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今年盛夏,我又如往常一般随母亲到外婆家探望外婆,也再一次于用过午饭后匆匆离开。外婆用那双起满老茧的手紧紧地牵着我,慢慢地走至村口。
正是午后,太阳依旧不愿意消停半分,便只是肆虐地释放着热量炙烤大地,尽管是慢悠悠地踏着步子,我依然大汗淋漓。车站在小镇的中心处,村子却在城与车站的中间,与车站有一段不长、但也算不上太短的距离。妈妈瞧了瞧我,又打量了外婆,细声说道:“妈,现在的天太热,您就别送我们了,赶紧回屋歇息吧。”外婆点点头,却依旧不舍得放开手,寒暄了好几句话这才轻轻将手松开,正要转身,却又停住了,只静静的站在原地,浅浅的笑着,顶着烈日待我们离开。
我不断地回头、回头,外婆也是不舍,便不觉地向着我们慢慢地走了一步一步,直至我与妈妈到达车站,她仍然与我保持着十来米的距离——一路下来,一直是。妈妈也看见了外婆,颔首低低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只拉我上了汽车。原以为外婆会离开,可约摸四五分钟过后外婆仍然站在车的边上,努力地透过车窗向里边看。“妈,你怎么还不回去?”妈妈推开了车窗,顿时一股热浪扑来——原来我们一直在带有空调的车内享受清凉,而外婆一直忍耐着酷热。
“马上走,别担心啦。”外婆呵呵一笑,朝我们摆摆手,转身离开。我目送着她,心中不知为何泛起一阵酸楚。我打量着那个沧桑的背影,看着外婆瘦弱的肩膀越来越模糊——哦,大概不是因为距离吧,只因为我的眼中早已噙满了泪水。外婆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踩得那样沉,她依旧舍不得如此离开,不时地回头,回头,就如我当初一直回头望她一样。
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发动机开了;随后,汽车慢慢向前;再然后,汽车朝着另一个家驶去,越开越快,将外婆甩在后边,距离一点一点拉开。
外婆瞧见了车,便也不愿再如此慢慢踱步,只稍稍加快了步伐小跑着,大概不算快,却应该尽了她最大的力气。她的面容我已经看不清,只晓得她累了就稍微停一下喘一口大气儿,再继续向载着女儿和外孙女的汽车跑去——为的什么?不过是为了一眼,为的在家人离开前多端详他们的样子,免得时光轻擦将记忆刮花,让其越来越模糊。
“过了夏天就入秋了,等到了重阳时节,甘蔗又可以吃了,到时候我给楚楚带一些尝尝吧?”
“楚楚今年就去长沙上初中了吧?以后一回家就给我打电话,我拎一些鸡鸭鱼肉来,给她多补补。”
“到家后别忘了给我打个电话,递个平安的消息。”
“那,你们就先走吧。”……
汽车再驶过村口时,我已然望不见外婆的身影,但我的耳畔又久久萦绕着她寒暄的那些话。
或许目送是世间最残忍的事,无论你如何不舍,都只能看见心尖上的人和你的距离渐渐变长,直至你再也看不见对方……
相似题目
-
目送小学时,母亲每天送我上学,每次还没到校门口,唠叨就开始了:“放学以后到图书馆,放学后把手机开起来……”,而我的回答只是单调的:“哦”。走进了校门,背后还听见一大串的唠叨,似乎有说不完的嘱咐。本以为她还会看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的,但是直到走了很远,回头眯着眼睛寻找母亲的身影时,却已无影无踪,只有别的家长伸着头向里探望着他们的孩子。中学时,母亲偶尔会送我上学,我在一家小店吃完早餐,见到同学,便匆忙与母亲再见,与同学一路。上学时少了母亲的唠叨,回家后母亲偶尔会说我几句,“你的同学走路背挺得多直啊,看看你整天驼着背,你挺起来肯定比她高!”原来,她有目送我的背影,只是我没有寻见她的身影。今天去补习班时,我从车上下来,但见母亲开着车飞快的向前驶去,并且多说几句,在这个傍晚,我竟然有些失落,这次是换我去看她的背影离去。有时她遇到连续加班,虽然每天都回家,可是彼此都见不到对方,有时母亲会悄悄地放轻脚步走到我床边,看看我睡了没,被子有没有踢掉。我自然也是母未归,夜未眠,假装睡着,睁开眼时,只能看到黑暗中母亲疲惫的背影蹑手蹑脚地出去。母女的目送是相互的。曾经多少次埋怨母亲的唠叨,曾经多少次远望她的背影离开,默默地伴随着孤独。我慢慢在目送母亲的背影中长大,她渐渐在目送我的背影中年老,彼此目送,只是都不愿被彼此发觉。550字 五年级
-
目送天色不早,阿太要回家了,爸爸搀扶着阿太,我与妈妈在小区门口望着阿太渐行渐远的背影。 在阿太衰弱的背影中,我看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她的背驼了,行动不是那么方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爸爸,慢悠悠地走着。她已是满头白发,每一根银丝似乎都在诉说一个老去的故事。 我这才发现,阿太真的老了,不再是那个我一喊饿就立马煮水果羹给我,每天把我抱在腿上听京剧的阿太了。那个时候还小,不懂得这种伤感,只是挥挥手,大声喊着:“阿太,再见!”阿太一听到,就会转过身来,在那慈祥的笑着,金边老花镜的上方,是布满了皱纹的额头,一笑起来,就皱到一起。 一年后,是我最后一次目送阿太,那场景不是渐行渐远的背影,而是不复苏醒的年迈的老人,她永远地闭上了眼,躺在了那冰冷、巨大而沉重的棺材里。 那时候的我四岁,不明白什么是死亡,不明白死亡的可怕。轮到我们一家前去鞠躬时,我依旧是那个招牌动作,挥手说着再见,只是声音压低了很多,周围出奇得安静,所有人低头默哀着,唯一的声音,只剩那前去鞠躬的脚步声。 鞠完躬后,便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望着阿太的棺材被抬走,在我眼中,阿太只是睡着了,对于抬走棺材这一画面,我虽很是好奇,但却吭也不敢吭一声。 棺材里我们越来越远,渐渐离开了视线,直到只能默默瞻仰阿太高挂的黑白遗像时,大家才散了。