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曹操
品 曹 操
――读《三国演义》后感
乱世造就英雄,东汉末年的烽火,一代枭雄曹操从这极端中诞生。民间流传中,曹操奸诈、凶残、惟利是图,被许多人称之为“一代奸雄”,是汉朝之大逆臣;与宽厚、仁慈的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在暑假里几次细细读了《三国演义》后,觉得在罗贯中笔下,曹操的性格是多变的: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他求贤若渴,唯贤是用……远大的理想、超凡的能力以及丰富的人生铸就了这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极富人格魅力的传奇一生。
我佩服曹操面对失败毫不气馁,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曹操在赤壁之战损兵折将,数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败走华容,却傲笑不已,问尽天下苍生,谁人能及生命诚可贵,傲气犹胜许,胜者本无恒,何必再输掉那份顶天的不羁呢曹操这种豁达进取的性格深深启发了我。每当我遇到难题时,一下子又想不出解答的方法,就不多想,立马放弃了,一点儿也不肯深究,面对失败,总觉得自己不行。
我更佩服曹操为成大业,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胸襟。他曾与张绣争战多次,并被张绣打得落花流水,儿子、侄儿、及爱将典伟都死于张绣的手下,可以说与张绣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但看到张绣率兵前来向他投诚,他既往不咎,热情地接待张绣,并立刻委以重任,还与之结为儿女亲家。为天下人树立了不计私怨、宽宏大量的榜样,取信于天下,使众英贤知道他是个讲义气之人,便投靠于他。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宽宏大度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使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终成大业。说来惭愧,我没有曹操这样博大的胸怀:有时为一支笔,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一句话语,对同学不理不睬……因此在选班干部时、在评先进优秀时,我的票数明显不如别人。我想我缺少的正是这种宽宏与大量,使得我在同学中威信不高。“宰相肚里能撑船”,堂堂男子汉应有曹操这种博大的胸襟。我在曹操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心中一下子豁然开朗、顿觉释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从曹操身上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它将成为我人生的目标,成为我永恒的追求。
为了心中的烛
烛,光明的象征;烛,温暖的象征;烛,记忆的象征。可烛是残忍的,或者说火焰是残忍的,因着火焰的存在,烛的结局就注定了,消亡。可是火焰却又是伟大的,有了它,世界才充满了光明。
火焰是消耗品,而烛则是被消耗品,每一支烛总有被消耗完的一刻,没有能永远燃不尽的烛,这是人人皆知的,既然是人尽皆知的道理,那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人人都去争着做那火焰,毫不给烛喘息之机。
由于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我国每年约有50多亿吨的土壤被冲进江河。
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来时,水,沙各占一半。由于流沙淤积,黄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我国的海南坡鹿,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等珍贵动物都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濒临灭绝。
明白了吗,明白了吗!这就是我们“火焰”干的好事,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的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海洋!陆地!空气!
地球这支大蜡烛,快被我们这些贪婪的火焰燃烧耗尽了,记得没有燃不尽的烛,烛要燃尽了,何来火焰,我们这些小火焰依附着烛,别这么快把它燃尽了,我心中的烛是美丽的,别继续破坏它,我心中的烛焰是永恒的,别让它灭掉!
