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你好1200字以上

伦敦,你好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沿着大英的血脉前行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喜欢伦敦吗,为什么?

有个答案我很喜欢:因为这里的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历史。

火车驶向伦敦市中心,教堂、国会、白金汉宫由远及近地映入眼帘。这些无数次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的建筑物倏然出现,倒有些受宠若惊,不知如何应对。大不列颠缓步前行的历史似乎没有让伦敦发生太大的变化,即使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也没有一丝一毫地撼动圣保罗教堂的威严。

抬眼便是大本钟,空气里弥漫着古旧潮湿的味道,像是旧照片。指尖触在建筑物并不平整的墙面上,想起亨利八世的披风也曾从上面拂过,仿佛摸到了大英帝国跳动的脉搏。从来都对这些古老的东西着迷,站在它们面前会有很神圣的感觉,想到自己的脚印与古人重合,便忍不住会用瞻仰的目光试图将它刻在脑海中。来到伦敦,对我来说仿佛一场饕餮盛宴。

离教堂不远处有咖啡屋和面包店,游人三三两两聚在外面的树下拍照或者聊天。教堂仍然高耸威严,却不知不觉沾上了人间的气息。它就这样轻易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圣保罗大教堂在喧闹繁华的市中心,栅栏外车水马龙,栅栏内却连鸽子也不敢出声,让人下意识地屏气凝神。沿着小路绕教堂一周,竟不知用什么词语形容内心的震撼。这座教堂最早建于公元604年,多次毁坏和重建,1666年一场大火后,教堂毁于一旦。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由建筑师雷恩爵士从1675年建造,整整花了35年心血。

参观之前要在门口排很长的队,于是我有足够时间仔细打量殿堂富丽堂皇的装饰。大殿上有精致华丽的雕花,彩色的琉璃描绘着圣经的故事,每个细节都完美得无懈可击。唱诗班在两侧,牧师的讲坛在大殿的尽头,三十年前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就是在这里接受世界的祝福。天花板很高,好像有神在俯视着你,让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沿着窄窄的楼梯向上攀爬,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后来发现只要时刻仰望前方的阶梯而不看来时的路,底气便足很多。大概有时瞻前顾后反而不能更好地前进就是这样的吧。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被称为离神最近的地方,肃穆而庄严。我不是信徒,却也被某种力量深深震撼。我记得有人跟我说,人有信仰是好的,无论是信宗教还是信科学,总该有一种东西指引你前进,时时约束你。这便是教堂存在的意义,它已经成为英国人的精神支柱,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

在伦敦同样具有代表意义的是白金汉宫的换岗仪式。它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我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礼。每天都有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早早等候在那里,希望一睹传说中戴着熊皮高帽穿着红色制服的英国皇家士兵的风采。离仪式开始的时间还早,我们先在圣詹姆斯公园休息。两位王子年幼时,戴安娜王妃就常带他们在圣詹姆斯公园游玩。即使离游人如织的白金汉宫不远,公园里还是有许多松鼠和麻雀,并不怕生,大概平日都受到友好的对待。

白金汉宫门前,游客们想尽办法占据最佳位置,许多人坐在喷泉池的边上,我为了看得更高甚至试着站起来,却差点一个趔趄掉进水里。

随着音乐声一支仪仗队走出了皇宫的大门,果然穿着鲜艳的大红色制服,头上高高的帽子也十分引人注目。导游说这种帽子是用真正的熊皮制作的,价格高昂,也是这顶帽子给英国政府带来了许多非议,动物保护主义者强烈抗议使用真正的熊皮来制作这顶帽子。

令我惊讶的是,与我们整齐划一的仪仗队不同,这支代表国家形象的队伍里,士兵们体型肤色各异,还有人戴着眼镜。他们手持各种乐器,步伐也不那么整齐,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肃穆的。听说美国法律规定招聘时外貌种族都不能作为条件,不知道英国法律是否也是如此。但不以貌取人,大概是西方世界的传统。也许比起外形的统一,真正的才华才是更重要的东西。步幅相等动作相同能够体现我们威武之师训练有素,但一味追求“好看”,倒不如这样的“不整齐”能够体现人性化,显得更有活力一些。

