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我认为人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有一首古诗这样写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是啊!我们每天都吃着又香又甜的大米饭,碗里吃不了就倒了,一点儿都不觉得在浪费,真是无所谓,难道真的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诗意吗?现在我们不妨想想农民是怎样在地里为庄稼除草松土的。一位农民正在地里铲除草已经忙到中午,热汗滴到了苗下泥土里的情景。我们就这样浪费地倒掉了,一点也不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所以我呼吁从现在开始大家要珍惜粮食,爱护。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补课记
“同学们,你们明年就要考高中了,老师和家长都期待着你们考上重点高中。我们要加把劲儿,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唉!又要补课了!昨天为了赶作业熬到深夜,今天课堂上,我昏昏沉沉只能听到老师这么几句话。每个暑假都是“名实存亡”,活受罪!说真的,不是我们不爱学习,而是仅仅为考试的学习让我们觉得太乏味了。
你看,数学老师已经生情严肃地站在讲台上。“今天,我们复习相似性。”“啊——”同学们异口同声。真没劲,也不来点新内容,还说什么“温故而知新”。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学习新知识呢?补补课温习温习旧知识不就自然知道了吗?可见,孔老先生的意思并不是说,毫无目的的补课、无休止的重复就内容就等于能学好新知识,然后就能考上高中!
猛一抬头,咦?数学老师怎么变得胖乎乎的?再一看,天哪!语文老师已经来了,我居然不知道!“今天,我们复习古文。”“山不在高,有仙则有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陋室铭》确实名不虚传。不过,我倒想起一句顺口溜:“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考不在会,作弊则灵。”嘻嘻,肯定不是好学生编的,我差点失声笑出来。糟糕!千万别让老师看见。抬头一看,老师两眼紧盯课本,嘴一张一合;环顾四周,同学们却个个心不在焉。“岂有此理,古人像你们这么大时,个个满腹经纶、吟诗作赋,你们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话不能不能这么说嘛。诗仙李白固然伟大,可是他会做几何证明题吗?知道光热力学吗?听说过English吗?
等我一连串问题问完之后,英语老师又进来了。“今天,我们复习语法。”我们知道语法十分重要,可语法也是为说话服务的呀!天天翻脸覆去学习死语法!课文不会念,录音听不懂,更别提对话了!为什么?因为考试的少嘛!我只觉得脑袋重、眼皮沉,只想回家吃饭!
好不容易盼来了生物老师,可是我马上又盼着他走了。这一节讲的什么?我全不知道,我只听到最后有人说:“放学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同学们,明天继续补课,千万别忘了!”
“唉——”
我的天哪!别补了。
初二:1353030265
相似题目
-
舌尖上的浪费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2013年岁末年初,名目繁多的宴请活动开始增多,由此造成的浪费也不可小觑。在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大力倡导节约理念,狠刹浪费之风,势在必行。道。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所以,作为中小学生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我们要对得起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为我们种的粮食。光盘行动我们一起施行吧。400字 小学 议论文
-
舌尖上的浪费自古以来,中国便是美食大国,中国人爱吃,会吃,痴迷于吃,所以也便有了“民以食为天”之类的俗语,但是,中国人真的能算是“吃货”吗?我倒不这样认为。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做了一部大型的纪录片,是有关于中国人的吃这方面的,叫做《舌尖上的浪费》,素闻“舌尖上的美味”,哪来“舌尖上的浪费”?奇特的标题将我吸引。从不关注CCTV1的我竟也看的津津有味,新闻中的调查是针对一个省,只是一个省,就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食物被浪费,而在这百分之二十中,餐馆的浪费就占了绝大部分,在记者去餐馆做调查时,餐馆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用相同的口吻说着这件事:去餐馆吃饭的的大部分都在意于面子上的问题,吃不完时打包带回家的人很少,而人们点餐时又会点很多的菜,似乎在他们的心中,吃饭完后剩的多多的,就会让别人有好感,会给自己涨面子,可是,这是明晃晃的浪费啊,浪费并不光荣,浪费可耻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人,本质上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国人差了一点自觉,多了些许虚荣,有的人,月薪并不高,但是为了请客撑面子,一顿饭就会花去不少钱,剩下的日子有的节衣缩食,有必要吗?