相关推荐
-
品三国之曹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公园155年生于沛国谯县,公园220年卒于洛阳。先为魏公,后为魏王,最后被追为魏国武皇帝,魏高祖。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挟天子以令诸候,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功高盖世,为后来曹丕称帝以及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结实的基础。曹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历史的发展。他一想要统一全国,却在赤壁之战后,被孙刘联军打得无力再次南下。是他为中国历史填写了三国这个时代。他虽然没有完成心愿,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倘若与曹操相比,历史上许多名人可真是望尘莫及了。他不仅睿智,且会随机应变,面临生死关头他依旧能想方设法脱离危险。若是常人,谁能做到像曹操一般的临危不乱?但是人总有些许不足,多疑便是曹操致命的弱点。他因此错杀了自己的朋友,也导致了他战争中的多次失败。而且,曹操难以忍受他人的讥讽,因而错杀了许多忠臣,就比如杨修。在赤壁之战中,又可见曹操的一大缺陷自大。曹操仗着自己兵多,不管士卒的安危,贸然向刘备进军,导致了最后的惨败结局 。可见,曹操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曹操却是一个天生的王者,英雄。曹操爱才,人尽皆知。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或;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曹操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好人妻。年少时,打闹别人洞房,抢了别人媳妇。还带兵上了张秀的婶子,搞得自己的大将典韦,儿子曹昂被人家张秀搞死。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曹操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枭雄、贤臣、兵家。这就是三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在政治方面,其熟读《诸子百家》;在军事方面,其可背诵《孙子兵法》并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他是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诗人。这个人就是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公园155年生于沛国谯县,公园220年卒于洛阳。先为魏公,后为魏王,最后被追为魏国武皇帝,魏高祖。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挟天子以令诸候,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功高盖世,为后来曹丕称帝以及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结实的基础。而其在政治方面也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当时,中原地区由于多年混战而出现了“有地无人种,白骨蔽中原”的悲惨景象,但因曹操在北方积极屯田,兴修水利,而解决了百姓无粮的局面,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而他所着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在经济方面,曹操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在文学方面,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200年)他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还请蔡邕之女蔡文姬讲其藏书之事,蔡文姬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而他在人才方面,拥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被提拔成了大将、谋士。所以曹操手下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情况。其虽遭赤壁战败,定军山战败,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备尚有夷陵战败。有人曾言“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曹操的江山是打下来的”就足以证明曹操远胜刘备和孙权。1000字 六年级 写人
-
曹操在三国里,有太多的英雄人物,像刘备、赵云、张飞、诸葛亮、关羽……大家都喜欢他们,甚至到了崇拜的境界。可我只喜欢曹操,没错,就是那个施耐庵手中号称“奸绝”的曹孟德。有人说,孔明算得英雄,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遇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孙权则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莫属。你们说曹操奸诈?我不这么认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就算你不想杀他们,可他们也会杀你,在那个你杀我、我杀你的世界,我反倒喜欢曹操的做法,为了自己而活,掌握自己的人生。有人说诸葛亮是正义的化身,可诸葛亮三气周瑜,活活把周瑜气死了,怎么没人说他阴险呢?其时,曹操从小就很聪明,小时候,曹操非常顽皮,他父亲忙于事,没时间管他,但是,他叔叔经常告诉曹操父亲关于曹操的一些劣迹,曹操对他叔叔可谓是恨之入骨。但是碍于是长辈;没有发作,终于,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有一天,曹操的叔叔看见曹操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忙向曹操的父亲说,曹操生了重病。待曹操的父亲回来时,曹操正在玩耍,曹操的爸爸道:“你不是生病了吗?”曹操笑道,“我没病啊,是谁咒我?”后其父不再相信曹操的叔叔。曹操这不叫奸,这是智慧的体现。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者可当帝?曹操的一生,有不少罪过和错误,但正如鲁迅所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还称王不称帝,说“天下为定,不得遵古”。是多么有先见之名!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它拿出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二心的,把那些动摇份子都给我揪出来,而曹操没有。