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科学实验
星期天下午,我来到作文培训班。只见唐老师带着神秘的笑容对我们说:“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又来了四个新朋友!”顿时,台下窃窃私语,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在同学们左右张望时,只见唐老师从抽屉里掏出四只鸡蛋。啊!原来四个朋友就是四只鸡蛋。唐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鸡蛋转转转。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的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比赛结束,你们将会知道鸡蛋的一个秘密!”接着唐老师还示范转鸡蛋的方法给我们看,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想到实验能解开谜底,大家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跃跃欲试。
比赛开始了,比赛分成两轮,每轮三人参赛。第一轮即将开始,唐老师在每组分别挑了一个小不点和两个大力士。他们来到讲台,摆开阵势。“预备开始!”他们不慌不忙地转动鸡蛋。只见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扭着屁股转起来,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小个子的鸡蛋接连转了七圈,终于罢休了。我们第二组大力士的鸡蛋表现还算良好,转了三圈。第三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们的鸡蛋只转了一圈就停止了转动。第一组代表小不点赢了!第二轮比赛开始了,唐老师又请了一个小不点,两个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组参加。唐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鸡蛋,比赛开始了。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转呀转,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组上一轮输了以后,心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转,可鸡蛋就是不听使唤,还是只转了一圈。我的鸡蛋开始转得挺好,一圈,两圈,可是转第三圈时,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我的鸡蛋“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同学们看呆了,嘴巴张成“O”字型,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接着,同学们睁大惊异的眼睛看着唐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
怪了,为什么第一组的蛋每次都转得这么快又这么顺利呢?第二组的蛋为什么总是转了三圈就转不动了呢?第三组的蛋与第一组的也有区别吗?一大堆问号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腾着。
唐老师好象猜到了我们的心思,他把鸡蛋收拾好,向我们公布了鸡蛋的秘密:第一组的鸡蛋是熟的,转的方向一致,所以转得又快又稳。第三组的鸡蛋是生的,转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转得既慢又不稳当。第二组的鸡蛋烧过,但没有熟透,刚开始蛋壳受力在转动,接着就转不动了。
有几位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唐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因为熟鸡蛋扭动时,蛋白蛋黄全部一同被扭动,所以转得顺利。相反,生蛋被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转不动或停止转动。”哦,哦,我们都明白了!
这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我和同学的事
平日里,同学之间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我就和一些同学发生过争吵,但最终我们还是和好了。
一次,我正认认真真地写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忽然,旁边的潘佳昊碰了我一下,我写错了字,但我并没有责怪他,只是把写错的字擦掉重新写了一遍,因为我觉得他不是故意的。过了一会儿中午的铃声响起了,我们拿起钢笔开始写钢笔字。在写的过程中,他曾多次碰过我,但我都原谅了他,自己心里暗暗地想:都怪我没有认真写!
几分钟后,他觉得我很好欺负,就重重地碰了我一下,这一下可不得了,我的书上沾满了墨水。我觉得他这次是故意的,就告诉了老师。老师让他向我道歉,他却死活不承认,但是最后还是像我道了歉。从此,我没有和好如初了。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别人如果做错了事,要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如果他在不改正,就得让他受到应受的处罚!
