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色彩1000字

深邃的色彩

1000字 高三 散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在一般人的眼里,孔夫子老先生是非常庄严肃穆的,是很儒雅的。印象中,他脱口而出的便是箴言,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严谨精炼的。但是,自从去听了市图书馆组织的一次国学讲座,在厦大黄少坚教授的绘绘声中,我重新认识了孔子,重新认识了《论语》。

虽然我们尊称孔子为大圣人,但是这样的孔子毕竟离我们很遥远。老师让我们去品读论语,做读书笔记,无非就是想让我们懂得里面讲的一些道理,“仁”、“礼”、“义”,是论语这部书的精髓。它太高深。几千年的距离,我们只能浅尝论语,只能遥望孔子。在这样的年代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孔子?

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易中天说我们需要一个灰色的孔子,一个能够适应当下的孔子。没错,论语中的孔子太遥远,我们无法将他看得真切。我们只能凝望他的外表。孔子是怎样的人,我们已经思维定向了。而黄少坚教授说,孔子是会骂人的。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乍一听普普通通,可是它有点骂人的味道,大概是气话把,被那个无知淘气的小丫头气了,也可以说这样的话的。

孔子也是人。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只是他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待人接物,

教我们如何完善自己。因为一部论语,我们将他框在了伟大的束缚里,实际上,孔子更应该是鲜活的,可爱的。没有色彩,只有温度。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有讲到这样的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生活中的我们,被种种烦恼束缚,压力是我们愁眉苦脸的根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感叹,作业多,考试多,压力多。可以称得上是许三多了。而在孔夫子的眼里,学习却并不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学过知识后时常温习,在读过的旧的知识当中,也可以体会到新的快乐。孔子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面对事情的心态。不光光在学习的领域中这样,其他方面也一样受益匪浅。

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驻留。驻留在原地,我们有时间来欣赏之前所忽略的一切,美好,快乐;驻留在原地,我们有时间来思考面对前面的路,我们应该怎样抉择。论语里面通过一句句精炼短小的警句,为我们讲述如何为心灵解脱,抛掉一切烦恼,去迎接新的快乐。

可爱的孔子被他的弟子所爱着,被我们所敬仰着。虽然灰色的孔子没有颜色,只有温度。但是他的孜孜教诲句句箴言,是这几千年画卷里最深邃的色彩。

淳朴的甜蜜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提着书袋回到寝室,室友递给我一根棒棒糖,问我要不要。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一直不喜欢这种甜到腻味,加了许多色素、添加剂的糖果。

“你不喜欢吃甜食?”室友有些惊讶地问,又作恍然大悟状,“怪不得那么瘦。”

我哭笑不得,解释道:“不是不喜欢吃甜食,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糖的。不过是那种乳白色的,吃起来清凉的,黏黏的,要用旧物换的糖。”

“哦,是灶糖啊。”室友点点头,“确实挺怀念这个味道的。”

灶糖。光听名字,就有一股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我在心中默默念了几遍这个词儿,这是小时候吃的最多的糖,却一直记不清它的名字。

记得五六岁还没上小学,在农村的时候,会有挑着担子的老人路过家门口,摇着拨浪鼓,嘴里念着什么,然后各家各户就会拿出家里不要的旧东西跟他换糖。每次我都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老人颤巍巍地拿着锤子,还有一块厚铁片,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糖,包在长粽叶里递给我。

一开始,灶糖很硬,硬得跟石头一样,咬下一小块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再含在嘴里,慢慢地化了之后,便是满嘴的清甜,到现在我依旧不知道用怎样的配料才能做出这样的味道,只猜想,大概是薄荷味吧。这时,嚼一嚼,牙齿就会被黏住,很久很久都化不掉。

自从到了城里之后,就没有再见过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的老人了。也许他们也在城市走动,只是没有出现在我蜗居的城市角落,只是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的车海人海中。

后来做语文阅读题,看到丁立梅的《蔷薇几度花》,写的也是一位卖灶糖的老人,有几句话这样写道:“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想到这里,我对室友说:“现在都快看不到灶糖了,这门手艺会不会失传?是不是该申请一下文化遗产?”

“想太多了吧你!”室友笑笑,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

我继续陷入不怎么遥远的回忆。

初三的时候,在校门口看到了一个卖灶糖的老人。请注意,是“卖”,而不是“换”。我感觉这纯净的原始的东西,也沾染上了一点点商业的气息。校门口的学生来来往往,却没有人会为一个老人,一块糖而驻足,大多都是匆匆看一眼便过去了。

当时我也没有买灶糖,因为用钱去换的灶糖,可能没有记忆里的味道了。

在用键盘敲下这些文字之前,特地去百度搜索了一下:灶糖。出来的结果有很多,看一看图片,灶糖已经摆上路边的小摊了,甚至在商店里,包裹着精美的塑料纸。

《东邪西毒》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当你不能再拥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这种淳朴的甜蜜,就让它随着时光,随着流年,一起埋在那块属于童年的乡村土地上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