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姆米一家》有感
放下了书,咽了口唾沫,闭上了眼睛,而主人公姆米特落尔身上发生的事情,还在我的眼前浮现着,多么棒的故事啊!即体现了人间的温暖,又生动而富有趣味。 写这本书的作者,托芙.扬松她一定很爱孩子吧,她一定很了解孩子的心思吧!不然,这么奇妙的 一个故事,是不会在她笔下诞生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妙趣横生的童话作品,而我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天真的孩子,往往就会被这吸引,书呢,也喜欢这样的孩子!
读这本书时,我想象着我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姆米特落尔,就是姆米家里的家庭成员,我与我的小伙伴捡到了一顶魔法师的帽子,我们就遭遇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奇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而多彩,更加富有趣味。
也许几辈子我都不会有这样的奇遇,即使想想,也不可能的。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家庭,爸爸妈妈把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因为弟弟还太小了。他们对我管教很严,希望我能很出众,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我内心的想法,我并不希望他们很严格的管教我,让我像关在笼子里的鸟没有了自由,我只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些时间,给我一个空间,一个可以供我想象的空间。
爸爸妈妈好像不希望我有闲着的时候,每当我做完功课,坐在沙发上发呆的时候,妈妈就说:“你看你这孩子,怎么成了小公主了,什么也不干,快别坐在这儿了,帮妈妈看看弟弟去!”爸爸说:“我最不喜欢看见你这样了,大好的光阴都被你浪费了,趁着现在学会儿习去啊!”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方法很对,却不知道,我也许在这时,正想着一个故事,一个没有人读过的故事,或许,就在这时,一个英雄出现了呢!
不光爸爸妈妈不理解,就连朋友也不赞同。我向她津津乐道的讲起一个住在我脑袋里只属于我的小精灵时,她就变的脸色苍白,然后用颤抖的手摸着我的头,说:“我的天哪,你没事吧!是不是发烧把脑袋烧坏了、烧傻了呀?”
《姆米一家》这篇童话,并不是写的人物,它写的是姆米这种小动物,用小动物的形象写出了孩子们渴望精彩生活。
《姆米一家》不仅体现了趣味,还有着浓浓的亲情。
由于火山的爆发,发生了大洪水,冲走了姆米家,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姆米一家人分散了,姆米爸爸想了各种方法去找回他们的孩子,最后,洪水退了,姆米一家又团圆了,这一家人发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呢!可爱的姆米特落尔和它的小伙伴也发生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哩!
这样的奇遇,令我们羡慕,虽然我们无法像它们一样经历这么多的历险,但我们可以拥有它们所拥有的,还可以拥有它们没有拥有的。
它们拥有什么?细细算来,它们拥有的确实不少哩!她们拥有亲情、趣事、奇遇、历险、友情等。
我们怎样拥有这些不一般的词呢?
亲情,我们可以拥有。我们已经长大了,没事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不要忘了他们生日,在那天为他们准备自己的心意。也许你会问,亲情在哪里呢?在你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亲情会弥漫你的全身,去试试!
趣事,我们可以拥有。我们现在应该学会尝试,这样不仅能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趣事会让你笑个不停,去试试!
奇遇,我们可以拥有。我们现在去适应社会,去融入社会,虽然不能像姆米一样有魔法奇遇,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能有一个成长过程奇遇,去试试!
历险,我们可以拥有。不要害怕走向社会,在这时,我们去社会上做些事 ,对每个人都是一次不同的历险,去试试!
友情,我们可以拥有。我们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只要克服闭锁心理,敞开心扉,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友情,去试试!
读了《姆米一家》,我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你呢?
