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屈原
500字
初二
散文
你从几千年前汨罗江中的浪花里走来,与我相视一笑。那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辛酸。捧读你的故事,我仿佛正与你在弥漫着艾草芬芳的小屋里对酒当歌,酒不醉人人自醉。
少年的你,谦虚朴实。
你凭着一纸《橘颂》而红遍大江南北,年纪轻轻便面见怀王,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着莫大的荣誉,你不春风得意,反而更发奋图强。怀着一腔热血,你满怀期冀地描绘着你未来的蓝图。
中年的你,正直清廉。
你虽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宁愿流放塞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你忧国忧民,想改变日益衰落的国家,但无奈,你束手无策。
暮年的你,心如止水。
你被流放到南方,清贫困苦。然而,这小小流放之地当然束缚不了你那不羁的灵魂。你遥望着远方一座座被攻陷的城池,眺望着敌国染血的铁蹄,聆听着战马的嘶鸣与百姓的哭喊。殊不知,郢都的刀光剑影映衬出你脸上滑落的两行清泪。汨罗江溅起的水花吞没了你的躯体,留下的只有一曲《怀沙》与一江涟漪。
屈原啊,你为何不与奸佞小人站在一旁以获得荣华富贵?为何不默不作声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何不顺从君意更甚溜须拍马?“只因我生下来就是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好男儿!虽不跨马提刀,但却字字铿锵;容不得卑躬屈膝,容不得奴颜媚骨!”屈原啊,你是我心中一颗永不落的明星,是一树永不败的繁花。
只见他仰天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遂策马扬长而去。
尘土纷飞后,只剩一地辛酸的秋叶。
择韭菜
100字
二年级
应用文
今天,我家包韮菜馅饺子,我妈妈和面,我和爸爸择韮菜。爸爸教我把下面的泥弄干净,再把烂的择出来,一会儿我们就择完了,妈妈看了,连说我择的“不错,不错”。
我很高兴,今天我又学会了一项工作,以后能多帮爸爸妈妈干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
我眼中的屈原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但我选择了与汩罗江存亡。不管路边行人的异样眼光,抛去多年前女嬃讲得一番道理,拾起一根枯树枝,无力的挥舞,眼前浮现的是当年佩剑。又突然怔住,我想是时候结束了……对于屈原,人们纵说纷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把自己说成是世界上最清醒的人。何等的傲慢,但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被流放,被排挤,但仍然坚持。那种坚持,那种不与世同浊的坚持,是很少有人做得到的。“繁华的背后却潜伏着危机。屈原是洞察危机的先知”是的,每次危机屈原都了解,他也具有鬼谷子师徒那样强大的目光穿透力,但耐不住身边小人和缺心眼的君主啊!第二次外交好不容易成功,不成气的楚怀王又听信那奸臣靳尚和郑袖的话,放走了张仪。待屈原返回,讲清局势才后悔。但后悔中还坚信自己国力强大,借书中的话“怀王这个人往往在紧要关头展示他的愚蠢。”开端性的诗人,开端性的被流放,但无论漂泊到哪里,屈原都深深的看着自己的祖国。待屈原再次回超时,世道已变了,人们不再拥戴他,追捧他。执拗的屈原很是孤单。在秦昭王邀请怀王在秦地武关面谈时,屈原劝他别去,仍是一片忠心。但令尹子兰、各种奸臣又出现劝行,怀王又改主意了,拍拍屁股走到秦国被五花大绑了。“这个男人的勇气,常常显得莫名其妙。所谓软蛋发狠要硬给全天下人看。”这句话说的真是没毛病啊。屈原是文艺、完美的,他的眼里不允许存在瑕疵,但生活不会照顾任何人,屈原这一生过的很激烈。但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用尽全身力气,我抱紧一块儿石头,再见了世界,重逢啊楚国……650字 初二
-
我眼中的屈原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在中国已经被神话了,我质疑这些被神话的人物。按百度搜索结果,屈原的百科名片是: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我认为屈原是个伟大诗人,很多材料上称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我怀疑他政治家、改革家头衔,他认为他是天降大任的政治家,而且极为清高“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有点自吹之嫌,春秋战国,人才辈出,屈原决不是当时唯一才德之士。作为政治家,受排挤,受打击是件正常的事,他又没受什么迫害,却“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我才想不通他的作为。渔夫劝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依我的看法,渔夫才是个真正的智者,一个人是控制不了沧浪的清浊,他要了解自己和国家的能力极限,顺势而为。至于改革家,不知他改革了啥,不能因为改革这个词时髦,就人人头上都贴一个。屈原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楚怀王的主意变去变来,说不定哪天又信任你了,就算楚怀王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楚国没指望,你还是可以投靠其它国家嘛。春秋战国,爱国没有升到后世高度,老百姓看此国统治者不顺眼了,家当一收,说声“BYE”,移到别国没人拦你。生于一国,在另一国任职,比比皆是,张仪是魏国人,为秦国相,苏秦韩国人,挂六国相。象屈原这种生于一国,就要为一国尽忠的思想,当是很稀少,想必也让那当时客卿笑掉大牙,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广揽各国人才。不想在这个国家做事了,换个国家打工也一样,相当扔了一双旧鞋换了一双新鞋,没什么稀罕,人的流动是很自由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很有思想高度,我们对此加以赞叹。700字 初二 散文
