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裹香甜可口的粽子。
谈起粽子,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杀。人们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第二年人们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叶,四角形状,系上五彩绳,再投进江里。
于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家乡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叶、细长的棕叶、糯米、板栗、腊肉、蜜枣。妈妈先把箬竹叶与棕叶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并用刷子洗干净,把腊肉切成腊肉丁;然后将箬竹叶围成圆锥的形状,像一个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层一层的平铺在箬竹叶上,一边放上板栗,另一边放上蜜枣;接着将腊肉丁放在中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好像为板栗、蜜枣、腊肉盖上雪白的被子;最后把箬竹叶裹起来,成为一个个粽子,每头有两个尖锐的小角,好像一个穿着绿衣裳,顶着四角帽的小精灵。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功了。
粽子包好以后,放在锅中煮上几个小时,便可出锅拿来品尝了。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气立刻冲了出来,热气中掺杂着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解开粽子的衣裳,里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软又黏,十分润滑。一颗颗糯米就像一颗颗白玉珍珠,一边的蜜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像一颗颗红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红了周围的糯米,使白糯米换上了红衣裳。蜜枣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虽有点苦涩,但苦尽甘来,使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放在锅里煮,可以放在火炉上烤,还可以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煎。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很久,想吃时再拿出来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
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节里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们心中喜爱的食品。我爱你,家乡的粽子!
六年级:胡俊懋
划船
今天,我和弟弟一起来到了紫荆山公园。
一进大门,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山,我和弟弟决定比赛爬山。我们筋疲力尽地爬上了山,不用说,当然是我赢了。站在山上往下看,远处的湖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在茂盛的树丛的称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我们慢慢的下了山,来到了划船的地方。我们租了一条脚蹬船。到了河边,我迫不及待地跳上了船,用脚蹬着,船缓缓地移向湖中心。
我一边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一边蹬着船,可真舒服呀!突然一个东西从我面前飞过,打断了我的歌声,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只野鸭。它浑身是咖啡色的,羽毛非常柔软,一看就知道它刚出生不久。我来了兴致,决定用船去撞它看它会怎样?我们的船渐渐逼进了野鸭,野鸭可真机灵呀!它突然展开双翅,像会轻功一样,点着水面飞了老远,我心想野鸭也会飞?在野鸭飞落的地方,我看见了航模船,只见那些航模船个个如同军舰,那样威武。
到了时间,我们交了船,我今天划船的收获可真大呀!
相似题目
-
家乡的粽子在我的家乡中,有两个我觉得最美味的东西,一个是炒肉圆,另一个就是粽子了。每年中秋、端午节期间,奶奶都会包粽子。奶奶先把糯米浸泡个几分钟,使糯米保持湿润。然后把水倒掉,放入酱油、少许酒继续浸泡。馅不用那么着急,第二天早上再拌。第二天,奶奶一早就在准备馅了,先把肉切成一条条,用酱油腌制,接着她还准备了豆腐、青豆的馅料,正等着我们来。我盼呀盼,终于到你要到奶奶家包粽子了。我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一来到奶奶家,我立即向奶奶学习包粽子。只见奶奶先拿起两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上,把两个尖尖头压在一起,然后,好像要把它对折起来,突然,手一弯,粽子的外衣就做好了。看着奶奶娴熟的动作,我的手早就痒了,我也学着奶奶的动作,先把外形包好。然后把米在形状上均匀的铺一层,随后又加入拌好的豆腐,肉,接着铺上一层米,然后,用粽叶把它裹好,用绳子将它捆起来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过了两三个小时,奶奶终于把粽子给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去粽叶,放入口中,刚开始是一股淡淡的粽叶香,随后咬开粽子粘牙的糯米与香脆的豆腐搭配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我吃过许多个粽子,还是家乡的粽子最好吃。