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祖孙一场,也许意味着在无数次目送阿太的过程中,她渐渐老去,乌黑的发褪成了银灰色,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6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目送夏日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树木垂下了头,鸟儿无力地飞着,大地被考得发热。我们在这样的天气下,站在马路边,向远处遥望。你的脸颊不时有一两滴汗珠滑落,但我却一丁点汗也没有,可能这毒人的阳光早已被一层阴云遮住了。周围没有树荫,你直念叨着:“热死了热死了!”在马路边不值等了多久,只是突然听见你喊:“来了!”我向远方望去,的确,来了一辆我们一直苦等的公交车。你连忙向那公交车招手,示意它停下来,车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我将手中的包递给你,微笑着对你说再见。你走进车内,车门关了,向前方行驶,我站在马路边,目送车子在我眼前消失,这才又迈起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打开家门,很安静很安静……只有对面传来嘈杂的声音,使整个屋子显得格外空虚,走进自己的房间,回忆起昔日我们一起嬉戏的场景,坐在床边,看到你送我的包包,有种莫名的感觉,有点想哭却又哭不出来,有种揪心的难过……夜幕,渐渐降临,你发短信告诉我,你到家了,嘴角,不禁轻轻上扬……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目送在母亲的一次次目送中,我渐渐从一个蹒 跚学步的婴儿,慢慢长大。--------题记在儿时,每一次上学,我都会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直到校门口,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在我每一次踏进校园的回眸中,都会看见妈妈的目送。妈妈的眸子里,总是闪烁着快乐和希望,不过,好像还有一丝担忧。每当我看见,我便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在妈妈的目送中,我进入了初中。初中的校门口,不再有妈妈那时明亮清澈的双眸。毕竟我长大了,而母亲也老了。可是,她的双眸中依旧会闪烁着那种光芒。然而,目送变成了等待。每一天,妈妈下班后,都会火急火燎的赶回家为了为我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等待我回家。我的每一次放学后回家的出现,都像一根火柴,“唰”地点燃她眸子里的光芒。在光芒好像似曾相识。对,那正是儿时妈妈送我的目光。在将来:妈妈将目送我走入高中的大门;目送着我背着行李的身影到异国他乡上大学;目送着脸上洋溢着幸福表情的我,走向自己的家庭,目送着我。。。。。。目送的眼神从未改变,而且送者的身影却日益衰老。我担心,担心她会在我目送中永远的离开我。而这只是我对她进行的第一次目送,却成为最后一次!我现在才恍惚明白,人生便是由一次次目送而组成的,目送者看着被目送者的身影就会很满足,而被目送者在目送中渐渐长大。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目送。500字 五年级 散文
-
目送哥哥要去美国读大学了。我和爸妈送哥哥去机场。要挥手告别时,我的眼泪不禁涌了出来,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要离开哥哥那么远。哥哥绕过了栏杆,走进了安检,哥哥的影子渐渐消失在了人群中。真想让时间都停止了,这样我就可以再多看哥哥几眼哥哥,让哥哥在我们的身边多停留一会儿。三年后,哥哥又将离开我们去读研究生。可是,这时我却已经渐渐习惯了哥哥的来来回回。虽然这又是一段很长时间的分别。哥哥的背影像以往一样消失在人群中,但是,这次我忍住了泪水。后来,直到目送爸爸妈妈去远行的背影离去后,我才发现更离不开他们,虽然有哥哥的陪伴。爸爸妈妈要去上海办事情。我和哥哥送爸妈去动车站,虽然哥哥什么都好,但是哥哥对我特别宠而且还不会烧菜,妈妈怕哥哥给我吃不健康的零食,给我吃糖。所以妈妈总是提醒哥哥,就算马上发车了,她也要再三强调。我慢慢地,慢慢地感到:我和家人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彼此背影的慢慢离去。如今是我目送他们背影的离去,也许以后会是他们目送着长大的我的离开。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目送_成长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成熟。——题记“嘿,门口有人找你。”一位同学来到我课桌旁提醒我,我应了声好,起身向外走。到了班门口,便看到楼下班的他安静地靠着墙,我怔愣了片刻便走上前:“找我什么事?”我和他相识在一个假期,那时的我们无话不说,这学期以来却不知怎的,逐渐疏远。也许因为许久未见,我有些惊喜他会找我,他却没有太大的反应,依然淡淡地看向我:“你英语考卷能不能借我看看,听说你考了第一。”许是有求于我,他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小心和恳切。我愣住了,半晌才轻声道:“你等等。”不一会,我拿来试卷递给他,他接过,朝我笑了笑,表示过几天就还给我,抛下再见两字便下了楼。我靠着班门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他好像又长高了,之前还没我高呢!”我无意识地喃喃自语,盯着那瘦削的背影出神。