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即使我们听到感觉无聊之极,“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其实,有科学数据统计,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基于感官的求知,植根于脑海,深埋于心智,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不会改变爱听故事的习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即使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可还是不成功,要不就是离目标值相差太多,于是我们在论及成功与否的原因时,很多人会归结于命运、风势、人和、技艺等,事实上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之所以失败是我们还不会讲故事而已。
“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著名作家丹尼皮克在《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书中指出道。确实如此,会讲故事,代表个人口才能力强以及组织语言的逻辑思维好。会讲故事,代表着我们能地向这个世界较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创意。会讲故事,往往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品质之一。未来社会精英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口才了。“故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所以才是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包括我们在营销产品的时候,说服客户和投资商,引导他们走进产品的创意过程以及营销策略。
品牌的打造也和讲故事有关。原因在于品牌的塑造是要挖掘出一个有生命的原型,并通过故事进行包装,从而达到自身影响力和客户的认同感。大多票房极高的电影,美国电影行业塑造的超级英雄系列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就是因为他们会讲故事,塑造有生命力、有内容情节的电影品牌。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最好的故事从不教人新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的,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最正确的。”会讲故事的人受到欢迎,在于讲的故事引起读者共鸣,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情现象,勾起读者相似的记忆和情愫。
一步与一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重大影响。
在正确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不同。史铁生在二十几岁即遭遇下肢瘫痪,他想到了自杀,可是,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最终,他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如果他不从死亡的边缘跨出一步,他的一生可能要因此改写。司马迁遭受宫刑,这真是奇耻大辱,他也想到了死,可是,他又想到:“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最终,他从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写了鸿篇巨制《史记》,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你只能品尝苦果。成克杰身为人民公仆不想着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贪图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马家爵作为一个贫穷人家走出的大学生,不思学业有成,从而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却因为一点点小恩怨伺机报复。如果他不在报复的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有伏法抵罪的结局?
古语云:“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些用血泪写成的话里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教训啊!不过,“一步错”真的就“步步错”吗?“一失足”真的就“千古恨”了吗?“浪子回头金不换”又给我们重新振作的勇气,只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廉颇身为赵国重臣、一代名将,却为名利与蔺相如相争,不能不说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可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及时发现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从而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越王勾践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也沦为奴隶,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再英勇的人也要低下头了吧?可是,勾践却能“卧薪尝胆”,积蓄国力,最终一洗国耻。
反之,一帆风顺的人如果不慎重自己的脚下,也可能功亏一篑,毁了自己的一生。陈良宇能坐上上海市委书记的位子,他的仕途不可说不顺畅,可是,身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反而以权谋私,最后前功尽弃,落得晚景凄凉。同样下场的还有原北京副市长王宝森,他可能想到为革命工作一辈子了,再不享受可能没机会了,所以在后期的生活上极端腐化,最终因晚节不保而畏罪自杀。
由此看来,我们不可不慎重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啊!因为,你迈出的每一步对你的一生都可能有重大的影响,让我们都一路走好吧!一路走好,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幸福,也可以给自己身边的家人带去幸福,还可以造福社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如果你在错误的道路上不小心跨出了一步,你也不必惊慌,只要你知错能改,你同样可以赢得一生幸福!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谈锋犀利,论证有力的议论文佳作。