读《孙子》有感
相信读过《孙子》的人,无一不会为文中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所折服,而且考虑到《孙子》成书于春秋时期,在如此遥远的古代,能够总结出这么丰富而又富含哲理的军事思想,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孙子》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商业环境,指导着商业战略,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作为一个教师,我尝试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寻找《孙子》给出的启发,获益匪浅。
《孙子》一共13篇,分别论述了用兵之法的不同方面,在这里,我也逐篇地叙述我的感想。
第一章是始计篇,主要论述了用兵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用兵前需要考虑的天、地、人、将、法五个方面的要素,特别强调了“庙算”的重要性,所谓庙算,就是预先的谋划。其哲学意义就是要对即将面对的事物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在教育中,天时和地利的因素显得不怎么突出,主要体现在对人、将、法的了解上。人是指学生,而教师自己则可视之为将,至于法吗,可以引申为教材。新学期开始之初,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对他们及时地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知道了他们的整体情况,和个别特点,才能正确的制定出总体的教学方案和针对学生个人的教育方法,这样有的放矢,教学的效果自然就要好许多。另外,由于教材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面对全新的教材,如果不及时加以分析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由于生疏而显得措手不及,至少会使教和学的过程变得非常吃力,就算改动不是很大,也需要对其中的细节了如之掌,这样一来,就算教材年年更新,教学过程也会有条不紊而富有成效。
《孙子》的第二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其精华思想是速战速决和取用去敌,战争耗费极大,如果旷日持久而又不能取用于敌,则国内必然空虚疲惫,陷入危险的境地。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在教学中也一样,给学生布置练习的时候,一定的量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有效率地学习,这样,学生也能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精力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不重方法,只重数量,填鸭式的布置足以将学生压垮的作业,以期望获得数量效应,很可能使学生患上学习疲劳症,一见到作业就无精打采,精力也不能集中,这样只能事与愿违。
谈论作战之后,孙子论述了进攻的艺术,在谋攻篇中,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段话的前半句,可以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了,在孙子看来,最好的进攻方式是攻心,让对方无心一战,即不战而自屈,这是心服的原因。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教育学生亦是如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走错方向,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时候他们其实并不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所犯的错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时,作为老师,不仅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犯错的学生承认错误,可能只是他畏于老师的威严而暂时做出的妥协,心里并不认为自己错了,甚至可能怨恨老师阻碍了自己的打算,产生逆反心理是正常的,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关键是要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也就是服其心,攻心的道理,孙子在二千多年前就给我们指出,心服,才是真服,让学生心服的教育方式,才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第四篇,军形,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教学上,就是首先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可能对自己提出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学生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虽然自己不可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情况都事先预知,但有备总胜过无备;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整班学生的总体特点有所了解,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才能有所准备,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教育方法来教育之。
《孙子》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的是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教学中也要变,但目的不是扰乱别人的视线,而是提起学生的兴趣,每天程序化的课程会使学生的兴趣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新的要素,则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这里的军争,我的理解是让军队争得有利的因素,此外,孙子还谈到了三军的“气”,说道:“朝气瑞,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他主张避开敌方锐气正盛的时候,当他们倦怠的时候发起攻击,与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异曲同工之妙。孙子是从敌方的角度来说的,从己方的角度,就是要利用好锐气正盛的时候,而在己方倦怠的时候要尽快离开战场,防止被敌方袭击。这让我想到了,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把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教给他们,当他们倦怠,则不宜再行教学,此时效果会直线下降,而因让他们进行休息,作为调节。