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1200字以上

惠州西湖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惠州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区域;景区范围

3.2平方公里,水域

1.4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山水资源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型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形成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惠州西湖是广东首主要风景名胜区之一,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西湖原是横槎、天螺、水帘诸水源入江冲刷出来的洼地,属西支江改道后的河床。现有游览面积一点八零平方公里,其中水面一点二二平方公里。湖水深浅不一,一般在一点五米左右,个别水深三到四米。

惠州西湖古时已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胜,现代则发展成二十多处引人入胜的景说景观,较著名的有玉塔微澜、苏堤玩月、西新避暑、南苑绿絮、芳华秋艳、丰山浩气等。惠州西湖也像其他山水名胜一样有许多文人知己,这些文人墨客走遍西湖的山头水尾,写下众多的诗词篇章。“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胜”,惠州西湖曲折幽深的景观风格深得人心。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称其“山水秀邃”,后代更有余靖“重岗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之说和陈恭尹,“峰峰水上开芙蓉”、“远近纤浓似画图”的赞誉。历代文人墨客为惠州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廖仲恺、邓演达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等均在惠州城、西湖畔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踪迹;近年来,江泽民、李鹏、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惠州视察,对西湖自然幽雅的风光深表赞赏。

“东坡到处有西湖”。经历坎坷的苏东坡一生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被尊为“西湖长”,历史上几大著名的西湖都有其经营策划,比如杭州西湖、黄州西湖、颖州西湖,还有惠州这个美丽的西湖。所以苏东坡的诗才真正道出了天下西湖共有的神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妫盐骱?任髯樱迸?ㄗ芟嘁恕薄O执?嚼丛蕉嗟娜巳衔?馐资?吹牟唤鼋鍪呛贾菸骱切闯隽宋夜?院乃?迕?さ拇?裰?馈K斩?碌奈骱?髯又?当妒芎笕送瞥纾?搅饲宕葜莞蹒?桶鸦葜菸骱?茸髦势忧宕康能崖芪髯樱?押贾菸骱?茸饔喝莼?蟮奈夤?髯樱?礁鑫骱?幻枋龅囊桓龅?乓桓雠ㄑ蓿?梢运凳歉骶咛厣饔星?铩

惠州西湖幽深曲折,淡雅秀邃,水明如练,山曲若环;春风逸荡,夏景流芳,秋艳洲渚,冬林染翠,四时之景各有其妙。日出听天籁齐鸣,日暮观雁塔斜晖;丽日晴和则万象开朗,雾雨迷蒙则冷烟湿翠;风飒飒而飘襟,露零零而浸肤,人游于湖上,月圆于水天,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变,景色万千。

西湖由五湖、六桥、十四景组成。五湖指: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六桥指:拱北桥、西新桥、明胜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十四景指:苏堤玩月

孤山览胜

玉塔微澜

留丹点翠

花港观鱼

芳华秋艳

古逍遥堂

元妙古观

花洲话雨

明月湾

东坡纪念馆

王朝云墓

丰湖书院

南苑公园

泗洲塔

进入惠州西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泗洲塔了。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间。宋朝,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晃晃游,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不知若个丹青手,能写微澜玉塔图”。夕阳西下,“倒景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亦称此景为“雁塔斜晖”。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公元一五六四年)塔毁,明万历初改筑为亭,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又重建为塔,至今历时三百余年。清光绪初,塔顶为雷火劈毁一角,后屡经修茸。

现在,西山上绿树成荫,亭廊排映,景色秀丽,登塔眺望,惠州全景尽收眼底。

苏堤玩月

从惠州的闹市区平湖门前往孤山,有一条宽阔的石堤,名曰苏堤。此堤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一○九六年),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堤上有桥,名曰“西新桥”,后人称为“苏公桥”,又名“丰乐桥”。

清雍正初,知府吴骞,以堤亘于湖之旷,处天心,月到空明,身入冰壶,水面金波璀璨,景同瑶岛,水天一色,上下寒光,

有诗云“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倾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遂称“苏堤玩月”。

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砌石加宽,提高孔位,可通游艇。堤边广种相思、垂柳,春游踏青,秋凉玩月,景色宜人。

象岭飞云

西湖借景堪称一绝。离惠州西北三十里处,有象头山,属罗浮支脉。西湖望之,如若屏障,常有气云飘忽,“象岭嵯峨,云态特异”,晴空变化万状,雨过锦绣云开。象岭云飞一景如巧夺天工,“飞到岭边云不去,湖光添得数峰。

