令警察调查取证,核实灯泡毁坏缘由,对该事故做出分析鉴定。电工须提供灯泡可能自然烧毁的理论材料,及自己当初安装该灯泡时的布线图及详细操作过程,以证明自己操作正确规范,并就擅离职守写出书面检讨。最后,官僚们还要召开“领导碰头会”、“部门负责人分析讨论会”及“基层扩大会议”等3次会议来研究解决更换灯泡的问题,并将更换灯泡的具体安排以文件形式下达,层层落实:A负责将废灯泡回收;B批准关于购新灯泡的申请,C、D、E等若干人办理申请手续,R负责将请购单交给采购部门,S负责下达分派购买任务,T填写采购单,U验收灯泡,V报销发票,W检查督导……评论家也不会闲着,他们会就该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做出评论、分析、预测……诗人也会很忙碌。他们会围绕着该事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撰写诗歌,或诅咒黑暗,或怒斥腐败,或赞美光明,或颂扬廉洁。总之,诗人们会将该事件推广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那么,有没有人可以很痛快很敏捷很干净利落地一个人独立将烧坏的灯炮在最短时间里轻松地换掉呢?答:有。准女婿在未来丈母娘家的时候!750字 初一 写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的秋天烟雨朦胧却不失往日的诗韵。空气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重阳节——一个属于老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默默来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股甘泉,是久旱时大雨。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记得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时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是一道风景。那银白的头发是数个夜晚被夜空中的皎洁月光所染,那深嵌的皱纹,是数个白昼被天空中的耀眼阳光所克;那慈祥的双眼,是千万颗星星闪烁的灿烂光芒,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是千万朵云彩释放的丝丝温柔。老人啊,你的银发编织着你离奇的一生,记录着你的一举一动;你的皱纹记录着你奇妙的故事,留下你的言语。当皱纹爬满你的额,手无法抚平,让关爱顺着皱纹,流进眼眶;当童稚写满你的眼,手无法抹去,让爱在前方,亮成明灯一盏。每当一轮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人们就机械的运转起来,没打最后一抹晚霞退去,人们就踩着自己的影子踏着早晨的脚印归家,生活竟是这般紧凑而匆忙。当你静下心来,便会发现你和这个社会就像正在阅读的一部长篇小说,突然漏掉了几个章节,无法弥补——在老人的和蔼可亲的慈祥笑脸下,隐藏着一颗不为人知的孤独的心。我们漏下的——及时对老人的关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老人做一些琐碎小事,是老人感到温暖。多帮助身边的老人,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乘公交车时给老人让个坐,帮老人提个行李,发扬中华民族尊老、哀牢、助老、的优良传统,关爱老人,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每个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空气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在这神圣的日子里,向身边的老人道一声祝福,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们的特快专递。送清风让您心旷神怡,送细雨洗去您疲惫的汗迹,送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天下老人重阳节快乐!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村上的很多年轻体壮的父母都到城里上班。村里更多的是老老少少。很多老人不仅照顾孙辈,还受思念儿女的煎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和邻居的爷爷奶奶不仅是付出,也拥有关爱,我要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学生。每天放学,我做好作业后,与同学走街串巷。我们访问孤寡老人,有时我们陪老人看新闻;有时我们给老人讲学校的趣事;有时我们送我们自己写的毛笔字;有时让老人给我们讲故事……我们村上的老人因为有了我们的热心,心情更好了,脸也更红润了,对。雷锋叔叔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要向雷锋同志那样,做一个能为人民服务的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爱身边老年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50字 三年级 写人
