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岁月留痕
风云变换明月常在大江东去岁月留痕……
——题记
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吟哦出“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的强烈情感,从他彭咸之遗则中我们便稍稍瞥见岁月留痕的一线微光,他歆羡着脱俗的圣人,便会“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离骚》(屈原)
他不明白的时候,便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问》,屈原的问题,柳宗元替他答了,岁月替他答了,如果我碰见了他,我会说:“你的人生多变之春秋形成的繁华、落寞,使我看到了一颗永远值得珍藏的心,你用血泪浇铸成书,让那一抹陆离的星光从我的心弦划过,我永远地记住了”。
世界之大,每时每刻岁月都要着一下笔,将曾经发生的事留下或大或小的痕迹。庄子说:“天地之无穷,人死之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盗跖》虽然人生有些白驹过隙的匆忙,但我们的先辈们很聪明,那些岁月风霜会使得浪花淘尽英雄,那些传世文笔又会使得英雄涅磐重生,流芳百世,事实上,兵燹征戈留下的残垣废垒也会记录时间的痕迹,还有那么多人对着一些古董字画而把玩不休。
翻开唐诗宋词,读到:“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隔春阴。”《上元应制》蔡襄(宋人)的佳句,我们便轻松地穿梭到了宋朝,体会了宋朝的世间百态,这是需要想象的,佳境比电视机还充满情趣,它留给我们的是旖旎华美的神韵。在那前一朝代,上苍眷顾了另一位狂放不羁的诗人,他云游四海,吟风弄月,得意时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却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下了一切,达到物我相忘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做敬亭山》自然而然的从他的口中一泻而出,岁月记住了李白,李白因而飘逸而洒脱,豪迈而浪漫。
我们都知道,优雅的唐诗退幕后,接着宋词又以一种或婉约或豪放的姿态出现。它们都想争做潮流的主笔,所以宋朝是诗词交融的时代,词更显得胜一筹,苏东坡诗曰:“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石鼓歌》,石鼓是很悠久的,它虽然经历风雨侵蚀知道,优雅的唐诗退幕后,接着宋词又以一种或婉约或豪放的姿态出现。它们都想争做潮流的主笔,所以宋朝是诗词交融的时代,词更显得胜一筹,苏东坡诗曰:“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石鼓歌》,石鼓是很悠久的,它虽然经历风雨侵蚀,支离破碎,然而一旦将存在的东西相连,它完整了,它的传奇见证了岁月的安宁、喧嚣,在时间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书,兴衰的变化中,我们能说它没有留下痕迹吗?
苏东坡的遭遇,不肯成为岁月的游丝。大自然的烟雨风景,倾听“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游金山寺》,一花一叶在他的笔下亦成诗,想着那江南深巷的小院,窗扉紧掩,珠帘低垂,幽怨的重门,谁在唱:“绛蜡烧残玉飞,离歌唱彻万行啼。它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次韵代留别》,朋友间情真意挚时,相赠诗文,提笔写道:“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贬到潮州,离江南远时,“嫣然一笑、梧桐细雨、衰柳长堤和夕阳古道留给柳永、李清照和马致远吧!反正我要做豪放派的写实者了。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难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千秋岁》(张先)天是不老的,只是人憔悴了。我们任那岁月在脸上刻下一点点的皱纹,沧桑又悲凉,“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木兰花》(宋祁),晚照根本留不住,留不住时间,留不住季节,留不住要离去你的人,现实不是“浮生终成梦”,有我们的记忆蜕成“酸甜苦乐”的感受,一切,是真实的啊!“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晏几道)也与记忆的感受不谋而合。
辗转的天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秦少游),一春鱼雁无消息,通江的老地方,只剩下颓丧的房,呜咽的河,夜色的苍茫,那夜我悄悄地来,确实不带走一片云彩啊!我的车辙经过她的窗前,我想不到自己成了一个过客,岁月告诉我说:“来的来过,去的去了。”想起“今朝对花更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花犯》(周邦彦)来衬托我的心情最适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痕迹就入骨髓了,又有“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菩萨蛮》(朱淑真),我以为它不减李清照的“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伤痕了,更何况还有《相思词》里半圈而离别呢。
大江健三郎2000年北京讲演
一、我第一次在中国成为有嘴巴的人 访问中国并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前发表演讲,在我来说还是第一 次,我衷心感谢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访问中 国,此前曾两度来这里进行访问。不过,那时我只是观察和倾听,也 就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只用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嘴巴。尽管如此,在我 的生涯中,这两次旅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 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是在一九六O年的夏天。我得以目睹其人和 耳闻其声的那些人物,不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即便在中国现代史上 也是声华卓著。我想在此列举这些人名。由于他们都已是融入历史之 中的人物了,谨按照当时所记忆的日本式发音并去掉敬称来列举这些 名字。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许广平、陈毅、郭沫若、茅盾、老 舍、巴金、赵树理。大家一定会认为,这都是一些声名显赫的人物的 名单。一九八四年第二次访华之际,在这一长列人名后面,又加上了 胡耀邦的名字。当时,身为我们这一行之中心的大作家自不待言,就 连在我国产业界对造成公害病负有责任的某公司前任社长,以及多年 来大受欢迎的女演员,也都得到了发言机会,惟有我一人被同行者告 知,要在总书记面前继续做一个没有嘴巴的人。我在想,这是否同我 被加利福尼亚的大学的学者们托付了一封公开信有关。 现在,包括上述这一切,作为我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经历之一,已 将这些巨人们栩栩如生地镌刻在了记忆之中。在小说家来说,对于那 些必要的事物,较之于在短时期内作出评价,不如先将其储存在记忆 里。在不断保持这些记忆的新鲜的同时,与这些记忆共生共存,以期 将来获得可以准确表述这一切的必要词语。较之于政治性的评价,它 们更应该是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的文学语言。 今天,我第一次在各位中国听众面前成为一个有嘴巴的人,此外, 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幸福,那就是我的诸多作品被译介到了中国。我之 所以能够如此幸运,则是得益于那位发明了炸药的人。因此,今天我 想要谈一些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题外之话。第一个题外之话是这样的: 我在受奖演说中,曾叙说从孩童时代起便深为瑞典作家拉格洛芙的 《尼尔斯历险记》所吸引。被变化为小人儿的那位生气勃勃的少年, 与那只在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结为同志的母雁阿克一同飞翔在瑞典 的天空。借助小说中的这些情景,我甚至详悉了瑞典这个国家的地理。 现在,我也有幸与自己的阿克(暂且不论我的妻子对于自己被喻为母 雁是否会感到愉快)一同飞降在了斯德哥尔摩。 接着,在颁奖仪式后的晚宴上,我还说起了日本文学中具有代表 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也同样描述过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作为使者, 骑乘在大雁背上飞翔于天际,往来于异界与人世之间。在《源氏物语》 的《幻》这一卷里有一个场景,说的是失去了爱妻的光源氏远望大雁 飞渡长空,不禁呼唤般地吟咏道: 梦也何曾见,游魂忒渺茫。 翔空魔法使,请为觅行方。 这里的“幻”或“幻童子”,便是以大雁为骑乘之物,往返于异 界的那个小人儿,是《源氏物语》的作者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长 恨歌》中援引而来的。自最初用文字来表记日本固有的语言以来,日 本文学便最大幅度地受惠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平常我并未特别意 识到本国的文学传统,可现在要面对各位中国听众进行讲演,这才重 新强烈感觉到与日本文学的历史相关联的自我。 而且,还不只是与日本文学相关联,甚至可以将其广泛地说成与 日本思想相关联。在大学时代,我学习的是法国文学专业,以欧洲思 想为核心进行学习并接受了影响。我开始关注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 后半叶构成德川幕府之基础的思想,相对来说也是最近的事。其契机, 则是接触了美国历史学家纳吉塔.哲夫所作的从封建时期至近代的日 本思想研究。他是第二代日裔美国人,对德川幕府中、后期构成日本 经济中心的大坂地区商人们经营的学问所――怀德堂进行了研究。在 纳吉塔这一研究的引导下,我得以学习了儒教和儒学在日本被接受的 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在德川幕府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略说来, 以下的这一切为我开启了眼界:经历了形成幕府体制意识形态的荻生 徂徕的学问及至伊藤仁斋的学问后,德川末期的大坂商人们(他们承 担着面临危机的封建时期的日本经济)如何接受了独自的儒教和儒学, 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的。 也是在这一时期,与儒教和儒学为其基础的学问――汉学相对抗 的另一门学问――兰学也问世了。即便那些以西洋医学研究为核心的 兰学研究者们,也发现构成其学问和思想的人性基础,是从中国的思 想中生成的。 比如借助兰学来推广西洋医学的开拓者绪方洪庵就认为,最为重 要的还是“医者仁术”。在他青年时代的信件中,便强烈显现出了对 鸦片战争的忧虑。就连在意识形态领域提倡脱亚入欧并因此而招致批 判的福泽谕吉,也认为与其将欧洲思想直接引入日本,不如将欧洲的 语言(首先是荷兰语,其次是英语)与汉语这种日本人的学问专用语 言相对照,从而在比较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日本语。与近代化相并 行的日本超国家主义思想核心由国学者本居宣长做了前期准备,这位 本居宣长就曾认真学习过刚才提及的那位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思 想专家荻生徂徕。 也就是说,我只能将现代化前不久的日本思想,与始于明治维新 的现代化得以实现时的日本思想联系在一起思考,同时,就中国的思 想传统为日本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思考。当然,我还不得不思考与现 代化的完成同步发展的超国家主义的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前不久,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提出了“绝对零度的写作”理论, 研究了将文本从政治性、社会性、历史性的文理和内容中剥离出来, 单纯地用语言本身来书写文本。然而,身为一个日本小说家,我却无 法将中国的近、现代文学作为“绝对零度的写作”来加以探讨。 再来看看日本最近的社会氛围,问题就更加复杂了。日本曾侵略 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人员和物资方面的巨大牺牲。战后,日本国 以及日本人清偿了这一切吗(尽管这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牺牲的侵 略战争是无法彻底清偿的)?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我们应当 面向未来,坚持不懈地赎罪,并为此而不断努力,这才是日本人对中 国以及亚洲诸国的基本态度。