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的中药
黧黑的砂锅中不时迸发出水泡破裂的声音,儿时的我总是被那沸水之中飘出的清苦味驱到了三尺之外。那时候,爷爷生病时,我常常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吃西药,非要熬苦涩的中药呢?他总是笑而不语。于是,那些形状各异的草木杆更是令我产生了一种好奇与敬畏感。
儿时家中总是熬中药,以至于上了小学,当老师在课堂上讲李时珍时,听着他的故事,我缥缈的思绪总是变得似真似幻,似醒非醒,那踏青山、攀峻岭的身影在课本薄如蝉翼的书页中闪现,透过斑斑驳驳的阳光,我看到了那个由时间与心血酿造而成的《本草纲目》,那这亘古绵长的书上,镌着的,是数以千计的草药……那股苦涩又萦绕在我的鼻尖,那是中药中浓烈而难以化去的历史的厚重。
伴着中药若有若无,忽远忽近的醇厚味道,懵懵懂懂的我们升入了初中,学校新开设了生物课。
显微镜下,透过晶莹剔透的临时装片,映在我们微张的瞳孔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细胞。我们观察昆虫,把生命降到与他们一样的高度,用心触摸它们每一条滚烫的血管,感受它们跳动的脉搏。阳光落在植物标本上,我蓦地恍惚了,那些草木,在被做成中药之前,它们是否也曾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呼吸过?它们是否也曾在苍穹之中打下自己的烙印……
再后来,我陪母亲去药房取药。
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仔细地打量着这古色古香的中药铺。木制的药柜中有着数不胜数的小格,每个小格上,都印刷着行楷的名字:当归、人参、白术、六月雪……每个抽屉中,都仿佛有一个小小乾坤。看着药师娴熟地取药,忽然觉得有一种神圣的东西在血液中流淌。
我想,这些草木曾经是在这个世界上鲜活过的生命,它们也蕴含着浓烈的历史的厚重,都是勾魂摄魄的文明的荣光,而中药,赋予了它们更高的价值。
天空透明而澄澈,微凉的风里带来泥土的气息,混着花草的清香,我蹲下身子,目光落在一株草茎上,它并不起眼,但经过折射之后的翠绿,显得神秘而清远,我看到它在阳光下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的清新,心中莫名多了份复杂的情愫,嗅着自然的味道,我心灵的空间仿佛扩大了许多,远方再次飘来一阵中药之味,那是自然的芳香吗?蓦地,我仿佛懵懂地认识到了爷爷对中药情有独钟的答案——以自然的精华治愈天地中孕育出的生命,其中蕴含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文明。
重读中药,草木之本,生命之华。
常读常新——《人生》
一望尽去,棕黄色的土田充斥了全部,仔细看去才看得见新生的麦苗覆盖着一切。这里,沟壑纵横,似老人们脸上的皱纹,被岁月磨去了不尽的芳华……
初读《人生》是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算是半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所以对那一望无尽的黄土,有家一般熟悉的感觉。那时年幼,只是觉得书中的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半字不识一个的乡亲们,在地里劳作的农夫们,那一个个从乡下考入大学的哥哥姐姐……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后来,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望着满山不尽的“坑坑洼洼”,以及黄土,还有那虬枝峥嵘的枣树林。闲来无事,拿着书,坐到黄土地上,乘着桃树下的凉荫,吃着顺手从地里摘的甜瓜,读起书来。那时的我才明白黑与白以及是非对错。看着看着,心中便不由得骂起那个依仗财势的刘立本,骂他害了高加林的大好前途。也明白了“走后门”的迂腐现象,为现在社会中受高层阶级欺压的人们而打抱不平,希望推出新的政策,打击贪官,为群众平冤!
而今,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去品读“人生的道路”上的每一个“岔路口”。高加林受到高考落榜的打击后,又再次落到人生低谷——要回家种田。此间,他初闻甜蜜的爱情,让他内心得以慰藉。这正极像我初至他乡,面对如此繁重的作业,不免“饱受挫折”。那时的我,只是一股子劲儿地学,也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当然,收获到的是我在班中名列前茅。只是,因那时骄傲,学业故有所退步,也让我清清楚楚地明白了事情的本质。也正像高加林从农民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后,只满足于现状,不再进取,最后一落千丈……
读《人生》带给了我家一般的熟悉;读《人生》告诉了我世间的对与错;读《人生》教会了我去珍惜一切;我还会再读《人生》……
《人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不知下个十年,在我二十三岁时,我会又读出些什么。学习品质?人生仕途?或是爱情意义……这一切,都无从知晓。我不禁想到,当我年至古稀重读此书,回忆起童年的幼稚想法,又会想些什么呢?
