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记得革命先烈李大钊说:“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也有为发展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这里的“发展生命”应指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义”。为了“义”,可以舍弃“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革命前辈多如此,当代英烈也是层出不穷,商丘的张环礼、李学生就是新时代“舍生而取义”者也。
然而,“取”“舍”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于“生”和“义”中,更多的却表现在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 例如,一边是住高楼大厦、吃山珍海味;一边是住茅屋吃糠菜,到底是取前者还是取后者?革命烈士方志敏是这样回答的:“为了国家的革命事业,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却宁愿吞嚼刺口的苞栗和菜根;不稀罕柔软的钢丝床,却宁愿住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这是正确对待生活享受的一个典型。现在不是也有许多“仁人志士”实践着吗?看看“二零零四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吧!他们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符,决不是偶然的。
成为千古美谈的诸葛亮娶妻和令人心酸的普希金择美悲剧,也都向我们说明了怎样正确处理“取”、“舍”关系。诸葛亮不在乎一个人的美丑,而注重人的内心。因此他娶了一个外貌丑陋而很有才华的女子为妻,在他运筹帷幄时起了很大作用。相反,普希金却娶了一个外貌漂亮而内心异常空虚甚至肮脏的女人,以致使普希金这个伟大的诗人在情敌的枪口下饮恨而死。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应该懂得,在内心美与外表美不可兼得的时候,就一定要舍“表”取“里”。
取、舍之间也表现在金钱上。《齐人攫金》讲齐国的一个“好金者”有一天到市场去,发现一个人在卖金子,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金子就跑。自然,他很快被抓住了。人们问他怎麽敢在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抢金子呢?这位“好金者”回答说:我抢金子的时候,眼睛只看到金子,没看到人。在这个故事中,就有着深刻的取、舍关系。由此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不是也有少数人像“齐人攫金”那样,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走私贩毒,而不顾党纪国法及人民的利益吗?相比之下,在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中更多的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党员干部,他们不愧是“在金钱面前孰取孰舍”这道题的最佳答卷者。 为什麽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取”、“舍”呢?我想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不同。如果我们都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麽就一定能够解答这道人生考题。( 注:张环礼,商丘市宁陵县人因救落水司机而死;李学生,商丘市睢阳区人,在苏州打工期间救落水儿童而死。)
游宝岩
王子木
今天,学校组织春游。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在上学的路上,我边走边唱“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老天爷好像知道我们要去春游一样,阳光好灿烂。到了班里,还有许多同学没到,我为他们急坏了。过了一会儿,同学们到齐了,我们排好队向校门口走去。
上车后,我竟然和好友杨磊坐一起,真高兴。过了好一会儿,车子才到达宝岩。下车后,我高兴得欢呼起来。排好队后,我们就跟着老师进了宝岩观光区。只见大门后面有一棵古老的大树,大树的树枝好像人的手一样,但只有三个“手指”,大树旁边是一块巨石,上面写着“宝岩”两个红色大字,真壮观!
我们走在山间小路上,一边是山,一边是密密麻麻的竹林。老师说带我们去走竹桥,同学们听了一蹦三尺高。走上竹桥,我吓得直发抖,总觉得要掉下去似的,看到那么多女同学都走过去了,我鼓足勇气,闭着眼睛往前走,终于走过了竹桥。
我们又来到了水上乐园,这里有水上气球、脚踏船,还有一些我说不上名字的水上游乐项目。许多同学在玩水上游戏,他们好厉害啊!我在心中暗暗羡慕他们,要是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就好了,可是,我天生是个胆小鬼,看着都害怕,更别说上去玩了。
对我来说,春游这天是不同寻常的一天。
指导:黄惠娟
相关推荐
-