-
我眼中的屈原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长袍,腰佩陆离长剑,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历史迷烟,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让一代代的中国人自愧弗如。那滚滚的汨罗江水,是他的泪。水流不尽,他的泪却尽了;那火红的枫树林,是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枫叶落,他那爱国之心却永不老。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义,不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的爱永远地定格在楚国黎民,那楚国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恋。能为爱而死,屈子应无悔。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与周围的恶势力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并以诗歌为武器,倾吐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文学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满腹报国之志,一心一意辅佐楚王,力主改革旧制,举闲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但终究无用武之地,含怨怀愤而死。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顽固派当权,奸臣当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屈原的无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变法革新的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屈原不懂得汲取经验教训,他首次被放逐后,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丝毫没有汲取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进谏的方式,处事策略和与奸臣斗争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再度放逐,且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等极制度。再回首屈原的一生,与其生活在愁苦烦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归处,而且他还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与地点。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传颂的,他留下的不仅是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终投入汨罗江,后来人们用端午节来纪念他。600字 初二 散文
-
我眼中的屈原苍茫汨罗之上,烟波浩渺,水珠飘浮,树闪影动,你的背影,好像就在昨天。 你出生于楚国的名门之后。天生的你,应当享受养尊处优,受人爱戴,应当要有一种自高自大的神气。可你没有,在七国分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声响亮,震天动地的啼哭,震撼了整个楚朝,那就是你啊。你拥有与生俱来的优良高贵血统美好的名字。有卓越不凡的才能是楚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占尽了天时让人万分羡慕。 你正直不阿虽再次遭贬,你白色的衣袂在狂风中飞舞,你黑色的长须在暴风雨中飞荡,这时的你,思维的火花在你的脑中飞扬,激愤的火焰在你的身上贯穿。你化激愤悲痛为神奇,写出了字字珠玑,贯古烁今的众多伟大诗篇,《离骚》、《天问》、《九章》……你有杰出的才能,但无用武之地,你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胸怀,但却因为地不利人不和,最终只能以死明志。在你的身上,印证了诗人与英雄的悲剧,一生孤独,没有知音小人暗算,帝王不纳,尔虞我诈,战火连连无休止。你藐视达官贵人贪官污吏,为自己树立了众多敌人。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古以来忠臣总是非死即伤,总是讨不到好处。或许你知道。但你那正直、不愿拐弯抹角、洁来洁去的性子却注定成为你一生的绊脚石,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已绘制好祖国的蓝图,正待实施。但,你的梦境很美啊。可那终究是梦啊。是虚无的、飘渺的,这个梦境已在摇篮里就被残酷的现实所撕碎,所扼杀。 你没有安于现状,选择了弯曲坎坷的政治道路,你没有弃楚投秦,义无反顾的为这片自己所深爱的土地奋斗、保卫终身。在你的心中。“生命诚可贵国家价更高。”你在听说郢都被攻破之后毫无留恋的与这个世界告别,激愤、悲伤、痛楚,形成了巨大的火焰吞噬着你的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的背影被浪花所掩盖,越来越远。只有枯木,残花。650字 初二 散文
