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啦!
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妈妈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在桌子上了。我赶紧洗脸、刷牙,然后就叫爸爸一起来吃粽子。我们一家边吃边谈论粽子。我问爸爸:“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我的话,却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爸爸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着名的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忧愤,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让鱼儿们去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真是好样的!可是妈妈,粽子是怎么包的?”妈妈说:“粽子是用鲜嫩的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或者豆子。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很好吃。”
上午,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挂在门上。据说在端午节这天,门上挂艾草,不仅可以保健康,还可以去邪恶,招百福。我家门上挂有艾草了,今后我们一家人都会健康平安。
端午节不仅有趣,还有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喜欢过端午节。
重庆石柱县南宾小学校四年级:谭理尤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
我是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功课很紧,由于前一段时间贪玩,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致使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下滑,退步得让人难以置信。
今天妈妈去参加家长会,一回来就对我大发雷霆,平时特别温柔的好妈妈,变成了可怕的妈妈。问我怎么和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跑到一起了,老师说这是我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这段时间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完成作业……总之,都是些批评的话语,看着妈妈越说越生气,吓得我的腿都软了。
我的期中考试平均成绩是75分,真是没法见人了,我好想再回到考试那天,认真地把试卷审查一下,重新做一遍,考出我的真水平。因为我再细心一下,重新检查一遍,好多错题是可以避免的。
妈妈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给我讲了孟子小时候贪玩的一个故事,孟母知道孟子由于贪玩而逃学后,剪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孟子,告诉他学习和做事一样不能半途而废。从此孟子坚持不懈、刻苦学习,成为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我看着生气的妈妈,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再贪玩,认真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做个争气的好孩子,以优异的成绩向爸爸妈妈汇报。
相似题目
-
过端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家乡,人们都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妈妈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婷婷,回家吃粽子啰!”我听见以后,便像离弦的箭似的从广阔的田野飞奔回飘满粽香的家。到家以后,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闻着浓浓的粽香,我垂涎欲滴,摸着肚子急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粽子在哪儿?在哪儿呢?为什么还不端上来呢?”妈妈见我那馋嘴的小模样,忍俊不禁,指着我的小鼻子说:“你羞不羞啊,都这么大人了,还这么嘴馋啊,真像个长不大的小馋鬼!”妈妈转身向厨房走去。随后,妈妈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我高兴地挥手大嚷:“耶——耶——吃粽子喽!吃粽子喽!”还未等妈妈将盘子放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将洗得白白的手伸向了那被箬叶包得严严实实的像小金字塔似的美味的粽子,拿了一个最大的,快速地解开绳子,三两下剥开了它厚厚的墨绿色的外衣。终于,那白白的由糯米做成的粽子露了出来。我急切地张嘴咬了一大口,“啊,”烫得我大叫一声,“好烫啊!”忙将口中的粽子吐了出来。“真是个小馋猫。刚从锅里端出来的,慢点,慢点,别烫着!多着呢,没人和你抢!”妈妈责怪道。我冲着妈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又品尝了起来。香香的,软软的,甜甜的粽子,让我吃了还想吃。我们一家人吃着,聊着,欢笑着。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从爸爸那里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知道了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忠臣而设立的。听完爸爸的讲述,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内心深处涌起了对屈原浓浓的敬意。敬佩他那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敬佩他那坚持自己观点的执着,敬佩他那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我爱端午节,我爱过这个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不只是纪念那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屈原,更是传承着屈原那种一心为国,执着、坚持的高尚品质。700字 初一