鱼熊掌皆我所欲也鱼乃第一,熊掌乃荣誉,为学者所求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若二者只选其一,我毅为鱼也。吾自幼爱学,终日苦读书,皆为“鱼、熊掌”也。今,吾入学七载有余得“熊掌”无数。然,“鱼”则了了无几。自中学以来,吾努力为学,以在期之末时争得一“鱼”。吾自幼上进,活动中为积极者。吾为争“熊掌”,先正己身。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矧吾等皆平常人属。争“熊掌”之路实属艰难,正所谓:“争‘掌’之路难,难于上青天。”且多数“鸢飞唳天者”有志夺“掌”,难挡其锐气也。罢了,罢了。若吾舍弃“熊掌”,“鱼”必取也!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正道夺“鱼”之艰难。“鱼”乃所有为学者所争也。得“鱼”者令人仰慕,失“鱼”者则无人问津。正所谓:“得‘鱼’者众人铭记于心,失‘鱼’者则众人难记于心。”“鱼”乃学中最高境界,可谓:“得‘鱼’者方得‘天下’。”于此,众学子皆欲得“鱼”也。得“熊掌”难,得“鱼”更难。但二者皆为我所欲也。争“熊掌、鱼”之路艰难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争之。3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读《鱼,我所欲也》有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是我生平最受益的一句话,本句的意思为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两个不能同时获得,放弃鱼而获得熊掌。这句话教会了我“有舍才有得”。 有舍才有得,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古有陶渊明放弃官位利禄,去山林中获得自由;今有朱自清放弃“救济粮”而获得了骨气。 清朝的著名贪官和珅,既不愿放弃官位,又不愿放弃财富。虽有千万家私,最终只是获得一卷破席,一个千古骂名。可见,鱼和熊掌之间只能选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但如今仍不断有人希望两个都获得。当今社会,有谁不想要钱,那可以去做生意啊,可他们又想当官。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当他们既获得了官职又有了钱之后,是什么在等待他们呢?还不是他们应有的惩罚,或了却一生,或失去自由。作为中学生的我,生活是很劳累的,但如果轻轻松松的不闻不问,那么未来是渺茫的,是遥远的。但我如今已经付出了我的时间、精力、汗水以及我的一切一切,那未来又是怎样呢?我坚信,那肯定是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所以,我在轻松与劳累中选择了劳累。因为放弃了现在的快乐,我便会收获以后的快乐。这难道不就是“舍鱼而取熊掌”吗?“鱼”、“熊掌”二者不可能同时得到,只能舍取一个,否则你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知道、我相信我懂得了如何取舍,同时我也能够进行取舍)500字 初二 议论文
-
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贤孔子于千年之前的为人核心,及至今,仍不失为律己处世的终极真理。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在市场主导经济、利益主宰人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把“己所不欲,皆勿施于人”尊为奉行的宝典。坚信只有如此,才能在与人交往中,不吃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然现今我们所处的绝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社会,所以自然不乏“施人”者。于是,更多的一批人的人生准则就是“己所不欲,施于人”和“己所欲,勿施于人。”当一切不涉及自身利益时,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长幼尊卑都挂在嘴边,尤其在教育他人时,一副儒雅先生,谆谆教诲状,一旦触动到自身的利益,哪怕一分一毫,哪怕有法有据,立刻转为穷凶恶极,穷形尽相,比捍卫灵魂更甚,哪还见当初文质彬彬的雅士模样。因此,惟有坚持绝对平等,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时,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已经很难。而人类社会中却还有一些人,像莫言的母亲那样,“”。歌德这样说:“值得人类尊敬的,除了头顶的星空,还有我们心中的道德。”或许只是高密的一个普通农妇,或许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停好车的一个普通公交车司机,正是这些小人物,带着内心对道德的敬畏,小人物的微光也能照亮整个中国。之所以“”,还因他们心中有着大爱,有着超越自己,超越家族,超越国家甚至超越种族的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己所欲”,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比如“母亲”的那碗饺子,一年到头不过寥寥几次,量又极少,那是最舍不得的东西啊!