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团子
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虽然我们也很思念亲人,可是新人的墓离我们太远,长途跋涉很辛苦,我打算做一次清明团子,在远方祭奠新人。
前一天,我们就去超市买了做清明团子的材料。可惜没买到艾草,我们计划用青菜代替艾草的颜色。
一大早,妈妈就叫我起床,与我一起进了厨房,来指导我做清明团子的步骤。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肉馅放进一个碗中,再用菜刀先竖着把几块豆腐干切成细条,再横着切几刀,把它们切成一块块豆腐丁。由于切菜不是很熟练习,动作和锯木板一样。最后把豆腐丁放进碗里,加小半勺盐,两勺酱油、香油,用筷子顺时针搅拌2分钟,馅就做好了。
接着我把洗过的青菜切成菜末,倒入事先装进糯米面与小表面粉的大盆子里。因为我动作有些粗鲁,面粉立刻扑了出来,像冒出一股白色的烟。接下来我就开始和面了。妈妈顺手端来一碗水,慢慢地往装面粉和菜末的大盆子边缘倒下。干面粉经过水的滋润与青菜的调色,变成了绿色的“泥巴”。我捏着“泥巴”,把它们滚成了个巨大的青色面团。
然后,我们把大面团分成许多小面团,擀成皮,和包饺子一样地把准备好的陷包进皮里。再轻轻捏圆。最后把它们整齐地摆在蒸锅中,它们就像一群可爱的绿色小精灵。
经过15分钟的烹饪,清明团子新鲜出炉了!我立刻拿了一个尝尝味道。嗯!非常美味,超出我的预料!
清明团子不仅好吃,并且有很深的意义。它不仅纪念了已故的亲人,同时让我想起了最近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31名消防战士,他也让我想起了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雨水
春姑娘带着雨水姑娘伴着轻轻的“沙沙”声,静悄悄地走来。雨水姑娘洒下自己的“雨水项链”,化作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乘着春风,飘呀飘,似烟、似雾、似锦、似绸,飘洒在大地上,浇灌着花花草草,四处旅行。
雨水首先来到了一片因干旱而开裂的土地上,她鼓着一鼓劲儿,拼命地往开裂的缝隙里钻。缝隙里的种子们早就“渴”不及待了,张开大嘴贪婪的吸着雨水,直到喝得肚子鼓鼓的,终于,它们把根牢牢地扎进了被雨水滋润的土壤中,并探出了脑袋:“雨水,谢谢你,是你让我们获得重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不客气”,雨水挥了挥手,飘向另一个地方。
雨水来到了一片油菜地,油菜正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有了雨水的滋润,油菜花立马变得很精神,很快就要长出饱满的果实。油菜花弯下了腰,也向雨水表达了感谢。
雨水来到了一片枯黄的草地上,她在草地上逗留了许久,把这甜美的甘露洒进它们的嘴里,枯黄的小草又露出了绿油油的头。它们频频点头,像是在对雨水表达感谢之情,并欢迎她下次“光临”。
雨水来到小刺猬身边,围着它转悠了几圈,用这晶莹的雨珠,轻柔的地抚去了小刺猬身上的泥土。她毫不厌倦,直到小刺猬身上的残枝烂叶全部清洗干净,让每一根刺都闪闪发亮。刺猬卷了卷身子,又快活轻松地翻了几个筋斗,向雨水道了谢。
雨水飘呀飘,突然她和一个巨物撞了个满怀,她抬头一看,原来她飘在了一座蒙满灰尘的大厦上。雨水像极了位清洁工,擦干净了这座高耸的大厦,整座大厦焕然一新。大厦屹立着,仿佛像个巨人在向雨水表示感谢。
雨水在五彩斑斓的雨伞上尽情地跳着舞,快活地打着转,溅出炫丽的水花。人们说“春雨贵如油”、“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所以一路上雨水遇到了数不尽好客的人。她踏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把这丰收的希望传递了出去。
相关推荐
-
做清明团子放学一到家就看到妈妈面前放着一大盆米粉,嗯,一定是要做清明团子了。我忙放下书包,赶紧帮妈妈打打下手,妈妈让我倒点儿热水,我马上倒了适量的热水,妈妈马上用手和起了面团,米粉渐渐成了形,趁着面团还热乎,妈妈又赶紧放了已经煮好的艾草,和在了一起。“嘿啾,嘿啾!”妈妈揉这个大面团,揉得气喘吁吁,不过艾草早已融入了团子里,整个大面团变成了青绿色,这第一项任务就完成了。吃完晚饭后,我又与妈妈忙活了起来,妈妈先把“绿”面团抓了一块下来,把它放在撒有米粉的砧板上,又揉了几下,接着妈妈把它分成几块,分别捏成陀螺状。然后,妈妈就开始包馅儿了:她先将大拇指给“陀螺”的尖头按出了小坑,另外四根指头在“坑”外转,大拇指在“坑”里转,转出了个“大坑”,用事先准备好的菜料填平“大坑”,再包起来,就成了。我学着妈妈做了好多清明团子。做好后,妈妈分了好多次蒸才蒸完了所有清明团子,吃上一口啊,满口留香!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美味的清明团子清明节的早上,外面吃完早餐,我又兴冲冲地跟着妈妈买了些美味的清明团子。这些清明团子也就成了我一天的惦记。中饭前,我摸了摸我那瘪下去的肚子,可怜巴巴地问妈妈:“妈妈,肚子在抗议,说没有能量了,赶紧填点食物进来。我吃一个清明团子吧!”“再等几分钟就吃中饭了,你吃了这清明团子等下又不吃中饭了。”妈妈态度坚决回答,让我非常失望。中饭过后不久,我坐在书桌前,却身上曹营心在汉,不停地想着那餐桌上可口的清明团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又无可奈何的咽了回去,实在忍不住了,问了一句:“妈妈,现在可以吃清明团子了吧,没能量了,脑子不好使,作业做不出来了。”