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雨500字

乡雨

500字 初二 记叙文

夜落飘离雨,疑似深秋寒。一曲相思引,独留孤索案。

儿时的我住在乡下爷爷家,那儿山峰耸立,竹树环绕。爷爷家的庭院有个小石桌,石桌旁有棵高大的杨柳树。每到夏天,我总喜欢在杨柳树下乘凉。可,我更爱的是夏季的雨。夏天的夜晚,远处池塘青蛙不停的鸣叫,天气闷热,夜里入睡,辗转反侧,只听有雷声轰隆隆的响,然后雨水滴滴嗒嗒的打在屋顶的石瓦上,清脆响亮。每到这时,我总会悄然起身,撑上油伞,走到庭院中去。雨不停的下,空气中混合着清新泥土的香味扑鼻而来。屋檐下的灯明亮着,雨水顺着屋檐迅速流下,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棵杨柳树被雨沾湿了,沉重的弯下了腰。我调皮地将柳条拉下又放开,雨水溅了我一身。玩倦了,便进屋,听着雨声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觉醒来,雨还在下,雨水打湿了小狗的窝,它嗷嗷的叫着躲进了柴草堆里。吃罢早饭,便在石桌上支起塑料棚和弟妹们玩耍,阿婆每每见了,总是要喊道:“快回屋哎,那儿凉。”弟、妹几个总是笑到;“底下放了油纸的,不怕。”快到响午时,有一些阿叔们从山上砍柴回来,路过家门口,总会打开柴门,进来避雨。一大群人坐在堂屋里抽旱烟,说着一些琐碎的小事。

只不过,雨下久了也不是件好事。那雨,下的大,下的久。没多少日子,那小河里就涨满了水,水涨出来,淹了下面的农作物,苦了那些庄稼人,下过一两天,那雨就下得小了。于是,人们又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去山上开始干活。

乡音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我回忆着,怀念着,那些越陈越香的声音……

展曦,小巷深处便传来一阵乡音:“碗糕,煎棵!”温暖的叫卖声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早,妇女们在菜市场相遇,用浓厚的乡音互相招呼并开始谈论起一些柴米油盐的琐事;午后,小孩们在井边玩水,阳光洒在他们灿烂的笑脸上,他们用淳朴的乡音向伙伴诉说此刻的欢乐;傍晚,老人们坐在一张张带有岁月印记的竹藤椅上,用地道的乡音完成对儿孙的熏陶……乡音,是那么的醇厚、浓烈、温馨。它们就像冬日里的暖流,飘荡在每一个村落中,暖烘烘地将村民们包围。

福建晋江的一个小村子是我的家乡,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所以我对晋江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晋江,是驰名中国的品牌之都,它历史悠久,拥有风韵独特的闽南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独特的闽南乡音。当我牙牙学语时,我学会的第一种语言就是地道的家乡闽南话,也就是这种乡音伴随着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记得小时候,奶奶背着我时总爱哼着:“天黑黑,欲落雨,阿公扛锄头欲挖芋……”这样的闽南童谣早已深深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村里每逢盛大的节日,都会请闽南歌仔戏剧团来庙口表演。那时候的我根本不懂得欣赏,只知道那悠长深远的闽南音调非常好听。有一段时间,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在收看当时台湾热播的八点档乡土连续剧——《再见阿朗》,这种连续剧里的对白全是闽南语。我觉得闽南语太特别了,不仅可以唱出流行曲,还可以有自己的连续剧……这些都是我对闽南乡音的童年记忆。

