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900字

走近鲁迅

900字 高三

当我终于读到鲁迅的《在酒楼上》时,我才觉得自己开始走近他。我感受到他浓浓的人情味和一种对生命的眷恋,看到了他在消沉中不放弃反抗的身姿。一种未曾有过的共鸣引动了我心中不起波澜的震撼。

我开始思考:鲁迅是谁?

他弃医从文,他是“民族的英雄”;是“以笔为刀剑与敌人斗争的战士”,是“革命者”“开拓者”……一串标签化的语言纷至沓来,这是鲁迅吗?透过这些名词我只看见一尊宏伟、刚健的铜像,却看不见他的血与肉,也不见他长歌当哭模样,更感觉不到他的那种“克制的冷”。

鲁迅被标签化了,是时代与人们贴上的,他成为了诸多名词的汇集。或许人们本想以此方式来纪念他,不料却将他推得太远,远至神龛,人们只能仰望、无从走近。

我理解人们的作为。那样的社会令他目不忍视,他要在沉默中爆发,他亮出匕首刺往人性的要害。而一个沉醉于虚幻太平的时代不容词人打碎其美梦。于是在那个时代怯懦麻木之人给他贴上标签使他醒目,使他暴露在高压下成为众矢之的而自己免于攻击。如今世人始觉歉意,便又为他贴上光鲜的标签以供后人歌功颂德。

但人们的这种行为却使鲁迅不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人们止步于对鲁迅的形象认识而忘却了他更深重的精神意义。他引领着人们走向精神幽深之地,带领人们远离奴隶之路……如今的鲁迅受到了太多标签的审判,他终于变得扁平了,变得片面了,变得易于掌握了。

世人为鲁迅贴上的标签是细碎的,是沉重的,更是随意的。

人们的态度太轻佻了,行为亦是过分莽撞。不仅仅是对鲁迅,更是对鲁迅的文字和他的文字所承载的时代与文化内涵。他们试图为一切东西贴上标签,如此他们便可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定义一切。但这些零零总总的词汇又怎能还原一个复杂的人格,架起一个庞杂的时代?更如何涵容那些文化?人的精神世界在“标签式思维”的作用下趋易、趋同了。

这也体现了人们潜在地对事物的控制欲。人们以短短几个词汇总结了一个时代,定义了一段文化,标识了一个伟人,他们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是赋予者,甚至认为这是对鲁迅和那些文化的馈赠,是在为他们加冕。

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太多浮躁,文化成了他们的快餐,大师成了他们娱乐的对象……

我想起余华说的:“当一个作家成为一个名词,这便是对他最大的伤害。”或许只有当人们醒悟了,重拾他的文字,重读他的话语,重感他的温度,才是人们真正走出蒙昧,走近鲁迅,走近文化之时。

650字 高一

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每天早晨,来碗热腾腾的粥是再好不过的了。

如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有人想吃一顿西式早餐而专门去添置各种设备,其实,一碗粥就能解决所有。在寒冷的冬天,手中捂着一碗热粥,用上升的暖气暖着被冻僵的脸蛋,像喝水似的“哧溜”一口,一股暖流直入心底,仿佛捂着一个小温暖袋似的。这在冬天也算是十分美好的事情了,是吧。

粥也分不少种类。什么排骨粥啊,血糯粥啊,乌米八宝粥……都是在原白粥的基础上拓出来的。我有个朋友在国外留学,每年才回来那么几天。去的时候说:“等我到了那边一定会多拍些美食给你看的。”可到了没那么几天,就开始和我诉苦,哪有什么美食啊,还不如我们每天喝的粥好吃呢!这不,如今她一回来便嚷着要吃粥,仅是最简单的白粥而已,她说,这是“家”的味道。是啊,家。我们的家仅仅是普普通通的那个地方啊。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又很特别。正如白粥,平平淡淡,但又最能温暖人心啊。

这个图片中,从花纹与有些陈旧的木板可以看出,是在古镇中。布做的小招牌迎风飘扬着。可以想象,跨进那道槛,几张八仙桌摆着,人们纷纷坐下,享受着各种粥。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喜爱热闹的,喜欢一大群人围成一桌,开开心心地夹着菜,谈着事,而喝粥不也是这样图个热闹吗?

走在街头,特别是异乡,看见一家粥店,总会忍不住走进去尝一小碗,却还是能尝出细微的不同,习惯了妈妈煮的浓稠度,吃着外面的还是会有些不习惯。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碗粥,需要慢火熬。”所谓“熬”也就是不轻易放弃,也不轻易改变目标,直到达到终点。人生路漫漫,也只有“熬”才能体现人生之意了吧。

那么,进这家粥铺的人又是抱着何种态度走进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