妈妈的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有这么夸张吗,午饭才过去几分钟。”又被无情地拒绝了。真是度时如年,心里想着的清明团子却不能去吃,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不自觉地问了一句:“妈妈,肠呀,胃呀又要召唤了,看样子不吃一个清明团子,这个作业没法做了!”“那你就吃一个吧!”妈妈这句无奈的回答,让我感觉仿佛听到了天上的仙乐。我高兴地来到餐桌前,保持着少女的矜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清明团子,轻轻地撕开包装,生怕将这绿如玉的清明团子弄得不成形。可撕掉包装的清明团子散发出来的清香诱人了,我再也不管什么少女矜持了,就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吃五庄观里的人参果一样,一下将一个清明团子塞进口里,糯韧绵软,甜而不腻。真得感谢祖先们,发明了这么美味的东西。我越咀嚼,嘴里的清香感觉越强,一个根本解不馋。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第二个清明团子,身后传来了妈妈的怒吼:“你看看你,身上肉肉那么多了,怎么能一次吃那么多个。”真是太小看“馋”了,人馋起来,谁还会管身上的肉肉,苏东坡当年吃河豚可是死都不怕的。我撕开第二个清明团子的包装,又是一口一个……对于吃的快乐,只有同好者才有深切的体会。700字 四年级
-
作文包清明团子作文包清明团子清明节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要吃清明团子,而且还要用清明团子去祭拜先祖。于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学包清明团子。看到舅奶奶手中一个个圆滚滚的“绿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问舅奶奶:“清明团子怎么是绿色的呢?”舅奶奶笑着说:“这是放了草头的缘故。我们先要挑草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苏打粉腌制、烧熟。接着将草头到入糯米粉中,并搅拌成团,不断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快。这样清明团子就成了碧绿碧绿的了。”只见舅奶奶一边说,一边拿上一小块糯米粉团,把糯米粉团揉圆,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团正中间捏下去,让它凹成小碗形状,然后把咸菜馅包进去,大约要盛两小勺,最后把糯米粉团合闭,再揉揉圆,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个,它的嘴巴没关住,馅露出来了,像一个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见了,便笑了起来,过来帮我把嘴巴捏起来。接下去,我又包第二个第三个,舅奶奶边看边说:“看看你包的,要么是馅太少,躺在桌上;要么是形状不一,没揉圆;要么就是馅包太多了。看来你还要多练习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个个都挺着饱满的肚子。后来,我越包越好,一个个也都挺着大肚子。包完了清明团子,舅奶奶开始蒸了,大约需要15分钟,五六分钟后,清明团子颜色渐渐变深,浅绿色的清明团子看着非常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15分钟终于过去了,清明团子已经比刚包好时大得多,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摸上去软软的,热呼呼的。舅奶奶给我夹了一个,我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感觉味道好极了,糯米虽黏但不黏牙,咸菜馅的味道也刚刚好,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了,真是人间美味啊!这次我向舅奶奶学习包清明团子,不仅尝到了美食,还收获了劳动的喜悦。7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搓团子“啦啦啦随着我的欢呼声,快乐的搓团子活动开始了。奶奶拿来了米粉和水,准备和面团。我拿起水壶,一点一点地往面粉里倒水,随着奶奶的一声“好了!”,我连忙停了下来。接下来,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和面团。奶奶和我分工合作,奶奶多拿一点,我少拿一点,分开来和,看谁先和好。可事情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省力。“哎哟,哎哟”的,才和了一分钟呢,我已经开始手酸了,想休息下可又不能,两手都是面粉。虽然我这么努力,还是不能和的跟奶奶一样。可能是水加少了,面粉老是散开来,于是听奶奶的指挥再加了点水,可是一不小心水加多了,又太稀了,粘粘乎乎粘的满手都是,于是奶奶又帮我加了点面粉。就这样,我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加面粉,忙得团团,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和好的面团。