可“母亲”舍了,而且施于一个未曾谋面之人。施,就像这样,是“舍施”的施,是先舍而后施,是无欲无求的施。早年德国人史怀泽就是如此,牧师出身又擅长音乐艺术的他,在三十岁前,施于非洲,一腔赤子之爱,盛开在非洲大草原上,他舍了学术,舍了安逸的生活,舍了优越的生活和经济条件。总之,现代都市人费尽心机追求的一切,他都舍了,而后,带着医术,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满腔同情与热情,把自己施于荒芜的非洲大草原。“我有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我配得上它吗?世上有不少人,无端受着命运的虐待,我是否该加入他们的行列,分担他们的痛苦?”本着内心的大爱和对道德的敬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施在最贫瘠的非洲大陆,施给非洲身陷苦难的人民,却也因此获得了最广袤的鲜花盛开的心灵世界。让我们心怀大爱,敬畏着心中的道德,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发出属于我们的微光,照亮一方天地。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1000字 初二
-
欲我是她的一面铜镜,一面幽王送给她的镜子,金色的镶边,平滑的镜面,她总是呆呆的望着我,或有时和我说说话:“你虽美,却不懂人间真情,更不能懂我的心”唉,她就是褒姒。我听完她的话有些不满意了,为什么我没有感情,不公平,我的心中似乎有一簇火苗在燃烧着我的心。过了不久,一个朝代灭亡了,我再也不是她的镜子了。我来到佛祖面前:“佛祖,我想投胎,我想变成人,拥有人的感情。”佛祖笑了笑,一挥手,一道金光,刺疼我的双眼,当我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宫殿里。忽然,我看见一个宫女走过来:“娘娘,你醒了?”我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是武则天,主宰着这个国家的,似乎刚才只做了一个荒唐而令人辛酸的梦,我喜欢华贵,我喜欢权位。花开花落,云起云涌。透过了镜子,我看见了镜子中的我,似乎有了皱纹,似乎有了银发,我讨厌了争权夺位,趋炎附势。不久我又来到了佛祖前:“佛祖,我不想当一个这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平民。”历史又重现,一道金光,我变成了二十世纪的人。开始我很满足,我和我的家人还算和睦,一天到晚做着大同小异的农活,日复一日,再后来,我听邻居说:“生活没有意思,要能成了神可多好呀。”我心里想:可惜你们都不能,但我能。 我来到佛祖面前,刚要开口,佛祖一挥手,又是一道金光,我想佛祖真是好厉害呀,知道我想成仙,可是我错了,我来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普通的人,变成现在的我。我很沮丧,但我似乎明白,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常容易变的不满足,叹息生活给我们的太少。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想要的越多,越贪心,反而越得不到。总爱叹息生活,给我们的太少,其实,生活的欲望真是越简单越好 ,不要总是抱怨没有漂亮的鞋子,其实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脚。650字 初二 叙事
-
己所欲,勿乱施于人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焉知己所欲,也勿要乱施于人。养金鱼和养仓鼠是个不错的例子。金鱼没有饱腹感,如果你认为对于一条鱼来说,最幸福的事情是永无休止的喂它吃下去,那你大可试试它是否会被撑死。鱼饲料遇水会膨胀,在鱼的肚子里不断变大,最终撑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而仓鼠的胃不能消化盐,我们觉得好吃的薯片薯条之类,对它们来说可能只是味道不错的毒药。尽管我们的初衷只是想给它们快乐,我们也将会害死它们。世界上许多东西就是如此,你喜欢的东西,总有人不喜欢。别人喜欢的东西,你不一定喜欢。如果把你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终将会使他们郁结于心。那是小孩子的想法,自己认为好的,总觉得别人也喜欢,永远不知道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困扰。当你喜欢玫瑰的时候,你就送给别人,却不知道这个人恰好对玫瑰过敏;当你喜欢上吃某家火锅的时候,你就请所有人尝尝那家的味道,你让大家盛情难却,但不知道这其中有人正好嘴角上火。生活中大家都遭遇过这样的困扰,一个热情的人非要让你和他做什么他觉得有兴趣的事情,而你却觉得那件事无聊到宁愿睡觉。在我们无法把握别人大大小小的喜好时,不要企图让自己喜欢的变成别人喜欢的。也许会有人说,喜欢一样的东西,这样才是知己。可知己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喜好的掌控,知己是两个人恰好喜欢同样的东西,相知相遇,讨论与这件事情有关的话题,从话题到心灵,变成莫逆之交。如果向日葵觉得阳光是很好的东西,它就要求蛇与它共享炽热的阳光的话,那蛇会是什么感受;如果鱼觉得水是它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就要求小狗和它共同遨游于湖中的话,那狗又会怎样。