忽然间注意到他明显剪短许多的头发——以前不知道是谁说短什么也不能短了头发。我低下头,目光又掠过他的休闲鞋。我还记得,从前他不止一次跟我表示休闲鞋不衬他的男子气概……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我正困于回忆时,刚才他局促又疏离的神色又浮现在眼前,嘴角向上翘起一个苦味的弧度,我忽然觉得可笑又可悲,我们什么时候已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又是什么时候从无话不说变成了无话可说?我怅然若失,茫然抬起头,走廊里早已没有他的身影。我黯然坐回书桌前,止不住的叹气。我不得不承认物是人非,不得不承认时间的残忍,不得不承认曾经的我们一去不复返了,也不得不把现在的他和那最熟悉的陌生人划上等号。我很想再为这段友谊做些什么,却忽然觉得无能为力;我很想回到从前的样子,却发现回不去的只有时光。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可奈何,感觉到了无尽伤感。晚上,我忽然想起从前的政治书上的这么一段话,任何情感都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小片段,它们的失去也只是生命中的小插曲……反复咀嚼着其中精髓,我突然明白,放手,亦是成长。几天后,他如约来归还试卷,这一次,我平静地目送他消失在转角。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目送幼儿时的我,像其他孩童一样,好奇于一切新鲜事物。依旧还清晰记得那天阳光灿烂,嘴角上扬到最大的弧度,满怀兴奋的跑在最前面,身后还跟着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追上我的爸爸。一路欢快。到了学校,小小的我,接过父亲手里的书包,一蹦一跳地进入了幼儿园。身后的父亲突然叫住了我:“记住,天气热,多喝水啊,听老师的话,不要乱跑,记得……”。“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你快回去吧!”我打断了父亲的话,挥了挥手,转身迫不及待地跑进了教师。他无可奈何地笑着,轻轻叹了口气,目送着我走远,眼中充满了担忧,他害怕我第一天进幼儿园会不停地哭。光阴啊飞逝着,转眼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因为学校距离家太远,我选择了住宿。入住那天,我的父母都来了,第一次离家住宿,他们担心我会很不适应。母亲拉着我的手,“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吃早饭,要不然没力气,一定要……”母亲不停地叮嘱着,一如当年送我的父亲,我没有打断她,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站在一旁的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脸上挂着一丝安慰的微笑。父母回过身走了,几丝白发、不在挺拔、岁月不知何时已在他们的身上刻下了苍老的痕迹。泪水瞬间湿润了我的眼眶,我拉了拉衣服,偷偷地擦去。不得不承认,我得要长大了。长大,就是从父母目送我开始的吗?哦,也许是从我开始目送父母开始的吧!500字 初二
-
目送书架上放着一张老照片——天很蓝,水很清,草很绿。这是我的老家,我几年前山清水秀的老家。我常常来这儿散步,但现在已经变得让人无法靠近了,那片鸟语花香的草地上建起了巨大的厂房,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接上了粗大的排污管。高大的树不见了,清新的空气不见了,换来的是直入云霄的烟囱和四处弥散的难闻的味道。不觉想到几年前的那一天,目送着大卡车带走所有绿色的那一天。那一天的我还是如往常一般在大草地上玩耍,在花草间追赶蝴蝶,在溪水边寻找蝌蚪,在岩石边寻找蝈蝈。但是只听“倏--”的一声,我转头看见一辆巨大的卡车停在我的身边,卡车大得吓人,它可怕的模样让我认识到事情不妙了。草被他的轮子碾平了,我心疼地看着它们。卡车难闻的气味驱使我离开。从车上下来几名工人,他们熟练地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什么斧头、锄头、锯子等等。溪水很快被他们搅脏了,高大的树木随即轰地一声倒在地上,我似乎听到了树木的哀号。我被吓坏了,惊愕地躲进了奶奶的怀里。村里的老人们在一旁叹气,“多好的地方呀”。那些天天在这片乐园嬉戏的小孩子们呆呆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肯定知道以后再也不能在这里玩耍了。只有小张叔很高兴,他说厂子来了,大家都可以去厂里上班,有啥不好。气得张爷爷胡子都翘起来了,一个劲地骂儿子……那时的我还太小,不明白他们谁对谁不对。但是我隐隐觉得山清水秀的家乡将从此远离我们。后来,我常常回来,可再也没有那么痛快地玩了。我不知道该去哪里玩,也知道该和谁玩,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摇着尾巴的小蝌蚪、吊着脑袋的蟋蟀也再也没有来找我玩过。高楼一层一层地搭建起来,烟囱一节一节地往上长,大树一棵一棵地往下倒。高楼建完了,工厂启动了。我和奶奶站在路口,我们望着卡车载着大树,一辆一辆往外走。我们目送他们离开,我们目送化工厂的烟灰消失在阳光下,我们也目送着草地、溪水一起走远。奶奶又叹了一口气,再见了,我山清水秀的老家。一阵风吹过,吹起一根根折断的小草,我看着它越飞越远……800字 初二
-
