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跳跃的午后1200字以上

阳光跳跃的午后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五月的午后,空气没有了慵懒,阳光肆无忌惮。

曾这样描绘五月的雨天:“一片空灵的背后,是雨打芭蕉的澄澈”。的确,五月的雨天是美丽的,没有了冬日的凄迷,距离夏日的狂暴还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行走在这样的雨中,人也会跟雨一样,缠缠绵绵,却没有凄凄切切。

忽略了阳光背后的美丽,因为孱弱的个性,也因为毫无价值的忙碌。

昨日,在老家,再次走过熟悉的地方,儿时的欢笑依旧历历在目,就连耳边也响起了曾经的放肆的呐喊。我怀念那些曾经的美好,曾经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文字,祭奠着那如夏花般灿烂的童年。再次翻阅的时候,心头都如刀割般的疼,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快乐都在不经意间远去了,好像不曾有过一般。

随便寻一块石头,就那样坐下,这是长大后才开始习惯的自我放松的姿态。我喜欢这样没有选择的选择。只要远离了日复一日重复而没有价值的劳作,远离了红尘俗世的纷纷扰扰,对我来说,都是快乐的。

猛然间抬头,才发现远处的山和记忆中早已不同,葱葱郁郁的山林被公路切割开来,只在边缘部分,被一些绿色的线条串联着。外形古朴的石板房越来越少,只在丛林的边缘,才隐隐约约有些熟悉的影子。沿着公路两边,建起了无数的水泥房屋。那条熟悉的河流,没有了往日流动的痕迹,在电站大坝的作用下,只剩下绿绿的一潭水,傻傻地蜷缩在一起。河那边的山峰的影子,静静地投射在河面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只剩下了一痕模糊的轮廓。

心情瞬间恍惚起来,老家的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我说不出来,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熟悉,却又是如此的陌生。那些山林分明是我儿时的游乐场啊,记得那时候,树还没有这么高,这么大,那时候的五月,山上山下是绿绿的一片,何曾有过这样明显分割的痕迹。清清楚楚地记得,我真正离开老家,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可这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一切都变了,变得如此陌生。

站起身,没有目的地走着。不太刺眼的阳光,却让人的视线模糊了几分,像笼着一层薄薄的雾。背后的山上,一条砍柴人的小路,在丛林当中清晰可见——在公路的上方,它依旧倔强地存在着,曲曲折折的,从我看不到的的山后出现,伸向我看不到的山梁背后。一只狗安静地卧在路旁,像是在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又像是欣赏着漫山遍野的绿意。离狗不远的地方,有一间沉默的土屋,门开着,却没有人进出。门前的白杨树上,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正呼朋引伴地歌唱着。忽的,门前的一对柴禾投入了我的眼帘,显示着屋主人的存在……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忽的想起这样一句歌词,因为我看见一个农人牵着一头牛从小路的那端出现了。牛优闲地走着,人也优闲地走着。在他们的身后,是漫无边际的的绿色山岭。原来,我记忆深处的那份悠闲的农耕生活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彻底消失,而是隐藏了起来,隐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亦或,它一直都在那个地方,只是忙于被红尘俗事遮蔽了双眼的我们没有看到罢了。

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看过无数的风景。可是每当我再次经过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已经变了,变得不再熟悉。就像儿时的童真,就像曾经有过的青葱年华,走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在一个一切都被冠以速食的年代,就连红尘男女的爱情,都在不经意间少了起承转合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闲谈,或者回忆,所有慢节奏的东西,都被这个世俗所鄙弃。于是,我们选择了遗忘,或者忽略。

太阳渐渐偏西,树的影子更长了,映入的眼帘的依旧是漫无边际的绿。搭在身边枫树上的手,感受到了一丝粗糙。转身一看,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知道那是我曾经的杰作,只是我记不起来,那名字是我什么时候刻上去的。因为树在长大的原因,曾经刻下的名字早已不是当年的形状,所有的笔画都偏离了原先的位置,如果不是因为对那三个字特别熟悉,恐怕就连我自己也无法辨认出来了。

