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按照传统风俗,节日期间,人们会上坟烧纸、说冥物、燃放鞭炮,以表达思念之情。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上山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话是这样说,可今早的天气却格外令人清爽。扫墓时,大人们提着糕点、水果、米酒、肉,我们小孩就在后面拿着锄头、铲子屁颠屁颠地跟着。
我们只需要去爷爷的墓碑,首先是把墓前的草除掉,然后再松土。爸爸把折来的柳枝插在坟头。他说:“爸,你在那边要好好的,今年国家不让放鞭炮点火,你不要介意。我就插柳枝在这,让绿荫成为你最好栖园。”接着,我们就屈膝跪下,向爷爷磕了三下响头。最后,爸爸拿到毛笔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了一遍。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宗的时候,还是春游踏春的好时机。
我们去山上的一块平旷工地放风筝。妈妈说:“快点放风筝了,把不好的事吹掉。”我们每个人都写了自己的心烦事,让它随风而逝。但唯独奶奶没写烦心事,因为她心里装的是我们。她写道:“老头子,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儿子、媳妇心想事成,保佑你的孙子、孙女快快乐乐的,考到博士研究生。”奶奶没写她自己,我拿到笔在后面写下:爷爷,您让奶奶身体健康,让她多陪我们,不要把她从我们身边带走。
这一天,虽是清明节,但我们却很快乐,很有意义。
不一样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大家都是去扫墓,祭祖啦,根据以往的惯例,人们总是要带上纸钱、蜡烛和爆竹,去祭祖。
然而,祖先们的坟又都在山上,所以扫墓的同时又可以踏青锻炼身体。可今年却是不再允许打火,不可以烧纸钱,点蜡烛,打爆竹,因为害怕或者说担心引发火灾,将那么一大片的郁郁葱葱的树林给烧了。记得去年的今天,村干部们就在一天之内灭了七次火,每每清明后,都可以看到原本美丽的山林,变成光秃秃的充满灰烬的山地。
说实话,今年的清明节有些怪,以前到这个日子的前后都会有许多亲戚回来扫墓客,可这次却不是这样,只有些许的回来了,扫墓大队看起来有些许的凄凉,而且以往在清明这几天都会下雨。在扫墓的时候更是,“哗哗”的大雨说来就来,可今年却意外的出了太阳,令人捉摸不透。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竹声也消失了,往年热闹的气氛消失不见了,这是安静的扫墓,安静的离开,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静悄悄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判清明节不再按以往的惯例扫墓,而是不再是山上有明火,也许它是好的,因为它不会令森林资源更快地减少,可他却也是节日的气氛都丢失了,令人只以为是一个会放几天假的日子而不再是节日。
这次回家,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谁烧山,谁坐牢”,现在都提倡文明祭祖了。
今年的清明节有点儿怪啊!