目送我年纪虽还小,但在这短短13年中,却也经历了不少,从自我的成长到老人的离开。寒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冬令营。出发那天,清晨6点来到学校集合。天还是黑的,仿佛还能看到星星的踪影。路边,路灯撒下昏黄的灯光,灯下是不愿离去的家长们。把行李拿上车,我和妈妈拥抱告别,为了赶快“脱离”这悲伤的离别场景,我快速上车。我很快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妈妈就在我的前方的路灯下,虽然那天依旧黑暗,虽然路灯灯光依旧昏黄,我却也能从她的双眼中看出丝丝缕缕的不舍与担忧。她焦急的目光搜寻着,很快便找到了坐在窗边的我,她对着我微微一笑,我也冲着她傻笑。车开了,我仍不舍地往后看,寻找她的身影。车子转弯,她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然后一点一点消失在拐角处……九岁那年,外婆离我而去。从她失去呼吸到把她安置进墓里,恍恍惚惚,仿佛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而已,但这场“梦”,永远也不会醒了。回到老房子,看着空荡荡的厨房,没有了她的身影,心中是无言的痛。外婆厨艺高超,总会“研发”许多新菜品。每当这时,我总是会争着去做第一位试吃官。我坐在餐厅的椅子上,用筷子夹起一些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然后便开始一本正经地评价菜品的好吃与否,此时总会引来大人一阵笑。我也记得,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外婆总会为游玩归来的我和姐姐准备一杯西瓜汁或一人半个西瓜。西瓜很甜、很凉,我和姐姐每人挖一大勺放入口中,凉凉的、甜甜的汁水流淌在心田,每当饱足后,我和姐姐总会捂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然后冲着外婆笑,外婆也总会被我们的姿态逗乐,无尽的欢乐。外婆站在家门口目送我和姐姐一次次离去,一次次归来,看着我们从天真幼稚的小孩变成少年。这一次,换做我目送她离开。我不愿哭,因为哭并不是表达思念最好的方式,目送也从不是泪水的堆砌,而应该是对他人衷心的祝福。我希望她能在新的世界幸福快乐。我也相信她会愿意看到一个坚强、笑对未来的我。生命是送与被送的轮回。“目送”或许会是永别,但请别让泪水成了它的主角。我们可以有所不安,可以有所心痛,有所不舍。但也请记住每一次目送背后的深情与爱。这便足矣。800字 初二
-
目送缘深缘浅,全靠着可怕的缘分。一个特别的夜晚。当我背着书包冲到我家楼下猛地一回头。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冲着我卖萌,把我瞅得很不好意思,大冷天的,你一只狗不在家里窝着,在外面撒欢,是会被主人打屁股的,我在心里暗暗吐槽,不料我走一步,它跑两步,我回头,它摆尾巴,仿佛冲着我说:“带我回家。”我看它好像真没主人,脏脏的毛,纤瘦的腿,只有两个发亮的眼睛透着生气。我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竟然想把它给收养了,我都不敢相信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我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心中确定好了想法后马上开始行动,迅速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帮它搭好小屋,然后冲到小区外面的宠物店买来丰盛的狗粮。就这样这片小丛林成了它梦寐以求的家。我亲切的叫他“狗子”来表达我对他深沉的爱。他却在我每次叫它时把头一转,对着它的狗粮,并不愿搭理,好像是在表示对这个称呼的不满,但我一有空还是会来找狗子,它也每天浪到准点回家吃饭,这不可多得的默契着实让我欣慰。可是好景不长,隔壁栋的邻居认出了这条狗,正是他们走丢了两个月的拉布拉多犬,我心下一紧,这缘分到头了。我还来不及与它道别,还来不及再摸一摸它的绒毛。邻居温柔地叫唤着它的名字,如获至宝般贴心地拴好狗绳,牵着他回了原本的家。只见狗子四脚使劲着地,晶莹的眼睛湿润着,频频向我的方向望过来,我好像送别了一个多年的老友,目送他离去。我纵使满怀不舍,但终归一狠心对它说:”狗子快去吧,你终究是我的好狗子,这段情我不会忘的!”说完,我已经看不见我的狗子了,只能听见它一声声无比悲壮地叫唤。啊,朋友,我只能目送到这了。同样是个夜晚,我目睹的是朋友的离开,我在机场目送着她,看她的背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我抬头望着慢慢往高空爬升的飞机,我知道她就这么离开了,我看着空中越来越小的一个点,想着她一定平安无事,想着我们的过去,想着没有她的未来。那一刻,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不可能跳上飞机同他一起去英国,不可能撕掉机票让她留下来。这些我都想过,现实中我只能站在原地,把目光凝聚在一个人身上,啊,朋友,我只能目送到这儿。在回城市的路上,我看到了奶奶留恋不舍的余光一闪而过。换来的是她慈祥的笑脸,我想起她为我煮的菜,替我缝的衣,为我背的黑锅,一瞬间的冲动涌上心来,我猛地抓住了奶奶的手,不愿放开,想就这样一直陪着奶奶。奶奶慈祥地望着我,从那眼神我仿佛读出了:孩子,再见了,我只能目送到这了。人生之路,靠自己走,也只能自己走。所谓目送,不过是告别了过去,迎来了将来。昨天我送了你,万分不舍,满怀希望;今天,你送了我,眼怀不舍,依旧慈祥。这一路有苦有乐,充满希望。1000字 初二
-
目送当我怯怯地走进校门我感觉我背后有一双眼睛目送我走进校门。当我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我感觉我背后有一双眼睛目送我走出家门。我长大了他们老了不变的是那一双目送我的眼睛六年级:茉月100字 六年级 散文