-
灯泡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电灯,只有普普通通的钨丝灯泡。买灯泡都要小心翼翼的。听大人们说:如果灯泡里的两根原来连接着的丝线断开了的话,说明已经坏了,不中用了!又要重新买。在装的时候,如果电源还开着,就有可能会触电。而且装的动作也要温柔。灯泡的样子很简单,外面的玻璃罩是圆的,很像一个苹果。里面是两根支架,每个支架各有一根丝伸出来,并且连接着。如果你摇晃灯泡,钨丝也会轻轻地摇动。除了上面部分,还有一个灯头。整体看起来都可以当乒乓球拍打球了。记得有一个晚上,家里突然断电了,妈妈透过窗户看了看:“可能是灯泡坏了。”此时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我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摸,差点撞得头都要破了。摸索了很久,隐隐摸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摸了全部,我敢确定了,就是灯泡。妈妈也找来了梯子,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摸索后,终于换上了新得灯泡。灯泡一亮,我感到了异常的温暖,开心。我出于好奇。想去摸点着的灯泡,妈妈看见了,大喊到:“你干吗?”一听到这带着危险的腔调,我的手赶紧缩了回来。摸都不能摸,这到底有什么问题了?我一直想不通。终于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开始做我的实验了。我先把灯泡开着,亮了好久再关上,然后轻轻地摸了一下,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嘛,就是有点烫手,尽欺骗我!不过,有时候也听到大人说到一些触电事故,觉得很可怕。不让我摸,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吧。现在,只有在老家能见到那种钨丝灯泡了。一看到那些老式灯泡发出的柔和的灯光,我就觉得好温暖,思绪不断飞扬,回味……600字 六年级
-
灯泡榔头周六晚上,我在看《快乐大本营》“āáǎà科学实验站”中,主持人竟然让嘉宾用灯泡来敲钉子。这不是在存心刁难他们嘛,我心中不禁为嘉宾抱怨起来。可没想到,几位嘉宾真拿起灯泡往钉子上敲去。神奇的事发生了,钉子竟然在灯泡地敲打下稳稳地立在了木板上,最后被完全敲进了木板里。“这怎么可能呢?”我惊讶起来。真是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十分脆弱的灯泡能把钉子敲进木板里,充当起了榔头的作用了。突然我有了一个疑问:是不是为了增加效果而用电脑做了特效呢?这根本就可能不是真的呢?为了能证明灯泡到底能不能敲钉子,我专门找来了爸爸,让他和我一起来做个实验。我们准备好了实验器材:一个废灯泡,几个钉子,一块不是很结实的木板,一双帆布手套,一副眼镜。爸爸怕我受伤,就说要自己先来试一试。他一手拿着钉子,一手握着灯泡,把钉子竖在木板上,用灯泡轻轻地敲了一下,没什么反应。老爸又轻轻地敲了几下,可钉子仍没“站住”。在一旁“观战”的我耐不住了朝爸爸喊道:“老爸,你敲地太轻了,重点。”说着,我走到他身边,抢过来他的装备,敲了起来。“哎!哎!”被我赶下“战场”的老爸可急了,“当心,别弄伤了你。”可为时已晚,我早就用灯泡砸向了钉子。“叮叮叮……”慢慢地,钉子就稳稳当当地立在了木板上。“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产生了更大的疑问。于是我便准备上网寻找答案。原来,灯泡的外形,在建筑学中称为“拱形结构”,这个球形拱能在敲打的时候把力分散到各个方向。所以灯泡能不破,并且能敲进钉子。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其实,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你身边有许多的科学道理,它只是在等着你去发现罢了。六年级:高喆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灯泡和灯罩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生活着灯泡和灯罩,他们为来往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可是灯泡老是抱怨灯罩夺走了他的功劳。