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回乡偶书800字

改写回乡偶书

800字 六年级

这天,天空一如既往晴朗,空气如往常一样清新,太阳如往常一样大又红,路边的野花一如既往的艳,一条鹅卵小道依旧长又宽,路上的行人……但对贺知章来说确不一样。瞧!原来是他要告老还乡。

贺知章背着包袱,走在参差不齐的鹅卵小路上,一崴一晃的,似乎一不小心就要摔倒了似的。再看看昔日的贺知章,一个屋黑发英俊少年郎,现如今已成了两鬓斑白的白发小老头喽!可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岁月已经在贺知章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知谁又能想到六十多年前那位离家少年郎,是眼前这个小老头儿。

尽管贺知章的腿脚已经不利索了,尽管牙齿已经掉的不剩几颗了,尽管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变少了,但未改变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为改变的是他对家乡人民的思念,未改变的是他那一嘴地道的乡音了。贺知章边走边想:等会儿乡亲们一定会在村口接我吧!想到这里,贺知章内心不禁暗暗自喜:见到乡亲们该怎么说呢?“乡亲们好!‘偶’是贺知章,‘偶’是贺知章。”说着,便自言自语道。只因回乡之路太过漫长,贺知章一路哼着小曲儿,随笔写下了两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段小曲儿,两句小诗,填满了贺知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不知不觉之中,贺知章已经到达了村口,他闭上了眼睛,不由得笑道:“乡亲们好!‘偶’是贺知章!”无人应答,再来一次,还是无人应答,贺知章睁开了双眼,眼前空无一人,看来时间过去了太久,村民们都把他淡忘了吧。

正当贺知章沉浸在失落之中时,突然两个孩童的打闹嬉笑声从不远处传来,贺知章喜出望外:有人来了,看来还是有人记得我的。想到这里,贺知章赶忙跑到了两个小孩儿跟前,指着自己,激动地说:“‘偶’是贺知章,‘偶’是贺知章啊!”两个小孩儿看着面前带有跟自己一样口音的小老头儿,笑着问道:“请问这位客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呀?”

顿时,贺知章黯然神伤,愣了几秒,转过头来,心想:我已经几十年没回家乡了,也难怪孩子们不认识我。随后,他拿起笔,在前两句诗的后面又添上了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流芳千古的《回乡偶书》就这样诞生了。

穷人续写

900字 六年级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提起一个小灯瓶,瓶里那微弱的火光照射在了小床上,照射在了孩子们那肉嘟嘟的小脸上,西蒙的两个孩子在星星之火的照耀下,他们睡得沉沉的,真像两个小天使。

渔夫看着熟睡的孩子,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他总算松了一口气,心里默念着:感谢上帝,感谢上帝保佑着两个可怜的孩子。但是,渔夫脸上的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便消散了,他又转念一想:以前有五个孩子的时候,一家人的日子就已经很难熬了,现在又加上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这一句话彻底打乱了渔夫的思路,桑娜像是已经猜到了渔夫的心思,一边安慰他,一边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发。“去休息吧,明天会更好。因为,上帝会保佑我们,也会保佑这七个可爱的孩子的。”说着,桑娜把帐子合了上去。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七位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但桑娜一家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一日三餐依旧是靠渔夫打来的鱼来养活一家人,有时,桑娜也会拿自己卖刺绣的钱换一些黑面包吃。家里虽然贫穷,但是桑娜依旧把小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条有理的。桑娜每天都在家里等着丈夫的归来,即使外面寒风凛冽,也阻挡不住渔夫打鱼养活妻儿的信念,桑娜也会时常向外面望,却迟迟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的内心又焦急又忐忑:丈夫怎么还不回来呢?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不……不会的,丈夫一定会回来的……对……上帝一定会保佑他的。桑娜双手十指紧紧相扣着,在原地不停地走来走去,直到看到丈夫回来才会开始做饭。

当然几个孩子也知道自己的家很困难,他们从小就很懂事,经常等渔夫回来再吃饭,上了饭桌,几个孩子并没有你争我抢,而是等着渔夫和桑娜动筷子后再吃。因为家庭困难,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力更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会经常跟着渔夫出去钓鱼、劈柴;而女儿们则跟着桑娜学习刺绣,好拿去卖钱,缓解家庭的经济危机。桑娜经常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孩子们,你们很懂事也很善良,上帝保佑了你们,我们的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的。”“还好有你们。”桑娜摸着西蒙的两个孩子说道,“孩子们,我不后悔收养了你们,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得到家的温暖。”两位孩子笑了笑,阳光从窗外照射到了他们金黄的头发上,一闪一闪的,显得更加耀眼了。

桑娜一家的生活也是逐渐好转了起来,这不仅是上帝对他们的眷顾,也是他们一家用自己的善良与勤劳换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