曹操发现这些一堆书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因为曹操很清楚,他是以弱胜强,老实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何况大家呢,这勾结袁绍又不是一个二个,三个五个,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都清算不过来,何必要清算呢,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衷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可见他的政治才能甚高。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的天下。他还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火烧赤壁使他元气大伤,但他毫不气馁,真乃帝王之大气也!然而,败仗并不能掩盖他的计谋。也有书说道,空城计乃曹操所设,当时,一个叫郭冲的人十分崇拜诸葛亮,才编是诸葛亮出的空城计。他又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他还有好多的故事,什么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割发代首,败走华容道……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太多疑,误杀吕伯奢,成为后人反感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有一点自私。他梦中杀人之事,也足够凶狠。因不信任华佗,将他杀害,自己也因病去世。可是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那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总之,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一人而已!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咱们也给刘少奇等人平反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曹操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榜样!,我永远以他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
曹操曹操,可称之为乱世之英雄。董卓进京乱天下以来,那时曹操只不过是董卓身边的一个“忠臣”。众多文武百官对董卓的暴行,暴政感到愤怒时,没有一个能付出行动,只是抱在一起埋头痛哭。曹操自告奋勇,借了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去刺杀董卓,最后,行刺失败了,但论胆量,曹操真英雄也。在曹操刚刚崛起之时,他就曾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问:“谁是当今天下的英雄?”备答“孙策、袁术、孙坚等人。”操答:“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而已!”备大惊而饭匙落于地,而曹操则安然自若。到了最后果不其然开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论眼光,曹操真英雄也。论智谋,曹操真英雄也。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几万兵力力挫袁绍几十万大军,因曹操深知袁绍表刚内柔,加上许攸的计策,曹军在鸟巢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致使袁绍军心大乱,终于打败了袁绍。论胸怀,曹操真英雄也。曹操讨伐吕布时,张辽曾是吕布的部下。在城中放了一把火,烧得曹操好不狼狈。破了吕布后,曹操不计前嫌,将张辽招为自己所用,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张辽也立了战功。所以,论胸怀,曹操真英雄也。世人因曹操的一名“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以外,还认为曹操夺取王位,而觉得曹操是奸臣。但曹操并无称帝,只是一个魏王,真正夺位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倒是称为忠臣的刘备、孙权先称帝,谁忠,不言而喻。曹操,真英雄也。450字 六年级 写人
-
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自古曹操就被这样评论,。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评论可是大错特错。曹操不仅不是奸雄,反而是一世枭雄。奸雄,这个词一听就让人不舒服。而曹操又“奸”在何处呢?刘备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叛国贼,就是奸臣。然而当时国家摇摇欲坠,天下大势已变,皇帝又软弱无能,让曹操取而代之,岂不是好事一件?而且,曹操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曹操做事果断,从不只依赖谋士的意见,而在大战中他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战吕布的时候,曹操亲自上阵,几次险些被吕布夺去性命。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贬曹的思想比比皆是,但从许多描写之中,还是可以看出曹操所具备的领袖风范。倘若与曹操相比,我可真是望尘莫及了。他不仅睿智,且会随机应变。面临生死关头他依旧能想方设法脱离危险。若是常人,谁能做到像曹操一般的临危不乱?但是人总有些许不足。多疑便是曹操致命的弱点。他因此错杀了自己的朋友,也导致了他战争中的多次失败。而且,曹操难以忍受他人的讥讽,因而错杀了许多忠臣。在赤壁之战中,又可见曹操的一大缺陷-自大。曹操仗着自己兵多,不管士卒的安危,贸然向刘备进军,导致了最后的惨败结局 。可见,曹操也 并 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曹操却是一个天生的王者丶英雄。曹操一世枭雄,却因奸雄二字为人们所唾弃,实在是可悲可叹之事。550字 六年级
-
品《三国志》之曹操吾已览《演义》与《志》。《志》所云不同《演义》,其中曹操非奸诈之人,其胸怀大志,有勇有谋,乃天下真英雄也。操白手起家,为抗董卓起义,而后杀吕布、破袁绍、袭袁术、夺荆州、讨张绣,一生南征北战,除赤壁一战并无败绩,令人赞叹。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操,三国之才人也。《演义》中叙操阴险狡诈,堪称奸雄,其实不然,容吾品之。操本色侠肝义胆,机智过人。操最为宽容,昔本出兵伐操,命陈琳草檄。琳作檄,义正词严,操见后颇惊,笑日:“文事者,须以武略济之。琳文事虽佳,绍公武力不足,何妨?”后操定冀州,张文远捕琳,曹洪欲杀之,操止,怜其才,赦之,以为从事。官渡战后,搜文书一束,皆曹营通绍之信。操未杀之,却命将文书烧毁,日:“当绍之强,孤尚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足见其宽容。操者,法令极严,已亦以身作则。讨张绣时,大军过田,见田中粮米丰实,乃令日:“三军有践踏麦田者,即刻斩首。”谁料宝马受惊,蹿入田中。操欲自刎,程昱及止之,乃割发以代首,三军皆惊。操者,思贤若渴,唯才是举。其诗为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操敬佩忠义收张辽;跣足而出迎许攸;不计前嫌录陈琳。虏得关羽后,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百般拉拢却是不可得之,直至最后,义释关云长。爱才惜才之心,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吾爱操之因吾敬操,吾敬操之品质,敬操之才华,如若识得此人,岂非三生有幸哉?点评: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700字 四年级 写人