如果你觉得很好的物品,强行要求别人与你一起享用,而别人已经露出厌恶的表情,那别人是什么感受。如果这个“别人”是你呢?你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固然是言之有理,但也要时刻记住,己所不欲,勿要乱施于人。做一个成熟的人,首先要学会不强求别人的意愿。7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无所欲求寒假回家的第一天下午,闲暇之时,便从书架上抽出郭小四改编的《无极》,坐在温暖的阳光下阅读。华丽的文字,优美的辞藻,丰富的支线情节,在脑海中构成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无极》描写远古传成下来的咒术覆盖着辽阔的疆土,千羽楼,极乐宫,日昼城,三个神秘组织的角逐。阴谋中的阴谋,面具中的面具。人类与神的抗衡,无极承载着命运。细细品味完《无极》,我倚在墙上,望着水蓝的天空,闻着书中流露出文墨的气息,心里是百感交集。有那么一瞬间我仍在想无极究竟是什么。即使在文末满神已经给出了答案,而我依旧迷惘。然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是“改写自己的命运”。行家说:命是命,运是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构成“命运”。有些人相信人的一生凭由“命运”操控。有的人命好运不好,有的人运好命不好,也有都好和都坏的。这是对命运既深奥有简洁的解释,命运就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那,命运能够改写么?人自呱呱落地后就一切都注定了吗?倾城想要改写命运,证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无欢想要改写命运,证明能得到自己的真爱;光明想要改变命运,证明自己可以永远赢下去;昆仑想要改写命运,通过自己去试着改变一切。就这样,正因每个看了无极的人都想要去改变命运,而成就了满神的九百九个阅读无极的任务。天帝说“看来无极,是凡人无法冲破的枷锁”。命运!命运,真的可以亲手改变吗?许多的人都认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有了奋进与追求,有了堕落与庸碌。然而再细想,这一切的改变是否又是命运早已注定的改变,一切依旧是循着命运的剧本而点滴上演,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年迈,在闭上双眼的瞬间落幕。心里知道命运的束缚,但同时也清楚不应该有消极的情绪。我们看不到未来,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情,于是迷惘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接受命运的挑战。即使一切都是早已写好的剧本,我们也要上演好每一幕。也许在中我们会有差错,会有困难,会有打击,但我们也要时刻记住,剧中同时也会有进步,会有成功,会有快乐。命运绝非单一,是变化莫策的。我们应该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迎接命运带来的一切。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有的人在先知先觉中痛苦,另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幸福,还有一些人在后知后觉中追悔。我的宿命是什么?我无法得知。太多时候希望是不知不觉。屈原太过于清醒,才会有“世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哀叹;李后主的后知后觉让“$g$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g$”成为传世名句。无论先后,最终思考者大都苦不堪言,倒是浑浑噩噩的众生平安的度过一生,至于生命的终点是否无极,谁又在乎呢?无极是个梦,对于每个人而言,它自有不同的意义,我想我的无极也许就是最终的无所欲求吧。1000字 高三 读后感
-
鱼头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鱼头》。这是一篇写母亲对孩子的爱的文章。这主要是写:作者小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一次鱼。每次吃鱼,妈妈都把鱼的肚子上的肉给我吃,但她自己却把没肉的鱼头给吃了。有一镒外婆来了,外婆也把鱼肚子里的肉给作者吃,自己吃鱼头。作者长大了,成了家,生活条件好了,经常吃鱼,后来作者有了孩子,他从来不吃鱼头的妻子竟和自己的妈妈、外婆一样把鱼肚子肉给孩子,自己吃鱼头,作者终于明白女人当了妈妈就喜欢吃鱼头的道理。这就是母亲的爱。其实谁不喜欢吃鱼肚子上的肉啊!那里的肉多,细刺少,味儿鲜,但为什么作者的妻子还是把鱼肉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呢!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得好,宁愿自己吃差一点,这种爱所有的母亲都有,这种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家也是这样:每次吃鱼,大鱼肉很多,妈妈才会和我一起吃。如果是肉不多的鲳鱼的话,几乎都是我在吃肉,妈妈最多也就是夹一次,我每次让妈妈吃,妈妈总说我不要,你吃吧!