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为此而吵的不可开交。这不,今天晚上,他们又吵了起来。“你瞧瞧你自己,破烂灯罩!整天挡着我的光彩,”灯泡嘲笑起来,“要是没有我,你根本就是废品呀!只可惜我居然装到了你这个破东西上,白白浪费了我一副好身材。”“要是没有我给你做保护伞,”灯罩也毫不示弱,“灰尘脏物还不把你裹起来,你还会亮吗?更可怕的是,一旦刮风下雨,没有我的遮挡,嘿——嘿——嘭——你就OVER啦!不谢谢俺,还骂俺来了,真不像话。”“呸!窝囊废,死不要脸,”灯泡针锋相对,“自己不会发光,还要挡住别人发光,快给我滚!”“我才不想与你为伍呢。”灯罩不屑地说着拼命扭动身体,想把自己转下来,可是怎么也转不动。大概也不想这样简简单单的退缩吧。这时候。一阵小龙卷风袭击了马路,把灯罩刮了下来,砸在地上碎了。灯泡高兴极了,尽情地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射去。他不知道正是因为有灯罩的保护,才得以侥幸逃过一劫。灯泡自我陶醉着。蚊子和飞蛾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向灯泡扑去。不一会儿,就把灯泡裹住了。灯泡手足无措,这才想起灯罩的好处来。可惜,天空下起了细雨,淋湿了灯泡,冒出了火花,只听见“呯”的一声,灯泡爆成了碎片。第二天,维修工人安装了新的灯泡和灯罩,他们再也不吵了,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两个合作才能照得更亮更久,才能更好的为行人带来光明。600字 六年级
-
灯泡与灯罩“你说你怎么就那么爱抢我的风头呢?”灯泡又开始抱怨了。“我不是要抢你风头啊!我是在保护你呀!”灯罩很无奈地说道。“大家都知道,灯泡有灯罩保护着才美观。”灯罩继续申诉着。“你这个家伙!还敢大言不惭地反驳我!你以为你罩着我,你就是我老大吗?别做梦了!你和我,从此井水不犯河水!你最好别罩着我!省得弄得我心烦!”灯泡厉声斥责着灯罩。灯罩听了这番话,心痛不已。“你居然是这么想我……那我只能消失……”两个都默不作声,但心里若有所思。夜深人静了,开关低下了头,灯泡也合上了眼睛。唯有灯罩在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身体从灯泡身体转下来。灯罩落在地上,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了。第二天,主人见灯泡有些脏了,想帮灯泡洗一洗澡,结果一失手,灯泡重重摔在地上,因为没有灯罩的保护,灯泡摔断了几根骨头,不亮了。灯泡在那一刻,才意识到灯罩的重要性。“呜呜……对不起……灯罩兄弟。”灯泡伤心地哭了。次日天一亮,灯泡踏上了寻找灯罩的征途。找了三天两夜,才在一棵老树下找到了面色苍白的灯罩。“对不起!灯罩兄弟,我不该赶你走!没有你,我真的生存不了啊……”灯泡呜咽地对灯罩说。灯罩看见灯泡遍体鳞伤也不禁抽泣起来。“灯泡弟弟,我不应该意气用事,离家出走,害你受伤……我有愧于你,作为你的灯罩,你的保护神,我没尽责任……对不起!”“我们还是好朋友啊!以后你继续做我的‘护花使者吧’”听了灯泡这句话,灯罩破涕而笑。最终他们又成了好朋友。从此以后,灯泡除了旧伤疤,再也没有受伤了……600字 六年级
-
换一个灯泡要是由电工换一个烧坏的灯泡,需要几个人? 答:只需一个人。可是当你找他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 要是由评论家换呢? 答:需要两个人。一个换灯泡,另一个则在旁边指手画脚地批评他。 要是由一个父亲更换呢? 答:需要三个人。他会命令妻子扶凳子,儿子打手电筒。要是由诗人更换呢? 答:需要四个人。一个咒骂黑暗,一个点亮蜡烛,一个缅怀光明,一个换灯泡。 要是由警察更换呢? 答:需要五个人。一个负责封锁、保护现场,并拉响警报;一个登记备案,至少两个追查灯泡坏的原因并设置警卫,剩下的一个更换灯泡。要是由官僚来更换呢? 答:需要……我也不会需要几个人。他们会让父亲带着妻子、儿子到管理部门陈述灯泡毁坏的经过,并笔录备案,签字画押。然后他们会命令警察调查取证,核实灯泡毁坏的缘由,对该事故做出分析鉴定。他们会现成电工提供灯泡可能自然烧毁的理论材料,及当初安装该灯泡时的布线图及详细操作过程,以证明其操作正确规范,并就其擅离职守写出书面检讨。最后,官僚们还要召开“领导碰头会”“部门负责人分析讨论会”及“基层扩大会议”等三次会议来研究解决更换灯泡的,问题,并将更换灯泡的具体安排经文件的形式下达,层层落实:A负责废灯泡回收;B批准关于购新灯泡的申请;C、D、E等若干人办理申请手续;R负责订购交给采购部门;S负责下达购买任务;T填写采购单;U验收灯泡;V报销发票;W检查督导……那么有没有人可以很痛快很敏捷很干净利落地一个人独立将烧坏的灯泡在最短的时间里轻松地换掉呢?答:有。准女婿在未来丈母娘家的时候!600字 高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