然而,在今天的日本,却出现了以首都 东京都的那位知事为首的一批新的国家主义者,他们不仅想要忘掉侵 略中国的责任,甚至还针对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说出和做出一些攻 击性和歧视性的语言和举动。 在这种现状之下,日本的文学者果真能够与中国的文学者建立起 平等的和批评性的相互关系吗?我日益感觉到“绝对零度的写作”绝 对是不可能的。我想接着这个思路继续说下去。 二、我如何领悟中国的近、现代文学 对于我这个在战后迎来青年时代的日本小说家而言,又是如何领 悟中国的近代和现代文学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日 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近代文学开拓者之一的胡适之间的邂逅。 大家听到这里,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吧。我并不是研究中国文学的专 家,是通过我国也许最优秀的专家藤井省三教授的《中国文学的这一 百年》(新潮选书)而得知的。现在,一面对照这本书中的事实就几 个问题进行确认,一面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芥川于一九二一年前来 中国旅行,在北京与比他年长一岁的北京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胡适过从 甚密。后者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这个人似没有日本的坏习惯,谈吐 (用英文)也很有理解。”所谓日本的坏习惯,好像是指除了日语外, 不能用其他语言与外国人交谈。这个坏习惯至今还残存着,最近还在 一部描绘中国有名的英语会话教师的电影中受到讥讽。即便现在,日 本的小说家不想用外语交换看法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就这个意义 而言,芥川与胡适借助英语进行的交谈,在文学史上就有了值得铭记 的意义。 胡适在日记中继续这样写道:“芥川又说,他觉得中国著作家享 受的自由,比日本人得到的自由大得多,他很羡慕。其实中国官吏并 不是愿意给我们自由,只是他们一来不懂得我们说的什么,二来没有 胆子与能力可干涉我们。芥川说,他曾编一篇小说,写古代一个好色 的天皇把女子驮在背上,这书竟不能出版。” 文学家奔赴同时代历史的现场,他们撰写报告并进行批评,这其 中同时存在着新奇有趣和危险。而且,新奇有趣之中时常蕴涵着危险, 而在时间和距离的作用下,危险之中也存在着可以转化为确实新奇有 趣的因素。 芥川痛苦地表示,日本小说家没有中国著作家可以享受到的自由。 这并不是芥川在信口开河。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便开始了现代化进 程,很快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接着,在国内通过彻底推行国家主义 思潮,对外则挟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威,巩固了国民国家的 基础。对此进行了抵抗的宗教思想家内村鉴三被开除教职,社会活动 家幸德秋水则被处以死刑。然后,日本在包括侵略中国在内的超国家 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一九四五年毁灭之时。我们不得不认为, 除了共产主义者小说家中野重治以外,从夏目漱石到芥川龙之介,再 到昭和时代前半期的小说家们,没有任何人能够像内村鉴三、幸德秋 水那样对国民国家进行彻底的批判。 在这一点上,芥川感叹于审查制度造成的不自由(这种审查制度 导致自己被指为犯下了对天皇不敬罪),却又不去尝试着打破那个不 自由。我认为,这个事例清晰地显现了那个时代(所谓大正民主主义 时期)的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 不过,同时代的中国文学者们就没有与此相似的困难吗?情况当 然不是如此。胡适所表现出的文风中就蕴涵着一种讥讽。假如芥川遇 见曾翻译了他的《罗生门》的鲁迅并与之交谈,或许就会痛切感受到 与胡适的讥讽所不同的另一种东西。下面要稍微偏离一点儿话题。面 对日本独特的天皇制,也就是说,面对不仅仅是政治体制,还包括思 想体制在内的那个制度,芥川所感到的不自由,即便在太平洋战争败 北之后,在理应将天皇从所有政治权利中驱逐出去的新宪法之下,却 仍然存留了下来。我的小说作品《政治少年之死》现在依然不能出版 便是其中一例。 我还想说一些话,尽管这些话并不一定非要面对中国的听众述说。 自胡适以后,中国的文学者们面临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去实现目的 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文学使得国民国家的理念具体化,并且为了 实现该目标而引导民众的那种行为,与芥川感觉到并羡慕不已的中国 著作家们所享受的自由的程度,是一种完全不同质的东西。经过漫长 的岁月后,当人们回顾这一切时才会发现,当时那种困难非常之大, 而试图克服那些困难的文学者们的实践之所以能够留存后世,是因为 它们本身具有的强大力量所致。反过来说,我只能认为日本的近代和 现代文学不曾经历过这一切而造成的脆弱,直到现在还是依然如故。 自一九一九年的反日、反军阀的“五四”运动以来,很多文学者 投身于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一九六O年,我有幸邂逅了在那场北伐战 争中非常活跃且幸存下来的文学者郭沫若和茅盾。当时,在中国这一 百年历史中,从中国的这些文学者们(当然,也包括鲁迅在内)得以 显现文学者这个角色之原型的北伐战争时期算起,也只经过了四十年 时间。当回顾一九六O年以来的这四十年时,就在我被同时代的邻国所 关注期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对所发生的这些事情,我为之感 慨不已。 我觉得,尽管中国的文学者们在种种主张上存在着分歧,但在时 代的进程中,却总是为了巨大的连续性而不懈地付出艰辛的努力。那 么,这个巨大的连续性又是什么呢?那是一种使命感,是要在中国建 设国民国家,维护国民国家,并且试图用文学来引导这一切。我在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巴金先生年过八旬还能重新进行文学活动, 是因为时隔半个世纪之后,他在二十年代的上海进行工作的经验依然 充满活力。而年轻一代中的莫言的《红高粱》和郑义的《老井》之所 以能够让我为之赞叹不已,则是因为他们明显表现出来的一种意志, 一种将中国人今天的生活现实与过去的深远连接起来,并建设他们独 自的想象力中的共和国的意志。 日本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现在当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时,却只能 一如芥川对胡适所陈述的那样,羡慕中国的著作家们。我只能认为, 尤其在这三十年间,日本文学没能像刚才提及的莫言和郑义那样雄心 勃勃且非常现实地扎根于他们的土地和民众之间,也没能在那个不具 备上述环境的国家里建立起与这种现实相适应的想象力的共和国。 不过,我的这种说法可能已经使大家感觉到了不适。从胡适和芥 川的对话中,我清晰地发现了两者间的“分歧”。尽管如此,我首先 要向各位表明的是,即便我的看法是存在着巨大“分歧”的看法,却 也如同我现在所表述的那样,从近代和现代中国的文学者们的进展中, 我看到了巨大的连续性。 三、我是一个怎样的小说家 接下去,我想说一说在今天的日本,我这个日本人是如何生活的?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小说家?也就是说,打算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这个日 本作家的现状。我出生在日本四国一个森林中的村庄里,那一年是一 九三五年。两年后,日中战争爆发了,在我进入仿效纳粹德国而建立 的被称之为国民学校的小学那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十岁时,我迎 来了战败,因此,我的少年时代的前半期实际上是处于超国家主义意 识形态之下的。当时,对于我这位少年来说,天皇是神,为了天皇如 何勇敢地去死便成了我的最为重要的人生课题。 然而战争结束后,这一切却完全倒转过来,日本全国都开始施行 民主主义教育。就在这个时期,我度过了少年时代的后半期。在我的 印象中,战时的日本是个在世界上处于孤立,并被从外部封闭起来的 国度。战后,日本向世界开放,天皇也不再是神,这种民主主义体制 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国家形象。就在这种民主主义的解放感之中,我决 定前往东京的大学。尽管那是一段生活贫困并充满了辛劳的青春,却 从不曾失去对民主主义的信赖。我觉得,这一切构成了我的整个人生 的基调。 在大学里,我学习的是法国文学专业,是一个从让―保罗.萨特 那里接受了很大影响的学生。不仅仅萨特的小说,在时事评论和哲学 论文等所有领域,萨特都是我的引导者。我在大学期间开始写小说。 那时,我想表现战争时期地方孩子的生活以及笼罩在这种生活之上的 超国家主义的阴影。此外,地方出身的青年在战后的都市生活中所感 受到的不安和社会矛盾,也成了我作品中的主题。运用从法国现代文 学中学到的手法来写这一切,是我的文学的第一期。《摘嫩菜打孩子》 这个比较短的长篇小说,则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之作。 在那段学习以萨特为中心的法国文学并开始创作小说的大学生活 里,对我来说,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存在。通过将鲁迅与萨特进行对比, 对于世界文学中的亚洲文学充满了信心。于是,鲁迅成了我的一种高 明而巧妙的手段,借助这个手段,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日本文学者得以 相对化并被作为批评的对象。将鲁迅视为批评标准的作法,现在依然 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当年,我是以青年小说家的身份登上日本文坛 并开始文学创作的。二十八岁那年,我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考验。那确 实是一次“个人的体验”。作为年轻的小说家,应当如何面对日本的 社会现实?我从这种萨特式的立场出发,将自己置于不得从个人的闭 塞状态中后退半步的危机之中。 而引发这一切的,则是一个头部存在着医学上问题的婴儿出生在 了我的家庭里。我感到非常苦恼,不知该如何调整自己以与那个孩子 共同生活下去。首先,我不懈地进行医学上的努力来救治那个孩子, 接着在心理上也坚定了共同生活的意志,在实际行动上朝着那个方向 开始前进。以这个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长篇小说,便是《个人的体验》。 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同时,我还写了《广岛日记》。那是一部 长篇评论,说的是太平洋战争末期在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而受到伤害 的人们。我在这部长篇评论中描述的,首先是广岛的诸多医生们。尽 管他们本身也遭到原子弹轰炸的伤害(这里不包括因此而死亡或重伤 的医生们),仍然连同那些身负轻伤的医生们一道,投身于医治受原 子弹伤害的患者的工作。护士们也是同样如此。对这些护士而言,当 他们和她们开始医治伤者时,不可能从医学意义上了解核爆炸给人们 的肉体带来的危害是怎么一回事。人们摸索着不断获得医疗上的实际 效果,从这种努力中,创建并推进了包括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在内 的医学,比如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那样的放射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医治 的方法。 那些放射能受害者又是怎样地从医学、经济以及人权等领域的痛 苦中恢复过来的啊!甚至在遭原子弹轰炸而被伤害多年以后,他们还 不断有人因为放射能障碍而被迫苦度与疾病作斗争的日子。尽管如此, 他们却从不曾忘记作为广岛幸存者(长崎的幸存者们也是如此)对社 会责任所具有的自觉。为此,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我认为,广岛 和长崎的那些放射能受害者所发起的废除核武器的社会活动,是日本 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所显现的最为重要的行为。 通过直接接触广岛的放射能受害者们的思想和行动,我得以深入 个人的内闭状态(能够坦率地描绘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的自己,对我的 文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恢复了面向社会,进而面向世界开 放自我的勇气。 不得不深入个人内部的倾向,以及试图面向社会和世界开放自我 的态度,经常同时存在于我的身上,并创造出了我的文学。作为一个 专修法国文学的学生,我从萨特那里学到了参与社会。从那时起,我 就反复将个人的内部这个课题与面向社会和世界开放自我的课题重合 在一起,不断重复着回到原点后再行出发的循环行为。 一九六八年,我写了《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也是与一篇作为社 会性报告而创作的长篇评论《冲绳日记》同时进行的。在日本带有国 家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进程中,从社会状况直至文化的细部,冲绳人民 蒙受了怎样的压制啊!