-
我眼中的屈原对于屈原,人们纵说纷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将自己说成是世上最清醒的人,何等的傲慢,但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被流放,被排挤,但仍然坚持,那种坚持,那种不与世同浊的坚持是很少有人作到的。可能有人会说,屈原很迂腐,既然有才,既然楚国不识才,他大可到其他国家去,为何还要守在楚国,但也正是他对国家的坚守,国家的热爱,那样的坚持,才显示他与当时其他有才能的人与众不同,怀着对本国的爱,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根。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他的确是很爱国,并一直坚持着去帮助国家发展。但他太过于坚持原则,虽然他的原则并没有错,但并没有帮助到当时的时局。如果想让国家时局得以扭转,在陷入困境时,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不应因为遭到陷害而放弃救国,如果他是真的想救国的话。他坚持个人原则,在某种角度看,并不是完全在救国,而是为了保持他个人品行的高洁,他把个人原则看得比国家兴亡更为重要。就他所说,“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他不愿同浊同醉,那么救国必然遭遇重重困难,并且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懂得救国的人,他的方法过于直接,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不懂得变通。而最后对生命的放弃,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对自我的解脱,如果他真正想要救国的话,就不应该用死来解决,因为,死对他来说,是个人品德的维护,自我的解脱,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只能是奸臣当道的形式更为恶劣,让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死,并没有解决问题。虽然他曾试图想办法改善现状,但他并不是一个能把救国坚持到最后的人,他唯一坚持的只是对个人品行的维护,似乎有点精神上的洁癖,他把这放在了救国的前面。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屈原并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他不懂得勾践的卧薪尝胆,不懂得忍辱负重,不懂得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包括个人的精神。当自己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时,他选择逃避,放弃。虽然,他那种精神,从哲学上,人的个人修养上,是很值得敬畏的,但从客观实际来讲,并不适合。他在那样的状况下救国,改革就应该预料到有重重困难,并且事情的走向不能在他的计划之中,包括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能救国,能改革,短暂的丢弃个人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他却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原则。他本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但却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原则。屈原的洁身自好让我们看到他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缺少忍辱负重与牺牲。900字 初二 散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500字
-
屈原古人不远:烛里忆屈原古人不远:烛里忆屈原突来的停电,并未能打破晚自习的静谧,跳动的烛火此刻也颇为可爱。思索老师写的作文题,微觉头疼;千百年来,广为传唱,流芳百世的圣贤之人实在太多,一时竟无何令我怦然心动之人。罢了,转眼看向红烛,已淌了一滩蜡油,恍乎间,竟在隐隐灯光间,看见他——“大夫,你若不如此固执,何苦落至这般境地?这世间太平和乐,做个清高之人也罢,可在这乱世,举世皆浊,就要随波逐流,才不至落魄啊!”滔滔江水,一次次冲刷着江岸,一渔夫望定那卓然立于江畔之人,不禁动容,半响开口。却见那人缓缓转身,继而高呼:“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坚定的声音冲破九霄,回荡宇宙之空。还未从震撼之中回过神来,场景忽又一转,依旧是头束高冠,腰饰佩剑,只是惊见他泪流满面,哀恸无声,最终,一切风起云涌都化为沉寂,他抬起头,再望一眼国都——已经被秦国攻战,楚国灭了吧。似乎身子怔了怔,然,他走向江边,抱起江畔一块大石,随即怀抱着国土上的石头,投进了祖国的汩罗江…这个年已花甲的老人,在经历了风霜雷雨的生命之程,坚强如斯的老人在听到国破人亡之讯时,泪满衣襟。“屈大夫,屈大夫…”附近的渔人都撑起船杠,在江中打捞遗体,一夜无眠,却没有收获。最后,只得投下菱状的食物,祈愿江中生灵不吃他的尸体——由此,我国独具特色的粽子形成。他便是屈原,六十余岁的生命之途是忐忑的,只可恨那佞臣小人,对楚君谗言,他被流放南方,满心的雄心壮志,伟大抱负,满腹的良言妙策,化为月夜沉重的叹息。他将自己全都献给楚,楚在人在,楚亡人亡。一本《离骚》写尽千万愁绪。想起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略有此怔肿,现在却似乎有些理解。