实在是划不来。但,这还算好的,这种人浪费的是自己的钱,有些人,公款私用,名义上是公司单位的这样事那样事,实则全是自己的私事,不是自己腰包里出来的,用起来不心疼,有的一顿饭吃几千块算少的,吃到上万也不稀奇,但是,如此巨额的食物,吃进肚子的,究竟又才多少?,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或许还有剩余,所以,请大家爱惜粮食,别让“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浪费”。65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浪费对于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也是议论纷纷。虽然各国都开始了光盘行动,但是仍有人浪费粮食,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我现在要对浪费粮食的人讲讲浪费粮食有啥坏处。粮食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没了我们就无法生存。有些人因为菜做的不好吃,就不吃,最后就倒了,有些人因为点的菜太多才吃完一盘菜就不吃其他了……而有些老人特别节约,就吃剩菜,吃已经过期的食品……照这样的速度,一年大约浪费2000亿吨粮食,足够20亿人一年的粮食了。现在梁浪费的数量还在上升,最后可能我们的粮食已经用光了,到时候我们就会无法生存,而且粮食少了,其他生物也由于没粮食导致死亡,最后人们一点粮食也没了,植物也死了,地球也会毁灭。现在各中介绍美食的节目上还出现,“光盘行动”所以我们也要节约粮食。粮食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没了,我们就会毁灭。让我们珍惜并节约粮食吧!3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舌尖上的浪费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我认为人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有一首古诗这样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是啊!我们每天都吃着又香又甜的大米饭,碗里吃不了就倒了,一点儿都不觉得在浪费,真是无所谓,难道真的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诗意吗?现在我们不妨想想农民是怎样在地里为庄稼除草松土的。一位农民正在地里铲除草已经忙到中午,热汗滴到了苗下泥土里的情景。我们就这样浪费地倒掉了,一点也不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所以我呼吁从现在开始大家要珍惜粮食,爱护。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六年级:徐旖琳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浪费从古至今。中国就乃世界著名的美食古国。古有“满汉全席”,今有“山珍海味”。中国人呢?个个是美食家。我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它集合了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在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虽说是美不胜收,但是今天。一些人,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吃不完。硬是不打包。这显然是对我国的美食文化的一种蔑视。据统计,我国一年倒掉的食物约为两亿多吨,这个数字也正是英法德三个国家的人一年的食物。与此同时,全球每6秒就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杀手啊!这个“杀手”正悄悄地向往我们逼近。因此,网上吹来了“光盘”一族的热潮。2013年,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一场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这场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些网友还用手机拍摄自己吃净的盘子和剩菜晒在自己的微博中并以此为荣。而国外也有着这样类似的饭店,顾客去吃饭,必须吃完,不然会在原来成本上多加钱,反而给吃净盘子的顾客进行打折优惠,这大大减少了浪费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唐诗,道出了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然而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节约粮食意识的淡薄,和浪费现象的屡见不鲜。