-
过端午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端午节。姥姥煮了一大锅粽子。我急忙掀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个个宝塔似的粽子穿着翠绿的外衣,系黄色的腰带,好看极了。我一口气吃了两个肉粽子,又软又 滑,即香又不油腻,非常好吃。姥姥还炸了一大盆菜角,一个个菜角像弯弯的金月亮,吃起来又酥又香,姐姐都吃了五个。姥姥看着我们吃得这么香,很高兴,还给我们每人一个香包,非常漂亮,还很 香。姥姥说带上这个香包可以避邪,还可以驱赶蚊虫。我和姐姐带着香包搂住姥姥说:“姥姥你真好,谢谢您!”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30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
过端午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州下水喜洋洋。”姑姑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祛百病,小孩还要佩戴香囊。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告诉我们:端午节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学校也放假了,我的姑姑给和姥姥都给我们送来了她们亲手包的粽子、炸的菜角和麻叶,我吃着粽子真香啊!真的谢谢她们!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过端午我们的中华,有许多古老又有意义的节日,而且每个节日习俗不同,风格不同,最大的特点是都让人难忘……六月,我们正迈着步伐向期末齐头并进。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学期末,我们笑着迎来了一个古老的节日——端午节。放学了,回到家,我看见了桌上的粽叶、糯米和绳子,这才让我想到了端午节。这下,我又可以包粽子了!星期一,妈妈淘米、洗粽叶、理绳子,等万事俱备后,就只欠东风了。可以包了,我拿起一片粽叶,熟练地将它卷成锥形,再用勺子舀了几勺糯米,倒了进去,我迅速将口封好,我一边紧紧按着粽子口不放,一边将一根绳子固定在粽子上。最后,我仔细检查了粽子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不太像样,但这毕竟是我包的呀!粽子出炉了,我连忙抓起自己的粽子,剥开粽叶,只见一个三角体状的,略带金黄的粽子立在我面前。我很有食欲,真想一口吞下去。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的屈原而来的,而我们作为子孙后代,不仅要把端午节传承下去,而且屈原的精神也要传承先去,不要让端午节被时间慢慢磨灭了!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过端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午,我正在看电视。忽然,我闻到一股清香从厨房里飘出来。啊,外婆包的粽子烧熟了!我急忙跑进厨房里,“外婆,快给我来两个粽子。”外婆揭开锅盖,哇,一满锅绿粽叶包成的粽子直冒白气,馋得我直流口水。不一会儿,三个糯米肉粽就被我消灭了。吃了粽子,我和妈妈一起插艾条、菖蒲。我学着妈妈的样,把菖蒲做成宝剑的形状,然后,用透明胶布把它和艾条一起贴在门上。妈妈说:“艾条和菖蒲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蝇、虫蚁。”这时,外婆已经拌好了雄黄酒,将它喷洒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又沾了一些涂在我的额头和耳朵上,还说这样做可以辟邪。端午节还真有意思。30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过端午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可热闹了!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间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奶奶早已准备好包粽子了。只见绿油油的芦叶、雪白的米粒、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还有一些豆沙和红枣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我看着奶奶的动作,眼花缭乱,几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让奶奶教我。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尝试做一个。我先用芦叶折一个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会从小角的缝隙里漏出来,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过去,手指按在手里,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进去,第一步就好了。接着,我把一块沾满汁的红烧肉放了进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进去,第二步又好了。最后就是把芦叶盖上去,用绳子系好,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系绳的时候,我不知道先从哪边系,手忙脚乱,就求助奶奶,奶奶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从这边绕到那边,在打上一个蝴蝶结,一个可爱的粽子完成了。