就算夹到她的碗里,她也不肯吃,老往我碗里放。母亲的爱是至高无尚、无与伦比的!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鱼竿和鱼读后感我读过一则童话故事,题目叫《鱼竿和鱼》,内容讲的是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其中,一个人要了那篓鱼,另一个人则要了那根鱼竿,得到鱼的人一个人把鱼吃掉了。不久,他就饿死了,而另一个人提着鱼竿准备去海边钓鱼,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结果等他刚看到海洋,他就累死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活下来。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长者同样的恩赐,但是他们没有各自分开,而是两个人一边省着吃鱼,一边经过漫长的跋涉,最终来到了海边,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协作,才能勇往直前取得胜利。生活中到处可见这样的例子,比如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也不仅仅是航天员一个人的功劳,我们应该看到后面的优秀航天团队;像爸爸给病人做手术,病人康复出院了,爸爸说那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手术的成功还需要有麻醉师、护士等的团结协作;像我们班举行的拔河比赛,也不是靠哪一位同学就能取得胜利的,老师曾经告诉我们拔河比赛时大家的劲要往一处使,这样才嫩取得胜利。其实,也就是告诉大家要团结协作。通过这则故事,我认识到生命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往往需要与别人互相信任,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度过困境,享受丰硕的成果。550字 初一 读后感
-
《寻找鱼王》读后感我暑假的时候读了张炜所写的《寻找鱼王》这一本书。《寻找鱼王》还原了许许多多的秒趣横生的民俗场景。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独特的哲学意味,“旱手鱼王”老头儿隐姓埋名,寡居深山,“水手鱼王”老婆婆隐居水边,守护水银。这部书写了童年,特别是大山里老渔人的故事,我想是尽可能还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苦乐实情。 传说中的鱼王就藏在山的深处,在一片蓝色的雾气里忽隐忽现,连同那些生命不可说的秘密,在瑰丽的月色下,等待这男孩的到来。这是版面说的一句话。《寻找鱼王》里说的是:在干旱缺水的大山深处,鱼成为了一种稀有而奢侈的食物,捕鱼和吃鱼则同时象征着不同寻常的本事和身份。正是怀有着这一与鱼有关的的身体的精神的双重向往,《寻找鱼王》里的少年主人公要立志要当一个捉大鱼的人。 读了《寻找鱼王》我的感受是:儿童时期一切都是足够鲜明的。世界还是新的,这本书的有些感受和最初的记忆是很难忘怀的,永远都难以褪色的。 我永远都忘不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凶狠,但想鱼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孕育之物,想拒绝其中的某一个人也不行。不得不与之相处。书中那些可爱的人,可爱的动物,我们可以引为朋友,但有一些人而要远远躲开。五年级:黄元枫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寻找鱼王读后感执着不会因难题而放弃,不会因种种烦恼而气馁,这种坚持的精神就是执着。《寻找鱼王》讲述一位身在干旱贫瘠的山区孩子想当传说中抓大鱼的鱼王的故事。这个孩子历经坎坷,先后找到了两位神奇的老人,两位老人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可日常却平淡无奇,孩子分不清哪位是真正的鱼王,但他从两位老人的故事中发现了比猎鱼绝技更宝贵的东西——执着的精神。书中的两位老人难道没有想过当伟大的鱼王,不做普通人吗?他们当然想过!想像以前那般生活。可正是这执着的精神不会令他们争抢,也是这份执着让他们不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那位孩子难道没想过放弃寻找鱼王吗?肯定想过的,但他想让父母吃上好的,不想让好不容易抓到的大鱼送给老族长,也正有了这份执着才让他坚持下去。执着的达·芬奇面对第一次绘画,老师竟让他每日画鸡蛋,他起初是不情愿的,有一次他拒绝了画鸡蛋,绘画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每天画鸡蛋,真的有好好观察过它吗?鸡蛋是圆的,不但每个面都不一样,而且连阴影都不一样!”达·芬奇吸取了教训,用自己执着的精神面对画鸡蛋这件简单的事,而且一直坚持了三年,终于成为了著名画家。爱迪生也是一位执着的人,他从12岁开始爱上了科学。16岁时他在列车上做实验,不幸的是实验过程中一块磷掉到了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灭了火,并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导致他左耳受伤并失去了听力。受到挫折的他并不灰心,反而迷上了电报。1868年他发明了自动电力记录机,被世人称为“魔术师”。之后他又陆续发明了留声机、灯丝等电子产品,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很执着,他们不畏惧五岭山的高耸,只当细浪踏过,不害怕乌蒙山的颠簸,只看泥丸一般走过。历经了千万困难,失去了许多朝夕相处的同伴。哭了,笑了,执着向前走,成功战胜困难走过了两万五千里,也是这个执着的精神让他们成功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生执着,就没有完不成的事。750字 读后感