那里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压制曾进行了怎样的抵 抗啊!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时刻,最为沉重地背负着日本现代化中的 矛盾的冲绳民众,又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啊!战后,作为美军在亚洲/ 世界战略的军事基地,冲绳的人们更是一直在承担着怎样的重荷啊! 在这种长期存在的困难中,冲绳又是如何维持其独特的思想和文 化并予以创新的呢?我对此作了调查,而且曾打算进行研究。我对冲 绳展开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年七月所发表的一系列随笔作品。我的 这个经历――在冲绳从事这种时事性和文化性的调查和报告的经历, 构成了创作长篇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思想基础。先前已经说 起过了,我出生于日本列岛的四国。正因为那里远离文化中心地东京, 至少直至我的孩童时代,我们那个村子还保留着独特的大众性历史和 传统。我就在那种地方文化的环境中长大成人。受战后民主主义时期 的解放感所鼓舞,我前往东京,学习以法国为中心的外国文化。在这 一过程中,尽管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但在我的内心底里, 却总是存在着根本性的窘迫。 四国的山村是边缘,而东京则是日本现代化最直接的目标,同时 也是现代化最核心的据点。那里还是中央集权的场所,吸收着地方的 多样性指向并使其均一化,使得日本的现代文化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性 格。东京的中心文化形成了神话的中核,作为王朝文化而昌盛,并支 撑着那个超国家主义的体制,尽管被战后的宪法从政治权利中驱赶出 去,却依然具有极为强大的影响力,与天皇这种文化的中心相互重合。 三岛由纪夫和我之间之所以相互对立,是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文学观的 差异,更是因为他怀有图谋复活作为他的文化中心的天皇这种意识形 态。三岛这个人在出生、成长以及美学上都体现出东京文化。 而我,则在边缘地区传承了不断深化的自立思想和文化的血脉。 对于来自封建权利以及后来的明治政府中央权利的压制,地方民众举 行了暴动,也就是民众起义。从孩童时代起,我就被民众的这种暴动 或曰起义所深深吸引。我注意到,在冲绳,人们在日本和中国的政治 和文化影响下,从以往维持琉球独特的政治性自立和文化的时代,直 到被现代国家日本所吸收以后,仍然没有丧失抵抗的思想和文化。我 曾写了边缘的地方民众的共同体追求独立,抵抗中央权利的长篇小说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这部小说的原型,就是我出生于斯的边缘地 方所出现的抵抗。明治维新前后曾两度爆发了起义(第二次起义针对 的是由中央权利安排在地方官厅的权利者并取得了胜利),但在正式 的历史记载中却没有任何记录,只能通过民众间的口头传承来传续这 一切。此外,小说中描述的在现代社会里进行尝试的年轻人所发起的 第三次暴动却没能取得成功。不过,与那个中心进行对抗的边缘这个 主题,却如同喷涌而出的地下水一般,不断出现在此后我的几乎所有 长篇小说之中。 在我创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前后十年间,以拉美地区为核 心,不断出现以神话般的想象力和与此相适应的方法(魔幻现实主义 这个词汇可以适用于这个方法)进行表现的小说。这些小说描述了与 前面说到的那个中心相对抗的民众,以及他们自立的政治构想和文化。 我发现,自己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所指向的目标,与它们有着很 深的血缘关系。在后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得益于米哈伊尔.巴赫金的 荒诞现实主义理论,并开始意识到和强化了这种小说的方法。直至现 在,我的小说世界仍然是用这个方法论构建而成的。 在刚才提及的十年后的第一年,我前往墨西哥城的大学任教职, 从一位中国文学专家的同事那里,见到了一份将拉美文学翻译为中文 的书目单。在那份清单中,我看到了胡安.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 莫》。这位墨西哥作家的杰作,构成了拉美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群的源流之一。我曾预想过,无论在想象力的质量上,还是在叙述的 方法上,从这个源流中接受了影响的小说一定会出现在中国。 然而,中国的年轻作家们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对于他们业已 实现并获得的巨大而丰硕的成果,我不胜羡慕并致以敬意。我在斯德 哥尔摩的演说中,之所以提到郑义和莫言的名字,是因为将他们视为 这种新文学的代表者。我期待着日本的年轻作家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并 展开积极而多彩的文学活动。同时,我还期待着他们能够与中国的那 些优秀作家和韩国的年轻作家们一道,完成确实可以被称之为亚洲文 学的事业,并在这个名称之下参与世界文学。 另外,我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去年发表的《空翻》。小说始 于被称之为“师傅”的教祖与被称为“引导者”并扮演预言者角色的 男子,试图在现代的东京创建新的宗教教团。其实,十年前他们曾一 度建立起拥有超过二千名信徒的宗教教团,其后却又通过电视发表声 明,表示他们的教义是错误的,并说那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从而解散 了那个宗教教团。 他们之所以被迫解散教团,是因为信徒中出现了过激的激进派小 团体,而且具有强大的力量。作为呼吁日本社会进行彻底悔改的手段, 这个激进的小宗派计划行使他们的实力,采取炸毁核电站之类巨大的 恐怖行动。于是,教团的领袖们便与国家权利合作,出卖了这个激进 的小宗派,使得他们行使实力的图谋归于流产。 如果情况仅止于此,教团的领袖们也已声明自己在宗教上的教义 只是个玩笑一般的东西,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全面的转向了。那么, 为什么又产生了这个必要呢?那是因为在这个教团的内部,还有一个 由信仰虔诚的女性们所组成的宗派。这个女性们的宗派认为,引入国 家权利以封杀激进派的行为不仅束缚了教团的领袖们,整个教团也将 遭到镇压。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她们以其信仰为基础,对领袖 们的受难表示抗议,并可能为声张教团的正统性而集体自杀。因此, 在激进的宗派与信仰虔诚的女性们的宗派这两者的追逼之下,教团的 领袖们不得不采取了刚才所说的全面否定教团的这种转向措施。 将教团解散以后,教团的领袖“师傅”和“引导者”切断了与所 有信徒之间的关系,在来自社会的批判和蔑视中孤独地度过了十年的 时光。小说就从他们决心重建教会处开始。他们得到了一小部分新的 理解者,开始了重建教团的活动,但“引导者”却在前面说到的过激 派残存下来的一部分人执拗的追逼下而死去。以此为契机,“师傅” 转移到了四国森林中的一个处所。这个处所是由这十年间最为稳健却 也颇有实力的信徒集团所准备的。 自《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问世以来,我一直在考虑与中心相对抗 的边缘“根据地”这一模式。我还以这个森林中的小村庄为舞台,选 择各种各样的时代,描绘发生在那里的故事。于是,“师傅”们试图 创建新教团的活动,便与发生在这个边缘场所的故事汇合了。 然而,像是在等候着“师傅”公开发表将要创建新教会的声明一 般,前面说到的过激的宗派和信仰虔诚的女性们的宗派也汇集到了这 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师傅”并不打算清除他们。在“师傅”有 关新教会的构想里,一些生长在这块边缘的土地上的年轻人也参与了 进来。于是,前所未有的展望就要开始实施了。但是,就在新教会开 始明确显现其性质的同时,曾将“师傅”和“引导者”逼得无路可走 的激进派和信仰虔诚的女性们这两个宗派之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却又 一次紧紧地抓住了“师傅”。 后面我还会再度就此进行叙述。我觉得,无论在现实的历史进展 中,还是小说的叙述方法里,都存在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包含 着分歧的重复”。作为小说的叙述方法来说,它也是一个方法论。 宗教教团的这位领袖创建教团和重建教会,与此同时也身陷危机 并面临崩溃。这两个悲剧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这两者间的差异只 在于“分歧”。因此,我们可以批判性地认为,就重建教会而言, “师傅”只是在表演“包含着分歧的重复”。其实,当“师傅”重建 教会时,他并没有从辩证法的角度去超越当初的失败,同时也没有树 立起新的理念。 然而,“师傅”这次却没能像第一次那样,借助“包含着分歧的 重复”这种同样的方法来进行第二次转向。在他以悲剧性的方式悄然 消失以后,就在这片森林中的土地上,在那些经过锤炼的年轻人(像 是这个边缘地区长大成人的少年般的年轻人为核心)对他的支持下, 他真的得以开展他那“新人的教会”的活动了。 四、我一直在关注着中国文学 我想,即便在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的经济学家阿 马蒂亚.森教授也是广为人知的吧。森教授的阿马蒂亚这个名字,意 味着“永远的生命”。据说,为森教授起这个奇妙名字的,是那位在 大学里曾与他父亲同过事的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我记得,早 在我的孩童时代,当时日本和中国之间战火正炽,我那位并不是专门 研究学术的母亲对我说:在亚洲,继泰戈尔之后适合于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的人,是鲁迅先生。不过很遗憾,他却去世了。 刚才,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及森教授的名字,并非想要谈论他在专 业领域内就饥谨与贫困,以及不平等问题做出的骄人业绩。我只是在 考虑将森教授在经济学领域里的两个独特的专业用语转用于文学世界。 一个单词是在日语中被译为“福利”的“Well-being”,表示“优裕 的生活”。这个单词包含了个人所具有诸如健康、长寿、自豪之类的 所有生活机能。在如此定义的基础上,森教授将已经实现的机能包括 在内,又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Capability”,在日语里,这个单 词被译为“潜在能力”。为了确立“优裕的生活”,作为今后的机能 而需要实现的“Capability”便很重要,而从妨碍其实现的社会性因 素(例如歧视)中获得自由就很有必要了。因此,何为不平等这个课 题也就成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我认为,在评价一个国家某个时代文学的发达程度、广度以及深 度时,经济学中的专业用语“Capability”与自由这种概念是为之有 效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实现国民国家的体制 为奋斗目标而进行了最具有先驱性的实践,我为他们的这种工作而深 深感动。因为,我从他们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实践中,发现了巨大的 “Capability”。 鲁迅所从事的工作当然自不待言,参加了国民革命的郭沫若和郁 达夫等创造社的同人们也好,茅盾也好,他们都创作了丰富的作品, 并拥有从这些作品中接受了“Capability”的大量青年知识分子。 国民革命前后的作家们,有老舍、丁玲,还有年轻的巴金等人, 以及在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期间,在上海开始工作的张爱玲和发表 了《围城》的钱钟书等人。赵树理也是不可或忘的作家。他们都是优 秀的“Capability”。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作为同时代的亚洲文学,我一直在 关注着中国文学。我认为,没有必要就政治性时代的进展与文学的动 向进行尝试性分析。或许,在你们这些从那个时代生活过来的各位听 众的脑海里,已经映现出了那一切。 我可以说的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各种势 头非常旺盛的新文学,它们确实充满了强大的魅力。刚才所列举的远 比我年轻的作家们的《老井》和《红高粱》,给我留下了何等深刻的 印象啊。我一再提及这一切的本身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鸿篇巨 制的长篇小说所显示出来的,首先是小说家们的才能、方法和热情。 同时,作为今后应该会实现的“Capability”,这些作品还显示出了 何等丰富、广阔和深远的前景啊。我相信,今后也将不断会有中国的 新“Capability”的所有者们,获得不再被妨碍其表现的自由,并取 得切实而巨大的收获。 现在,或许我还要重新使用八十年前芥川与胡适的对话一般的叙 述方式。我也像当年的芥川那样,对中国现在正活跃着的小说家,以 及今后将会实现其“Capability”的年轻小说家们,表示我的羡慕之 情。可是,在这个会场上,也许会有一些可称之为今天的胡适的知识 分子,会从我的这番羡慕的话语中发现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对 我显现出充满讥讽却也是宽厚的表情吧。 