劳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八篇曰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章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都得到了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工作,也是所有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从事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工作经验应该算是比较丰富的了,但当代的社会飞速的发展,别说二十年之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相比,就是三年前的学生和今年的学生相比,他们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都有所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是教育工作的必须,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经验而不局限于经验,则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由此,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地形在战略中的作用变得不那么明显了,但地面部队的实地作战中,其战术意义仍不容忽视,而在哲学方面,其意义就相对较小了,对我这个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也差不多。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我尚未从中领悟出对教育工作的帮助,略之不谈。
《孙子》不愧为古今第一兵书,它作为一部兵书被流传了几千年,直至今日,还有其中丰富哲学启示,每每阅读,细细体味,总有收获。
相关推荐
-
读《细米》有感这个安宁的村落里,有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这个村落叫稻香渡。今天的稻香渡有点兴奋,因为今天这里将迎来一批从苏州城里来的知青。听说,全是女孩子。稻香渡的男女老少也说不出太多。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分到的是女知青。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毛胡子队长一大早就带领几个壮实的年轻农民驾船去二十里外的油麻地去接应她们了。稻花渡的河上挤满了人。“船来了。”有人喊道。于是,锣鼓敲响了,鞭炮炸响了,细米家的狗也吠开了。女知青们下了船,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分到的,细米家就没分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细米家分到了以为女知青——她叫梅纹。自从梅纹来到细米家后,细米突然从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总之改变了许多。细米成天拿着一把刻刀,在书桌上、门上……很多地方刻来刻去。他刻自己想的,刻看到的景色、刻小人。这一些被梅纹看见了,于是就教细米学雕塑。细米很乐意学,梅纹也十分乐意教。他们时常找来或者要来一些木头、树根雕刻。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的雕刻十分精细。一段时间后,他们有了许多作品,细米的书桌抽屉里、床底下全是作品。一次,他们拿着作品去县里参展,那里的人答应给他们参展却不守信用,这让从不讲脏话的梅纹骂出了一大堆脏话。从那以后,细米却依旧在学雕塑,他可能还认为自己技术不够吧。越看到后来就越发地受细米感染,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我对细米的坚持最为欣赏。在生活中,我觉得大家要向细米一样谦虚、坚持不懈地做人,这样才会进步。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读《细米》有感这个安宁的村落里,有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这个村落叫稻香渡。今天的稻香渡有点兴奋,因为今天这里将迎来一批从苏州城里来的知青。听说,全是女孩子。稻香渡的男女老少也说不出太多。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分到的是女知青。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毛胡子队长一大早就带领几个壮实的年轻农民驾船去二十里外的油麻地去接应她们了。稻花渡的河上挤满了人。“船来了。”有人喊道。于是,锣鼓敲响了,鞭炮炸响了,细米家的狗也吠开了。女知青们下了船,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分到的,细米家就没分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细米家分到了以为女知青——她叫梅纹。自从梅纹来到细米家后,细米突然从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总之改变了许多。细米成天拿着一把刻刀,在书桌上、门上……很多地方刻来刻去。他刻自己想的,刻看到的景色、刻小人。这一些被梅纹看见了,于是就教细米学雕塑。细米很乐意学,梅纹也十分乐意教。他们时常找来或者要来一些木头、树根雕刻。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的雕刻十分精细。一段时间后,他们有了许多作品,细米的书桌抽屉里、床底下全是作品。一次,他们拿着作品去县里参展,那里的人答应给他们参展却不守信用,这让从不讲脏话的梅纹骂出了一大堆脏话。从那以后,细米却依旧在学雕塑,他可能还认为自己技术不够吧。越看到后来就越发地受细米感染,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我对细米的坚持最为欣赏。在生活中,我觉得大家要向细米一样谦虚、坚持不懈地做人,这样才会进步。浙江杭州富阳市富阳市永兴小学六年级:王梓臻6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读巴金《家》有感《家》是历来高考学子的课外明珠的必考题,其作者巴金先生素来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礼貌、旧道德的罪恶来歌颂反抗和光明。《家》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以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冲突为线索。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我作为他的局外人,亦是可喜,同时也抹了一把辛酸泪。令我可惜之处莫不过是高家主人公高觉慧的反抗精神,他反对封建思想崇尚自由与创新。在那个极度落后的时代,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而他视其如草芥,爱上了高家公馆可爱、善良勤劳的婢女鸣凤。青年人正需如此,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因家族反对、等级观念双双殉情,爱情的花朵尚未盛开就已枯萎凋零。不言而喻,封建势力是悲剧的开始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摧残者。作为新中国人都会为此义愤填膺,可在那个时代,新思想就如春节的火车票一票难求。可爱的觉慧带领了先进的思想与文化,实在是让人可喜!令我可悲之处有太多太多。作为高家长子,高觉新过早的担负起高家的一切重担,不仅为此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婚姻受到家庭的阻挠,心上人似林黛玉“焚稿而死”。而直接原因或许让你哑然失笑:两家本为亲戚因一次小小的争执便决意断送二人的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本就是悲剧,但他们的家族有着血海深仇。根本原因昭然若揭,实为可叹!婢女的丈夫只能是工人或是农民而绝不可能是其心爱之人。难道世间的爱情都是错的吗?为何本来美好的爱情要被封建制度打上沉甸甸的枷锁,蒙上灰暗的颜色。金庸先生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爱情的真挚和不计较得失。这是多么美好可爱的感情啊!新中国60年风风雨雨,正因其开放的婚姻制度促成了一段段美好佳缘。今日是中秋之夜,我突发奇想诞生了一个梦想便是家家传颂的天下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来源于开放的社会与人类坚持不懈的争取和追求,我坚信在这个开放的新时代,我的中国梦,总会实现!700字 六年级 应用文
