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花苞600字

花与花苞

0
0
600字 一年级 抒情散文

母女俩走进鲜花店。

小女孩对着满目的鲜花兴奋不已:“妈妈,这个好看,买这个!”

“先看看再说!”

“这个样子挺好的!看,这种紫色真漂亮,妈,我们买这种花吧!哇,好大的花啊,妈,要不,我们就买这个吧!”小女孩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观点,在她眼里,每种花都是那么美丽。

“我们还是买那种红色的吧,喜庆,热闹。”妈妈略一思忖,说。

“可我觉得那种白色的也挺好看的,还有这种黄色的,淡蓝色的,多漂亮啊!要么,都买一点吧?”

“傻孩子,那样颜色太杂了,不好看。再说,红色才是花最好看的颜色呢,也是最受人欢迎的颜色,你以后就会明白了。”她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被岁月淘尽了色彩,只剩下别人的颜色了。

“好吧,就听你的。不过,让我来挑选哪几枝。”

女孩选了开得最旺的几棵,它们是其中最艳最丽的,仿佛正当壮年。她满意地拿给母亲看。

“不行。这些花都已经开过了,马上就要谢的。还是买我挑的这几株吧。”母亲递上来她挑的几枝花,上面大都是花苞,只有几个是裂开一点的花朵,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羞涩地探出头来。

“不好,不好!”小女孩撅起嘴,“这些花还没开呢,有什么用呀?不好看!”

“这你就不懂了。这些花呀,买回家,在盛满水的花瓶里插上两天就会开得很旺了。”

“可我们现在看不到呀。”

“现在,不是有几朵已经开了的吗?这样,等这几朵快谢了的时候,那几朵就开了,这样,我们家里的花就能开的时间长一点了,不是会有更多的时间看到花了吗?”

“可我还是喜欢看到那么多花一起开的样子……”

……

孩子希望看到成熟的样子,大人希望回到初开的时候。

孩子喜欢刹那的灿烂,母亲希望持久的美丽。

孩子看到的是现在,母亲看到的是将来。

孩子希望来到未来,母亲希望回到过去。

(时2007-4-17)

读《孔子好学不倦》有感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下认真地读着〈孔子好学不倦〉这个故事,它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好学的精神。孔子60岁了,还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换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空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也不肯换新曲子。他不但把曲谱弹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所有的同学和老师

读完这个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深感惭愧。孔子这种好学的精神,把我深深打动了。他不像别人一样,急于求成,到头来学不到什么。而孔子,不但把曲子弹熟,还揣摩着曲子,这种好学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自己。我平常一碰到难题,不愿意费时间去想,就去问家长、老师,不然随手一扔,干脆不理它。比起孔子,我这种不好学甚至偷懒的行为太不认真了。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答案,一点思绪都没有。突然,我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答案,大喜过望,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并交给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一个鲜红的“优”字,老师还重重地表扬了我一番,还让全班同学向我学习。我十分得意,也没有听老师分析。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好像“优”字上多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仿佛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难受。《孔子好学不倦》这个故事让我又想起这件事,提醒了我,作为一个班干部和班级的骨干,在学习上不能不懂装懂,这样只会对自己不利。

《孔子好学不倦》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长大后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一年级
抒情散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