心情忽的沉重了许多,这一路走来的往事,我们又能记得多少。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还能找出那些曾经的回忆,可是时光无情,在不经意间锈蚀了我们所留下来的很多痕迹,我们所能记起的,不过是一些零碎的片段罢了。 

母亲的叫声把我惊醒。抬眼望去,地里的土豆早已神展开了所有的叶片,在它们的旁边,是整齐的像士兵一样的的玉米苗。远处的荷田,水色清亮,无数圆形的叶儿漂浮在水面上,静静的一动不动。一只燕子在空中飞过,用它的的翅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快地钻进了一户人间的屋檐下边。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脚边的草们,一起低下头向我致敬。 

记忆与现实瞬间重合了,那树木、那燕子、那土豆、那荷田,所有的一切依旧和很多年前一模一样。忽的明白,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去曾经逝去的年华,可是那些记忆深处的东西却始终没有改变,就像曾经熟悉的农耕生活,就像古朴实用的石板房,虽然慢慢被时代所遗忘,可是它们依旧存在。我们想不起那些记忆,只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的缘故。只要我们把脚步放慢一些,那些快乐就会再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或者脑海。  

于是,我放慢脚步,向家里走去。  

头顶的阳光依旧灿烂,和很多年前一模一样。

阳光轻柔,岁月静好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最想在阳光和煦的午后,捧一杯清茗,埋首在书香古卷里,享受那一刻刻悠闲静谧的时光。阳光轻柔地洒在身上,浑身是那么地舒坦,心无挂碍。静静地沉浸在诗词歌赋里,让心随着唐风古韵流转,随着婉约或豪放的宋词惊心,就这样,心灵得到充盈的满足,时间得到最好的交代,岁月安静地流淌在了充实又绮丽的长河中。

人生是一杯五味杂陈的陈酿,时间越长越会发现许多突如其来的状况。少年时意气风发,纯真懵懂,似乎世界是那么的纯洁无暇。每天都活在快乐的空气中,浑然不觉人世艰难,这个时候是人生最美最单纯的阶段,大概每个人都会留念那如莹玉般纯洁的时光。渐渐地,随着年岁增长,见识了更多人生的无常,那一颗纯净的心灵遇到了现实的冲击,终于变的小心谨慎起来,仿佛与世界筑起了一道墙,隔着这道墙,才感觉到安全,也透着这道墙,每天窥探外面的世界。人渐渐有了烦恼。而不是那种无忧无虑的天真。但尽管人再怎么变,那颗善良淳朴的本性不会变。只是这些本性一般不会在陌生人面前显露出来而已。人和人有了隔阂,有了相互小心翼翼的试探,有了互相堤防的隔膜。这些成人的烦恼是岁月带来的结果,人世无常,谁还能继续天真呢?或许这就是成熟,而成熟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很多童真童趣。但一个人的时候,四下无人的时候,内心不需要提防的时候,人会直面内心的世界。这个时候,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任阳光洒在身上,任时光静静游走,将一颗心完全地呈现在大自然之中,就能回到本初的你,回到那个善良淳朴的状态,不带一丝杂念地纯真,多么美好的时刻,这就是所谓的放飞灵魂,这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美好而纯净。