开篇,作者引名言紧扣文题,引出中心论点,为文章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统帅全文。然后,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举史铁生、司马迁、成克杰、马家爵以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史实以及陈良宇、王宝森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乃至腐化堕落的事例,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审视论辩,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感人的亮点还在于结构严谨,思维缜密,第四自然段进一步引用古语,巧妙过渡,照应开头,反弹琵琶,深入论证,不但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而且使内容更加丰赡厚重。
结尾水到渠成,提出忠告,总结全文,收束有力,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关推荐
-
事实天开始转冷,心也开始冷,不是因为感情,更不为爱情。只是,也许是花季的原因,心中总有莫名的悲哀,莫名的伤感,莫名的一切。也许是以为世界太美好,突然看到了它的阴暗面,心受不了,剧烈的痛。心痛的感觉,真的说不出口,仿佛下一秒,心就会碎。100字 初三 书信
-
包装”所谓“包装”,就是包裹东西,今引申为对事物多方面的装饰作用。例如对商品的外观加以修饰,商店门面的装淆,电影的宣传。影、歌星的形象设计等等,一般能起到令人赏心悦目的作用。关于“包装”,人们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包装”是必需的商业手段,有促进经济的作用;而有的认为应该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不加以修饰掩盖,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去辨识。我认为要谈“包装”,就先谈谈没有“包装”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先设想一下,全部商店没有装清门面,杂货店、时装店一个样,白粉刷墙,苍白无力。人们哪还有购买的兴致。再看珠宝饰品除了精美的包装,和油盐苦醋一样装在塑料瓶子里,所有书本都一样的牛皮纸封面,歌星们都挺着个啤酒肚,穿着邻家大叔的服装在台上唱歌,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视觉享受。人们没有创造美,也就无从感受美,赞叹美。因而,“包装”确是必不可少的,它使我们的眼睛不至于受折磨。既然包装有如此好处,那么,它是否应有益无害呢?也不尽然。装满高级的时装店可能挂着廉价、劣质的服装;外观精美的商品也可能是假货;封面缭乱、吹捧过度的书或许内容空泛;衣着华丽的歌星或许演唱水平不怎么样。有一句话是“过犹不及”,“包装”过度、华而不实的东西有害无益,所以“包装”该有一个“度”,只有不超过这个“度”,才能使我们的心灵不至于受蒙编。我们谈“包装”,谈其益处、害处,最后给它定下一条“黄金分割线”——既美又真。既不能让商品素面朝天,也不能华而不实,只有越接近这条线,“包装”才越显得尽善尽美。550字 初三 说明文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寒假里,我有幸读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从中受益匪浅,它让我认识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效能产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感兴趣。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也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关心我,希望老师能做我的朋友。但今天我成为了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平时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为了成绩、分数,甚至侮辱学生。为了让班级成为优秀班级体,为了所谓的常规,我不允许孩子犯一点错误,有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却一再的埋怨是家长管教不严,而我却忘了,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的。我为什么要一再的约束他们呢?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同理心”,它让我知道了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同理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意思是说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唤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的人,不管这种潜力与价值的体现需要多长时间,教师都必须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着朝向好的方向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实这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时充满激情,信誓旦旦要改变他们,但在与他们对招的过程中,我的耐心磨尽,激情消退,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粗暴的话语,根本谈不上尊重。我想今后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尊重他们,学着去爱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900字 初三 读后感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作为一个演讲者首先要有信心,这样才会有站起来的勇气,才能完善自己的演讲。再者要有计划,没有演讲稿、材料是不会有好的演讲的。当然,也不需要你把所有的演讲内容逐字逐句的准备好,你只需要把重点整理出来,排好序,再准备一些相关材料就好了。沟通不是一种本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正式演讲前要先预演,也不是需要你找个人呆呆坐着听你很正式的演讲,只需要在你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随性的讲出来和他们分享就好了。你演讲的内容需要讲精讲细,而不能空而广。所以你要反复的问自己一些细节,挖掘一些重点出来详细讲解。演讲最好以自身为切入点,多说说自己,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分享给听众,让听众感同身受。当然,你也可以说说别人的故事,但是要有明确的人事物,要是真实的,不能瞎编乱造。我们要抓住每个练习的机会,认真完成每一次演讲,经过总结归纳,组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演讲也要有一个目标,你想要听众学到什么?学到何种程度?或是只是希望他们了解状况就好?你的演讲要始终向着自定的目标前进。偏离了这个目标,你的演讲就没有意义了。