相似题目
-
清明祭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祭祀包括扫墓和祭祖。扫墓俗称上坟,就是清扫逝者坟前的杂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们。准备好各种祭祀品,如“坟飘”,鞭炮,香等等,便踏上祭祀之路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这天果然下起了蒙蒙小雨,林间飘起了薄薄的雾,地上湿漉漉的。时隔365天,尽管这条路已经走的很熟悉,但再次踏上这条路,心中还是感慨万千。一同前行的人边走边寻找着合适的木头挂“坟飘”。找到了便折下它待着一同行走。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望着这满山遍地的坟墓,心中一股庄严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们需要祭拜的坟墓,我先站着看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清除杂草。这么长的时间没打扫,杂草已经长满了坟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铲除一根一根杂草,坟墓渐渐有了该有的样子,身体开始暖热,额头也已经冒出细细的汗珠。终于除完了。这是便开始开始祭祖了,把“坟飘”挂在木头上,插在坟前。“坟飘”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风中轻飘着。透着这纯白色的“坟飘”,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极乐世界望着我们,脸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然后是烧钱纸。钱纸是黄色的,大概脸一样大小,上面印有一个个半圆圈。烧钱纸可不是直接把它点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钱纸一张一张撕下来后再点燃。等它有了火苗后,把它放在坟前,再把剩余的钱纸一张一张的放入火里。接着点燃香,把它插在坟前。接下来便是祭拜祖先。双手躺平合拢在一起,双眼闭着,嘴里轻轻的说着一些话,再鞠三次躬,这便算是祭拜完成。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跪在地上祭拜。最后一项是放鞭炮,把长长的鞭炮平铺在坟的两旁,站在距离坟不远处,留一个胆大的人点鞭炮。其他人就静静的注视着。鞭炮啪啦啪啦的响着,浓烟渐渐包围住了坟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里的人会不会嫌我们动静太大,打扰到他睡觉了?可是不会,因为她们睡得太熟了……他们正在做一个梦:他们梦见自己的子女们来看望他们了……祭祀这便就结束了。我们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见许多其他人拎着大包小包,也是来祭祀的;能看见其他坟墓的祭祀品;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鞭炮声……清明节不仅是个节日,也是祭祀的一种活动。在中国人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900字 初三
-
清明祭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怀念故去的亲人的日子。这个清明节我在乡下度过。清明节前一天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用艾青做清明团子,大家一边做,一边回忆故去的亲人和以前的事情,很热闹。我看见刚出笼的清明团子,绿绿的、圆圆的,热热的冒着蒸汽,好诱人啊!我很想吃一个,可是大人说明天要先请祖先的,我只好忍住不吃。清明节一大早,大家一起去上坟,摆好鲜花、清明团子和其他祭品,插上香烛后,大家开始祭拜祖先,希望祖先好好安息,保佑大家身体健康。 上坟回来,我们终于开始吃清明团子了。清明团子甜甜的、香香的,真好吃!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过完了,不过,怀念亲人、感恩亲人可不是一年一度的。250字 三年级
-
清明祭祀启东曾被日军所侵略,但启东人民很快便站了起来,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激战导致3000多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清明节那天,天阴乎乎的,我们去启东烈士陵园扫墓,我瞻仰了一个个的英雄事迹,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想:是他们让日军缴枪投降,是他们让抗日的胜利更进一步,是他们让我们有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黄漱英(1922~1940)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崇明敦行女子初级中学,学习成绩优良,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被同学推为学生会主席。平时爱读进步书籍,钦佩秋瑾的革命精神。民国27年3月8日,崇明沦陷,黄漱英看到日本侵略军奸淫烧杀,汉奸走狗认贼作父,爱国之心油然而生,于民国28年冬跟随当地女游击队员黄瑞兰,参加崇明县抗日自卫总队政训处民运工作队所组织的妇女救亡协会。从此,在其住家附近创办一义务小学,自编教材,对学生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并联络学生家长开展抗日救亡的群众工作,还为游击队提供情报。民国29年初,黄漱英把两位民运工作同志掩护在自己家里。当民运工作队员被捕时,她积极促使自己父亲(当地乡绅)出面营救,民运队员获释,返回启东。