相似题目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这个星期天,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并为我们提供了4个实例,我最终选择的是“水中点灯”。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会问:“水里怎么能点灯呢?水不是火的克星吗?”我和大家一样,也充满疑问,结果怎样,我们拭目以待吧!首先,我准备好了材料:蜡烛、盆子、水和打火机。根据要求,我先把蜡烛点燃,然后滴了几滴蜡烛在盆子里,把蜡烛粘在蜡油上,这样就把蜡烛固定在盆子里了。接着我开始往盆子里面倒水,水和蜡烛的顶端仅仅只有几毫米的距离。水中到底能不能点灯呢?一个个问号一直在我心里萦绕着。我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蜡烛好像在和我作对似的,我越是想让它快点它就越慢。蜡烛终于在燃烧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接近水面了,我屏住呼吸,生怕一不小心蜡烛就被我给吹灭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发现蜡烛竟然慢慢地凹进去了!就像小姑娘脸上的酒窝,酒窝渐渐变深,就如一个小碗放在水中央。火焰也已经烧到水平面以下了,我控制不住自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喊道:我成功了!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我赶紧上网去查找资料,原来是这样的:因为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融化的蜡,遇到水就会迅速变成固体,并冻结在火焰的周围。火焰低于水平面时,水会把逼向蜡烛的热量迅速带走,蜡筒就能保护火苗一直燃烧。所以水中才可以“点灯”。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秘。550字 六年级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科学没有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去做。哥白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今天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水上漂”我首先把一个盆子放上水,在放上一张面巾纸,再放上一个针,我发现面巾纸刚放到水面上,水就把面巾纸湿透了,而针本身就有重量,当面巾纸因为水而沉下去时。我发现针还在水面上,我吓了一跳,我再把针拿起来,再放进水里,针就直接沉到了水里。我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没了面巾纸时,针就像没有保护的小婴儿一样沉了下去,而像面巾纸慢慢的沉下去时,就会浮在水面上呢?后来我发现是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使漂流的针可以在水面上而不沉没,也由于水有粘性,使水流动时的接触面产生了作用才会浮在水面上。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只要有一颗爱探索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家。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今天,我要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了,完成一次科学实验,我选择了一个科学实验叫:有孔纸托水。我准备好实验的材料;一个圆柱形的杯子,一个圆规,一张卡纸,一桶水,一个纸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首先拿来一个水桶,加满水。接着从笔袋里拿出圆规,从书柜李拿出一张卡纸,用圆规尖锐的针尖在卡纸上扎了几个小孔。然后,我在拿出一个圆柱形的水杯和纸杯。把水杯平整的放在地上,用纸杯从事先准备好的桶里,舀水出来倒在水杯中,到水杯里装满水。最后,拿来扎过孔的卡纸,放在水杯的口子上面,用三根手指按住卡纸,不放开。再用另外一只手抓住杯子,使水杯倒立,手掌就缓缓地放开,放开手之后卡纸竟然奇迹般的吸附在杯子口上,哇!我完成了一个科学实验,“有孔纸托水"。做完实验之后,我上网搜寻了一下水为什么在有孔纸上都滴不下来?卡纸为什么掉下来?原来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托力,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下水是因为水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只要你拥有一颗明锐的心,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就有可能完成过你有史以来完成不了的试验。4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科学没有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去做。哥白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今天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水上漂”我首先把一个盆子放上水,在放上一张面巾纸,再放上一个针,我发现面巾纸刚放到水面上,水就把面巾纸湿透了,而针本身就有重量,当面巾纸因为水而沉下去时。我发现针还在水面上,我吓了一跳,我再把针拿起来,再放进水里,针就直接沉到了水里。我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没了面巾纸时,针就像没有保护的小婴儿一样沉了下去,而像面巾纸慢慢的沉下去时,就会浮在水面上呢?后来我发现是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使漂流的针可以在水面上而不沉没,也由于水有粘性,使水流动时的接触面产生了作用才会浮在水面上。