留丹点翠

留丹点翠即今点翠洲。明代才女孔少娥在《点翠洲诗》中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

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是西湖岛景一胜。

宋时,惠州太守陈

在岛上筑孤屿亭,明嘉靖年间改点翠亭,后几经兴废。辛亥革命后,为纪念”通情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改建为”留丹亭“。后人集东坡、文山句联曰:”殿阁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渌;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九二四年,浚湖积土于亭西,增筑琵琶洲,洲上建有琵琶亭。由于洲渚古树苍翠,亭馆红墙绿瓦,朱红圆柱,挺拔屹立,四面碧波千顷,人称”留丹点翠“。现在亭榭增辉,绿树成荫,还有九曲回桥相渡,风景更加幽静宜人。

花洲话雨

百花洲,古称花墩,旧有落霞榭,有”四面湖山抹落霞“的诗句。这里”分莳繁卉,香风半湖。“清代诗人宋湘有《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

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西新避暑

西新避暑即今惠州宾馆。为丰湖东北角的披云岛和浮碧洲两个小岛组成。宋时,有东坡飞阁,久废。明代万历年间,建有西新园,内有留书楼、浩然亭、放生池等,清《西湖纪行》诗云:“堤边修竹间垂柳扬,嫩绿繁荫夏景芳;飞阁窗开无暑到,蝉声唤起满湖凉。”“夏日苦炎暑,泛舟乘好风。西新清且胜,宛若憩瀛蓬。”“西新避暑”因而得名。今不岛林木环抱,一片绿茵,楼、榭、轩、阁点缀其间,隐于绿丛,浮于水际,给西新避暑胜景赋予时代气息。

芳华秋艳

芳华洲为平湖北面一个小岛,原来四面环水,现地貌变迁,北面与陆地相连。北宋时,洲上有逍遥堂,州守赵汝驭为之题额。苏东坡经常来芳华洲寻幽访友,过逍遥堂问疾何道士,有“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后来,逍遥堂荒废了。惠州镇守使刘达庆在逍遥堂旧址筑芳华亭,后又倾圮。今洲上重建逍遥堂,南有贴水长桥与点翠洲相连,北有迎仙桥介连元妙观之间,还有一座园林别墅式的西湖宾馆,隐现于茂林修竹之中,颇具幽趣。深秋时节,洲上一群群挺拨的池杉和水杉在万绿丛中脱颖而出,象火焰似朝霞和金碧辉煌的亭、檄相映争辉。

“一段芳华描不就”,欲将黛色写金秋。”

南苑绿絮

南苑是南湖东面的一块小陆地,紧靠南坛市区,遥对飞鹅岭。旧时为演武场,也作过苗圃。一九八五年浚湖时提高南苑水位,开辟为公园。该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种有乔、灌、花木人十多个品种,共二千七百多棵,铺草皮五千多平方米,并配以莲池、石山小景,庭园迂曲,绿水索绕,花木扶疏,风生翠浪,有“南苑绿絮”之称。最近,市政协在南苑西北面建邓演达纪念亭,塑邓演达铜像,寓革命历史人物于风景名胜之中,供人们瞻临,使湖光山色更上一层楼。

荔浦风清

荔浦风清亦称荔浦晴光。今为荔晴园,南连纪邓山庄,旧有名亭、杰阁、云山三面环之。丰湖东在沿湖岸有一片荔枝林,笨当盛夏荔枝成熟,”红实累累,绿荫楚楚",如锦绣画屏。可惜这一西湖胜景已不复存,但尚有仲元亭及一片湖边绿地可寻。今规划广种荔枝,建设湖边绿岛,修茸名亭、杰阁,积极恢复荔浦风清一景。

孤山苏迹

孤山是西山湖东之小山,因四面环水,俨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称。宋时山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苏东坡侍妾王朝云葬于寺侧松林中,面临西子湖,遥对大圣塔,既得栖禅、圣塔之灵,以对死者之念,又不与佛寺、宝塔争高低,以护湖景之严整。传说朝云死后不久,因佛圣显灵,五趾大仙回煞,寺僧希固筑亭盖之,名曰“六如”,以念朝云临死前诵出的“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当作“如是观”的金刚经渴句。朝云墓、六如亭是孤山名迹,后世游者无不瞻临,)一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有诗赞曰:“死士生王论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钱塘苏小浑无迹,输与朝云葬惠州。”近年,我们在孤山建苏东坡纪念馆,塑东坡居士像,筑碑廊,收集与苏东坡有关的历史文物一百多件,供游人赏鉴。时人冠以“孤山苏迹”之景誉。