民国29年夏(农历六月廿三),黄漱英被汪伪匪徒逮捕,拖至宅前场上,黄痛责汉奸匪徒,当即被匪徒枪杀于宅前。时年18岁。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看着这些介绍,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我军与日军英勇奋战的场面。随着一声巨炮,战士们不顾一切的冲向敌军。虽然,敌人的机枪在扫射,炸弹在爆炸,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坚信着: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就这样,即使再坚硬的子弹也是海绵,威力再大的炸弹也只是喷泉,再精锐的武器也毁灭不了那炽热的心。因为,我们的战士有一股坚定不屈的信念。我们胜利了。啊!战士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个英勇善战的士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持不懈,他们总是能已坚强的毅力完成身边的每一个任务。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事情靠毅力完成,但很多人却放弃了,觉得太苦,但这和战士们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因为战士们是用生命下赌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我们似乎是否曾想过,这些日子是战士们辛辛苦苦打拼过来的,应该好好的去珍惜他,去爱护他。要好好的读书,将来才能好好的去报效祖国,做一个有用的人。战士们虽然牺牲了,但牺牲的只是生命,他们的精神却没有随之泯灭。依然荡漾在启东上空。9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祭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雨天的清明,谁能不断魂呢?当我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刺鼻的泥腥味不断冲进我的鼻孔,远处的一大片油菜花闯进我的视野,那油菜叶郁郁葱葱,鲜黄的花瓣经雨水打湿后,越发显得娇艳。爷爷的墓快到了,也许是因为想快点和爷爷谈一下话吧,脚步便快了许多。泥巴就更恋我的鞋了,一踩一滑,仿佛在练滑冰。到了爷爷的墓前,六姑妈已经开始在那里向爷爷哭诉一些对他的想念,我的心底竟也泛起了一丝线形像六姑妈那样的涟漪,但眼泪还是忍住了。烧纸了,燃烧的纸屑好像我和爷爷打电话,传达我们的心情,望着那离我越来越远的纸屑,就打开了我对爷爷的记忆...小时候,爷爷的身体特别好,冬天了,他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还在冰冷的湖里冬泳。并且说好他教我放风筝的,也一直没学,现在心里一直很惭愧,懂了什么叫过去了就不能再有,也懂了什么叫珍惜,懂了什么叫惭愧。在这雨天的清明,让我懂得了一份真挚的情感--珍惜。3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明祭祀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去青龙山公墓和鲤鱼山公墓祭奠亲人,顺便到野外踏踏青。人们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是今天却是阳光明媚,充满春意。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我们的车子飞驰在马路上,我从车窗向外望去,路旁长着各种各样鲜艳的无名小花,有红的、黄的、紫的. . . . . .芳香扑鼻,还有路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绿芽,看上去显得青翠欲滴,柳枝在迎风摇摆,仿佛在欢迎着我们。我感觉我化身为美丽的百花仙子,穿梭在百花丛中。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前来扫墓的人特别多,人山人海,有的人提着纸钱,有的人拿着柳条,有的人抱着鞭炮,还有的人抬着纸糊的高楼,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祭奠亲人,寄托他们的思念之情,一时之间墓地到处烟雾缭绕,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不断,整个天空弥漫着深深的哀思。今天,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愿全天下的人平平安安。350字 三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清明节作文:清明祭祀日初二清明节作文:清明祭祀日我们学校很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因此对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会开展一些纪念活动。清明节自然也不例外。今年的清明节扫墓活动我们学校增加了一些新的形式活动。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大的不一样便是我成了这一次清明祭祀扫墓活动的主持人之一。不变的是早上七点三十分在操场集合完毕,全校师生一同整队出发上山扫墓。作为全校活动的主持人我心里充满了不安和忐忑。今天是缅怀先烈的日子,一想到先烈们为了祖国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实在是令我敬佩。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都是先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到了目的地,我们开始了祭扫烈士墓的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四中队齐诵《正气歌》。