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别人与成为自己1200字

成全别人与成为自己

1200字 初一 议论文

最经常的“德”乃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而最重要的“德”乃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成为”自己。   

古人说,“天生德于予”,“物得以生谓之德”。每个人从“天”那里得来的东西就是张三之为张三、李四之为李四的属性。我们成为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的机会大概微乎其微,但是,“路在脚下”,我们成为“自己”的几率总应该高得多。   

最经常的“德”乃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而最重要的“德”,乃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成为”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粒瓜子“修成正果”,不是上了天堂或者入了仙境,而是成为它自己的果———有皮有瓤、有更多个瓜子的西瓜,此之谓“生生不息”。“道德”二字无他,无非是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打交道的“法子”、“路子”。“自我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有些艰辛的过程,我们经常面对,又往往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是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无非是以下几点:   

以不干涉之心以尊敬之:缺少爱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遗憾的是,在“爱”的名义下导演了很多悲剧,至少是冲突和遗憾。因为通常意义上的爱和被爱,往往被理解为给予或者获得,而给予往往会演化为裹着糖衣的强加,获得往往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占有,于是就有了爱人者和被爱者的不开心、不领情甚至不接受。笔者更欣赏另一种看起来有些“漠不关心”,实际上却是充分尊敬别人的爱法———不干涉、不妨碍别人。这样做最根本的理由是每一个人,哪怕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都是“自在”的人,独立的人,即使我们抚养他们,也不能改变他们归根结底的自在性、独立性。我们对待他们最合理的态度无疑是“生而不有”、“养而不恃”。对于“别”的人,我们更没有理由指手画脚、越俎代庖了———无论我们多么爱他们。   

以不算账之心以帮助之:生活中常常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力所能及,请不要犹豫,尤其是不要算账。总觉得自己有恩于别人,总是“惦记”别人的报答,对别人对自己都是很累的事。“求仁得仁又何怨”,这样的善就是不讲条件和没有负担的,我们要“积德行善”,但是并非积累进入天堂的资本,而只是实现了与人为善而已。   

以不计较之心以宽容之:大家在一条路上,难免磕磕碰碰,所以宽容就是生活中的润滑剂,宽容别人我们不会失去什么,而会收获平和,使得“交”“通”顺畅。宽容因而也是一种自信,一种智慧。   

以不隐匿之心以规劝之:每个个体都有它的有限性,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当你确诊了那些毛病,觉得它们可能导致方向性的错误时,应该坦率地予以规劝,所谓“诤友”的难得,正在于此。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与人为善”的问题,但当你接受别人的善意和帮助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实际上,“涌泉”只是一种比喻,你的报答最终应该是对“善”的认同和推广。同时,每个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负责和最大程度的独立是对社会最有价值的贡献,“寄生”是走向堕落的开始。   

有人会说,你不干涉,小偷会偷东西,强盗会抢钱财;你不算账,骗子会得逞;你不计较,小人会来劲;你不隐匿,朋友会嫉恨。我以为,道德的问题实际上是“君子”的问题,只不过我们强调君子的普遍性(广大民众)和动态性(可以转化)而已,对于那些已经脱离了道德底线的人,不得已,只有用法律来规范或者制裁了。实际上,那些“小人”、“坏人”一般都是从斤斤计较,生怕“与人为善”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进而发展为损人利己以至于图财害命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给别人的最终是一种善的意识而不是什么具体的物质,而你得到的则是境界的提高和心胸的开阔以及灵魂的安宁———你真正“成为”了你自己。

成全善良

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每个人都有被感动的一刻,我也曾经经历过一件感人的事。

这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件事。我兴趣班刚下课,要坐的804路公交车已经来了,我飞速上了车,找了个位置坐下了,这时,又上来了一对父女,女儿搀扶着老父亲,那位老父亲十分困难地上了车,车厢内已经没有位置了那位老父亲和他的女儿只好站着。车厢内很闷,公交车一路颠簸着,那位老父亲双唇紧闭着,不时地冒汗,还一直托着他的腰部。

过了好几分钟,有位年轻的姑娘说话了:“老爷爷,您到这里来坐吧。”说着,姑娘指了指她自己的位置,准备起身让座给那位老父亲,我们本以为那位老父亲的女儿会说声谢谢后,马上让自己的父亲做到那个位置上,可是她后来的举动却让人感到出乎意料。那位老人的女儿对那位姑娘笑了笑,又是摆手又是摇头地说:“不用了,老人家身体硬朗着呢,站一会没关系的,呵呵!”那位姑娘的态度非常坚定,说:“这哪能叫站了一会儿啊,这都站了几十分钟了,没事的,我已经快到了,再说了老人家也站不了这么久的。”一直沉默的老父亲说话了:“人家姑娘一片好心,你好像还不领情啊!”车厢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想知道那位老人的女儿会怎么说,那位老父亲的女儿脸上流露出焦急的神情,她皱着眉头说:“可是爸,你……”女儿还没说完,父亲早就坐在位置上了,女儿赶紧跟过去,满脸严肃的神情。下一站的提示音响了,老人和他的女儿下了车,正好,我也是这站下车的,女儿一下车就对老父亲说:“爸,你明知道自己腰不好,还坐,医生不是说了嘛,不能坐。”老父亲说:“我只是想成全她,让她知道,以后要多给老年人让座。”我不由得一惊。

这对父女我绝对不会忘记,更不会忘记那位老父亲了成全别人的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