-
曹操在我们班上,同学总是叫我曹操,因为我爸爸叫曹睿,曹睿这个名字就是曹操子孙的名字,我也姓曹,而且,有一次同学约我玩,他们都等着我来,他们说:“曹洋快来吧。”于是我真的就是那个时候到了,不是有句话是“说曹操曹操到”吗!有一次,同学跟我玩的时候,他们叫我曹操,于是别人班的同学说:“谁是曹操啊,谁是曹操啊!”同学们都指着我说:“他是曹操,他是曹操。”别人说:“我还以为谁是曹操呢!原来是你们给他起的外号呀!”他说完后,我们都笑了起来。很多时候,都因为这个名字,而闹笑话,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名字的,因为我觉得曹操很会写诗,他写的诗我觉得很好。后来,那些别人班的同学都听多了,所以就没有人再说谁是曹操了,但是,还是有新转来的同学,还是问谁是曹操。我嘛,都听习惯了,所以就觉得无所谓了。其实,老师有时候会叫我的外号,别人班的同学也开始叫我的外号,我的名字在学校里就开始叫曹操了。于是我在我的东西上写名字的时候,也会把我的外号写在上面。4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紧扣“奸雄”两个字而写,还塑造了他狡诈、多疑、残酷和野心勃勃的性格,作为反面角色进行批判和讽刺。戏曲中的曹操是反面脸谱化了的曹操,在戏曲中完全否定了曹操的才华和贡献,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贪婪、残暴、野心勃勃的可怕的反面角色。可在那个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的时代,他为了保全魏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国家统一能够一展自己的宏图,我想他又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吧?在我眼中的曹操还是一位喜才、爱才,善于用才的人,他能用有才之人的长处来为魏国服务。是啊,曹操为了国家,他可以让自己背上骂名,这又是怎样性格丰满的人呢?总之,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值得人敬仰,具有丰满性格特点的一代枭雄!乱世出英雄”,三国,这样一个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时代,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人生末路,唯有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真正配得上“英雄”二字!那战场上的英勇无畏,那乱世中的雄才大略,是真正的英雄气概!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时候的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那样的年轻气盛,与刘备的对话中不禁显露出对这天下人的不满,对自身能量的确信,尽显英雄气概,与刘备的一味谦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他说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竟然将碗筷滑落,显然吃了一惊,刘备解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时,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此乃真丈夫矣!550字 五年级 写人
-
曹操三国有三绝分别是奸绝、智绝以及义绝,而义绝是关公,智绝是诸葛孔明,奸绝则是曹操!在我们眼中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是一个多疑的人,这在杨修和荀彧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二人本都是忠臣可曹操却杀了他们,他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好色,在官渡之战之后许攸就说了,还有在杜氏等人身上可以看出。曹操,还是有优点的,比如,惜才:关羽关云长、赵云赵子龙、陈琳、司马懿、许攸、徐庶等文人武将,关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赵云在百万大军中虽然赵云武功强劲但如果曹操不放水他就葬身在大军中了,陈琳把曹操自己骂到了曹操爷爷,但曹操不但不斩他还重用他,徐庶被他骗到了曹营,许攸被抹了脖子,曹操可气的不行。虽然曹操他有优点但我还是不喜欢他。300字 五年级 写人
-
曹操人们常常说曹操是奸雄,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曹操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这点毋庸置疑。曹操是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家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可见曹操是用兵多么厉害。曹操不但军事非凡政治也是等闲之辈。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包括我们所学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曹操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并且通读曹公诗歌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蕴他的诗歌总体上体现了关心民生疾苦的崇高精神政治家的恢宏气魄求贤若渴、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并热情歌颂了历史上杰出人物抒发了慷慨悲凉之情。可惜的是《三国演义》把曹操贬低成了一个奸雄。这点不仅仅是我明白,连毛爷爷也明白,他曾经说过:“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可见曹操是一个英雄。那么为什么曹操这个英雄被说成一个奸雄呢?那是因为民间和《三国演义》中可以贬低曹操。民间流传的“另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实际上《三国志》原文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三国演义中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经过修改的。曹操当时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家,对不起人家,但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心在里面。但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变成一贯如此,变成理直气壮了。就被误解为一个奸贼了。所以曹操啊,你以后记住了中国有句谚语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冤枉了一家结果就成了奸雄,奸贼了。我们要记住以后千万不要想曹操那样被误解。900字 初一 写人