五四中队的同学们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气势震动全场。也牵动我的心。是啊!在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烈士们奋不顾身,也涌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王二小、刘胡兰、江姐,许云峰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后,当赵老师带领我们呼号时,我的心随之被震动。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副副英雄烈士们和敌人激烈战斗,宁死不屈的画面。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我为烈士们而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的接力棒将会在我们手中继续传递下去。这次清明扫墓,同学朗诵、唱队歌。都激起了我的斗志。在回来的路上,我默默想: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我一定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但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像先烈们那样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丰富知识,成为祖国的栋梁。我坚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这二字会被叫得越来越响亮。先烈,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实现你们未能完成的梦想,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650字 初二
-
祭祀·泪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瞬即逝。就像上篇说的朋友那样,美好但却很短暂。直到今天我还是弄不懂是我哪里亏待了她。她不语,只是沉默。我看着她的眼睛,却找不到半点先前的回忆。我想,我的神经已经麻木。还记得亦对我说过,我太天真,而天真的孩子总是最受伤的。或许他说的是对的,受伤只不过是一缕烟雾。有时候,很淡,但是没有人知道背后的痛。我总是喜欢沉迷在梦境,即使我知道那只是虚幻。但是现实的残酷又把打入深渊。我不喜欢被阳光照到,黑色是我的至爱。只要在黑暗中我才能感觉自己的心跳还在继续。什么时候我讨厌了阳光,不喜欢那刺眼的光亮。我害怕它会照射我的心底,然后把所有都现出。阳光下,我的手会变得冰凉,像没有呼吸的灵魂。我需要的是坚强。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即使跌倒后也不能哭,拍拍裤子,站起来,还必须装作没有受伤。实际上,膝盖上的血液正在不停喷发。血,染红布料。我无力的蹲下,四周却死寂的安静。没有谁会搀扶,最终还是靠着自己回家。泪,我很吝啬。只有自己才能看见那透明的液体从某个地方流下,还带着温热。早在被伤害前我就已经封存了自己,努力学着微笑,不把眼泪流出。可是我还是做不到,夜深的时候,我独自滴下泪水。原谅我,做不到不流泪。但是泪永远是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落下。450字 初二 散文
-
祭祀青春时光不再。有人说,人,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收集者,一生手机着酸甜苦辣的回忆。当他们升入天堂时,这些回忆便会电光火石般的重现。闭上眼睛,似乎又看到了那些当时陌生今昔熟识的脸。稚气未脱,好奇的张望一切。几个月后,这一景象大概又会重现。可惜——身边的人已变。旧人不在。三年了。大家都变了,变得世故,深沉,还是无助。长大了,长大了……有句歌词唱得好:“问你知道吗,成长要代价”还记得那段充满笑声的岁月。一起唱歌,一同吃半块饼干。大家睡在冰凉的地板上,枕靠着枕,面对着面,闻着混合着乳臭未干的馨香——那一夜,梦好甜。世界改变。很喜欢初来乍到的我们,对一切怀疑的眼光。在我们的世界里,一曲又一曲R@B,一段又一段山盟海誓,一件又一件时尚名牌,还是擦肩而过的形男色女,来来往往,这剩下我们——一家人,每次从某人的嘴里蹦出,可以清晰的感觉心得的暖流涌出来。昨日重现。我并不奢望还能藕断丝连。我希望20,30,40……年后,你们能看到我,已在我们回忆的门边,等待着你们走来。我希望20,30,40……年后,我们还能头碰头,路出挂满沧桑的笑脸。我希望永远记得,操场上的每一颗沙砾,和着我们的汗水;我希望永远记得,花园里的每一朵花盛着我们的欢乐绽放;我希望我会永远记得,叶子上滴下的露水,是我们曾经流下的眼泪。梦想或许照不进现实,但我知道,时间会冲淡一切,冲淡所有的不快与感伤,只剩下丝丝缕缕的温存。我知道,天堂的回忆里,有那几张熟悉的笑脸。入梦归来。上帝在那头,审视着我们熟睡的脸。“看样子,她已经睡着了,脸上苍白没有任何表情。又或许,她还在徘徊,根本没有找到梦的门……”600字 初二 散文
-