屈原不愿与世沉浮,是因为他本就是一朵莲吧,高洁傲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烛影渐模糊,心下黯然,终是远去了么?不是!一个声音蓦而响起,惊抬头,——是啊,你并未远去,烛光里又显现了“你”,千万个你,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谱写了你的精神赞歌:有在台湾致力于两岸重圆的同胞,有为国家人民献出人命的战士,有远在海外为中国扬眉吐气的华人学生…烛光依旧摇曳,摇落斑斑泪迹,可是在为屈大夫哭泣?江水千年滔滔,狂浪涌动之声可是在为屈原缅怀?透过红烛看屈原,看那些继承屈原精神之人,其间,亦在看自己。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屈原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750字 初二 议论文
-
屈原沧浪之水腾滚滚,屈原,君在哪里?汨江之畔风萧萧,屈原,身影何在?……踏着干厚的黄土,一位鬓发如霜的老人,仅仅一个老人,换去了昔日飞黄腾达时的绫罗,披上了粗布麻衣,轻弱的身子在瑟瑟的晚风中更加佝偻。望着,望着,无奈,仇怨,失落……各种悲哀全部贯穿了你的身体,将你折磨,把你吞噬,使你更加憔悴。为什么?楚夫人叫才华横溢的你谱写颂词,你不肯呢?甘愿在自己的官路商铺下一颗绊脚石,却宁死抵抗,保留人格?为什么?亲贵大臣甘心送你金银珠宝美女,你不肯收呢?君可知否,他们可以奉承你,也可以摧毁你,搞垮你,难道在你心中,没有过一丝恐惧,没有过一点妥协?为什么?你偏要和楚怀王对着干,身为人臣,这是逆天犯上的啊!百姓的安乐,国家的兴亡,真的在你心中那么重要?为什么齐王一片诚心,邀你赴齐一展抱负,却被你一口拒绝,故乡的热土,亲人的血脉,楚王的轻视,同僚的排斥真的那么使你留恋?为什么?我为你鸣屈啊!路漫漫,风云换,只有你敢于求索,敢于向天发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云海苍茫,千里迷润,你的“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气概响彻后是千年,可给你带来的,只有后人的怀念,真正的位置:功、名、利、禄有吗?四,使你得到了解脱,可这给黎民带了多大的痛苦,你知道吗?夜半,多少呼唤、多少悲鸣?如果人死了会有魂的话,我会永远在汨罗江畔怀念这三闾大夫!500字 初二 写人
-
我敬佩屈原我最敬佩的名人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文学造诣相当高的诗人,而且十分爱国。出生于公元前三四三年,也是我国的战国时代,屈原诞生于当时楚国,屈原从小就很聪明,记忆力特别强,加上父母为他请最好的老师,让她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不但知识渊博,才华更是出众。二十六岁那年,他开始跟随楚怀王,一开始仕途顺逐,可惜其他同事的忌妒和排挤,而遭到放逐。放逐在外的屈原,心仍向朝廷,抑郁不得志,加上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上跳汨罗江寻死得绝路。这两次的放逐,对屈原来说,实在很大的打击。不过,经过这两次的放逐,使他有机会由宫廷走向民间,深入了解民生困苦。而他振兴国家的心愿,也更为迫切,虽然 屈原知道自己没有招回宫的希望,他怀是满怀对国家的热爱,时时刻刻关怀国家的安危。他常常利用诗歌的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只希望能唤醒当政的人,力图振作、挽救国家、改善百姓的生活,而这些诗歌后来都被收入《楚辞》总集里。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他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受到一些挫折,我一定要像屈原学习,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4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我论屈原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行为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500字 初二 议论文
-
屈原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长袍,腰佩陆离长剑,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历史迷烟,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让一代代的中国人自愧弗如。那滚滚的汨罗江水,是他的泪。水流不尽,他的泪却尽了;那火红的枫树林,是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枫叶落,他那爱国之心却永不老。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义,不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的爱永远地定格在楚国黎民,那楚国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恋。能为爱而死,屈子应无悔。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与周围的恶势力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并以诗歌为武器,倾吐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文学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满腹报国之志,一心一意辅佐楚王,力主改革旧制,举闲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但终究无用武之地,含怨怀愤而死。