-
读《米芾学书》有感今天我们学习了《米芾学书》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每天机械般练字,三年没有长进,后来又跟秀才练字,秀才用纸贵之法,逼他仔细琢磨字的结构。使它心领神会,成了有名的书法家。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学东西做事情如果盲目的、重复的做。并不一定能过取得很好的结果,只有用心、得法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去领会。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字写得很不好。再加上作业一多,字迹就更加潦草了,好像一条条毛毛虫。妈妈也让我练字,可我练了好多也没效果。放了暑假,妈妈终于耐不住性子,给我报了一个硬笔书法培训班。第一天去,老师发给每个人一本字帖。然后,就开始讲横、竖、撇、捺这四个笔画,我把这四个笔画的要领都记在了心里。放学后,我回到家,用钢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和以前的字对比了一下,结果比以前的字漂亮多了,我高兴极了。我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干什么,都要用心去琢磨,才能干好。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无论学东西做事情都必须用心去领悟,掌握实情的要领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读《淘气包埃米尔》有感埃米尔是一个伦纳贝亚的小男孩,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听话的感觉,可是,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埃米尔是那么调皮,他把妹妹当作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和土豆糊倒在爸爸身上,把青蛙放进装咖啡的篮子里;他,又是那么勇敢,用木枪帮助长胡子女士制服了横行乡里的大盗“麻雀”;他还那么富有正义感,为养老院的老人准备了一次丰盛大餐,并且惩罚了老虎般的老人院女领班。他还是一个善良的天使,像慈母般照料小可怜儿——一头小猪。他又是那么机智聪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取了棕色小马——鲁卡斯;他又非常伟大,是他,挽救了长工阿尔弗雷德的生命……这个可爱的孩子,长大后,成了一名社区委员,(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受人尊敬的工作),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小刺儿头,居然会当上社区委员会主席。我想,也许淘气的孩子,都保留着自己的好奇心,想象力吧!看看现在的儿童,非常早熟,虽然还带着一点童真,却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有些一二年级的学生,都已懂得什么小三了。这无疑跟家长有些关系,埃米尔之所以会当上主席,与他妈妈的爱护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埃米尔,总是戴着“猫子”(帽子)扛着“墙”(枪),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永远是孩子们的“开心果”。六年级:羽之雪4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读《哈姆雷特》有感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人方法是不一样的。可是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惨的人儿,这一点,却是无庸置疑的。这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得知自己父王亡故的真正原因后,经过装疯、暗查、赛剑等一系列的行动之后,终于与那个杀了自己父亲,娶了自己母亲的叔父同归于尽了。据说里面很多情节都和《丹麦史实》中的一篇《阿姆列特》完全相符,原书中只记载了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可在莎士比亚笔下的五幕悲剧却变得如此动人,令人叹为观止。许多评论都说围绕书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他在反复谋划之后,有不少机会,为什么迟迟不动手,显得犹豫不决?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从剧情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天生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很自负的人,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过来"的豪言壮语,一直到"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的绝望叹息,充分显示了哈姆雷特的性格与环境之间剧烈的矛盾。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红嫩绿的昂贵花瓶里。纯洁高尚,纤弱又明达的哈姆雷特就是这只"花瓶",那与他行为能力不相称却又不可推卸的重任就是那株"橡树"。一旦"橡树"在"花瓶"里生了根,发了芽,花瓶就注定要粉身碎骨,就如哈姆雷特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这正如古希腊人所说的命运,而哈姆雷特就是这命运追逐的牺牲品。他被命运捉弄,害死可怜的情人奥菲利娅。在他复仇的一系列过程中,情人的哥哥雷欧提斯,自己的母亲可怜的王后等多人因其丧命,最后,他也与他那奸邪恶毒,篡夺皇位的叔叔同归于尽。可是,他悲惨的命运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他却选择了去走这条复仇之路。人的脆弱和环境的残暴在哈姆雷特身上是如此的相反又相成。有人说,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过时的人,而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为别人的灾难而忧郁;想得很多但是做的不多;深感宇宙无垠而个人空间狭小;最后愿奋不顾身,孤注一掷,那么这个人就越接近书中乃至莎士比亚心目中完美的哈姆雷特。这棵橡树终究是要张大,就如哈姆雷特复仇的欲望不断涨大,他把这他承担不起的,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责任装进了自己的胸膛,没有任何人可以相信,一切全凭自己,他计划计划再计划,让这棵橡树贪婪的啃蚀着他自己,到这棵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的时候,他,哈姆雷特,这个十足的美丽脆弱的花瓶就随之碎落了。