友情祭祀堂原来我们都习惯性的学会了怎么去遗忘对方遗弃最初的信仰即使曾经的我们多么璀璨即使我们面对着对方永远无法狠心丢弃,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不管我们在是非中如何学会冷漠始终抛不下起点的痕迹无法越过未来的道路是时候该忘记了不再固执的坚持,最初不再希冀对方给予我们任何温暖不再把一份份纯真留在心中这不再是我们永远为友谊立下的纪念碑而是一块墓碑纪念我们死去的友谊当甘霖干涸露珠不再绽放花枯萎心源枯竭我们还能如何理解最初最初对别人不会有丝毫掩饰的信赖和依赖懂过,哭过,失望过,理解过,忘记过都不足以一个遗弃过来的沉重,我们都将背着包袱向未知的一切走去,但是,成长带给我们的是,路上不再有友谊的温暖,朋友的关切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独立自己走,自己倾诉,自己哭泣,自己坚强一切都在我们所有被安排的鲜血淋漓的面目全非的轨道上。当习惯了沉默,习惯了淡漠,习惯了孤独,一切都毫无意义起来,这或许是人性的蜕变与净化,变得纯净而透明。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知己可是哪有什么真正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朋友我们只能尝试着学会小心翼翼,惺惺作态,一遍遍提醒自己不管多么痛,不管多么累,我们不能轻易说永远,不能轻易对对方寄予所有期盼,要知道,血会流动,信仰会改变,人性会不断变幻想着,听着,看着,关于别人的所有,在别人的世界中,我们是旁观者,在我们自己的世界中,只有自己是主角,观众,自唱自演当我们学会守候,学会仰望,学会轻易遗弃,学会轻易忘记,领悟人性最初的漠然,那是我们与这种漠然完全渗透的开始,才会骤然发现最初的起衷都变得毫无意义最初的梦想已经背负了我们心灵上无法挣脱的枷锁,所谓的梦想海洋中,我只想着,怎么能把自己裹在暖暖的童话世界中,不会苏醒,只能踏遍所走地方,却不会寻觅见自己留下的点点痕迹为死去的友谊默默祈祷,这是我们发自心灵的祭祀,祭祀已经无法沐浴在耀眼光芒下的友情750字 初二 散文
-
清明,清明清明,清明邯郸市凌云中学初二九班王美琦今年的清明下了雨,细细密密的,欲断还连的?糊着路人的视线。每个人都沉默着,眼睛没有焦点,茫然。仿佛在衬托着这日子。清明,清明。偌大的烈士陵园,清晨,静悄悄地。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是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人们缅怀着烈士们,抬起头,泪花涌动。看见了,战士们擂鼓呐喊!看见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看见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在那战乱的年代,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是否已经淡忘了着一切!淡忘了我们的耻辱!淡忘了我们要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你是否在家中玩着索尼电脑,吹着东芝空调或者坐着丰田汽车去吃日本料理?我们在电动游戏的伴随中长大,我们是否已经麻木?不!我们没有忘记!有一段历史,有一段回忆,我们将它放在我们胸口左边!时刻铭记!无论怎样谁都抹不去。因为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战士!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轻轻的传来一声鸟鸣,那么近又那么远,显得飘渺空灵。人们走出陵园,目光如炬,眼中的斗志熊熊的燃烧。明年那突兀的散落在纪念碑前的菊花,还会提醒着人们。清明,清明。650字 初二 议论文
-
祭祀祖先作文一路上,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公路两旁,往常常见的清明花,如今已就是寥寥无几。大家先来到了镇上,在镇上,大家买了:馒头、猪肉、纸钱、蜡烛、香、黄纸……之后大家又乘汽车沿着乡间公路到达了老家。到了老家后,大家顾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来到祖坟前,爷爷把准备好的馒头和猪肉都贴上了红纸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后大家把许多的纸钱放在后面,用火点燃,让祖先也用得上钱。大家又把香点燃,磕头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学习和大家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风顺,全家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祭拜完以后,爷爷再把蜡烛插在两旁,把两张黄纸用石头压在墓碑之上。再把猪肉和馒头拿走,进行下一个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于年代太久远,上面长满了花草,无奈,爷爷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机点燃花草。火助风威,风借火势。火浪卷着黑烟扶摇直上,下面则就是纸钱飞舞。在这种情况下祭拜,别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寒食野望吟》: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祭拜完后,爷爷他们灭了火,提着篮子下了山。下山回了老家之后,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遗像前,爷爷把剩余的纸钱等祭拜用品都烧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饭后,大家就乘车回去了。清明节祭祖给我留下的就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忧伤。因此,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难忘,也无法忘怀。550字
-