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那就是搓团子。我认真地看着奶奶的步骤,生怕错了自己做不好。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从和好的大面团上扯下一个小面团,然后把小面团放在手心里搓圆,这还难不倒我。接下来,只见奶奶右手拇指按在圆子下,圆子在手里呀的就成了一个“小碗”的样子,然后在里面放上预先准备好的肉馅,然后“小碗”在手里呀的合拢起来,再用手搓了两下,一个完美的团子呈现在我的面前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笨拙的开始做我的“小碗”,可手就是不听指挥,一会儿不是把碗底戳穿了,就是碗边裂开了。试了好几次,终于一个丑陋又奇怪的小碗出来了,然后我夹了一点肉,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小碗”里面,但最后一步如何把“小碗”还原成圆子可难倒了我,怎么包都包不上去,面皮不够了,馅露出来了,最后,它还是在奶奶的手里还原成了一个丑陋的团子,因为面皮上有我刚才弄到的肉汁。于是奶奶告诉我了一些技巧,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洁白如玉的团子。团子做好了,那接下来就是品尝了。我守在灶台旁边,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的劳动成果出锅。吃着自己做团子,我觉得格外的香。750字 四年级 日记
-
包团子今年过年,我们一家回老家过年。回到老家后,年也快到了,我们家也急急忙忙的买好了年货。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还在梦乡中,突然被一阵像地震一样的声音惊醒了。我想;地震来了,快跑。拿了件衣服就直冲楼外。到了楼外,妈妈叫住了我,原来只是爸爸在揉糯米粉。我很好奇,于是站在爸爸旁边,看见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糯米粉揉好,这时爸爸已经气喘吁吁的了,再瞧瞧妈妈那边,妈妈灵活的双手先在糯米团中捏出一小块,先将它揉成一个小圆型,再用大拇指在中心按出一个小洞,再把切好的芝麻,放入小洞里,最后用中指将小洞的洞口封了起来,完成了。我觉得好简单,小菜一碟嘛。我学着妈妈的方法开始包团子,困难随即出现了。我将大拇指往里一按,谁知我的手和米团连在了一起,等我拔出来,团子也变形了。我不服气,用筷子使劲一压,谁知又出现了个小隧道,我再把筷子转几圈和妈妈按出来的一样,我将芝麻放进去,一封口。可封口时的造型成了一个扎了冲天辫子的小姑娘一样,我又把辫子往下按了按,可是又被我按扁了,没办法我只能重新揉圆,这才把一个团子做好了。原来包团子也并不容易啊。今年过年我第一次尝到了自己亲手包的团子的香味。4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青团子昆山在上海与苏州中间,是沪宁线上的棵明珠。昆山的特产很多,有奥灶面、万三蹄、阳澄湖的大闸蟹,还有青团子。青团子是我最喜欢吃的。它外形是圆圆的。记得我刚来昆山,每一次见到青团子时,十分惊呀,“咦!这只汤圆怎么这么大?怎么是绿色的?”于是,我第一次买青团子时,随便说道:“买只绿汤圆。”卖青团子的人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说:“孩子,你不是本地人?这不是叫”绿汤圆,”而叫’青团子’”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这种东西叫青团子,并且了解到青团子在昆山历史悠久,每年春节一过,青团子便出现在大街小巷,其中正仪的青团子最为著名。制作青团子的过程较复杂:首先要准备好青水、糥米、水粉和馅。其中的青水是最关键的东西。用浆麦草捣烂后拧出青汁,放入适量的石灰稀液,这样青便调剂成了。再把青水倒入糥米粉中,开始和面,接着把糥米搓成粉团,在粉团中放入足够的豆沙馅,最后把弄好的团子有秩序地列入蒸笼中。数分中后,掀开蒸笼盖,就会有一阵扑鼻的香味而来。最后再抹上一点熟的色拉油,使一只只青团子透着光泽,犹如一颗颗精致而又美观的绿宝石,使人爱不释手。如果说看青团子能够让人一饱眼福的话,那么吃青团子就可以让人一饱口福了。青团子如果用熟的棕叶包着,便会让你闻到股清香。这时,轻轻尝上一口,香而不腻,令人禁不住再吃一口。等青团子下肚后,口中却仍然潢口清香,甜津津的,真是叫人回味无穷呀!如果你到戚家或去看望友人,青团子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好礼品。青团子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当你吃到美味可口的青团子时,你一定会称赞它说:“这青团子的味道 真不错,不愧是名不虚传的正仪青团子啊!”650字 六年级 状物
-