45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粽子家乡的端午有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裹粽子,把一张张粽叶里放上馅,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还有的放蛋黄;挂艾草,把一株株晒干了的艾草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而我一到端午,就最爱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们嘉兴五芳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谈起嘉兴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兴五芳斋的粽子。虽然说,五芳斋的粽子名气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赖,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连粽叶也都是最好的,还带有竹子的清香。说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这一口粽就如同这名字,咬一口就没了,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饿了,就每人一个,垫垫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难,我就简略的介绍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净,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净的糯米倒些酱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盐和味精,把糯米搅拌均匀,切一些肉,要切成块状,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叶里(具体手法较难,我就不解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450字 初二 散文
-
家乡的粽子我吃过北京的烤鸭,我吃过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我也吃过荔蒲的芋头,这些都是闻名天下的。但是最让我回味的是家乡的粽子。家乡的粽子是锥形的,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制作的过程有些复杂。先将糯米洗净,浸泡3 个小时,绿豆也浸泡3个小时,猪肉块,葱切成末,浸泡后的糯米和绿豆搅拌再撒上葱,和弄均匀。取2张粽叶在二分之一处折成漏斗包裹好用粽绳扎紧放入锅中,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个小时间后即可食用。就这样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就呈现眼前。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上一大锅美味的粽子,差不多熟的时候,从锅中会飘出一缕缕香气,这时我就会跑到奶奶跟前等待着走上粽子,奶奶一端出锅,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起码要吃完两 个才罢休。粽子的香味真是诱人,在米香中又掺和了各种的清香,还有肉馅的香,真是让人陶醉。粽子不仅美味绝顶,而且还有一个感人的来历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国亡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之极抱石投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纪念屈原,每到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都用竹筒装米投入祭奠,后来慢慢形成了粽子。粽子的美味让我回味无穷,就算我尝遍天下所有的美食,我还是最爱吃原汁原味的家乡粽子。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家乡的粽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卢山中学初二:赵岩900字 初二 说明文
相关推荐
-
家乡美食,粽子六(3) 丘显微我们家乡是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建筑的千年古镇江尾镇。就因为古老,所以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欢快的节日,其中,我最爱过端午节。小时是想吃粽子,到长大时是喜欢她那美丽的传说。我们就先说说粽子吧!粽子其实是用粽叶把里面的各种馅包住,再放到大锅里蒸。其中最好吃的是花生肉馅的粽子,材料有:糯米、花生及香辣调料。每当到端午,我就盼着包粽吃。这天,又到了端午,我等了一天的材料终于随着众“采购团”回家而纷纷备齐。大家开始兴奋地包了起来。我们先把馅和好,然后把它们放到糯米的里面,然后用叶子包上,系好绳子,再放入大锅里蒸。大家也把自己的作品纷纷放入大锅内蒸。一分钟、十分钟……过了许久,粽子终于上盘了,大家顾不上烫,抓起来剥开就吃,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开心地大笑起来。吃完后,爸爸叫我们讲讲端午的来历,弟弟们支支吾吾都说不出来,有的还把屈原当成蜀国的大夫。