当我们随意倒掉吃剩的食物时,殊不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很多人为一块面包而面临饥饿;当我们忘记关紧水龙头时,殊不知那些缺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家一天只有一杯水维系生活;当我们肆意挥霍劳动果实时,殊不知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者正默默地流淌着汗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勤俭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节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此,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时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现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800字 初二 议论文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爱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个超人没什么都会,无所不能,就连做饭都会,他会做很多菜,什么意大利面、油炸小脆鱼、糖醋带鱼简直就是一个顶级厨师,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他做的蚝油生菜。于是我还特意跟爸爸讨教了一下。爸爸说,做蚝油生菜是再简单不过了,连我都可以做。先把生菜洗干净,一定要洗得水灵灵的,那青翠欲滴的颜色会让你赏心悦目,一片片生菜就像女孩清新漂亮的舞裙。再用开水烫一下,可烫了一下就不好看了,生菜就开始发黑,就像女孩的舞裙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接着,加上一些材料:蚝油、生抽、大蒜头、一点凉开水。有时,还可以加一点儿辣椒,这样一道美味而简单的菜就新鲜出炉了!虽然爸爸做的生菜没有外面大酒店里的蚝油生菜好看,但很健康、很美味,是不会拉肚子的!我看爸爸做蚝油生菜时,很专注,手法纯熟,几分钟就做好了。吃饭时,它就变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下饭菜。它的味道有点儿重,口感却异常的好,脆脆的,甜中带咸,生菜的清甜加上一丝蚝油的浓郁,让你的每一个味蕾都被调动了起来,真是妙不可言!不仅是我爱吃蚝油生菜,我的好朋友宋亦蓬和陈冠廷也很爱吃,有时两大盘还不够呢!爸爸做的蚝油生菜是人间最美味的菜,是我一辈子的最爱!舌尖上的菜香香的,舌尖上的爱天天的,感谢你,我最爱的爸爸!5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舌尖上的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立夏节气。它表示春天将要结束,夏天就要来了。说起立夏,我们就会想起斗蛋时的快乐情景。同学们拿着五花八门的蛋,雄赳赳气昂昂地迎战对手。“咔嚓”一声,赢的人手舞足蹈,输的人只好灰溜溜地把蛋吃掉。嗯,真好吃!它是怎么做得呢?煮茶叶蛋当然少不了茶叶,再加上老酒、酱油、茴香等,终于煮成功了。剥开了,它的皮灰一道白一道的,吃起来却让人不由得赞叹起来。将它咬开,会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咸中带甜,软软的,可好吃了。乌米饭也是立夏的一道美食。将山上采来的乌饭叶捣碎,浸泡在水里一昼夜,再用汁水把糯米泡一昼夜,然后蒸煮。煮熟的糯米饭黑里透紫,油亮油亮的,吃下去有一种淡淡的香,这是乌饭叶的清香,它有一种清热解毒的效果。立夏时节几乎每座山上都有野山笋,它有着嫩嫩的、黄绿色的外皮。在我们宁波,立夏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立夏不只有这些美食,还有糯米豌豆饭、软菜蚕豆羹等等……立夏,真是一个舌尖上的节日。4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春节春节里,我家做了一大堆好吃的。不用亲自去尝,光听名字就能让你垂涎三尺。如果不信,请随我来看看吧!过年首备的就是馒头,我家也不例外。我奶奶不愧是60多岁的老厨师了,一口气做了枣连山、钱虫、面鱼、元宝等造形的馒头。这才使我死心塌地的服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全家皆大欢喜,爸爸喜欢吃钱虫、我喜欢吃枣连山、爷爷喜欢吃元宝,奶奶和妈妈喜欢吃面鱼。俗话说年年有余,做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我奶奶一般做两道鱼,一道是酸菜鱼。酸菜是奶奶几天前用大白菜的叶子,放上几种调味品腌制而成。热锅里浇上酱汁,放上姜片等调味,用大火熬上一个小时。出锅时,光香气就够你闻的。一上桌子,我们几双筷子就把它报销了。还有一道是麻椒鱼片。把一条鱼切成N块鱼片,然后把鱼片像下火锅一样下到锅里,放上椒盐,几分钟后出锅。或许吃之前你觉得冷,但是吃完这道菜你非但不冷了,而且还会满头大汗,你说有意思不?过年少不了饺子,我家也是。