我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和奶奶把各种馅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发出来了,看着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煮熟,我就让奶奶帮我拿一个,我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只见雪白如玉的米饭和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诱人极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叶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红烧肉的咸香,那味道无与伦比。我们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开心极了!550字 四年级
-
过端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这一天晚上我们大家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如果那天月亮非常大。那就更有意思了。“又有月饼吃了!”哈哈我家这个贪吃鬼小表妹又开始用她的“大胃王”功能了,她先吃了小小的月饼说:“嗯——这个月饼不错,可惜太小了,还不够我塞牙缝的。”说着表妹又吃了起来。我看着她吃得正香,也尝了一个,哎呀,这果真蛮好吃的,应该是红豆味的,难怪这“大胃王”这么爱吃,对了我的红豆沙还没有吃呢,我拿出来分妹妹吃吧,于是,我把红豆沙从冰箱里拿了出来。“哇唔!红豆沙,我的最爱,米乐姐姐分给我吃点呗?”“好吧,好吧,看你怪可怜的,就分给你一半吧!”“好,好……”妹妹开心地叫着:“太棒了,又有吃的了!”我们边吃边赏月,我突发奇想说:“表妹我们去楼下走走吧!”“好的。”于是我们来到了楼下,嗯,清新的空气……我联想到《走月亮》这一篇课文,真是令人舒服呢!秋虫唱着歌儿,似乎也是在过中秋,这歌儿十分有节奏“嚯嚯”。“中秋,中秋,过中秋……”400字 四年级
-
过端午今天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据说,这一风俗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一大早刚起床, 我便见妈妈拿着几枝带有香气的草挂在了门口。我好奇地问妈妈:“这草叫什么名字呀?为什么要挂在家门口呢?”妈妈向我解释:“这种草叫艾嵩,是端午节每户人家门口都要挂的。你可别小瞧它,它能驱除人身上的疾病。”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呀!再一看手脖,妈妈早帮我系好五彩线了。接着,我、爸爸、妈妈也分别用泡过艾嵩的清水洗了手和脸。家里到自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嵩香。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 爸爸提议,我们来滚鸡蛋。我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于是取名为“大肚皮”,妈妈挑的鸡蛋个头也不比我的小,为了增加它的斗士精神,“胜斗士”这个名字也就产生了。老爸的鸡蛋看起来挺灵巧,就叫它“小机灵吧!”决斗开始了,擂台上放着两枚鸡蛋,不用问就知道红方是我的“大肚皮”,蓝方是爸爸的“小机灵”。妈妈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比赛。“一、二”我一用劲,“大肚皮”滚向“小机灵”。老爸也用手一搓,两枚鸡蛋分别冲向对方。可谁也没料到,小机灵缺乏实战经验,晃当一声掉下“悬崖”,不攻自破了。“耶!我赢了!我跳了起来”。妈妈这时已经跃跃欲试了。我又开始挑战妈妈。别看“胜斗士”这个名字听起来厉害,还不是一下就被我的猛将“大肚皮”轻松打败了!不论是输了的时“小机灵”、“胜斗士”,还是赢了的“大肚皮”,都带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吃进了肚。我们吃粽子,玩游戏,但可千万不要忘了端午节的由来啊!5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开开心心过端午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到了!人们在门口挂上艾草,到处一片欢笑!今天可是个特别的日子,外婆一大早就出门买包粽子的材料了,因为今天是端午节。过了一会儿,她从超市里回来了,手里拎着两个小袋子,她打开袋子,里面装着一包粽叶、一些糯米、一包枣子和一块鲜肉。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说:“我们一起包粽子吧!”首先,外婆把酱油和糯米拌在一起,妈妈把棕叶包成模型,又把糯米放进去,我拿来一颗枣子放入粽子里,外婆把粽子包住,用一根红色的线来表示,它是红枣粽子。我们还包了鲜肉粽、鱼肉粽和白糖粽。妈妈把一盆粽子端入厨房,在锅里倒了一些水,打开煤气把粽子放进去,把锅盖盖上,就好了。我等啊,“叮叮叮!”时间到了,妈妈赶紧打开锅盖,清新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坐到圆桌前开始吃粽子,剥开粽叶,咬一口,又香又甜。吃完粽子,我们去看赛龙舟。刚走进赛场,只见人山人海,我们只好费力地挤进去。只见四条龙舟停在起跑线上,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比赛开始啦,只见最前面那个人手拿鼓棒,有力地敲着鼓,他身后的人有节奏地划着龙舟,脸上已经满是汗珠也不肯休息一下。人们有的给蓝队喊加油,有的给红队喊加油……红队首先冲在最前面,然后又被蓝队和黄队超过去。黄队渐渐支持不住了,蓝队遥遥领先,绿队在最后面,不过绿队并没有灰心,尽心竭力地往前划,终于超过了红队。蓝队冲过了终点线,队员们飞快地划起桨,表示蓝队胜利了!观众们一阵欢呼。赛龙舟结束了,我们一起回家啦。回到家,我们一边兴奋地聊着刚刚的经历,一边开心地笑了!今年的端午节真开心,我等待着明年端午节的到来!650字 四年级
-