-
目送您的离去当你真的离去,我才发现我真的爱你,从小到大都是你在用心呵护着我,但现在,你却抛下我,永远离我而去,您怎如此忍心啊!从小,我便没见过我父母,我是您养大的,和您一起的日子,虽有不快,却总是开心的,那时的记忆忘不了,我也不想忘记。爷爷!您是最高尚的,您的一生都在苦难中成长,您总是用您的一生来教育我,那艰苦的日子,是人间炼狱,您和奶奶一起经历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难,但不论那时的生活多苦,您始终走过来了。您总是向我提起那时,我知道您不是在夸赞自己,您是想让我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您没有文化,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我理解您,您的经历,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不愿经历的。从小,您便养着我,我和您的关系最亲密,您最爱我、最疼我,什么好的都给我留着,而我每次看到那平时都得不到的美味时,总会狼吞虎咽,一点不留的扫光,我在吃完时,从不会想到您,但您却总是笑呵呵的,我吃完了您留下的东西,便是您的快乐了。小时候,您总是用竹篓把我背到地里,我干不了活,只会给您带来一件件小麻烦,您会骂我,但您从来舍不得打我,虽然我只会捣乱,您却依旧乐得把我带到地里去,不为别的,只为您在自己休息时能看着我傻傻的笑一笑。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把好吃的给自己留一点;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一点好用的;爷爷,您真傻!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爷爷,我真傻!为什么我从来不记得您的好;为什么我从来想不起您;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关心您。为什么,当您离开后,我无知无觉,唯一能发现我心中的痛的,只剩下眼角流下的两行泪迹。我是您的,您养着我、爱着我、呵护着我,我却从未给过您什么,唯一给您留下的,便是无尽的麻烦。眼睁睁的看着您的离去,心里不知的味道,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的痛苦,我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看着死神把您从我手中抢走,眼里满含一种被称作泪水的东西,如洪般在眼里咆哮着,脆弱的双眼却怎挡得住,汹涌的奔腾而出,却不带起丝毫动静。默默的向您告别,目送您的离去。我最爱您走了,我的生活少了您的身影,我会习惯吗?您养了我的前半生,却毫无索取的离去,我真的念您、想您、爱您!您安静的走吧!800字 高一 抒情散文
-
运动的色彩运动会开始了,四处溢满了欢悦的气氛。赛场上一个个如脱弦般离箭般矫健身影,连同一声声喝彩,一阵阵欢呼,交织成了一曲热烈激昂却又优雅轻快地奏鸣乐章,洋溢在我内心;更化成了沾满五彩颜料的笔刷,在我成长的画板上抹下了灿烂的一划,恰如绚丽的霓虹般五光十色,又似肃穆的殿堂般庄严神圣。但我知道,不论如何,它们的主色调永远是红色所代表的拼搏!一、活泼的绿2009年11月的某一天,雪白的丝丝云絮正抓紧时间,走家串户地互相问候,清澈的天空慷慨地准备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吩咐明媚的阳光穿透乌云的锢禁,暖暖地在行人心中绽开笑脸。过往的鸟儿饶有兴致地低下头张望着,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教学楼挂着的巨大横幅上整齐地排列着“南平三中第三十七届运动会”这十二个字。运动会开幕式即将缓缓拉开帷幕。我按耐不住紧张的心情,在队列中跃跃欲试。我们班和二班共同组成一个方阵,紧跟在鼓号队、彩旗队的后面,是第一个经过主席台的。尽管是开幕式,尽管只有一分钟,我们却认真对待。叫着响亮的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犹如一抹新绿,朝气蓬勃地朝主席台走来。到主席台了,我们停下了前进的步伐,按照事先计划的那样,站好队形,用头上所戴的红帽子勾勒出一个No.1——这是我们对这次运动会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活泼的绿,满载着对运动会的希冀与期望,伴着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在开幕式上。二、热烈的红“各就各位,预备。。”发令枪响。子弹出膛的烟雾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完美的圆弧,运动员们奋力向终点冲刺,你追我赶。“到了,到了!”周围的同学们激动地呐喊欢呼,兴奋地迎上去庆祝胜利者的归来。这只是操场上一角的景象。跳高、跳远等其他赛事也进行得热火朝天,运动员们纷纷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比赛中。我也投身于这热闹的气氛中,参加了跳绳团体的比赛。比赛前的一刻,我紧张的准备着,同时也不忘用自己由衷的欢悦为运动员们送上真切的祝福。“加油!”我拍拍他们的肩膀,嘴角扬起的弧度为他们紧张的内心撒进一缕阳光,让他们带着信心满满的情绪参加比赛。比赛开始,我奋力地挥舞着笨重的绳子,脚下的节奏也渐渐加快——这并不是我平时用的跳绳,而是由于我的粗心将比赛时间记成了下午,从学校借来的另一副。我很紧张,担心发挥不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但没过了多久,我便放松了。