只是愿《人生》引领我,做一个对的人,去做一些对的事……
相关推荐
-
常读常新小学时班主任曾经在群里发过一封信,当时,我看到内容时,就只当是老师希望我们改变。她发过许多信,这只是其中一封。当时,离小升初不远了,内招已经过了,而我们却放松下来,浑浑噩噩,又是一节语文课,逐渐炎热的天气让我们浮躁懈怠,课上显得懒洋洋的,许多同学都心不在焉地趴在桌子上,对于老师的问题,举手回答的人少之又少。面对来自人生第一大考的不断的压力,我们已经麻木了,前途变得模糊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半倦半醒的状态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的课。班主任老师满怀热情地引导我们,设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然而我们却如朽木般死气沉沉。一气之下,语文老师大骂了一顿我们,摔门而去。晚上,语文老师就写了一封信发了出来,我立即觉得,老师太可怜了。我要好好表现。这个想法一直陪我走过小升初。直到后来:毕业典礼那一天,老师并没有把氛围搞得多么伤感,而是语重心长向我们表示祝福,老师说的话中,我感触到了一些强烈的情绪,老师演讲时面上含笑,我却没有看到泪光,更多的是她慈母般柔和的注视,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她说:“一段落途的终结不仅仅是此时的结束,更是下一段路途的开始。”“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一直在为你们竭尽全力。”走在回家的路上,波澜起伏的心绪平静下来,老师说的放在呢?是的:头脑冷静的我刹那间就想明白了一切。孝是希望与期待,我想起了她其它的几封信。沉甸甸的话语充满的是指引,她常常要以身作则,六年间,我从未见她迟到早退,工作极其认真,她的课讲得很好,一步一步的引导,总是让我身临其境,一节课下来,很明显就感到脑中有了新血液、新想法的加入。有时,她会把正讲的课不断地联系联系到一个有课堂完全不关联的道理上,有时甚至用掉一节课。我知道,她觉得让孩子看清前方的路更重要。我又想起,她曾经为了我们的方便像保护雏儿似的与教务处有些争执;她也曾经放弃休息时间而为我们分三波进行动员。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她被许多同学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过,甚至还因此丢掉过年终奖,而她却既往不处地爱着他们。这着实是母亲般的关爱,无数次点滴的关怀,我们却有时视而不见。真正的宠爱,我终于明白老师“视为己出”的深刻含义。我第一次领悟到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奥秘,希望、指领、关怀。800字 初三
-
常读常新——《人生》一望尽去,棕黄色的土田充斥了全部,仔细看去才看得见新生的麦苗覆盖着一切。这里,沟壑纵横,似老人们脸上的皱纹,被岁月磨去了不尽的芳华……初读《人生》是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算是半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所以对那一望无尽的黄土,有家一般熟悉的感觉。那时年幼,只是觉得书中的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半字不识一个的乡亲们,在地里劳作的农夫们,那一个个从乡下考入大学的哥哥姐姐……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归属感。后来,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望着满山不尽的“坑坑洼洼”,以及黄土,还有那虬枝峥嵘的枣树林。闲来无事,拿着书,坐到黄土地上,乘着桃树下的凉荫,吃着顺手从地里摘的甜瓜,读起书来。那时的我才明白黑与白以及是非对错。看着看着,心中便不由得骂起那个依仗财势的刘立本,骂他害了高加林的大好前途。也明白了“走后门”的迂腐现象,为现在社会中受高层阶级欺压的人们而打抱不平,希望推出新的政策,打击贪官,为群众平冤!而今,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去品读“人生的道路”上的每一个“岔路口”。高加林受到高考落榜的打击后,又再次落到人生低谷——要回家种田。此间,他初闻甜蜜的爱情,让他内心得以慰藉。这正极像我初至他乡,面对如此繁重的作业,不免“饱受挫折”。那时的我,只是一股子劲儿地学,也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当然,收获到的是我在班中名列前茅。只是,因那时骄傲,学业故有所退步,也让我清清楚楚地明白了事情的本质。也正像高加林从农民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后,只满足于现状,不再进取,最后一落千丈……读《人生》带给了我家一般的熟悉;读《人生》告诉了我世间的对与错;读《人生》教会了我去珍惜一切;我还会再读《人生》……《人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不知下个十年,在我二十三岁时,我会又读出些什么。学习品质?人生仕途?或是爱情意义……这一切,都无从知晓。我不禁想到,当我年至古稀重读此书,回忆起童年的幼稚想法,又会想些什么呢?只是愿《人生》引领我,做一个对的人,去做一些对的事……800字 初三
-