其实,仔细想来,每个人都是在同命运捉迷藏,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逃脱。我们都在一条单行道上,有人踌躇,有人欣喜,有人踱步,有人奔跑。有人太早勾勒了生命的线条,有人太早看出了命运的玄机,所以,当生命的时针飞速向前的时候,他们无所期待;有人太晚觉悟冥冥中的安排,有人太晚了解生活的残酷,所以,当该来的终于来了的时候,他们无处可逃。不知不觉,有人已经陷入了爱不释手的游戏,这一路他们都无法自拔,只能在命运的安排下苟延残喘的活着,为了那所谓的人生目标活着。但当"任务"完成时,他们的世界就好像突然间被抽掉了所有生存的价值。所以,也许这样同归于尽的结局,对哈姆雷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也是他最大的解脱。人生苦短?我觉得这要看你怎么去活,怎么去面对。因为一些小事,去抱怨生活,浪费时间去悲伤,那是傻子,对,傻子才悲伤!所以,既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着!不要再无为地去浪费生命,要学会享受生命给你带来的一切,这些都是奇迹。郎费罗说:学会生活,学会劳作。对,不要让人生变得苦短,即使是一条单行道,也要一步一步好好地走下去,活出个样子,哪怕是橡树栽在花瓶里,哪怕是注定的悲剧,也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生命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也许一切都是注定,错过了就不能回头,但要相信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去做,坚持到底,永不向命运妥协。借用一句歌词,那就是“春眠不觉晓,庸人偏自扰,走破单行道,花落知多少。”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
读《好蛇索索米》有感有句名言说“读书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我认为这句名言太好了。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开阔眼界。我现在看到了一则童话故事——《好蛇索索米》。它使我受益匪浅。《好蛇索索米》这则故事写的是在冬天,森林中一条蟒蛇被冻僵了,被老爷爷当成木头捡回了家。老爷爷知道他是好蛇之后,便收留了他,从此他俩生活在一起。初读文章,我一直想:一条蟒蛇是很可怕的,他可以吞下一头牛,可这索索米为什么不会吃老爷爷呢?而且还要帮老爷爷买东西、赚钱呢?细细一读,恍然大悟。原来索索米被冻僵了,如果不是老爷爷救他,那他会死掉滴。想想呀!一条蛇都知道报恩,那我们呢?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但是有些同学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做法太不好了。要知道,没有国家这个大家,怎么会有我们这个小家,怎么会有我们呢?在四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民都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手。有的送衣服,有的送书、、、、、、大爱无疆。在医院中,有位白血病患者,大家听到后都纷纷捐钱、送花、、、、、、给患者带来温暖,使他有了生的希望。也许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上,真情越来越少。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真情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4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读《米开朗琪罗传》有感我不曾亲眼看见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这很遗憾。但我见过拍摄的照片,我已经很满足了!我细细品味斟酌照片中的细节,是那么无暇。那么纯洁,让观赏者不由地称赞作者。这种感觉是我对米开朗琪罗产生了好感,并对其留下了艺术思想唯美的印象。读过了罗蔓.罗兰写的《米开朗琪罗传》之后,我对米开朗琪罗又有了别样的认识。他,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他虽然思想唯美,艺术创造无与伦比,对于艺术有主见,有独到的想法而且对于美好的爱情也是虔诚的,但他却在生活上十分软弱无能,是个生活的弱者。当危难来临的时候,他通常是以逃避,烦躁,甚至绝望来解决,从来没有一丝乐观的精神支撑。我赞叹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的造诣,但我却不得不说他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对危难时的表现太懦弱,太胆怯了。总之,“人无完人”。我要学习米开朗琪罗在艺术追求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也要懂得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考验!350字 初二 议论文
-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汤姆是一位天真可爱,顽皮聪明的孩子,他讨厌骗人的教义,枯燥的课程以及“文明世界”的繁文缛节,渴望有趣,自在的生活。他曾经做出过许多奇妙、有趣但又无不令人称奇的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想出一个“好主意”,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已经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时,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汤姆有时是顽皮过头但有时他还成了令大家称赞的小英雄,像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与夏克玩耍,却侦破了一桩凶杀案。汤姆的顽皮也正是他天真的体现,他虽然从小没有父母,却依旧有快乐的童年,有甜蜜的回忆。我想,当汤姆长大后回想起童年,也会不禁微笑吧?或许把他的经历告诉座在他膝上和周围的孩子,让他们一起分享这有趣的童年?或着在他又遇上童年时的伙伴,互相调侃几句……我想人总是会长大的,除了个子会长高,身子会变强壮,人的思想也是会长的。当你对世界的看法不同时,那你就懂事了,不会再幼稚。但大家千万别学书中的坏蛋卓伊,做了坏事,最终会遭到报应的。合上书本,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书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可以让你开怀一笑,或者放下心中的不开心。550字 初二 议论文