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赢取奖项,只要你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就足够了。热烈的红,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合着紧张的比赛节奏,跳跃在赛场上。三、收获的橙三天的拼搏终于使运动会奏响了结尾的序章。我伫立在人群中,忐忑不安地聆听着成绩的宣布。目光追随着被念到名字的运动员兴高采烈地走上高高的领奖台上,接过那一面面闪闪发光的奖牌,我在心里与他们共同庆祝——那是他们努力挥洒自己的汗水得来的见证。终于,结果揭晓了。我们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开幕式表演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和精神文明奖。这些都是同学们共同努力得来的丰收的成果。我代表班级去领了一张奖状,尽管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却浸透了一个集体共同付出的汗水。我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与骄傲。回到列队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过我手里的奖状,小心翼翼地展开,甜甜地喜悦顿时荡漾在流动的空气中。收获的橙,代表着拼搏与奋斗的见证,映着太阳耀眼的光辉,翻腾在心头。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
暴风雨的背后人生,因为有了风才会不停地往前跑;生命,有了雨才会更加精彩。7.21北京所迎来的暴雨,他确实是可怕的,是凶残的!但是,想一想,雨停,风停,城内的积水除空,花儿,草儿,迎来的是另外一个春天,一个属于他们的季节。而人们呢,换来的将是另一种的生活。所以,这就是风后,雨后的背后。初二:钱美100字 初二 散文
-
风雪的葬礼我最爱的季节一向是冬季,最爱的天气一向是下雪。因为,当这世界铺满白雪时,白雪能湮没一切的罪恶的、美好的。罪恶的,只剩下莹白。闭上眼,感谢风雪赐予的归宿。从一个季节奔入一个轮回,风雪亦有情。那些在风雪中被葬没的灵魂。无论罪恶的、圣洁的,不管贫穷的、富贵的。风雪总是会仁慈地用一片纯白裹住人们冰冷的身躯。我喜欢静静地坐在屋内,靠着窗。看着屋外风雪萧瑟。簇簇白雪飞落,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又仿佛无数飘飞的柳絮翻滚而下。背阳的屋顶上还留有残雪被又被新雪覆盖。远远望去,好像无数不规则的地图,又似一幅幅精妙的水墨画。在这样圣洁的日子里,人们的灵魂都会被渲染成纯白色的吧。记忆里,冰寒氲满楼,风雪袭人心——风,残忍地刮着;雪,无情地下着。孤寂的山神庙,孤独的林冲,一个心中暖意的失意人。他杀了自己的宿敌,也毁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信念。痛!撕心裂肺的痛!友情的背叛,奸寇的妄为……鲜血奔涌而出。恍然中,一个仙子翩然而来。快要失去光泽的双眸又亮了起来。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韵度胜风中海棠,标格赛雪中玉树。这是,爱妻?他惊愕地瞪大双眼,随即了然。背着银枪上前张开双臂,抱住了他的梦……风抚平了他眉间的皱纹,更添一抹笑意;雪包裹着他魁梧的身躯,更似一尊雕像。这个忠肝义胆的汉子,在风雪的葬礼下成就了他一生的思念。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封建旧社会的殉葬品。丈夫逝去,自己惟一的希望——儿子早早夭折。无论她多么善良辛勤,残酷的现实依旧不断剥削着她残存的一丝企盼。疲惫不堪的灵魂终于被现实击垮,金钱与权贵终于压倒了她的守望。一个冬夜,带着无尽的伤痛,她终于含泪离开这个冷漠的世界。这个可怜的女人,这个残忍的世界。就算有铁一般的意志,就算有坚定地信念又怎样?终究不敌物欲横流的悲哀。冰冷的风雪给了她最后的温暖,纯洁的白雪掩住她苍白的肌肤。这个悲剧的人物,在风雪的葬礼下结束了她悲剧的一生。谁说冰寒雪冷,在这样彻骨的严寒中,在风雪萧瑟的夜晚,拯救又一个被世俗牵绊的魂魄。不论前世的罪孽善举,在冬日的夜晚,都会拥有一场风雪的葬礼。在风雪的拥抱中,微笑着接受轮回。后记: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这个在冬日清晨出生的人,能够在冬日的雪夜结束生命,拥有一场风雪谱成的葬礼。江苏省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初一:金璐瑶900字 初一 散文
-
目送(6)生命中,我们难免要在他人深情的目光中渐行渐远。或许你曾流露过送别他人的目光,又或许你曾接受过他人送别的目光。在这一圈一圈的轮回目送中,我们褪去年少无知,渐渐成长。那一年,我7岁。我牵着妈妈白净又细腻的大手,背着一个红色的小书包到学校去报名。人很多,又有许多高大的成年人,我被淹没在人海中难以寻见。只记得,妈妈一直牢牢地牵着我的小手,用另一只手臂护着我,生怕我被挤到。轮到我了,只能我一个人进去。妈妈似乎不大放心,我对她甜甜地笑了笑,继而说:“妈妈不要担心,我很快出来的。”途中不断回眸,那天阳光很好,旁边有几棵凤凰木,满树红花,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倾泻在妈妈身上,映出妈妈眼中的波光潋滟。她目送着我,眼神里传递出了一种我看不透的情感,似欣慰,似宠溺,又似带着丝丝缕缕的不舍。