-
论鱼我所欲鱼我所欲也,孟子所写,大体意为人要有仁义,为了实现【义】可以付出性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生命难道就如此不值钱吗?义就一定大于命吗?道义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这是我所认为,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可以放弃,还谈什么道义?还有什么资格资本去谈论道义,所以,第一件应做好的事便是珍惜好自己的命。文天祥,他讲义,他有义,他宁死不屈。是的,这是表面看来,他为了可以留名青史,为了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让宋朝失去了一员大将,元气大伤。导致以后几场战役军心不稳,连连败仗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不是义,这只是面子,为什么不能放下面子呢?真是可悲可叹啊。而姜维,他便大有不同了,他假意投降,其实是在暗暗地计划如何拯救蜀汉。他是知道的,蜀汉只能靠他了。不经让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不惜留下骂名,只为国尽一生忠诚。史书只是一部分人眼中的史书,而真正的史书,却是在明眼人心中的。孟子在文章前部分说得堂而皇之,要遵守自己的【义】,而在后半段却接受了万钟之财,孟子人称他为【亚圣】,仅次于圣人,可是他不是也因为种种原因接受万钟之财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乞人不食嗟来之食?可笑,当一个人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可以做出来,何况只是抛弃你那小小的义呢?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许许多多人都如此认为的。再来说说一个有义的人吧,他有的义,是仁义,他曾凭借他这【仁义】召集了一群有能力的人来投奔他,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是刘备,刘玄德。刘备他有他的义,他的义是仁义,因为他的仁义、兄弟情义,才去攻打东吴,才让士兵树下扎营……呵,火烧连营,多少人葬身火海,又有多少在家门口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接到死讯?这,只能说是悲剧,由仁义造成的--一场悲剧。孟子说的义真的存在吗?只是为了抓住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抛下大好年华,甚是可悲,若为了义抛弃生真是不值。人若是只讲义,生死可以置之度外,可若无生死,又何来仁义?活着,才能有义。为何我不曾在史书中看到舍生取义的历史记载?为何孟子的记载中并没有舍生取义的情节?而又为什么还要将义挂在嘴边却不付诸于实际?想必,孟子也只是说说罢。孟子的道义,与鱼我所欲也的道义真的是真正的义吗?为何人人都将飘渺的义挂在嘴边,却始终无法理解感悟真正的义?为何要抛下自己的年华与其他已经成为现实的东西?比起义,我更加在乎自己是否活着,难道,义,真的是能比生命更重要?9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月光如银,洒落到我的发髻上、眉宇间,凉凉的。怀看一颗孤寂的心,抬头仰望,却忽然发现月儿离我那么远。犹豫伸出五指,朝向那水中的月亮,试图去碰触一下月儿的心,一丝冰凉掠过,月儿碎了,只剩下点点晶莹孤寂的碎片沉入水底。为何?月儿,你不愿让我看看你的心吗? 我喜爱月亮,却不了解月亮;我喜爱鱼儿,却不理解鱼儿;我喜爱芳草.却不懂得芳草。我希望月儿离我近一些,更近一些,直到我能抚摸它,可是最后它碎了,伤心欲绝;我希望鱼儿长得壮一些,更壮一些,于是我拼命往金鱼缸里加食儿,可是它最后死了,挺看硕大的肚皮;我希望芳草长得绿一些,更绿一些,于是我不断往草地里灌水、施肥,可是最后它调零了,皱着眉头。为何总是如此?我伤害的总是我的最爱。长大后,开始懂了。一直以来.我只顾及自己的心情感受,却从未静下心来揣摩一下别人的内心思绪。以为只是不了解别人,却没想到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在懊恼中觉悟。于是,每当别人问我:以后想学什么?我都会毫不貌豫地回答:心理学!学习着既要把别人当作自己,又要把别人当作别人;学习着洞察别人内心的阴晴冷暖;学习着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学习着帮助别人战胜心魔,但这种帮助绝不是越俎代庖,强加于人。风婆婆吹灭了燃烧着的火柴,自以为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可她哪里知道,火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一个小女孩看见一只蝶蛹破茧时的痛苦,就帮它把茧壳剪破,把臃肿肥胖的蛹儿从茧中捧出,小心翼翼地放到草地上,珠不知她的爱却让这只可怜的蝶蛹永远变不成美丽的蝴蝶了!