最喜欢在无人的林荫道上行走,两旁的梧桐树叶随风摇摆,或者直接坠落在你身上,这个时候的你像和它们有了生命的联系,树叶本是无声的,它们寂寂地生长,寂寂地飘落,生命何其短暂,但是它们却给了人类美好的风景,你看那飘飞的树叶,好似天上飞着的鸽子,水中游动的鱼,它们都不会说话,可是在触碰到它们的刹那,却能给你直抵人心的感触,仿佛它们也是活的,只是它们选择了无言,默默地为世界增添了一份风景,这对于不常敞开心事的我们来说,不就是最好的朋友吗?彼此默默无言,但又是那么友好地相处,不用动用任何的脑筋,大自然就给了你放空心灵的场合,让那些前尘往事,那些琐碎,那些烦恼都被遗忘在时间的隧道里,我们重新获得新生,获得力量,获得一份好心情,从而再次出发,迎接生命的风风雨雨,完成生命的使命和责任。一个人的时光多好,孤独也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它不那么艳丽,却暗自芬芳。它给了人思考和新生的时间,也给了人休息和愉悦的空间。我们应该学会独处,在独处中我们会感到愉悦,因为这个时候的我们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回到了婴儿时期对世界的新鲜感和童真。享受生命,更应该享受孤独。

大自然给人的馈赠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为创造的环境,都是大自然发展的结果。当你累了,躺下来,喝杯茶或者咖啡,你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疲惫一扫而空。当你仰望天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切是那么澄澈透明,你会发现自己是那么地清爽,像是处在氧吧里,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心无尘念,仿佛出世一般。当你为人父母时,那出生的你的孩子,睁着一双纯真的眼睛望向你时,你会感觉到幸福的滋味,你每天看到他成长,看到他咿呀学语,看到他顽皮玩耍,这个时候,你是满足的,他是你生命的延续,而你为他创造了美好的环境,他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他的成长就是你的幸福。

当你回到大自然时,这个时候的回馈是最多的,风是那么地轻柔,阳光是那么地和煦,花儿是那么地明艳,绿草是那么地怡人。风吹拂在脸上,阳光洒在身上,花儿映入眼帘,绿草提供了休憩的地方,这些美好的事物围绕着你,你也是美好的,你也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一道风景。无论是春天时的清新,还是夏天时的袒露,还是秋季的安然,抑或是冬季的潜藏,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不同风景,不同体悟,让你既体会到了四季的缤纷,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流转。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的,岁月悠长,我们更能体会到那些细微的美好,下雨时依窗眺望的寂静,晴日里风和日丽的安详,下雪天缤纷的雪花,夜晚时天空闪闪的群星,只要你细心,这些都会增添你生命的乐趣,充实生命的宽度。

而世上最美的风景其实是读书时的时刻。读书使人明白事理,读书使人精神得到充足,读书使我们的空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倍,你会从书里了解到我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所知道要大,要美。你会从唐诗宋词里体会到古典文字的韵味,也会在论语红楼梦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你会感叹李白的命运曲折,也会折服苏轼的豁达从容,你会为林黛玉的诗情落泪,也会为贾宝玉的痴心沉醉。默默地翻开一卷书册,那淡淡的纸香扑面而来,思绪随着那书卷漫回到雅致古典的时代里去,畅想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知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惋惜如“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也同情“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贾宝玉。书里的世界必然精彩,但读书时获得的那份恬静和安然才是对我们最大的益处。书籍不愧是人类的好朋友。

现代的人生活比古人富足,消遣比古人多样,但比比心胸的开阔,和境界的高远,似乎和古人就有了差距。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中包含着多宽广的胸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短短篇幅就揭示了作者淡泊高远的心志,更不用多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情怀。古人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尚能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今天的人们实在不能消沉于蝇营狗苟的生活,而更应该向内心去探寻,去求索。人生短暂,更应该懂得利用好时间,充实灵魂,充实生命。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心里特别渴望的是有个她一起看花开花落,月半月圆,一起漫步在江南雨巷朦胧的梦境,一起徜徉在樱花盛开鸟语花香的庭院,曾记得,那个许你千年爱恋的人,那个投来脉脉深情的双眸,那个擎一把雨伞等在雨巷里的佳人,或许将来我们容颜不在,步履蹒跚,但希望有个懂你的人一起陪着身边,享受轻柔的阳光,享受岁月的静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