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500字

那一天

500字 三年级 叙事

一个秋天的早上,我、金泽(我的大姐)和迈克(我的表弟)想去那波涛汹涌的海滩去玩,虽然我们住在海滩边,但这里的海面平静如镜。

迈克问爸爸:“我们可以去那波涛汹涌的海滩吗?爸爸?”

爸爸果断的回答:“让我在考验,考验。回去做一张试卷!”

一般,爸爸说这话大多是不同意,今天晚上有一场足球赛,60%不同意。

爸爸看着他们可怜的样子,说:“好吧,你们就去吧!”

迈克问:“可以把托尼带上吗?”

爸爸说:“可以!”托尼是我家的一条牧羊犬,虽然它不懂羊,但是,它非常喜欢船。

起船时,有些不顺利,因为爸爸拉了好几次引线,才启动

到了海滩,托尼从船上先下去,海水到了托尼的鼻子上方,快到眼睛,金泽爬上树好像想看见整个海滩,迈克在水里捞海鱼,我找到两个玻璃子

突然,说时迟,那时快,托尼狂犬起来。

迈克说:“那里有一个油乎乎的鸟,像海鸟有可能是大雁!”

我们跑到大鸟旁,大鸟身上有一些油,爸爸告诉我们。

“是他们与海水太近,被海上的油包住了,这种鸟叫潜鸟,它喜欢下水捕鱼!”爸爸说。

“船上有一块毛巾。”金泽大步流星,拿来了毛巾。

我用手抓住大鸟头,金泽用毛巾洗它的毛,可是毛,沾的很紧,不一会儿,迈克又发话了。

迈克说:“要不我们把它带回家洗!”

“好主意!”爸爸终于发话了。

回到家,我们七嘴八舌的说洗洁净。我们把它冲干净这前,大鸟叮了每人,不低两下。大鸟终于游走了。

“它为什么不飞?”

“我想因为羽毛还没干。”

“我很高兴我救了一只潜鸟!”迈克说。

“我们也是!”我和金泽说。

培本三年级:付昊

读《海伦-凯勒》有感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昨天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海伦・凯勒》,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话要说。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我读懂了:一个人无论生活条件有多么得不好,只要你想学,一定会取得成功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叙事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