现在想来,应是期待,是祝福,小小人儿掀开了新的一页。那一年,我13岁。每年这个时候,毕业生们总免不了各种忙碌,到各大名校,投简历、笔试、面试。我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七月的暑气中,来回奔波。有一次,妈妈没有空,便由作为新手的姐姐带我上战场去。刚开始似乎有些不大顺利,等到终于找到正确的考点,我也顾不上让姐姐叮嘱几句,便匆匆跑到教学楼内。半道,才似乎想到忘了些什么,转过身看去。姐姐在楼外不远处,依然是那鼓励的眼神,见我回头,还不忘与我比个“加油”的手势。我一边点头,一边也用左手比着“胜利”的手势,好让姐姐放心下来。姐姐笑了,她与楼外的风景一起定格在我心中。这一年,我收获失利,也收获成功。在亲人们的一次次的目送下,我渐渐长大,我渐渐丰盈。那一年,我14岁。暑假期间,小妹要去英国游学两个月,我们全家都去机场为她送别。到了护照检验的长列,我们只能送到这里了。大家用眼睛追随着她的背影,看着前面的队伍一个,一个地缩减……终于轮到她。在海关窗口停留之际,她也不断笑着挥手向我们告别,依然是那清澈欢快的眼神,好似青荷上的露珠,又似星月朗照,那么纯净、透明。这么小的人,独自待在异国两个月,行吗?默默地看着她离开,顿时无言。眼眶渐渐湿润,不舍蔓延上心头。我悄悄握紧双手,红着眼睛,看着她离开我模糊的视线,却还是一个劲儿地挥着手。回去的路上,排排绿树的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好美!眼前这平凡的景致。手机振动了一下,是小妹发来的短信:“姐姐,不要担心啦,两个月很快的,回来给你带礼物啊。”下面配了一个搞怪的表情。我抬头望向天空,发现今天的天空不同于往常的灰蒙蒙,是湛蓝的,那没有忧愁的湛蓝色,与树上的一片青翠相互印衬。我的嘴角勾起一个灿烂的弧度,心中也觉得轻松不少。是呀,在这送与被送的目光中。此时我似乎明白了那一句“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它教会我们不负光阴,珍惜当下,学会自己成长,自己走完那必经之路。1200字 初三
-
目送读后感有情怀,有生活,有领悟。父母、子女、兄弟、朋友,生活形形色色大多离不了如此几样。我们有时候不懂,得到又失去,相遇又离别,这生活她变幻莫测,到底为了什么?读《目送》,有感动,有惊异,又不时地在学习,我们的人生太短,于是在书里初次体味那些朦胧的意境。“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的记忆里永不可消却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里站台送别,父亲笨拙地背影,那份父子之爱在我们心里平添暖意。然而,龙应台写下的却是一道道背影里的无奈与悲凉。不断的送别中送别者的寥落与离开者的沉默,大概都凝聚在那句“不必追”里了吧。“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夜开合……”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一个亲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从未体会过与同龄人日日夜夜共同成长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究竟是怎样的心境;我们或许看过自家父母与兄弟姐妹的相亲相爱,亦或是陌生疏离;又或许看过新闻里刀枪相向的兄弟;我们或许疑惑不已,于是翻开手中书籍——终于得知,兄弟与姐妹是“同树同根,日夜开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的岁月静好。“车子骑到海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样温柔,但是你看见,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滩。”我们降生在没有动乱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和平是我们所知道的,国家的发展与日益强大是我们所知道的;我们仅仅知道和平鸽衔来了橄榄枝,大地一片祥和,没有硝烟与战火,喧嚣里满是幸福的歌。我们却不知年幼的我们竟如此无知啊!“全球有两万六千人因为误触地雷而死亡,大地里还有一亿一千万枚地雷等着被‘误触’。”就像如今的东北仍有未被发掘的毒气弹,这其中的悲哀,究竟是这大地的无声哀叹,还是人类自己默默承受的凄凉?“老天,你为什么没教过我这生死的一课?你什么都教了我,却竟然略过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课?”我看着作者询问苍天,我试着揣度,那一刻,看着即将逝世的父亲,她的心中是悲伤还是放下呢?我未曾亲眼注视死亡,我仅仅一次一次的听说,曾经与我说过话的人,曾经与我一起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体会到的,是周围人强加给我的极度悲伤。我不知道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死亡,我也一直难以理解为何一个人会在这世界上凭空消失,留下的仅仅是人们对他的思念,或是早已泛黄的照片。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才慢慢了解,面对死亡,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唯有放下与释然,才是最好的表达。母亲的老,父亲的逝,儿子的成长,兄弟的共行;或是自然的变换,生活的变化,鲜花的盛开,远古动物的灭亡;又或是国民军的流亡辗转,战火留下的死亡的痕迹,时间的飞奔流逝……我们也曾经历过的,未曾经历过的,或者永不能经历的那些世事无常,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生。书的封底写道“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这亦或是一本人生之书,有亲情,有友情,有生与死,有毁灭,有缠绵的生活。1200字 读后感
