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主义1200字以上

不拿主义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当初鲁迅先生在其文<拿来主义>中对所谓闭关主义大为批判.怒发简直冲冠.当然,有目共睹,先生的出意是好的.在当时,中国一向都是所谓闭关主义,一律排外,仿佛外面来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统统杀掉;连那些外国来的人,也恨不得毙了.别人有好的东西不但不要,还要坚决排拒.这未免过分,也实在是玩过火了.先生当时生气,也大概出于此。

于是,先生大叫我们,拿来吧,拿来。

当然,先生当时叫我们拿来,是完全有道理的.如果不拿来,还一味固步自封,枕着高粱做梦,中国这只睡意朦胧的狮子是不可能会醒来的.狮子睡觉的时候,蚊子也是不怕你的.小日本这只蚊子不是也来欺负你吗?当时国人大为愤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背后对着狮子的,还有德国的枪,英法美的炮.于是,国人不说话了,狮子不敢动了,只能继续躺下做梦,任由刀子宰割.割了,也不痛.偶尔痛一下,也无关大碍.等到梦多了,才偶尔梦到自家也有小枪大炮.可是,闭门是造不出车来的.这点想来国人也应该明白,只是懒得去做.当时先生大呼拿来,并痛骂国人的麻痹和闭关主义,呼吁本意之切,估计也大致如此。

然而今天,却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已经把先生的拿来主义'给误解深了.以为拿来主义,就是拿来.先生不是叫我们拿来吗.好,有什么就尽管去拿,不管好坏黑白,全部给我拿来.于是,外面的东西似乎都是好的啦,而自家口的摆设则显得酸溜不群了.有句话说得好:自家饺子不好吃于是大家齐眼圆睁,紧紧盯住别家的饺子,仿佛要看到里面露出珍珠来,没有珍珠,鼻孔也能嗅出它的香气.等到口水直流,然后大呼:拿来,到底拿不拿来.好,不拿来是吗?不拿来就抢.说到做到.然后大家齐身一跃而上.却不知道,自家甜美的饺子则在一旁发了霉,发了霉怎么办?当然是不要了,不要了怎么办?当然是把它倒掉了,要么,让它碍地方吗?于是,好好的饺子,就这样被倒掉了,活埋了.而一旁长着美利坚面孔和西方高鼻子的饺子,则在一旁幸灾乐祸,拍手称好.国人呢,呆在一边吃着抢来的饺子,口水泛滥一嘴,而且津津乐道。

这下可好,由于拿来主义者以及部分国人的撑腰,那些comefrom欧美的东西在国门口横行霸道,肆无忌惮.而属于自家的那份自信与尊严,则被打入冷角,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想,如果先生还活着的话,敢情他又要写一篇不拿主义了。

这不是一个可以开玩笑的问题。

其实,想想当年家门口的那些枪炮声,相信国人仍然会有一丝心惊胆寒.可如今,枪声没有了,炮声也听不见了,国人胆子也壮了,翘起二郎腿怡然自得了.想想,只不过是外国的东西嘛,牌子不同而已,东西又不烫手,怕啥,都拿来吧.于是,很多国人你前我后,摩肩接踵地一手提着圣诞节,一手抱着西方情人节,还满脑子忽悠着愚人节,乐蹦乐蹦地兴奋起来了.那些姓外的节日在中国待遇够好的了.而那些姓中的节日,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那些所谓传统节日譬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啊,日子倒日益过得冷清了.恐怕不久,咱国人的这所谓传统,怕都要像深宫怨妇那样躲到自家院角里对镜自怜,整日以泪洗面了。

而国人不管。

我依然不断地听见一些人在门口大呼大叫:怕什么啊.咱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怕啥.这话不假.可是往后,往后几百年呢?借用先生的一句话:往后几百年,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对外磕头贺喜,讨一点外来的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怕到时,咱不仅拿不出自家的东西来炫耀,吃的还是别人吃剩下的东西.不知到时,咱的肠胃能不能抵受得住这般消受。

这些,不说也罢。

我想国人都知道,不适合的食物吃进肚子里,肠胃是会出毛病的,弄不好身体是很容易垮掉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不顾一切地拿来.吃一些别人送来的东西之前,我们要想想这东西对咱身体好不好,咱身体吃不吃得消.当然,对身体有好处的,我们还是要敞开双手拿来的好,尽管拿,不要怕.可那些可能对身体有害的,我们还是不碰为妙.即使别人要给,那我们也要伸手出来阻止,说:我不要,然后告诉他们,我身体棒得很呢。

最后,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咱凡事还是慎重的好.该拿的东西咱就拿,不该拿的,咱还是不拿的好。

不按常理出牌的她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老师,是个抽象的词。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许多老师扮演着一个个启蒙者的角色。

她就是我们的新任语文老师。早就听说在这学期会换新的语文老师了——但都是在一次次疑似玩笑的议论中展开。因此,在第一堂语文课即将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便比以前更早的开始议论纷纷。有八卦的、谈笑的、打闹的······ 但那似乎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被抛在了脑后,不见一丝踪影。

她是这样介绍自己的。铃声才挥一挥衣袖飘走,而她就不紧不慢的来到,在起哄声中静静的等待骚动的结束,才在黑板上挥笔二字:朱桦。当时之后到底究竟说了什么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反正肯定就是一些关于上课纪律的问题了吧。

但是到了后来才发现原来事情发生的却不是那么简单。

她是这么上课的。“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么大家想想,桃源人问了渔人什么问题,才会使桃源人不知道汉魏晋呢?”这是在上《桃花源记》时她给我们特意扩展的知识点。她总是用着自己独特而又容易使我们理解的方式让我们了解每一个小地方,也让我们懂得了“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形成的,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懂,更要以此而体会,渐而运用。

她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年少的时候不努力,老了只能悲伤叹息。请写出这一句诗······《黄鹤楼》的作者以及朝代是什么?请写出来······《陋室铭》的中心句是什么?请写出来······”这一听就知道是在听写了,别的老师都是一篇一篇,一首一首的听写,可她却不同,总有新鲜而又未出炉的大招等着我们!苦了我们只能提前翻阅各种书上没有的资料。但呀,在考试时一看那些扩展题——咦?都背过!

我们虽然与她相处的不是很久,但却发现了她的不少优点。她对学生很负责、她对学生很关心、她对学生很照顾······她为我们考虑了很多很多。虽然我们经常也会让她生气懊恼,就算我们事后没有与她道歉,但是她还是会继续的教导我们,一成不变。

学习之崖无穷无尽,我们必定会在旅途中不断“打怪升级”,也谢谢每一位为我们点亮前方之路明灯的老师们,谢谢有你们伴随着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我们必定会成长,我们必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