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只要有一颗爱探索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家。河南洛阳西工区五女冢小学六年级:陈鹏飞30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学科学,懂科学越来越重要。而今天,你们就来欣赏一下我的一次科学实验吧!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做科学小实验的任务。这一次,我做了个让瘪了的乒乓球重新变回原样的小实验。我看了看书,书上写着:“首先要准备一个瘪了的乒乓球和一杯烧开了的水。”我看了后,立马想起了上一次和别人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把球给弄瘪了,我就把弄瘪了的球拿了出来,然后在水壶里加满了水再放到炉子上,我就开了三级的大火,不一会儿,水壶那里冒白烟了,我迅速把火给关了,又立即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提着开水壶把手,我打起了十分精神,生怕这壶水会倒出来,烫到脚。我把水壶放好后,又连忙去拿杯子,在抓住水壶把手把水小心翼翼地倒进杯子里,这时,我又连忙看了看书,书上说:“如果以上的工作都完成的话,那么只需要再等一等就可以大开眼界了.”于是,我就等了一会儿,突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只听见”嗵嗵“的一声,我连忙过去一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猜怎么样了吗?哈哈!我的乒乓球变成了原样,有挺起了它圆圆的肚子,我高兴地一蹦三丈高。最后,我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的重要性,也让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我喜欢这一次的科学小实验!湖南衡阳珠晖区玄碧塘小学六年级:爱学习的156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一次科学实验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科学实验叫《筷子的神力》,我不禁产生了怀疑,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于是,我决定亲自试一试。我先将米倒满了塑料杯,然后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按好了之后,我拿来了一根筷子,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把筷子用力的插了进去,好不容易插到了杯子里。我用手轻轻往上一提,杯子和米真的被我提起来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我疑惑不解地冲向了书房,打开电脑······原来,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这次科学实验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我以后一定要虚心求学,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300字 六年级
-
一次科学实验科学是人类成长之门,它让人类得知了深奥的知识,让我们拥有了科学发明。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做纸包水的科学实验,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杯子,一瓶水和一包纸,老师所说的纸包水让我们产生了好奇心。实验开始了,老师让我们:1、把水倒入杯中;2、用纸把盖封住;3、把杯子轻轻地倒过来,让水不要流出来。我们屏息着一大口气,实验成功了,水没有流出来。我觉得这根本不可思议,一张薄薄的纸怎么会托起一个杯子呢?但就是这张纸挺住了,我很开心,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奇迹。回到家中我把这个实验告诉了爸爸、妈妈,而他们半信半疑,为了让他们相信我,我又按照方法小心翼翼地做了一次,我慢慢地拿起来纸杯,实验成功了,爸爸、妈妈都感到不可思议!而我相信这就是科学,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科学需要一双爱观察的眼睛才能发现科学,还要用一颗探索真理的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是纯洁而崇高的,无私无畏的,而不是封建迷信,这就是科学的真理!400字 六年级
-
一次科学实验科学的魅力是无穷的,只要你用心钻研,努力探索,就会发现自然的本质,同时获得无穷的快乐。——题记纸,真是种神奇的东西,它很薄,又很柔软,可谁会相信这一张纸,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能承受6本小字典的重量呢?我在做实验前也不相信。那天,我在学校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张纸,纸中有不少的玻璃块,看着不少,他正把这一堆玻璃运到垃圾桶里,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但是后来,我对那张纸产生了好奇:它是怎么承受那么多的玻璃的呢?纸不是脆弱的东西吗?我带着疑问回到家中,对奶奶说了这件事,奶奶笑着对我说:“实验,实验!”我觉得有道理,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一张普通的单页纸,将它的四角固定在被固定在桌子的厚度为10厘米的书上,然后,我又准备了几本小字典。开始实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一本放在了纸的中央,如我所料,这本字典稳稳地站在了纸上。