奶奶又在其中大显身手,包了好几种饺子,有月牙形的,有元宝形的,有麦穗形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不光好看,还很好吃呢!特别是白菜瘦肉馅的,一口咬下去,肉的香味混合着白菜的香味,真是香气扑鼻啊!我们家可以说是一个吃货之家!5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年夜饭暮霭沉沉,弥漫着整座大楼,黄昏在云雾中莅临。可在我们家,迎接它的,却不是灯火阑珊,而是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餐桌正中是一张圆圆的大饼,褶皱的大饼上,缀满了星星点点的瓜子碎,裹挟在美味中的却有更一层:“团团圆圆”、“岁岁平安”。这些寄托了美好祝愿的食物,味蕾上的感觉是甜丝丝的,又有点涩——这是盼了多少日月的团圆啊!淤积在心中的压力,才此刻开释,已然忘怀了,一切。饺子落座大饼右侧,饺子皮香肉嫩,外皮香脆可口,一口下去,香飘四溢。汁水满溢出来,是幸福的味道。饺子香喷喷的,肉香和青菜交织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扣肉也在期待中摆出了阵,它香而不油,油而不腻,咽进嘴里热热乎乎的,是快乐,是幸福。年夜饭香在舌尖,甜在味蕾,聚散在人心。3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宁波“烤菜年糕,米道交关好……”一声声吆喝深入人们的心里。3到5元不等,买一碗烤菜年糕,特别是在冬天温热的感觉从手心传来,浇上一勺汤汁,浓厚的香气在鼻尖酝绕。用竹签插起一块年糕,吹一吹送入口中,软滑的年糕带着酱汁在口腔中滑动,齿间喷薄出咸咸的汁水,香气徘徊不绝。再喝口汤、吃根大头菜,让口中的酱香更加浓郁、更加润滑地进入咽喉,暖人心窝,从心中发出来自五脏六腑的抒情感言。也不是只有烤菜年糕才能俘获人心。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宁波臭冬瓜的地位是无法震撼的。夹起一块“去兮兮、香糜糜”的臭冬瓜,拌着饭入口,咸香的滋味在口中迷漫。软糯的冬瓜怪不得中射出一股清清爽爽的卤水,“香气逼人”。这一口,冬瓜的咸、香、臭都在里面,直让爷爷、奶奶们拍手叫好。在青石板铺成的悠悠老街里,还有一种美食:油赞子,位于鼓楼的“王阿姨油赞子”最具有代表性。每天排队的S形长龙,人们有窃窃私语在聊天的,成群结队的,一人只能买个两个袋子。而这家店只有两种口味—海苔味咸的和甜的。刚刚炸出来的油赞子色泽金黄,有点油腻,要冷却一会,吃起来更加酥脆。宁波特色的美食太多了,不管是昂贵的雪菜大黄鱼汤,还是廉价的烤菜年糕,这都是舌尖上的宁波甬城。4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兰州早晨一睁眼,就已经到兰州了,大麦叔叔让我们先品尝兰州拉面。我们来到网友推荐的金鼎餐厅,要了两碗辣的面和一碗不辣的面。正宗拉面应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我检查了一下,除了红辣椒,其他都全了,还不错。再尝一尝,味道和平常的差不多,就是有点儿咸。吃完拉面,我们又去了博物馆。我们去了古生物馆,丝绸之路馆,彩陶馆和李自健叔叔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画展。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自健叔叔的画展,画得很逼真。中午我们在建邦吃了刀削面,排骨和佛手瓜丝,排骨很好吃,挺香。晚上吃了特色菜牛奶鸡蛋醪糟。这饭我从没吃过,甜甜的,很香。里面有大米,花生,还有葡萄干和芝麻,我都吃不够,真不愧是舌尖上的兰州!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新年菜肴,年夜饭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各种各样的菜肴,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我来到厨房端饭,厨房里烟雾弥漫,四姑正在麻利的洗净鸡肉,我便饶有兴趣地站在旁边观看。四姑首先将洗净的鸡肉放入锅中,大火煮15~20分钟,将漂浮的浮沫倒去,接着盛出鸡肉。然后四姑向炒菜锅内倒入少许油,加了三四勺白糖,糖热后,四姑放入鸡肉,快速翻炒,鸡肉上的色泽变成均匀的酱红色的时候,四姑向锅中倒入满满一锅热水,然后像变魔术一样取出一个调料袋,变戏法啦:葱段、姜片、花椒、大料、葱、辣椒、大蒜,依次放入,接着倒入料酒、酱油,满满一锅鸡汤里顿时像极了天女散花时撒下的花儿一样,煞是好看。汤汁烧开的时候转小火慢慢炖,大约20分钟左右,最后加少许盐,就大功告成、新鲜出炉啦!随着大家共同举杯,共同祝福“新年快乐!”终于开吃了!我高兴地大夹特夹,来了满满一碗菜,呼噜呼噜吃了起来。大家高高兴兴,互相敬酒,聊这一年的开心事,脸上写满了笑容。整个屋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上菜喽!”最后一道菜端了上来,大人们也开动了,老人们先夹,接着是大人夹。“小孩要多吃点。”姑父笑眯眯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满脸的“岁月”---皱纹堆积在了一起,脸上写满了慈祥。大家都笑逐颜开,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满满的都是亲情。我们吃下去的,不是美味的菜肴,而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希望。