端午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说是过端午节。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全国不论是大人、小孩都喜欢,我也爱端午节!600字 四年级 叙事
-
过端午6月12日是全国的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去海边游泳。“唉!又爆满了!”老爸唉声叹气的说,我们在假日海滩那边,准备下去游泳,我看了看场面,我惊叹不已,人头颤动。老爸在唉声叹气,我却很高兴,因为像我这样的“旱鸭子”怎么会喜欢下水呢?我幸灾乐祸的说:“老爸,竟然爆满了,那我们就回家吧,反正家里也有凉水可以洗澡。”我还没乐多久,老爸就把我拖下水,然后说:“爆满不代表着不能洗啊!”我一脸的无奈,然后坐在较浅的海水里,玩着水,沙滩上已是座无隙地,只有水里才能容得下我。我很无聊,看到了别人在游泳,我灵光一闪,自己学游了几下,落水里了,而且差点淹死,我不知道旁边有双眼睛在看着我——老爸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当我掉进水里的时候,爸爸笑个四脚朝天,笑完之后说要教我游永,教了我蛙泳,每一次老爸松开手我都会沉下去,喝了几口海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游了好久终于学会了。我们差不多游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家,今天好爽,虽然说我喝了几口咸死人海水,不过我学会了蛙泳。这点苦值得吃!海南海口龙华区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五年级:黄春宇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过端午粽子过端午我只知道我是一个生灵,在我还没有名字的时候,我便开始做着甜甜的梦:我是一棵大树,“万条垂下绿丝绦”我是一簇桃花,“可爱深红爱浅红。”我是一波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我是一朵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将来会成为什么呢?我开始遐想。我从梦中醒来,有了感觉,有了情绪,不知不觉我便成了一片糯稻,我脱了壳,便成了糯米,我隐约听到有人要把我做成端午节汉族的传统食物——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历史很悠久,最开始,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人们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也就是所谓的竹筒饭。我感到欣喜若狂!我将要变成伟大的粽子了!我又很担心,难道我要被放到竹筒里投入祭奠嘛?后来我明白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如今的粽子层出不穷!是端午节的璀璨佳肴,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我会变成什么粽子呢?我又开始奇思妙想。正当我奇思妙想之时,我已经被放到了发光的铁盆里,凉丝丝的水浇在我身上,一开始我觉得有些难受,渐渐的,我适应了这种温度,冰凉清爽,舒服极了!后来,水没过了我的头顶,我浸泡在里面,享受着。我看到那个人拿起绿油油长条形状的粽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又将那个碧绿碧绿的家伙放在热腾腾直冒起的开水里,我十分好奇,那个放大版的柳叶是可以吃的吗?紧接着,我又看到了甜的粘牙的蜜枣,蜜枣上面有几道褶皱,其余的地方很光滑,颜色乌红乌红的,极其诱人。蜜枣旁边摆着豆沙,豆沙有股红豆的香甜,比蜜枣的颜色略深一些,甜味也次于蜜枣,但是豆沙的口感不错!那人拿来了一团棉绳线,缠绕在一起,乱糟糟的。我更加的好奇了,棉绳线可以吃的嘛?我被泡了两小时,可以开始做粽子了!那人根据粽叶的大小取了两片粽叶,她把粽叶一弯,一折,勾出一个未封盖不规则的三角体,然后拿出木勺,舀了一勺我,放入了粽叶里,温度一下子变了,依靠着粽叶兄弟,好像更舒服了,粽叶好像一个豪华的天然大床,表面十分光滑,我可享福啦!接着,她又放入一点豆沙,一点蜜枣,豆沙软软的,蜜枣滑滑的,虽然我们很拥挤,但我们的心情都是愉悦的。她又把我的亲人舀了上来,使劲挤压着我们,我被挤得喘不过气,她把我们挤压的都黏在了一起才肯罢休,黏在一起也好,黏在一起我们就是一体的啦!最后,她把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变成了三角形,棉线姑娘把我们绑的结结实实。我真正变成了粽子!心花怒放的我正高兴,就被她拿起来,同其他粽子放进了高压锅,一股水没过了我们,又在上面压了一个盛水的盆,搞好锅盖,四周就伸手不见五指了。听她说:“扣限压阀烧开再转小火45分钟”话音未落,四面八方都变热了,我热得直出汗,后来热也变成了烫,我和其他粽子烫的直叫,汗水像下了雨一般留下来,我那身美丽的绿衣服(粽叶)被烫的变身了,她终于掀开了锅盖。她咧嘴笑了笑,接了一盆清亮的凉水,又将我浸泡水中,使我身上的热气渐渐消散了。泡好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她就拿出带花纹的瓷碗,剥去了我的绿外套,她立刻嗅到了粽子的香气,滑而不光,细而不腻,粘而不沾,软而不松,放些白糖,甜丝丝的,味道好极了!我终于完成了我的使命,我太高兴了!下个端午节,我还要做龙舟!江西 赣州 宁都县五年级:赖凡12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过端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过。南方流传有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下龙舟,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到乡下的奶奶家。听说村里要举行赛龙舟比赛,我便起了个大早,穿好衣服,像小兔一样向江边狂奔。当我跑到江边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各参赛队员双手把精心装扮的龙船推入水中,划过起点,等待开始。