我又拿起一本字典,双手托住,叠在了第一个字典上,虽然没表现出紧张,但心中已经开始揪心了,怕这张“弱不禁风”的纸(至少实验前我是这么认为的)承受不住,分崩离析。我开始放第三本字典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能承受住吗?我手心出了汗,便又把字典收了回去,怕一滴汗水影响它的结果,而等它站了上去后,看到纸张仍坚定不移,我松了一口气,不一会儿,第四本字典也与它的三个兄弟站上人生巅峰。我看着这眼前的景象,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看来,真是小瞧它了。我想:它变个形会不会能承受的重物更多呢?答案是会,我折成了一些立体图形,发现圆柱形的纸卷能承受的最多,能承受6本字典呢!原来在我心中的脆弱的纸张瞬间变得高大起来。我上网查了资料,明白了它的原理:一张纸的承受力,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有关。所谓弯矩,就是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之间的距离,弯距越大,承受力就大,反之则小。哦,只要不断发现问题,用实践去证明一切,再加上独立思考,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750字 六年级
-
一次科学实验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已经离不开科学了,科学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拿了一支蜡烛点燃,立在桌面上,用一根铁条吸住磁铁,拿到火上去烧。开始磁铁紧紧地贴在铁条上,蜡烛的火焰贪婪的舔着磁铁。不一会儿,磁铁像生病似的有气无力的粘在铁条上,快要掉下来。“砰”的一声,磁铁落地了。实验成功喽!成功喽!为什么磁铁遇热会失去磁力呢?我心里不禁打了几个问号,连忙去翻了《少儿百科全书》。原来,次,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就有磁,这叫电磁效应,电磁铁烧红了,它内部的分子热的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方向的一致性,磁效应作用互相抵消,所以整块磁铁不再显磁性。一个小小的实验使我们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使我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让我们从小就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向科学进军。江苏泰州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徐琴35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一次科学实验科学非常有趣,成功带给你的喜悦会使你更加热爱科学!再一次无意间,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弄明白了它其中的秘密。这个实验,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会做吧!要做这个实验,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仪器,只需要我们生活中都有的三样东西:打印纸、玻璃杯、剪刀。我找出了这三样东西,先把纸剪得和杯口的大小差不多,再在杯子里装满水,再把我们剪好的纸盖到杯口上,我好似“心急如焚”,想快点看到成果,于是我把杯子倒过来,可是水全洒了,令我没精打采。我冥思苦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三番五次地实验、观察。噢,这才明白,是因为我太急了,手没有压紧杯口,所以导致水全洒出来。于是,我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再次试验。嘿,果然不出我的意料,成功了!令我十分欣慰。我终于成功了,于是迫不及待的想表演给爸爸看,可是爸爸还没回来,我苦苦的等待着。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二十五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它“走”得真慢,一分钟好似一小时。两个小时后,爸爸终于回来了,我神秘的动作吸引住了爸爸的眼球。我谨慎小心的表演给爸爸看,生怕出什么差错。我表演完后,爸爸表扬了我,说我善于发现,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我表演完后,十分想知道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不会洒出来,可是不一会儿,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次,老师要求我们写这一类型的作文,我便想起了我当时的发现,这不,我就去网上查了查,结果令我出乎意料。我一直以为是那张纸的作用,但结果却是空气的作用:水不会洒出来是因为杯子里没有了空气,只有纸片的外面才有大气,它就被大气封在杯口了。这样,水才不会洒出来。科学可真有趣啊!如果我们成功了,当然会很高兴,但是如果失败了也不要灰心,我们继续努力,总有一次会成功!作者(李信良)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一次科学小实验星期六下午,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科学小实验。先准备两个透明玻璃杯,然后,在两个玻璃杯里面,一个里面盛10/8的清水,另一个杯里方10/5的清水和10/3的盐水,有筷子把盐水搅匀,再在两个杯水里面同时放两个鸡蛋,这时,我发现了盛清水的杯子里鸡蛋是沉着的,盛清水的杯子里来的鸡蛋是浮着的,这是为什么?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原来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举例:十斤的棉花和十斤一样重,但你把十斤棉花放在水里永远是浮着的,十斤铁就恰恰相反。