关于祭祀作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节,叔叔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手捧着自己摘来的杜鹃花,来到了万象山烈士墓前。只见,烈士纪念碑像巨人一样伫立在万花丛中,碑上刻着“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几个庄严肃穆的大字,两边青松挺立,万古长青。我们在烈士墓前,恭恭敬敬的献上杜鹃花,然后静静地默哀,那庄严的气氛,把我们引向了缅怀先烈的哀思之中。这时,我激动地拉着叔叔的手:“您是否可以讲一个关于这些烈士当中的英雄战斗故事给我听。”叔叔点点头,讲起了革命烈士王富武的故事。王富武烈士1904年出生,1926年入伍,第二年参加共产党,1935年任浙西南特委书记,数次与敌人英勇战斗。1936年在方岭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昏了过去,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敌人的监狱里,敌人看他苏醒过来,就恶狠狠地问:“你们的主力部队在哪里?战斗计划是什么?”王富武临危不惧,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敌人恼羞成怒,拷打逼供,也始终问不出一个字,残暴的敌人就活活地把他打死!叔叔沉重地对我说:“年轻的王富武烈士,牺牲的时候才32岁!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你要好好珍惜,努力的学习,学好本领,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仰望着英雄纪念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高大的形象,仿佛听到烈士在战场杀敌叫喊声“冲啊”!550字
-
《清明,清明》今年的清明,每个人都沉默着,眼睛失去了光芒。清明,清明。矗立在硝烟中的清明。偌大的陵园,清晨,静悄悄地。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是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人们低头,缅怀着先烈,抬起头,泪花涌动。我们仿佛看见了,战士们擂鼓呐喊!看见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看见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清明,清明。挥舞在战士手中的清明。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在那战乱的年代,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是否已经淡忘了着一切!淡忘了我们的耻辱!淡忘了我们要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你是否在家中玩着索尼电脑,吹着东芝空调或者坐着丰田汽车去吃日本料理?我们在电动游戏的伴随中长大,我们是否已经麻木?不!我们没有忘记!有一段历史,有一段回忆,我们将它放在我们左胸膛!时刻铭记!无论怎样谁都抹不去。因为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战士!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轻轻的传来一声鸟的悲鸣,那么近又那么远,显得飘渺空灵。人们走出陵园,目光如炬,眼中的斗志熊熊的燃烧。明年那突兀的散落在纪念碑前的菊花,还会提醒着人们。清明,清明,燃烧在战火中的清明。----二中 Kiss丶卡哇伊o灬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踏春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说起清明,我又想起了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三门峡市实验小学六年级:马雪莹550字 六年级
-
清明千丝万缕的思念伴随着清明节的细雨从天而降-----题记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缕缕思念。它载着千千万万从天而降,雨落到了土中,渗入了那沉睡已久的地下人。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的行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烟雨一片,不见有人家;抬头看来,有两个身影映入眼帘。没错,那是妈妈和我去看望婆婆。路边荒草凄凄,偶尔抬头,墓地黯然见。来到婆婆坟前,拔下周围的野草,烧上一把纸钱,对着墓碑说说话,心底始终有不尽的愁绪和悲伤。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凉。小时候,印象中清明节总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随风飘荡在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地指向远方。远方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这首诗,在今天读来仍是那么哀伤。清明时节的细雨绵绵不绝的纷纷而至,或和风细雨,或风狂雨恣,或沥沥淅淅,或大雨倾盆如今,对清明节不再是那一首诗的单纯理解,更多的是对亲人们的思念。也许是老天也懂得悲天悯人吧,让我们在这个思念亲人的日子里,看到她在哭泣。每当想起亲人们的音容笑貌之时,心中就会有一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对他们的眷眷思念,洒下所有的泪水,哪怕是十年二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消失减弱,反而会变得更加的强烈。希望清明的细雨依旧如期而至,因为他是我们欲泪而难流的泪。550字 初中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