我便在一旁补充,后来就干脆自己说了:相传,我国古代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屈原,他不仅尽忠报国,还治国有方。但几次上书都没被采纳,反被奸臣迫害,流放到汨罗江一带。最后楚国灭亡,他不愿意做亡国奴,便抱起石头投江自尽。人们听到后,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马上组织人民,在汨罗江打捞屈原的遗体,三天三夜也没捞到,就只好往江里投放食物,别让屈原的灵魂挨饿。可是过了几天,有人梦见他消瘦了许多,便问明缘由。原来,江里有蛟龙小鬼,它们争吃了食品,屈原吃不到食物,当然瘦了下来。人们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食物包成棱角状,让河中小妖以为是石头就不去吃了好让屈原享用里面的美食。千百年来,人们每到今天,都会自觉的把米饭包入其中,还主动向汨罗江投放粽子。逐渐成为了传统,人们便一致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包粽子吃。后来,时代加速变化,人们又不断地把赛龙舟、染红蛋……等纪念活动加入其中,使端午节活动丰富、热闹了起来。再后来大家又把今天定为法定节日。通过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地强大起来。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家乡的粽子 _300字提起家乡的特产—粽子,我就想起了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叫屈原的大臣,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入了汨罗江。屈原死后,百姓把粽子扔进河里去,让鱼儿吃饱后,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天长日久,吃粽子成了一种习俗。说到粽子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是芦苇叶。不仅芦苇叶是中药,芦花,芦根也是中药。而且芦苇叶能去火,煮饭也很香,用它真是一举两得;配上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生的时候是浅绿色的,熟的时候是深绿色的。当你把皮撒开时,你会发现最外面的一层是绿色的,吃上一口的时候,才感到它是那么令人越吃越爱吃,最那么令人回味无穷啊!我爱家乡的粽子。六年级:浅蓝梦幻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50字 六年级
-
粽子“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据说,端午节与战国时期的屈原有关。在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老百姓都很崇敬他。那时,楚国的皇帝是个昏君,明知楚国就要灭亡了,但还是贪图享乐。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快灭亡了,忧心忡忡,急忙去找楚王,楚王却还在吃喝玩乐,一点都没想到他统治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屈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楚王却置若罔闻,屈原只好告别了楚王。最后,楚国灭亡了,屈原宁死不降。在五月初五这天,爱国诗人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汩罗江自尽了。当地老百姓知道了,都泪流满面,就找来一条船,叫了好几个年轻强壮的男子,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可是,打捞了很久,连个屈原的影子都没找着,很失望。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咬坏,他们就投了许多粽子到汩罗江里,让那些鱼虾吃。于是,吃粽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端午节这几天,我每次来到餐桌面前,都能闻到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锥,有长方形的“巨无霸”,还有袖珍型的小不点,一口就能干掉它。我轻轻剥开粽叶,一个三角锥粽子露出来了,酱色的糯米油亮油亮的,一股糯米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我这个小馋猫忍不住,咬了一口,嗯——好吃极了,那味道别提有多棒了。粽子的馅有多种,有肉馅、蜜枣馅、豆沙馅……种类繁多,让我不知道吃哪个才好。粽子,你不仅历史悠远,而且蕴涵着屈原那爱国之情。我爱你,粽子。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粽子粽子今天班队课上要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叮零零……”上课零声响了,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手里拿着粽子正等待主持人发号驶令。主持人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么线来包的?同学们也很积极,纷纷说了“大肉棕”是用深红色线来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线来包的……说完了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开动起来了。有几个同学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有几个同学细嚼慢咽品尝着;有几个同学拿着一只筷子插在粽子上咬着;也有的同学拿着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我的同桌吗,买了两个,他办了好心,把一个粽子送给了鲁阳戈,他一会儿就吃完了,他看着别人吃,心里不好受。