在江的两边,一道道人墙把比赛队员围得水泄不通,岸上各种彩旗飘飘,围观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嘴里不停地议论纷纷,有的说红队能赢,有的说黄队能赢------正当人们谈得兴高采烈时,只听见“叭”的一声枪响,各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奔跑,在水面激起一道道浪花,船手合着锣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浆,河面上是龙舟一片,各队你追我赶,你争我夺,锣鼓喧天,吆喝声声,两岸的观众更是呐喊助威,好不壮观。我们隔岸观望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盯着自己喜欢的队一个劲地大喊:“加油!加油!”然后,就随着船儿在岸边飞跑。一看到别人的船超过了咱们的就心急。每队就差那么一点点距离,真是旗鼓相当,难分胜负。再看船中的人儿,鼓手双手不停地雷动,指挥者手舞足蹈,浆手们个个埋头奋战,那声势浩大的场面没亲自看到是无法体会到的。快到终点了,锣鼓声更密更响了,队员们个个生龙活虎地划得更快了,龙舟也像猛龙过江一样驶向终点,红队一马当先,获得冠军。当红队队员登上岸时,红队的“粉丝”们像潮水般猛扑过来,把队员们一次次抛向空中,庆祝胜利。一次精彩的赛龙舟落下了帷幕,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边,回家去吃香喷喷的五彩粽子了。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三年级四班三年级:罗御丰600字 三年级 叙事
-
过端午每当到了农历五月五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国人民节日中的一个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可今年的端午节可不一样,以前我们到了端午时都是买棕子吃,但今天可是我们亲自包的!妈妈对我说:“包棕子要拿两片棕叶叠在一起,翅棕子叶的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的样子,接着就是把糯米放入,用筷子捣实,然后用‘漏斗’上面的棕叶把‘漏斗’封好,最后用绳子绑住打个一个结,一个香甜的棕子就好了。”我按照老妈说的做,可是我在包棕子的时候,不是漏糯米就是把刚折好的漏斗搞散了。可我不会被一点儿困难给退缩,我又一次重来,包了老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棕子。奶奶把我们包的棕子放在锅里蒸,过了7——8个小时,奶奶把棕子拿了出来,对大家说:“吃棕子啦!”我与老爸,老妈一起出来,准备吃一口美味棕子。我尝了一口棕子,哇!棕子真好吃!我立刻对奶奶说:“奶奶做的棕子超好吃哇”!爸爸妈妈尝了也夸奶奶她的厨艺好,奶奶被夸得直说:“哪里哪里”!这时,我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吃棕子呢?”爸爸说:“这是纪念战国时候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奶奶接着说:“屈原有着爱国激情,却又报国无门,后因楚国国都失险,在公元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泊罗江而死。为了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就把包好的棕子投入河内,让鱼儿们吃饱后免吃屈原的遗体。”奶奶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我说:“哇!奶奶你懂得真多。”今天,我真开心,如你问我为什么,我会说:“今天我学到了知识与包棕子,当然开心!”三年级:刘云聪5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喜气洋洋过端午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这一天,每一家的房梁上都挂着小猴子、艾蒿、桃树枝。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每一家都喜气洋洋的。端午节这天我在睡觉,妈妈悄悄走到我的床前,把五彩线系在我的手上和脚上。早上,我刚起来就发想我的脚上有五彩线,五彩线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一样。早上我吃完饭就问妈妈一件事,我说:“端午节有什么故事么?”妈妈说:“有一位爱国诗人,他叫屈原,过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然后就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我听了后说:“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啊!”中午,奶奶在洗粽叶,包粽子。我问奶奶:“奶奶,你在洗什么啊?”奶奶说:“我在包粽子啊。”我说:“我能和你一起包么?”奶奶说:“能啊。”我又说:“奶奶,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说:“要纪念屈原呀。”我说:“为什么?”奶奶说:“屈原是一个大诗人,那时候,秦国要攻打他们国家,他主张联合抗秦,结果皇帝不允许,后来他们国家被打败了,屈原很惭愧,于是他抱着石头跳江了。”我说:“屈原真伟大啊,我们应该纪念他。”晚上,我和妈妈去街上玩,我看见有卖小猴子、桃树枝等东西。端午节,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真好看。我们回到家里,吃到了粽子,我喜欢粽子,全家人在一起欢欢乐乐的,我们都很开心。我们都喜欢过端午节,每一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吃粽子过端午端午,应该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国人的节日,有些老外也开始动起手来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等。当然。我这个小中国人也要开动哦!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等。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见天,我也来“尝尝”端午节的滋味。“包粽子喽”奶奶端着两盆东西走过来,我莫名其妙“啥个?”奶奶笑咪咪的说“来,包粽子”我蹲下来,看着一盆糯米和一盆竹叶,满心的欢喜,卷起袖子。