还有一个例子: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个死海,四海里面没有任何活物,因为小鱼在四海上沉不下去,就死在海面上了,人躺在上面也沉不下去,……非常好玩!这次的科学实验,让我满载而归啊!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一次科学小实验今天,老师说要领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名字叫吹乒乓球。我们听了,真是胸前挂钥匙——开心!只见老师先将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用胶布粘住漏斗,上口很大,下口大约有一厘米。这样,一个“纸漏斗”就做成了。老师又拿出一个金黄色的乒乓球,由上口投入漏斗,问我们:“由下口用力往上吹气,会不会将球吹飞?”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我想:乒乓球那么轻,肯定会被吹起来的。老师用力往上吹气,吹了好几次,都是先快飞出来时,又掉了下来。接着又找杨智博来吹,他说自己肺活量还1800呢,结果一样,失败!张欣义自告奋勇上台,自吹自擂:“我一年级时肺活量都2000了!还是我来吧!”他吹得脸红脖子粗,可还不成功。张勇兵说:“还2000呢,顶多是个20。”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我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吹进去的气流分成了三股:第一股气流绕过乒乓球“逃跑”了;第二股气流沿着乒乓球的表面,来到乒乓球的上面,往下压;而很少的第三股气流往上推球,与二、三股气流相互抵消了。所以,乒乓球只往上跳起一点,又掉了下来。这个小实验可真有趣。它更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的奥秘无穷,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探索。四年级:哎呦0刚创啦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星期天,妈妈给我带回来了一包跳跳糖。咦,跳跳糖?糖怎么会跳呢?一连串问题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我仔细端详着这包糖,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便赶紧撕开一颗放到嘴里。只觉糖一碰到舌头就开始胡蹦乱跳,不一会儿舌头便发出了“抗议”。可是,就是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我的求知欲: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呢?我决定用实验来寻找答案。我先拿来一个小杯子,再往杯子里倒入一小部分跳跳糖。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可杯子里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杯水,灵机一动,对啊,吃糖得有水啊!我连忙往装了跳跳糖的水杯里倒了一点水。哈,没过多久,杯子里的糖就开始沸腾起来。再过一会儿,糖就炸开了,流出来的是一种类似果汁的液体。实验做完了,可我还是搞不懂糖为什么会跳,于是便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原来,跳跳糖里边加入了压缩的二氧化碳,外层的糖衣遇水溶化后,压缩的二氧化碳便会“噼里啪啦”地冲出来,所以才会有“跳”的现象。跳跳糖中还有气泡,在灯下能看得到。如果把跳跳糖压碎,也会听到同样的“噼里啪啦”的响声。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这种现象是跳跳糖的分子结构决定的,辣椒的分子结构和它有相似之处,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呈刺状。这就是跳跳糖会跳的原因。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会发现那“未知”的科学。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那天我做科学实验的时候。放学后,我回到家里,写完作业后,看到一本书上这样写到:“把重的东西放到水盆里会怎么样呢?”我看到这句话后,心里想:“既然这是一个科学实验,就让我来试一试吧!”我先找来一个水盆,把一块石头放到了了水里,得出来的结果是:把重的东西放到水里会沉下去。那么,轻的东西放到水里又会怎么样呢?我找来一片海绵,把它放到水盆里,结果发现它漂在水面上。这就充分证明,重的东西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轻的东西放到水里会漂在水面上。这真是个有趣的实验,因为这个科学实验让我懂得了更多的科学知识。250字 二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是科学课,这次我们要做高锰酸钾是否溶于水的实验,因此要到实验室去上课。来到实验室,科学老师对我们说:“高锰酸钾是一种颗粒状的紫红物体本次实验要用到烧杯,水,药勺以及几小粒高锰酸钾,千万不能放多。下面开始实验吧。”听到了这句话,我马上就投入到了实验中去。刚想把高锰酸钾一下子倒进去,可想起了老师的话,我赶快用药勺舀了几粒高锰酸钾,正如老师所说,高锰酸钾是一种紫红色的颗粒物,我将它缓缓放入水中。高锰酸钾已进入水,就开始快速溶解,可它的溶解方式与实验截然不同,只见它一进入水便开始想四周扩散,且速度极快。起初只看见一缕紫红色的线向四周游去,之后就看见千丝万缕的线向四周游去。好像千万条紫红色的蛇在水中游动。怪不得科学老师说只能在水中放入几粒高锰酸钾,几粒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就那么可怕,要是到许多高锰酸钾进去,那还得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又有趣的实验!我以后一定要学好科学。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科学实验我们以前做过很多种实验,比如“鸡蛋浮起”,“水中电灯”等等。