另一桌,正在高兴地看着手机里的朋友圈,看着这一年我们经历过的记忆,看着这一年的回忆做成的音乐相册,看着一个个真挚的祝福。姐姐们都咧着嘴发新年的祝福:红包。激烈地抢红包,抢到的围着餐桌炫耀,没抢到的紧张地等待,不管红包是多是少都很开心,浓浓的年味环绕着大家,我和其它孩子吃完了饭,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四姑家,买烟花去了。拎着一大袋烟花回来,还真有点像凯旋回归的战士。我们把烟花一扔,蹲在烟花旁边翻出了自己想要的炮,放了起来。不一会儿,大人们也出来了,看着烟花璀璨的火光,听着烟花清脆的响声,不由地笑了起来,已经长成大人的哥哥还跑了过来和我们一起玩,仿佛回到了童年。愉快的年夜饭很快就结束了,大家给了压岁钱,纷纷离开,可是,这满满的亲情却缭绕在我身边,久久不散。是呀,这种骨肉亲情,是再锋利的刀,再长的时间,都难以割舍的。我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再快快到来,让我们再次欢聚一堂!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挑战自古以来,“味”一直是食物的灵魂。神奇的“味”字总是那么充满魅力,令人陶醉。今天,瞿老师带领着我们进行舌尖上的“挑战”。课堂上,瞿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什么礼物呢?你一定猜不到,是许多不同品种的糖果。你瞧,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瞿老师选中了陆煜同学,还没开始,但陆煜已经迫不及待了。瞿老师却笑着说:“别着急,老师还有个不可抗拒的要求呢,首先,你要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让老师把糖放你嘴里,糖果必须在嘴里含一分钟,才可以咀嚼下咽。”陆煜同学还没有和糖果亲密接触脸上就现出一种担忧的表情,果然不出所料,他刚把糖果放入舌尖,没有一秒钟,五官就扭曲起来,他拼命的张大嘴巴,头晃来晃去,还时不时的用手不停地扇着风,好像希望能扑灭嘴里的火似的。他吃的是什么样的糖果啊?糖果一般不都是甜的吗?怎么会这样呢?用得着做出这种古怪的模样吗?是在故意开玩笑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同学们也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分钟,陆煜赶紧开始“咯嘣咯嘣”的咀嚼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的脸色显然好一些了,似乎还有一丝欣慰,什么也没说就回到了座位。而我的疑问还在脑海闪烁着。接着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品尝一下这“神奇”的糖果。我拿着糖,迟疑了一会儿,才把它放进嘴里,在这一瞬间,我的舌头全麻了,好像打了麻醉药似的,面目狰狞,直到糖果在我嘴里慢慢的融化完。我回味着糖果的味道,心想:要想享受成功的快乐,就不要怕艰难困苦,这样,才能品尝到又香又甜的成功之果。6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爆米花走在回家的路上,耳边传来一声有力地吆喝:“开炸喽!”,只见一人托着一门“大炮”,朝着麻袋放了一枪——“嘭”!声音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空气中顿时飘起一阵浓郁的奶香,原来是一个老人在爆米花。我不禁停下脚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仔细观察了一遍爆米花的过程。老人在爆米花时非常投入,身子微微向前倾斜,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着的圆铁锅被熏得乌黑。风箱“呼哧呼哧”作响,圆锅“嘎吱嘎吱”歌唱。过了一段时间,老人旋转的频率渐渐慢了下来。老人望着仪表,皱起眉说:“准备,开炸喽!”接着把麻袋紧紧套住铁锅口,显出非常吃力的样子。伴随一声巨响,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大家立刻围了上去。爆米花黄中泛白,白里透黄,这些爆米花形态不一,有怒放的、倦缩的,骄傲着、害羞着,身体上泛起一道又一道波浪。从玉米到爆米花,它们仿佛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释放出真正的自己。爆米花似身穿金甲的战士,如裹着金绸的女子,色味俱全。捧上一把滚烫醇香的爆米花,先用舌头舔一舔,甜甜的。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索性大口吃起来,香甜酥脆,玉米与奶油的香醇,一阵阵在口腔中畅游、徘徊。这欢乐的味道,立刻蔓延至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让人一天都喜气洋洋的。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出了一个美食大国!人们都说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味尽可囊括。可谁又知道,在这耀眼的光环之后,中国现在又在制造是“舌尖上的浪费”。