-
目送读龙应台《目送》有感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辽师大二附中初一(一)班:栾睿安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目送》读后感_读龙应台《目送》有感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1200字 六年级
-
龙应台目送《目送》这本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重来一次也决然不会一模一样,然而,大千世界里大家的人生里我们都曾扮演过一样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那是一种怎样微妙的变化,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某个场景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只是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了转变。从文字的描述上,龙应台的母亲曾经是一个爱美、非常活泼开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时候也是如此,然而岁月还是没有任何的优待,她像无数老人一样逐渐忘记了很多事情,丢掉了很多过去,包括女儿。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龙应台有过,她的父亲也有过,你有过,你父母有过,你将来的孩子也会有。人生是连续的,变化是逐渐的,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士豪变成了体育老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孟克柔变成了她妈妈,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变化。“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别人的爸爸妈妈,我们会变成别人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时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忆与思考。其实,没有一个内容或者观点是全新的,但这丝毫无损它的价值。除了那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大多数的你我都在经历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东西,然而有些东西我们却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来,我们任由它在脑海里浮现消失,然后忘记我们曾想过什么。所以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才能体会。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龙应台女士的视野和文笔。文笔不是一种可以轻易模仿的东西,它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过去的一个多月,当我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无暇看我喜欢的书时,我很明显地发现自己的厌恶,我厌恶自己写出东西的不凝练和索然无味,我厌恶自己困于生活却在离生活越来越远。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这本书思考的东西很多也很散。孟买的铁轨、金门的地雷、老挝的孩子。如果说这个世界太大,我们无力去全心疼爱,那么在这么的一霎那,当我们想起那些,那尸体上的干净雪白的布,那随时都可能爆开的炸弹,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们是否会有那样地一丝颤抖。“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我只知道,“全球有两万六千人因为误触地雷而死亡,大地里还有一亿一千万枚地雷等着被‘误触’。”领袖们多么伟大也好,歌颂民主强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们能如本书里《幸福》所描绘的那样。当人们内心安定生活过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谓的主权所谓的侵占,世界本就一家,谁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谓的梦想。这片绿浓得化不开,诚愿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开这个世界的绑起的结。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