刚才,我就自己的小说进行了解说,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将“分 歧”这种有意识的方法系统化,是能够找出文学上的有效性的。我的 文学论《小说的方法》也被译成了中文,倘若大家能够予以参照的话, 我想,大家是能够理解我所说的这一切的,那就是将刚才借助实际创 作来进行说明的“包含着分歧的重复”这种小说的技法,作为我的认 识方法而予以重视。在八十年后的北京,我有意识地重复着从芥川与 胡适的对话中发现的、确实意味深长的“分歧”,是出于以下两个意 图。 首先,虽说我现在正面对各位中国听众讲述着这一切,其实,我 也希望将这一切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给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国的 近、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努力提示出新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 象的典型,而日本的近、现代文学却不具备诸如此类的问题意识。夏 目漱石是日本开始现代化进程后最大的国民作家。他提示了由于快速 推进现代化而造成了扭曲和弊端的国民国家日本,并批判了没有自觉 到这一切的日本人。然而,夏目漱石却从不曾创造出他独特的新日本 这个国家以及日本人的积极性典型,并因此而引导同时代的青年知识 分子。 在日本的近、现代社会里,一些知识分子最为综合性且多角度地 试图认识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而日本人又是怎样的人。这些知识分 子从战后的废墟中,面向再生而迈出了自己的步子。他们曾体验过战 争,其中有些人更是直接充当了侵略中国的士兵。他们在战争刚刚结 束时所构想的知识分子群体,一如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所说的那 样,具有“悔恨共同体”的含义。战前,尽管也存在着具有各种见解 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他们却各自孤立,没有形成抗拒战争的一股势力 呢?出于悔恨这一切的力量,他们试图积极地构想崭新的国家和国民 的形象。这就是他们的意图。而且,我认为文学者们也加入了这个行 列,并具体地完成了巨大的工作。他们是野间宏、武田泰纯、大冈升 平等小说家。 然而,从那时算起,五十年过去了,这群战后知识分子的“大志” 被年轻的知识分子们继承了吗?我不那么认为。我本人也是一个希望 继承战后文学者们的“大志”,试图站在他们这个构想之行列的最后 一名,并因此而开始小说创作的人。但是,我却无法过高地评价自己 所完成的工作。因此,包括我的自我批评在内,我想在北京向现在的 日本年轻作家们和年轻读者们呼吁,希望他们继承战后文学者的“大 志”,并希望在这个意义上丰富、拓展和深化他们自身的“ Capability”。 谢谢大家。 2000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
踏足留痕“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纵览古今,事在人为。走在历史的长路上,听见的大多数都是古往今来有成就人士的功绩,如神灵般的灌注在每个人记忆的长卷上。岁月的美好时光,会留给有作为的人。秦国时,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力量,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奇迹——万里长城。世界本没有它的存在,正因为有了人类的开创,才有了它高尚的地位。“坐吃山空”,古代许多君王,当有所成就时,整天沉溺于享乐之中,不顾正事,以致于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留在历史中,只会臭名远扬。所以说“勤者见智”,世间行事,就如“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这已是一个在当代传扬很久的话题,学业有成者,无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意在勤奋,岁月的无情,让他们看到了人生的重量,未来的情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串串美好历史的回忆,无不是由一双双手记录下的。如今的美好,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史祖先的一点点积累,得到了那和平的天空。今天,那一间间载满希望的教室正孕育着“历史的画笔”,从里面发出的尽是“之首者也”,历史在他们应运而生时就开始改变,变得越来越美。前一代,后一代,历史的长廊载着光辉前行。脚,容不得我们停留,它催促我们在人生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岁月如歌,儿时的梦想,在未来会给你一首优美的旋律。500字 五年级
-
游離留痕放假很久了,我成了吹着故事前奏仰望天空的小孩,站在孤魂野鹤出没的夜空下,听着乐音的紧奏慢响,回想那些悠悠往事。遇见过很多人,这些人的命运以一种我意想不到的方式交融起来,就像,一首逐渐加入不同乐器和声部的 交响曲,旋律更加起伏跌宕,也更加回味悠长。经历过很多事,这些事的琐碎与空间密密麻麻的回旋缠绕,编织成一张铺天盖地的网,我坐在网中央,安静的坐着,没有逃跑的欲望和冲动,我想我会置身于网外,在阳光下支配自己,不冗长,不麻木,阳光制造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习惯沉默,懒得说话,不想说话,可能我的态度就是这样,不去辩解,不去说明,只要做了就好。我觉得那些失败与荣光,总会如流水一般空空流过,一丝回声也无,过去再美好再刻骨铭心也只是过去,而灾难和痛苦也大抵应该是这样吧,何必僵持不放?好像生活得太过小心翼翼了。我想如果能排除世俗的看法,我就可以轻装上路,因为没有什么是会真正失去 的。能失去的,也不是真实的吧。我一直都是美丽世界里的一个小小人儿,一旦和温暖相遇,就注定要溃不成军。所以当指尖被阳光轻轻触碰,划过温暖的音调,我就开始失措。留恋的东西总是那么多,可我还是要继续向前,回不去的也只好让它灰飞烟灭,回顾过去是为了释怀而不是沉迷。500字 五年级 散文
-
大江游今天,我们一同去了大江游玩,我们好开心。我们一同来到了大江,大江上,一人无有,我们是第一个到的。我们从阿姨那借来了冰刀等冰上用品,开始玩耍。刚玩时,我笨手笨脚。可慢慢的,我熟练了,我开心的玩。不大一会,又来了一大群人在这里游玩,我们唱唱跳跳好开心。渴了的时候,我们喝水继续玩,连家长们也在游戏。一会儿,又来了一群人,其中一个人是我的同学—王和岩。我和他比赛,他输了,我告诉他别放弃,要努力,他就加油练习。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回家的时间。面对即将要分开的道理,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那些笑声将化做美好的记忆留在我心中。五年级:刘美琦2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美丽的大江你去哪里了美丽的大江你去哪里了我家在广西桂平市江口镇,屋旁有条美丽的大江,江水清澈见底。清晨,雾从江面升起,乳白色的浓雾像仙女撒下的帷幔,若隐若现的景色宛如仙境。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浓雾照在水面上,波光闪闪,美丽极了!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虾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螃蟹在岸边横行霸道,可爱极了!我常常和爸爸去捉螃蟹、钓鱼、摸虾……,那里的欢乐声许许多多。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江水变了。江面上漂起了许多垃圾、污油等,未没走到大江,就闻到了一股又腥又臭的味道。水里的居民死的死,逃的逃,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垃圾和污油。大江再也没有人去钓鱼、摸虾、捉螃蟹……,所有的欢乐都消失了,这条大江像是被遗弃的孩子。它向人们哭诉着,请求人们帮它找回往日的欢乐。我希望开船的叔叔、阿姨们,开船前先检修好你们的机器,不要再让那些污油流出;工厂的叔叔、阿姨们不要再把垃圾倒到大江里,……。让江水恢复往日的美丽吧!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环境吧!3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痕那时,还是个小小的孩子,天天跟在妈妈后面决不离开半步;现在呢?迷迷糊糊过了十几个春秋,成了一个小学生,天天正二八经地背着书包上学,心里却还在思念那已不知去向的小时侯。嫣、韵、凝,一个个朋友,都是那么忧伤,原来都不是这样的,就连最活泼开朗的木,文字间也凝满了忧愁。大家都会思考未来,怀念过去。这就是成长给我们留下的痕么?成长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在我看来,它只教给我么忧伤。花落,成长的我们会落泪;雨落,成长中的我们会悲伤。学会忧伤地成长,是我们一生也抹不掉的痕。时常告诉自己:学会坚强,学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我们生活于天真之中,但这份单纯总有一天会散去的,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朦胧的梦。手臂上一阵冰凉、麻木,我不敢去看落在手上的是什么,我知道,那是我的泪。不敢去面对那滴化做泪的,我怕我会知趣思考的能力,失去花般的美丽。留着吧,让失望推迟。我很倔强地抹掉它,泪水却不听话地涌粗眼眶。成长就是这种感觉么?一天一天成长,长大究竟留下了什么?一条泪水铺成的痕。当长大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永久的痕,我们就是大人了,我们就真的长大了。长大的痕?痕?!长大,学会凝视生命的凋谢;长大,学会掩埋内心的痛苦与寂寞;长大,学会安慰他人却忘记自己也有痛;长大,学会告诉自己要坚强,却还是忍不住默默地落泪......一切的一切,就是长大六下的那条忧伤的痕吗?冰清,媛媛,坚强吧,坚强吧。谁叫我们要长大呢?心中因长大留下忧伤的痕,已抹不掉了,我们还能怎么样?明知道迟早要离开这虚无迷茫的梦,就让它如风一般飘去吧......痕!痕!这就是痕!长大留下的痕......那时,还是个小小的孩子,天天跟在妈妈后面决不离开半步;现在呢?迷迷糊糊过了十几个春秋,成了一个小学生,天天正二八经地背着书包上学,心里却还在思念那已不知去向的小时侯。嫣、韵、凝,一个个朋友,都是那么忧伤,原来都不是这样的,就连最活泼开朗的木,文字间也凝满了忧愁。大家都会思考未来,怀念过去。这就是成长给我们留下的痕么?成长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在我看来,它只教给我么忧伤。花落,成长的我们会落泪;雨落,成长中的我们会悲伤。学会忧伤地成长,是我们一生也抹不掉的痕。时常告诉自己:学会坚强,学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我们生活于天真之中,但这份单纯总有一天会散去的,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朦胧的梦。手臂上一阵冰凉、麻木,我不敢去看落在手上的是什么,我知道,那是我的泪。不敢去面对那滴化做泪的,我怕我会知趣思考的能力,失去花般的美丽。留着吧,让失望推迟。我很倔强地抹掉它,泪水却不听话地涌粗眼眶。成长就是这种感觉么?一天一天成长,长大究竟留下了什么?一条泪水铺成的痕。当长大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永久的痕,我们就是大人了,我们就真的长大了。长大的痕?痕?!长大,学会凝视生命的凋谢;长大,学会掩埋内心的痛苦与寂寞;长大,学会安慰他人却忘记自己也有痛;长大,学会告诉自己要坚强,却还是忍不住默默地落泪......一切的一切,就是长大六下的那条忧伤的痕吗?冰清,媛媛,坚强吧,坚强吧。谁叫我们要长大呢?心中因长大留下忧伤的痕,已抹不掉了,我们还能怎么样?明知道迟早要离开这虚无迷茫的梦,就让它如风一般飘去吧......痕!痕!这就是痕!长大留下的痕......夜的静谧慢慢抚摩心中的痛。苦苦思索,为什么总渴望长大,又希望长不大?如水中盛开的白莲一般纯洁的希望早已随着长大而消失,那么又有谁能像快乐的希望那样填平心中因长大而留下的痕?手臂上一阵冰凉,却不敢面对。花随风逝去,悄然对自己说:学会坚强,学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我们生活于天真之中,但这份单纯总有一天要散去的,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朦胧的梦,痕......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大江东去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正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也未曾停下他的脚步……揭开中华历史的一页,有繁盛大唐,清雅之宋,还有烽火狼烟与中西文化的冲撞。纵观这上下5000年朝代更迭的浪花,翻出了多少英雄人物。也正是有这些星河中的璀璨光芒,才能为世人交织出一幅沉淀着厚重的历史画卷。