过了一会儿,单老师来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摄对象,我看着镜头傻笑;汪阳拿着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别人给抢去了,又像三年没吃饭……吃完了粽子,我们该说粽子了。主持人一个一个的叫。有的说粽子的品种;有的说粽子的传说;有的说粽子怎样包扎等等,真是无奇不有啊。今天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让我们对粽子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粽子我的老家乾潭,那里有许多我怀念的美食,然而,我最怀念的是粽子。在这个中秋节,我有幸体验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当天下午,我来到奶奶家,进了厨房,便看见许多大大小小的棕叶放在小方桌上,还有奶奶事先准备好的糯米、菜和线。材料都准备齐全了,接下来该动手了!我刚想抓一把糯米,却被奶奶叫住了:“我来教你,要先把粽叶折好,你先看着。”“不用,我知道怎么包,很简单!”我自信地推开奶奶的手,继续包棕子。首先,我把粽叶对折成一个尖尖的漏斗状,用手握住后,把糯米一勺一勺地舀进去。可是,我发现棕叶里的糯米一点儿也没多起来,仿佛是一个无底洞。我左看右看,看见角上有一个小洞。原来,糯米都从这儿漏出去了。我把糯米全都倒出来,重新把棕叶折好,握得紧紧的,防止它再次漏出来。再把糯米舀进去,舀得满满的,然后用多出来的叶子将糯米盖上,封住口子。但我怎么也合不上,只能请教奶奶。见奶奶一手握住糯米,一手把粽叶往上翻,折成三角形,再用线把粽子绑好,大功告成!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剩下的粽叶折成三角形。接下来,就是扎线啦。我用手紧紧地握住粽子,生怕它散了。我用力把线按在粽子上,用另一只手捆扎。绕了许多圈,最后打个结,完成啦!我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奶奶将火调好,便静静地等待美味的诞生。过了40分钟左右,粽子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捧出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放在手中,舍不得把它吃掉。我解开绳子,撕下粽叶,轻轻咬上一口,糯糯的,滑滑的,软软的,那种味道,直沁我的肺腑,太美味了!我一连吃了三个。中秋节包粽子,不仅让我得到乐趣,还使我明白:粒粒皆辛苦!650字 六年级
-
粽子端午美食——粽子,又好吃又好看。粽子的样子大都是四个面,四个角,六条边,像金字塔一样的样子。不过,四个角不尖,是圆的,不然就成小型金字塔了!粽子不但外面好看,里面的样子也不错。一颗颗红玛瑙般的花生镶嵌在里面,吃到最里面,你就会发现惊喜:蜜枣!蜜枣像高贵的王后一样,骄傲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想:谁都没我甜,没我好看!好看的粽子好不好吃呢?好吃极了!糯米软软的,有点弹力;花生硬硬的,在嘴里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蜜枣甜甜的,和它名字一样甜。粽子这么好吃,可它的来源是什么?答案是:楚国被秦国灭了,屈原跳河自尽了。为了不让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向河里丢粽子,希望鱼不吃尸体。粽子真是又好吃又好看啊!250字 三年级 状物
-
粽子最近快到端午节了,出了家门,一眼望去,大街小巷都是绿油油的,不过可千万别误会,我说的可不是稻田哦,这些绿油油的都是包粽子的粽叶。我们这边有在端午节包粽子的习惯,每年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的,我们家买粽叶的任务,都在姥姥的身上,每年姥姥都会在这个时候,去菜市场上精心挑选粽子叶。等到粽子也买回来了以后,妈妈就负责去街上买糯米和蜜枣,将粽子叶洗好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一般我们家包粽子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都会伴着一个小凳子,坐在妈妈和姥姥的身边,看着她们包粽子,想象着粽子煮好以后,剥开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的场景。我好喜欢吃粽子啊,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快点来。250字 初一 状物
-
粽子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统的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底的锥形粽。你能说出它有几个顶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煮熟的粽子,由几道米黄色的草绳捆着墨绿色的箬叶,绿油油的,很漂亮;剥开枣儿粽的箬叶,只见鲜红的枣子镶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诱人。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着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每逢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传颂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0802班四年级:彭周洲400字 四年级 状物
-