我们今天做的却是“纸张大力士”的实验。今天的作文课上,黄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大力士吗?”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大力士是很强壮的;有的说大力士是可以举起常人举不起的东西。可是老师又来卖关子了:“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纸张大力士,你们信吗?”实验开始了,第一轮的名字叫“小试牛刀”。我们拿出两本书,将每本书分成两份,再相互交叉在一起,然后把两本书分开。我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书,微微一拉,书就出来了。我心想:这么简单,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真是不自量力,这还叫大力士?想着,又开始了第二轮。老师叫我们把每本书分成四份,夹在一起,我双手捏住书,稍微一用力,书又被我给拉开了,我轻视地看了它一眼,它安安稳稳地躺在那,好像什么事没发生过一样,我心想:不管你有多厉害,哼,还不是我的手下败将。第三轮开始,老师叫我们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翻开,再夹在一起。灯光照在书本上,书发出“哗哗”的翻页声,我轻轻用两指一捏,扯着书往后退,什么?它居然没动?难道它还跟我耍小脾气?我伸出双手,用力一拉,书又开了,我想:你就算这样,你还不是输了?过了一会儿,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把书拉开。于是,老师把一些还没分开的书拿到了讲台上,老师叫我们班的两位大力士:林智宇和李翱翔,只见他们大步流星,得意洋洋地走上了讲台,眉毛还高高在上。老师把书递给了他们,只见他们咬紧牙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好像使出了吃奶的劲。过了一会儿,这眼前的一幕,让我们下巴都快惊掉了。李翱翔被林智宇拖到了门口,李翱翔眉毛紧紧皱在一起,眼睛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于是,黄老师到了李翱翔那边伸出了援手。这时,黄老师仿佛是李翱翔的救命稻草,不一会儿,林智宇就被他们慢慢地拖着向前移动。看到这副情景,让我想起了运输带上的货物。黄老师又说:“还有谁想来试试?”“老师,我!”这时,刘宇姣自告奋勇地回答,刘宇姣加入到了林智宇的队伍,他们的力量不相上下,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终于,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后,书被拔了出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些同学喊出了答案:“是摩擦力。”原来书页与书页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书页越多,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书就越难被拔出。原来,是我小看它了,我以为它只是一点微薄的力量,可是,事实证明它并不是,没想到小小的两本书,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力量,需要四个人才能把它拉开,我顿时对它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只要学会团结,将单个的力量累积起来,就会变得很强大。100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上个星期五,班主任刘老师拿着一个鸡蛋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班队课,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更掩盖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拿来一个鸡蛋做什么?莫非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鸡蛋有关?”刘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答道:“是的。这个实验就是:鸡蛋能不能被握碎?”几个力气大的同学信心满满,而几个力气小的同学忐忑不安,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让自己上来捏鸡蛋,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大家各怀心态,等待着游戏的开始。接下来,刘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实验规则:每一个同学轮流上来握鸡蛋,谁能把鸡蛋握碎,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要知道,“大力士”在我们班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何况是刘老师“亲封”的呢!听到这,连我这个女生都跃跃欲试了。首先,刘老师请到了我们班的“病号先生”。他瘦瘦小小,面黄肌瘦,同学们赐予他“病号先生”的称谓。只见他迈着小碎步,心惊胆战地走上讲台,接住鸡蛋,将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到手上。他咬着嘴唇,脸涨得通红通红,鸡蛋还是没有碎裂开来的痕迹。他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下了讲台。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有的说:“要是我走上讲台去握鸡蛋,肯定可以把它握碎。”有的女生则面露恐慌,惴惴不安地说:“那个鸡蛋好难握碎的样子,等会儿我们上去的时候会不会出丑啊?”我信心满满得想:要是我上去,一定能把鸡蛋制服的。“病号先生”的力气那么小,我应该比他强。