我们会倾慕于大唐时期歌舞升平,四海朝拜的气势,崇敬于历史中的英雄枭雄,不论是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年少万兜鍪的孙权,或是自刎江东的项羽,决胜千里的张良……他们都令我们不由感叹: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诚不欺我!魏晋的名士之风,北宋的清雅之气,也都令我们深深的向往与畅想。“满船清梦压星河”,而能凌驾于这历史星河弥久不散的,或许只有承载着时光的文化底蕴吧。“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诗仙李太白无疑是耀眼的那颗星,但“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白乐天也毫不逊色;“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稼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子美,“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即便是身为女子的易安居士,也绽放着她的光芒;唐诗宋词元曲……毫无疑问,中华文化也一定是世界最亮的那抹光!但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荣耀,也有耻辱。我们会铭记圆明园的消亡,鸦片战争的入侵,半殖民半封建的耻辱,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我们为历史自豪,也为历史悲伤!日本政府选择遗忘与忽略他们做下的恶行,但我们不能忘记南京三十万人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烈士的牺牲!若我们自己都忘记了,那还能指望谁能记起?四大文明古国消亡的三国,谁又会去回想起他们?但这不是让我们去仇视他国,而是阻止过往的一切再次发生。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是非成败转头空。非典已是一段过往,或许十年后新冠肺炎也会是一段过往。但我们不能忘记它们,因为它们会承载着一份厚重的精神,移交到我们手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定是风华正茂的我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这东去的滔滔江水中,激扬起青春的浪花!800字 三年级 散文
-
岁月留痕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日子,我伫立在这弯弯的溪流边,看着股股清泉冒着一个个调皮的泡泡,从我身边嬉笑流过,却无论我如何挽留,都停不住岁月匆匆的脚步。岁月啊,留下些痕迹好吗?花儿红了,绽出灿烂的笑,可这美丽留得住多久呢?当她老了,枯了,笑颜不再,无限哀愁也泛着酸楚荡漾开层层涟漪。岁月是留不住的,在懵懂的童真,纯纯地年少时光,是她陪伴着我,保留着我如今向往的那份天真。她是那样温柔,那样娴静,宛如嫖缥缈缈,诗意徐徐的少女,浅浅的身姿,冉冉漾出的华晕由浅而深,似有还无,只给你一点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点淡淡的忧愁。这不就是那弯小溪吗?她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念与想,让我停留在过去,寻找岁月的痕迹,不愿回首。潺潺的清流滑过光洁的岩壁,泛出的点点水珠划破天际,更显得空灵,却留不下丝丝痕迹。可那份天籁般悦耳的水流细语,那份晶莹洁白的素雅水花,曾伴过我多少个快乐或忧愁的日日夜夜,不就埋藏在内心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吗?时光飞逝,到了多年后的如今,我带着生活中好似银河般无尽的烦恼,立在这依旧绵绵的河畔,我确信她是明白我的,那耳边游过的丝丝细语,分明是溪流同我绵绵的呜咽声,晚风吹拂,飞萤点点。河畔的垂柳是守候的老人,似睡未睡的伸出柳条,像是伸出了千年的期盼,怎奈时间的河流如此漫长,柳叶儿黄了又绿,绿了又黄。感受着世间的千变万化,我笑了。尽管事态变迁,曾经的天真不再,却有着这漫漫长河替我保留着一份宁静,那不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吗?蓦然回首,才发现水底的青苔不知何时漫延,朵朵浪花轻拂过岩石的身躯。原来是我粗心地忽略了它们,岁月的痕迹。当心随着河流平静下来,才明白过去的一切都是岁月留给我最美好的回忆,这些留痕是激励我更加努力生活的动力,再不会停滞在过去,就像绵绵不息的岁月长河,一直前进着,永不停止!浙江温州平阳苏步青学校初二:谢婷婷70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岁月留痕时光的沙漏,渐渐失掉了流逝的痕迹。当时的心情已经被冲淡,说不出所以然。四月的阳光洒满了衢城的每一个角落,踩着单车路过校园的时候,一回头望见了一树开得如火如荼的木棉,在暖风的吹拂下纷纷坠落如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有片刻的空白,继而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的十六岁,我的初三,在中考离我渐行渐远的路上,又一次意犹未尽地被忆起,被放大……笨拙的我甚至都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口吻来叙述那一年的点点滴滴。太多的情绪,没适当的表情,唯一记得的是那年九月走进初三教室时窗外灼灼的阳光,教室天花板上醒目的标语,以及挂在黑板旁的让每个人都不寒而栗的倒计时牌……秋天的叶子开始飘落的时候,我已经习惯在煞白的灯光下做完一套又一套的试题,习惯在雾霭沉沉的操场背完一本又一本的历史书,习惯在明明灭灭的路灯下走完一条又一条的长街,习惯每天下晚自习后一个人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灯火阑珊的街道。当PM2.5已经成为老师必提的命题热点时,距离中考,只有100天了。我知道自己一无所有,除了那张让我依然不知所措的110分的科学卷子外,我真的一无所有了。半夜11点做数学五三,六道选择题错了五道,那一瞬间我沧然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混合着空气里淡淡的咖啡味,那一夜我觉得自己无限卑微。六月,毕业季。我们,终于长大成人。广播里不停地播放长亭外,古道边;教学楼的窗户里飞扬而下的纸屑,试卷,纸飞机;校服上搞笑的,温暖的留言,签名;艺术广场上拍毕业照的咔嚓声;角落里轻轻啜泣的声音以及恋恋不舍,频频回望的身影……后来的后来,我们走出了中考的考场,走过走了三年的林荫小道,走出了曾经的弘毅楼,走过了初三岁月里曾幻想过的无数次的所谓自由。2013年的夏天,大家问得最多的是:你去哪儿?一夜之间各奔天涯的味道弥漫在我们的四周。那一年,好难忘;那一年,好怀念;那一年,我们的毕业季,那一年,岁月在心底缓缓流逝。700字 高一 散文
-
岁月留痕虽然花儿盛开的时候以它绚丽的颜色光彩夺人,但始终有凋谢的那一天;虽然太阳升起时能给予人们温暖,但始终有落山的那一刻;虽然小溪的流水声给人听觉上的享受,但始终有干涸的那一天。当钟表上的秒针一圈一圈从表面上划过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都能做些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母亲生下我们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变得成熟稳重,这其间流淌着太多的母爱。时光飞逝,转眼十四年就过去了,你原本圆滑的脸庞,却出现了皱纹;你原本黑色的发缕,却有了银色的痕迹;你原本细嫩滑腻的双手,却生出了老茧……这就是岁月留痕,带给我们无穷的哀叹与悲伤,让我们无暇逗留。我总是在想:今年和去年是一样,这个月和上个月是一样,今天和明天又是一个样……看小时候的照片,因为时间太久,有些发黄,但依稀可见是儿时天真的笑脸。现在还想找回那种童心的感觉,但是已经晚了……时光荏苒,让我们从天真幼稚变得成熟稳重,也渐渐懂得了人生中各种繁琐的事情,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会再冲动和鲁莽,而是学会了用理智的头脑去思考,这就是岁月留给我们的痕迹吧!从前,我经常会想象,自己拿着一支画笔,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一片蔚蓝的天空,有一些小桥与流水,并且还有我想要的大房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梦想在岁月的流逝中能够留下痕迹。也许,我只是一个过客,可我却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一条漫漫的长河,无论是创造辉煌还是平淡生活,都是别在岁月长河里的一枚发卡,蓦然回首,会发现岁月留下的痕迹在不知不觉间,或深的,或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湖南常德鼎城区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一:沈楠钧6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
岁月留痕时间齿轮默默旋转,带动了岁月的变化。它沉默地慢慢旋转着,让我们往往觉得这一秒与上一秒的世界根本没有变化,但,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回首远望时,才发现早已走出了好远……岁月它悄无声息的来了,又悄无声息的走了……只留下了浅浅的痕迹。从当初的年幼无知,到现在的年少轻狂;从当初的不识一字,到现在的千字尽识;从当初的不闻半声,再到现在的万声皆闻。在流转的岁月中,我们渐渐被纹上印记,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知、或不知,这些印记就这么留在了我们的身上、心上、脸上、脑海中、甚至于心中,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易懂,更加坚强。从当初的年幼到现在的年少,从当初的我到现在的我,从中有多少经历,不同的经历又为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迹。或许,我还是我,还会有当初年幼时的无知;或许,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当初的年幼无知已经成为了年少轻狂;又或者,我早已随岁月而去,不辨自我。我喜欢读《史记》,我喜欢正在文字间尽察时间的流向,喜欢每个人的蜕变,或善,或恶,或兴,或亡。时间的流动,岁月的变迁,看那早已物是人非的历史,看那文字间岁月消逝、时光尽失的历史,看那人与人之间情义忠奸的历史。我喜欢游山玩水,在大江东去的汹涌波涛中寻找岁月的痕迹;在梁山水泊的替天行道中寻找时间的流动;在长安古城的松枝东指中寻找历史的流转;在金雕玉琢的你侬我侬中寻找时光的得失。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世界的每一秒都在变化,或许,只是大部分的变化太微小,不易擦觉罢了。岁月本无声,来去皆不知。当岁月渐渐地远去了,我们才发现不知何时,我们早已走远了。从年幼无知的孩童到现在桀骜不驯的少年,从嘤嘤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无处下笔到落笔成章。时间齿轮带动了岁月的变迁,我们的印迹渐渐增加,我们开始蜕变,让我们更加成熟稳重,让我们更加坚韧不拔,或许吧,对于这时光的流转,岁月的变迁,我们更应该感谢它们,感谢它们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印迹。700字 高一 散文
-
大江东去,岁月留痕_20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风云变换明月常在大江东去岁月留痕……——题记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吟哦出“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的强烈情感,从他彭咸之遗则中我们便稍稍瞥见岁月留痕的一线微光,他歆羡着脱俗的圣人,便会“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离骚》(屈原)他不明白的时候,便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问》,屈原的问题,柳宗元替他答了,岁月替他答了,如果我碰见了他,我会说:“你的人生多变之春秋形成的繁华、落寞,使我看到了一颗永远值得珍藏的心,你用血泪浇铸成书,让那一抹陆离的星光从我的心弦划过,我永远地记住了”。世界之大,每时每刻岁月都要着一下笔,将曾经发生的事留下或大或小的痕迹。庄子说:“天地之无穷,人死之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盗跖》虽然人生有些白驹过隙的匆忙,但我们的先辈们很聪明,那些岁月风霜会使得浪花淘尽英雄,那些传世文笔又会使得英雄涅磐重生,流芳百世,事实上,兵燹征戈留下的残垣废垒也会记录时间的痕迹,还有那么多人对着一些古董字画而把玩不休。翻开唐诗宋词,读到:“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隔春阴。”《上元应制》蔡襄(宋人)的佳句,我们便轻松地穿梭到了宋朝,体会了宋朝的世间百态,这是需要想象的,佳境比电视机还充满情趣,它留给我们的是旖旎华美的神韵。在那前一朝代,上苍眷顾了另一位狂放不羁的诗人,他云游四海,吟风弄月,得意时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却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下了一切,达到物我相忘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做敬亭山》自然而然的从他的口中一泻而出,岁月记住了李白,李白因而飘逸而洒脱,豪迈而浪漫。