常读常新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月朗风清,春桃夭夭,一张泛黄的纸张上细细暮出了一份美好,正是诗作《春江花月夜》,它伴我走过了多少日夜,一直不得忘却。四年级的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为我们讲解这首诗中的四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老师柔和的声音引人入胜,我似就站在了那平静的江边,真好,看见水天相吻的氤氲处生出一轮清月,映亮了天、地、江、人、花……我如痴如醉得想着。从那时起,我爱上了月。六年级时,我读了这首诗的全文。开篇便踏破虚空而来,伸手向我一招,我便一下子痴了心。忽然想起了柳永《雨霖铃》中“江潭落月复西斜”相映吗?月将落未落,而春日的晨风已至,岸边春柳花林忽隐忽现……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古诗文。六年级的假期读了许多古诗词,只觉此首为冠,在无数次的朗诵、不断的体味中,不知不觉已能整篇熟背了。上初一了,闲暇时仍背这首“盛唐绝唱”,在诗文字里行间感受盛唐自由的人、诗、心。抚摸着白纸上的黑子,心也随之飞扬,在忙碌的生活中,为诗与我余留一点飘然自得的心灵空间。一次正自背念,忽然开悟了一般,自床上一跃而起,打开窗户。风拂过耳畔,低低向我诉说着,空气中微微酿出几分清冷。抬首间,我看见了一轮月,那纤眉一般,柔柔弱弱的,却有万里清光。谁说这不是“皎皎空中孤月轮”的那一轮月呢!只要我想,她就是。顺应自然,顺从自己的心,我在语文本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此心安处,便是故乡;此心明处,便是大道;此心望处,便是我思;此心了处,便是长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世界。一次在屋里闲坐,看着窗外鸟雀,不知何处送来了微微的乐声,细细侧耳听,还有歌声,音韵婉转,音喉温软。一句“谁家子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淡淡的道出一点愁思。沉醉在乐中,一幅幅画面似在我眼前。春江花月夜,朗然天成,质朴自然,心在其中,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蒙蒙有光,就这样,最好。从那时起,我爱上了真心。因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800字 初三
-
常读常新——花鸟店生活这本书,慢慢去读。一家花鸟店,坐落在一家大型超市的旁边。中间隔着一行灌木,却划分了两种生活。一边熙熙攘攘你来我往,一边安安闲闲鸟语花香。檐下的鸟儿叽叽喳喳地低语着,它们藏在吊盆绿萝的枝叶里,唧唧地向人们打着招呼。驻足片刻,我才进店光顾,无论春夏秋冬,小店里总是那样馨香、温暖。花儿的靓丽真是如一泉活水,充满活力地涌出来,汩汩地滋润枯燥乏味的生活。它们那样无忧无虑地吐露芬芳,生机盎然地装点着人间。从没有一朵花儿害怕凋谢而不去绽放,它们迫不及待地绽放自己的美好,昭示着蓬勃的生命力。我喜欢太阳菊的明媚、灿烂、张扬,撷几朵在家,这新的花儿使沉沉的空气也流动起来。明明只是几朵乡野小花,不想却如此美丽。虽然雾霾肆虐,可它们有阳光般泼泼洒洒的热情,活泼泼地开到最美。花儿眼中的世界,一瓦钵清水都是美的吧!还是世界本来就很美,是我们,远不及花儿会发现吧!不些时日,花谢了,我又能去“读”一遍花鸟店了。正巧遇上阳光明媚的一天,店员将鲜花移至店前的阳光里,每一朵花都争先恐后地开放,渴望得到阳光的恩典。它们笑得那样灿烂,微风轻拂,它们竟忘乎所以地摇晃起来。我微微怔然,彼时,阳光洒落周身,似为我披上一件温暖的衣,静静谛听阳光细碎洒落的轻音。原来,美好如此简单,简单地做一个纯粹的自己,阳光定会洒满心田。我又揽回一束花,在冬日瑟瑟的风里,我和我的花儿都扬起笑脸,我抱着花,拥抱着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它们在嘈杂纷扰的世界里,仍用好奇的眼光发现美;它们在局促狭窄的水瓶里,却满足于阳光的温暖;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珍惜这唯一的机会开到最美。原来,生活这本书,谁都可以教会你。650字 初三
-
常读常新的书法课“横平竖直,是一个汉字的骨架,歪了斜了,字就软了。”这是小学老师给我说的一句话,从此,我的生活里就出现了书法。那时刚上小学,还不怎么会写字,老师用她那温暖的大手轻轻裹住我的小手,用力地写出一条舒展的横。老师身上的香气与墨汁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从此,我便爱上了书法和这股淡淡的墨香。“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了解毛笔吧。”四年级时,我报名了书法社团。抚摸着那柔软的细毛,我仔细地听到:“有羊毫,有狼毫,而最好的是羊毛和黄鼠狼毛交杂的。”原来,这一小簇毛,也是经过动物的身体,被人工加工后才到了我的手里。每当我蘸好墨汁,在白宣纸上晕染出刚劲有力的文字时,总是怀着一种虔诚之心,好像它就这样有了生命一样,一勾、一撇、一提、一顿,都轻轻地,欢喜地。伴随着这股虔诚之心,我学会了间架结构、运笔、轻重缓急。正是四月花儿开的时节,窗外,风吹过,沙沙作响,花瓣也被带起,缓缓地飞啊飞啊,我的心也飞啊飞啊。这样,我爱上了大自然的美。上了初中,学到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老师讲:“每一个字,都是从从古至今慢慢演化而来的,祖先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这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听着老师的述说,我忍不住蘸墨动笔写了一个“国”字。随着手腕轻缓的运动,我慢慢回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秦汉时的大国繁荣,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盛世大唐的湮灭,多少灿烂、多少苦战、多少前进和停滞,才是这一个“国”啊!多少荣华富贵、多少凄苦悲叹,要从这一个个自己书写来的汉字体现啊!一个竖撇、一个短竖、一个长竖,简简单单的“川”也不是一样吗?祖先打下的河流山川,一个字,三个笔画。我爱上了这中华民族的文化。书法,我认识了你,从此我的世界充满着浪漫的未知。700字 初三
