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他乡风雨》有感1200字

读《他乡风雨》有感

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信身在他乡乃至身处异国的朋友最能体会到诗仙李白所写的这一首诗的含义,身在他乡,身处异国,远不如在家乡的感觉舒坦。相反,身在别处,人生地不熟,不但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还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或一个小小的转折点。

暑假期间,空余的时间很多,正是学习语文的好时机,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阅读与写作上,随之我就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冰心奖”系列的图书——《他乡风雨》。

初读《他乡风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李志诚等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的一生是极为坎坷的,极为曲折的,有时候工作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而给的工钱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生活;有时候往前迈一步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目的地却与此相隔甚远;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吃不饱,还要硬撑着去做苦工,撑不住的时候就想想他们仅四个字的信念:我不要死!然后继续劳作。读到尽头,我不禁潸然泪下,心想:他们怎么这么命苦!

再读《他乡风雨》,我被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感动了!看,初到筑路工地,他们虽然嘴上说很累,有时还埋怨薪水发的少,但是,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一种气概,一股中国人独有的气概,一股如同寒梅傲雪般的唐人特有的气概!他们现在扎根于世界的最东方,位于加拿大,它们犹如一枝枝红梅,毅然挺立在这冷酷的环境里,好似北国的腊月一般,摧残着他们的人生。但是,英雄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用实力证明,中国的人民是最为吃苦耐劳的,不像白人那样慵懒。读到这里,我真想让他们跨越时空,让我把他们从书中拯救出来,到现在的社会享受一下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唉!太可惜了!

在作者的笔下,李志诚描写得尤为突出。出洋时,他已有了家室;不久后,又喜得贵子。这一切,在其他人的眼中,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为人友善,在张志信和黄瑞城这两位同伴病重期间,他帮忙照顾着病人,为他们煮粥,行走时还搀扶着他们,对他们一直非常关注。到了晚年,他年过花甲,对子孙们都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曾访问过陈永富、郑鸿祥、林福田三位友人。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刻画的李志诚这个人物从来不说苦,但却饱经风霜,吃得了苦中苦,做得了苦中苦中的人上人。作者就是运用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把李志诚这个刚毅不屈的形象跃然纸上,使此人在各方面都比别人更胜一筹。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遍洒了牺牲的血雨。”是啊,冰心老人说的很对,只有当时的奋斗,才有现时的成功。花儿如此,人,亦是如此,书中的李志诚等人,更是如此!做人,就要做有成就的人,也可以做人中人,但万不可以做人下人。这,也正是李志诚的家人在他年幼时所告诫他的,我们也要听取李志诚家人的一番教导,力争做一名人上人,从而在李志诚身上汲取到中国人坚忍不拔、如同寒梅傲雪般的精神。或许,正是五十多年以前李志诚家人的这一句平常的赠言,才让李志诚在加拿大走到了今天。

现在居住于加拿大卑诗省的华人啊,也许你还不知道,位于你们身边的那条足有120余年历史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正是我们中国人修筑的。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血,与泪,滴下了我们的汗水,也埋下了无数亲人深深的痛楚,也倾注了数以万计的同胞们的青春年华。这里的铁轨,是用中国人的鲜血与汗水以及泪滴铸造起来的!

理解,让生活更美好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有一次打上课铃的时候,放在我脚底下的篮球一不小心滚了出去,我竭力压低声音叫前面的同学把球传过来,生怕被班主任看见后没收了,再训斥我一顿。但是我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球还是被班主任看见了,不过当班主任看见的时候球已经被前排的同学从地上传过来,已滚到我的脚下。随即传来的是班主任那熟悉的声音:“你还挺会认主的。”这是冲着为我传球的同学说的。说完全班哄堂大笑,我也跟着一起大笑。我以为我很幸运,没有被发现。“下课后,你抱着球来办公室。”班主任严肃地对我说。

听到这句话后我一直心神不宁,一节课都没有好好儿听讲。

下课铃那悦耳的音乐声传来,可对我来说却如同末日的前兆。

我跟着班主任走进了办公室。我本以为迎面而来的会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没想到班主任却语气平和地问我:“你知道为啥上课我不说你吗?”“不知道啊!”我若无其事地回答着。“那是我给你留着面子呢,当着全班那么多人说你多丢人啊!”班主任加重了语气。“哦!”此时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好勉强应承着。班主任笑着揪着我的耳朵说道:“我给你留面子你是不是也应该给我留点儿面子啊?以后有体育课才能带球,知道了吗?”我连声答道:“嗯哪——嗯哪——知道了。”说完我愧疚地低着头,快得像兔子似的蹿出了办公室,生怕被班主任逮住再踹上一脚。

现在想想,自上初中以来,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给予我不少理解:理解我生病时的慵懒,理解我考试时的疏忽,理解我对话时的口无遮拦……

我也应该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苦心,理解他们的辛劳,理解他们的期望。“理解”让我们师生奋进在同一条路上。

理解,让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