-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令我百读不厌,思绪万千。故事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波莉姨妈、弟弟希德生活在一起。他顽皮、好斗,经常惹波莉姨妈生气。为了不去上学,他想尽办法假装生病,结果被姨妈拔下了一颗摇摇欲坠的牙齿;半夜里,他和小流浪汉哈克去坟场玩,亲眼目睹了一场凶杀案,由于害怕杀人犯乔埃,他们立誓不告密。后来,汤姆带着他的两个小伙伴住到了一个荒岛上,镇上的人以为他们淹死了,就在人们为他们举行丧礼时,他们却突然出现在教堂门口,并且揭发了乔埃。接着在一次野营活动中,汤姆遇见了乔埃并把他困在了山洞里,帮助人们抓住了这个恶魔,成了个“小英雄”。汤姆.索亚这个人虽然淘气,但是非常机灵。其中一个故事尤其典型。有一次,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虽然百般不情愿,但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去干,正当他愁眉苦脸时,他的朋友贝恩手里拿着苹果悠闲地走了过来。汤姆立刻装出一副十分快乐的样子,一边刷墙一边哼着小曲,似乎他不在干苦活,而是在享受一样。贝恩一开始对汤姆不屑一顾,可看汤姆这么快乐,便动了心:“汤姆,刷墙真的这么有趣吗?” “你没干过不知道,刷墙简直就是极品游戏呀!”“那让我刷刷吧。”“不!难得一次机会,怎么能让给你呢?”贝恩提出用苹果交换,汤姆才假装极不情愿地把刷子给贝恩,自己则到树下啃苹果。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我脾气倔强,常常认死理。每次和妹妹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俩个这也争,那也争,经常吵得面红耳赤。可每次我俩互不相让时,她因为有爸爸的偏袒总是必胜无疑,我只能拿玩具,家具撒气,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其实,我若能像汤姆那样聪明,也许每次我和她争时,都能虽败尤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处理疑难问题的妙方。有些事情看起来吃亏了,如果你不能自己开导自己,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反而一味地埋怨人,不仅容易失去朋友,而且还很难避免继续吃亏。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么在学习或生活上,就能把看似痛苦的事变成快乐的事。有了这样的心境,什么事能难倒我呢?《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它让我一生受用。8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斯陀夫人写的一部揭露奴隶制度的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曲折而又富有悲剧性的下半生为故事主线,穿插了黑白混血儿的悲惨命运。以庄园主们浮华、奢靡的生活、奴隶贩子的丑恶行径等等作为支线,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历史环境。读完这个故事,我对可怜的汤姆叔叔感到同情,同情他可怜的身份,同情他悲惨的命运;我又对残忍的奴隶主和卑鄙的奴隶商人感到憎恨,憎恨他们的粗暴凶狠,憎恨他们的冷酷无情。在书中,我最欣赏这几个人物:正直、心地善良的汤姆叔叔;聪明好学的混血奴隶乔治;冷酷无情的奴隶贩子黑利;天良丧尽的雷格里;有正义感、但随波逐流的圣克莱尔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十足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聪明活泼但野性,后来被调教得自尊爱人的黑奴托普西。书中有好几个情节都在我脑海中反复萦饶,还有两位女性形象。首先是伊娃,当汤姆叔叔被轮船运送到新奥尔良的途中,伊娃进入了故事的叙述中。当这名5、6岁的小女孩落水后,汤姆叔叔将她救了起来。伊娃恳求她的父亲买下了汤姆,在跟随圣克莱尔家来到新奥尔良后,汤姆成为了圣克莱尔庄园的一名马车夫。不过,汤姆在这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天使般的伊娃一起度过的。伊娃经常会谈论一些爱与宽恕的话题,她甚至说服了固执的奴隶女孩托普西,让她相信她也应该得到爱。伊娃也曾试图去感触她那坏脾气阿姨奥菲利亚的心。这个小女孩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飘》中的梅兰,同样是柔弱的女性,同样有着充满爱的眼睛,同游有着一颗高贵而富有基督精神的心。这样的人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对身边的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力。书中的伊娃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可爱调皮,和同龄人不同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她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对真理、理想世界的渴望,使她区别于别的孩子,也区别于很多同时代的成年人。有时候孩子是真正的勇者,而且比成年人要勇敢的多,他们更能勇敢的直面自己的心,比如伊娃的父亲,就是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是继承了庄园财富的奴隶主,另一方面他为南方奴隶制度感到深深的羞耻,然而他一直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放奴隶,最后是在女儿和汤姆的不断影响下,促使他重新信仰基督,直面自己的心。第二位女性形象是伊莉莎,她与伊娃不同,我们从伊莉莎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和母性的伟大,而伊娃给我们带来的是神性的震撼。一个黑奴如果成为妻子和母亲,恐怕是最痛苦的事情,黑奴没有做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她的一切包括孩子都是奴隶主的,而做为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白人卖掉是何等痛苦和愤怒,书中常常出现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心情“真恨自己生在这个世界上”。于是,伊莉莎在主人卖掉孩子的前夜,她携子逃亡。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叹这个世界看上去有多光明,实际就有多么黑暗。这些情景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母爱、善良、高尚这几个词的含义。有句话说得对:“黑人,白人,黄种人都是人,都是平等的,无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逐自由的权利,关键是能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联系生活,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但需要你辛苦地付出汗水,有时还要你抱有勇于拼搏与改变现状的那份决心才能改变命运。并且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不向命运低头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启示。1200字 初二 应用文
-