我们都知道,优雅的唐诗退幕后,接着宋词又以一种或婉约或豪放的姿态出现。它们都想争做潮流的主笔,所以宋朝是诗词交融的时代,词更显得胜一筹,苏东坡诗曰:“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石鼓歌》,石鼓是很悠久的,它虽然经历风雨侵蚀知道,优雅的唐诗退幕后,接着宋词又以一种或婉约或豪放的姿态出现。它们都想争做潮流的主笔,所以宋朝是诗词交融的时代,词更显得胜一筹,苏东坡诗曰:“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石鼓歌》,石鼓是很悠久的,它虽然经历风雨侵蚀,支离破碎,然而一旦将存在的东西相连,它完整了,它的传奇见证了岁月的安宁、喧嚣,在时间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书,兴衰的变化中,我们能说它没有留下痕迹吗?苏东坡的遭遇,不肯成为岁月的游丝。大自然的烟雨风景,倾听“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游金山寺》,一花一叶在他的笔下亦成诗,想着那江南深巷的小院,窗扉紧掩,珠帘低垂,幽怨的重门,谁在唱:“绛蜡烧残玉飞,离歌唱彻万行啼。它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次韵代留别》,朋友间情真意挚时,相赠诗文,提笔写道:“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贬到潮州,离江南远时,“嫣然一笑、梧桐细雨、衰柳长堤和夕阳古道留给柳永、李清照和马致远吧!反正我要做豪放派的写实者了。“莫把幺弦拨,怨极弦难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千秋岁》(张先)天是不老的,只是人憔悴了。我们任那岁月在脸上刻下一点点的皱纹,沧桑又悲凉,“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木兰花》(宋祁),晚照根本留不住,留不住时间,留不住季节,留不住要离去你的人,现实不是“浮生终成梦”,有我们的记忆蜕成“酸甜苦乐”的感受,一切,是真实的啊!“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晏几道)也与记忆的感受不谋而合。辗转的天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秦少游),一春鱼雁无消息,通江的老地方,只剩下颓丧的房,呜咽的河,夜色的苍茫,那夜我悄悄地来,确实不带走一片云彩啊!我的车辙经过她的窗前,我想不到自己成了一个过客,岁月告诉我说:“来的来过,去的去了。”想起“今朝对花更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花犯》(周邦彦)来衬托我的心情最适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痕迹就入骨髓了,又有“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菩萨蛮》(朱淑真),我以为它不减李清照的“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伤痕了,更何况还有《相思词》里半圈而离别呢。成都市温江二中高三:王良勇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岁月留痕”命题作文“岁月留痕”导写转帖自网络【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有时候总觉得,今年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的,浅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导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一条漫漫的长河,无论是创造的辉煌,还是平淡的生活,都是别在时间长发里的一枚发卡。岁月不会使辉煌蒸发,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留痕”是生活经历留在人们心中的火花,“留痕”常常催生思想的灵光,“留痕”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更是心灵的震颤。如果时间是一册书卷,那么“痕”就是这册书卷上一纸的墨香。如果时间是幽远的夜空,那么“痕”就是流星划过的美丽的弧线,划破寂静,也划过你的心房。写作时要把这个抽象的“痕”具体化,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撷取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写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放开视野,剪辑历史的点滴组接成一幅画卷。关键是要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紧扣“留痕”,写出对自己心灵产生影响和启迪的人、事、物,写出你划过心底的印记。而这印记,将会伴随你成长,在你的生命中熠熠闪亮,他是前进的马达,是抚平你心灵褶皱的手掌,是你疲倦时的一杯茉莉菊花茶。永远在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让你暖暖地感动。岁月留痕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岁月;而人,是岁月的痕。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爷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岁月。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岁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岁月带走,永远也回不来。后来,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岁月的留痕。这时,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岁月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又一年六月,爷一手拿着烟袋,一手牵着我走向麦田。他颤颤地掐一穗麦穗,揉碎,轻轻地吹去麦麸,拣一粒放在嘴里,细细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牵了牵爷爷的衣角:爷,看那儿。“麦田的尽头,金黄的麦晕出一片迷蒙的绚丽。爷指着远处:“飞过去。”一如当年分配战场的将军,让我觉得岁月真的倒流。我便顺着田埂一路跑,胳膊张开,像春天的蝴蝶。我触碰到那成熟的麦芒,不似爷现在的胡须,倒像早年爷的胡茬,扎手硌人。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岁月走远。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岁月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爷说,人是岁月的痕,人扛不过岁月。其实,岁月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点评】文章温婉如溪流,没有波澜壮阔,无声无息流过你的心田,让我们认识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爷爷坚强、慈爱,在岁月中衰老,却带给我无尽的激励与思念。本来岁月流逝的话题容易给人留下伤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却给人一种力量,“其实,岁月扛不过人”。观点新颖,乐观,指引我们不断地奋斗、前行。语言形象动人。“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比喻生动自然,对麦田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比喻贴切,也蕴含着对爷爷的无限深情。“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意蕴悠长,爷爷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生难忘。岁月留痕凝视书桌上的沙漏,那么不急不躁的滑下,千百年来亦是如此,此刻才觉得岁月的流逝,蓦然回首却已然找不到往昔的痕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在记忆的河畔捡拾岁月的点滴。我伤心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记忆中惟一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守在田园的尽头,期待我的归去。从来没有想过,老屋会有塌陷的一天,如同背负了千年的忧怨与哀愁就在那一刹间轰然倒塌,像一个漂泊已久,心神俱疲的游子,在茫茫戈壁猝然倒下,再也没有力气挪动自己。房梁上的一根木棒在我慌乱逃离时砸到了地面上,仿佛要把我揽入她的怀抱,我不知该为她伤心落泪还是该为自己死里逃生而庆幸。一连几天都恍惚不定,屋倒了,岁月留给我的唯一痕迹也在刹那间归于沉寂。我才记起,那面墙上贴满了我和姐姐的奖状,还有春天时节编织的柳条草帽,虽已风干但记忆犹在。后悔自己到这时才找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伴我多年的老屋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虽不会言语,但我明白她的心意。当看到舅舅家粉饰一新的居所时,我便更加想念老屋,橘黄的灯光照着小小的屋子,灯下是母亲缝补的背影以及我做作业的执著。再次回到家已是好几个月过后了,新的地基已经打好,可我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快乐,我不知道地基下是否有老屋在呻吟,觉得自己真像无家的孩子,新房屋纵然再好,可它是无生命的吧,注定这一生与它无缘,我的灵魂已经交给了老屋。所有温馨的画面只能如同墙上相框里的照片,存在记忆深处,散发弥久的醇香。从老屋倒的那一刻,我便在苦苦追寻,生怕那些本已模糊的岁月的痕迹随老屋归于沉寂,如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试图抓取最后燃烧殆尽的烛火来温暖自己整个人生。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是的,它们还在,如同每一个冬天,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我的亲人都在,爷爷奶奶身体康健,于是我终于找寻到岁月的痕迹,望着树上又黄又圆的木瓜,在它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中,终于在老屋倒后的某一天午后,我轻松的笑了。【点评】文章选取岁月的一个见证-----老屋。通过老屋倒塌写出岁月无情,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但是文章没有局限于对老屋的感伤,而是通过对亲人康健的欣喜,认识到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转。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一切的挫折与苦难。语言真实、深情。结尾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点亮了整个文章,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也同时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就像葡萄树,春天会长出新芽,再萧条的冬天也会过去,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相信明天,相信未来!岁月留痕微风吹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这涟漪向远处扩散后逐渐平息,看似没有痕迹,可湖泊深处却有了水流的涌动。生命里,岁月看似不落痕迹,却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所以努力拼搏,让岁月留下完美的印痕。脚踏实地,用汗水浇灌,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我是岩石缝间的一株幼苗,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虽然我极其平凡,但我亦向往广阔的蓝天,渴望着阳光温和地照耀,于是,我将根扎入岩石深处,尽力汲取有限的养料,将茎叶张大,以承载更多的露水,以滋润我即将干涸的根。我不知道此地今生我能否生存下去,但我依然努力拼搏,纵使今生见不到广阔的蓝天、金黄的太阳,我依然要用汗水芬芳这一段岁月,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选择理想,用生命捍卫,让岁月留下不屈的痕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来了,迎接我的是半壁残缺的江山,另一半早已被夷狄的铁骑践踏了。