演讲者要相信自己的演讲内容并给以激昂的热情,只有自己相信自己的演讲才能让听众共鸣。再者,演讲要有鲜明的主题,不要一伙人在那里热情洋溢,但是,回家以后都不知道今天学到什么。你要用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相信自己的一番努力是会成功的。要对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演讲成果保持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而非胆怯的面对大众,战战兢兢的说话。可能的话,要让听众参与你的演讲。可以让他们提些问题,或是让他们发表一些意见。这样,听众自己参与了,印象也就更深了。600字 初三 读后感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在认真拜读了卡耐基的书《沟通的艺术》之后,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教育。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谈点学习体会。一、与人相处的原则不要随意的批评别人,要尽量去理解别人,设身处地去为别人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更有益处。如欲采蜜,勿蹴蜂房,你的努力要让人生同情、忍耐和仁慈。从精神上帮助一个人要比给别人物质要好上多少倍。比如:成长、幸福、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我们要真诚的学会赞美别人和捕捉他人观点的能力;看一件事须兼顾对方的角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不会担心形成内耗,只会形成合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保持稳健快乐的习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我本色,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并在身心中保持自我,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而无效的模仿他人。 要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因为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凡事要分轻重缓急,形成稳健从容处事的方式,并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好工作。同时,把工作做的更出色,更完美。要学会放松自己,解除疲劳,不要对事情感到倦怠,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尤其是工作跨度较长的工作,要有一个对工作充满乐趣,并有长期奋斗、不知疲倦的态度,千万不能有前紧后松,并逐步放松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态度出现。不要对自己认为不对的人进行议论,那样伤害最大的往往是自己,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同样不要指望任何人对你的善举心存感激,因为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每天要尽力带给他人快乐,一个人要想得到快乐,就要时刻想着他人。不要把别人的看法看的过重,对的接受,不正确的要心中有数就行了……不要以批评他人为荣,批评别人往往是一种自我满足,做事情要尽力而为,在工作、生活中要撑起一把希望之伞,避开责难之雨,走下去,便会迎来一片蓝天。要学会反省自己,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对手往往是自己。 卡耐基的书是一贴工作和生活上自我清醒剂,学习他人的长处,即使不能全部做到,但其中确实能够吸收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愿通过学习,能够为自己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带来良好的指导作用。800字 初三 读后感
-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1200字以上 读后感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也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关心我,希望老师能做我的朋友。但今天我成为了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平时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为了成绩、分数,甚至侮辱学生。为了让班级成为优秀班级体,为了所谓的常规,我不允许孩子犯一点错误,有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却一再的埋怨是家长管教不严,而我却忘了,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的。我为什么要一再的约束他们呢?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同理心”,它让我知道了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同理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意思是说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唤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的人,不管这种潜力与价值的体现需要多长时间,教师都必须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着朝向好的方向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实这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时充满激情,信誓旦旦要改变他们,但在与他们对招的过程中,我的耐心磨尽,激情消退,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粗暴的话语,根本谈不上尊重。我想今后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尊重他们,学着去爱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是一位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他接受批评的态度很好,有的老师批评他却顶牛,为什么呢?这就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艺术问题。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哪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的确如此,学生之所以犯某种错误,一定有他的内心的想法或根源,不是平白无故就犯错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批评道点子上,你批评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否则,一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不了,不顶牛才怪呢!