粽子粽子的外形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能说出它包含这几个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的颜色也很诱人,他有翠绿的粽叶包裹着。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里镶嵌着深红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极了,咬一口馅儿,甜而不腻,黏而爽口。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的滋补品。150字 二年级 状物
-
粽子奶奶领着我去逛超市,她问我爱吃什么?我说:“粽子,上回你给我做的我还没吃够呢。”奶奶说:“好吃我再给你做些。”奶奶买了些粽叶,称些糯米、葡萄干、红豆。回到家,奶奶把糯米用水泡着,开始整理粽叶。“哇!不一样呀,有三角面的,还有四角面的。奶奶手真巧。”“而且味道也不一样哦。”奶奶乐呵呵的说。中午,粽子好了,我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黏黏的糯米团真是好看,咬了一口真好吃:蜜枣的。我又吃了几个,还有咸的,“奶奶,我晚上还要吃。”150字 一年级 状物
-
姥姥的粽子年年金秋,今又金秋。趁着空闲的时间,我打算去乡下玩玩,看一看,也好品品姥姥的粽子。慢慢地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一旁几棵壮如巨人的银杏树,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我的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悲伤。此时,一阵凉风吹来,几片银杏缓缓地飘落下来,似小扇,又似蝴蝶的双翅。快到家门口时,迎面的一阵粽叶香勾引了我的味蕾。轻轻地推开厨房的前门,不用猜,只需闻闻那香味便知道又是姥姥在煮粽子了。灶膛里的火光映着姥姥那慈祥的面庞,使人仿佛进入了梦境一般,如梦如幻。姥姥手里的那把蒲扇不时扇动着,丝丝热气伴着轻风飘起,紧紧包裹着姥姥,使得姥姥的脸上、额上都布满了汗珠。似乎是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她添了几块木柴,用围裙擦了擦手,对我笑了笑说:“乖孙女,别着急,一会儿这粽子就好了。”话说间,锅里的水便沸腾起来。只见她一手揭开大锅盖,一手拿起一个钩子钩住绳子,然后拿出一个小碗,轻轻解开了绳,撕掉了叶,只听“咚”的一声响,热乎乎的粽子就躺在碗里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小碗,拿起筷子,来到桌前,想细细品味这香。碗里的粽子白白的,隐隐可以看到几颗血红的枣子。我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了一大块放嘴里咀嚼起来。糯糯的米中还留有粽叶的香和枣子独有的味道,果真是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姥姥望着我一脸享受的样子,脸上不禁笑开了花,还时不时用手勾勾我的鼻子,轻声说着:“小馋猫。”望着姥姥慈祥的笑脸,我也开心地笑了。偶然间,我又看见了她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头上也多了几根白发,是为我而操的心才长成的吗?我低下头去,眼里的泪珠在不经意间溢满了眼眶。也许最强大的人也会被岁月所折服,姥姥就像一棵老树慢慢地倒了下去。她只能用那可口的粽子来勾起我的回忆,放慢自己孙女的脚步,因为她想一直一直地陪在我的身边。700字 六年级
-
母亲的粽子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700字 初二
-
外婆的粽子中午那耀眼的阳光,透过窗前那茂密的树叶,投在书桌上。其中有一块又大又明亮的三角形光斑,在零零星星的光点中,格外醒目。望着那光斑,不由得想起那年五月初五。妈妈给我讲我们乡里习俗:准女婿要提猪蹄去准岳父家,然后会收到草帽。我们出嫁女儿就是回娘家吃大餐罢了。接着,妈妈说:“外婆家以前没有包过粽子,今年为我们来包次粽子。粽叶是你外婆亲自采的,糯米是你外公自己种的,粽子是他们自己包的。应该很好吃!出发,我们也回去包粽子啰!”小车载着我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狂奔,那青山花香鸟语我都无心欣赏,只想快点到外婆家。哇,终于望见依稀躺着的农舍,不由得想到“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静谧得让人陶醉。在外婆家院子,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外婆讲屈原是为何投江,人们又是为何要包粽子……。没想到“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的爱国故事外婆还能听得津津有味。本来包粽子的技术不高,加上唠嗑,包的粽子千奇百怪,贻笑大方,我们祖孙三人情不自禁地笑了。不管外形怎样先把它们送上蒸笼再说。过一阵,清香溢满了厨房,溢到院里,溢进空气中。这香味儿不仅馋到了我,也把邻院的小孩们吸引过来了。我们都舍不得去外面疯玩,围着锅望着蒸笼,只等外婆开锅。锅中升起阵阵白气,混着缕缕粽香,不知咽了多少次口水。真奇怪,以前妈妈蒸那买回来的粽子为啥没这么香呢?终于等到那些毫无卖相的粽子出锅,我们猴急似的抓一个,又是换手又是吹气,边剥粽叶边咬粽子。又软又糯,特纯特香,是市场上的粽子永远没有的味道;还有就是和邻里小伙伴哄抢着吃的高兴劲;还有就是在炊烟氤氲中吃的情景我也喜欢至极。齿颊留香,不由得又咽咽口水,盼望着那样的端午,那样的粽子。此时,那三角形的光斑已经不再规整。不过外婆的粽子永远在我心头,永远不会忘却……700字 六年级
-
