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谷风凉1200字

斜谷风凉

0
0
1200字 初三 散文

褒斜古栈道,一个唯美的神话演绎了千年,群峰耸立连绵起伏,久富盛名的斜谷栈道,尤如天斧开凿,峰回路转碧海蓝天,盛夏的风凉得天独厚,一个天然的避暑别院。

炎日高照的盛夏,炉火般烘烤着大地,汗流浃背的人潮,涌动在斜谷湖畔渴求着雪山的风凉。那缕来自太白雪峰的清凉,在燥热的午后匆匆赶来,驱走炎热撒下的魔咒,把凉爽浇在燥热的心头,瞬间放松的身心,沉浸在风凉的梳理中陶醉。山风带着远山的挂念,把诚挚的关爱倾囊托出,耸立的山峰似乎拒绝外来的入侵,风儿尤如诡异的飞侠,穿行在斜谷的半腰,轻抚着憔悴的青叶,扫落岩石上日头烧焦的灰尘,扯着美女肩头的秀发脉脉含情。

暑期强大的热流,似乎要吞噬生意的版图,河滩蔫巴的青叶垂下了清高的头颅,几片焦黄的飞叶仓惶而逃,隔壁的大黄狗舌头伸出了好长,烈日把烧焦的伤疤留在行人的臂腕,煎熬在烈日炎炎的午后,竭力的喘息呼吸也有些不畅,一丝风凉悄然而来,清凉迎面扑怀,缓解了暑热的困惑。凉嗖嗖的风信,来自幽谷深处的山涧,与丽日抗衡,暑热的顽固不化被瓦解了,在对持的山峰中一条白蛇状的纽带,绕在大山的腰间,是斜谷与外界联络的道路。一条狭路相逢的天险,构成了斜谷独有的地理位置,直指太白雪峰的大峡谷,在盛夏接纳那缕远山滑下的风情。

夜幕低垂,斜谷的风媚拂面而过,纯净的自然气息浸入心肺,星灿月盈的魅力停驻在山乡的芳草地。踏着清风纳凉的人流,云集在斜谷清婉的石头河两岸,风儿殷勤地鼓起腮帮子,吹干被汗液浸湿衣衫的游人。来自雪域的清风,唤醒了燥热中迷糊的神智,吹来了自然纯情的神曲,霓虹灯下三五成群,应风凉相邀从喧嚣中走来,赴一堂夏夜的纳凉盛会。含羞的月牙儿,推着云朵前来助兴,撒满天庭的繁星,撑开一朵又一朵不败的天花,风凉的夏夜在斜谷挽留着乘凉的客人,风儿犹如调皮的孩子,掀开了少妇的纱裙竟然忘情的抚摸,被一只大手甩在地上,旋地而起的风凉,对着光膀子的哥们狂打,却被大臂震慑着喘息。

邻近午夜的斜谷,河滩上的人影如潮,眷恋斜谷的安逸忘了归程,清凉凉的山风,拽着柳条荡着秋天,好似贪玩的孩子忘了家的召唤。夏夜的风凉,在长夜中迷恋着月华下的倩影,用温婉的风情挽留着河滩上的人迹,泡足风凉浴的人儿举家渐渐离开,留下一串串的足迹,在风口印下不舍。

午夜的烛影依稀,唯有风凉的守望,在大峡谷的岩壁铭记下斜谷浓郁的泥土气息,和久远的古风。惬意的风巷,熟睡的鼾声渐起,疲惫的肢体软卧在夏夜的风凉,梦儿飘飘然,顺着风凉游历。虚掩的轩窗,为风凉开启了一扇窗户,让凉爽的风情轻绕耳畔,留驻夏夜情有独钟的风媚。

夜走进深沉的老巷,那缕清凉的风情,在花儿与青叶惺忪的睡眼中游走,陪伴着长夜穿过黑暗拐角。凉丝丝的风翼,在寂夜中荡起波澜,把一个清凉的夏夜拓展,展示着斜谷的地理优势,以独有的魅力打造清凉的洞天。