-
曹操今天,读了《曹操》这本书后,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人们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在这里,人们只是看到了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却未看到他治国有方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摇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曹操此举,使中原农业得以很快地恢复。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了汉末以来官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出身低贱却有专长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等虽然出身寒门,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曹操的军事才能也是极其突出的。在战争中他常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手下只有两万的兵力,当他得知袁绍要发动总攻时,便同谋士分析当时的形势,利用袁绍优柔寡断、内部意见不统一的弱点,设计谋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任人唯贤”这一点。我们班的班干部人选历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动,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千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呢?于是我向老师请示,亲自为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干部选举大会,让同学们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称职的班干部。经改选后的班委会,不久便使班里的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通过读《曹操》这本书,不仅使我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身为中队长的我来说,还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级的好办法呢!800字 高二 读后感
-
曹操奸雄·英雄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如过眼云烟,多少王朝兴衰更替。三国,一个混战不迭的时代,奸雄往往也是英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的兴衰也是必然的。在这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个人人称之为“奸雄”的人物——曹操。其实,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从一开始董卓挟持汉献帝,祸害百姓,压制百官。曹操正是由于内心的正义感,而用七星刀刺杀董贼,虽然失败了,但也显露出了他的英雄气概。从那时起,曹操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当朝丞相。但由于袁绍、吕布、刘备等军阀势力强大,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因为这样,与他同时代的许劭才在《後汉书.许劭列传》、《三国志.武帝纪》里评价曹操为“乱世奸雄”。在后来与袁绍大军交战于官渡时,曹操依靠他的胆识、谋略和重用人才,最终以三万精兵破了袁绍的百万大军。战时他曾说:“兵在精,不在多”。在此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相对稳定,曹操鼓励人民下地耕作,士兵也要从事农业工作。在这一政策下,中国北方经济飞速发展使曹操的势力位于诸侯只首。八年后,曹操实力雄厚,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南征。在赤壁,曹操遇到了自己的转折点,在赤壁战败后,三国实力大体平衡,曹操失去了在战场的主动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最终还是输了,输在了自己的气量狭小,输在了自己的过分自大,输在了自己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在黄奎引西凉军进城谋杀曹操失败后,一口咬定曹丕是自己的靠山。曹丕在请教司马懿计策之后,曹丕顶住了曹操的一次次讯问,从而免受杀身之祸。曹丕事后问司马懿:“你怎么就知道我能赖过去呢?”司马懿便道出实情:“丞相异于常人,他就是个敢赖、会赖并一赖到底的君王!”曹操始举孝廉,不畏权贵,无论是在腥风血雨的战场,还是在尔虞我诈的政坛,他都显露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三国的另外两位君王与曹操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孙权不过是“坐领父兄基业”,谁又能比得过身经百战的曹操呢?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是一个被骂了几百年的英雄。800字 高一 写人
-
论曹操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三国演义,记得那时每当读到有关描写曹操的段落时就会破口大骂,很讨厌他.长辈们也是如此.但随着知识的增加,对曹操的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认为曹操是一位英雄,有大才.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就必须谈一谈我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最新认识以及他的个人才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两句话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中华之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我也深受其振撼,常以此来勉励鼓励自己.同时这两句话也显示出了其一统天下与年老志不衰的英雄气概,这种气概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具有的.