尤其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需要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老师面前往往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就不能与老师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灵沟通,只凭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打骂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即使他表面上屈服了,但好景不会长久的。另外,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然僵化,那么,老师的用心再怎么良苦,学生也不会领情的,并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如果一个后进生对你的抵触情绪产生一种定势,那么,你将害了这个学生,因为他有可能在后进生的行列中越滑越远,同时你也将被宣判教育的彻失败。我想,成功的教育当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否恰如其分的与学生沟通,或者说是否能高质量地与学生沟通。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没有耐心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或者会不自觉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其结果,学生进行激烈的反抗,或表面的顺从、沉默。我们教育的目的修正学生,转化学生,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固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健康、自信、自立的人而非单纯的服从的应声虫、小绵羊。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在三月闲暇之余,我读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书中让我们了解到了再现代社会中,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和陌生人交流,和陌生人交流的好处举不胜举,通过和陌生人结交为朋友,可以不断的扩大社交圈子。和陌生人交流的好处如此之多,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还是多陌生人敬而远之。在《沟通的艺术》中正是教我们怎样建立于陌生人的关系,如何正确的与陌生人沟通。沟通的基本要求就是主动。不管是与同学还是同事,都要主动与对方沟通,及时反映己方观点,并学会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分场合分时机有适度的沟通,注重交谈的细节和技巧,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使自己的谈话充满社交艺术,交谈目的是与人建立关系,交流思想和信息。尊重,是交流的前提。沟通是彼此的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意识到对方也有充分的潜能,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你喜欢别人,别人也会喜欢你;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别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数。人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最宝贵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了解、没尊重、生活是简单的,与人沟通也是简单的,有的时候是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只需坚持自己的原则——简简单单做人,简简单单沟通。所谓的简单,就如出生的婴儿一般,没有心机,没有世俗的烦扰,没有太多的顾虑,看了就让人很愉快,那就是生命的开始,沟通的本源。做人、沟通真的很简单,简单如一杯纯净的白开水,不掺杂任何的杂质,从容平淡,真实快乐。600字 高一 读后感
-
《整理的艺术》读后感自从看了《断舍离》与《佐藤可和士的超级整理术》之后,我深感整理就是一门艺术。我们自小就被教导要从生活中获取什么,成长更倾向追求所谓的得到,不懂得对无关紧要的事物断舍离,不懂得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这就导致无法抓住生活真谛的窘境。整理就是重新设计的过程。在设计界中比较流行的极简主义,同样也适用于“整理”这门艺术。极简主义,先是清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事物,直到只能留下最重要且是最合适的东西。整理的第一步,就是断舍离。不要的东西果断扔掉,不要想着留着以后有用。如果不舍弃现在无用的东西,哪能为现在有用的东西腾出位置?在《整理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小山龙介提到他在生活与工作中运用到的一些整理技巧,这些整理小技巧归根究底就是及时性的重新设计。及时性的重新设计,就是整理的第二步。例如,纸质资料工作完成后要电子备份,扫描或拍照及时保存,这就是将纸质文件转化成电子文件形式。每看完一本书后,写书评或博客等等,就是将知识重新设计成自己的思维语言。给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重新设计做个目录,看着目录我们也许更容易获得些灵感。整理的艺术就是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生活要么在秩序明了的个人系统化下前进,要么在不经整理的乱麻中颓唐迷茫。4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也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关心我,希望老师能做我的朋友。但今天我成为了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平时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为了成绩、分数,甚至侮辱学生。为了让班级成为优秀班级体,为了所谓的常规,我不允许孩子犯一点错误,有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却一再的埋怨是家长管教不严,而我却忘了,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的。我为什么要一再的约束他们呢?