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顽固派当权,奸臣当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屈原的无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变法革新的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屈原不懂得汲取经验教训,他首次被放逐后,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丝毫没有汲取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进谏的方式,处事策略和与奸臣斗争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再度放逐,且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等极制度。再回首屈原的一生,与其生活在愁苦烦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归处,而且他还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与地点。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传颂的,他留下的不仅是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终投入汨罗江,后来人们用端午节来纪念他。让我感动的屈原650字 初三 散文
-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向渔父也向我们解释着他被无情流放的原因。此时他已颠沛流离多时,身心潦倒不堪,却仍然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清”、“醒”。他难道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边缘吗?他当然知道!面对渔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实际上,这是坚守理想的他在告诫疲惫不堪的自己,在鼓励几近崩溃的自己!这不能不让人以之动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挤,即使被贬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也许有人会像“渔父”一样,认为他这样做有些不值。可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享乐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世界将变成怎样?这世上将没有《史记》了———如果司马迁没有因为坚守理想,受刑之辱早已将他吞噬殆尽;这世上将没有“戊戌六君子”了———如果谭嗣同他们没有因为坚守理想,他们将不至喋血市口;这世上将没有《日心说》了———如果哥白尼慑于教会而放弃理想,他将不会落得葬身火海!可这些假设全部不成立!因为他们无一放弃理想,无一不是为了理想愤然前行,完成了为人的涅磐,书写了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坚守理想,于他们自己本就是一种幸福快乐,于整个人类更是伟绩卓着!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650字 高一 散文
-
屈原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祖国正向富强迈进,人民正向小康飞奔。欣逢这样的盛世,汨罗江不再呜咽,欢快地向前奔流着……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3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屈原你轻轻地走了,脱下你一贯的奇服,驾着青虬,一步三回首,你是那么无奈;你悄然的去了,离开了抛弃你的楚国,爱戴你的百姓,你是那么从容。你可看到汨罗江在为你哭泣,那一波清碧的浪花荡得那么远,那么长,那是楚国百姓的泪水。你可看到一束贪婪的眼光,紧紧攫住了你的故土,露出得意的笑意,那是秦王的眼睛。不是没有人挽留你,渔父的话依然回响在你的耳畔,可你却高唱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结束了你不同流俗的一生。何苦呢?何苦为了这么一个昏庸的君主而自殒,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投江?屈子啊——楚国还是灭了,亡了国的人们想起了你的忠言,想起了你的远见,想起了你的奇服与长诗,他们在江畔哭着,喊着,把一团团米饭扔进江里。一个不能产生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产生了英雄而不知爱护是不幸的。千百年来,汨罗江的水不停地流淌,你静静的在水底注视着这个民族。幸好,你的后辈没有忘记你,因为你的气节,因为你的高洁,更因为你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柳宗元走来了,他在江边吟唱着“南来不做楚臣悲”,久久不肯离去;鲁迅走来了,他在心中默念着“我以我血荐轩辕”,呐喊着冲向黑暗。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么多了解你和不了解你的人聚在水边,赛龙舟,吃粽子。不要责怪他们扰了你,我知道你睡不着,不要太苛求他们,只要还有人记着你,这个民族就有希望。日子像那流不尽的沅湘水,走过了2000多个春秋,你的名字没有随流水湮灭,永远留在民族的记忆里,水中的屈子,你可以安息了。550字 初一 散文