读《采桑子》有感读《采桑子》有感第一次接触叶广芩的《采桑子》是经一位前辈推荐阅览的电子版,吸引我坚持看下去的是作者不乏幽默的语言,作者对这个皇世家族的败落是娓娓道来,这段沧桑的历史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出于对叶老文笔的喜欢,同时也想收藏了再好好读一读,之后买下了这本《采桑子》。近日看江河网页"读书活动微感言"版块有很多同事写的读书感言,经不住又拿起它看了一遍,每一次看完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喜爱又加深了一层。《采桑子》作者叶广芩,满族人,祖姓叶赫那拉,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孙女,清朝隆裕皇后的亲侄女。这本书描述的是一个皇族世家的败落,一群贵胄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和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书中讲述了北京金家十四个子女的故事,由九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游离的故事连缀而成,既有对故人、对民族精神的留恋与向往,也有对家族衰微、历史消极面的哀叹和反思。用作者的话讲"是一种积淤已久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作者写没落却不颓废,叹沧桑却终能释怀。之前我理解的作者文笔幽默,后来才知道这叫"京味儿",邓友梅先生在此书的序中写道: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不仅有京味共性,还有她叶赫家的个性。好比穆柯寨"炒疙瘩",一样的面,她炒出来就另味儿!"书中讲到了戏曲知识、建筑艺术、陶瓷文化、风水道行、服饰等等这些让人读起来一点也不生涩,全书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家闺秀的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书前八个章节作者巧妙的用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的词句为篇章的题目,以这首词的词牌为书名,一是以此纪念其先人的深切蕴意,二是用小说描述出了该词境的凄婉、深沉与凝重。尽管繁华落尽,但作者对家族、对传统文化的真情都倾诉在了这本小说中,她叹家族的衰微,也为这文化的传承接续,因为出身贵族世家,从小耳闻目染传统文化教育,使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着深深的了解与认同。从小说里我们还能看见作者对固守与背叛的精神突围,"一群有文化没职业,有教养没技能;衣着寒酸举止高雅,手不能提却能写对联画画,肩不能抗却能拉山膀起霸"的旗人子弟,一半生活在现在,一半生活在过去,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在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之中,必将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力量,逐渐为人们淡忘。作者坦言,小说中写出了自己的真心感动,表达了自心的真实情愫,融进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无论是对亲人的眷念、对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固守者的惋惜,对背叛者的批判,道不尽的情真意切,就像一首哀婉的歌曲,曲罢一声长叹:繁华落尽,真情永存!最后,作者在后记里讲到自己写《采桑子》的初衷,"中国几千年建立起来的道德观、价值观,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中,背叛也好,维护也好,修正也好,变革也好,惟不能堕落。"我想也正是拥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在历尽沧桑变革之后回忆起这段历史心有感伤却不失幽默高雅!(杨丽)1200字
-
读《揠苗助长》有感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今天,我学习了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农夫为了使禾苗快些长大,竟然把禾苗拔高了一大截,使禾苗全部枯死。读了这则寓言,我想对农夫说:“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你不能为了自己的意愿,强行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使禾苗不能牢牢扎根泥土,从而失去水分而枯死,应该给禾苗勤浇水、施肥、除草,细心照顾,禾苗才能长得茂盛、长得快,才会有丰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付出的辛苦也是徒劳的,只能是适得其反。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一篇寓言故事课文,文中主要就讲的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他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有一天,他种下了一批稻谷,但是他嫌那些稻谷长得太慢,相比别人家的低出一大截,我觉得应该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终于有一天,他来到稻田里,将他的稻谷一根一根地向上拔起一点点。过了了两天,等他再去看的时候,稻谷却全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想走捷径。当然,更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只能自食恶果。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看,可是禾苗一点也没长大。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于是他想啊:我一定要想一个好办法让我的禾苗长高。他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说干就干,他就把禾苗一棵一棵的拔高了。到了下午,他终于干完了。回到家里,他说:我费了一天的劲,禾苗终于长大了。他的儿子听了不对劲,立马跑到田里去看。谁知到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无论干什么,先经过大脑想一想才行。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古时候一个人,眼巴巴地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可是他看着自己的禾苗一点没长高,就自言自语地说:“我得让它长得快点。”,他一棵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让我明白,我们做事情不能违反事物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想办法,也要考虑规律。如我们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慢慢长大的,大人们不要急于让我们什么都会,我们只有一天天进步,不可能一步成才。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拔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故事讲一位农夫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点,长得高点,于是,他就把自己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看着自己家的禾苗比别人家的禾苗高出了一截,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可是第二天农夫到田里却发现自己的禾苗都死了,他不明白怎么回事,很伤心。从这则寓言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事都要按照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把事情弄的更糟。读《揠苗助长》有感100字今天,我看了《拔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主要就讲诉的是从前有一个宋国人,他觉得自己家的禾苗总是长不高。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以他决定自己帮助那些禾苗长高。结果他竟然将自家的禾苗每一根都拔起一点点,结局自然也是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凡事要经过大脑,多动脑筋,不然跟那个农夫有什么区别。1200字 一年级