-
常回首有一种观望叫回首。或许你会不解。从小在父母的教导下,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眼光,不必依恋和停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一路向前,这是一种在远航路上的观望。回首过往的路。任何一条平坦的大道,必定都有曲折的小路来通行。而你,指不定是从哪一条曲折幽深的小路探索而出,经历了层层的障碍,走进了一条繁华的大道。待你成功之时,再回首看看过往的路,看看你曾经的努力,再抬起头看看明天要走的路,定有另一番意味。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感慨与首肯,是否是为了昨天的经历而动容,有了更多的憧憬。回首过往的人。人的一生中遇到过的陌生人成千上万,而相知相遇的人却少之又少。在来来往往的人中,有的你早已忘却,但有的人却牢记于心。因为他们组成了你的过去,那里有你的回忆与眷恋,但更多的是数不清的不舍。你不忍心去忘记他们,他们带给你的欢笑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就连他们的笑容都是独一无二的,和印在心底的那个一模一样。再看看以前的人,虽然有过不舍,但已成过去,回首观望过后,再看看现在身边的人,必定倍感珍惜。在你的眼神中,似乎你已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有了许多的感触。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深深爱着父母、朋友,十几年,你都不知疲倦;而当一个深深爱着你的人转身离去时,回头的那一瞬间,你是否听见心碎的声音?你不知道你在他们心目中有多么的重要?只知为了自己而一味向前,忽略了那些深爱着你的人。而最终的结果早已可想而知,因为一个人付出多了,终究是会累的。回首过往的自己。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并且还改变了人们内心的想法。也许在你迷惘的时候,想到了有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就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克服所面临的一切。那你是否想过,当别人都无能为力时,你该怎样去做?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的不以为然?那你就离失败更近了一步。回头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毛病?也许其他的不足也就藏在过往的一件小事中,而你早已忘了它的存在。回首观望过后,一定要记着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一件事,感受到人生的成长。没错。你的心灵似乎受到了震动,我早已感受到了你的触动。回首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不再去追求什么,只是单纯地去看看经历的事,都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尽管只是回头的那一瞬间,但那都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回首观望时,你已感触到了它所有的内涵,去追求吧!900字
-
读书常乐高中,一个曾经让我向往的阶段,然而现在我分明感觉到了: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望,甚至建设国家的重任,都集于我们身上。面对学习上,心理上重重的压力,我们要微笑面对,学会苦中求乐。乐?以何为乐?我想读书可以让我们乐。古人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想这其中含有“学而优则仕”的成份,未免太功利了;还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票,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其中,物质满足,精神享受同时拥有,虽然我们的祖先都同意:“食色,性也”。但也未免太自私、太唯心吧。我虽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但我懂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道理。我们人类就顺着这一进步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高度。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是我们知识的源泉,它武装了我 的灵魂。它告诉我庄子曾经有过化为蝴喋在大千世界逍遥畅游的愿望,他在无路可走时,面对楚王的邀请,在准水边持竿不顾,我懂得了这叫洒脱。