我从小就崇拜“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我渴望像他那样驰骋疆场,像他那样捍卫疆土,让夷狄闻风丧胆。抱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在20岁那年,我将理想折叠好了藏进戎装。因为理想,我创建了岳家军,我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当我听到敌人发出“捍山易,悍岳家军难”的惊叹时,我欣慰地笑了,精忠报国的理想在浓浓战火中更加凸显,然而十二道诏书从天而降,把我从理想中震醒,一串串“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我渐渐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面对现实,我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选择远方,用青春谱写,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管风雨兼程。我们无法改变岁月流逝的步伐,但我们可以改变岁月将要留下的痕迹。永远不说如果,从来不说重来,不是每一次过错和错过都可以重新来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不经意间,又一段岁月匆匆流逝,留下淡淡的痕迹。知道吗?【点评】这是一曲英雄的赞歌,这是对抗金英雄岳飞理想的诠释。岳飞“精忠报国”却换来“莫须有”罪名,所有的豪言壮语化为泡影,但是他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是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感人,人物的内心描摹得真切、动人,也更容易作者发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点明文章的主旨,为了理想执著地追求,不论成败。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转帖请注明出处!岁月留痕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岁月;而人,是岁月的痕。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爷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岁月。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岁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岁月带走,永远也回不来。后来,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岁月的留痕。这时,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岁月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又一年六月,爷一手拿着烟袋,一手牵着我走向麦田。他颤颤地掐一穗麦穗,揉碎,轻轻地吹去麦麸,拣一粒放在嘴里,细细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牵了牵爷爷的衣角:爷,看那儿。“麦田的尽头,金黄的麦晕出一片迷蒙的绚丽。爷指着远处:“飞过去。”一如当年分配战场的将军,让我觉得岁月真的倒流。我便顺着田埂一路跑,胳膊张开,像春天的蝴蝶。我触碰到那成熟的麦芒,不似爷现在的胡须,倒像早年爷的胡茬,扎手硌人。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岁月走远。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岁月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爷说,人是岁月的痕,人扛不过岁月。其实,岁月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点评】文章温婉如溪流,没有波澜壮阔,无声无息流过你的心田,让我们认识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爷爷坚强、慈爱,在岁月中衰老,却带给我无尽的激励与思念。本来岁月流逝的话题容易给人留下伤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却给人一种力量,“其实,岁月扛不过人”。观点新颖,乐观,指引我们不断地奋斗、前行。语言形象动人。“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比喻生动自然,对麦田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比喻贴切,也蕴含着对爷爷的无限深情。“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意蕴悠长,爷爷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生难忘。岁月留痕凝视书桌上的沙漏,那么不急不躁的滑下,千百年来亦是如此,此刻才觉得岁月的流逝,蓦然回首却已然找不到往昔的痕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在记忆的河畔捡拾岁月的点滴。我伤心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记忆中惟一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守在田园的尽头,期待我的归去。从来没有想过,老屋会有塌陷的一天,如同背负了千年的忧怨与哀愁就在那一刹间轰然倒塌,像一个漂泊已久,心神俱疲的游子,在茫茫戈壁猝然倒下,再也没有力气挪动自己。房梁上的一根木棒在我慌乱逃离时砸到了地面上,仿佛要把我揽入她的怀抱,我不知该为她伤心落泪还是该为自己死里逃生而庆幸。一连几天都恍惚不定,屋倒了,岁月留给我的唯一痕迹也在刹那间归于沉寂。我才记起,那面墙上贴满了我和姐姐的奖状,还有春天时节编织的柳条草帽,虽已风干但记忆犹在。后悔自己到这时才找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伴我多年的老屋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虽不会言语,但我明白她的心意。当看到舅舅家粉饰一新的居所时,我便更加想念老屋,橘黄的灯光照着小小的屋子,灯下是母亲缝补的背影以及我做作业的执著。再次回到家已是好几个月过后了,新的地基已经打好,可我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快乐,我不知道地基下是否有老屋在呻吟,觉得自己真像无家的孩子,新房屋纵然再好,可它是无生命的吧,注定这一生与它无缘,我的灵魂已经交给了老屋。所有温馨的画面只能如同墙上相框里的照片,存在记忆深处,散发弥久的醇香。从老屋倒的那一刻,我便在苦苦追寻,生怕那些本已模糊的岁月的痕迹随老屋归于沉寂,如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试图抓取最后燃烧殆尽的烛火来温暖自己整个人生。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是的,它们还在,如同每一个冬天,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我的亲人都在,爷爷奶奶身体康健,于是我终于找寻到岁月的痕迹,望着树上又黄又圆的木瓜,在它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中,终于在老屋倒后的某一天午后,我轻松的笑了。【点评】文章选取岁月的一个见证-----老屋。通过老屋倒塌写出岁月无情,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但是文章没有局限于对老屋的感伤,而是通过对亲人康健的欣喜,认识到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转。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一切的挫折与苦难。语言真实、深情。结尾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点亮了整个文章,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也同时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就像葡萄树,春天会长出新芽,再萧条的冬天也会过去,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相信明天,相信未来!岁月留痕微风吹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这涟漪向远处扩散后逐渐平息,看似没有痕迹,可湖泊深处却有了水流的涌动。生命里,岁月看似不落痕迹,却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所以努力拼搏,让岁月留下完美的印痕。脚踏实地,用汗水浇灌,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我是岩石缝间的一株幼苗,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虽然我极其平凡,但我亦向往广阔的蓝天,渴望着阳光温和地照耀,于是,我将根扎入岩石深处,尽力汲取有限的养料,将茎叶张大,以承载更多的露水,以滋润我即将干涸的根。我不知道此地今生我能否生存下去,但我依然努力拼搏,纵使今生见不到广阔的蓝天、金黄的太阳,我依然要用汗水芬芳这一段岁月,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选择理想,用生命捍卫,让岁月留下不屈的痕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来了,迎接我的是半壁残缺的江山,另一半早已被夷狄的铁骑践踏了。我从小就崇拜“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我渴望像他那样驰骋疆场,像他那样捍卫疆土,让夷狄闻风丧胆。抱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在20岁那年,我将理想折叠好了藏进戎装。因为理想,我创建了岳家军,我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当我听到敌人发出“捍山易,悍岳家军难”的惊叹时,我欣慰地笑了,精忠报国的理想在浓浓战火中更加凸显,然而十二道诏书从天而降,把我从理想中震醒,一串串“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我渐渐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面对现实,我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选择远方,用青春谱写,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管风雨兼程。我们无法改变岁月流逝的步伐,但我们可以改变岁月将要留下的痕迹。永远不说如果,从来不说重来,不是每一次过错和错过都可以重新来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不经意间,又一段岁月匆匆流逝,留下淡淡的痕迹。知道吗?【点评】这是一曲英雄的赞歌,这是对抗金英雄岳飞理想的诠释。岳飞“精忠报国”却换来“莫须有”罪名,所有的豪言壮语化为泡影,但是他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是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感人,人物的内心描摹得真切、动人,也更容易作者发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点明文章的主旨,为了理想执著地追求,不论成败。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1200字以上 高三
-
