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的母爱600字

无价的母爱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的妈妈,看起来不胖不瘦的身材,乌黑光亮的头发,偶尔也会发现几根刺眼的白头发。妈妈今年山三十多岁了,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脸上有几条鱼尾纹,每次我说妈妈年轻时,妈妈总会说:“脸上都有鱼尾纹了,还年轻呀?”虽然妈妈脸上有鱼尾纹了,但是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青春永驻的妈妈,也是关心我的妈妈。

记得有一次,我在削苹果,妈妈看见了,说:“让我来削吧,不然会削到手的。”“不会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三岁孩子了。”“那好吧,不过你要小心哦!”我小心翼翼地削着苹果,但是妈妈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削到手了。我的手鲜血直流,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客厅,想在医药盒里找创可贴。但是妈妈的直觉一直是那么敏锐,跑过来对我说:“你看你,说我来削了,你不听,削到手了吧。你等着,我去找创可贴。”妈妈在医药盒里找创可贴。“没有创可贴了,我去买吧。”“可是外面还下着倾盆大雨呀,等雨停了再去吧。”家里没有雨伞,被爸爸拿出去了,也没有雨衣,我劝妈妈不要去了,可是妈妈为了我的手,不听我的劝告,来们便往外跑去。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全身湿淋淋的,像刚从河里捞上来似的,我心疼地问:“妈妈,没事吧?冷吗?”“没什么,我身体好得很呢!”妈妈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新买的创可贴,帮我撕开创可贴的包装,小心翼翼地帮我贴上,生怕弄疼我。贴好后,我对妈妈说:“妈妈,您累了,去洗一个热水澡吧,然后再去睡个觉!”妈妈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还好妈妈没有感冒,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完,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好好珍惜,否则我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800字 六年级 写人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