-
读《战马》有感前几天,我阅读了英国作家莫波格写的少儿文学作品《战马》,为一个人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所感动。作者讲述了“一战”期间的英国乡村,一匹叫乔伊的枣红色小马被一位酗酒的农场主买了下来。它随后与农场主的儿子艾伯特成为了好朋友。艾伯特的父亲因为急需用钱,把乔伊卖给了军队。艾伯特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加入军队并找回乔伊。在一次作战中,乔伊和另一匹马托普桑被德军俘获了。德军开始训练乔伊与托普桑,它们被用来在战场上拉救护车与输送枪支弹药。每次的任务都极其危险,它们在泥泞中挣扎,在炮火中奔逃,而托普桑最终精疲力竭而亡……之后,乔伊又辗转回到了英国军队,并遇到了艾伯特,最终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家乡。昨晚,乔伊进入了我的梦乡。乔伊,你当初被艾伯特的爸爸带回家,野性十足的你并不服从艾伯特的爸爸的命令。艾伯特爸爸和卖主打赌,让你学会犁地。艰辛生活中,与艾伯特成了知心好友。一战爆发,大量马匹被征召入伍,成为特殊的士兵,你也被缺钱爱喝酒的粗暴的艾伯特的父亲强行卖给了军队。艾伯特在与你分别时,对你说了感人的一句话:“乔伊,无论你在哪儿,我一定会找到你。”这看来似乎不可能实现,可艾伯特会不顾一切去寻找你。果然,艾伯特长大后参军,成为英国军队里的养马兵,遇到过不少磨难。也正是因为艾伯特的忠诚,最终你和艾伯特再次相遇。你的朋友“黑骏马”去拉火炮上山,你知道它无疑会成为炮灰,你不顾一切,凄厉的嘶鸣,申请自己为伙伴拉车。在临走前,你不舍地回望,直击人心。你对待亲人忠恳,为落难的伙伴甘愿牺牲,对所有途经的好人报之以温暖欢乐。看到你进入了无人区,被布满尖刺的铁丝网缠住了双腿,我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乔伊,你一定很痛,也一定很虚弱。但是你还是在努力地挣扎,因为你深深地思念着你的主人、你的伙伴、你的家。你也许知道,一旦倒下,就再也看不见你爱的人了。英国和德国的士兵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你,并打算营救你,英国士兵用抛硬币的方式赢得了你,带你去了英国治疗。在你死我亡的战争里,此时的战马超越了国籍和战争立场,成为彼此共同关心的动物。此刻,会感觉到战争的荒唐,更会感觉人与人间和平相处的珍贵。在这停火的一两个小时之内,体现出了人性爱护动物的真谛。乔伊,在我生活的地方,也有着一些和你一样的动物朋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各省派出搜救队员进行营救工作,许多搜救犬也都参加了这次行动。这些英勇的搜救犬从救援开始就日以继夜的拼命工作在第一线上,冒着生命的危险寻找失联人员。这些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废墟中,有的搜救犬的脚趾已经被碎砖和碎玻璃扎得血肉模糊了,还在和救援人员们一起坚持着,没有一只搜救犬退缩偷懒,累了渴了,就休息一会儿喝点水继续战斗着,因为它们知道多坚持一分就多一份希望,就能多救一个人类朋友!它们忠心耿耿,这也是它们对人类的爱,人类和动物的爱是相通的。乔伊,你的故事充满了信任,爱以及绝处逢生的温暖。通过你的故事,也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勇敢,即使历经千难万险,我们也会克服重重困难,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1200字 读后感
-
读《母亲》有感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完高尔基的《母亲》,按理说写出的读后感应该是关于赞美母亲的,可我却不想写那些,当然,母爱是值得永久歌颂的,只是在没有领会其真谛,没有触机灵魂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肤浅的,和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一样令人提不起兴趣.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1.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为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2.书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不顾身。其突出代表就是母亲的儿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们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知识,剖析他们受苦受累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他们不惧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走狗们,把坐牢当作工作之余的休息,出狱后依旧投身革命事业。这是多么让人敬重!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样的故事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些革命的烈士,将长眠在共和国的怀抱之中。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时期,信仰高于一切,有着执著信仰的人会为它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坐传倡,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又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在那时,信仰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为了信仰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时候想当五星上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没有军事胆识,三没有军事机遇,谈何成为将军?小时候想当将军想必那是战争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将军罢了。说实话,从那时起就有点迷茫,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努力学习,却终究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理想,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完成当前的任务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总是安慰自己,总之以后能报效祖国,名垂青史就是了。育新小学四年级:万学玮12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