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时750字

又是一年中秋时

750字 五年级

已是中秋,家人同聚,食饼赏月,岂不美哉?

外婆每年中秋都要蒸月饼、摆供品来敬供神明。老人礼数周全,每逢节日均要上香摆供。既是中秋,蒸月饼自然是一个重要环节。外婆做的月饼皮薄馅多,其中白糖芝麻月饼最受家人欢迎,甜而不腻。吃月饼的历史由来已久,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可见自宋代起,就已有吃月饼的习俗。一家人聚在一处,于院落中支起两张小茶桌并在一处,摆上茶具、点心,便是一个闲暇的夜晚。

红色的海碗与六粒骰子被一同取出,红木桌早已被收拾得干净利落。大人们围桌而立,未学会走路的婴儿被抱在手中憨态可掬,大一些的孩子们则挤到大人跟前或身边,个个摩掌擦拳,跃跃欲试。博饼由年岁最高的外公开始,老人的手虽已布满皱纹,却仍苍劲有力。手指一握,六粒骰子已然掌中,随手一掷,三粒四点朝上——周围自是一阵惊叹赞赏之声。第二个是刚满周岁的表弟,看到家人们欢呼、激动,自己也要试上一试——两只小手一合,只扣住了四粒骰子,舅妈又从碗中捞上剩余两粒放在表弟掌心。“当啷啷!”骰子与碗底接触,渐渐滚出一粒四点朝上,表弟咧嘴一笑,接过一张五元在手中把玩,倒也十分开心。家人们轮流掷出骰子,有惊喜的欢呼,有差点博中对堂只缺一个点数的惋惜,也有孩子握起骰子时向掌中吹气祈祷好运。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冲出院门,到公园玩去了。大人们将茶具、月饼和其它果品点心换到桌上,准备聊天品茗赏月。一待程仪完毕,便喊孩子们回来。那些在白天敬完神后的香甜月饼,终于能吃了;小孩们一手一个拿着就啃,碎饼撒得到处都是。大人们酌着小杯的铁观音,就着月饼,聊着孩子学业进退、旅行见闻和生活新得,赏着似银盘一般的圆月。——一切便真正有了中秋佳节的意味。

月,皎洁而明亮,既知上面布有大小不一的环形坑,远远望去,思索着小时听到的神话故事,猜测着不示于人的月之暗面。

慢慢地,夜,深了。

那些细碎的时光

800字 五年级

漫步在一条清幽的小径上,细细碎碎的阳光牵引着脚步,点点光斑投在身上,跳脱在眼前,有些炫目。面对眼前的景象,我想起前不久小贝姐寄给我的那张明信片。背面整齐的字迹上写着:加油,姑娘,你想要的都会有。一行隽秀的字迹,让我想起了暑假和一些素未谋面的学友们借助网络平台在一起学习、聊天的时光,新奇、美好又难忘。那些陪伴的身影,鼓励的话语,甚至是戏谑的言辞,都给我带来细细碎碎的温情。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尽是美好,可能想法过于天真,但确确实实,我遇到的都是美好而又令人感动的人。

岁岁,一个总是叫我丫头的姐姐。我和她的交集或许一字两句说不清。每次在现实生活中,受了委屈,自尊心强的我总不愿对别人有太多的倾诉,我像只刺猬,将一身利刃对准旁人,自己却在角落里默默舔舐伤口。久而久之,心茧越来越厚。可岁岁,是第一个耐心聆听我讲完所有而不会中途打断我的人。处于青春期的女生,总会莫名其妙情绪波动,总会多愁善感,这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岁岁姐。“丫头,咋了呀”“理他呢,做好自己就行”“丫头,你好棒”……翻翻聊天记录,那些文字总会倾注一些温暖,一些感动。

昭明哥,嘴很犀利,毕业于某著名法学院的他,说起话来往往直奔主题,且一语中的。我这个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说话做事口无遮拦,任性自私,自然成了昭明哥毫不留情批评指摘的对象。他的言语毫不留情地戳开我营造的美梦,“别以为自己就是公主了,全世界围着你转……青春期的小孩儿,就该被骂醒。”听着这些话,我会哭,会埋怨,会憎恨。后来细想,反而对昭明哥有了些许感激,是他让我用正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事物,不会因一个磕绊就让别人承受我带给他们的“无妄之灾”。“刀子嘴豆腐心”的昭明哥啊,小妹发自内心地感谢你。

我还遇见了许多有趣而又温润的人,同校的学神学长冰糖,温柔的小贝姐姐,陪我熬夜写作文的小离……虽然新学期伊始,我即将退出平台专心学业。但他们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的印痕是我不能忘却的。与他们相处的每一瞬,都在我的记忆镌刻下印痕,细细碎碎,却很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