它告诉我,苏武在匈妈牧羊十九载,始终未放弃归汉的努力;它告诉我,文天祥在外族的屠刀下高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叫气节。它告诉我:“海伦·凯勒在失明又失聪的情况下,毅然支持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这叫意志。它告诉我:陈毅在百忙之余回家看望老母亲,寸步不离地守护她,这叫孝顺。同样,书也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它塑造了我们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一个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做人的价值;当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懂得了创造的价值;当杜甫说“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懂得了关心别人的快乐,每读完一本书,我便有了一次深刻的感悟。没有书的青春是不开花的青春,如果不与书结缘,就失去了和世界上无数优秀的人在心灵上的交流的机会。让我们与书为伴吧!9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常怀希望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悲悯,是哲学家罗素一生的信仰。而那踮起脚尖的追求与弯下身躯的悲悯,又何尝不是对那光明未来的希望、憧憬呢?残缺不过是遗憾,苦难也终究短暂,而我们大步迈进、双翅展开,便是常怀希望的蓬勃姿态。 现代人的血液在稀释。海明威在猎枪下结束了辉煌,顾城用冰冷的绳索终结了诗意。海子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可那躺在铁轨上的青年选择了死亡,是否与希望消逝、绝望蔓延有关呢?这些满腹才华的作家诗人,曾经在他们的作品中讴歌光明,赞美人生,但他们的内心却出现了荒漠,蒸发了热情,驱逐了信仰,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也出现了迷惘,而最终踏上了不归路。或许,在他们合上双眼的那一刻,自己人生之树上的“春芽”正在悄然冒出…… 海子孤独的背影在岁月中模糊而又让人无限惆怅。而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塑造的郭四小姐则带给我们长久的心灵震撼。她出身显贵,备享尊荣,但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沦为了接受改造的穷苦工人。生活的重担、人们的鄙夷接踵而至,摧残着她柔弱的外表,而她高雅的气质与内心的信仰从未磨灭,她仍然坚持每天喝下午茶,从容地面对苦难的时光,她把自己雕琢成一个温婉与坚韧并存的女子。“哪怕幸福只露出了一根线头,她有本事将它拽出来,织成一件毛衣。” 简单循环的日子,踏着节奏的生活,都使我们厌烦、疲倦,我们的双脚沉重,我们的眼眸黯淡,没了憧憬,没了乐趣,又如伺去发现人生的“春芽”,如何去仰望精神的天空?人生是一只饺子,经历是皮,磨难是馅,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只有自己默默消化生命赋予你的辛酸与苦痛,并重拾希望,去感受生活的甜蜜,脚踏实地,在希望铺成的铁轨上驶向成功的驿站。 郭德纲北漂多年默默无闻,他说:“没有伞的孩子就要拼命奔跑”,他在地下室里咀嚼幸福,在破单车上怀揣希望。江苏卫视知名主持人孟非年轻时在小工厂打拼,整天油墨满面,他相信“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倒霉”,好运总是跟在霉运后头,人生总有希望。他参加自学考试,奔波在新闻前沿,从记者到主持,从幕后到台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今,这个光头主持已经在电视上大放异彩。 人生遭遇苦楚,是一种历练与经验,它把我们塑造得更加成熟,心中常怀希望,是一种热情与信念,助我们在疲倦中间到花朵的芬芳,看到春芽的萌动。9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感恩常在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润土,树,也反馈给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天堂,鸟儿,也赋予天空一片快乐。天地万物,心怀感恩在自然中互相给予,而我们人类更要懂得感恩。在上周星期四下午,学校举行了一场"感恩励志"报告会。那时烈日高照,同学个个抱怨,恨不得飞回教室乘凉。但没过多久,同学们就被杨老师的精彩演讲所折服,沉浸在感恩的气氛当中,早已忘却炎热。座谈主角杨华永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洪亮的声音和饱满的激情,给我的第一惊喜是那极强的说服力。杨老师在音乐的渲染下,围绕"感恩"主题讲了一幕幕触动人心的场面,说了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他问我们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我哑口无言;他问我们是否知道父母每天在做什么,我仍是沉默;他问我们曾经是否与父母争吵,不理解父母,我满脸愧色。他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难以分轻重的,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母亲爱护自己的儿女,从未考虑过任何回报。