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教育实话》1200字以上

实话《教育实话》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议论文

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本实实在在的书,一些实实在在的话,这就是《教育实话》带给我的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玄虚的道理,没有做作的姿态,全都是作者日常的教学随笔,是作者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教育文章。文章写得明白如话,却又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一些教育学上的原理、道理,使人茅塞顿开。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教授,陈桂生自然是有一套相当高深的理论的,但他不是将这些理论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在娓娓道来中使人明了个中原委。就拿题目来说吧,他的文章绝大部分都以“漫话****”或“也谈****”为题,从不为自己取一个哗众取宠或令人遐想的题目,不像有些教导教师们写教育文章的专家所说的“题好一半文”那样去做,他平实得没有任何作秀的题目让人感到的恰是那种实在的风格。不光是这部分如此,他的其他教育随笔像《师道实话》也是如此,里面几乎都用这两种方式命题,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也都如此朴实。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文章的感染力,从这一点上说,实话实说,我觉得这样的书比起那些挖空心思取上各种匪夷所思的题目的专家们要好得多。

再看他的文章,每一篇都是那么实在,他从当代教育理论的高度,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审视和剖析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教育领域内的教育炒作现象和教育文论中的虚话、套话,进行了强有力的思辨。他的理论不是高深莫测、空洞说教的,而是通俗易懂、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身边出发来讲述的,他的行文也不是呆滞刻板、讲究章法的,而是庄谐相生、亦趣亦理的。对每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剖析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虽有大智于胸,却能举重若轻。

他的“实话”“实”在说出了教育者感觉到却说不出,或者想到了却不敢说的话,“实”在透过教育表象让人们看到教育的真面目。将现在这个教育转型期中各种教育思想的矛盾和碰撞表现得昭然若揭。

比如谈到课堂转向,人们就无所适从了,像“稻田式”课堂排列转向“圆桌会”“四角对立型”,学生课堂有“沉默权”,作业有“开天窗”的经验,“闭门族”可以“在家上学”,等等,新奇的思想正是一个个不小的冲击。

比如对公开课的质疑,在一线的老师早就对这种课不胜厌烦,一节课往往要花去一个星期,几个星期,甚至一二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比人家评技师、工程师、教授还要郑重,几乎没有一个不一直担惊受怕到上完公开课为止的。公开课早已演化成为“作秀课”、“表演课”,而且各种“课堂比武”“优质课评比”不断,似乎教师的成才之路就在于各种公开课的作秀,教师的“默默奉献”也变成了“公开奉献”。这样,一个教师只要有这种“秀”的能耐就能成为名师了,而实际上则是对教育的最大危害。甚至导致现在的家长不愿意到名师的班上读书,怕贻误了孩子。现在作者把这些问题都摆到了读者面前,不能不引起众多教育跟风追随者的思考。作者戏言“所能听到的大都是‘公开课’,难得有机会听到‘秘密课’”,事实上,我们更希望能听到“秘密课”,以及教会老师们如何上好“秘密课”。

又如他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的平议。现在的教师对这个说法都不陌生,也都能认同,而且这也是指导我们课堂的一个规则。而作者就从这个公式的历史发展揭开了它的存在原因,从1958年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到后来的“实践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又从学生的“主体”兼“主导”作用,发展到现在的“教师主导”,说创造者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实在是动了不少脑筋,但实际问题并未解决。作者又从这个公式的含义进一步作了说明,“主客体关系”与“主被导关系”是两个在同一关系(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相互缠绕的属性,即“主体”是“被导”的,而“客体”又要去“主导”。作者又指出,我国长期以来,离开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的课程特别是课程编制,抽象地议论师生之间的关系,本就已坠入形而上学的雾中了。

除了课堂动向外,这本书还就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阐述。像课程改革上,他对“三级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对“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都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的弊端,及时、有效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像早期教育以及教育价值判断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诸如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的问题,我们只道是人人享受相同的教育,但在西方的“教育机会平等”是指社会给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而中国社会中的“平等”却已等同于“平均”了,与其说提供的是“机会”,不如说是提供了“结果”。

教育无止尽,但能说实话的并不多,面对教育中媚俗的新招和不着边际的空谈,我们则更愿意听听诸如此类的道理和意见。就像陈桂生所言的:“我说了,我拯救了自己的灵魂。”我觉得,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时2006-8-20)

讲故事比赛

350字 四年级 状物

这次讲故事比赛的主题是“善良”,我们班第一上去讲故事的是孙思瑶,她讲得栩栩如生,好像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让我们一个个如身临其境,下面的同学听得睁大了双眼,比听老师上课还认真。外面仍然是安静的,偶尔传来几次掌声和欢呼声。在同学们忘我的境界中,孙思瑶的故事讲完了,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从她的脸上,我也可以看到一丝喜悦和兴奋。

第二个上去的是孙于越,她讲得眉飞色舞,我们听得呆若木鸡。当她讲到最感人的地方时,我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一样,我回头打量一下,发现其他的同学也是热泪盈眶。

我们一个个像打了一针镇定剂一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认认真真地听着讲台上的人讲故事,有孙于越、孙思瑶、陶君延……她们讲的故事都非常引人入胜。最后,孙思瑶以三十六票的高分夺取了我们班“故事大王”称号。

一眨眼,这堂课就结束了,我们背着书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在路上,我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她们的故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一年级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