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40秒,触动了我的心灵1200字以上

那40秒,触动了我的心灵

1200字以上 初二 叙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题记

初夏,阳光收敛了它的猛烈,被云雾包裹了起来,没有丝毫入夏快乐的小城,反而多了几分悲凉。冰冷的水泥与粗糙的柏油相接的世界,很是灰白。空气中弥漫着丝丝阴湿的气息,指尖的凉意让人顿生几分怅惘。万物被蒙上了一层薄膜似的,单调而又了无生机。露珠在花瓣上微微哭泣,低空中飘来声声久久盘旋鸟儿的低啼,像一首悲伤的歌儿,萦绕大地,萦绕在那一颗颗怀有纯真情感的心头……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是的,不是迷茫的心在这里等待,一颗颗被感动的纯真之心在这里等待。

马路边早已站满了人。一个扎着双辫的小女孩紧紧握着一束白菊花在马路的尽头焦急地寻找着什么,露珠在花瓣上微微颤动。突然,那一张张肃穆而又真诚的脸不约而同地面向了同一个方向,地平线的那边,微微的引擎声从远方飘来,愈来愈近,两辆挂着白花的汽车带领着一方棺木渐渐靠近。人们的目光肃穆起来。棺木从眼前慢慢抬过,人们像是送别英雄般的模样,那么庄重;心头,那么沉重。棺木在人们的目送下渐渐远去。

那方棺木上挂着一位英雄年轻的遗像,刻着一个让世人铭记的名字——吴斌。

一座城,为一个人送葬。

一个人,如何撼动一座城为他送行?

5月末,一辆普通的客车正常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司机视野中有一个不明黑色物体出现,并飞速向自己袭来,司机措不及防被那个黑色物体砸碎挡风玻璃狠狠地击中了他的腹部。紧接着40秒钟内司机的反应,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惊心动魄的40秒被车载视频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11点39分24秒,捂住被击穿的腹部,伸长右腿踩刹车。

11点39分52秒,解开安全带。

11点39分55秒,停车,拉手刹。

11点40分05秒,开启双闪灯。

当这一系列正常安全刹车动作完成后,司机才艰难地从车座上站起来,气若游丝的对乘客说:“别……害怕,注意…。。安全,”打开车门,乘客安全下了车“快打……120……”说罢,便一头栽倒在车座上,这一倒,竟再没能站起来。

事后,车内乘客无一伤亡,这是吴司机在生命最后关头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可以想象,当时吴司机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做完这一整套他平时最熟悉不过的正常刹车操作,这是非常人毅力能做到的。之后居然并没有立即要求乘客打120,而是奄奄一息地交代完乘客注意安全,才想起自己的危险。这40秒流逝的代价,竟是让一颗鲜活的心脏不再跳动,一个完整美好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但,代价固然沉重,可在某些方面来说,它也挽救了车上另外几十条鲜活的生命以及几十个完整的家庭,却是值得的。吴司机能在这么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无怨无悔的选择牺牲自己,让人折服,更让人感动。

相比之下,社会上却还有那么多只为谋求自己利益而损害集体甚至社会利益的卑鄙小人。他们遭人唾弃,被人讨厌,就显得异常可怜了。为什么一定要把卑鄙写在自己的道德名片上呢?为什么不像吴司机一样,用自己生命最后的40秒诠释高尚,将高尚刻在墓志铭上呢?

高尚不分贵贱,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那些做到的人,被世人所称颂,事迹和精神永垂不朽,即便心脏不再跳动,他们依然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那些不但做不到反而更恶劣的人,只会背上万年的恶名,苟且偷生。谁更可怜呢?

真应了北岛那句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那惊心动魄的40秒,是艰难的。

那义无反顾的40秒,是正确的。

那舍己为人的40秒,是伟大的。

那40秒,触动了我的心灵。

墓前那束鲜艳的白菊花,一定还挂着那悲伤,晶莹的,泪珠。——后记

资助好事?坏事?

550字 初三 议论文

2006年4月22日,“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资助了一百七十多个贫困儿童入学的深圳义工2478号丛飞因病去逝。

令人痛心的事实,引起各大媒体、记者、作家的关注。在人们感叹这位爱心大使的伟大和对他的死深感惋惜之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丛飞的资助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2005年2月,丛飞准备前往贵州送钱时,视为生命的喉咙却沙哑得说不出话来,无奈只有到医院就诊。但随着而来的却是那如催债般的电话:

“你说好2月来给孩子们送学费的,怎么还不来啊?”

“还不把钱送来,我们的书还读不读啊?”

“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才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更有甚者,居然走上门来,借探望的旗号来寻求“经济上的资助”:

“你能救不救,算什么爱心大使啊?”

有几次,丛飞耐心地给上门者讲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没想到对方冷不丁地说一句:“我们是来要钱的,不是来上课听讲的。”

……

“来要钱的”多么可悲而又可恶的字眼啊!请问这些人到底是乞丐还是贫困儿童?到底有没有学过“自尊”“自强”等词语?带到底有没有良知?到底用脑想过这种做法对于一个资助者的伤害?

是什么让这些人对别人的援助显得麻木?是什么让这些人理所应当地接受别人的资助并理所应当地索要?是什么让这些人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不想自立?是现代教育中缺乏传统道德教育!!!

也许,在资助他们之前应该让他们先学会做人,学会道德修养,学会感恩,学会自强,学会自立……

但是,由什么或谁来教会他们呢?这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