清明,清明清明,清明邯郸市凌云中学初二九班王美琦今年的清明下了雨,细细密密的,欲断还连的?糊着路人的视线。每个人都沉默着,眼睛没有焦点,茫然。仿佛在衬托着这日子。清明,清明。偌大的烈士陵园,清晨,静悄悄地。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是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人们缅怀着烈士们,抬起头,泪花涌动。看见了,战士们擂鼓呐喊!看见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看见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在那战乱的年代,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是否已经淡忘了着一切!淡忘了我们的耻辱!淡忘了我们要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你是否在家中玩着索尼电脑,吹着东芝空调或者坐着丰田汽车去吃日本料理?我们在电动游戏的伴随中长大,我们是否已经麻木?不!我们没有忘记!有一段历史,有一段回忆,我们将它放在我们胸口左边!时刻铭记!无论怎样谁都抹不去。因为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战士!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轻轻的传来一声鸟鸣,那么近又那么远,显得飘渺空灵。人们走出陵园,目光如炬,眼中的斗志熊熊的燃烧。明年那突兀的散落在纪念碑前的菊花,还会提醒着人们。清明,清明。6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650字 初中
-
清明清明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节气,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个节日,一直被流传到今天。我爸爸老家是扬州人,所以每年清明节,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来,一起去扬州祭拜我爷爷(在我爸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这天,奶奶起来的也很早,因为她要提前准备爷爷生前最喜欢吃的各种菜肴,当然还有爷爷最爱的纸质“麻将”和必备的黄纸做的“元宝”。乡下的坟堆一般都在田野尽头的偏僻处,我们提着这些供品去坟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一块块金黄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开得正艳……除了远处偶尔传来的鸡叫和狗叫,就只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真是安静极了,美丽极了!到了坟前,我们把一条鱼,一盘蔬菜、一盘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爷爷坟前的一小块水泥地上,还要倒一杯酒泼在坟堆上,然后在旁边空旷的地方把“麻将”和“元宝”通通给烧了。烧的时候奶奶还要我们磕头,希望爷爷能够保佑我们吉祥、欢乐、美满、聪明。最后我们还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面,这是有来历的:春秋时,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隐居在介山,而使晋文公后悔。他知道介子推是一个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他认为只要烧山就可以让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下来),不料他却烧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树又复活了,晋文公便把这可柳树叫做“清明柳”。而现在,人们就给清明柳定了一个辟邪的功能。 祭扫完毕后,我一般去和乡下多日不见的小伙伴们去放风筝,爸爸说这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以前他们小的时候都是自己用篾片和报纸自己做风筝,现在都是在街上买了,据老人们说这有释放邪气或晦气的功能。这就是我老家的清明节习俗,你们家里的呢?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清明清明,九泉下开朗的您,是否安好?——题记泪眼蒙蒙,思念卷入眼帘,深之入骨,再次走过那间木房,蓦然回首,您的身影一闪而过,前二年,我还不解的望着母亲:“阿太怎么没来?”母亲迟疑许久:“阿太,她睡着了。”“去叫她吧……”母亲眼角湿润了,不应声,我现在长大了,难道那依然还是一个简单易了谎言吗?我现在还是不信,见您还在那灰色遗像中默默看着我们呢。梦中,我还梦见你摸我头呢,就像您从前那样在,可梦还是梦,可现在不得不相信,您与我们阴阳相隔,再也不能见面……从前,我放学回来,写着作业,您只是坐在那把椅子上,看着我,手握一团线,等我写完后,您也总是拿着一碗面到我面前“孩子,作业先放在一边,先吃完面,与太阿去走走。”我好不听话,扒了几口面:“我要写作业,我要写作业!”您低下头,回到隔壁,那时您已皱纹满脸,还做着针线活,有时我在您走的时间还想:阿太依然在缝我的小毛衣吗?隔壁一片沉默。那时我还调皮,每天只顾着玩,您在四处叫:“孩子,快回来。”越是叫我却是调皮,等您抓住我,母亲总会打我:“阿太坏!”您却不说话……在您走的这些年,我只要一想到您:“孩子,作业放放,先吃完面,跟阿太去走走。”就去隔壁叫“阿太!”可却没人吱声,走在小路上,再也没有人牵着我的手了,我也不调皮了,只希望您能再出门看我一眼,再叫我一声:“孩子。”阿太,今天,我来看您,您还会像以往一样吗?您还会在九泉下记得我这孩子吗,阿太,您还会原谅我往日的调皮吗,阿太……我希望您能再见我一面,再来让我牵一次您的手,与您说话,仅一分钟……清明节这天,我前来祭奠您,再见,清明,再见阿太……6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