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650字

端午节习俗

650字 初二 说明文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粿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粿,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发掘。

有妈妈真好

550字 初一 写人

人生是美好的,当你看书时,书陶冶了你的性情,当你和朋友一起时,友谊使你快乐……而对我来说,和妈妈一起,喝着妈妈煮的粥,那才是最好的。有妈妈真好!

那天夜里,北风呼啸着,万物似乎都有些畏惧它,它拍打着窗户,发出“砰砰”的声响,似乎要把窗户撕裂一般,寒风像针似的刺在我的脸上,我顾不得,仍在桌上奋笔疾书,妈妈悄无声息的走进来,我也未曾察觉,她轻轻关紧窗户,走开了。

一会儿,又端来了一碗热腾腾的粥,催促我赶快喝下,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更受不了唠叨,一下子跳起来:“你快走,别来烦我!”说完,我又埋头做起了作业,什么也不管。妈妈叹了一口气,默默地离去了。

月,是那样的清冷,夜,是那样的静谧。伴随着皎洁的月光,我完成了作业。此时,夜已深了。我感到肚子饿极了,一转身,忽见到了桌边的粥,粥已不太烫了,但还留有余温,表面的气泡似乎跳累了,歇了下来,粥稠稠的,黏黏的,白白的,我尝了一口,顿时嘴中香气四溢,慢慢地滑入喉咙,心头暖暖的,回味无穷。喝完了,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床前,倒头躺下了,却无法入眠,精神恍恍惚惚。这时,门轻轻一颤,我迷迷糊糊中似乎看见了妈妈正用手慢慢地挪动被子,为我盖上。突然,我似乎嗅到了甜蜜的桃花香气,暖暖的,为我造了一个甜美的梦乡,我闭上眼睡着了。

妈妈的粥,有着幸福的味道,妈妈的香气,萦绕在我身旁,为我造梦,使我安适的睡觉。妈妈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我很庆幸自己有个好妈妈,她为我盖被子,为我熬粥,为我关窗,一切的一切,使我尝到了幸福真正的滋味,有妈妈的感觉真好!

初一:南城不离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说明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