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本能地向前走了一步却又停住了,因为地惊喜地发砚,她的小宝宝正努力地从地上爬起……我终于明白: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可为什么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爱滥施于人呢?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别人是自身的“克隆”呢?人们只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谁又知道“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道理呢?假如让我回到从前,我会把月儿当成月儿,不会再让它因为我的“爱”而香消玉殒;我会把鱼儿当成鱼儿,不会再让它因为我荒唐的爱而以死来解脱;我会把芳草当成芳草,不会再让它因为我一厢情愿的爱而凋零;我会……我会用心地去观察每一颗真诚的心,去敲碎每一堵顽固的隔阂,将心比心,挽回每一颗我所喜爱却被我无心伤害的心。夜,深了,更深了。月儿,从漆黑的水底浮上来了。月儿,让我看着你的心!月儿,更亮了;心儿,更静了;天幕上,两颗心渐渐融合了。900字 高一 议论文
-
独占欲独占欲“你明明只属于我一个人。”她和他一起走在那条路上,她爱这一段时光,她爱看着他的侧脸,温柔的微笑。“mikuo,我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来着?”她笑道。“你还问什么时候……”他挠挠头,无奈地说道,“谁记得啊。”她噗嗤一笑,他们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又不知不觉的在了一起。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又是……她依旧来到那个原本的地点,等待着他的出现。让她没想到的是,他是来了,但他的身边有了一个不认识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谁?她疑惑着,想上去跟他打招呼。但他却如没看见一般,无视了她走了过去。“mikuo!你什么意思!”她大喊着,但他依然无视着她。泪水情不自禁涌上眼眶。你不要我了吗……她低下头啜泣。后来,她都没有与他在一起,他的身边的女人总是在不停的变换,她早已麻木。啊啊,又是一个新的……她趴在桌子上,眼神空洞。明明那是我的位置啊。为什么被她们抢去了呢。她的嘴角突然勾起一丝弧度。为什么我不去抢回来呢?她攥紧了手里的小刀,抓住机会,只差一点就可以杀了那女人了。一只手,一只熟悉的手,突然地挡在了小刀的前面。鲜红的血液染红了她的双眼,她的唇颤抖着。“miku……你……在干什么……”他紧蹙眉头,手上的疼痛一点一点地刺激着他的神经。怎么办,怎么办,我在他心中变成了什么。她想逃跑,但她的身子却僵住了。她终究还是逃了,她跑上了一栋大厦,站在大厦的最顶端。冰冷的风拂过她的面颊,吹起她的发丝。她的泪早已干涸,只是静静地凝望着远处阴沉的天。我干了坏事呢……再也回不去那样的日子了……他一定对我失望了吧……对这样罪恶的我彻底失望了吧……“但是……但是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啊……”她哽咽着。“明明你是我的……明明是我在你身边的……”“不要啊……不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啊……我是那么爱你……”“mikuo,我……我……”她慢慢地走到了大厦的边缘,脸上露出了一丝甜甜的微笑。“我真的爱你哦……”她纵身一跃,脸上带着释然的凄美笑容。在气流的阻挡中,她的脑里别无他物,满满的都是他与她的回忆。他在路上走着,走到大厦边,大厦门前有着警察,有着救护车,有着围观的人们。他随意一看,视线凝聚在血泊上的葱绿色的发丝。“kuo君,怎么了……”他身旁的女人问道。“没……没什么……”他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从他的口袋里掉落出一个被揉作一团的纸团。那纸团在地上慢慢地伸展开来。上面写着:病危通知书……『miku,我只想你能离开我,这样你的痛苦应该会减少一些,但……你为什么那么傻……』…初三:Zero丿零子灬900字 初三 叙事
-
隐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望是人们永恒不变的话题。理智的人,无穷的欲望使他们迈向成功。不理智的人,欲望把他们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细数千古风流人物,有成书立作之大家,有遗臭万年之昏君,亦有流芳百世之豪杰;可他们无不因一“欲”字,或成或败。一代名臣司马迁因李陵叛敌案受牵连被定死罪,唯有接受宫刑方能获免。为了能够完成史记,他必须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后来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及此事说:“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作为名门望族的司马迁,他抛掉了荣辱权贵的欲望,用仅剩下对生存的欲望继续编着流传至今的史记。