端午节的粽子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我的家乡也算得上是繁荣,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热热闹闹的一派景象。蜿蜒交错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摆满着各色小吃,到中午人们饿了,椅子一摆,几个人凑上一桌,讲讲吃吃,整条巷子就满满当当都是谈笑声。在家乡,人们大多懒得自己办吃食,上酒楼置上几桌,节日就这么晃过。但端午节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叶摆在一边,咸草串进门圈,再将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齐地码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门槛边忙上好几个小时,还可以跟对面的人家聊上几句。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没说有谁的母亲不会做小吃,包粽子。在母亲忙活时,他们便捞上几片叶子,扯下几条咸草,装模作样地填上几把糯米,几粒花生,用草胡乱绕上几圈,倒也还看得过去。但肉等料子他们定是不敢乱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脏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过的。家乡的女人爱干净,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净。待母亲绕足一串,便放进锅里,用火烧上半小时左右。若母亲欢喜,还能将自己捣鼓了好一阵的“粽子”放进去。等待美食的时间往往是难熬的,孩子们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叶头,跟母亲讲讲学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骑着高到胸前的自行车,在四通八达的巷子里晃悠或结拜到商店买根冰棍舔舔,这都是可行的。但无论怎样,在粽子煮熟时拿着瓷碗恭候着,是必须的。家乡的粽子总是小巧精致,由母亲细长的双手利落地将紧裹的竹叶掀开,有三个圆润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滚进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将几颗花生粒挑去,悄悄掷入母亲碗里,张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劲却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虾米鲜味十足,有时舍不得吃掉它们,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尝。这样粽子可以连吃好几天,待到新鲜感过去,门上挂着绿棕也剪完了。家乡的端午倒是闲适得无趣了,但端午节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遗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无法忘怀的。初二:lyn77777770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包粽子妈妈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红的枣子,红彤彤的肉,金灿灿的蛋黄。家里的冰箱里还有一些芦叶,妈妈拿了出来,让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妈妈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红的枣子,红彤彤的肉,金灿灿的蛋黄。妈妈真是一个细心的人,她还把各种各样的食物放在几个盘子里。我和妈妈开始包粽子啦。妈妈说:“先给你做个示范!”说着,她拿起两片嫩绿的芦叶,捏着,一卷,就成了螺旋形,用舀子加了一些糯米,又拿了几块肉,藏进了糯米里,然后轻松一裹,系上“腰带”,可爱的小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坐在板凳上,心里想:妈妈做起来好简单啊,我一定没问题。我自信地说:“看我的,这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接着,我拿起两片芦叶,按照妈妈示范的过程,一捏、一卷、一舀、一藏……“咦?”不好,好多白花花的糯米争先恐后跑了出来,洒落在了地上。我着急地抓起地上的糯米,慌张地往芦叶里塞,可越急它漏的越快,急得我小脸红扑扑的。我自言自语道:“看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怎么那么难呀!”妈妈笑着对我说:“你耐心地再试一试,失败乃成功之母嘛!唯有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在妈妈的细心帮助与辅导下,我终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包完粽子,我们将一个个嫩绿的“小可爱”放进了一口大锅里煮。不一会儿,我闭上眼睛,闻到了丝丝甜味,口水不禁流了下来,实在是太香啦!我随着香味来到了厨房门前,死死地盯着大锅里的“小可爱”想: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吃到你啦,可别让我等得花儿都谢了。半小时后,妈妈走进厨房,揭开锅盖,拿出了“小可爱们”。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粽子,卸去“腰带”,剥开芦叶,露出那白花花的身体,我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哇!好好吃啊!比超能老妈做的还好吃耶。”看来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最香甜的。70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