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同理心”,它让我知道了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同理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意思是说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唤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的人,不管这种潜力与价值的体现需要多长时间,教师都必须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着朝向好的方向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实这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时充满激情,信誓旦旦要改变他们,但在与他们对招的过程中,我的耐心磨尽,激情消退,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粗暴的话语,根本谈不上尊重。我想今后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尊重他们,学着去爱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是一位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他接受批评的态度很好,有的老师批评他却顶牛,为什么呢?这就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艺术问题。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哪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的确如此,学生之所以犯某种错误,一定有他的内心的想法或根源,不是平白无故就犯错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批评道点子上,你批评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否则,一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不了,不顶牛才怪呢!尤其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需要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老师面前往往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就不能与老师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灵沟通,只凭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打骂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12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坚守文化认同感_你言他们是犹太人,我道他们是《圣经》的现世执行者;你言他们生性狡猾,我道他们生有经商的大脑;你言他们天赠好运得以发展,我道他们得益于不断寻求认同感!毫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了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有了对自身制度能力的认同感,以色列国家的经济才得以迅猛发展。且看二战期间的犹太人,他们的鲜血足以染红整个大西洋,他们逃离家园的足迹遍及了全球。换作我们,定会对那饱经摧残的家园充满了恐惧,但犹太人不是这样想。在他们眼里,他们的故土承载了历史,承载了文化,因此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重构历史的使命,去坚持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他们在全球奔走呼号,不断地寻求认同感,终于他们也真的成功地找到了很多相同意愿的人,几经努力他们回到了中东重建了国,重拾起自己对文化的认同感。在他们认为历史留给自己的不仅只是零散与心酸,更是那厚重的认同感,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身的创造能力感到自信。如果说,缔造以色列这个伟大的国度的是犹太民族。那么缔造犹太这个民族的定是那对自身的认同感。要知道刚回到故土的犹太人面对的真的是人间炼狱,这个法定面积比北京还小的国土,大部分国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面对茫茫沙漠。世界各地都向以色列投去了否定的眼光。可犹太人不怕,他们选择发挥集体的力量,去寻找他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同。幸运的是以色列民族中从不缺少对自身能力很强认同的人,他们不是困难。几经努力真的将以色列变成了上帝应许之地,变得了流淌奶和蜜的地方。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我们从不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我们的文化是在一尊尊青铜器皿,一件件甲骨竹简上堆砌而成的。但我们虽缺少的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缺乏那寻找认同感的精神动力。究竟何时哪些崇洋媚外的国人能够加强对我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呢?我久久地期盼着,还有更多的久久期盼着?700字 高一 记叙文
-
事实上平凡与伟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沙子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珍珠,是近乎完美的,而沙子却是平凡的,珍珠身价逾千而沙子一文不值,珍珠在大家眼里是好的沙子是不好的,但你想过没有?珍珠的确在沙子里很容易发现,但是一粒沙子在沙地中很难找到。但是珍珠一但被埋没就失去了光彩,甚至找不到,而沙子一眼就能看到,任何东西都能埋没它!那些贩卖毒品,不法物品的可以很快的富起来,甚至不可一世,不可一世到连一个国家领导人也敬让三分的人,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为自己卖命的手下最多的人,但是这种不可一世是我们愿意得到的吗?这就是一种伟大。还有一种伟大,那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得来的伟大就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爱因斯坦是只顾研究,不断探索,但是这位伟人却连生活自理都做不好,甚至连自己家都不会回,但是一问公式之类的,他又都记得;爱迪生发明一种东西要失败上百次,有时几千次才会成功……这是一种伟大。大家会问谁不愿意当“巨人”是的我们都想要当“巨人”但是我们中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巨人”呢?要我在伟大与平凡中选的话,更愿意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做一个很平凡的人。是的,我只希望是一位教室或者医生,穿的是朴素的衣服。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把我知道的教给他们,看着他们幸福地成长,我也变得乐观开朗。和病人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渐渐康复,用尽我的全力医治他们,我是最幸福的。我不图什么回报,我只想说的是“如有来世,我依然会去做。”清洁队伍里有我,抢险救灾队伍也有我。我很平凡,但平凡下的我并不平凡!相信吧!伟大,来自于平凡,万丈高楼起于平地,没有平时积累,没有脚踏实地、点点滴滴的努力,不可能一下子成功。平凡地努力一辈子就离成功不远了,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成功。平凡与伟大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统一而又矛盾的。“平凡孕育了“伟大”,“伟大”又出自“平凡7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