接下来,刘老师请了力气比较大的郑浩东来握鸡蛋。只见他把腿摆成“人”字形,开始用力。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郑浩东的眉头皱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虫子了,脸红红的,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鸡蛋还不肯轻易“就范”,郑浩东只好灰溜溜地走下了“擂台”。……终于轮到我上来握鸡蛋了。我把鸡蛋握在手心,开始“发功”,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是无动于衷,我跺了跺脚,手心也冒出汗来了,心想:鸡蛋啊,你就给我点面子吧!可鸡蛋还是“不肯服输”,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只好像只斗败了的公鸡,遗憾地走下了讲台。“叮铃铃……”下课了,我问刘老师:“刘老师,鸡蛋为什么不能被握碎啊?”“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刘老师解释道。听到这,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你说说,这节班队课有趣吗?100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这个星期五,我们的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判断鸡蛋是生是熟。这项作业刚一布置出来,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这还不简单,只要把蛋打破,不就知道了。”老师听见了,说道:“不能把蛋壳敲破,并且,不能上网搜方法。”我们听了老师的话,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心想这项作业太难了,恐怕这次的作业是完不成了。回到家后,我立马拿出了我妈珍藏以久的神器——煮蛋机,我拿出一个鸡蛋放进去,通上电源,很快,煮蛋器上飘起白烟,蛋被煮好了。我看着那枚鸡蛋,两眼放光,伸手去拿,触碰到鸡蛋的一瞬间,我的手立刻收了回去。“真烫!”我捏着我那受了伤的小手说道。实验还没有开始就受伤了,我这算不算是为科学做出的牺牲呢?我只好在旁边默默地等待着鸡蛋冷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时吹几口气,希望鸡蛋能快点冷下来。可是,过了好几分钟,鸡蛋还是烫手,我便放弃了,离开这个小坏蛋,看书去了。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心想,这鸡蛋一定凉了,不会像之前一样烫手了。我来到厨房里,看着这枚熟鸡蛋,心中还是有点怕。我小心地用手试探了一下它,在触碰到它的一瞬间,我飞快地把手缩了回来,可是一点儿也不感觉烫,用掌心摸一摸,鸡蛋已经完全冰凉了。于是我飞快地拿起鸡蛋,一下子双手分别拿着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开始了实验。看着两个鸡蛋,我想,这怎么判断呢?我想到了水,水能不能判断鸡蛋生熟呢?想到这儿,我来到了卫生间,弄了一盆水,接着把两个蛋丢了进去。“嘭”的一声,一个鸡蛋破了,那个生的鸡蛋像被大象踩过的蚂蚁一样。呃,实验倒是成功了,生熟鸡蛋一目了然,但这肯定不是老师要的方法啊!我心里吊上了一块大石头,生怕那个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熟鸡蛋也摔碎了。于是,我拿起那个熟鸡蛋,左看看,右看看,确认这个熟鸡蛋没碎,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落了地。马上,我又从冰箱中拿出一个生鸡蛋,又开始了实验。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拿出一个杯子,灌满水,先把生鸡蛋慢慢放入水中,让它沉了下去。我又拿出熟鸡蛋,放在水里面,熟鸡蛋也沉了下去。一模一样的效果,看来,水也分辨不出哪个生哪个熟啊?我突然记起老师说过,盐能改变水的密度,生熟鸡蛋的密度会不会一样呢?于是,我从厨房里拿了一包盐,慢慢地往杯里倒。一次,没反应;两次,没反应;三次,还是没反应。我急了,把整袋盐都倒了进去,然后用筷子慢慢搅动。这时,我发现,有一个鸡蛋晃动了几下,立了起来,然后慢慢悠悠地浮了上来,另一个鸡蛋只在杯底晃动。我突然记起科学老师说过,熟鸡蛋的密度大,那么,杯底的肯定就是熟鸡蛋了。我双眼放光,高兴地把这个发现用本子记了下来。星期一,我来到学校,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夸奖道:“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切的科学结论都离不开研究和探索。这一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100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实验,一个新鲜的名词。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无穷的知识。同时带给我无穷的思考。实验就像是一本美丽的书。需要你认真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这本美的书籍。我喜欢做实验,我喜欢实验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喜欢实验中的知识。理所当然,我也最喜欢科学课。下午第一节是科学课,我心里可乐了。待到科学课的时候。我们排队走上实验室。今天,老师讲过,要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我早就提前准备好了实验材料:火柴,抹布,其余的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都具备了。来到实验室,桌子等用具都摆放得很整齐。“同学们,请各就各位,去到自己的座位!”老师在讲台上说。我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今天,我们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请同学们看看实验器材,看行不行说出他们的名字。”