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900字

认识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认识

临泽四中九年级(1)班 贾丽红

晚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全年级的语文考试。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停止答卷”,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怔住了。这一严厉的声音,注定了我的失败。

从考场出来,心里的感受实在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心中只觉得窝囊。

时间已到了凌晨,我躺在床上,却不能入眠。“我到底为什么读书?”“我在这十几年里又读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着。难道读书就是为了上好大学,为了自己的前途?读书真能决定我的命运吗?何为读书读得好呢?——只是在试卷上分高低吗?我变得茫然了。我考砸了,就像那语文试卷一样,这就意味着我十几年没读到什么吗?意味着我得前途是黑暗的吗?

我随手打开了收音机——是一个谈心的节目。一名高考落榜的女孩正在叙说她的心事。“你怎么可以这样认为,没考上大学,你就否认了你的能力。否定了你这十几年读书的成果!没错,上大学是造就自己的一条途径——可这不是唯一的,更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在历史上有多少伟人,都没有上过大学,可他们却凭借着自己读书得到的知识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在史册上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笔!像爱迪生,华罗庚等,这不正说明了大学的门坎是不能决定人生的!”“嗯,可我有时面对着同学们的那轻视的目光,真的有点觉得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你听好!这就是你的弱点了!你在成绩上输了,并不意味你没读到书,这不是衡量有没有读到书的标准。其实,读书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教我们如何做人!你做人做得很失败吗?”“还不算吧。”“这就对了,那你怎么可以说你自己白读了书呢?对不对!”“嗯”……听着这段对话,我心里感触良多,我懂了。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是的!当然我读书的目的没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宏大。但也不仅仅是为了上大学,而是如何更好地去活得有意义些,如何让自己过得灿烂些。这就是我为什么读书。

读书真好!它使足不出户的我不出门便可以欣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欣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读书真好!它让我穿越历史隧道,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看火烧赤壁,笑曹操败走华容道;读书真好!它让我徜徉于想象的时空,和李白举杯邀明月,与李商隐共剪西窗烛……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塑造自己。以后,我要更加愉悦地去读书,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辉煌。

指导教师:董建红

认识父亲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地熟悉,又是那样的地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爱尽了世间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地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的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潮。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旧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因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己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他聋了!

聋子怎么能听见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搏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联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了,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亲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