暂且不说富人,现在就连普通老百姓在餐饮方面浪费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先说吃:许多人们去小餐馆吃饭,常常“死要面子,钱受罪”,把吃不完的饭菜丢弄在盘子内,而不打包带回家。还有亲朋好友的结婚酒席和农村的白事,大量的饭菜因顾客吃不完而倒掉,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再说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交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将不穿的衣物抛入垃圾筐中,不是因为衣服的破旧不堪而丢弃,而是满足他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标准”而丢弃。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式浪费”。据统计,我国一年倒掉的食物约为两亿多吨,这个数字也正是英法德三个国家的人一年的食物。与此同时,全球每6秒就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杀手啊!这个“杀手”正悄悄地向往我们逼近。因此,网上吹来了“光盘”一族的热潮。2013年,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一场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这场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些网友还用手机拍摄自己吃净的盘子和剩菜晒在自己的微博中并以此为荣。而国外也有着这样类似的饭店,顾客去吃饭,必须吃完,不然会在原来成本上多加钱,反而给吃净盘子的顾客进行打折优惠,这大大减少了浪费的行为。资产过亿的富翁们也践行着勤俭节约,如比尔盖茨、史主柱等名人,他们不因为拥有大量的财富而去浪费。我们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并不只是嘴里喊的口号,而是要靠自身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饭,吃完不剩;外出就餐点的菜,吃完不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现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650字 初二 应用文
-
舌尖上的亲情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股热流,便流进了心间。每年冬至,奶奶都会做汤圆。白白嫩嫩的圆球,配上红糖水,甜腻腻的,也暖洋洋的。小时候,我是在老家上的学。那时,父母工作并不繁忙,爷爷奶奶也多清闲。每逢冬至,左邻右舍都会聚在一起,和面粉,揉面团。我可喜欢帮奶奶做汤圆了。小小的面团,在手中揉一揉,就变成了小圆球,可爱极了。我们那的汤圆和别处不同,里边没有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仅仅只是纯粹的面团,不参任何杂质。汤圆也不一定是白色的。每每到面料快用完的时候,奶奶便会拿出一小瓶红颜料,点一些在面料上。揉啊揉,面料就变成了粉红色,揉出来的汤圆也是粉嫩嫩的。“来来来,刚做好的汤圆,趁还没凉,赶紧吃。”还没见到人,奶奶的声音便先到了。紧接着,就是汤圆的香气。红糖水包裹着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散发着香甜的味道,手心里的碗是热的,十分暖和。我也顾不上别的,拿着勺子开始吃。奶奶就坐在一旁,看着我,边笑还不忘提醒一句:慢点吃。后来上了小学,不在老家念书了。跟着父母到了城市。奶奶也同样来照顾我了。依旧是每年冬至都有汤圆,味道也不曾变过。只是,我们家多添了个弟弟,父母的工作也渐渐忙起来了。我本以为,往后的冬至都不会有汤圆了,要将就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桌上依然是散发着甜味和热气的汤圆。奶奶笑着说:“弟弟闹腾,为了不让他来捣乱,就把他哄睡了再来做汤圆。”我一时心暖又心疼,弟弟每次都要哄好久才能睡,奶奶一定又忙到了很晚。汤圆一如既往的香甜,味道一如既往的亲切。奶奶一如既往地坐在一旁,就那样笑着看我……冬至的汤圆,于我而言,是特别的,而我是幸运的。65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享受”说起家乡,首当其冲要数美食,它能让我尝遍特色,吃尽美食,大饱口福。坨坨肉“坨坨肉”在家乡美食中首屈一指。它是彝族杀猪菜必不可少的菜品。先取刚杀的新鲜猪肉,五花肉,切成坨块,放入盆中,加入盐、葱、姜、蒜、花椒、草果、调味油、酱油等作料,腌制30分钟后,放入锅中翻炒,加入纯正山泉水,煮沸腾后,煮两个小时左右,注意哦。煮肉可要控制火候哦!当坨坨肉出锅时,百步以内都可以闻见的香味,真让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将坨坨肉放入口中,油而不腻,口感顺滑,吃上一口,你就会上瘾,这就是“坨坨肉”的魅力。羊汤锅羊汤锅是家乡,彝州大帝国用来宽带远方客人的佳肴。羊肉选自黑山羊,40至60斤左右为最佳,这样养,肉质鲜嫩,富有口感。将羊杀死后,去除皮毛,用火将羊烧生黄色,剥开,洗净内脏,切成块,将羊肉、羊肚、羊杂、养血放在一起烹煮,这样煮羊肉味道鲜美,汤汁成白色,富有魅力。