母亲为孩子的牙牙学语而开颜,为儿女的成功而微笑。可在生活中往往被忽略的是如山的父亲。父亲总扮演着一个严厉的角色,但谁能体会严厉也是一种催人奋起,促人前行的爱呢?父爱往往含蓄,极少母爱的细雨柔声,溢于言表。母爱把爱写进柔和的眼波,父亲却吧爱深沉埋在心里。而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撒下了自己的心血,我们能不尊师吗?试问万物对我们的恩泽,我们怎能不加以回报呢?杨老师的演讲太精彩,太有感染力了,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去了,让我们泪流满面,精神得以新的洗礼。此时的我们不在被烈日所扰,沉浸在这感人至极的氛围内。杨老师让许多同学拿出勇气,走向舞台,吐露心声,但我很懦弱,我没有勇气,只能任泪水顺颊而下。虽没上台,但我内心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生命的整体相互依存,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每一样东西。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我们要感恩大自然的庇佑,感恩父母亲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小草心存感恩,开出艳丽的花儿回报阳光雨露;小鸟心存感恩,用婉转动听的歌儿回报大树;大树心存感恩,以郁郁葱葱的枝叶回报大地……朋友,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成长吧!让我们永远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恩惠的海洋中吧!900字 初一 散文
-
我家的常用语家是什么?是一方温馨的港湾,是一把育树的黄土,是一点柔和的荧光,是一把慈爱的花伞,是天边一抹最美丽的云彩家是夕阳西下时可供飞倦的鸟儿歇息的地方,是风雨狂泄时可供怜弱的鱼儿躲避的地方,是海外游子日思夜梦、有母亲温柔笑容的地方。在这里,母亲用爱拴住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心,父亲用臂膀为他的儿女撑起一方无瑕的蓝天。在这里,狂风和暴雨从不光顾,寒冬与烈日从未来临,这里只有三月的和风、五月的春光。在这里,即使你已是白发苍苍,但在母亲眼里,你仍是一个孩子,永远不会感到哀愁如果我是那盘似的银月,那么光明如火的太阳才是家,因为它,给予了我光明。如果我是一颗尘埃,那么广阔无垠的大地就是家,这里有我无数的同胞兄弟。如果祖国是家,那么我要高声歌唱我的祖国;如果学校是家,那么我要用最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它,如果千千万万句对家歌颂的话语,都表达了我心底的一声感叹:“有家真好!”有家是好,可是每家都有一句常用语啊!我家的常用语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因考试失误而气时馁,面对那鲜红的“x”,听着同学们的冷嘲热讽,看着老师失望的眼光,我哭了,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猛然间,耳边回荡起一句亲切的话语——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猛然醒悟:哪个人没有失败?摔倒了,再爬起来!于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将泪水化着汗水,勤奋学习,不懂就问,终于在又一次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啊!名言,我感谢你!当我努力去干一件事而屡遭失败时,我气极败坏,将自己关进了小房间里,不住地哭泣,我恨自己,恨自己不争气,恨自己不成才,甚至恨父母怎么生个这么笨的我。忽然,一盏明灯在我心头点亮——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茅塞顿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于是我擦干眼泪,又继续干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成功了!啊!名言,我感谢你!当我因工作不细致使班级荣誉受到损害时,我羞愧万分,恨不得一头钻进地缝中。悔恨的泪水无声地在我的脸庞上流淌,我的心也在哭泣,我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此时,“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轻轻扣开我心灵的大门,我豁然开朗:做错了怕什么?及时改正就行了呗!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我还被评为优秀队干。这位好伙伴已陪伴我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帮我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激流险滩。如今,我把它工整地抄下来,贴在书桌前。它将成为我人生旅程中一座不灭的灯塔,永远指引着我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这就是我家的常用语!900字 初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