十一岁的回忆幼儿园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题记

“1.2.3.4......12”生日蛋糕上插着12根蜡烛。这表示我已经踏出11岁的门槛,步入12的殿堂。

回想起过去的11年里,我的确经历过许多的事。那一个个记忆的泡泡,不停地在我的脑海回荡回荡......

记得刚上幼儿园,当妈妈拉着我那稚嫩的小手来到幼儿园把我交给老师的时候。我总会死死地抱住妈妈的腿,哭喊着不让妈妈走。妈妈总是说她只走开一会儿,让我乖乖地等她回来。可是每次我都没有上当。尽管我很不愿意,但老师还是硬把我给拉开了。

在幼儿园里,我总吵着要妈妈。特别是中午午睡时,整间睡室都回荡着我那“妈妈,妈妈......我要妈妈......”的凄凉的哭声。老师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就是止不住我的泪水。没办法,她就只能慢慢地哄我,跟我讲故事,直到我进入了梦乡。

老师的人很好,经常给我糖糖吃,还从家里带来一些发夹,丝带......之类的扎头发的东西给我扎辫子,把我装扮成一位小公主一样。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老师,一下课就就带着那甜甜的,可爱的微笑蹦蹦跳跳地去找老师玩。

可是日久天长,我慢慢地发现我们班的女生都和我疏远了,一见到我就跑开,还在暗地里说我的坏话。看待我的眼光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在那一股股的眼光中,仿佛包含着讽刺,愤怒,妒忌......

直到有一天的下午我才知道了这股眼光的意思——

那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我正在沙地里玩沙雕,突然发现我的叉子不见了,可是那个小熊沙雕的眼睛一定要叉子才能雕得出来,情急之下,我只好向别的女孩借。可是她们不但不借给我,还说出一些讽刺人的话,说:“哎哟!老师的掌上明珠,不见叉子啦!怎么不去找老师借啊!你的嘴这么甜,哄一下老师说不定老师还帮你做了!”说完,便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眼睛里缀满了苦涩的泪水,偷偷地躲在幼儿园某个角落里伤心地哭起来。

打那以后,我就不喜欢说话,眼睛里也没了以往那活泼的眼光,取而代之的是沉默,下课后也不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地去找老师玩了。因为我怕这样做会加深同学对我的误会。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想变坏,想做一个坏女孩,因为我知道老师不喜欢坏的学生,只要我变坏了,老师就不会再喜欢我。这样,同学对我的误会也能解开了,说不定她们还会从新接受我。可是,当我一看见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目光时,我那个想变坏的念头变彻底粉碎。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了一个多月后,我慢慢地和我们班的男同学熟悉起来,还和他们混在了一起。因为,男孩没有了女孩对朋友的那种戒心。和他们在一起,我不用那么的拘束,想怎样就怎样,就算做错了事,他们也不会想女孩那样斤斤计较。时间一过,就会像没发生的那样,仍然嘻嘻哈哈的。

为了能和男孩更铁些,我甚至把自己从头到尾都包装成男孩。下课学他们打打闹闹,大声喧哗,还学会了跟别人打架闹事。由于我这一系列不寻常的变化,以前那个很喜欢我的老师也慢慢和我疏远,见到我也只是冷眼相对;而那班女同学看待我的那股厌恶的眼神也日益加深。可是,我却觉得和男孩在一起我还玩得更开心,更快乐。直到后来妈妈帮我转了一间幼儿园,我的这场持续了3年的噩梦才画上了句号。

(下篇,回忆在第二间幼儿园里的生活)

PS:第一次写这种文章,写得不好别介意哦~~~~如果读过自由姐姐写的《一二三,木头人——兵荒马乱的十一岁1》的朋友都可能会觉得我的这篇文跟自由姐姐写的有相似之处,其实,我的幼儿园生涯跟自由姐姐的差不多,我只不过是由于看到那张照片才引发写这篇文的,毫无抄袭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