人们跟着仪仗队一路小跑,大声欢呼,换岗仪式并不是很严肃的事情,这跟我对伦敦人的印象很相符。他们总是很随意,允许各种观点和行为的存在,最安静的地方不是皇宫门前而是美术馆里。甚至就在议会前的桥上,有人打扮成女王在卖艺。这是我向往的自由。

传说中的唐宁街就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这片排屋建于1682年,曾是私人住宅,数次更替后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里面的装潢早就变了模样,骑兵穿着精致威武的制服骑在高头大马上任人拍照,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警察才真正负责保卫任务。颇有些物是人非的意味,无端生出一股苍凉。老城都逃不过这样的悲伤。古老的建筑物见证太多世事,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过是游客而已,他们来了又去,留下老房子沉默地伫立在时间的长河中,等待下一个故事发生。

唐宁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10号首相府邸,而是一块深灰色的石碑,雕刻着悬挂的衣服和帽子,这是为了纪念二战中失去生命的女性。导游没有停下来讲解这块石碑,大概因为它就在马路上,我们若是停下,将影响整条路的畅通。这是更打动我的地方,英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在随处可见的地方,不必专门到博物馆去。就像贝克街的地铁站,瓷砖上都是福尔摩斯的剪影,提醒人们这里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这些都是不需要刻意做广告宣传的,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人们心上。

说到贝克街,作为侦探迷,来到伦敦不去朝圣一下实在可惜。于是挑了一个行程宽松的下午,我们来到了贝克街221b——这个在梦中无数次想象的地方。沿着窄窄的楼梯上去,来到了起居室。福尔摩斯出去办案了,他的小提琴摆在壁炉旁边,两把椅子相对地摆放在壁炉的两侧。戴着礼帽的白胡子华生接待了我们,华生与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我觉得在阿富汗负伤的华生应该高高瘦瘦,走起路来有点摇摇晃晃。这位华生先生矮矮胖胖,看起来和蔼可亲,他指给我们看他的药箱,并一一介绍了房间里的陈设。三楼是卧室,我坐在陈旧的摇椅上,十指相对,假装自己置身于清晨的伦敦,喝过咖啡,房东太太送来的报纸上又报道了一起凶杀案。再往上便是蜡像,逼真地描绘了几起经典大案,我和同伴叽叽喳喳地指着它们:“这是希腊译员!”“这是莫里亚蒂教授!”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屋子里其他人也是福尔摩斯迷,看见我们的样子都露出会心的微笑。语言不通没有关系,我们喜欢同样的作品。

离开的时候下起了细密的雨,车窗蒙上一层薄纱,伦敦终于露出我想象之中的模样——该是阴雨绵绵,浓雾模糊了天与地的界限,点点微寒,适合故事生根发芽。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承诺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四年前,中国给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无懈可击的奥运会,有人说,那是一次不可超越的伟大奥林匹克盛会。可伦敦却信誓旦旦的承诺:12年,我们将更上一层楼,带给世界惊喜。

它真的做到了,却和承诺的惊喜背道而驰。

它欠中国一个承诺,一个公平的承诺。                                                                                          ——题记

如果说,打破记录就一定要被质疑服药。

如果说,策略性的输掉比赛就要被禁赛。

如果说,并列时就要无理由的趋于落后。

如果说,裁判的失误也由不得选手申诉。

如果说这一切是那样理所应当,那么,伦敦确实带给中国的已不是“惊喜”,而是种种的震惊;是一种超越奥林匹克精神的震惊;是让所有人开始质疑奥运,质疑规则的震惊。

叶诗文的成功,只与勤劳有关,无捷径可言。

16岁的她,开启了中国游泳史的新篇章。她的前面,是开阔历史的孙杨,刘子歌;而她的身后,是飞速成长的中国游泳新生代。

当西方媒体如小丑一般的叫嚣着“中国选手服用违禁药物”后,又峰回路转的称赞“叶诗文用自己的勤奋成为了中国的骄傲”。如此天壤之别的言论,我们早已是习以为常。可这一次,站在风口浪尖的是叶诗文,一个16岁的年轻运动员,她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国家。

西方媒体含沙射影地在抨击中国,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他们质疑的,已不再是破纪录本身,而是质疑的一个国家。叶诗文可以站出来斩钉截铁的说:我没有。那我们的国家,我们数亿的国人,亦可以坚定的说:我们没有。