在司马迁身上,欲望就是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着他完成了一部史诗巨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终于导致周朝中落,引发其后几百年的战乱。一国之君将对美色的欲望凌驾于群臣和百姓之上,何愁不衰败?越王勾践又何尝不是一国之君,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卧薪尝胆,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而对于勾践他隐忍一个君王应有的荣华富贵生活的欲望,将所有的欲望化为富国之决心,化为一把历练三年的利剑,用这把利剑夺回失地,成就伟业。水泊梁山豪杰鲁智深对酒的欲望应该是尽人皆知了;一次酒后撞塌半山亭了,捣毁佛像,痛打满寺僧众,害得自己连和尚也做不成,即便闯了大祸依旧嗜酒如命。但之后鲁智深再次醉酒以至于林冲妻子被烧死于草楼中,他便发誓不再饮酒。在兄弟情义和美酒的选择中,鲁智深将喝酒的欲望义无返顾的舍掉了,之后再无因喝酒误事,成就了一位忠勇仁义的梁山好汉。由此可见,对于有着明确目标的人,达到目的的欲望一直以来都是他们不懈奋斗的动力;当一些影响自己前进的的欲望出现时及时的将他们抹杀掉。而那些一事无成甚至误国误民的庸才,无一不是因为放纵了自己的欲望,而忘记了最初对自己的定位,在欲望的海洋中失控了。古往今来人们在欲望中成成浮浮,有的在一点小诱惑中迷失了自己,有的隐忍这花花世界,成就一番事业。当很多成功人士谈及自己对成功的理解时,一个“隐欲”便涵盖了一切。对欲望的掌控实际是一种自控能力的表现,而懒惰的欲望可能是每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坚定地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满怀着激情走下去,对于一切杂生的欲念忍隐起来,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滚滚历史长河,许多英雄人物随波东逝,但那为欲望激起的浪花一层又一层的打过来,有司马迁的、周幽王的、有鲁智深的、有你的、有我的……高二:李鑫900字 高二 议论文
-
弃欲苏轼有云:“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豪而莫取,惟将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那一夜,苏轼暂时丢弃了欲望,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然而苏轼最终没有摆脱欲望的束缚。“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也在哀叹命运不由自己掌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更是展示了一个哀愁的苏轼。其实他明白,丢弃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只是他放不下家国,放不下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他最终不能丢弃欲望。所以苏轼的作品虽雄浑壮阔,洒脱不羁,但他却一生坎坷。相较之下,陶潜聪明多了,做了几天小官,就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乖乖回归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见陶潜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气概,所以他能了无牵挂地离开官场。他的欲望,不是被强行剥夺的,更像是自然地拂去蜘蛛网,所以他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潜比苏轼勇敢,他能把弃欲付诸实践,所以他能生活得快乐。如果说陶潜是因为弃欲而得到快乐的人,那么庄子就是为了弃欲而终其一生的神了。庄子有云:“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者闲处,无为而已矣;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照庄子的说法,不仅苏轼这种官僚阶级是被欲望牵着鼻子走的糊涂虫,就连陶潜这种隐士也是为欲望所牵绊的人。庄子所说的“欲”,不仅是贪念,而且包括刻意地追求和所有的感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爱”,说明陶潜仍有所欲。他归隐田园,他耕种,他采菊,也不过是满足欲望罢了。往往人们也是这样,摆脱了一种欲望,却又陷入了另一种欲望。庄子说:“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湖而闲,不道引而寿。”一切都不应该刻意追求,生活恬淡、寂寞、虚无、无为。不像苏轼那样追逐名利,也不像陶潜那样追求乡野生活,而是顺应天倒道过着宁静的生活,不劳形,不役心。苏轼因被贬而心有所郁,因思念亡妻而心有所悲;陶潜因身在官场而不快,因身在乡野而喜悦。他们都是因景遇不同,或喜或悲。而庄子有言:“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心无欲,丢弃追求,丢弃悲欢,忘记一切,则不会因景遇的改变而改变。最后自然而然地达到“与神合一”、“合于天伦”。这,才是最大的快乐。900字 高一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