-
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哦,屈原,是你吗?吟唱着这忧伤的歌,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你纵身一跃,用生命在楚国划出一道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承载着你满腔的爱国情怀;这道弧线,或许是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这道弧线,又书写出多少无奈与不甘,但终究不能淡褪你对楚怀王的忠贞不渝!是的,上苍把这条诗的河留给了你,也把楚国的民心留给了你.你说你没有看见商於六百里富饶之地,而看见的是秦昭王邪恶奸诈的眼睛——“怀王啊,”你不禁呐喊,“你岂能如此轻信张仪?何苦对我避之惟恐不及?”你说你没有看到楚国廉洁清明的“美政”,而看到的是靳尚贪婪嫉妒的面庞:政坛黑暗,官官相护,贪婪无比,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这不是你所想要的.昏庸的楚怀王啊,何时才懂你这颗赤诚之心?但,你没有消沉,你矢志不渝.“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任何心意,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你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努力着,你最后的抗争!你,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是的,那是因为你看不见未来和希望,你绝望了,期望以死来作最后的证明!但,怎奈楚国江山风雨飘摇?你,已无力挽回.自张仪到楚拆散齐楚联盟,宠妃郑袖受贿后花言骗得楚王放走张仪,你,绝望了;自怀王一意孤行独赴楚国会盟而客死秦国,你,就彻底绝望了.投身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这生命的弧度,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浪漫的悲剧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悲哉,风雨一生!痛哉,多情一生!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1200字 初一 散文
-
屈原“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题记遥望历史那双深邃的眼睛,我看见了你-屈原。你站在汨罗江边,面容憔悴,形容枯槁。你心里所想,只有我知道:对楚王的恨,对楚国的爱。你所写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万人敬仰你可知道?天有不测风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没想到,你也没想到,你凄凉的爱竟换不回一丝回报,他们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你受尽了屈辱,你受尽了不公,你受尽了诽谤!于是你被排挤了。你的心在滴血!最终你还是选择了与日月同辉。你在风中行走,你赋《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没想到你输得一败涂地。但,你依然直道前行,你竭忠尽智,你心里怎能无怨无恨呢?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你在江边徘徊,面容枯槁。你终于想汨罗江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你宁可与那你那日月争光,宁可藏身海底,也不愿蒙世俗之红尘。你的愤怒,掩埋了汨罗江;你的不朽与日月同辉!于是你纵身一跃。。。。。。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你已经看破红尘,匆匆的来,为何不匆匆地走?一生几多轮回,你锁眉,坠落。看那江底,万丈金光的,就是你屈老夫子,你宁死也要和楚国在一起,永不分离!蓦然回首,回想那些抹不去的记忆,屈原,我懂你!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屈原汨罗江边,披头散发,一代贤臣,置身潮水。"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满载豪情欲报国,却郁郁不得志,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如此的世风,怎能不让他痛心,为了区区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结果却不是他所预料的。他的忠心,他的正直却将他推向了死亡。长叹息,止不住心中种种哀愁,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紧紧的牵动着他的心弦,或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楚地千千万万黎民。他无法想通,为何楚王不相信他,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楚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理解。作为臣子,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尊重自己的君王,从一开始的与楚王举杯论政,到最后纵身填汨罗江。这期间,他经历的太多,曾经某个时候,楚王懂他,信任他,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了飘渺的回忆,他不在是楚王的宠臣,不在是三闾大夫,为了他的国人,他终于遭到了放逐。也许他说的对,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身上的灰尘。为了不让自己洁白的身体不受到尘世的的染及,他选择了逃避。当他抱着那块石头,他犹豫了,他真的就能放弃楚地千万黎民吗?反复间,那千古忠臣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汨罗江面。江水依旧那样的流,而他去了哪里?可能成了江鱼的食物,可能置身于污泥。(万景文学www。wan-jing。com)待后世之人,千种猜测,犹为笑谈。500字 初中