既然有那样多的运动员都在破纪录,伦敦,你为何要去质疑叶诗文。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公平的承诺。

一出闹剧,或者说是一次错误,却被组委会不了了之。

没有任何一个国人会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孙杨没有输,朴泰桓也没有输,中国没有错,韩国亦没有错。错的是奥组委,错的是一种无视规则的规则。

组委会毫无理由的将韩国国旗悬挂于中国国旗之上,而并未选择并排悬挂,这样的举动,伤害的不仅仅是与朴泰桓一同触壁的孙杨,更是站在孙杨背后的中国游泳团队,是支持中国游泳世界的数亿国人。

如此,西方媒体却没有大肆渲染。可是,倘若将中国国旗悬挂于韩国国旗之上,西方媒体是否真的会有“中国何功之有?”的评论,我想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是崇尚道德和规则的民族,自然,这种无视规则的态度,一定会遭到亿万中国人的谴责。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公平的承诺。

一举震惊世界,两破世界记录,吕小军如愿站在了世界举重的最高领奖台。

可即便如此,光耀之下也难以掩盖伦敦奥组委的有失公允。吕小军破世界记录的177公斤试举,竟然在裁判组的错误计时下泡汤。身为国际级的裁判,竟然将吕小军和陆浩杰的名字搞错,让这位奥运冠军没能开创更为辉煌的篇章。

我们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裁判组却是知错不改毅然决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裁决是否符合奥运会公平竞争的原则,但我们清楚一点,正是奥组委裁判组的无知,扼杀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扼杀了伦敦奥运会残存在国人心中的那一丝公平。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公平的承诺。

裁判可以错,制度可以错,奥组委可以错,只有运动员不可以错。

我们真的不知道中国的这对女双组合做错了什么。消极比赛?轻视奥运?有违运动精神?那么,我们真的对之前不公平悬挂国旗,无理由申讨叶诗文,不按规矩的拒绝吕小军申诉有了诸多不解,难道这些事情就符合运动精神,是在奥运光芒下应运而生的必然?

我想说的是,于洋和王晓理没有错,唯一欠缺的是一种演技。他们没有像打假球,放弃比赛的那些选手一样表演的恰到好处。她们会说:赛程让我们很累,而组委会会反驳:大家都很累,这不是理由。她们会说:我们要为了争夺金牌而有所舍弃。而组委会会反驳:这是有违奥运精神的。

我们真的不知道,在奥运会这个根本不是过程第一,结果第二的比赛中,除了站在最高领奖台,除了看着自己国家的国旗高高挂起外,会有谁在乎过程。一个比赛中拼劲全力却落败的选手,媒体只会轻描淡写的告诉我们,他们离开了奥运赛场。夺得金牌固然可贺,但只要站在奥运的赛场上,都是可喜的。

刘翔是中国骄傲,难道史冬鹏不是我们的骄傲么?

李娜是中国骄傲,难道郑洁晏紫不是我们的骄傲么?

中国的跳水,举重,羽毛球,乒乓球之所以驰骋于世界赛场,靠的不是一两个人,一两个团队。靠的是一代代人,是整个国家的择优和培养。所以,哪怕于洋选择了退役,王晓理遗憾告别赛场,她们饱受抨击。但是她们依然是中国羽毛球队的英雄。

她们若不是想为中国稳拿一块金牌,又何必如此呢?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公平的承诺。

伦敦,这一次你对于中国欠下了太多四年前的承诺,你刺痛的不是一两名运动员,而是数亿的中国人。你甚至让那些从08年北京奥运会后苦苦期盼4年的世界人民大跌眼镜。我们根本不知道,你四年前信誓旦旦的许下的种种承诺,在如今一一落空的情况下,你用何去搪塞众人,你究竟有何良药去治疗带给中国体育界乃至全中国的伤痛。

当叶诗文回应:我没有;孙杨质疑:为什么;吕小军反驳:不公平;于洋,王晓理不解:凭什么。当一出出闹剧接连上演,当伦敦奥组委已经无力收拾残局的时候。

可能,伦敦奥运会就这样结束了。

只是,留给了世界一个疑问:伦敦四年前许下的承诺,为何没有兑现?

初二:汪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