想当年,董卓当权,欺压汉帝,满朝文武都惧怕他的势力.而此时的曹操无权无势,唯有一颗报国之心.刺杀奸佞虽然失败,但其行至今想来,若非有天下之志者,怎能为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何等英勇无畏,心系天下.而今人有此等气概,此等心胸者有几人乎!终于在挫折之中,曹操的势力不断壮大,官渡之战后,北方基本统一.人民免遭战乱,得以安稳度日.这是曹操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是对当时人民的眷顾.在此此战争中,亲率奇兵烧仓,至袁军大乱.以少胜多,善纳贤言,胆大心细,可为智者.在对待汉帝文题上,善意待之,尊之,此都足以显示其出众的才能.至于赤壁之战,火烧连船,导致残败,最终退回北方,致使中国从此三分.但这绝非偶然,试想当时之中国,孙权等人盘踞东吴已有几代.根深蒂固,颇得民心,况且此人知人善任,颇有大才.而刘备虽处处飘零,但其身为汉室宗亲,且在当时深得人一方人心,颇有好评.想想这些就会明白当时一统天下的客观趋势并没有出现,非人力所能为之.现在可好了罗贯中一部三国演义骂得曹操狗血淋头,所有人都跟着罗贯中的思想走,也骂起了曹操.这实非偶然,是有人故意为之.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自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天命所归,剥夺别人的权力,拼命的控制思想.三国演义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其对曹操这样的大才拼命否定,而对孔明这样的平庸之辈则加以赞扬.以此控制人心,来达到其专制残暴的统治目的.最终使中国在这种专制的统治下落后于西方.倘若国人都有孟德之才,何愁国家不兴.曹操者,英雄也!有大才,其才大可废汉帝而自立之.800字 初一 写人
-
论曹操论曹操许多朋友都读过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因为作者用的是尊刘贬曹的写法,所以大多人都认为刘备是好人,曹操是坏人,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曹操从小就十分聪明熟读兵书,调兵遣将可以比的上韩信彭越等人。他也十分礼贤下士,赤壁失败后,曹操在讨论失败的原因时,看见一个叫马全的人在大睡,曹操虽然当时骂他“愚蠢如猪,不可救药”但马全一走曹操就匆匆来到马全的住所,开口便说:先生在我讲解的时候睡觉想来定有广学可否指教一二?”一个主公这样对一个在自己讲解时睡觉的下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果这个马全在当时孙刘帐下呢?恐怕这个马全性命已经不在了,后来马全通报自己真实姓名,他就是后来的司马懿。从曹操这点就可以看出他重视人才,会挑人才,礼贤下士。在著名的“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更是豪气冲天,刘备认为当时江东领袖孙策时,曹操只是一笑“孙策只是继承先人的领地,还说不上是英雄”然后刘备提出当时的枪神张绣,独霸一方的张鲁时,曹操更是说“这些都是微末人物不足挂齿”当时有张绣这样的将或张鲁的势力就十分了得了,而曹操却毫不稀罕,可见他有着很大的志气。在刘备实在想不出来时,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称的上”就把刘备吓的汤勺落地,可见曹操完全看透了刘备。其实曹操并没有对汉朝施压,在“狭天子以令诸侯”后,天下人都认为曹操是个奸臣,但有没有想过:曹操当时足以推翻汉朝,自己做一个皇帝,还不用受他人唾骂,反会被当成英雄,可是曹操并没有。在手下将领劝他收了汉中做皇帝时,曹操叹道“人心不足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曹操可以忍受天下人唾骂却不敢当皇帝?这是不现实的。如此看来,曹操并没有对汉朝做什么不好的事。曹操这么一个英雄却被万人唾骂,他的名声也该整理整理了。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8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曹操》读后感读《曹操》有感——一代枭雄旷世人杰曹操,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反派角色,这也难怪,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好猜疑、老奸巨猾,有时甚至还滥杀无辜。但是真正的曹操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乱世的枭雄”吧!曹操也能称得上“文韬武略”了,他自幼喜欢舞枪弄棒,20岁就开始做官。但这些都不是他成功的原因。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一带的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因为他唯才是举。曹操唯才是举,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有人说曹操唯才是举是因为他手底下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但不管这幺说,相当于动不动就摔儿子阿斗、流眼泪的刘备,在用人这方面,曹操就不玩虚的。既不靠兄弟结义,鳄鱼的眼泪,也不靠胆固醇过多的热血,而是靠无边的信任,甚至是用“糊涂”来显示他的求贤若渴。曹操的手下聪明,曹操更聪明;曹操手下的人有才,曹操更有才。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和诗人。他诗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等诗句人们基本耳熟能详。曹操不仅文韬,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15岁时,随父亲一起去洛阳,可曹操那时特别调皮,竟闯入了寝殿侍奉长张让的卧室里,当时张让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发现自己的卧室闯入生人,立即大叫,叫人将曹操捉拿。刹那间,卫兵们持枪握剑,蜂拥而至,可曹操并不慌张,他拿着一支手戟,从卧室一直打到厅堂,没有人拦得住他,最后卫兵们和他们的主子张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翻墙逃走。曹操如此文韬武略,怪不得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起码是个英雄。曹操虽是一代枭雄,但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说他动用了大量人力建造了铜雀台,声称统一中国后于东吴美女大乔、小乔一起在铜雀台上饮酒享乐呢。再比如说曹操叫华佗来帮他看风湿病,华佗说要劈开脑袋才能取出病根,可是曹操对华佗产生了疑心(毕竟那时还没有过人劈开脑袋看病的),认为华佗是来害他的,于是就把这一代名医害死在了狱中。也许,就是因为曹操这些偶尔犯下的大错,让别人把他硬生生的从枭雄变到了奸雄。曹操,也许是一个最卑鄙的圣人,但他肯定是一位可爱的枭雄!江苏常州钟楼区常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陈晓宇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