-
屈原观后感中华诗词一向树《风》、《骚》为源头。《风》是《诗经》中无名歌者的民歌集《国风》,《骚》是屈原《楚辞》中的长诗《离骚》。同时,西方奉盲诗人荷马的两部史诗和萨福的短歌为诗歌源头。把诗学看成一条发源于山巅的长河,处于中下游的我们试着逆流而上追根溯源:到达《风》、《骚》这里,源头的高山流水已足以让人惊叹再四。如果仅着眼于河道本身的话,确定了源头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追溯。但是把眼光放远一点再追问一句呢:源头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又有没有源头?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际的雪峰:高峰接天之处冰雪万年不化,仓海桑田,亘古如斯;高峰向阳面阳光闪闪,偶然融化的点滴细流融汇成了源头的源头……高峰上的冰雪就是上古神话和传说。楚人有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山鬼,河伯9位主神。《九歌》原本就是楚人祭神的民歌;古希腊有奥林匹斯神系的12位主神,雅典城的守护神只是其中之一的雅典娜,《荷马史诗》就是两派神灵通过代理人在人间的斗法。屈原的《天问》中大量对神话传说的问诘显示了朴素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倾向;《荷马史诗》用神灵做引子讲述的也是大地上的战争故事。此时明朝人写的《封神演义》出来了,一样的上古战争故事。500字 高中 观后感
-
忆屈原忆屈原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书卷,静静地看,细细的想,似穿越了两千年的阳光,阳光下有你。你一袭白衣,任乌发垂在胸前,似有无尽哀怨。你抬眼,望了望依旧清澈如洗的天,纯净的眼眸无法承担太多的悲戚,只好化作两行清泪。他们不懂呵,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不懂你为何不肯去沾染酒污。而你,也只好空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想,那一刻,你是否在想朝堂上,你那高高在上的王,为何不肯听你言?你本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三闾大夫不该是你。抱着一块冷石,你毅然决然走到汨罗江畔。他们说你极端,他们说你消极避世,他们说你心胸狭隘。他们不懂呵,不懂,你只是不忍让家园变成荒芜,你只是不忍看到那个败迹,你只是不忍走向注定了的结局。那为何,不随波追流呢?我似乎看到你用哀怜的目光看我,是啊,该怎么让凡人们懂得呢。你不是不懂那官场生存之道,只是不愿看那宿命风干美好。近似疯癫的伪装,只是不忍清醒着看这世界。你笑,甘心沉于汨罗。早已分不出你的泪,只因爱得太过深沉。你也知道,只要你回头,有那么多的选择:做一个隐士也好,周游列国也罢,没有人非要你死。但,你又怎肯呢。你叹,你恨,你泣。叹他们不肯挺起脊梁,恨自己已无力回天,泣国破之日已可待。楚,你一个人的楚,已风雨满楼。仿佛,只要轻轻一推,便已化为废墟。就这么沉沉的安睡吧,屈原。历经沧海桑田,你已得到永恒。历史,会一直记得你。山东济南历城区历城二中高一:岳文燕500字 高一 写人
-
屈原颂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他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他,就是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由于屈原性格耿直加,而且被他人谗言与排挤,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言嫉君子之才。于是,屈原被疏远了。后来,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但无论漂泊到哪里,屈原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念念不忘的只有自己的故国家乡,认准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信念。直到最后,国家将亡,你还是怀石孑立于汨罗江畔。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汨罗清清清几许,你,屈原,找寻了一辈子清白与安泰却终究不得志,载着汨罗清水的荡地下,夙愿得以在理想中彰显,人格得以在长眠中永生。让那滔滔不绝的江水承载了他的千古爱恨,万世忧伤。千百年来,汨罗江的水不停地流淌,屈原静静的在水底注视着这个民族。幸好,后辈们没有忘记他,因为他的气节,因为他的高洁,更因为他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么多了解屈原和不了解屈原的人聚在水边,赛龙舟,吃粽子。我想,只要还有人记着他,这个民族就会有希望。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500字 初三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