我看看桌面的器材,对对实验器材纸,这个铁做的架子应该就是铁架台吧,这个用铁做的网,上面盖了一层石棉的应该就是石棉网。还有这个,木做的像夹衣服的应该就是试管架。这个被子应该就是烧杯!还有一个玻璃片。还有最后一个这个像灯一样,还有水的应该就是酒精灯。诶?我还漏了一个,这个脸盆大的玻璃盆里面装的也是实验器材:必不可少的水呀!讲好了实验器材,老师又开始说:“嗯,想必大家都说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老师拿起了她旁边的一张纸。我也拿起了我的实验纸,认真的瞧瞧。哦,我明白啦!要先装配好实验装置。我都想马上开始做啦,可是,老师还没下命令给做呢!我只好可望而不可即。“第一个步骤是:装配好实验装置!同学们请看老师!然后跟着我做”我朝老师看去,只见老师用手将铁架台推到中间,再在铁架台上放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我也学着津津有味的做了起来。步骤一个不拉。哈哈,已经有模有样啦。“然后,我们来点燃酒精灯。”老师从火柴盒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在盒边上潇洒的一滑,火柴头就立即着火了。我最怕的就是点火柴……我也学着拿起火柴,准备滑,但是,我总会想:我会不会被烧伤?哼,死就死这回了,我下定决心要点火柴了!学着老师的模样,我也点好了火柴。我点好酒精灯了,我的手也完好无损,太好咯!然后,我和老师一样,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的下面。然后,用试管架架起玻璃片。放在烧杯口上方。过了好一会儿,我架起玻璃片放在水的上方时,要有水珠掉下来才算实验成功。可是,我实验的那滴水呀,在玻璃片的边上死都不肯下来!可把我憋急了!我一跺脚,干脆把玻璃片摇啊摇,也不见水珠掉下来。我旁边的朋友提醒我说:“你再把玻璃片放在烧杯放在烧杯上烧烧。”“哦”我见这个办法不错,又试了试。我又等啊等的。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做好了,我还没做好,我一急,又夹起玻璃片放在水盆上等他的水珠掉下来。还好这次水珠给我面子,终于掉了下来。我成功啦,我成功啦,哦耶!我又收拾好实验器材,这一节实验风波,也算是结束了。我笑嘻嘻的走出实验室。实验真好玩,它让我学到好多好多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一次令我受益匪浅的实验今天,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了《电和磁》这课,我突发奇想:如果我用一个带电的金属物去吸一个铁制品,会不会把这个铁制品吸起来?答案犹如一场迷茫的大雾,萦绕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一放学我便直奔回家,决定做一次关于“磁和铁”的实验来揭开谜底。一到家,我立即翻箱倒柜地寻找试验所需的材料,终于找齐了一节电池、八个别针、一根铁钉和一根用来当导线的长铁丝。实验开始了,为了做对比,我先拿起那根不带电的铁钉,犹如黑龙捣海般在装有别针的盒子里乱捣了一通,结果连一根别针都没吸到。我再拿起电池,用手把导线的两端分别按在电池的正负两极,同时把导线在铁钉上缠绕了五圈。就这样,电池中的电就化成铁钉中的磁。我缓缓地将用手移动着我的“磁铁钉”,让它移进放着八个别针的纸盒中,双眼紧紧地盯着铁钉不放。心想:最重要的时刻到了,如果“磁铁钉”能吸起别针的话,我的实验就成功了。我双手拿着“磁铁钉”在装有别针的盒中巡游了一番,当我亲眼看见两个铁钉被我的“磁铁钉”吸起来时,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不禁高声大叫:“啊!成功了!我的实验成功了!”我拿着令我自豪的“成果”走进了爸爸的书房。突然,我手指尖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我大叫一声:“哇!”实验工具撒了一地,我用嘴不停地吹着手指。这是怎么回事呢?噢,原来是电池用电时间太长,正负极都充满热量,我的手指按在上面,当然会被烫着啦。爸爸走过来对我说:“儿子,你这样时间一长是会烫伤自己的。来你把这两块塑料膜贴在手指上吧。”“噢,你快来看看我的实验吧。”我点点头就顺从地贴上了塑料膜。地上的实验工具几乎毫发无损,只有“磁铁钉”脱离了导线,于是我又重新把铁钉绕好,吸起了别针。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次竟然吸起了四个别针。我心想:这不可能,刚才我最多也只能吸到两个别针。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你看,铁钉之所以吸的别针比原先多,是因为你绕在铁钉上导线的圈数比原来也多,铁钉接触处的电流越多磁场也越强。”我拍了拍脑门如醍醐灌顶,顿时领悟了实验的原理:“哈,如果我让导线把两节电池的电化成磁,传送给铁钉,铁钉的磁力会不会也变大?”“你自己试试吧。”爸爸笑眯眯地看着我说。说干就干,我趁热打铁,又从口袋里掏出一节电池,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我让两节电池串联,然后绕上铁钉和导线,我把加强了功效的“磁铁钉”放进了装有别针的纸盒里,前后摆动了一通。“咦,怎么没有效果?”我挠了挠头皮自言自语地说道。爸爸看了看说:“你把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当然没有效果。”我恍然大悟,于是把其中的一节电池调了个头,再用“磁铁钉”吸了一下别针,“哇,竟然吸住了七个!”我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我实验的结论是(这也许其他人都知道):带电的金属物可以吸起任何铁制品,电磁力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反之,电磁力越小,吸引力就越小。这次实验令我受益匪浅:明白并掌握了电磁换的科学原理知识,这将激励我今后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学科。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