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900字

少年强则国强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读抗震英雄少年陈浩事迹有感

暑假里,我反复阅读了《抗震英雄少年事迹》一书,书中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在大灾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无畏、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令我震撼。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舍身救人、英勇坚强的小英雄陈浩。

在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左右,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突然间,两层的教学楼猛烈地摇晃起来。“地震了,地震了,快跑!”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往楼下冲去。一向敏捷、机灵的陈浩跑在了最前边。他跑下楼梯,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一转头,看见身后的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而那堵高墙眼看就要坍塌下来,砸向女孩。情况万分危急。“快躲开!”陈浩急了,他一边喊着,一边转头往回跑,并使劲儿把女孩推了出去。然而,不幸却在此时发生了:三四米高的砖墙“哗啦”一下倒塌了,那个与陈浩素不相识的女同学安然无恙,而他自己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造成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肺挫伤,肺出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有哭。在医生没有用麻药给他清理伤口时,他仍没有哭。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这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坚强呀!我在不停地反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班的同学,在这危急的时刻,我能像他一样奋不顾身地去救同学吗?我陷入了沉思。 当小英雄陈浩被救出送入医院后,有记者采访问他“当时你为什么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他朴实的话语更是让我深有感触。我虽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样亲临现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但我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我要向陈浩同学学习,以他为榜样,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无数个像陈浩同学一样的英雄事迹。他们是灾区的孩子,中国的孩子。在灾难来临的生死瞬间,他们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却在内心生长力量,挺起稚嫩的肩膀。面对家园的破碎、面对亲人的离去,他们用坚强、勇气、乐观和善良与灾难搏斗,与死亡较量,让人们在满目疮痍的灾区大地上,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老前辈的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在这些新时代的小英雄身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格。在巨大灾难来临时所表现出的意志坚强,让我深感钦佩和骄傲。(指导教师:柳恒军)

逆风而行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六.2佟可涵

上午,暖阳慵懒,风不知怎的就大了起来,袭袭狂风吹得衣衫猎猎作响,发辫飞得缭乱,你感觉到一股很大的力量同你对抗,时往前推,时向后搡,让人站不住脚,无奈退了步,任大风把自己的身体推来推去,也懒得费力同它抗衡了。领子必须得扣得死死的,不然一个不留神一股调皮的寒气便顺着那丝缝隙侵入,冷得让人打哆嗦。明明是太阳当头,却又狂风席卷,令我不禁感慨天气的矛盾,‘好冷’、‘站不住脚’之类的话不自觉地从嘴里漏出来,苦着脸在平台上做着广播体操。

大课间结束后上课,仍听到狂风肆虐的拍打着窗子,隐约传来了震荡声,像是要把玻璃砸碎闯进来似的,令我感到有些担心,担心是不是下一秒风就要闯进室内来。我不清楚坐在窗边的同学有什么感受,怕是心惊、许是怀着兴趣,我是清楚不了的罢。于是本着好奇心向窗子外望了一眼,看见窗户玻璃周围的框颤动着,像是有砸下来的势头,响声也持续,只是我无心再为坐在窗边的那组同学担心。开玩笑!还上着课哪!

下午放学时我是期盼着从楼道里绕到校门口的,毕竟风这么大,冷气肆虐,只是天不如人意,还是没能少冻那么一会儿。我感觉风刮得愈发的大了,一阵比一阵凶猛,甚至不给人说一句话的时间,狠命地阻止着你的行动,一副要跟你对抗到底的架势。在这种情况下,逆风而行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我仍吃力地迈动着脚步,不会为狂风的气势所吓倒,不会因风大而顺着风的方向前行。有时候人们需要去逆风而行,毕竟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自己掌握自己的事,坚持自己的意志,不是去随波逐流,而是在狂风骇浪中奔向自己的方向,不为他人不为其他事物所影响。

而最终,不管风多大,浪多高,雷电多么可怕,都不会影响有意志的人的方向,即便是沧海茫茫中的一叶扁舟,最终也能到达目标的彼岸,最后乌云消散,风平浪静。我踏上班车仅有的一阶台阶,轻轻吁了口气,转头,一层玻璃隔开了两个世界,狂风猖狂的掠过树木的枝叶,枝桠随风倾倒,杈影摇曳,叶子簌簌落下,仿佛连根都要被掀起,但过一阵,风渐渐弱了,留出一段喘息的时间,我看见那些树仍好好地立着,直直地挺着腰,落着根,若不是一地的落叶根本难以轻易知道,刚刚狂风曾长啸着舞蹈。

【六年级写的啦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