首先取出两三片竹叶,把他们卷起来,成一个漏斗形,再往里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叶没整好全散了!我气呼呼的喃喃“什么嘛,这么小的东西竟然这么难!不........”说着,又重新开动起来。啊!看,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绿的外衣包裹着一颗颗白色的米珠。看着他就口水三千丈。一个、两个......十个粽子,哎,总算包完了。这回该煮粽子了,将粽子放入锅中,开始蒸。没几分钟粽子便出炉了。“嗯.......”太香了,我挡不住粽子的诱惑,立马打开一个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还真不错呀。透露点小秘密,我在粽子里掺了点“假”,放了许多绿豆,所以才这么美味呢!晚上,口中依然回味着粽子的味道,是那样淳朴,那样美味......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喜庆洋洋过端午“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不,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呢!我们家也不甘示弱,包了好多粽子,我也不愿落队,就跟奶奶学包粽子了。别看这粽子小,包起来可麻烦了。如果粗心,说不定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造成重包的后果呢!先要准备粽叶,糯米,红枣。准备完毕后,先拿起粽叶,拿起一个角,裹一个像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不要放的太满了,也不要放的太少了,在糯米中间放入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一卷一裹,最后用线绕几个圈再打个结,就ok了,可没想到,由于线扎的太松,一下就散了,唉,没办法,只好重新开始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弄好了。我一共包了3个粽子,而且,其中一个粽子里,我放了一根红通通的辣椒,看看谁是那个中彩的人。 左等等,右等等,粽子好像和我作对似的,一直不肯熟呢。我真觉得度秒如年呢。3小时过去终于过去了,看着芳香四溢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准备尝一尝。拨开粽叶,只见白花花的糯米像一粒粒糖果,散发出它那诱人的气味,我不顾一切使劲咬上一口解馋,“哎哟”,我被辣到了,是我包的那个放了辣椒的粽子,“水,水……”我轻微的喊道。幸好有水的解救,要不我那粉嘟嘟的小巧嘴早被辣冒烟了,这可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呀!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450字 三年级 状物
-
端午,端午端午,端午端午,端午,粽叶飘香;端午,端午,张挂菖蒲;端午,端午,遍插艾叶;端午,端午,共赛龙舟;——题记“五月五,是端午。”青翠欲滴的菖蒲和艾叶舒展着身体,咧着嘴微笑,不禁“垂延三尺”,陷入其中。传说,诗人屈原为国殉情,投江自杀。老百姓岂能舍得大诗人离开美好的世界呢?于是,大家就划着龙舟,费尽心思地找了起来。有一天,雨下得很大,人们找到洞庭湖,湖边的居民一听也加入了这个行动,赶着时间找啊找,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划船行动就演变成赛龙舟。既然屈原大诗人的遗体无处可寻,那我们也不能让鱼儿侵蚀他的肉体啊!人们思念屈原,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就用粽叶包米,彩绳打结,裹三棱状,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端午的即兴小吃————粽子。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粽叶的清新缠绵着糯米,无一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情真意切,念古怀旧。五月,是一个毒月;五日呢,是恶日。在恶日,将有五毒入侵,迷信的人们把艾叶,菖蒲插挂门前,用雄黄在额头写“王”字,并改动节日名:“端五”化“端午”,以避不吉利的“五”,祈求平平安安。端午,端午。五湖四海,有我们的端午;烈日炎炎,有我们的端午;青青粽叶,有我们的端午;把把菖蒲“剑”,离不开我们的端午!端午,端午,光耀大地;端午,端午,盛夏满园;端午,端午,糯香四溢;端午,端午,欢度佳节!后记450字 六年级 写景
-
端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450字 五年级
-
端午端午节流行于布依、汉、仡佬、土家、壮、侗等其它民族地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还被称为端阳节和重五节。可又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也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纪念龙神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肚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将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满了雄黄水,是为了用来杀死毒虫与防止毒虫卵生。许多风俗都会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大人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名称长命线。各家需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而南方过端午节要食“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端午节的习俗说都说不尽,不过这有首儿歌就是总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450字 三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