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有黄花800字

菊有黄花

800字 初二 散文

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日全食

700字 高三 写景

众所周知,日全食的形成是太阳、月亮与在地球在一条线上时,月亮遮掩太阳的光芒,在地球上投下阴影,在阴影的不同区域,可观察到不同的日食现象,在月亮完全遮住太阳的区域,可以看到日全食。

每当发生日全食时,都会有大量的天文与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最佳观测点争相记录下这一壮观的天文奇观。

在几千年前,便有了关于日全食的记载,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日全食发生的真正原因,当日全食发生时,大家都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以为是天狗把太阳吃了,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是老天爷在惩罚自己,就连当时的帝王也要反醒一番,要杀猪宰羊进行祭拜,并要求士兵向天空放箭直到把天狗射走为止。思想被迷信统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日全食发生的真正原因,大家则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态去迎接日全食的到来。

特别是天文学家和科学家们通过记录下每次日食的点滴,积累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人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不过转念一想,正是当时的无知,才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才有了现在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指引着人们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是有无知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造,有创造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更大的收获。

今天2009年7月22日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会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今天出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日全食,据说这次是百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而我国是世界上最佳观测点,有好多外国朋友特别是天文爱好者专门到我国的重庆等地方等待看这难得一见的历史奇观。在我们济宁虽不是最佳观测点,不能看到日全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整个过程,但我在这里也观测到了日偏食,并在电视上看到了大家拍摄到的壮观的日全食全过程,或多或少地免去了心中的遗憾。

躺在床上,我还在回想着白天看到的日全食的景象,我想一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有点意犹未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