后来,我上了小学,学校里都是用普通话教学的,那时候的我觉得普通话比起家乡的闽南语好听多了,甚至觉得家乡话土里土气的。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随家人移民到澳门,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当时我对家乡的一切并没有太多不舍,只知道可以去城市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来到澳门后,我又学习到另一种新的语言——粤语。课堂上,老师用粤语教学;课间,同学们也是用粤语交流;晚上,我在家中看香港的TVB,连续剧里那些受人追捧的演员也是讲着一口正宗的粤语……相比起我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语言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妈妈就显得较笨拙,她的粤语非常不标准,而且当中还经常夹着普通话和闽南语的音。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家长们大部分都能用流利的粤语和老师交谈,只有我妈妈怯声怯气,张口结舌地说着一口土里土气的粤语,在一旁的我,顿时觉得颜面尽失。当时的我觉得在同辈中要讲粤语才算得上潮流和合群,我甚至怕别人听出我的乡音而排挤我是乡下来的。就这样,我开始冷落了家乡的文化,甚至渐渐淡忘了那些曾朝夕相伴的乡音。

二〇〇六年的夏天,那是我去澳门后的第一次返乡。黄昏下的西寻村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气息,我走进家中的大院,老树上的叶子被夕阳涂上了一层金黄色,庭院中的那口井还是那么清澈,只是井口的铁盖生了锈。依稀听到不远处传来“牛肉羹,蚵仔煎!”等下午点心的叫卖声,我走出家中的庭院,顺着叫卖声来到了庙口,小贩们都在热情地招揽生意。突然,我耳边再次响起了那阵熟悉的乡音:“阿莹,你散学回来呀,长高噢!”村民都在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那一刻,我感动了,这就是童年记忆中的乡音啊!这般熟悉的闽南乡音敲醒了我沉睡的童心,引起我强烈的乡情共鸣。那一刻,我想到自己身为闽南人却淡漠了乡音,感到十分惭愧。那一刻,我耳边回荡起以前我跟小伙伴们捉迷藏的笑声,那声音合着牛肉羹、蚵仔煎的叫卖声,穿过流年的影子萦绕在我脑海,谱出一首首好听的闽南童谣。啊!多优美的童谣,多美妙的乡音!故乡,是你把我抚育成人,我又怎能忘记这份恩情,忘记那昔日与我朝夕相伴的乡音呢?

自从第一次回乡的那个夏天开始,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回到那个温暖的地方,那是一种乡音的呼唤吧。五年的时光,我在这条澳门到福建将近一千公里长的高速公路上奔驰了无数个日夜,每个漫漫日夜都有不同的感想。这条路,记载了我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然而那份寄托于乡音的乡情却一直没有改变。每次启程回澳门的时候,我们的行李袋便会多了很多莲子糖、花生、茶叶等闽南特产,这些都是亲戚和村民们热情送我的。因为我们讲着一样的闽南话,所以彼此也感觉更加亲近。乡音,就是这样的温暖。

现在,我来到澳门生活已经几年了。我不再像刚来澳门的时候,刻意地回避讲家乡话,反而更热爱家乡话了。在家里,我会和家人用闽南语沟通,还经常跟爸爸一起哼唱闽南语的代表曲——《爱拼才会赢》:“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虽然这些歌词有点土,却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迈进;当我和妈妈出去逛街,她依旧讲着一口不标准的粤语,但我已经不会烦躁地嫌她了,而是会心地笑了笑,并自然地用闽南话向她翻译粤语;在学校,我不再害怕别人知道我是乡下来的,反而是自豪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而且,我现在有几个同班同学都是福建老乡,我们经常在课室用闽南话交流。甚至,在澳门的大街上也时常可以听到人们讲着闽南话,因为澳门有很多福建人。在异乡听到自己的家乡话是一件很温馨的事,也许这就是由乡音带出的乡情吧?

乡音,虽然没有普通话那样的宛转悠扬,也没有粤语那样抑扬顿挫,却有着一种醇厚的感觉。乡音,土生土长的乡音,无论如何也改变不掉的乡音。如今的我,终于读懂了乡音。乡音,蕴含着老家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乡音,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和感激;乡音,是一个人一生的印记。

总有些声音越陈越香。乡音,就像幽静小巷中传来的一阵阵二胡声,安静而不起眼,却在那昂然回首的不经意间,余音缭绕,使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