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曙光550字

希望的曙光

0
0
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在我生命的航程中,母亲是那浩瀚的大海,而我是海上的一叶小船,尽管犹如花儿离不开花香,我终日恣肆于海的怀抱中,可我竟读不懂海的博大、深沉、浩瀚,直到那个寒冷的夜晚,我的心竟颤动着阵阵感伤……

风在街上放肆得咆哮着,寒风像匕首一样刺在我的脸上,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我拽着作业回到我那简陋的房间,可我一坐下,却停电了,着犹如一盆冷水泼在我的心口上,看来我的作业是无法完成了,待到明天,我该是何等的羞耻。我的心中涌现出一种莫名的空虚感,更增添了一丝寒意。

一阵敲门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一鼓暖流随着心脏的跳动流进了我的血液。妈妈并没有给我拿来蜡烛,而是拿来了几盏煤油灯。她陆续地把每一盏煤油灯点燃,置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她问道:“女儿,你知道什么东西能一下子把你的房间填满吗?”我摇摇头。“那就是光。”她说道。

妈妈拿起一盏煤油灯,跟我讲起她过去的故事:

曾经,太阳隐退的时候,是它最激动的时候,它那一点点跳动的火焰,照亮了多少摸索的足迹,照亮了多少黑暗的日子。它那孱弱的光线,陪伴了多少幼年的光阴。

对,它那永不停息的精神是都市的霓虹灯与白炽灯无法与它比拟的。它的光线深处,跳动着妈妈那深邃的眸光以及对我的期望与关怀,这些煤油灯光,就像母亲的双手在温暖着我,呵护着我。它们被母爱窖藏得那么浓郁,又是那么朴素。我觉得我已不再寒冷,不再空虚。

尽管我而今在耀眼的灯光下,我却不能轻而易举地淡忘那摇晃的充满希望的温馨光芒。

品读诗词

600字 初三 书信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篇佳作。天地虽大,万物虽多,而唯书是知。然则此何得,吾自曰:“勿死读书,读死书。”唯有品读乃获知之良道,故曰,品读乃金也。

??题记

一、品唐诗

吾自认虽唐诗格式过分规范复杂,但丝毫不缺乏感情色彩,又饱含悠扬。浪漫。忧伤。温婉典雅之息。因而十分爱品读唐诗。

每当提到“离别”的字眼,诗中总少不了雨。柳。月。桃花这些东西。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如郑谷的“扬子江有扬柳青,扬花愁东渡江人”。在诗人们看来它们是一种氛围,刻画离愁别绪放能显其至伤。看来,诗人们寄情于景,借物喻情之功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唐诗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这点,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千年后的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财富,向他们学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品宋词

此带继唐诗之后的一大文学巨作,它或如泣如诉,或气吞山河,或哀伤幽怨——

我一直以为宋词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性格以及志向。曾经一度地被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所感动。别辛弃疾的“孤郁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震撼。他们都是一个爱国志士,希望能在战场上拼命勇猛地杀敌,却多少次遭到了阻拦,愿望无法实现。最后选择了用文字呐喊,安静地爆发。他们的呐喊声至今依然清晰地徘徊在我们耳边。我不敢恳求大家跟他们一样,但至少的,一份责任心和一个远大的志向又怎能缺少呢?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烙进心里,并时时刻刻敲醒警钟,提醒自己。

三、品元曲

繁文如三千东流水,我唯用品读来了解!我们能受启于品读,能感动于品读,更能充实于品读。此岂不如金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