包装作文商品要包装,送人的礼物要包装,人的外表要包装,就连人的性格也要包装……我们为什么要把一切东西都“包装”起来呢?为什么不还一切东西于真实呢?商品要包装,那花花绿绿的外表,着实把顾客的眼睛迷乱了。人们面对着这金碧辉煌的外表——仅是那外表,已经像是在把玩着小孩子手上的“七彩魔方块”,你应该是往上转或是往下转,还是往左转或往右转呢?你一定是拿不定主意,捉不着弦了吧?然而,当你发现这有着美丽外表的商品却是名不符实的时候,你还会因为它们的金碧辉煌而动容吗?恐怕这时,那些造假的商人要想想怎样包装自己,以证明自己也不过是位受骗者罢了。看,这又是包装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人也要包装,这些包装更是五花八门,令你目不暇接。某人说:我去过英国,我去过荷兰、马来西亚、美国……噢,这人可是一个遍游了世界的人,他的知识一定很渊博。于是你问:“伦敦怎样?”他却说:“我还没吃过,不知道。”这时你才恍然醒悟,这是一个要往自己身上包金子的人。表面上看来他很富丽堂皇,然而他的内心却是最空虚的。他的无知、愚昧,恰恰被那漂亮的包装衬托得更加显眼。礼物的包装是为了让收到礼物的人有一份惊喜,这无伤大雅。然而,如果试图把一个中国包装起来,那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过去,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自己的臣民,往往借助一些形势的包装,结果人民都成了他的奴隶。再后来,当国民党执政时,某些变了质却又装得很善良的国民党官员以自己的外表欺骗了民众,把国家出卖给了日本鬼子。而今,美国手上把玩着“民主”这一出戏在戏弄中国,而那些耀眼的包装里面,美国的民主状况又是如何呢?所有这一切虚伪的包装,最终还不是暴露在了人们的眼前了吗?正如纸永远包不住火一样。我说,暴露也好,一切都将从包装回到真实。人们将能够看到更清楚,更真切。700字 高一 议论文
-
艺术艺术,在人类发源时便与之共存的一种源远绵长的事物。上至三星堆的各种文物,下至后印象画家梵·高的各类作品,皆向我们展现了艺术的美。欣赏艺术,不仅使我们大饱眼福,更受到了灵魂的淬炼,得到了心灵的成长。第一个上台介绍艺术品的就是我,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一番介绍后,伴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迅速下了台。第二个人上台的是我班的搞笑担当,他介绍的是快板。经他的介绍,我们都明白了,原来快板这小小的东西竟蕴藏着如此大的学问。要数让我最感兴趣的,非小邓的弹弓莫属了!这弹弓乍看上去像一个小小的人,就是没有手臂。这弹弓高约10厘米,宽在6·5厘米左右,弹弓上部的结构十分巧妙。两端皆与弹弓中部相距2·5厘米,没有丝毫误差。这样应该能保证发射时射得更远吧!小人的颈部,也就是弹弓的手柄,呈微凹状,这样能保证握上去时舒适,没有突兀感。这弹弓一出场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现在更是如此。所有人都想亲自去试一试这弹弓的威力究竟如何。而后,我们又看到了似真似幻的飞机,欣赏到了获得国际大奖的音乐,还听到了关于丹顶鹤唯美而凄凉的故事。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探索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止。艺术是美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就给大家带来了如此多的享受,那生活呢?生活是个大熔炉,它将所有的事物筛选,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美的。可是现在呢?真正的艺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假的所谓“艺术”,令人作呕的“艺术”。艺术,艺术,重现江湖,为我们带来真正的“美”吧!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7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艺术艺术是花,美丽处处可见,艺术是雪,洁白纯洁让人永生难忘,艺术是海,其中藏着无数珍宝,艺术是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艺术是一块磁石,将人吸引,艺术是歌,让人沉醉。美术是我的最爱,在我无聊的时侯经常会画一幅画。如今我七年级了,随着作业的增多,我画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画图给我看。她画得栩栩如生。她画的白雪公主不但美丽动人,还给她画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也许是那个时候我爱上美术的吧!当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把我送进听潮六村的一位美术老师家学美术。回想过去在老师家的快乐情景,不由得拿出以前画的画。不由得发现我怎么以前画得那么幼稚。而那时,父母却一直夸我画得像画得好。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破坏我的自尊心吧!他们为我的这条美术之路铺好了平坦的水泥路。可在这条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坎坷很快到来了。那老师在我刚上一年级时,说不教儿童画了,要教素描了。因为,父母认为那是高年级学的。就此我的美术学习生涯中止了。除了学校教的以外。但我并没有被这坎坷吓倒。我在家中仍然在画。可在家中画的总没老师教的好。有一次,我画一条蛇,可我觉得我画的蛇怎么看都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怎么修改也不像,为此我还大哭了一顿。爸爸和妈妈听到哭声,都来安慰我说画得挺好的。可我心里知道他们在安慰我。我哭得更厉害了。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因为,那时的我认为别人的安慰就是别人的嘲笑。后来,我还是把那幅画修改了。但从那以后,我更努力画画了。直到现在我学起了素描。虽然我画的暂时不太好。但我还在努力。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美妙的音乐,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是啊,艺术有着神奇的魅力,它吸引着每一个对它感兴趣的人。初一:王细水700字 初一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