吃羊肉,还少不了蘸水。蘸水可是吃羊肉的重要环节哦!蘸水中富有:葱、姜、花椒、胡辣子、薄荷等调味品。注意哦,吃羊肉必须加薄荷,薄荷可以去腥味,增加羊肉的质感。喜欢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多放家乡独有的“望天辣”、“青花椒”,那味道,怎一个“美”字了得!松毛豆腐松毛豆腐,可是家乡烧烤少不了的菜肴。豆腐呈小块,在考盆上撒上一些绿送毛,注意火候的变化,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将豆腐烤成金黄色,这时吃为最佳,可别忘了蘸上乳腐和薄荷,那样豆腐味道会更棒,吃一个,你会想着吃十个,这时松毛豆腐独有的味道。当然若是臭豆腐,会更具特色!家乡美食,数不胜数,大家快来我家乡彝周大帝国吧,我请客!650字 五年级
-
舌尖上的家家,多么一个温暖的词语,家中的许多味道让我们来回味……炎炎夏日炎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向日葵朝着太阳微笑,仿佛是一对好朋友,树上的知了不停地欢唱着,仿佛这是它的演唱会。大地仿佛要被烧焦了,我也被这高温热得心烦气躁,不停地用手扇着风,好像这样就能带来凉爽。回到家中,我迅速地冲到冰箱前,拿出一根冰糕用力地吸取着它的冰凉,妈妈看见此景,连忙从厨房端来了一碗绿豆汤说:“喝点绿豆汤吧!祛热消渴。”我看着那碗中一颗颗饱满的绿豆在冲着我绽开笑容,我那急躁的心仿佛被冰融化了,我慢慢喝下绿豆汤,喝得不仅是绿豆汤,也是妈妈对我的爱……宁静的春雨书桌前被台灯照出一方明亮,仿佛与窗外的黑暗做着鲜明的对比,突然间,远方的天空仿佛绽开一朵烟花,随即,烟飞云散,紧接着,便是那细细的春雨掉了下来,春雨仿佛像小姑娘,优雅而美丽,远处的树梢仿佛冒出了新的枝头,天呐!心中猛地一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情雅致在这儿赏景,赶紧低下头背书,但仿佛那些字都好陌生,读不进去。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来到我屋,轻声说::“时间不早了,睡觉吧!”看着妈妈脸上那么多皱纹,头上也有许多银丝般的头发,我不禁心疼妈妈,我应允了母亲,让她先去睡吧,看着那浓稠的牛奶,就好像是妈妈对我那浓浓的爱,我慢慢地喝下了牛奶,喝得不仅是牛奶,也是妈妈对我的爱……家中的味道是温暖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母亲就像是我的引路人,给我指明前方迷茫的道路,母亲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每一顿饭,而是浓浓的爱!海边,一个少女看着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一轮圆日,温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65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家大山不可移,是因为它有无数木石组成;海水不可量,是因为它有无数河流汇成。——题记还记得今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爷爷过七十岁的生日,爸爸妈妈决定在家做一顿大餐庆祝爷爷。等爸爸妈妈上班回家,已经快中午了,他们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对我说:“你可以帮我们洗菜,不然只有下午才能吃上午饭了。”想到洗菜的辛苦,我断然拒绝,逃也似地离开家。我的目光探索着,希望找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咦,这里多了一个蚂蚁巢,花池边堆出一些新土,有黑色的小身影爬出来,是一个体形挺大的蚂蚁,我蹲下来聚精会神地瞧着:它是黑色的骑士,在土地上驰骋,它可不是闲逛,它是在找寻食物,几十厘米外,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横躺着,奄奄一息,这只大蚂蚁虽然能举起身体几倍重量的食物,却也是差很多,眼看打不过,它便掉头回巢,不一会儿从洞口里三三两两的不断涌出小蚂蚁来,它们昂首阔步,向猎物进攻,绿虫子很快被大卸八块,小蚂蚁们一用力抬起来在大蚂蚁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回了家。蚂蚁都可以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呢?我回到家,二话不说帮忙洗了菜,而且在爸爸的指挥下,我要给爷爷煮长寿面,原来煮面可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不是妈妈及时搭救,恐怕要吃黑面条了。饭菜很快上了桌,有了我的一份力,吃饭时间提前了不少。我吃着自己煮的面,欣慰不已,那面甜甜的,咸咸的,牵动着我的味蕾。也融化了我的心间。爷爷吃地很开心,我也想说,那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体谅父母,他们不容易,我也明白,我长大了,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家庭出一份力。这便是我家的味道。650字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