岁月留痕年少的无知,岁月留下的伤痕,终会被爱与温暖治愈。——题记岁月留痕从记事起,我便不太与人交流。爸妈说,女孩子安静点也好。但没人告知我,安静会成为被欺负的理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初接触学校,是最不懂事的时候。喧闹的操场中,我狼狈地坐在角落的沙地上,对面的一群顽劣的孩子把我的铝水壶当足球一样踢着玩。腻了,再踢回来。右手手指被之前的弹弓打伤,沁出鲜血,钻心的疼。我便用这只手,抚过坑坑洼洼的瓶壁,扭曲的不成样子的小白兔委屈地哭泣。恍惚间,右眼下被石子砸出的的伤口开始疼。“哭了?连声都没有,还真是个哑巴!”戏虐的嘲笑无限刺耳。闻言,我抬手拭去脸上的水,结果,在手背上,我看到了略显古怪的血迹,不知是血裹住了泪,还是泪凝住了血。好可怕,好痛苦!岁月里的那只恶魔,猛然在心口划下一道血流不止的伤痕。恐惧战胜了理智,待我重新恢复意识,我在他们的恐慌和尖叫中,无力地松开手中厚厚的板砖。从那以后,一种莫名的毒素自心脏蔓延,每一根神经都充斥着灰暗。即使过去了很久很久,那条伤痕仍在隐隐作痛,那段不堪的岁月,即使在阳光之下,还是斑驳成噩梦。痕伤小兽安静的性格逐渐变成格格不入的不合群,冷漠易怒成了我对外的护身障,我固执地认为,只有远离人群才是安全的,只有刺伤别人,让他们躲开,自己才是安全的,只有心房的门后才是安全的。我不愿见到任何陌生人,他们只会让我颤抖害怕,一次次地揭开血淋淋的伤疤,唤醒掩藏在黑暗中的野兽。但它还是醒了,警惕着,危险着,自私地占据最暗的最敏感的角落。它对着每一个试图靠近的人低吼,用冰冷的眼神怒视那些友好的微笑,别扭地逃开。可谁又知道,它每时每刻的恐惧和孤单,它落寞的身影不得不被如痕岁月纠缠得遍体鳞伤,却又无法挣脱。时光还在前进,我和它渐渐长大,看惯了太多分分合合、真真假假,渴望温暖的心也渐渐麻木。是谁说孩子永远是孩子?伤害太多,感动太少,再纯真的童心,也会生锈的吧?盘踞在黑暗中的小兽,终把希望啃噬,可悲地怨恨着懦弱的自己,而那道痕伤,已经是我不愿触碰的岁月。岁月花开,旧痕新生一岁岁长大,一点点懂事,生人勿近的气息悄然淡去,可是我和它,还是不敢融入一个集体,我需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把岁月留下的突兀的悲伤,遮藏,压平。忧郁的秋天,校运会闭幕式那天的午后,空气里带着沉闷,浮躁的我看不下无聊的演出,索性把带来的作业收好,默默离开座位。四周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讨论运动会里的趣事,可惜那几日我都窝在班级集中营里,群体活动基本和我无关。热烈的阳光很快使人浑身灼热,我跑去远远的小卖部买水。回来的路上,我依稀听见了大喇叭正在主持的节目——我们班的合唱!糟了,我怎么偏偏挑了这么个时候离开!加快脚步,赶到后台时,队伍已经上了一半,我硬着头皮混入队列。我的忽然出现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惊在伴奏中迅速平复,高亢的歌声响彻在操场上空,演出完美结束。但在后台,我遇上了面色铁青的班主任。她说,作为集体的一部分,就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周围的同学说,他们找了我很久,班主任差点急昏了头。我愣住,我,是集体的一部分?原来,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可是,我却险些破坏了大家辛苦排练的结果。心门一点点破开,我又哭了。这一次,是愧疚,也是唯一的一次。“其实也是没事的,你别哭。”“班主可能说的有点过,你别太在意。”“精彩的演出还没结束,再不回去就抢不到好位子了。”……温暖的安慰像一阵奇妙的春风,簇拥着一怀艳阳一步步逼近黑暗中的那只小兽,无休止的黑夜在迎来春暖花开的刹那,碎裂成感动的微笑。它在光下,终于看清了自己:我一直不是一个人,我可以选择快乐,我可以蜕变新生。岁月的旧痕,缓缓开出一株,幸福色的铃兰。岁月静好,珍惜痕迹我曾经永无止境地行走,一路追寻着光芒,想要逃离黑暗。是你们,让我有勇气拾回散落的方向,陪伴我数次克服难关,哪怕摔倒在地心受了伤,我也不再流一滴泪,站起来,你们说我们还能更向上。将不安吹散在风中,有你们在我身旁,携手跨越所有障碍。梦想永不眠,豁出青春描绘未来,无所畏惧一路追赶,如夜空闪耀的星,我们将闪烁灿烂!岁月静好,我将珍惜有你们的痕迹,我欠你们一声,谢谢。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
岁月无痕岁月如风,匆匆而过,搁浅了多少爱恨情仇,模糊了多少美丽风景,只是有一种爱,却与时光同行,与梦相约,驱逐了薄凉,安暖了心扉,凝眸深处,陪伴在风轻云淡的恬静里,丝丝情怀,游荡在心底,甜蜜且温馨。生命中的那份遇见,痴守,早已融入了生命,浸染了灵魂,那些暖覆盖了季节的萧条,温润了流年,填平了寂寞。——题记有一种爱,隐匿在时光深处,看似遥远,实则就在你的身边,那是一种奇缘,从彼此相爱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深深的嵌入彼此的生命里。红尘岁月,那份爱始终坚守于心间,总在寂寞时候舒枝展叶,蓊郁着灵魂深处那份忧伤,宁静的淡雅沁入心灵深处,心底的暖意在岁月里静静地蔓延、荡漾。因为情深,所以无怨,最美的爱情是两情相悦,最幸福的情缘是心有灵犀,或许是上天垂怜,才会遇见这样一份情缘,虽然无缘在生活中相守,却在生命里相随。寂寞的星空,因为有彼此的存在而缤纷,那些流年里的欢喜和悲伤,因为有彼此的存在而暖意融融,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陪伴,对于彼此都是莫大的幸运,也是最好的拥有。一个人寂寞时候,总会想起那张笑脸,静静地坐在时光的一隅,在细水流年的平淡中品味那份独有的暖。即使是最为寒冷的冬季,也会感觉温暖无处不在,因为那份爱已经坠入心底,执笔落墨,把这份情倾洒于扉页,面对世事纷扰,人间繁华,此心依然,情怀依旧,流年岁月,静守这份真情。记得,你曾说,你遇到了很多人,唯独我不一样,从来不感觉离开谁会是一种遗憾,更不会有所牵绊,直到遇见我,你才愿意相信红尘中,有一种人,一认识就感觉温馨,有一种人,一爱上就无法逃脱。那份流年中的遇见,萦绕在彼此的心房,浅浅的相遇,深深的情怀,有生之年,萍水相蓬,却成为生命中最深的牵绊,两双眼的凝视,无需多言,早已胜过万语千言。岁月在轻轻地过,而我也随着时光踽踽独行,一直感觉红尘中有太多的喧嚣纷扰,越长大越沉默,不会再轻易地袒露自己的心声,也看惯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你会感觉与对方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对方总是能说到你的心坎里,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题,都会感觉心意相通,时光薄凉,红尘有爱,遇见彼此,生命才会显得如此绚烂多彩。站在时光深处,相视一笑,安然而舒心,踏遍红尘万丈,终于,在某一站,遇见爱,让疲惫的心可以停泊靠岸,躺在宁静的港湾里休憩。蓦然回望,我们曾携手共度一年的光阴,抬头仰望星空,远方有你的呼唤,耳边响起你的柔情话语,亲爱的,你的关心与祝福我都已收到,我会用心守望这场唯美的相遇,然后对你说,此生遇见便是暖,念着便是情。时光中的相遇氤氲了红尘中的岁月,不去问结局是否完美,不去纠结谁对谁错,能够彼此懂得就是一种欣慰,将那份感动和美好珍藏,珍惜美好的情缘,让情漫长,让爱悠远。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是一瞬间,有些情总在不经意产生,有一种爱,只能放在心间,却不能相伴左右;有一种情,只能用心感受,却不能付诸行动。遥遥的距离,深深的挂牵,两颗心静静地相守,无法给予对方太多,只能默默的守候,不能真实的出现在生活中,只有深深的怜惜。爱在思念的两端,情在时光的两岸,用情相守,以心相连,遥寄心语,那份惦念,一如往昔!一直觉得生命中有些缘分,真的是注定的,就如我眼中的林微因和金岳霖,无疑他们是有爱的,更是默契的,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虽然现实有很多的羁绊让爱无法完美,但是金岳霖却无怨无悔的爱了林微因一辈子。金岳霖曾经对林微因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直是最打动我的,他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虽然他的内心也有过挣扎和渴望,可是在爱的面前,他却是理智的,也是坚强的,或者真正的爱不仅仅是占有,而是希望对方可以真的得到幸福,一时的好感和冲动不是爱,真正的爱是疼惜,是懂得,亦如金岳霖爱着林微因。即使最后的最后不能走到一起,可是得到的却是对方的理解和包容,如果不是注定的缘分,怎会一直停留在彼此的生命里不愿离开?如果不是注定的缘分,怎会如此眷恋彼此的世界?爱是用心感悟的,只有真爱才会知道每一次回眸和目送的分量会有多重,但是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始终还是幸福的,因为有爱,脆弱过的我们才会更加坚强勇敢的面对生活,因为心中有爱,我们就是幸福的。在这个世上,能够遇到这样一份缘,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人,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安静时,总有一份思念在身体里蔓延,无助时,总有一份温暖在指尖漫溢,从此,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叫做思念的幸福,从此,文字中绽放出一种灵动的默契,依偎在时光中,浅笑安然,岁月静好,相知相守,便是红尘中最深的懂得。红尘深处,与时光相拥,倚在窗边,在流年中捻一缕馨香,漫漫冬季,为你带去一丝安暖。你看那天空还是那么蓝,岁月还是那么静,我相信心中的那份爱会一直存在,把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一份份懂得,不管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我的目光会一直追随你,你的身影始终温暖着我的岁月,因为有你,生活总是充满期待。深深浅浅的岁月中,总有一份温暖盈满心怀,总有一份爱在我们的生命里灿烂,不管以后的岁月中,要经历多少风雨,不管未来的旅途中会面对多少坎坷,若君不离,我必相依,唯有惜缘,方能永恒!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
友过留痕那个不远的曾经,我们的友谊也许下了山盟海誓般的承诺。朋友们,都还记得吗?还记得吗~也许,对于你们,这个美丽的称呼已经不能用在我的口里了。但是我依然把它作为我心中最深处的一份安慰。我想,有一天我是会忘记的。我是个感情很脆弱的人,既单纯又复杂。复杂得不爱笑,寂寞,冷淡,甚至讨厌这个世界;却单纯得轻易将友谊交给别人,因为我信任,用真心去待人,可得到的是悔,是怨,是哭泣,别人把我对友谊的真心玩弄于鼓掌之间,然后重重摔碎,让我觉得被欺骗。一次又一次后,害怕孤独的我带着泪水决心要独自走下去。在这个时候,你们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将我带到另一个属于你们和我的空间。刚开始,我觉得我与你们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我是一个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优秀学生;而你们却在不好成绩的等级中跳上跳下,一次又一次地违纪,然后开心地笑道逃过了老师的法眼。我表面文静优雅,发怒起来火冒三丈;而你们的活泼、外向、好动,尽管被别人用“疯”来形容也毫不介意。我对一切事情都充满了怨恨,好像全世界都欠了我一样;而你们很乐观,用微笑面对生活,似乎天塌下来都不关你们的事。我把不开心的事情都压抑在心中,很努力地做个勇敢的女孩,不让别人打开我的心锁;而你们无拘无束,想哭就哭,哭过之后就把烦恼全部抛掉。我是不懂得、也不愿付出爱的女孩;而你们却毫不吝啬,决不保留地把快乐传递~我与你们,相差很大呢!那么,距离,远吗?决定了,要追随你们。我就像一只孤独失意的雁,在天空中漫无目的地飞翔着。直到看到一队高傲的雁群,我又看到了希望,飞进雁群,我要做你们的朋友。我们的友谊开始了。我喜欢你们给我取的小名,彤彤,多好听啊!桌子上仍旧摆着你们送的生日礼物,染上了灰尘,但却能勾起我的回忆。柜子里仍旧装着你们赠的圣诞贺卡,你们的笔迹,你们的祝福,历历在目。和你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去学校的小店吃饭,冬天喝一杯暧暧的奶茶,夏天开心地舔着凉爽的冰淇淋。一起去逛街,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送对方好看的饰品,讨论什么东西好,我们每个人穿什么样风格的衣服漂亮,有活力。一起提着大包的零食去游玩,爬山涉水,躺在草地上用衣服遮住阳光开心地笑。一起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们从来都不相信永恒。有时会说,以后我们一定要在另一所学校里做好朋友。也会开心地答应,嗯,会的。我们永远也不会说永远,也从不奢求所说的成为现实,只渴望在这所学校的光阴里,友谊不会变淡。我喜欢你们。喜欢你们的任性,你们的洒脱,你们的自由。喜欢你们无忧无虑的感觉,你们自恋的样子,你们豪迈大胆的语言。喜欢你们肆无忌惮地大笑。喜欢你们口齿伶俐。喜欢你们知道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还满不在乎地把它当一件趣事来说笑。喜欢你们为朋友两肋插刀。喜欢你们隐在心中的善良。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朋友,如何关心人,照顾人。让我觉得幸福,温暖。让我体验了友谊的甜蜜。也找到了那个最真实、自然、轻松,不用裹着厚厚面具的我。但是,美梦终究会醒来。幸福在我身上停留的时间太久,它应该走了。使我觉得它走得那么突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成绩的关系,我们有了各自的新班级。我们不能再做和以前一样的事情,再也不会约好见面。偶尔相遇,连打招呼的方式都那么生硬——彼此淡淡一笑。我们的友谊真的淡了。渐渐的,只是擦肩而过,甚至连擦肩的距离都是那么的远,形同陌路。我们的友谊,在同一所学校里,开始,结束。你们有了各自的新朋友呢!但是你们的笑容,已比不过原来那般灿烂了,是什么让你们不开心呢?我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冷漠。但我不再寂寞,因为我人一颗温暖的心。决定不再交朋友,因为,不相信,有比你们好的朋友。感谢上苍的恩赐。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一段心路历程。我不会伤心,因为我从来没有失去过你们,你们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你们一定要过得幸福!而我,将会带着这美丽的痕迹,走下去~~后记:感谢上天赠予我一份完整的友情虽短暂,但美好不会因冗长而体会心碎的感觉没有流泪,只因信任感谢幸福让我品尝甜蜜的滋味不是天长地久,在乎曾经拥有会记得,你们与那些多姿多彩的回忆友情走过,留下痕迹此日志来自QQ邮箱!方便快捷写的新方式,详情请进》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