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字 五年级 叙事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人们发觉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不只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责任。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一个可爱聪颖的小女孩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目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书中,生动自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内容广泛却不紊乱,作者细心的将书中内容分成多章节,每节都有题目点出章节的中心内容,或深藏或巧露,每一节都阐述蕴含了它的真理,诠释了看似高深难懂的哲学问题。这样的分节让读者读来轻松,也就自然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理解作者的用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给很多哲学著作敲了钟,或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不能普及和推广,

但《苏菲的世界》改变了这一现状,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哲学史,本身也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命题,随着探求进程的步步深入,使我了解到更多的哲学原理。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是在欣赏一部人类文明通史的真实演义!

文明,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文明,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观漫画《假文盲》有感

人本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但随着种种变故,人们那颗纯洁之心被自私所占据,即使有一丁点的善良之心也被掩埋到内心情感的最深处,最终被遗忘。就在我们遗忘的同时,文明也悄无声息的走开了,其实我们和文明只有一步之遥。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早晨,汽车站上挤满了被冻得哆哆嗦嗦的人。母子上车处的牌子下却站着四个彪形大汉,一位抱着正在啼哭的孩子的妇女却被挤到了一边。寒风的怒号声和着婴儿的啼哭声,而四个大男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第一个男人将手插进衣兜里,左顾右盼;第二个好像对身边的一切毫无反应,真亏对了军人这个称号和身上这身军装;第三个“高级人物”戴着一副眼镜,装着很有学问的样子,但他的脑海里竟找不到“文明”这个词汇,漠视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把母子二人视为空气;第四个人皱着眉头,认为婴儿的啼哭太烦人,嘴里不停的骂着。看着这位母亲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那些强占自己“地盘”的大男人,我由衷地产生一种愤慨,既对这些大男人恨得牙根痒痒,又替他们脸红。他们都是早已步入社会的人了,可连小朋友都知道的文明礼让都做不到,他们只要把原本属于母子二人的位置让出来,就做到了文明。天是冷的,刮着的寒风是冷的,但人的心不能是冷的,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一颗火热的善良之心,难道这几个“假阿姨”、“假文盲”的心早已被呼啸的寒风吹冷了吗?不,不是的,他们是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最起码的文明。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但文明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不需要刻意去营造。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换位思考,当你处在困境的时候,是不是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再设想一下,如果那对母子是你的亲人,你还会袖手旁观吗?

其实社会上这样的“假文盲”还是少数。你看:那几位小学生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一位叔叔把横在“盲道”上的自行车搬开,盲人不会再为路障烦恼了;红绿灯下,几位老爷爷正在义务维持交通秩序,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有一份安全;那位阿姨正在为贫困的孩子们资助学费,她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把每一片爱心、每一丝热情传递。

文明,有时只是一个手势;文明,有时只有一张纸的距离;文明,有时只有一步之遥。愿我们的社会每一个角落都盛开文明之花,就像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