一阵叶儿的欢呼,山头刮过的风凉,缠绕在古槐的葱郁中,斜谷沉浸在久违的凉爽中。每每站在风尖,独对着夜幕中朦胧的远山,任风儿荡起我的纱裙,飘逸的思绪随着风儿起飞,清风中的沐浴在大自然的心头荡漾,饱尝夏意风凉的的妙趣。独爱斜谷风凉吹起的哨音,送来闲趣与童心,挂在青叶的掌心,赋写着诗意与安逸。

斜风细雨不须归

1200字 高三 散文

连续数日不停的雨,阵阵斜风,丝丝雨帘,总是交织在灰朦朦的窗外。夏,虽然被这雨,化成一时的清凉,可,心却无法在喧嚣的尘缘中,在夏的清凉里,获的一种宁静。   

雨帘蒙蒙,隐约间似乎会时不时地掠过,一个熟悉而又朦胧的影子。也许是梦,也许是幻,于是心中又涌动起一阵思潮。这思潮,有时很浓,有时很淡,这浓淡相间的心情,倒也应了那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景致,于是,就有了想到雨中,去寻找一次沉醉的想法。      

打着伞,步出了办公室,回望大楼,轻风细雨窗朦胧,展眼城乡,雾霭迷茫存隐伤,行走山道,山青水绿烟雨斜。   

偶尔传来山鸟的啼鸣,哪断续的节奏,似乎在说:“归去,不如归去……”是啊,归去,这是多么渴望的字眼。疲惫的人们,无时不在期盼着,能有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建一座真正能收归这颗疲惫之心的寓所。

一抬眼“妙峰寺”的红墙绿瓦,已挡在了面前。晨钟飘荡,暮鼓回响,那急急的木鱼声,诉说的就是心的归依吧?骤然,脑中又跳出那位曾与我下棋,后又返俗了的那位和尚。佛语有言“出世容易入世难”,我只是凡人,无法知道是“出”为归,还是“入”为归?看着漫天淅淅漓漓的雨,脑中又跳出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实,归与不归,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人不一定就要吊死在形式之上。看世上芸芸丛生,很多痛苦都是因为自己将自己禁固在某种形式之上,而让自己不得超生。管它风雨满城也好,管它是落叶纷飞也罢,只要心随意行,还再乎什么是否归去?

就如这密密如丝的雨,我不管它是不是春末最后的哀歌,还是初夏最新的吟唱?只要将自己的心情,放在了雨中,去感觉自己想感觉的东西就行了。   

虽然是山野迷蒙,雨雾凄凄。但,放下了心情,纳入眼帘的就是“风斜雨也细,叶清花也洁”,真可谓“看叶叶妩媚,看花花倾城”。于是收起雨伞,将双手撑向空中,不想拈花摘朵,不想把酒临风,只想在这斜风之中,接起几滴飘落的细雨,让掌心去感知,瞬间涌起的那份逍遥的痴狂。

望着这飘摇的雨,突然地想起,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不正是农人下田耕作的时候。他们手提碧绿的秧苗,扎稳后退的马步,将那份绿,齐齐地栽进浑混的泥里,心中就升腾起金黄的梦幻。   

在我的手上,也握有一把绿绿的秧苗,倒行在日历之上,将它们密密匝匝地,插进了心田里,伫望着返青的小苗,能将行将枯萎的心,渐渐涸染成温暖的碧色。

现实太过疲惫,太过纷扰。真诚与优美,往往被逼挤到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小声唏嘘。而能脸不改色,心不跳地登高呐喊的,则是虚伪与丑陋。

唯有这山风,可予以抚慰,被现实伤透了的心,唯有这斜雨,能将哭涩的眼眸,可予以泽润。沐浴在这淋淋落落的雨中,相拥在这爽爽清清的风里。或行或驻,或歌或吟,或郁或喜。不必去想世情的冷暖和苍凉,也可不再想情爱的是非与浓淡,心眼里念想的影像和容颜,惟有斜风,惟有细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不须归。坐翠苔、倚绿树、眺碧水。近了风雨,离了烦扰。听风、看雨,观山,醉水,犯傻无人理,犯笨无人笑,犯痴无人管,如此仙境何言归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